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18:19:5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釋論與修次中篇 第六講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2008年10月2日下午

 問:我是廣論學員,以前上師在時覺得很清淨,但後來有位女眾在家居士來接這個團體,我們學員本身都不清楚此在家居士的來歷及修行狀況,而團體又要我們依止那位女眾在家居士為根本上師,所以請問法王,我們是否應該依止她呢?一位女眾的在家居士,是否可作為團體的根本上師?

答: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也聽過。一般來講男女是沒什麼分別的,像度母不也是女生嗎?我們有千手手眼的大悲觀世音菩薩,他的傳承是有一位叫吉祥比丘尼,是從她流傳下來的。但是必須要具格的、具備的條件的。所以說你們要去觀察她是不是有具備這樣的條件。要不要依止為上師是你們自己的事,是要自己觀察之後,判斷我是不是要把她依止為上師。我沒有什麼話好說的,就說你們要好好去觀察,判斷說她是不是一個具格的上師。如果她是一個具格的上師,你就去依止,反正要不要依止都在你們的手上。

    在密教的典籍裡面有講說到,你要依止這個上師之前,如果有某種狀況,就是即使要花十二年的時間,你都應該要去用那個時間來觀察上師,不是馬上就依止,你還是要觀察十二年,如果須要的話要觀察十二年。

    就是你在觀察她的時候,你把她當為一個法友,不必把她當為一個上師,跟她多作一些佛法上的問答討論,慢慢地觀察她。後來知道她是一個真的具備條件的上師,你再來依止。

 問:請問尊者,若一個有修雄天護法的人,他教藏文,我們可否跟他學藏文。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性?

答:是可以!即使這個教藏文的人,他本身是修雄天,他教藏文我們是可以跟他學藏文。如果是要求法的話,或是請法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謹慎一點。如果你自己本身有修雄天的話,那當然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去跟他學。如果你自己沒有修雄天就不要跟他請法,不要聽他說法。

    你們對雄天的瞭解如何?有沒有很瞭解?以前我也有在依止,因為不知道情形,不知道狀況,這個雄天是在五世法王的時候出現的,五世法王對他的詮述是說,他是一個發了邪願的一個惡靈,這樣來詮述雄天。他不只是會傷害我們的教法,而且他會傷害有情,傷害這些人民。因為雄天是在五世法王的時候出現的,因此五世法王是對他是最瞭解的。

第十三世法王也講說,如果非常虔誠的相信雄天的話,跟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是有違背的,因為身為一個佛教徒,你已經皈依了,就不可以跟皈依的學處有互相的違背、有矛盾。所以我之前因為依止雄天,我差一點被從佛門當中趕出去,因為依止雄天的原因。

    我們西藏的佛法是那爛陀傳承,顯密完整的教法,他是非常有重量的,如果這個教法變成只是在供奉天神、或供奉鬼神的話,那就變成沒有意義了。如果變成這樣,教法就一直在沒落了。如果是依止雄天的一個人,他自己本身自稱是格魯派的,因為他依止雄天,所以甚至在他們的住所,他所住的地方,都不能放有關寧瑪派或噶舉派的經典,聽說只要放了這些經典,就會受到雄天的傷害,他可能就會來害你。如果這樣的話,就等於就是有很強烈的門戶之見。所以在西藏很多的祖師,他都是不分教派的,不分四大教派的。

問:請問法王,我們每天早上修習襌修或觀修菩提道次第,請問要如何觀修才能真正入心,不只是口頭上的念過,只停留在表面的想而已,請法王教誡方法。

答:在佛經裡面有講到一個比喻,世尊在他的經典裡面講到,有一種樹是苦的,像全部都是苦的樹木,光只是我們用一滴甜甜的東西,一滴甜的水倒進去,可能變成甜的嗎?是不可能的。

    我們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煩惱的控制,一直在串習煩惱,所以光只是思惟道次第,而且思惟道次第時間非常短,不可能馬上得到感受,馬上改變。以我而言,我16歲就開始思惟佛法的道理。現在我73歲了,但是心裡的改變就是這麼一點點而已,所以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以世尊的經典,世尊自己的例子來講,他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成佛的。世尊是透過三大阿祇劫的累積資糧才成佛,我們現在可能幾輩子就成佛,怎麼可能呢?或者今世就成佛,怎麼可能呢?不要想說我怎麼都沒有改變,我們內心怎麼都沒有改變,因此我們就退怯,這是錯誤的。

    以無著菩薩而言,他為了想見到彌勒菩薩,到深山裡面修行,首先修了三年之後,在三年期間,他都沒有一些很好的瑞相、徵兆,後來他就出來了。出來之後看到一個很大的石頭,上面一直在滴水,可能是過了幾百年了,所以石頭整個都凹下去一個很大的洞,形成一個洞。他就想說,我在三年之內,雖然沒有任何的徵兆,但是我如果好好的去修行,可能只要我努力的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的,因為他看到這麼大的石頭,滴成一個大洞,給他一個很大的鼓舞。後來他再進去修行。修三年又出來,修到第十二年的時候,他就是因為生起了一個大悲心,他才見到彌勒菩薩。

    他怎麼見到彌勒菩薩呢?就是他看到一隻狗,下半身完全都是腐爛的、長膿,有很多的小蟲,他覺得很可憐,對他生起了大悲心,他想把那些蟲取出來,他沒有什麼辦法,他可能拿不到什麼東西,所以他就割自己的肉,想要把小蟲取下來,但是小蟲會死掉,所以他就用舌頭想要去舔,閉著眼睛去舔的時候,怎麼一直都舔不到,後來眼睛睜開就見到了彌勒菩薩。

    無著菩薩就跟彌勒菩薩抱怨說,你的悲心不夠!我閉關修行就是為了想見您,修了那麼多年,到現在才讓我看到?為什麼不早一點讓我看到?他就抱怨。彌勒菩薩就說,你之前因為業障太重,所以你看不到我,你今天是因為生起了大悲心,所以你的業障去除了,現在業變得比較清淨,所以你才看到我的。所以我們的毅力要很堅強。一般在我們經典會說,三年一個半月就會成佛的這種修行,事實上這跟共產黨的說法是一樣的,這跟共產黨的宣傳是一樣的。

 問:我們都希望法王生生世世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所願皆順利成辦。為此我們該怎麼努力?

答:一般而言我們自己的修持來講,雖然我所修行的法門非常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兩個,一個就是慈悲心,一個就是空正見。你們都是我的法友,所以你們要好好的來修學慈悲心和空正見。那我們就變成同志了。以我而言我也修學慈悲心跟空正見,你們也努力來生起慈悲心和空正見,那我們兩個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就變成志同道和的朋友,就是同志了。

總而言之我們要好好的修行。當然要修行之前,我們要先聽聞才知道如何來修行。所以宗大師,在他的傳記裡有談到首先我們要廣學多聞,遍學所有一切經教。第二個我們要把所學的現為教授,因為這些都是可以來調伏內心的。第三個就是我們要不分晝夜的來修行,後來要回向給所有的眾生和教法,這就是宗大師他自己如何修行的一個方式。現在我們就講正文。

現在我們講到62頁「在生起世俗菩提心之後,努力培養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我們早上所提到的,就是具足兩種希求的菩提心,也就是世俗菩提心。當我們生起這個菩提心之後,要講說的就是勝義菩提心。生起世俗菩提心之後,首先就是要去行六度萬行,我們想要得一切種智的果位。一般世俗菩提心也就是有他利希求之心,才來引生自利希求的心。生起自利希求之心之後,也就是想要得一切種智。

想得一切種智,他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去除我們內心的過失。這些內心的過失,要如何來去除呢?要用什麼武器來去除呢?就是空正見,靠空正見我們才能去除內心的這些煩惱障與所知障。所以講到六度裡面的智慧度,這個智慧度也就是最主要的空正見。

所以這裡的勝義菩提心是什麼呢?也就是被世俗菩提心所攝持的空正見,也就是這裡所講的勝義菩提心。為了要生起勝義菩提心,所以這裡講說「勝義菩提心超越一切尋思之境相,離於所有戲論。它極其光明,勝義境無垢、不動,猶如一盞置於無風處的油燈。」

「勝義菩提心超越一切尋思」以藏文來講,它可以翻譯為他是出世間的,這裡所謂出世間的意思是說,凡夫我們就稱為世間,也就是沒有得到見道之前都是屬於世間。當你得到見道之後,就是出世間。所以勝義菩提心是在出世間的時候,得到見道的時候,我們才會認得的。為什麼講出世呢?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他是為瞭解脫才來修持的,他不是為了要得到第四襌定,為了襌定之樂才來修持的。

「離於所有戲論」就是說實執他所執著的實有,是完完全全的消失,所以他離於所有戲論。「它極其光明」也就是在勝義菩提心的時候,空性就現前了,就在它前面,它可以現證空性,所以它那時候是遠離所有戲論,什麼戲論呢?可以遠離所有有法的戲論。

然後他是「極其光明」為什麼呢?因為他可以真正的理解到最究竟的性質,所以說它極其光明。「勝義境無垢」為什麼講它是無垢呢?雖然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勝義菩提心它本身是什麼?它本身是無間道,它還沒有得到解脫道。在無間道的時刻,雖然他還未斷除他的所斷品,但是他因為是在正在對治他的所斷品,所以那時候所斷品是沒有生起的,所以他是無垢,他沒有污垢。「不動,猶如一盞置於無風處的油燈。」

現在我們講到62頁這裡,就是「勝義菩提心乃是透過長時間虔誠恭敬、持續不斷地修持止與觀來獲得。」所以勝義菩提心一定要有止觀,先有止觀才有勝義菩提心的。所以說要對空性很明顯的了知,要生起明顯之相,我們需要有奢摩他。所以現證空性的心來講,他本身就是一個止觀雙運的一種心。如果沒有奢摩他的話,那我們怎麼修行呢?他是沒有那麼大的效果的。

所以說,一般講到奢摩他的時候,我們就談到心跟心王,一般我們的心可以分心王和心所。心王只是瞭解心的顯現境的總相而已。心所是什麼呢?心所就如同論典裡面有講說,它瞭解的是差異的各別東西,它才叫心所。也就是說心所它各自有不同的作業,不同的作用。比如說有些是讓你的心朝向境,有些會讓你緣這個境,有些會讓你去觀察這個境,所以有種種的心所,他每個的作用都不一樣。

在這個《阿毗達磨集論》有講說到,五十一個心所。一般我們的心,我們常常會有思考,對我們的心所來講,有些是會讓我們心跑到外面去,會讓我們的心去緣境,有這種力量、這種能力的。就是讓我們動搖,對境就是讓我們的心朝向這個境的,有這種能力、作用的我們稱為思心所。同樣的還有其他的作意心所。

總而言之,可以讓我們的心安住在境上,有這種能力的心所,我們稱為它是定心所。此定心所,並不是我們所謂的奢摩他,雖然奢摩他是定,但不代表這種定心所就是所謂的奢摩他。像這種定心所,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定心所的。我們就是把此視為一個基礎,然後持續的來修學,讓這個心慢慢的發展。因為現在我們可以住在境可能很短,這種力量它會慢慢的發展,也就是要靠我們的正念,靠我們的正念來維持,讓它發展最後變成奢摩他。

同樣以觀察的智慧來講,我們也有觀察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是不是毗缽舍那呢?就不是了!一般觀察來講可以分成兩個,一個觀察也較粗糙的,比較整體的,比較粗的觀察,我們稱為尋,比較細微的觀察我們稱為伺。以這觀察的粗細來講,不是只有佛教徒才講到的,每個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知道有這兩種不同的觀察。所以這個定就是讓我們的心安置有一個境上,把止當為基礎,讓他的能力發展到最大,就會變成奢摩他。同樣智慧也是要靠這樣的方法,讓它發展成為毗缽舍那。

所以當一個智慧,它要很透徹的來觀察一個境,或者分析一個境的時候,它一定要有奢摩他來作它的助伴,讓他能夠一直安住在這個境,更深入的來分析、來觀察。所以說智慧跟方便這兩者都是須要的。宗大師有講說到,光靠毗缽舍那或光靠奢摩他,光靠其中一個是沒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的。要斷除輪迴的根本,一定要有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這兩者雙運才能斷除輪迴的根本。

我們為什麼要有智慧呢?這裡引用《三摩地王經》,在64頁這個地方講說,光只是靠修止的力量是不行的,只靠修止的力量我們沒有辦法斷除煩惱,因此我們要有無我的智慧。所以所謂的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不二門,解脫的不二之門,解脫一定要有這個證空的智慧。要有證空的智慧我們才能解脫,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有智慧。

67頁講說到,我們必須要有毗缽舍那。總之他講說到,要生起證空的修所成慧,之前一定要先生起奢摩他。總結可以知道說,奢摩他也是須要的、毗缽舍那也是須要的。這兩者都是我們心裡的一種功德,為了證得此功德,我們必須要具備它的因緣。

所以在69頁這裡就有講說,修奢摩他的時候須要什麼條件。比如這裡講說「成辦奢摩他的先決條件有五:1、住在有助於修習奢摩他的環境,2、少欲、知足,3、不要從事太多活動,4、戒律清淨,5、完全斷除貪欲及其他妄想分別。」

之後我們講到71頁,「修習毗缽舍那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就是:1、依止善士,2、認真尋求多聞,3、如理思惟。」第一個我們講到依止善士,在這裡有講說到「我們應該依止怎麼樣的善士?他或她必須具備多聞、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具有悲心、並且能夠耐煩。」

他能夠多聞,他不僅是廣學多聞,而且他有能力來分辨了義和不了義,所以在這裡講到多聞,多聞在印度來講,我們可以分為十明。就是有五個大五明,和五個小五明,大小五明加起來就是十個。

那裡面有一個是內明,當然最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屬於名言方面的,一個是屬於我們內在佛法方面的。名言方面就講到聲明、或是量明。內明主要是講我們內心的這些功德,內心的這些成長,跟我們內心是有關係的。以智慧來講,一般也可以講是,通達世俗五明的智慧。另外一種智慧是什麼呢?就是通達究竟真理的勝義智慧,這兩種。在此我們要講的就是通達真理、最深的道理的勝義智慧。

一般勝義與世俗,連外道他們也有用這個名詞。比如數論派有講說二十五所知,他們承認一個總主,有覺知了別的士夫之我,他們把這兩者視為是勝義,其他的二十三法視為是世俗法。同樣以佛教的四個宗派來講,他們都承認勝義和世俗的這個名相,但是他們所指的勝義和世俗的道理卻不同。同樣以中觀宗也好,也是這種情形的。他們都承認勝義和世俗,但所指的內容是有一點不一樣的。

只要用我們用正理來觀察,觀察到最究竟的時候,如果我們再超越這個的話,就會墮落斷邊,如果沒辦法破除所有的執著,我們可能就會墮落常邊。所以我們要拿捏得很準,我們要知道最正確的無自性的道理是什麼。總而言之,觀察到最後要知道這些是沒有被正理所違害的。為了要瞭解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知道怎麼來觀察,觀察的途徑是什麼呢?在經典裡面有講說,所以我們依靠經典。經典裡面講說什麼呢?經典是依照眾生不同的根器而講說不同的法,雖然經典有講說要通達五明的智慧,跟通達勝義的智慧。在經典有講說勝義諦,但並不是說經典講說勝義諦我們就直接去相信,並不是這樣。

直接講說的道理,以經典來講可以分兩類,就是了義、不了義。或者某些經典,他直接講說的道理,是不是跟正理相違的,若是跟正理相違的,會被正理所違害的話,我們就稱他不能如實的依照言字(就是言詞上)的來承認他。以觀察勝義而言,他是絕對沒有任何跟正理相違之處。如果有任何一個經典他所講說的道理,是跟正理成了矛盾的話,我們就把它列為不可照文字上所承認的經典。勝義諦來講,有些經典講的道理是勝義諦,是最究竟的真理。我們要分辨哪些經典最主要是講勝義諦,哪些經典他不是講最究竟的經典,我們需要來分辨這兩種經典。

為了分辨這兩種經典,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來分辨,所以龍樹菩薩在《理聚六論》教我們怎麼來分辨。他有講說什麼經典,就是靠他教我們的理路,用這種理路來判斷這個經典所講說的沒有跟正理相違的,這種經典所講說的與正理有相違的。他教我們怎麼來判斷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所以依《理聚六論》,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哪些經典是了義的,哪些經典是不了義的。

「認真尋求多聞」是什麼意思呢?72頁「也就是認真聽聞佛陀的十二分教當中有關了義及不了義的內容。」73頁「如理思惟是指什麼?就是正確地抉擇了義及不了義經典。」所以靠理聚六論我們就可以知道,那一些是被正理所違害的,那些是沒有被正理所違害,而且前面也沒有矛盾之處,我們就可以把此經典列入為是了義經。

像《解深密經》,講說三性的道理,也講說依他起、圓成實是有自相,然後遍計所執是無自相的,說這個道理。這個我們若用正理來觀察,去分析之後,我們就會知道他所講的道理並不是最正確的。所以雖然有一些,甚至連一些中觀師都認為《解深密經》是了義經,事實上他不是了義經的。

以《心經》來講,《心經》的內容我們用正理來觀察、分析,是絕對沒有被正理所違害的,沒有跟正理有任何矛盾之處。為什麼呢?因為它所講說的道理緣起的真如,緣起的真如因為它是依賴而假立的存在,所以它是無自性的。這個道理我們怎麼用正理來觀察,怎麼來思惟,絕對沒有矛盾之處。這個就是我們可以如理來承諾,如實來承諾,他也是一個了義,它也是最究竟的一個道理。如果我們超越了這個無自性的道理,我們就會墮落斷邊。如果沒有辦法斷除所遮的話,沒有辦法斷除我們所要破斥的話,就會墮落入常邊。

所以我們之前就是講說了,為了要知道這些,我們一般在世俗上,不管作什麼事情之前,我們要先去學習,先要知道我們到底要作什麼事,怎麼作才會得到很好的成果,我們先要去學習。如果沒有好好學習的話,我們所作出來的事情的成果,可能就不是那麼美好。這個因緣,它不是那麼完整,它是零零碎碎的話,那所帶來的果也是零零碎碎的,也是不完整的。一個因緣是完全具備圓滿的話,它所帶來的果也是一樣是那麼的圓滿的。所以我們要觀修空性,所以我們要先知道什麼?空性。所以我們要先聽聞空性,要先生起聽聞空性的聞所成慧。所謂緣空性的修所成慧,是靠緣空性的思所成慧而來,思所成慧是靠聞所成慧而來。所以說要生起一個真正的修所成慧的話,你要先瞭解真正的空性。

總而言之,在第一個聽聞的時候,我們所瞭解的空性一定是要最正確的空性,之後我們所生起的思所成慧或修所成慧才是正確的,沒有跟正理相違的。

現在講說到73頁。我們修行來講,一個是分為上座,一個是下座的修行。那我們在下座的修持是什麼呢?就是早上,早一點起來,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帶著一個好的動機。以我個人而言,我馬上會念「 瞿曇大聖主,憐湣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用這偈頌來憶念起世尊的身口意三種功德,然後來對他作禮拜。再生起一個心,說我今天一定要好好作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從今天起始,乃至虛空未盡之前,我所作的事,一定要完全符合世尊的意趣,也就是我要好好來修學菩提心和空正見。

當然修菩提心和空正見,也須要修它前行的部分,就是如同宗大師他有講說到三主要道的道理,是那三個呢?也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出離時把它列為是菩提心的前行。我們有時候會談到心的四種遠離,遠離這個法是講到那四個法呢?也就是講到暇滿義大難得、講到念死無常、業果、還有輪迴的過患,也就是這些我們要先觀修、要先修學。這些我們可以用這種顯修的方式,就是一個一個這樣憶念起來,很快、很快的憶念起來。用這種方法來觀修。這樣大致觀修了之後,我們就要去洗臉了對不對!

73頁講到「瑜伽行者在任何時候均應斷食魚、肉等,飲食要節制,而且要避免有礙健康的食物。」就如同這裡所講說的,在戒律來講,沒有特別講說不能吃肉,但是在對菩薩講的菩薩藏裡面有講說,這些菩薩經典有講說是不能吃肉的。所以可以的話,我們不要去吃肉。之後我們就是要供養,吃飯的時候要先供養。你們應該都蠻熟悉的,因為這些道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都有很明確的講說。

吃完飯之後,我們就要上法座。法座來講我們後面可以墊高一點,前面低一點,就是身體具足毗盧遮那的八種坐姿。當這樣的安坐之後,要生起一個殊勝的善念,這個殊勝的善念我們怎麼讓它生起呢?如果我們用偈頌來讓它生起,就是要念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諸資糧,為利眾生願成佛。」可以用這個偈頌讓我們生起皈依和發心這兩種心。

前面那兩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這兩句它講說了什麼道理呢?講說皈依。第二句講說「直至菩提我皈依」跟一般的皈依是不同,是屬於大乘的皈依,直至無上菩提都要生起這種皈依的。後兩句講說「我以所行諸資糧,為利眾生願成佛」也就是講到發心,我所作的這些佈施、持戒,所有這些善事,這些功德完全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的。我都把它回向給一切所有眾生。為了要真的能利益這些眾生,所以我把這些功德回向給,讓我可以更快、更快速的成佛,要如此的回向。

所以在此,這個偈頌講到兩個我。在講到我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在講說這個道理的時候,有講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到這麼多道理,可是他卻沒有談到一個我。所以釋迦牟尼佛是講說無我的道理。所以釋迦牟尼佛講說這麼多法當中,「我」是沒有一個立足之地的。在他的法門當中,是沒有一席之地就對了。但是我們卻把「我」,認為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我們認為這個我是很重要的,但是釋迦牟尼佛卻沒有給他的一個位子坐。

因此我們要想說,雖然我要皈依、我要發心,我它是無自性的。靠這樣的道理,我們不僅僅是有了皈依和發心,生起這兩種心態的時候,再加上憶念起「我」是無我的道理。

所以現在就念到74頁這裡。「希望一切有情從輪迴解脫的想法,然後以五體投地的方式,向十方的諸佛、菩薩禮拜。」這裡講說的禮拜,把它翻成五體投地,事實上好像不是這種五體投地的禮拜,他是戒律裡面所講說的這種禮拜。現在講說到,「他應該將佛、菩薩的聖像,例如畫像置於自己的前方或其他的地方,然後盡己所能地作供養及讚嘆,接著懺悔自己所造的惡行,並隨喜他人所累積的功德。」也就講到了七支供養的道理。

我們先皈依再發心,然後所作的七支供養,完全都是在淨罪集資當中。不管你有沒有用七支供養的偈頌都好,或者你用的字詞是很短、很長都沒有關係,只要思惟到這七支供養的內容,然後來作修行的前行。謝謝!

 

 

南無阿彌陀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