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02:33:4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六

益西彭措堪布

7、尊重己靈故發菩提心

【雲何尊重己靈?】

怎樣由尊重己靈而發菩提心呢?

首先思維自性是佛,不知尊重而淪為生死凡夫。其次不甘埋沒,尊重己靈,發起決定作佛之心。

己靈”:自己的性靈,也叫佛性、如來藏。它非土石冥頑不靈,而是靈明的覺性,因此叫做性靈。這是自性住種性、是成佛的本源,當然要尊重、愛護。

諦閑大師解釋:“尊是尊崇,重是鄭重。世人不知自己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馳求,自暴自棄。現在省庵大師提出‘尊重’二字,意思是讓人歸到一念,不要東奔西馳,不要東想西想,收在一處,一心不亂,此心當下和釋迦如來平等無二。”

(1)悔悟心性埋沒

【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雲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

思維:我現在這一念心性直下與佛無二無別,為什麼佛早成正覺,而我們昏迷顛倒至今仍做凡夫?佛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們只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樣的,迷悟卻有天淵之別,靜下心來想想,怎麼不羞恥呢?

這一念心性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外面,所以說“現前一心”。它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所以直下與佛無別。佛在臘八日,夜睹明星豁然開悟,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無師智、一切智、自然智自得現前。”可證眾生與佛心性無二。

但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但”指凡夫現相只有三種雜染——業雜染、煩惱雜染、生雜染。果上,多生累劫跳不出生死,叫纏縛;因上,具有生死之因——業和煩惱。這三種叫做業障、煩惱障、報障。

問:怎麼只有業、煩惱、生死纏縛呢?不是本具與佛同等的心性嗎?

答:雖然從本體上說,眾生心性與佛同等,但就現相而言,眾生迷失本性,以無明為因,只顯現惑、業、苦的雜染境界,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只名眾生。

【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

就像一顆無價寶珠陷沒在淤泥裏,把它看成破磚爛瓦,不加愛惜尊重。(“無價寶珠”比喻一念心性。“淤泥”比喻煩惱。“瓦礫”喻八識。)

意思是,不知尊重己靈,反而隨順迷亂因緣,起貪、嗔、癡,造殺、盜、淫,顯現生老病死的凡夫相。這樣枉自沉淪,便是辜負己靈。

(2)尊重己靈而發菩提心

【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

既然知道自己心中有顆無價寶珠,就應該善加愛護,令其顯發。怎樣顯發呢?就是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在修德有功時,顯發自性功德。

《徹悟語錄》雲:“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現前離念靈知耳。諸佛以隨悟淨因緣,悟之又悟,淨之又淨,悟淨之極,故其靈知橫遍豎窮,廣大無外。眾生以隨迷染因緣,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靈知局然促然,介爾[1]微劣也。然即此介爾靈知,與諸佛廣大靈知,覿體不二,毫髮無差,使其得隨悟淨之緣,業盡情空。則此介爾之靈知,當下轉為廣大無外之靈知矣。(眾生與佛不二、平等共有的,唯是這現前離念的靈知。諸佛因隨覺悟、清淨因緣,覺悟又覺悟,清淨又清淨,悟淨到極點,所以靈知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廣大無外。眾生因隨迷亂染汙因緣,迷亂又迷亂,染汙又染汙,所以靈知狹小短促,微小下劣。然而,這微小靈知本和諸佛廣大靈知本體不二,沒有毫髮許的差異。假使能隨覺悟、清淨的因緣,使令業盡、情空,微小靈知當下便轉為廣大無外的靈知。)

這樣就知道,我們要多利他多積累福慧資糧,隨順覺悟清淨的因緣,來助發自性;如果顛倒分別,起煩惱造惡,隨順迷亂染汙的因緣,就會障蔽佛性。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是尊重己靈。隨意造惡埋沒佛性,則是作賤自己。

【如珠被濯[2],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辜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就像寶珠埋在淤泥裏,應該想方設法把它取出來,清洗乾淨,然後高懸在勝利幢上,內外透徹、放大光明、勝伏一切(“珠”喻心性,“被濯”喻無量善法對治的修德,“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喻性德顯發。),這才不辜負佛的教化和自己的佛性。這是發菩提心第七因緣,就是由尊重己靈而發起作佛之心。

總之,了義經中宣說了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我們聽聞之後,知道顯發了自己的自性就是成就菩提,由此發起苦行求道的勇悍之心,就是由尊重己靈而發起菩提心。

8、懺悔業障故發菩提心

【雲何懺悔業障?】

怎樣由懺悔業障而發菩提心呢?

首先審查自己的業障程度,其次由因推果,測知未來遭受的果報,由此認識到自己業障深重,必須發菩提心來對治罪業種子。

(1)審查業障程度

如何審查呢?就是三個推知,由小罪推知重罪,由短時推知長時,由粗戒推知細戒。

由小罪果報推知重罪果報:

【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3]中。吉羅[4]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

經上說犯一個惡作罪需要墮入地獄在約四天王天五百歲(約人間九百萬年)的時間裏受苦,連造微小的惡作罪都受報如此慘重,何況犯僧殘罪、他勝罪等。

由短時造罪推知長時造罪: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恒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屍羅[5]。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我們對戒律不夠尊重,並沒有遵照戒律認真行持。

一舉一動時常違背戒律,連吃飯、喝水都在犯戒。統計下來,短短一天中就造下了無數罪業,何況一生乃至生生世世,所造的罪業更是盡虛空界無法容納。

由粗戒推知細戒: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

且不談很高的戒,單單以最粗的五戒來說,十人有九人違犯,而且犯後少有坦白髮露,多半覆藏於心。這樣連居士五戒都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戒?(就是這些戒中犯戒和沒如法懺悔的地方非常多。)問起是什麼身份,都說是比丘,以戒的標準來衡量,尚不足為滿分優婆塞,怎麼不慚愧呢!

(2)觀察未來果報

【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

要知道,佛制戒律不受則已,受了就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了終究要墮惡趣。這是因果的必然規律,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這樣衡量下來,我們的業障非常嚴重,五戒尚持不圓滿,何況三乘種種戒律;一天都犯這麼多戒,何況終生乃至曆劫;造一個惡作罪都要感受漫長、慘重的果報,何況種種重罪?

這樣嚴重的罪業,如果不懺悔,決定會感召惡趣果報,但要淨除罪業,單憑微小的對治法到哪一天才能懺淨呢?所以,唯有發菩提心,才能有力淨治罪業,否則前途不容樂觀。

(3)淨障必須發心

【若非自湣湣他,自傷傷他,身口並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如果沒有哀湣自他犯戒之苦,身口並切、聲淚俱下,普與一切眾生求哀懺悔。來摧伏罪業種子,那麼千生萬劫的惡報無處可逃,一旦罪業成熟,只有淚流滿面地自食苦果。這是發菩提心第八因緣。

自湣湣他,自傷傷他”:哀湣自傷的同時,也湣憐一切造罪眾生。“身口並切”:懺悔時身懇切、口懇切。“聲淚俱下”:一邊髮露一邊哭泣。“普與眾生求哀懺悔”:與一切眾生一同懺悔,代一切眾生懺悔。

犯戒罪垢,不發菩提心則難以清淨。必須發起菩提心,借助發心的威力加以懺除。《入行論》雲:“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

9、求生淨土故發菩提心

【雲何求生淨土?】

怎麼說由求生淨土而發菩提心呢?

首先思維今生必須往生淨土的原因,其次應明白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而多福德莫過於念佛,多善根莫過於發心,而且,求生淨土不發菩提心,則不能和大乘道相應,不能和彌陀本願相應;發心不求生淨土,則容易遇緣退轉,因此發心和求生淨土不可缺一。為了求生淨土的緣故,應當發菩提心。

(1)求生淨土的原因

【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

在娑婆世界修行進步困難,以困難的緣故,多生累劫也沒有修成。在極樂世界修行成佛容易,以容易的緣故,一生便可成辦。

問:為什麼在此土修行累劫也未得成就?

答:如《淨土十疑論》所說,濁惡的世界,煩惱強盛,凡夫未得無生忍力,心隨境轉,為聲色所纏,稍一失足,就墮落惡趣。縱然得到人身,也難值遇聖道。或者以佈施、持戒的福力生在人中,富貴自在,雖遇善知識,也不生信心依止,荒迷放逸,造作眾罪。以惡業力,墮入惡趣。經無量劫,從地獄脫出,受貧賤身。假使不遇善知識,又墮地獄。如此輪回往復,直到如今,人人如此。所以,在此土修行,內外障緣極多,致使無始劫來也未成就。

問:為什麼往生西方修行可以一生成佛?

答:在淨土修行只進不退,壽命又無量,故可一生成佛。為何只進不退?因為不生煩惱。為何不生煩惱呢?因為因緣不具。

《瑜伽師地論》說到生煩惱有六種因緣:煩惱隨眠(種子);引生煩惱的對境;猥雜;言論;串習;非理作意。我們觀察極樂世界,水鳥樹林宣演法音,六塵清淨,引生善心,佛光照觸,身心柔軟,增益菩提心,故無引生煩惱的對境;導師阿彌陀佛,眷屬海眾菩薩、多有一生補處,時時聞法念道,故無惡友猥雜、邪師言論;恒時串習妙法,如理作意,故無煩惱串習、非理作意。這樣衡量,雖然凡夫往生還有煩惱種子,但淨土沒有令煩惱現行的助緣,故決定不生煩惱。

我們說“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這裏的身是指五取蘊,只有息滅五取蘊才能從輪回中解脫。怎樣息滅五取蘊呢?往生淨土就是巧妙的方法,因為往生之後,蓮花化生,得到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隨之就脫離了隨惑業自在的取蘊身,超出曠劫生死,再加修行只進不退,又有無量壽命,當然一生成佛。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就像世間的道路有難行、易行的差別,陸地上步行辛苦,水中乘船則安樂,同樣,菩薩道既有勤行精進,也有以信心為方便容易修行而速達不退地的,信願往生就屬於這樣的易行道。

【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

因此,往昔聖賢,人人趣向西方;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一法門。在當今的末法時代修行,沒有比往生淨土更緊要、更應機的法門了。

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聖者菩薩方面,文殊菩薩願往生偈:“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刹。”普賢菩薩同樣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開示最勝方便時說:“專意念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楞伽經》授記:“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有大名稱、大功德的龍樹比丘,證得初地後,往生極樂世界。)世親菩薩造《往生論》發願往生:“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漢地祖師方面,比如,晉朝的慧遠大師,了悟大般若的甚深義,號稱東方護法菩薩。慧遠大師六時念佛,十一年中曾經三次親睹聖像。最後一次是剛起定時,看見佛身遍滿虛空,圓光中有許多化佛,觀音、勢至站立兩邊,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上下回流,演說苦、空、無常、無我。

佛說:我以本願力來安慰你,七日後你當往生我的佛國。

到了這一天,慧遠大師果然端坐往生了。

天臺宗智者大師,母親有身孕時,夢見五彩煙雲,縈繞懷抱。大師誕生之日,屋內洞然通徹,一片光明。

大師生下來時眼睛有雙重瞳孔,睡時一定雙手合掌,端坐必定面向西方。到大一點時,見佛像就禮拜,遇僧人就恭敬。

十八歲出家讀誦《法華經》,兼通律藏。因為他天性喜愛禪悅,就到光州大蘇山拜見慧思禪師。

禪師見面就說:昔日我們同在靈山會上聽《法華經》,宿緣牽引,今日又相逢。當時就給他指示普賢道場,宣說四安樂行。

大師在此山修習法華三昧,到第三天夜晚,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通達實相。從此創立一家教觀,成為萬代宗祖。曾造《淨土十疑論》、注疏《十六觀經》極談淨土。

大師化緣已畢,就到石城寺對弟子說:我要在此地往生。說完讓人施設床座朝向西方,專稱阿彌陀佛、般若、觀音。又叫人多燃香火,唱念《無量壽經》和《觀經》經題,隨後讚歎說:“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花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聖行道力,功不唐捐。”(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西方花池寶樹,具縛凡夫容易往生,卻無人歸去。地獄火車相現前時,一念真誠改悔尚能往生,何況戒慧熏修的聖行道力,一定功不唐捐)又說:“我的師友現在隨觀音、勢至來接我了。”說完端坐,如入禪定般,安祥往生。

唐代百丈大師是馬祖禪師的傳道嫡子,天下叢林共同宗仰,他所制定的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一致歸向淨土。比如,為病僧制定的念誦儀軌說:“集眾同聲,舉揚一偈,稱讚阿彌陀佛。再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最後回向伏願說: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此生因緣未盡,就儘早身體康復。死緣已到,大命難逃,就直接往生西方。)又叢林津送亡僧時,大眾念誦回向伏願言:“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心識超升清淨佛國,遠離塵勞苦惱。上品蓮花開敷,佛授一生成佛記莂。)至於荼毗時,不作其他法事,只規定維那師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這樣十唱,大眾隨念十聲。唱念後,回向說:“上來稱揚十念,資助往生。”這些祈願文句都明顯指歸淨土。

從百丈大師制定清規至今一千多年來,天下叢林都按此規矩津送亡僧,有人以這一根據說:“合五家宗派,盡天下禪僧,無不歸向淨土。”

唐代清涼國師紹繼華嚴祖位,世稱文殊化身,他指示阿彌陀佛即盧舍那佛,並注疏《觀經》弘揚淨土。

宋代永明禪師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曾在國清寺修習法華懺,禪觀中,現見觀音以甘露灌口加持,從此辯才無礙。

禪師因宿願未得決定,就親自登上智者禪院,作了兩個鬮,一是“一心禪定”二為“萬行莊嚴淨土”,禪師精誠祈禱,七次都拈到淨土鬮。以此因緣一心修持淨業。

平時他每天作一百零八種佛事,晚上則到其他山峰行道念佛,附近的人們常聽到空中傳來海螺天樂的妙音。

他一生共持誦《法華經》一萬三千部,時常給大眾授菩薩戒,施食鬼神,買放生命,這些功德都回向淨土。並撰著《萬善同歸集》,指歸淨土處最為切要,作《四料簡》特贊淨土。

七十二歲時,一天早起,焚香告別大眾,結跏趺坐,坐化而去。

後來有位臨川僧人,經年右繞大師的遺塔。問他緣故,他說:我生病去過冥府,見閻王殿左邊供奉了一幅僧像,閻羅王精勤對像禮拜。我私下打聽,得知是杭州永明延壽禪師,已往生西方上上品。閻羅王敬重禪師道德,因此供奉畫像,殷勤禮敬。

宋代圓照宗本禪師,出家後參天衣懷禪師開悟。平時他密修淨土。當時有位法師神游淨土,見一處宮殿莊嚴美妙,佛國的人告訴他:這是等待圓照禪師的到來。

又有一位大德來到慧林寺,向圓照禪師頂禮供養。問他是什麼緣故,他說:我在定中見了一朵金蓮花,有人說是等待慧林寺的圓照禪師。

禪師晚年住在蘇州靈岩寺。在他即將圓寂時,沐浴更衣,弟子都圍繞在身邊請他留偈。

他說:我平日懶得寫偈,今天作什麼偈子。平常要躺就躺,今天也不必特地端坐。

說完拿筆交待完後事,筆一扔就走了,好像熟睡的樣子。

明朝中峰禪師,得法高峰老人。學者尊仰,如泰山北斗。他說:“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曾撰寫《懷淨土詩》一百首,勸人念佛。

以上介紹了漢地祖師歸向淨土的事蹟,除此之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尊宿、法師、律師,修持淨土,歸向西方。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比如,佛說《華嚴經》、《寶積經》、《無量壽經》、《十六觀經》、《阿彌陀經》、《文殊問般若經》、《法華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等,都歸宿西方淨土;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世親菩薩造《往生論》等,無不崇尚西方淨土。

總之,往生西方是易行道的緣故,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是末法時代最簡便、最契合時機的法門。

(2)求生淨土和與發菩提心須並運雙修

【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曆劫。】

然而,《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就是,少善根不生淨土,多福德乃能成辦。說到多福德,莫過於執持名號;說到多善根,莫過於發廣大心。因此,暫時執持聖號已勝過佈施百年之福,一發大心就超越曆劫修行善根。

引聖言證明執持名號是多福德: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隨念三寶經釋》中說:“如來名號是無量福德無窮無盡的源泉,以法性、緣起、大願、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議的力量成就諸佛名號,在世間顯然是利樂根本。”

《游心安樂集》雲:“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諸佛名號是由萬德而成就的,能一念持念萬德洪名,就在這一念中總的念了佛的萬德。)

《彌陀要解》雲:“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六度萬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佛以大願大行成就萬德洪名,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以名號召來佛的萬德,佛功德不可思議,故佛名號不可思議;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令散亂稱名也成成佛種子,信願執持更可徑直登上不退地。)

通過上面的教證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由佛的萬德成就,執持名號就能召來佛的萬德,直接登不退地,因此遠遠超過一般佈施的福德。經雲:“若人執持佛名號,心中具信不棄舍,善勝日日供諸佛,滿十方刹恒沙寶。”(如果執持佛號,有信心而不捨棄,則勝過每天以充滿十方世界的恒沙七寶供養諸佛的善根。)《涅槃經》說:假使一個月中常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比不上有人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引經論證明發菩提心是多善根

《勇授問經》說:“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遍滿恒沙數,諸佛刹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如果菩提心的福德具有形相,即使以虛空為器也無以容納。如果有人以七寶充滿恒河沙數的佛刹供養佛陀,又有人合掌敬禮大菩提,以後者的供養最為殊勝,其福德無有邊際。)

《般若經》說:“若菩薩但舍財寶七珍,不發心成佛救度一切眾生,雖經恒河沙劫,得福猶少。”“若菩薩佈施時能回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雖少行施,獲福無量。”(如果菩薩只佈施七寶珍財而不發心成佛度眾生,那麼縱經恒河沙劫佈施,也只獲得少量福德。如果菩薩佈施時能回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眾生,即使只作少量佈施,也能獲得無量福德。)

《入行論》說:“若僅思療愈,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僅僅想我要治癒一切有情的頭病,具此饒益心,也能獲得無盡福德,何況發心欲遣除有情無量苦惱,欲成就有情無量功德,其善根比虛空更廣大。)“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其餘善行如芭蕉樹,生果一次就會窮盡,而發菩提心的善根不僅無有窮盡,而且會輾轉不斷地增長。)

由於發菩提心的善根無量無邊、輾轉無盡,初發菩提心就已經超過小乘曆劫修行的善根。《聖彌勒解脫經》雲:“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就像金剛寶石縱然破碎,也能映蔽一切黃金美飾。同樣發起菩提心,縱然沒修六度,也能映蔽小乘一切功德。)可見一發大心便超過小乘曆劫修行的善根。

《大智度論》中的公案:

過去有位六通阿羅漢,帶著一個小沙彌跟隨在後面給他背行囊。

沙彌想:我應該精勤求證無上菩提。

阿羅漢馬上取過行囊來自己背。

不多時,沙彌又想:佛道久遠,難以成就,不如自證聲聞果早點解脫。

阿羅漢又把行囊放在他肩上,讓他走在後面。

這樣反反復複有很多次。小沙彌說:“老和尚,你是不是有點顛三倒四,為什麼換來換去?”

阿羅漢說:“我並沒有糊塗,你前面發心求佛果,是菩薩中人,地位比我高,因此我應該自己背行囊,跟在你後面。後來,你又希求聲聞果位,不發心救度眾生,地位比我低,當然應該在後面為我背行囊。”

小沙彌大吃一驚,從此志向堅定,精勤不懈地求證佛果。

公案中,小沙彌最初發起菩提心就已經超過六通阿羅漢,原因是他在發心的當下已經轉成佛子的身份,比阿羅漢尊貴。就像剛剛誕生的太子還在繈褓中,但對這未來的國王,連功勳卓著的老臣也要恭敬致禮。

【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

念佛本來是期望成就佛果,不發菩提心,念佛為了什麼呢?(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不發心等於沒有種子,沒有種子就不能得果,所以說“雖念奚為”。)發菩提心本是為了修行菩薩道,不往生淨土,雖然發了心,也容易退轉。

這是講:一、念佛必須發心,不發心就沒有成就佛果及淨土的種子;二、發心必須往生,不往生就容易中途遇緣退轉,原因是:凡夫沒有獲得無生忍力期間,在苦海中救度眾生沒有保障,因此應該首先往生淨土,依靠佛力住持,成就無生法忍。《往生論》中說:“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願遊戲地獄的人,必須往生西方,證得無生法忍之後,再入生死救苦眾生。)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然行持上有優、劣,但沒有不發菩提心的。這菩提心就是願作佛的心(不求阿羅漢果和人天福報),願作佛的心就是度眾生的心(成佛,目的就是為了度眾生),度眾生的心就是攝取眾生往生佛國的心(眾生沒成就時像小鳥不能離枝,需要有所依靠,度眾生就要把眾生攝取到有佛國土,使他有依靠)。因此,發願往生極樂的人應發菩提心。若不發菩提心,只是聽說淨土常享安樂,為享樂而發願往生,也不得往生。)所以,發菩提心才能和佛果相應,和佛攝生成佛的大願相應,和淨土相應。

朝鮮元曉大師在《宗要》中說:“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花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菩提心的果報,雖在佛果菩提,但其花報則在淨土。原因是:菩提心的量廣大無邊際、長遠無限量,果隨因行,故感得廣大無邊際的依報淨土和長遠無限量的正報壽量。除了菩提心,其他法都不能如此。

【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因此,首先發菩提心播下菩提種子,再以念佛之犁精勤耕耘,則自然增長菩提道果(發心是因,喻為播種。念佛為緣,喻為犁耕。因緣和合,自然增長菩提道果。)。乘著佛的大願船入于淨土大海,則決定往生西方。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九因緣。

我們要有遠大的目光,不僅為了這一生往生極樂應發菩提心,而且為了往生之後速證無生忍力、普度眾生,也應發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是否發心和發心的程度如何,直接關係到能否往生及往生後的品位高低、成就快慢,所以目前要重視因地的栽培,因大,果就大;因圓滿,果就圓滿;因強,果就速證。現在勵力發菩提心,將來往生西方就能真正圓滿大願。以這個原因,發普賢願回嚮往生極為關鍵,由此會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就。《普賢行願品》說,以普賢願王的引導,臨命終時一刹那頃即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極樂,就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等,見自己生於蓮花中,得到佛的授記,之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遍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中,以智慧力隨眾生意樂而作利益。不久,在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就菩提,轉妙*輪,能令佛刹極微塵數世界的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窮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從果而知因,為果而修因,為了往生淨土速得成就,從現在開始就要注重發菩提心、發普賢願。

--------------------------------------------------------------------------------

[1] 介爾:微小。

[2] 濯:洗滌。

[3] 泥犁:地獄的梵音。

[4] 吉羅:即突吉羅,譯為惡作罪,是犯比丘戒中最輕微的罪業。

[5] 屍羅:戒律的梵語。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