更新日期:2010/03/25 08:59:3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5 08:57:49   編輯部 報導

2006年大眾學佛研究會開示

講授於2006年1月7日大眾學佛研究會

普巴紮西仁波切

   今天所講解的這個教言,如同前兩天所講的“三種要義”(出離心、菩提心、見解之理趣)時,將三種要義以次第演說,和頓時圓滿三種要義,稍稍講解了一些。若能精通這些道理,再從今天所講解的教言當中就能得知,只要是佛教,不論什麼宗派,所講解及修行之義都沒有離開三種要義。至於修行過程中的方便,可能各個宗派有所不同,如生起次第修持本尊,圓滿次第調整氣脈明點,而無上竅訣大圓滿修持直斷和頓超,各有其調整和修行方式。修行方法雖有所不同,但所講授的核心教理都沒有離開三種要義。如初步修行時依三種要義次第而修行,究竟果實之際,三種要義於圓融一法之中,即是佛的境界。

    因此,我們平日之修行,時時刻刻都要銘記這一點:平常所做的善行是否具足三種要義?若是圓滿三種要義,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播下了頓時圓融三種要義之因。總之,雖然修持方式多有不同,但還是沒有離開三種要義。倘若能如實去瞭解,就不會出現種種分別,如說我是噶舉派的,我是薩迦派的,或是紅教的,或說我是北傳淨土的等等。

    據說有些“法師”在傳法時說,接受修持淨土之後就再也不准接觸密宗了。但從我們剛剛講述的道理當中,就可以知道淨土與密宗還是圓融在一法之中的。因為淨土名為方便,密宗則為智慧;也就是說淨土法門所修行的法是在次第中來樹立三種要義,密宗所講解的就是頓時圓融三種要義。總之,顯宗也好,密宗也罷,三種要義的含義兩者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在各個修行過程中都必修具足“便智雙運”才能圓融三種要義。

    若日日都在你我等分別當中,必然就會有紛爭,無止境的煩惱。經典中也說佛教是一種聖地呀!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佛教所有的一切行為都為勝義,並無你我之分。時時刻刻都在平等當中,這才是聖地之標緻。並不如現前我們所看到的整日在分別當中,說他是那一個門派的?我又是那一個門派的?什麼你是北傳的,我是南傳的,他是藏傳的等等,造成了許許多多你我的分別,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矛盾。

    尤其佛教能否長期興盛,完全取決於修持佛教的僧徒、信眾們能不能和睦共處?倘若不能和合,那就是佛教即將要衰敗的前兆。猶如獅子的屍體,萬獸都不敢去吃它的肉,因獅子乃萬獸之王。然而,獅子屍體又怎麼會腐爛了的呢?是屍體長出屍蟲給慢慢的吃掉而殆盡。佛教也如上述,外在的障礙並不重要,內在信徒的紛爭,才是導致佛教衰敗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在此懇請大家,在未圓滿理解至尊所傳的八萬四千法之前,不要因習氣沉重而輕易去誹謗各宗派的法。我們進入佛門是為了消盡煩惱而獲得快樂,不要因為愚癡行為而造成墮入三惡趣。在圓滿理解至尊所講之義時更不會去誹謗的。

    所以,應緊記這一點,一切教法其實皆圓融在“三種要義”之中。如是了知,修持各個法的信眾就會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佛教才會世代延續,永遠興盛,到處充滿著吉祥與快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