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9/19 08:30:18
學習次第 : 進階

智者妙音 - 根讓仁波切弘法錄

中篇  邁向解脫之道
第四章、共同前行

一、生起真實的出離心

大圓滿的共同前行儀軌就是讓行者通過念誦儀軌,深深地思考四個使你轉變心態而趨向佛法的主題:一、暇滿人身難得,二、無常,三、輪回之苦,四、因果不虛。

許多學佛的居士不想經過前行的修習,就想去高攀大法,本來佛法就沒有什麼大小可言的,佛法只有兩種:了義教與不了義教。一切的不了義教法宣講的不外乎出離心與慈悲心,而了義教法宣講的是空性的智慧。沒有出離心和慈悲心的基礎是根本無法瞭解空性的。比如一個初生不久的嬰兒,站都站不穩,時時都需要父母親看護,你不可能這時讓這個嬰兒去抬起重物、挖土擔泥吧!他跟本不可能做到。他這麼幼小,以至於父母親一放手,他就必定摔倒。學佛也是同樣的。如果你是屬於那種非凡的根器,那倒也可以一步登天呀!但是自己是最清楚自己的,如果沒有出離心這個嚴父與菩提心這個慈母來看護在你左右的話,想去通達空性,只是癡人說夢而已。那些所謂大法,目的是用來根除你的貪嗔癡慢嫉五毒的,但沒有穩定堅固的出離心與菩提心,學這些法,只能成為助長你五毒的工具罷了。所以不要有好高騖遠的貪著,不要有自命不凡的傲慢。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修出離心是邁出學佛道路的第一步。

大家學佛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有些為了求福報,有些為了錢財,有的為了免災,有的為了求神通,有的為了在學術上瞭解……,種種心態不一而足,總之是為了世間的利益。但是很多人過了一段時間就學不下去了,也沒有熱情去修法,癥結就在於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脫生死去學佛,從而誤解了佛法,以至於學佛動機不純正而造成這樣的狀況.

出離心是對於輪回的痛苦深深的體會後自然生起的一種心念,它促使我們產生一定要從六道的生生死死中解脫出去的強烈願望,從而走上學佛的正道,邁向解脫。

一個人如果有強烈的出離心,就有了一切修行成就的原動力,修法就會全身心地投入,由於有修法的愉悅,因此他會非常精進。比如想解渴一定體會了口渴的痛苦才會有解渴去苦之心;知道躲避烈日爆曬,尋求蔭涼處,必定是過去嘗過被烈日爆曬的滋味。求解脫生死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深刻地感受到輪回之中無處不是苦的真實體驗,才會生起從輪回中解脫的出離心。也許,被關在監獄中的的囚犯,最能理解出離的意義。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輪回就是一個監獄的話,就會有強烈的出離欲望。若不生起出離心,解脫則無從說起。

薩迦派祖師薩千貢噶寧布在一次閉關中,文殊菩薩現身,親自為他宣說了如下法語:

貪戀此生非行者,貪戀輪回非出離,

沉于自立非菩提,執取生起非正見。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對於今生今世有貪愛依戀的心念,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個人如果執著於輪回中的生命,迷戀於各種世間法的欲樂,則說明他沒有真正的出離心。蓮師曾說:“若無出離輪回之心,虔誠也是多餘的。”第三句是說如果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寂滅之妙樂,說明此人沒有菩提心;第四句是講中觀。

各教派都是通過思維暇滿人身難得,無常,因果不虛,輪回苦四個主題來生起出離心。嚴格來說,接受了這四種教授,修行人就要專門長時間的深思這四個主題,使自己能很深刻、很具體地瞭解與體驗到它們的意義。對世間法的本質有了正確的認識後,自然就不會貪執,出離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說到這幾個主題,很多人一定會想:“哦!這些我都懂,一開始學佛就從很多經書裏反復看過多次了!”如果你這樣輕視這個三乘共修的法,那麼請自己問自己:是否真正地已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我觀察到有很多人對共同前行不夠重視,心裏總想去求高深的大法,這是非常錯誤的。這些基礎法是為了轉化人心,而不是為把它們當成知識放到記憶裏的。沒有基礎,修再高的法也修不出什麼結果。就如同冬天在冰上建高樓,到了夏天,冰融樓塌。一棵枝繁葉茂、掛滿果實的大樹,不可缺少的是樹根,想要修行成就不可或缺的是出離心。

已經知道出離心是這麼重要,那麼怎樣使出離心在你的心中紮根並使之穩定增長呢?請你每天思維四個轉心向法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無常和輪回之苦,要讓這些真理根植於心中。曾有人問共同前行的儀軌要修多少遍才算修完?我告訴他,數量不是修行的目的,只有當你深刻了知輪回毫無實義,並由此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和對佛法有穩固的信心時,共同前行才能算修好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