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4 03:06: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2/04 03:03:17   編輯部

菩提心論述 入菩薩行廣釋 序言

索達吉堪布

序 言
《入菩薩行》是修學大乘佛法者不可缺少的論典。在藏傳佛教各派中,每一個正規寺院裏的修行人,都會傳講聽習此論;而且已形成一種普遍觀念,認為如果要做真實的修行人,必須精通《入菩薩行》。此論之所以如是受到推崇,當然是因其所述內容,精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的大乘菩薩必須修學的體系;而且其偈句簡明流暢,平淡言詞中蘊含著深刻義理,切實地針對了修學者自凡夫進化為菩薩過程中必須疏導排除的心理障礙。因此,《入菩薩行》自七世紀中葉顯化於世間後,迅速傳遍了整個印度及喀什米爾等地區,弘揚講習者越來越多,數百年間即有一百多部相關注疏問世。九世紀初,《入菩薩行》傳入藏地,歷代高僧大德廣泛弘揚,至今也留下了二十餘部注疏,使其成為西藏地區膾炙人口的一部寶典,也成為了藏傳佛教中修行者的必修論典。

 

如是受到印藏佛弟子重視的佛學名著,雖然早在宋朝即有漢譯本,與藏文譯本問世時間相距不久,然而漢傳佛教歷史上既無人講說,也無人作釋,千餘年中竟然一直默然無聞。其原因本人不貿然評述,而暫留與諸方有識者深思。

本人講解此論,是依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於98年所訂的四年教學計畫之因緣而成。98年,法王如意寶在喇榮虹身寂靜處為藏漢四眾弟子傳講了《百業經》,引導弟子們生起因果正見,在人格、戒律方面作了扎實的修持。99年始,法王如意寶為八千余名弟子傳講了《入菩薩行》之大疏,引導眾弟子發菩提心,趨入大乘菩薩之見行;此時學院中有688名常住求法的漢族四眾弟子,暫住的也有百餘人,同時有383名修習者發願背誦《入菩薩行》。而漢族弟子苦於此論沒有漢文的廣疏,多次祈求我翻譯廣疏。

按照最初的計畫,我想綜覽印藏兩地主要的大注疏,將此論作細緻的廣講。然誠如漢地一位學者所言:“本來我想專心學知識,不願意接觸俗世。然而身不由己,不願見的人要見,不願說的話要說,不願做的事要做。”且在傳著廣釋期間,我也在翻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寫作《佛教科學論》等,種種事務紛然而至,日不暇給。如是營營擾擾中,無法實現原來的計畫。但自己以前對《入菩薩行》有過數次聞思,也曾閱覽過數部大疏,故將此論大概要義也作了解釋,而對最後定稿的廣釋,本人也比較滿意。因為在廣釋裏對論中的每一個要點都作了講述,為後人研習此論提供了一個較全面的參考。

在此整部廣釋圓滿之際,我希望漢地的佛弟子,注重對《入菩薩行》的聞思修習。作為如今時代修習佛道求解脫者,必須詳明“佛子律儀趨行方”,依教起行,清除猶疑邪見,再依穩固捷妙之菩提心道修習,否則在濁世的眾多障緣之下,成功之望恐怕相當渺茫吧!諸方有識之士,也應切實認清漢傳佛教今日之況,于信解行證之菩提道次第,似乎尤應注重於先以講說引導而建立。現今住持佛教之僧伽,尤應注重於經律論三藏的講習,如聞起思而修,實不宜捐棄三藏經論而獨宣導一事一經之閉門專修,而致廣博教證正法無人弘傳講授也!

《入菩薩行》在西方各國,自二十世紀初就有多種文字的譯本,而漢文譯本至今也有宋朝天息災譯師的《菩提行經》,隆蓮法師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所譯的《入菩薩行廣釋》(賈操傑大師著),與如石法師所譯的譯本。此次我們選擇了如石法師作過三次修訂的譯本,此譯切合原文,流暢易懂,文辭優美雅致,是難得之佳作,而如石法師三修其譯文的嚴謹態度,更是堪可讚賞的美德。義淨法師曾言:“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故諸後學者,當知前人之難而思恩德。

此廣釋已出上、中冊,自己本無意多添贅語,于下冊付印之際,弟子三請作序,不能卻之,遂隨意囑語數句,以慰其願,願吉祥!

時正值本師釋迦牟尼佛降天佳節,學院在藏族居士林舉行極樂大法會,書於銀白色帳篷內。

索達吉

2000年11月18日

寂天菩薩傳

——寂天菩薩七種稀有傳記略說

在漢傳佛教中,寂天菩薩的事蹟知之者甚少。宋朝雍熙二年(西元985年)天息災譯師曾譯《入行論》為《菩提行經》,題為法稱菩薩造,文字艱澀難懂,故歷史上似是無人注重。近年來由於藏傳佛教的影響,此論已有隆蓮法師、如石法師的兩種漢譯本在漢地傳揚,但作者寂天菩薩的較詳事蹟,所知者仍是寥寥無幾。

關於寂天菩薩的史實,有七種稀有傳記,如頌雲:“本尊生喜住爛陀,示跡圓滿破諍辯,奇異事蹟與乞行,為王降伏諸外道。”

寂天菩薩是古印度南方賢疆國的王太子,原名寂鎧,父王名善鎧。他從小信仰佛法,恭敬三寶,對自己的眷屬和其他眾生非常慈善,常給他們財施等。太子幼年即學識出眾,諳達世間的各種學問、技藝。在瑜伽師“古蘇嚕”座前求得《文殊銳利智成就法》,通過精進修持,親見本尊(印度的大德如智作慧論師、阿底峽尊者等,都認許寂天論師是文殊化身。阿底峽尊者在《菩提道燈論》的講義中寫過:“寂天論師親見了文殊菩薩,得到加持而現見真諦。”另一名叫布紮 的論師也有這樣的說法)。後來,善鎧國王去世,大臣準備擁戴寂鎧太子登位,在即將舉行授權灌頂儀式的前一夜,太子夢見了文殊菩薩,夢中,文殊菩薩坐在寂鎧太子將登基的王座上,對他說:“唯一的愛子啊,這是我的寶座,我是你的上師,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應理的。”另說太子夢見大悲度母尊,以開水為他灌頂,太子問度母為什麼用開水為自己灌頂,度母回答:“授王權灌頂之水與地獄鐵水無有差別,我用開水為你灌頂的含義即在此。”寂鎧太子醒後,曉悟到這是聖尊對他的授記與加持,以此而對世俗八法生起了猛厲的出離心,於是捨棄了一切離開王宮。寂鎧太子獨自一人在荒野中步行,一路上得不到任何飲食,只有不斷祈禱聖尊,到了第二十一天,進入了一處森林,饑渴疲憊的太子找到了一窪濁水,正準備飲水,出現了一位容飾莊嚴的女子,告訴他不要飲用濁水,而應該享用淨水,便把他引到了一汪清澈甘美的泉源邊,泉水旁有一位瑜伽師,瑜伽師其實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女子是度母化現。太子飽飲了甘泉,又在瑜伽師處求得了殊勝法要,修持後生起了甚深智慧境界(第一種稀有傳記畢)。

繼後,寂鎧去遊歷東印度,來到五獅國王之國土,當時,得知他武藝高強的大臣將他薦舉給五獅王,他因此成了五獅王的大臣,將武藝等明處弘傳世間。有段時間,寂鎧給國王當護衛,一些嫉妒賢能的大臣,見他持著修文殊本尊的那柄木劍,便到國王那裏進讒言:“新任大臣是個狡詐者,大王要是不信,請看看他手中的武器,根本護衛不了國王。”五獅王疑信參半,便要求寂凱出示寶劍,寂鎧對國王說:“國君啊,這樣做會傷害你的!”可是國王成見已深,強令取出寶劍,他只好要求國王閉上右眼,然後從劍鞘中抽出木劍,閃耀的劍光傷害了國王注視著木劍的左眼,眼珠當時彈出落地,疼痛、悔恨交加的國王至此方知道寂鎧是位大成就者,與大臣們一起在寂鎧大師前懺悔、皈依,大師便加持五獅王,使其左眼復原。有了這次事件,五獅王心意轉變,完全遵大師之教言,在所轄地高豎佛教法幢,弘揚正法。寂鎧大師在五獅王的國家所住年數,有多種說法,但無論如何,大師調化了五獅王后,便轉到了中印度那爛陀寺(第二種稀有傳記畢)。

寂鎧來到那爛陀寺後,依當時寺內五百班智達之首的勝天為親教師出家,法名寂天。當時大師深隱內證功德,暗暗地在文殊本尊前聽授教法,精修禪觀,同時緊扣大乘佛子的修學次第,集一百多部經律論之精義編著了《一切學處集要》、《一切經集要》(略稱《學集論》、《經集論》)。但在外觀上,除了飲食、睡眠、步行外,其他事情一概不聞不問,因此被以外表衡量他的人貶稱為“三想者”。當時那爛陀寺僧值們認為寂天不具備任何一種修行正法的功德,不應該再住在本寺,但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來驅逐他。後來該寺舉行誦經大會,要求比丘在會上背誦所學的經典,一些人想借此機會羞弄寂天,讓他自行離開寺廟,便要求勝天論師去安排寂天誦經之事,寂天論師便應允了。輪到他誦經的那一天,那些人在誦經會場上故意搭起了高座,而沒有安設上座的階梯,會場中擠滿了想看他出醜及對他有些懷疑的人,寂天論師並不在意這些,很自在地登上高座,問道:“請問要背誦已經聽過的論典,還是沒聽過的?”想看笑話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沒有聽過的,這時瑞相紛呈,眾多人看見文殊聖尊顯現在天空中,寂天論師隨即誦讀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論》,至第九品三十四頌:“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時,身體騰空,漸漸升高,終至不見身影,只有從虛空中傳來的朗朗誦經聲,一直到全論誦完為止。當時得不忘陀羅尼的班智達各自記下了頌文,喀什米爾的班智達記下了一千多頌,東印度的班智達記下的有七百頌,中印度的班智達記下了一千頌,因此大家產生了爭執懷疑。後來打聽到寂天論師在南印度的吉祥功德塔(尼泊爾史料記載:吉祥塔為香根佛塔……另有其他歷史的記載此處不一一列舉),便派兩名班智達去迎請他回寺,但遭到了婉拒,兩位班智達只好請他出示《入行論》的正確頌文。寂天論師告訴了他們一千頌的《入行論》為正確,並且在他曾經住過的房間裏藏有《學集論》、《經集論》、《入行論》三部論的經函,並授與這些論的講說修習傳承,自此《入行論》在印度得到了廣泛弘傳(第三種稀有傳記畢)。

寂天論師在吉祥功德塔時,那裏鬱鬱蔥蔥的森林中住有五百位比丘,他也在林中搭了一個茅棚,作為住處。當時森林中有許多野獸,與林中的修行人和睦相處。比丘們經常見到野獸成群進入寂天論師的茅棚,在習以為常中也有人感到異常,終於有些細心的人觀察到了進入寂天論師所住茅棚的野獸都沒出來。他們在棚外窺視,發現寂天在棚內啃著大塊的獸肉。比丘們於是推斷寂天有殺生罪行,敲椎集合了林中的修行者,準備當眾宣佈寂天的“破戒惡行”,再將他驅逐。正在大眾集合商議時,失蹤的野獸一個個從寂天的茅棚裏走了出來,當然,彼此相處日久的比丘對它們非常熟悉,發現這些野獸一個個神氣活現,比以前更為健壯。驚異之餘,僧眾對寂天論師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寂天論師不願意讓人瞭解他的身份,謝絕了僧眾的挽留而離開森林,游化到吉祥功德塔的南方。他身著乞丐裝束,以他人拋棄的殘食為食物,修行“鄔粗瑪”密行。當地的迦底毗舍梨王有一女僕,一次倒浴身水時,潑在寂天論師身上,那些水頓時如遇熱鐵般沸騰起來,女僕正驚訝之際,他已不見蹤跡。

那時有一名叫香迦得瓦的外道向國王啟請說兩天后,我將在虛空中繪製大自在天壇城,如果佛教徒不能毀壞此壇城,我將焚毀佛教經籍、佛像等,佛教徒也必須轉入我的教門。”信奉佛教的國王招集了僧眾,告知了外道的挑戰,可僧眾中誰也不敢答應能摧毀外道的壇城,國王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女僕將自己遇到的異事稟告了國王,國王急令女僕去尋找那位異人。女僕到處尋找,終於在一株樹下見到了寂天論師,便將來意說明,請求他降伏外道,寂天論師爽直應允,並吩咐女僕到時準備一大瓶水、兩塊布和火種。第三天清晨,外道師開始用彩土在虛空中繪畫大自在天壇城,剛剛繪出壇城東門,寂天論師即入風瑜伽定,顯示神變,頓時起了一場暴烈的風雨。刹那之間,外道所繪壇城被摧毀無跡,那些嚇得簌簌發抖的外道們也被暴風卷起,如同落葉一般飄落到四處。此時天地間一片昏暗,寂天論師從眉間放出光明,照亮著國王、王妃等人,風刮雨淋之下,國王他們亦是衣裝零亂,滿身塵土。女僕用事先備好的那瓶水為他們洗淨,那兩塊布給國王、王妃披上,又用那火種點燃了一大堆火,國王等眾人頓覺溫暖舒適,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後來國王將當地外道的廟堂拆毀,所有外道門徒也皈依了佛門。寂天論師降伏外道那塊地方,一直到現在都被稱為“外道失敗地”(第四種稀有傳記畢)。

寂天論師後來到了印度東方曼迦達地方,與那裏的許多外道徒進行了一場大辯論,寂天論師顯示神變,挫敗了外道們,使爭端得到了平息(第五種稀有傳記畢)。

在曼迦達西部不遠的地方,有五百名持邪見的外道門徒,當時那裏鬧饑荒,他們得不到食物,遭受到饑餓痛苦折磨,無可奈何中他們商議:“誰要能解決眾人的食物問題就推他為首領。”寂天論師得知後,便到城市中化得一缽米飯,並作了加持,使外道徒眾取食不盡,解脫了饑餓痛苦。成了他們的首領後,寂天論師給他們傳法,使他們拋棄了邪見,皈依佛門,後來變成了很好的修行人(第六種稀有傳記畢)。

有一段時期印度某地遭到極大的自然災害,糧食顆粒無收。當地一千多乞丐無法得到食物,一個個只有束手待斃。奄奄一息的乞丐們正在躺著等死之時,寂天論師運用神變使他們得到豐富的飲食,且為他們廣說因果、輪回、五戒十善等佛法,將他們引導於佛法中(第七種稀有傳記畢)。

上面簡單地講述了寂天論師的七種稀有故事,我們知道了作者是一位大成就者後,對他著的論典也就很願意去學習。寂天論師的傳記,在《布頓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以及一些《入行論》講義中都有,詳簡不一。從史料上看,這位菩薩居無定所,四處遊化,一生充滿了神奇的故事。這次所講的,只不過是這位菩薩應化此世事蹟的萬分之一而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