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7/04/02 11:25:26
自他相換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7/04/02 11:24:10   編輯部 報導

菩提心之自他相換的修法(二)

  益西彭措堪布

巳五、護持愛執有情的相續

【如是數思愛他勝利,當由至心發生勇悍,棄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

這樣反復思惟愛他的殊勝利益,要從心底深處發起勇悍。“捨棄他眾之心”,未生時不讓它生起,已生時不讓它相續。

【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如昔于自愛樂執著,今于他所應令發起愛執之心。如云:“應執餘如我。”】

讓心對其他有情發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相。過去對自己如何愛執,現在對有情也應發起同等的愛執之心,如《入行論》所說:“應當愛他人如愛自己。”

巳六、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樂而生起愛執及恭敬心

如何才能生起愛他如己之心呢?

方法就是念恩、思惟利益,以此為因即能生起愛執有情之心

【能發如是愛執有情,其因謂當念彼恩德,或見於自所作饒益。】

能引發如是愛執有情之心的因,就是要憶念有情的恩德,或者,通過觀察而見到有情對自己所作的饒益。

下面再以比喻說明:

【此複猶如見諸沃田善植種子,能結眾多上妙果實便極珍愛。】

譬如,如果見到一塊肥沃的良田善加種植種子,就能長出眾多上妙的果實,便會對此良田極其珍愛。

【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種,亦能出現時究竟一切利樂。若獲定解,亦起愛執,故於是等應當思惟。】

同樣,在有情福田中種下佈施等種子,也能出生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樂。如果對此理獲得定解,也會對有情福田生起珍愛執著,因此,應當思惟這些道理。

【《入行論》云:“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入行論》說:既然有情和諸佛同樣能產生佛的功德法,為什麼不像敬信諸佛一樣恭敬有情呢?

緣佛修信心、修恭敬、修供養,能讓我們成佛,緣有情修慈、修悲、修佈施,也能讓我們成佛。因此,如果對佛須恭敬,則對有情也同樣要恭敬。

巳七、思惟對有情利益及損害的結果

【此如《令諸有情歡喜頌》[1]說,若殺有情,則能引其墮三惡趣,若救其殺,能引善趣複得長壽。若於有情不與而取及施資財,發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惡趣。】

《令諸有情歡喜頌》中,首先這樣對比殺生與放生而顯示因果:若殺害有情,以此惡業能把你牽入三惡趣,若救護即將遭殺的有情,則能引生善趣並獲長壽。以此類推,若對有情不與取及佈施財物,或對其生起嗔心及修慈悲,也分別能引生善趣與惡趣。

所以,損人就是損己,利人就是利己。

【特緣有情乃得發心,為利有情始修諸行,是故成佛亦須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滿。】

特別就成辦佛果而言,只有以有情為所緣境,才能發菩提心,為利有情,才開始修菩薩行。所以,成佛也需要有情,須依有情,才能圓滿佈施等波羅蜜多。

【當審思惟。】

對於上述各種道理,都應仔細思惟。

巳八、利益有情可速成暫時、究竟之功德

對此,《釋菩提心論》中首先略說,其次廣述。

【《釋菩提心論》[2]云:“世間善惡趣,其愛非愛果,皆由於有情,作利損而生。”】

論中首先略說:在世間善趣和惡趣的所依上,感受的悅意、不悅意果,都是因為對有情作利益和損害所引生的。

其次廣說:

【“若無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諸資財,梵釋及猛利,護世所受用,於此三趣中,無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

無上佛果尚且都須依於有情而獲得,何況人天財富,梵天、帝釋、猛利天、四大天王(護世)的受用,無一不是從利益有情而產生的,對此又有何可驚奇的呢?

【“地獄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種,從損有情起。”】

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中有情感受的種種痛苦,都是從損害有情而引起的。

【“饑渴互打擊,及侵害等苦,難遮無窮盡,皆損有情果。”】

在惡趣中,眾生感受的饑渴、互相打擊、吞食以及遭受侵害等痛苦,難以遮止、無窮無盡,都是損害有情的果報。

以下通過大、小乘的比較,更深廣地闡明利他的殊勝性。

【諸聲聞等果報下劣,是由未能廣行利他;諸佛獲得究竟果位,是由廣利有情而生。應思此理,不應刹那貪著自利。】

從出世間角度思惟大、小乘果報差別的由來:聲聞、緣覺等果報下劣,是因為未能廣大地行持利他;諸佛成就了究竟果位,是因為廣大利益有情。應當思惟此理,不應刹那貪著自利。

【即前論雲:“於有情離貪,如毒應棄舍。諸聲聞離貪,豈非下菩提,由不棄有情,佛證大菩提。”】

“貪”,此處指大悲。大乘菩薩對有情作悅意想後,欲從苦海中救拔有情的大悲,即是“大貪”。

即《釋菩提心論》所說:對於有情遠離這一大悲之大貪,應當如毒素般捨棄。理由是:聲聞因為舍離了“大貪”,故只成就下等菩提。諸佛因地不舍有情,專一精勤利他,故證得了大菩提果。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諸果,則於刹那頃,豈有貪自利?”】

思惟:以利他與不利他為因,會產生如是殊勝和下劣的兩種果,對此獲得定解後,菩薩怎麼會有一刹那不行利他,而只安住自利呢?

攝義:

引發愛執有情的方法,就是思惟有情的恩德,對自己成就增上生、決定勝所起的作用。

增上生方面,通過思惟損他的過患與利他的利益,可觀見增上生的安樂都來自於利他。善趣中的長壽、健康、富裕、眷屬、尊貴等,無一不是從利他產生。慈愛有情,才能長壽、健康;施捨有情,才能富裕;和合有情,才能獲得眷屬;恭敬有情,才能尊貴。如是逐類觀察,會發現有情對我們有大恩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有情,今生、來世的人天安樂,也要依靠有情才能成辦。

決定勝方面,成佛必須發菩提心、修持六度,而這也要依靠眾生。因為:觀照無邊有情沉溺苦海,才能引發菩提心;以無量眾生為所緣境,才能修成佈施等六度。

小乘人因為不緣有情廣行利他,故而墮入寂滅邊,其福慧資糧都不深廣,無法現前大乘三身、四智、淨土等殊勝境界。《寶性論》中說,捨棄利益眾生,是如來藏顯露的大障礙。相反,大乘菩薩廣行利他,才圓滿如海的地道功德,成就無上菩提。

總之,想成就暫時與究竟的利益,再沒有比利益有情更快的方法。所以,應將有情視如佛陀一般是極其殊勝的大福田,而由衷珍愛。

辰二、策勵修習菩提心分三:一、當愛樂修習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二、應由教言引發“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門”的定解 三、當依種種方便發菩提心

巳一、當愛樂修習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是則專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見是從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見為大悲,故諸佛子愛樂修習。若多修習令其堅固,則能任運趣極難行諸廣大行。】

是則,“專一安住利他之行”及“大菩提果”二者也見是從菩提心苗芽所生,又見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因此諸佛子愛樂修習大悲。若多修大悲,令大悲和菩提心堅固,則能任運趣入極其難行的廣大萬行。

【即前論云:“悲堅為根本,菩提心苗生,專利他覺果,諸佛子應修。”】

此即前論所說:以大悲堅固為根本,能出生菩提心的苗芽;以菩提心苗芽,能夠趣入專一利他以及成就菩提的佛果。因此,諸佛子應當著重修持大悲。

此處宣說了兩層因果:以大悲為因,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為因,趣入一味利他、成就佛果。因此,大乘的根本是大悲,著重在這一根本上反復修持,自會引生後後之道果。

修持大乘法,首先必須了知根本,然後在根本上修。

【“若修令堅固,諸怖他苦者,能舍靜慮樂,而趣入無間。”】

修行者著重多修大悲,能使大悲和菩提心穩固。先前見他人身上出血、長瘡,都會心生恐懼;後來為了利生,即便禪定的喜樂都能泰然捨棄,而入於無間地獄長劫久住,或者,連頭目、腦髓都能施予有情。

所以,一切皆由串習而來,如何串習,心就如何隨轉。自私自利的心串習久了,見眾生之小苦都不願伸手幫助;相反,利他心串習堅固後,連禪定的喜樂都可以捨棄,不顧自己而入地獄為眾生遣除痛苦。

【“此奇此應贊,此為勝士法。”】

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是為稀奇,是諸智者所應禮贊,是大丈夫所為,超勝其它各種道法。

《普賢行願品》說:“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巳二、應由教言引發“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門”的定解

【今於此義,亦應用諸先賢[3]言論而發定解。】

對於慈悲菩提心為大乘根本的要義,也應當採用先賢教言來引發定解。

【如覺沃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薩,惟藏人能知。”若爾當如何修?“須從最初次第學習。”】

阿底峽尊者曾問藏地修行者:如何發菩提心?

回答:按儀軌念誦,就是發心。

尊者又問:未念之前,如何修慈悲?

結果無人能答。尊者感歎:不知如何修慈悲的菩薩,只有藏人知道。

眾人便請示尊者應當如何修。尊者答:必須從最初按次第進修。首先修好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在此基礎上,一定要修習上士道的七因果法。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才算是真正的菩薩。

【朗日塘巴[4]云:“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者,謂發大菩提心,隨作何事悉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謂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長者,為我愛執。故特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朗日塘巴說:霞婆瓦和我有十八種人方便和一種馬方便。“人方便”,就是發大菩提心,任做何事都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即讓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得安住、不得增長的元兇——我愛執。所以,特別對它盡力違害,對有情盡力饒益。

“十八種人方便”,是指有眾多利益有情的方便。“十八種”,泛指量多,並不決定數量為十八。“一種馬方便”,單指我愛執,乃菩提心的違品。

對此,《四家注》的解釋很貼切,即:“人方便”如同愛護親友,菩薩的親友——一切有情既然無量,愛護彼等的方便也就無量。“馬方便”如同降伏怨敵,真正的怨敵唯一是我愛執,故“馬方便”也只有一個。

確實如此。廣大無邊的有情界,可以分成自己與他人兩類。對自己,只需做降伏我愛執這一件事,而對盡虛空界的有情,處處要行方便、施饒益,有無量事業可行持。所以,每位大乘行者都要有十八種“人方便”與一種“馬方便”,即盡力對治我愛執以及隨時隨地利益有情。如此便從修行上顯示了自他相換的具體做法。

【大瑜伽師謂善知識敦巴雲:“我有風息平等轉[5]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雲:“汝修縱能耳邊擊鼓不可破壞,若無慈悲及菩提心,猶當生於晝夜應悔之地。”】

有一次,大瑜伽師對善知識仲敦巴說:我現在有如此“風息平等轉”等三摩地。

仲敦巴答:你縱然修成了耳邊打鼓都無法破壞的甚深三摩地,若無慈悲與菩提心,仍會生在晝夜後悔的地方。

【此中意趣似說,當成能生無暇無色等處異生之因。】

話中之意似乎是說,如此修持將成為轉生無色界天等凡夫無暇之處的因。

《普賢上師言教》也說:“如果離開了這一菩提心寶,那麼無論見修的法多麼高深莫測也對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起不到任何幫助。生圓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法如果以菩提心來攝持,就會成為即生獲得圓滿正等覺之因。但如果離開了菩提心,就與外道沒有區別了。雖然外道當中也有觀修本尊、念誦咒語、觀修風脈、取捨因果等眾多修法,但就是因為他們不具備皈依與發心,所以無法從輪回中獲得解脫。”

【康壟巴云:“我等於覺沃有情[6]顛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

康壟巴說:我們對覺沃有情顛倒做事,有情將來也會對我們這樣做。

巳三、當依種種方便發菩提心

【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故一切時應觀於此,令心生起。】

立、未立大乘的根本,入、未入大乘的分界點,一切都歸結於是否發起了菩提心,所以時時刻刻都應對此觀察,讓菩提心生起。

【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應常親近開示此法大善知識,常與如是修心伴侶共同居住,觀閱顯示此法經論,勤修此因,積集資糧,淨此障礙。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

菩提心若已生起固然好,倘若未生,則不應如是停住,而應時常親近開示此法的大善知識,常常與修心道友共住一起,閱讀顯示菩提心法的經論,勤奮地修習發心之因,積累資糧、淨除障礙。自己若能如此修心,則必能播下圓滿的種子。這的確不是小事,理應歡喜修持。

如此,對菩提心須達到何種程度的歡喜呢?

以下引阿底峽尊者的教言說明。

【如大覺沃云:“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

如阿底峽尊者所說:如果想趣入大乘之門,對於如日月般能遣除黑暗、息滅熱惱的菩提心,即使努力修持一大劫,也要令之生起。

醜三、攝義分二:一、七種因果的修心教授 二、自他相換的修法

寅一、七種因果的修心教授分四:一、七種因果的內容 二、大悲的地位 三、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四、以《攝頌》攝義

卯一、七種因果的內容

佛果從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生,增上意樂從悲心生,悲心從慈心生,慈心從報恩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前前是果,後後為因,總共七種因果或七對因果。

卯二、大悲的地位分二:一、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二、其餘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辰一、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為什麼大悲是大乘道之根本?所謂“根本”,即:若具有,則枝葉花果可以依之而生起、圓滿;若缺少,就會導致後後不能建立。

依據諸佛菩薩經論中的開示,大悲在修習大乘的初中後三個階段都極其重要。

最初入大乘門,必須發菩提心,而發菩提心,依賴於能荷擔救度無量眾生的重擔;大悲的力量不夠,就荷擔不起。依賴大悲推動自心,為將眾生救出生死苦海,而建立堅固的誓言。所以,最初發菩提心入大乘門,根本因是大悲,也正是此處成為大小乘的分野。

進入大乘之後,就要利益天邊無際的眾生。此時不同於獨自一人求解脫,要面對廣大無邊、煩惱深重的眾生界,會遇到很多邪行擾亂身心,所修的菩薩行又如此難行,須長夜不斷地行持。在這種情況下,若大悲心不堅固,就容易退失大乘,墮入小乘。所以,為了堅固、增長大乘,中間要反復修煉大悲。大悲堅固,就可以不顧自己的安樂,任運趣入廣大的菩薩行中,由此能迅速圓滿成佛資糧。

最後成佛時,也是以大悲之力,任運利益有情,成為無量眾生的受用處。

如此認定大悲在大乘初中後三時極為關要,才會認識到大悲是如命根一般的修法,有此一法,一切佛法自來,這樣以歡喜心、殷重地長期修習。

本論一再提及大悲與菩提心是大乘之根本,也是考慮到一般人若不瞭解大乘關要,則容易輕視,將菩提心看成只要口頭念念,稍修一兩次即可的簡單法門,卻努力勤修其餘並非大乘關要的法門,由此墮入偏道。

辰二、其餘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是大悲之因,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大悲之果。

照理說,觀察眾生苦就能引發悲心。為什麼要以知母、念恩、報恩三法作為生悲的方便呢?雖然觀苦也會產生悲心,但為了讓悲心容易、猛利生起以及生後堅固,就要緣著悅意相修。分別心的規律是:親人有苦,內心難以忍受;怨敵受苦,反而暗自歡喜;不親不怨的人受苦,漠不關心。所以,要將眾生都修成悅意相,才會出現廣大、平等的悲心。

進而須知,悲心的強度取決於對境的親愛程度,越是親近的人受苦,心越是不忍。所以,若能將眾生觀成最悅意相,就可以引起最猛利的悲心。如何觀成最悅意相呢?在一切親人中,最殊勝、最親愛的人莫過於母親,若依竅訣觀有情都是母親,憶念母恩並引生報恩心,則自然能引生最悅意相。觀修到量時,自會引生愛執有情等同獨子的悅意慈。

須辨別悅意慈和與樂慈的側面不同:悅意慈是愛執一切有情猶如獨子的慈心;與樂慈則是想給予眾生安樂的慈心。兩種慈心中,悅意慈決定是大悲之因,與樂慈與悲因果不定,既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

本論宣說完知母、念恩、報恩之後,並沒有特別提及悅意慈,這是因為修好了前三者,悅意慈自然就會引生,所以不必多說。(悅意慈是大慈、大悲的基礎,本論先講與樂慈,再修拔苦悲,按照某些上師口訣,也有先修悲再修慈的。)

為何在悲心和發心之間要修增上意樂呢?小乘也有願有情離苦得樂的慈悲無量心,但沒有發心荷負此重擔。因此,為了區別小乘的慈悲,在修慈悲之後,要引生增上意樂。

此處須注意,並不是在慈悲之外另有一種增上意樂,而是特指慈與悲的增上意樂,即不但想讓眾生離苦得樂,並且,一切眾生的樂與樂因都由我一人成辦(即慈增上意樂),一切眾生的苦與苦因都由我一人遣除(即悲增上意樂)。從“只是想做”發展到“由我親自承擔”,這是生起增上意樂,誓願荷負重擔,救度無邊眾生。

再進一步思惟,自然會引起成佛之願。即思惟:我現在有利益眾生的能力嗎?顯然,即便一位有情也無法圓滿地利益;小乘阿羅漢也只能利益少數有情,所予利益只是解脫分段生死,並不能將有情安置在佛位。所以,不成佛就不能圓滿度生大願。因此,為了利生誓願成佛,這是發起了願菩提心。

卯三、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以上按《現觀莊嚴論》已經認定菩提心的體相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包括欲求利他與欲求菩提。實修時,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辰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首先修舍心與悅意相 二、次修慈悲與增上意樂

巳一、首先修舍心與悅意相

在發起希求利他心之前,要修好舍心與悅意相此二基礎。比如一塊田地,首先要修理平整,再用水澆灌,則種子就容易生長廣大。同樣,修習舍心除去貪嗔,再以慈水滋潤心田,就容易使悲心種子增廣。所以,舍心和悅意相是修大悲的前提。

凡夫的心態:誰傷害我,就安立為怨敵,並生起嗔心,希望他痛苦;誰利益我,就安立為親友,對他貪執,願作利益;誰於我無利無害,就安立為不親不怨,對他漠不關心、不加考慮。以如此不平等的心態,不可能生起平等利益有情的心,即使生起少許慈悲,也只是有黨類的小慈小悲。所以,首先要修舍遮止親、怨偏執。

修舍方法有二種。

一思惟:一切有情都平等希求安樂、不欲痛苦,不應只饒益一類而不饒益另一類。

二思惟:從無始流轉觀察,每位有情都無數次做過自己的親友、怨敵和中庸眾生,與自己的關係總體平等,沒有誰是固定不變的親人、怨敵或中庸者。所以,貪一類、嗔一類、舍一類,只是愚癡的行為。

修習次第:先緣中庸眾生修,次緣親友修,再緣怨敵修,最後緣一切有情修。前前修成後,再修後後。

之後再修悅意相,方法是串習知母、念恩、報恩。其中,知母是引起念恩和報恩的所依,對“一切有情做過自己的母親”引起定解,非常關鍵。有則後後容易生起;無則念恩和報恩等都失去所依。

內心能真正建立起一切有情都是母親的定解,這是對有情身份認知的巨變。從此,在我們眼中,有情不再毫無關係,而是自己前世的大恩母親,如是念恩圖報,可以觀成最悅意相,由此出現大慈大悲。

知母之後,為了讓念恩的感受容易引起,首先緣今世的母親觀修,思惟:不但今世而且生生世世都做過母親,每次做母親時,一切損害為我遣除,一切利樂為我成辦。特別思惟母親今生對自己的恩德,如何懷胎、生產、撫育,如何賜予生活資具、真心代自己受苦,尤其是給予自己命根的恩德,如是逐個思惟。對現世母親生起念恩心後,再緣親友修,然後緣中庸者、怨敵和一切有情修。

修報恩時,首先要思惟不報恩的不合理處,以此除去邪執,承取報恩的重擔。其次,要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報恩,對母親餓時給予飲食,冷時給予衣服,只是暫時的利益,並不圓滿究竟,何況不以佛法引導,還會產生負作用。因為:諸母有情無始以來是以顛倒執著而流轉生死,若無佛法正見,任其緣著五欲六塵,增長常樂我淨四種妄執,依然會流轉生死。所以,將母親安置在解脫和成佛中,才是真正的報恩。讓母親斷除一切苦、圓滿一切樂,成就無住涅槃的果位,才是究竟的報恩。

對於諸母有情目前的悲苦處境,應時常如是觀想而提起報恩心。譬如,一位盲眼瘋母,沒有人引導,正一顛一蹶地奔向懸崖,這時她的孩子能站立一旁無動於衷嗎?能不報恩嗎?若孩子不救護母親,該由誰來救護!

同樣,一切諸母有情處境都如此悲苦,她們被無明障蔽,如盲人一般,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指示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善道,內心不能安住於正念,刹那刹那造集惡業,快速奔向惡趣懸崖,最後一個個掉入惡趣深淵。

如是思惟後,發起強烈的誓願:一定要報答母恩,將母親救出生死。

修了知母、念恩和報恩,見一切有情都是悅意相後,愛執有情等同獨子的悅意慈,自然會生起。以此為基礎,可以修習大慈、大悲和增上意樂。

 [1] 《令諸有情歡喜頌》是一篇頌文。

[2]《釋菩提心論》:龍樹菩薩撰造的一部論典。

[3] 先賢:古大德。

[4] 朗日塘巴:與霞婆瓦同為博朵瓦格西的弟子,霞婆瓦也是朗日塘巴的弟子。

[5] 風息平等轉:三摩地的一種境界。

[6] 覺沃有情:對有情的尊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