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5 02:24:3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2/05 02:22:29   編輯部

菩提心論述 入行論釋 善說海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益西堅贊大師 著 索達吉堪布譯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辛五(隨喜)分二:一、隨喜世間善;二、隨喜出世善。

壬一、隨喜世間善:

欣樂而隨喜,一切眾有情,

息苦諸善行,得樂諸福報。

以歡喜的心情隨喜一切眾生奉行消除惡趣痛苦之因的善業,積累脫離苦果享受快樂的福德。

壬二、隨喜出世善:

隨喜積善行:彼為菩提因。

隨喜眾有情:實脫輪回苦。

隨喜小乘善行包括因與果兩種,隨喜因:欣然隨喜積累作為聲聞緣覺菩提之因的善行;隨喜果:隨喜眾生真正脫離輪回痛苦獲得阿羅漢果位。

隨喜佛菩提,佛子地諸果。

亦複樂隨喜:能與有情樂,

發心福善海,及諸饒益行。

隨喜大乘善行也包括因與果兩種,隨喜果:隨喜究竟果位的菩提與暫時果位的菩薩地;隨喜因:欣悅隨喜發心給眾生帶來安樂的如海善意以及利益眾生的善行。

辛六、請轉*輪:

我於十方佛,合掌誠祈請,

為苦惑迷眾,燃亮正法燈。

合掌祈請諸方佛陀,為被痛苦黑暗或者痛苦無知黑暗籠罩而不知正道與非道的一切眾生點亮正法明燈、指引正道。

辛七、祈請不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請,

住世無量劫,莫令世間迷。

在即將趨入涅槃的諸位佛陀前合掌祈求:請佛陀住世無量劫而不趣入涅槃,不要讓世間眾生處於無知迷盲之中。

辛八(回向福德)分二:一、總回向;二、別回向。

壬一、總回向:

如是諸觀行,所積一切善,

以彼願消除,有情一切苦。

從前面所說的供養直到祈請住世之間自己所積累的這一切善根,但願能遣除一切眾生的所有痛苦。

壬二(別回向)分三:一、為患病者回向;二、為饑渴者回向;三、為貧窮者回向。

癸一、為患病者回向:

乃至眾生疾,尚未療愈前,

願為醫與藥,並作看護士。

直至眾生的疾病尚未恢復之前,我願作為醫生、妙藥以及護士。

癸二、為饑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饑渴難,

於彼災荒劫,願成充饑食。

期盼能降下飲食之雨,消除饑渴的危難;願我在饑饉中劫時能變成豐足飲食解除受苦者的饑渴;同樣,祈願在刀兵中劫時天降莊稼妙雨(作為人們充饑的糧食)。

癸三、為貧窮者回向:

為濟貧困者,願成無盡藏,

願諸資生物,悉現彼等前。

為了賑濟一切窮困潦倒的眾生,願我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使各種各樣的資具用品展現在這些貧困有情的面前。

庚二(為利他而修心)分二:一、總說佈施一切;二、別說佈施身體。

辛一(總說佈施一切)分二:一、所施;二、原因。

壬一、所施:

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

為了成辦利眾之事,我們應當毫不吝惜地佈施身體、受用以及三世中已經造、正在造、即將造的一切善根。

壬二、原因:

舍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

死時既須舍,何若生盡施。

施捨一切是為了脫離痛苦,使自己的心為自他二利成就涅槃。再者,既然死亡時身體及一切受用都要捨棄,那還不如現在佈施給一切眾生,依此也能對自他大有裨益。

辛二(別說佈施身體)分二:一、佈施緣自己而造業之眾生;二、回向成為利眾之因。

壬一(佈施緣自己而造業之眾生)分二:一、無條件而佈施;二、發願成為利益之因。

癸一、無條件而佈施:

吾既將此身,隨意施有情,

一任彼歡喜,恒常打罵殺。

我既然已經將自己的這個身體隨意施給了所有眾生,那當然就任憑他們恒時隨心所欲進行殺害、謾駡、毆打等。

縱人戲我身,侵侮並譏諷,

吾身既已施,雲何複珍惜?

一切無害業,令身盡順受。

縱然人們對我的身體百般戲弄玩耍、輕侮侵犯、冷嘲熱諷,都未嘗不可,既然我的這個身體已經施給了他們,還談什麼防護對它的損害呢?只要不成為對他們有暫時、長久危害的業,就隨他們的便吧。

癸二(發願成為利益之因)分二:一、總說;二、別說。

子一、總說:

願彼緣我者,悉獲眾利益。

但願緣於我的一切有情,永遠獲得利樂,萬萬不要無有收益。

子二(別說)分二:一、回向意樂具義;二、回向行為具義。

醜一、回向意樂具義:

若人因見我,生起信憎心,

願彼恒成為,成辦眾利因。

凡是緣於我的眾生,不管他們對我生嗔心還是起信心,但願時時刻刻都能成為實現他們一切願望的因。所謂的“信心”,《大疏》中說是不信。

醜二、回向行為具義:

願彼毀我者,及餘害我者,

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緣。

不論是任何眾生對我直接惡語中傷也好,還是進行其他加害也好,或者在他人面前挖苦諷刺也好,但願這些眾生都具有菩提的緣分。

壬二、回向成為利眾之因:

路人無怙依,願為彼引導,

並作渡者舟,船筏與橋樑。

我願變成一切無依無怙眾生的依怙,一切行程者的嚮導,並作為想要渡過江河者的航船、小舟與橋樑。

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

覓床變作床,凡需僕從者,

我願成彼僕。

我願在求海島者面前成為島嶼,欲求明燈者前變成明燈,想要床榻者面前變為床榻,願作為需求奴僕眾生的僕人。

願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寶,

明咒及靈藥,如意諸寶樹。

我願變成可隨心所欲擁有一切的如意牛,滿足心願的摩尼寶珠、妙寶瓶,成辦一切所欲之事的明咒,祛除一切疾病的靈丹妙藥,出生所需的如意樹。

如空及四大,願我恒成為,

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

如同地等四大以及虛空恒時作為一切有情生存的根本一樣,願我也以眾多形象作為無量眾生賴以生存的因。

迨至盡空際,有情種種界,

殊途悉涅槃,願成資生因。

在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界獲得涅槃果位之前,我願成為他們生存的根本。

善天與勝敵論師認為以上這些內容是願心。

己二、正行: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複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果我們在阿闍黎前或三寶所依前受菩薩戒,首先念誦“祈禱十方諸佛菩薩垂念我”。假設分別受願行心菩薩戒,那麼要以念誦三遍“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如是為利眾,我發菩提心”來受願心戒;以念誦三遍“如昔諸善逝,漸守菩薩戒,複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來受行心菩薩戒。如果願行菩提心戒一起受,就要按照此論中所說來受。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複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如往昔的一切如來為了利益他眾而發起想獲得佛果的菩提心,循序漸進守護菩薩戒的所有學處,同樣我也為了利益眾生發菩提心,次第學修學處。

己三(後行)分二:一、連接文;二、真實後行。

庚一、連接文:

智者如是持,清淨覺心已,

複為增長故,如是贊發心。

有智慧的人受持清淨菩提心,最後也為了使發心永不退失並且與日俱增,才這般提升心力而讚歎。

庚二(真實後行)分二:一、令自歡喜;二、令他歡喜。

辛一(令自歡喜)分二:一、因成辦自利而生歡喜;二、因成辦他利而生歡喜。

壬一、因成辦自利而生歡喜: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

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今生今世,我已經成為具有大福報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已經獲得了人身,並且如今又投生在如來種性中變成佛子。

爾後我當為,宜乎佛族業,

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

因此我一定要盡己所能從事合乎種性的三門之事,初中後都要保持清淨無垢,絕不能以惡行的垢染玷污這純潔尊貴的種性。

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例如,一位雙目失明的盲人在垃圾堆中得到了珍寶,那該是多麼稀奇的一件事。同樣,我生起了這顆菩提心,該是何等的幸運啊!

壬二、因成辦他利而生歡喜:

滅死勝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貧無盡藏,即此菩提心,

療疾最勝藥,亦此菩提心。

能摧毀眾生之死主而令不死的勝妙甘露就是這顆菩提心,遣除眾生一切貧窮的無盡寶藏也是這顆菩提心,能盡除眾生身心疾患的最勝妙藥還是這顆菩提心。

彼為泊世途,眾生休憩樹,

複是出苦橋,度眾離惡趣。

菩提心是漂泊在世間路途中被痛苦折磨得疲憊不堪的苦難眾生得以休息具有涼蔭的妙樹,她也是能救度眾生脫離惡趣的共同梯階或橋樑。

彼是除惱熱,東升心明月。

複是璀璨日,能驅無知霾。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菩提心也是驅除眾生煩惱障酷熱心中升起的皓月,也是遣除眾生無明所知障迷霧的一輪紅日,她是攪拌所有正法乳汁所提煉出的精華醍醐。

於諸漂泊客,欲享福樂者,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勝樂。

對於流浪在三有路途中想享受快樂的一切眾生賓客,此菩提心能使他們獲得最殊勝的安樂,也就是說她能以安樂滿足一切有情貴客。

辛二、令他歡喜:

今於怙主前,筵眾為上賓,

宴饗成佛樂,普願皆歡喜。

我今日在所有怙主前,也就是請他們作為見證,以究竟正等佛果的安樂及暫時的安樂宴請一切有情作為上賓,願天非天等所有眾生皆大歡喜。

第三品釋終

丙三(趨入之方法)分五:一、戒律;二、安忍;三、精進;四、靜慮;五、智慧。

丁一(戒律)分二:一、不放逸;二、正知正念。

本來,行為有六度,但本論中沒有單獨宣說佈施。

 


不信:本來,頌詞中和注釋中都是講信心,而《入行論大疏》中說為“不信”,是否為錯別字,請諸位學者斟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