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12 08:48:3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12 08:46:46   編輯部 報導

菩提心的實修  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

菩提心的發展分兩個階段,修相對的菩提心與修究竟的菩提心。
相對菩提心的修行

(一)預備階段
  我們所修的任何禪觀,都是幫助我們直接體驗佛性的方法。修行這些方法,我們終將抵達能現證佛性實相的地步,但欲達此地步,必須先行禪修,禪修的第一步是學習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持心令其專注一物,繼續不斷。
  要想看清某物,必須先集中目光。要想看清水中之影,我們不可碰水,而應讓水保持平靜。欲見自心之性,或宇宙本質,我們必須先學如何處理心,令心安定。開始時,會有很多由雜念引起的障礙和騷擾。若無定心安心之法,我們就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此即為何要修止觀。在此預備階段所要修的止觀,是利用自己呼吸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
  首先我們坐在舒適的墊子上,任念來去,既不阻念生起,也不隨念流轉。在任念來去,置之不理的情形下,我們專注呼吸。先放鬆身心和呼吸,令其進人自然狀態,這樣經過幾分鐘再開始數息,一、二、三、四,一直數到二十一為止。然後祈禱,念禮敬三寶文和四無量觀。

(二)修行的主體——施受觀
  修心法中,相對菩提心的修行是以施受(tong--len)觀為主體。開始時,施受觀的物件是今生在感情上與我們最親密者,然後再把物件擴及一切眾生。
今生在感情上與我們最親密的人是我們的母親,所以我們先觀想母親站在我們的面前。呼氣時我們要想自己所有之樂及樂因悉施予母,吸氣時我們要想母親所有之苦及苦因全歸於己。如是而修,直到我們覺得能將自己所有之樂都給母親,並能心甘情願承受母親所受之苦為止,然後就要再進一步,修得更深。此時要獻給母親的是,從現起直到獲得超越苦樂的大解脫為止,我們將會遇到的每一種樂;而母親的每一種苦,連「我」這個苦根也包括在內,我們都承擔起來。
  一旦我們有了願意為母奉獻一切的感覺,我們即將此一修法擴及其他對我們重要的人,如朋友、兄弟、姊妹等。然後依次擴及對我們雖不那麼重要,但令我們起好感的朋友和熟人、擴及陌生人、擴及敵人、擴及深惡痛絕的敵人,最後擴及一切眾生。這樣,先從最容易的修法物件著手,逐漸擴及最困難的修法物件。
  此外,當我們在談話或禱告中說「我要利他」時,其意絕不只是幫一下忙就算了。它的意思是你要像藥之於病那樣利益他們;要像道路一樣,無論晴雨,幫助他們去到他們所要去的地方;要像食物一樣,給他們營養;要像橋樑一樣,幫助他們過河等等,為了幫助他人,我們要什麼都肯做,同時還要像藥、路、食、橋一樣;不期望任何報酬。

(三)終結
  在修相對的菩提心這一階段,我們要於日常生活中發展平等心,公平的待人接物。色、聲、香、味、觸等都會影響我們,我們嘗到美味時會產生愉快的感覺,我們摸到軟物時也會產生愉快的感覺,我們五官的感受不是愉快,就是不愉快,或是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中性。通常,有了愉快的感覺,就有貪戀隨之而起。有了不愉快的感覺,厭惡之心,有時甚至嗔恨之心,便油然而生。有了中性的感覺,接著來的則是一種無明。我們要先從最容易修的那些五官反應開始,然後逐漸擴及一切。
  談到這裏,再說明一下六道的情形,可以幫助你們瞭解。身為人,我們內具所有六道的感覺。我們生活中的快感是天道的感覺,嫉妒是阿修羅道的感覺,欲求快樂是人道的感覺,愚蠢無知是畜生道的感覺,慳吝是餓鬼道的感覺,嗔恨是地獄道的感覺。
  於修行的時間之外,即在世俗的生活之中,所有六道的感覺都會顯現:如對喜歡的生貪求心,對不喜歡的生厭惡心等等。當我們看出一過程發生時,我們要盡力發展平等舍心,先從最容易做到的開始,逐漸增加難度,直到能對任何情況都一視同仁。


究竟菩提心的修行

(一)預備階段
  此預備階段與修相對菩提心時的預備修行類似。我們先皈依和發菩提心,然後誦七支祈禱文。所謂七支是(普賢十願中的七願):禮敬諸佛、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皆迥向。誦畢,同樣依次修止觀(數息)和施受觀。

(二)修行的主體
  在此段修行分為幾個步驟,第一步是觀外相不實。先從我們周遭可見、可覺的事物開始,運用中道和般若波羅蜜所持的見解去領悟,此諸事物皆無獨立實體,致能視其如夢。一旦能視此諸事物如夢,即可推而廣之,將此看法擴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地球,終至整個的宇宙。
  第二步是觀內心非有。先從最簡單的層面開始,先盡力尋求「我」和「我所」的意義。若有人問我:「你是誰?」我們當然會推託自己的姓名告訴他們。但我們若認真的對自身從外到內層層深究,直到於心的話,我們絕找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可以讓我們指著說:「這是我。」
  然而,我們既肯定有「我」,且又發現「我」不屬有形之物,於是乃向時空中求。可是「我」不在過去,因為過去已經過去;「我」不在未來,因為未來尚未到來。那麼是否在現在呢?現在是極其短暫的時間,不是本年、本月、本周、本日,這一小時、這一分鐘,甚至不是這一秒鐘。現在遠較上述各種時間為短,因為它必須是最小的時間單位。然而,無論我們所定的時間單位有多小;其中也必含有先後,否則這些單位就不能連在一起構成連續的時間了。
  一個時間單位若含有先後,能分解為現在、過去、未來,則此時間單位就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憑藉常識或數學,都可作如是的分析,使我們推論出沒有最小的時間單位。若無最小的時間單位,又怎能有那些理應由較小的時間單位複合而成之較大的時間單位呢?如是分析時間與空間,我們即可發現其空無之性。我們雖在時間、空間或現象方面,找不到實存者,但心仍在。這樣,我們就發現心是超越時空與現象者;我們的尋求使我們得見佛性,我們必須做到這一點。
  第三步修法是指示我們如何與宇宙的本質合一,亦即如何與那完全不可思議的所有現象之性合一。我們先學視一切事物如夢幻,此可對治固執世間為獨立實存者的邪見。然後我們探究一切事物的空性,此可對治我見。這兩種修法都是對治之法,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從對治之法中解脫出來。
  如果事物如夢,一切皆空,而心仍在那裏有思有覺,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正確的描述心呢?用藏文來說是「sNang SZin. gSai.Ba. gS, a1.SZin. sTong. Pa」,意即有我們能明察之相,此明察之相即是空。此空不斷、無礙、遍在。因此,安住於心的本質之道,就是任心自在,讓心安住於其本性,不予增減;不對心念有所期望,也不視心念為禪觀的障礙。無須抑制心念,也無須助長心念令其膨脹成白日夢。我們只須生活於當下之時。於佛性中,念得解脫。
  觀修究竟菩提心就像觀修大手印一樣。清淨的心境住於如實的層面。於此清淨的心境中,念會生起,打擾我們,但我們把念壓回去就是把心壓回去。我們也許找不到心,其實心不外念,念之於心猶如波之於水。因此,我們不要跟隨著念,也不要抑制念,而要專注現前。
  小乘、大乘和密乘都說初修禪觀者,每次修行時間應短,次數應多。當修行功力加深,每次修行時間即可加長。所以開始時我們修十分鐘,休息五分鐘,再修十分鐘,如是修行下去,功力自會加深。

(三)終結
  我們若只觀現前,雖為深觀,但不能產生圓滿的大乘之果,因為修必須有悲為助。所以在觀修究竟菩提心之後,我們應依大乘法將觀修之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併發菩薩誓願;就像觀修之前一樣,我們行皈依禮、發菩提心、誦七支祈禱文。

(四)修行之後
  觀修時所生之覺受,必須在該次修行之後,亦即兩次修行之間,繼續保持,保持之道是:
  如幻瑜伽士
  以其解幻智
  對待幻世間
例如,我們若在修密法時依此準則而行,那就是修所謂的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意即在每次觀想佛像之後,我們繼續保持在觀想中的身、語、意,令其於日常生活中依舊現前,對現前的本尊(屬身)、咒語(屬語)和深慧的品性(屬意),深懷如金剛般的信任感。如是延伸修行至日常生活之中,名為過三金剛的生活。

每次修後,無論做什麼,無論是談話、吃飯、享樂或受苦,我們都要盡力保持在修行究竟菩提心時所達到的解悟程度。


  修前項第二要點時,我們的坐姿要正,背要直,依上述之法修完相對菩提心輿究竟菩提心的每一階段,盡可能修得清清楚楚。修止觀時,手放膝上,呼吸放鬆,純任自然。誦皈依、發菩提心和功德回向三種祈禱文時,合掌當胸,指端略為分開。在尋“我”的階段,要放鬆心情去做,不要有痛苦或緊張的感覺。當我們只是坐著任念來去時,我們要視念如水中連串而起之泡,一過即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