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0/14 10:02:05
學習次第 : 進階

發菩提心

道證法師

扎西索南吉 (北京)  道證法師演講

 我們聽經學佛,目的是要開發出佛性來用。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佛法,發揮佛的精神。用佛的慈悲和智慧,使我們不但現在生活清淨快樂,同時也解決生死輪回的大問題,使我們永遠不必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如果我們聽經和生活脫節了,這樣就失去聽經的意義,聽經聞法也枉然。如果我們學佛、念佛是一回事,日常生活遇到狀況又是另一回事,這樣就是枉費白學了。

  姑且不談生死的大問題,學佛人如果遇到日常生活的小問題,常常就把學佛、念佛丟到一邊,先就自己的心情、個性來發揮,凡事都依照自己的意思,我行我素。這樣也是枉然,和不學佛一樣。等於是時常去找醫生,甚至送禮給醫生,拿一大堆藥回家,但是卻不肯照醫生的指示服藥,嘴裡還老是說自己病重難治,這是自己不真心想治好病,糟蹋自己的生命。去道場學佛,就像找醫生看病;買東西供佛,就如送禮給醫生;聽經,請經本、錄音帶回家,就像拿一大堆藥回去;而不肯真正修行,就是不肯照醫生的指示服藥;又老是說自己習氣重,就是說自己病重。如果聽經學佛已經很多年,但是平常待人處世、說話行動都沒有改進,心地仍然自私,起心動念都先為自己設想,只顧自己的立場和意見,不考慮別人,這就是還沒有發菩提心,還沒有瞭解眾生和我們的關係和真相。因為,發菩提心這是學佛最重要的起點,所以,我們在這裡要用比較多的時間來說明、檢討。

  菩提心這個名詞,我們時常聽到,也時常使用。譬如,做課完畢,總是回向:“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希望見到、聽聞到的人都發菩提心。但是,我們自己是不是知道什麼叫做發菩提心呢?自己到底發了沒有呢?我們總不能只希望見聞的人發菩提心,而自己卻根本沒發啊!我們共同學習“發菩提心”這個題目,主旨也就是要真正發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若是沒發起、沒運用,就等於白學了。

  講到發菩提心這個“發”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會做饅頭、麵包的人都知道,麵粉加上酵母、髮粉去發酵,就會發得胖嘟嘟的。發酵了就會起變化,變得松柔,有空間,有彈性。發得足夠就會軟綿綿,否則就會硬梆梆。發菩提心也一樣,發了,就會變化氣質,心會柔軟,柔軟才可以瞭解眾生的心,產生慈悲、拔苦予樂的功能。發菩提心發得足夠,就會像海綿一樣,有空間可以含水、吸水,才能吸收佛的功德水,才能體會佛法“空”的道理,開發智慧。菩提心真的發了,心就會松而空靈,學習佛法才能吸收。

  發菩提心的“發”,也像發芽的“發”。曾經孵過豆芽菜的人就知道,一顆幹的綠豆是不會發芽的,必須要浸足水分,才能發芽。一旦發了,它的內在就有一種力,能突破外層的殼。如果沒發,我們硬要把它撥殼也不容易,那層殼就像我們自我的束縛和執著。綠豆一旦發芽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會出芽,會生根、長枝葉。我們仔細看,每一部分都長得很有秩序,葉脈、細紋也都很美麗。當然,這個發的過程不可以離開水的滋潤,沒有水就發不下去。發菩提心也一樣,不能離開法水的滋潤,必須每天不斷聽聞佛法、讀經、誦經。假如一天不澆水,芽的成長就會受影響。如果每天能噴些水,滋潤一下,一顆綠豆沒幾天就會變大好幾倍,營養也增加幾十倍。若是種到土裡,它就可以長得很大,令人不認得它本來只是一顆小小的綠豆。佛法說:“因小果大”。“因”只是小小的,而“果”卻是很大。我們小小的一念心,若是有發——發菩提心,就有無限的生長力開發出來。如果是發一念要成佛的無上菩提心,結果就是成佛。我們不要小看現前這一念心。經典說,一顆樹蔭下可以停放五百輛馬車的大樹,它的種子只是像一粒芥菜子那麼小而已。每一念心的好壞都決定我們的前途。佛法說,一念之間可以看到三世,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在這一念心中看見。我們仔細體會自己為什麼現在有這個念頭,它是來自過去所有的影響和累積,現在發了這個念頭,也會影響所有的未來。就如丟一個石頭到水中,由這一點產生的波動就會影響整個水面,每一個波紋都會影響下一個波紋。所以,有智慧的人會善用這一念。現在心念好,未來一定好;現在心不好,未來也不好;現在真念佛,一定會成佛。

  我們說“菩提心”,“菩提”這兩個字是由印度梵文的發音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悟。我們時常說“覺悟”,到底是要覺悟什麼呢?怎樣才叫做覺悟呢?“覺悟”很抽象,我們自己到底覺悟了沒有呢?

  我們先講什麼是“覺”。咱們中國字是很有智慧、很有道理的。這個覺悟的“覺”字,下面是一個“見”字。這不是普通的“見”哦!不是我們看東看西的“見”;這是看見真相的“見”,甚至是明心見性的“見”。因為我們都還沒有到明心見性的程度,所以很難說出那種覺醒的“見”。只能以我們經驗過的事來做比喻,以便揣摩我們還沒有經驗的“見”,試著體會明心見性的“見”。同樣說是“見”,是有不同內容的。比如,當我們做夢時,閉著眼睛,是不是夢中也有所“見”哪,好像在看電影般。但是,一醒過來就知道那是夢。夢中所見的世界其實是假的影像。夢醒了,睜開眼睛,所見的又是另外一個世界。我們一般都以為這就是真實的世界。現在試問,同一個人在同一個地點,做夢時和清醒時所見的世界是不是一樣呢?經驗告訴我們:是不一樣的。由這裡也可以體會明心見性的“見”和我們一般所見的“見”是不一樣的。平常我們所見的真實世界,若是對比我們更覺醒的聖人來說,也像夢境一樣,並不真實,猶如做著另外一場白日夢。所以,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覺醒,進一步睜開另外一隻智慧的眼睛,來看更覺醒的世界。若是真正大覺醒,還會有更進一步的“見”。雖然,仍是活在同一個地點,但所見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們要講“覺”之前,先再談一談夢。藉由夢,仔細來體會我們的人生和世界。我們做夢時,夢中會看到人——其中有我也有別人,夢中也有各種東西和事情發生。可以說,明明是有一個世界。當時我們也看得很真,不知道所見的這一切根本是夢囈,是假相。我們還以為夢中的我就是我,夢中的別人就是別人,夢中的東西就是東西。我們會把他們當作是我以外的存在,以為那是屬於外面的境界。在夢時根本就不知道那個別人啦、東西啦——所有的影像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那些人、事、物的影像實質到底是什麼。在夢中會把一切假相都當作是真的,這就叫作迷迷糊糊、不知又不覺。在不知不覺當中,誤把夢境當真了。把假相當真,這就不是菩提,因為菩提是“覺”啊!不知不覺就不是菩提。一般人要醒過來才知道,原來還有一種清醒的“見”,才會承認在夢中的“見”是虛妄不實在的。能發現剛才做夢,就是有點醒了。能承認自己所見的是虛妄不實在的夢境,才有初步的覺醒。

  佛是由睡夢中清醒過來,更由白日夢又進一步覺醒的人。佛大覺醒所見的,才是正知正見。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白天醒著就是“覺”。其實以佛的大覺悟來看,我們還像做夢般做白日夢,還在輪回的大夢境當中。這樣講,有人可能聽了很不服氣,會說:“我明明這麼清醒,又沒有打瞌睡,你為什麼說我在做夢呢?我明明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見、都有感覺,你為什麼說我不覺呢?”要是說“不覺”嫌太難聽,就改說“錯覺”吧。現在的科學已經證明,我們看得到、摸得著的物質,其實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原子組合起來的。若再分析下去,原子又由更小的原子核、電子、中子組成。科學家把物質一步一步地研究下去,研究到最後,竟然發現那些電子、中子裡面根本就沒有實質。可以說都沒有東西存在啊,裡面根本是空空的,只有能量,就好像只有電那樣的場而已。科學研究的結論,可以說所有的物質其實都是好像電影的影像,只是有電又有個影子而已。而我們卻都將它們當作是真實的存在,不瞭解他們的實質是空的。閩南語在形容某一件事是事實,就說那是wuyang——也就是有影的。這一句wuyang——“有影”,說得很對。確實,一切的事情、一切的物資都是只有個影像而已,根本沒有實質。覺悟的“覺”就是不把夢幻泡影當真,知道我們一向所以為真實的世界也都好像夢一樣,它的真相就是空無一物,只有影像而已。現代先進的科學已經證實,真相就是沒有東西,空空如也。這正是佛所說的“萬法皆空”。我們要瞭解佛經所說的“萬法皆空”這個“法”字,是包括所有的物質、所有的事情和心理等等。一切的事物、心理現象都叫做“法”。現代科學已證明佛所說的“萬法皆空”了,不過我們也仍然感覺萬法都很真實,因為所有的東西拿起來有重量,摸起來又扎實。這樣說來,豈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有錯覺嗎!可以說都對真相不覺,而這一點很少人願意承認。愛因斯坦是現代先進的科學家,他說了一句老實話,他說:“物質來自人類的錯覺。”他研究到最後,終於承認,實在沒有東西,“本來無一物”,只是人類自己的錯覺,才看成有一堆物質而已。他能承認是錯覺,就叫作開始有“覺”了。因為一般人正在做夢,都不承認自己是在做夢。喝醉酒的人也都說:“我沒有醉。”一個人若肯承認自己剛才喝醉酒,那就是酒後清醒了。會承認做夢,就是夢醒了。現代科學研究的結果,真相是這樣,和佛所說的一樣。所以外國一些先進的科學家都對我們釋迦牟尼佛心服口服。因為他們用一大堆機器、人力才研究出來的結果,竟然佛早在三千年前自己一個人盤腿坐在菩提樹下就都知道了,而且也在佛經中講得很清楚、明白了。佛在《心經》中早就講到“色即是空”了。這裡要說明:佛經所講的“色”就是指物質,並不是世俗所說的美色。佛經的“色”是指一般用肉眼看得到、有形有色的物質。原來有形有色的物質本體是空的,而且又不是死死板板的空,在空當中同時又現出物質的影像和用途。所以又說“空即是色”。《金剛經》也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用這些來比喻形容是教我們要好好覺悟體會。我們以為是真實的世界,其實就仿佛夢境、幻象,又如水泡或電影的影像,也像露水像電。我們的人生境界就好像夢或是立體電影的影像,雖然看起來是有,也像真的,卻刹那刹那變化,虛妄不實。就如同電一樣,有作用,但是沒有實體。佛教我們要覺醒,不要認假作真,整天被假相迷惑團團轉。夢中的境界整個都是假的,所以夢中人哪有真實的出生和真實的老病死呢!只是種種的影像,看起來好像有生滅的劇情,其實本體上是空的。若能由境界中一念醒來,知道夢境根本是假的,這就是覺。道理是這樣,大家都能聽懂,但是,當我們面對境界,卻又會被錯覺迷惑,不能當下知道那只是影像,又認假為真。臺灣人表示不知道是說:“wumsanyang”——“不知影”。這句“不知影”是很有道理、很有學問的。“不知影”就是不知道境界都只是影像而已。因為不知道世上一切只是影像,當然就不知覺悟之道,所以叫作“不知道”——不知覺悟之道。不知境界是影像就是不覺,知道只是影像就是覺。因為我們“不知影”,就處處很認真,但是所認的“真”卻全是假相。若是當下能“知影”,知道眼前都是影像而已,不被迷惑,就是知“道”——知曉覺悟之道。“知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要有“知影”的智慧。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整天都忙著處理很多人事。如果完全不覺知那些都是影像,只在不知不覺中跟著團團轉,這就不是“菩提”。假如能由不覺和錯覺當中,發起一念心要覺醒,要瞭解真相,不要被假相迷惑,這就是一念發菩提心。發心要和佛一樣,有覺醒的正知正見,發心要睜開另一隻覺醒的眼睛,恢復本來的覺性,這就是“發菩提心”,要覺醒了。

  “菩提”是“覺悟”,以上我們是講“覺”,下面講“悟”。

  “覺悟”這個“悟”字,左邊是“心”字旁,右邊是個“吾”字。“悟”的意思就是“我的心”,悟就表示真正承認、瞭解一切原來都是我的心。有一部經叫做《大日經》,《大日經》用一句話解釋“菩提”,叫做“如實知自心”。“如”就是如同的“如”,“實”就是實實在在的“實”。“如實知自心”就是實實在在、完全明白自己“心”的真相,也知道世間一切的境界就是我自己的“心”。世間的一切人啦、車子啦、土地啦、天空、星球、太陽都是我的“心”所變現的。豁!這一件事情實在是很難被相信承認的。

  我們再用“夢”作比喻來說明。夢中有山有水、有人有鬼、有生又有死。當在做夢時都捲入夢境而迷惑不止,哪裡會承認夢中那個鬼就是我的“心”變的呢!哪裡會瞭解夢中那顆石頭就是我的“心”變的呢!必須要覺醒之後好好體會才能承認:所有的夢境都是我自己的“心”所變的,所有夢中的角色、佈景和劇情都是我的“心”自導自演,仿佛自己拍片又自己觀賞受用。覺醒時能承認夢是我的“心”變出來的假相,但是下次再做夢又會迷惑,仍然不知道夢中的世界都是我的心投射出來的幻影,不但沒發覺那些都是假的影像,也不知道影像的本體就是我的“心”,這樣就是不覺又不悟。有覺悟就會當下覺知那是影像,也承認那是我的“心”所變的。而我們凡夫沒有覺悟,都錯覺把影像當真,也錯覺境界都是我以外的存在,所以就不能運用“心”來轉變境界。比如現在有個人來罵我們,罵了老半天,我們會不會想到他是我的心所變現的影子來引導我覺悟呢?我們可能都會想,那個人既無理又無聊,所以就和他吵起來,或者是不想理他。這就是把他當作是外面的境界,也就是不承認、也不覺悟他就是自己的心影,所以才會和自己的心影鬥爭。以前有人看電視,看到扮演奸臣的人很可惡,越看越生氣,拿起拐杖就朝他打下去,結果是打壞了自己的電視機。同樣的情形,我們和眾生鬥爭,也等於傷害自己的心影,結果是打壞自己的心影機,障礙自己的佛性,不但使自己不快樂,也不能成佛。反過來說,我們對眾生慈悲,就是對自己的心影慈悲,結果當然是自己得利益呀。所以說,菩提是覺悟到:原來一切都是我的心啊!由著覺悟的智慧自然就會行出慈悲,自然而然就愛護眾生,不會去傷害自己的心影,不會自找麻煩。所以菩提就是有智慧的慈悲,不是世俗感情用事的慈悲。

  我們以油燈作比方來說明菩提。菩提這盞大油燈,它的燈油是大慈悲,它的燈芯是大願力,它所點出來的光是大智慧,遍照一切。菩提就是慈悲、智慧、願力的結合,缺一不可。他們是一體不可分的。菩提是有智慧的慈悲,又是有慈悲的智慧,再加上堅定的願力不斷去實行,這慈悲、智慧、願力的結合就是菩提。

  接著再簡單介紹菩提所覺悟的內容與道理。也就是要明白“萬相皆空”,而當中仍有因果定律存在。瞭解這層道理才不會誤會“空”,以為既然是空就沒有因果報應了,於是就胡亂造業,結果受果報時又空不了,那就真苦了。或者只執著空的一邊,而不肯度眾生。能瞭解這道理,才會有智慧,又有慈悲、願力。有智慧就是一方面瞭解世間一切如夢境,是“心”變出來的空影像;另一方面又可以領悟:就如電波和電視的影像之間有一定的轉變規則,我們的心念和影像之間也有它變化的因果規律。影像雖然是假的,但互相之間的轉變也有因果道理存在,因果律又是絲毫不差的。菩提就是要有知道是空、又知道有因果的智慧,還要有慈悲心能善用種種假相來度眾生,發揮功能,並且也善用我們這身體的假相修行,來體會宇宙真相、圓滿佛道。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簡單把上面所講的道理叫作“知影”又能夠“善用影”來度眾生。度眾生也就是度自己的“心影”都成佛,自己所有的“心影”都成佛了,當然就是自己成佛啦。這樣叫作“知影”又“善用影”來“度心影”。比如,電視上有很多弘法的節目,電視節目當然也只是影像啦,但是善用那些影就可以度眾生啊。不止是電視的影像,世間一切的事物也都是影,能夠善用影就能度眾生。前面講到假的影像當中也有變化的規律存在,也就是說本體雖然都是空的,為什麼會顯現這種影像而不是顯現另外一種呢?這其中當然是有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種的是番薯,就會現出番薯葉的影像啊,若加施肥又加灌水的影像,它的葉子就會顯現較大、較青翠的影像。當然番薯乃至葉子、花都是影像,但是這些影像之間也有因果的原則,因緣若是改變,果就會改變。所以說萬相皆空——番薯也是空啊,但是番薯的假相變化也離不開因果定律。所以種番薯也要照因果道理來種,否則就不能利益眾生。如果要種番薯,卻拿石頭去種,當然因果不符囉。再以電視的影像來比喻,如果電視臺沒有播放某種電波出來,就不可能現出相應的影像。所以影像也是有因有果啊。同樣的,我們如果沒有放出某種的心電波,當然就不可能現相應的影像和境界。所以,我們出門去,如果被汽車噴黑煙,也要瞭解一定是自己的心有噴黑煙的電波放射出去,才會感應現出這種境界。什麼叫做心在噴黑煙呢?我們生氣啦、貪心嫉妒啦——種種不平不滿的心,都像是噴黑煙污染心靈。有這種噴黑煙的心念電波,當然就會投射出噴黑煙的影像。再來體會白米的假相要怎麼變成飯的假相呢,這當然也有原則啊,若知道原則,就叫會煮飯。再說白米的假相要怎麼變成焦黑鍋巴的假相呢,這也是有原則的啊。你如果喜歡吃焦黑的飯,當然就照燒焦的原則去煮。由本體來講,當然白米本體是空的,飯也是空,鍋巴也是空。但同樣是空,又有白米、白飯和鍋巴等不同的假相。假相為什麼有差別?其中也有因果存在呀!我們必須要懂得因果道理善用心,不可以說:“啊,反正都是空的。”所以輪到我們煮飯,我們就隨便煮,煮得焦黑,讓大家餓肚子。這就是沒有菩提心的智慧和慈悲,不知道“萬相皆空”卻有因果律存在。假如我們不善用心,常去現焦黑的鍋巴影像,讓人沒得吃餓肚子,當然以後因果回報絲毫不差,自然也會沒得吃又餓肚子。有人聽了以上的道理,感覺很為難。就問說:“這佛法,一下子說‘空’,一下子又說‘有’,到底‘空’和‘有’在生活中是要如何運用呢?”

  關於“空”和“有”的運用,祖師教我們一個原則,就是對待眾生要由“有”來體會,對待自身要由“空”來體會。下面我們先用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來體會這“空”和“有”的運用原則。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又有一個翻譯叫作“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是他對自己是“照見五蘊皆空”,用智慧看清楚自己身和心原來都是空的,既然是空就沒有痛苦啦。所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他對眾生是“觀世音”,眾生有什麼苦難,他就循聲去救苦救難,由空變現出無限的功能。所以觀世音菩薩對待眾生是用“有”來行出慈悲。假如眾生遇到大火災,很困苦,菩薩可不會在旁邊很自在地說風涼話——說:“反正萬法皆空,那火是空,人也是空,火燒人燒光光也是空,管他去,我自在就好了。”若是這樣就變成偏一邊的空,這樣的空既沒有慈悲又沒有功能,可以說只有取到“惡”的作用,所以也叫作“惡取空”,也就是取到“惡”的一面的空。如果執著這種空,因果是很壞的,好像墜入空的萬丈絕穀。因此請大家特別注意,這空的道理不可以錯用。若是用錯了,執著偏一邊的空,結果呢會比執著有假相、有因果還更壞。其實真正深入的空,是瞭解可以由空很巧妙地變出種種假相、善巧方便來產生無限的功能度眾生,叫做“真空妙有”。

  就好像電,雖然不可捉摸,但是它通入電鍋可以煮飯,通入答錄機可以錄音,通入電燈泡可以放光。觀世音菩薩的功能就好比這樣,眾生有什麼需要,他就現什麼影像,但是他本身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很自在。這就是有菩提心的智慧,又有慈悲和救度眾生的的願力。我們說菩提心,就是這三者的結合,缺一不可。單偏空的一邊就沒有慈悲,單偏有的一邊就沒有智慧,這都不是菩提心。平常與人相處要由“有”來體會,要知道本體雖然是空,但眾生還沒有覺悟,所以都認假作真,就覺得真有生老病死,真有痛苦。因此我們要學習將心比心去體諒眾生,既然大家都執著有身體,就和我們一樣也有種種感受,有種種思想、心情。身體的感受、思想心情雖然都是幻化的,但是眾生猶如夢中不知夢,所以都會執著、會痛苦。對眾生來講,種種痛苦都很真實啊,所以我們要好好體諒,善用因果的道理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以慈悲心念佛才會和阿彌陀佛的慈悲光相應。另一方面,對自己要用空的智慧來超越痛苦。仔細觀察自己,由小時候到老,每一刹那都在變化,哪一個才是“我”呢?身心變化根本是空,只是假相的連續而已,所以不必要太在意。為了假相去起噁心、造惡業,又受苦報,不是太冤枉了嗎?我們要覺悟“空”的真理,不但不要被假相迷惑,整天忙著追流行,反過來要善用假相修行,覺悟真相,才是智慧。這樣念佛就會和阿彌陀佛的智慧光相應。如果我們用反了,對自己反而執著“有”的這邊,每天都感覺身體哪裡不舒服啊,執著要吃什麼才好,要穿什麼才漂亮,執著這身體太累了、太冷太熱啊,越執著就越痛苦,而且又執著自己的心是愛怎樣、又不愛怎樣,很在乎別人對我有沒有尊重、有沒有傷害。像這樣把焦點放在自我,一直執著自己有身心種種變化,就如做夢做得很累,不知道它實在是空的,這樣就苦得很冤枉,這就是沒有智慧、沒有覺悟啊!

  前面說,對眾生要用“有”的道理去體諒他們,發揮慈悲心,而在對眾生慈悲的同時,自己心裡也有智慧,很清楚一切是空,所以不會執著自己是在做什麼功德,做得多辛苦、多疲勞,也不會想得到什麼回報,也就是會用一種“無所得”的心去行出大慈悲。這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大悲心”和“無所得心”就是《大般若經》六百卷所講的兩大要點。我們不要說得太深奧,只講日常生活就好。比如說我們自己要瞭解麵粉的本體是空的,不要執著食物的假相。但是我們對眾生要體諒他有他的苦衷。同樣的麵粉要給牙齒不好的人吃就要做成柔軟的麵包或泡麵茶;若是有牙齒,愛吃鬆脆的人就可以做成脆餅;愛吃面的人我們就可以做成麵條;愛吃水餃的就做水餃。這就是由麵粉的“空”變現出種種的假相,善巧方便,利益眾生。恩師上懺下雲法師時常教我們要“依體起用”——依照本體空的道理,但是要曉得生起種種的善巧運用,不要拿小的引磬錘去敲大磬,也不要拿大的磬錘來敲引磬。再比方,鐵錘和剪刀都是空的,但是你若要釘鐵釘拿剪刀來釘,或者要剪指甲卻拿鐵錘,這就是用得不對。我們再以不同大小的湯匙來比喻,雖然湯匙是假相,本體同樣是空,如果現在要舀大鍋的湯,我們買一枝小小的咖啡匙讓他去舀,就使他不方便,這就是對他不慈悲,也就是不會運用假相。必須拿大的湯勺給他,假相的運用才對,才能發揮慈悲的功能。這“空”和“有”的道理,如果懂得運用就可以生出很大的功德,發揮菩提心的慈悲和智慧。如果不會運用,顛倒使用,就會生出很大的問題,危害也很大。

  舉個例來講,我們不可以說:“反正什麼都是空啊”,所以別人到你家,你就拿一碗大便出來請人吃,還說“反正飯和大便都是空,而且你吃下去的飯也是變成大便,不如直接吃大便就好了。”假使你真的證到空的境界,看東西都看到本體是空,知道大便只是假相而已,本體也是空,都不會起執著,那麼應該你自己吃就好了,不要拿給還沒有證到空性的人吃。因為對方眾生如果還沒有證到空,一定會執著假相,我們如果這樣做,就會讓他痛苦。要瞭解眾生是我們自己的心影,若讓眾生痛苦,就傷害自己的心影,讓自己的心影痛苦也是沒有智慧,才會不瞭解眾生的程度。讓眾生痛苦是沒有慈悲,我們請人吃的東西雖然是假相——這是不錯的,但是假相也是有因果、又有規律的,這一點大家要記得。再舉個簡單的例來講,比如說,有人傷害我們、得罪我們,我們就要想,這個身心是假相、是空的,所以不要緊,不用生氣、痛苦,也不用掛礙,有這種“空”的智慧自己就會快樂。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做錯事去傷害人、得罪人,就要瞭解對方的痛苦,必須要好好去向對方懺悔、賠罪,這樣才能拔苦予樂、互相快樂、世界和平。如果把空和有用反了,當自己做錯事傷害別人的時候,就安慰自己說:“反正他是空的,不要緊、不要執著。”但是當別人傷害我們時卻說:“我的痛苦很要緊。”如果這樣,就變成大家都很痛苦,世界也會大亂。我們要瞭解因果的法則是不空的,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我們如果這樣對人,人家也會這樣回報。

  再舉個例來說,車子是空的假相,我們人也是空的假相,假如開車去撞到人,為什麼不可以說:“反正都是空的,空的撞到空的,那有什麼要緊呢?”這就是又把空和有顛倒使用了。我們先要體會自己的程度,如果我們被車子壓到,斷了一支腿,到底是會痛還是不會痛呢?是感覺要緊還是不要緊呢?如果我們會痛苦,又覺得很要緊,就是還沒有真正體會到“空”的道理,所以才會執著假相。別人的程度也是和我們一樣啊,他還沒有證到萬法皆空,當然他也會執著假相,假相的腿斷掉了,也是會痛會苦的,他當然覺得很要緊。所以我們必須體諒眾生,用有假相、有因果、將心比心去處理,不可以說:“反正他是空的,他的手腳斷光光也不要緊。”你如果真的程度很高,這種話也只能對自己講而已。比如說,人家撞到我們,我們可以當下知道:啊,我的身體都是假相,假的腳、假的手斷掉不會痛、不會執著,這樣是最好。你如果能“照見五蘊皆空”,當然就不會痛苦,就“度一切苦厄”了。

  以前,上開下參老和尚和一群人出去行腳,走超載沙石的大卡車旁邊,剛好卡車的石頭都掉下來,就把他壓在下面,人家找到他的腳拇指,才將他救出來。他一爬起來第一句話就問:“大眾平安否?”他都沒有說他自己怎樣。後來,大家送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內臟全部碎掉,但是他都安詳自在。醫生感覺很奇怪,問他說:“你可有感覺怎樣?”他就笑笑回答說:“好像脫掉一件衣服一樣。”而且還要爬起來打坐。他是一位真正體悟空的修行人,所以內臟碎了,只覺得像脫掉衣服一樣。他是用“空”的道理來對待自己,但是他起來的第一句話,問:“大眾平安否?”就是以慈悲心、用“有”的道理來對待大眾。而且,他在很早就預言他自己的往生會和石頭有關係,他念佛很自在。在他八十三歲那一年,他寫了一首偈,連自己往生的時間、日期以及助念的人數都早就寫好了。為什麼他可以預先知道呢?就是因為有因果不空的道理。以前曾經造那個業,所以在業緣成熟時會現出回報的影像。不過他已經念佛修成就了,可以真正體悟到空,所以受到果報時他都沒有痛苦,當下知道這是假相,不會執著假的身體,而且念佛照著願力去極樂世界,很自在,在這一生就解決生死輪回的大問題。他很懂得自在運用空和有的道理,和菩提心完全相應。

  下面再舉一個例來講。有人說:“反正動物都是空的,是假相而已,所以如果吃肉也是吃一些假相,那有什麼要緊呢?何必那麼執著吃素食呢?”這一種的講法也是把空和有的道理用反了。假如我們已經有這樣的程度,那麼要吃肉就割自己的肉來吃就好了,反正自己的肉也是假相啊!割自己的肉豈不是比較方便嗎,何必那麼麻煩吃動物的肉呢!沒有證到空性的眾生一定會執著假相,被割肉時一定會痛苦,我們要將心比心,體諒眾生,它們的痛苦和我們是完全一樣的。眾生是我們的心影,對眾生慈悲就是對自己慈悲,傷害眾生實在是傷害自己。我們前面說過,雖然是假相,但是心念和假相當中的變化也是有原則、有因果的。我們的心念電波會投影出種種的假相,而且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因此我們的心電波發射出去是發射出吃肉殺生的心電波,這樣的電波也會反射過來,顯出假相,顯出什麼假相呢?顯出別人要來割我們的肉、或者要來吃我們的肉這樣的假相,就好比醫生宣佈說:“我們必須開刀”,或者兇手要來殺我們,這些也都是假相,問題是當我們被人家割肉的時候能不能當下知道那是假相,能不能不痛苦、不執著呢?

  《無量壽經》教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家嘴巴同樣念阿彌陀佛,各人的存心是不一樣的,存心不同,心電波發射出去方向、頻道就不同,必須要發菩提心,發起要和阿彌陀佛相應的覺悟、智慧和慈悲。要瞭解“阿彌陀佛”翻作中文是“無量覺”,就是無量的覺悟,意思是面對無量的境界都能覺悟,知道是假相,不會被境界拖著轉,而且也覺悟境界是自己的心所變現的。如果只是嘴裡念佛,心都迷迷糊糊、不知不覺,時常被境界迷惑,這當然和“無量覺”是不同頻道的。在日常生活無量的境界中,隨時都要念“阿彌陀佛”,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被迷惑,要覺悟,要“知影”,回歸到我們清淨的佛性。若是心沒念佛,就會跟著眼前的假相團團轉。如果回心念佛,就是覺悟,就是菩提心起作用,使我們明白假相和因果,又善用假相。阿彌陀佛是我們本性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光明裡面當然還有智慧光,也有慈悲光。我們若發菩提心,老實誠心念佛,心電波就和佛的頻道相應,當下本性的光明就顯現出來,接受到佛光的照耀,也開發出智慧和慈悲。

  菩提心簡單地講就是覺悟的心,是想要成佛、和佛相應、甚至是要和佛一模一樣的心。以前,我在當醫生時,曾經親近過上廣下化老法師,學習菩薩戒。老法師很慈悲,當時他應我們的祈求,請諸位菩薩比丘為一位阿甘菩薩和末學兩個人在美農雷音寺辦了一個傳授菩薩戒的授戒儀式。老法師開示我們:“學佛持戒最重要有三點,第一點就是發菩提心,第二點也是發菩提心,第三點還是發菩提心。”後來,我經過很多的困難和挫折,才瞭解他老人家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我們假如沒有“發菩提心”,“再發菩提心”,“又再發菩提心”,學佛的路上時常會走不下去,世間的種種痛苦和困難都可能使我們灰心。當頹喪時就想到他老人家拄著一根拐杖,很堅定地向我說:“第一,發菩提心,第二,發菩提心,第三還是發菩提心。”老實說,有時候也會發不出來、走不下去,但是想到他老人家行動很困難,撐著拐杖也還要走下去的心,我也只有擦擦眼淚再發心、再走下去。

  《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管是上品、中品、下品都應該要發無上菩提之心。這句發無上菩提之心很抽象,大家都若有若無,時而有時而無。到底我們是不是真的發心了呢?我們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具體上是不是和菩提心相應呢?這就得好好對照菩薩戒來檢討,並不是口頭上講“我發菩提心”就算數了,而是必須在言語行為上有相應的表現,才算是真正發菩提心。假如平常生活都和菩提心不相應,卻希求臨命終時能忽然和佛相應,這樣的機會雖然有,但畢竟不多,所以還是要平日用心。我們凡夫每天都在用這個心,卻不知道心的真相,好像會做夢,卻不知道夢從那裡來,也不知道夢的真相,又夢得醒不過來,所以我們平常用的都是糊塗不覺的心,並不是“如實知自心”的菩提心。要覺醒才能實在知道自己心的真相。

  下麵再用看電影這件事來比喻。一個迷而不覺的人看電影,只能看見銀幕上的假相,心情隨著劇情糊塗地起起落落。而另外一種人不但能看到影像,也能看到影像後面的銀幕、及影像的來源、光線的來源。同樣是看電影,他對來源很清楚,所以不會被影像所迷惑,而能得到啟示,這就是覺醒的人。佛是覺悟者,學佛就是要學習覺醒,不要被眼前的假相迷得團團轉,不知回頭。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在提醒自己要回頭覺醒,由眼前變化無常的影像當中回過頭來,回到自性本源的真相,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睜開我們智慧的眼睛去看真相,念阿彌陀佛就是當下睜開智慧的眼睛,不要再做白日夢、一直被眼前的假相所迷惑。菩提這個詞很不容易用語言來形容,就好像融入水中的鹽,我們吃了就知道滋味鹹鹹的,一定是放了鹽,但是卻看不到鹽的形狀。假如有一個人從來都不知道鹽是什麼,也不曾吃過,那我們用言語要描述到讓他聽得懂是很不容易的,必定是要吃過了,才會真正知道。菩提心也是這樣。前面說過,有人將菩提心比喻成一盞油燈,燈芯是大願力,燈油是大慈悲,它的火光是大智慧。燈芯、油和火光合成一體,它的光就遍照一切。話是這樣說,而重要的是檢討自己是否和菩提心相應。古大德教我們檢討的方法,也就是首先要瞭解怎樣是隨順菩提心,怎樣是違反菩提心,也就是要先知道什麼是“順菩提門”和“違菩提門”,由隨順和違反這兩方面來檢討自己是不是和菩提心相應。我們要時時檢討自己的想法、言談和行動是不是順應菩提心,如果發現有違反,就得時時調整到隨順。既然我們每天念回向文都希望見聞的人都發菩提心,總不能自己所作所為還去違反菩提心哪!

  我們在這裡要用比較多的時間來分析講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檢討菩提心,因為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佛法,隨時修正我們的心念、言語、行為,處處發揮佛的精神。如果聽經學佛幾十年,而待人處處世、講話、心念都沒有改善和進步,這樣就是學佛和生活脫節了,變成枉費白學。下面我們照《安樂集》所說的先來瞭解三種違反菩提心的情形,這三種我們都要明白並且記清楚,以便隨時作檢討。第一是貪著自己的身體。第二是令眾生不安。第三是恭敬供養自己的身心勝過恭敬別人。如果有以上三種違反菩提心的情況發生,我們就要警覺立刻改正過來,就是隨順菩提了。以下分別說明。

  第一種違反,就是貪著自己的身體。一旦有了這種貪著就是違反菩提心的智慧門,因為不瞭解這個肉體並不是真正的我,肉體只不過像大海中的一個水泡,是空的,是一時幻化的影像,真實的我是好比整片的大海。但是我們一向都認錯了,錯把一個水泡認作是實在的我,而不知整片大海才是我,整片大海才是我的本體——佛性。因為我們沒有佛的真實智慧,不瞭解自心的本體,所以大家都一直執著錯誤的見解,就宛如整個村莊的人全都錯把南邊當作北邊,若沒有人點破就永遠不知曉。我們大家幾乎全部都認為這個身體是實實在在的我,如果身體死掉,我也就完了,因此所有的人每天都拼命在照顧這個身體,希望把這個水泡般的身體照顧得很堅固、照顧得漂漂亮亮,希望它永遠不會破滅。於是就貪吃好的,貪穿漂亮的,貪開好車子,貪住好房子,為了貪愛這個水泡,什麼事都敢做,甚至還會去傷害別的水泡,哪裡知道其它的水泡原來也是我佛性大海中的水,結果傷來傷去,反而傷到自己,這就是沒有智慧,不知道真相。所以祖師提醒我們要用菩提心的智慧,不要貪著這個水泡般的身體,只要稍微有貪著,就犯了基本見解上的錯誤,也就是違反了菩提的智慧門。

  接著再說第二種違反,就是令眾生不安。做任何讓眾生不安的舉動,都是違反菩提心的。前面提過,菩提心含有大慈悲,願讓一切眾生都安樂,所以任何讓眾生不能安樂的心念、言語和行為都違反了菩提心的慈悲門。

  以前,有一位修行人身上長蝨子,有一天半夜裡被蝨子咬到,又痛又癢,一氣之下就把它抓起來,摔到地上。當他把蝨子摔到地上的時候,有一位正在寺院門外打坐的高僧就大喊了一聲:“跌傷佛子!”大家聽了覺得很奇怪,打開寺廟的門去看個究竟,那位高僧就向大家說:“那只蝨子被摔到地上,跌斷了左邊第三只腳,正在那兒哀叫呻吟呢!”那只蝨子也是佛所憐憫的孩子,他摔斷了腿哀叫的聲音,在有天耳通的高僧或佛菩薩聽起來是如雷貫耳呢!那位高僧說:“假如不信的話,你們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大眾聽他這麼說,就提著燈火去看,果然在地上發現那只蝨子,它左邊的第三只腳真的斷了,還在那兒掙扎,難以動彈。那位高僧的心很靜、很安定,所以可以聽到很遠的一隻蟲跌斷腳的哀叫聲,他知道把蟲抓起來摔的動作是會使眾生痛苦不安的,而我們凡夫的心很粗又很亂,所以體會不到眾生的不安和痛苦。通常我們只知道自己若是車禍摔斷了腿會很痛苦,卻不能體會到眾生被我們摔斷腿或切掉腿,它們也是會痛苦不安的,所以才會去做一些粗魯的舉動使眾生痛苦不安。一切的眾生都是佛子,以佛的眼睛來看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慈悲的,他們的苦也是佛所憐憫的,如果我們讓眾生不安,就是違反佛心。或許有人會說:“是它先咬我,我會痛,才把它抓起來摔的。”我們試著想想看,我們體形這麼大的人,被一隻那麼小的蟲稍微咬一下,稍微一痛,就忘了佛心、菩提心,就把它丟出去摔斷腿,這樣的報復行動會不會太過分了呢!比如,你在搭公車的時候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只踩了一下,對方就把你抓起來並且摔到公車外面,讓你摔斷腿,你一定很不服氣,覺得他很不講理,根本就像是無賴或流氓的舉動,甚至你還會去告他呢。同樣的情形,被我們摔出去的蟲,它也會去向佛菩薩告我們一狀,告我們太過殘忍。一隻蟲咬我們,它只是肚子餓,或許它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是什麼,它只是咬咬看到底能不能吃,而我們就生氣,要報復,把它摔斷腳。這樣的行為嚴格檢討起來不但是違反菩提心、和佛不相應,甚至可以說這種心簡直比跳蚤蚊子的心還要壞、還要低級,也可以說這是一念沖向三惡道的心。我們如果不用心觀照,可能會認為:是它先咬我,我才摔它,這哪有什麼不對呢?假設你是發願要投身到三惡道去當蚊蟲,用這種心當然是很對的,必定會讓你滿願的。假如你真決定要去三惡道,也沒有人能說你不對。但是如果你是要修菩薩行,發菩提心要成佛道,用這樣的心就不對了。倘若醫生今天宣佈說:“你必須要開刀。”相信你多少會煩惱不安的,因為自己的肉要讓人家切啊割啊總是會怕的。同樣的道理,我們殺害眾生,比如殺雞殺魚,都會使它們很不安哪!或者我們想踩死蟑螂、弄死螞蟻,也都會使它們很不安的!甚至於搬走一個鳥巢,使得小鳥飛回來時找不到它的家,也會讓它們很惶恐、很不安的!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來講,表面上並沒有明顯說不可以吃肉、要吃素食這樣的文字,但是如果我們貪愛吃肉就一定會讓眾生不安,這就違反了菩提心,和佛心就不容易相應。用違反慈悲的心來念佛,當然頻道就不容易和佛相應了。一面要念佛,一面又愛吃肉,這已經是兩種心了,當然念佛就不容易一心。這是我們講到菩提心,順便附帶作個檢討。

  下面再舉個例來說,大部分的人房子都裝鐵窗,而且出門時都要把門窗鎖好,就是怕屋裡的東西丟掉,怕有人會來偷竊或侵犯,大家都很怕找不到東西,所以如果不事先徵求別人的同意,就隨便把他的東西拿來,或者任意移位,令人找不到而起煩惱,這樣也是讓眾生不安,也是違反菩提心的行為。有些佛教徒在佛教團體裡面很熱心,很肯發心服務做事,對蓮友也很慈悲體諒幫忙,但是在自己的家裡卻很任性,並不用相同的菩提心去對待家人,一向自己要怎樣就怎樣,所以家人對學佛就很反感。

  比如說,他今天自己想要大清掃,就完全照自己的意思任意把公用的東西搬移開,也不徵求家人的同意,也沒有考慮別人的方便與否。為大家打掃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卻因為沒有先尊重、恭敬別人的意思,就會讓人找不到東西,找得團團轉而感覺很不方便、很不安,這樣的做法雖然是很費力、辛苦,但是令眾生不安,也會變成違反菩提心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先瞭解隨順菩提心的原則,處處用心,注意由隨順菩提的門走進去,這樣修行不但省力氣,而且又有好結果。

  有些人很粗心大意,做事馬馬虎虎,辦個小事也出差錯,不但沒觀照,又不專心,甚至都不用心。假如我們要和這樣的人一起做事,是不是會很不安呢。比如說,負責燒開水,中途就忘記,把水燒幹了,甚至連茶壺都燒紅了還不知道。若是由他負責管火,是不是大家會不安,擔心釀成火災。所以說做事若不用心、不負責任,這也是違反菩提心的。

  再比如說,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曾經遇到一些比較粗心的工作人員,他配藥時看藥名、劑量都隨便瞄一下,有時會拿錯藥,有時藥量也看錯、差了十倍,有時會把某甲的藥拿去給某乙吃。當病人需要輸血時,血型一定要正確,但是有些工作人員一邊工作卻一邊和旁人聊天,不專心,結果把血型看錯了,一注射下去就可能會害死人。如果要說他存噁心害死人,他又沒有嚴重的噁心,只不過是習性散散慢慢、糊裡糊塗,只一眼沒看對,血型A型看作B型就會害死人。我相信如果今天你是病人,遇到散散慢慢又糊塗的醫護人員心裡一定會很不安,我作同事的人也會很不安。由這裡就可以瞭解,做事如果不用心、很散漫、隨便就會讓眾生不安,這也是違反菩提心。所以,我們不可以小看任何一件事,養成自己馬馬虎虎、散散慢慢的習慣,這種習氣一養成就會使人很不安,使眾生不安就違反了菩提心。大家不要輕視任何一件事,因為做任何事的心態都和菩提心有關,做事如果不用心觀照,就不能開發出觀照的智慧,這也算是一種愚癡、黑暗,用愚癡、黑暗的心態要如何和佛相應呢?如果我們自己常這樣糊裡糊塗、出差錯,替人辦事也散散慢慢、讓人擔心,以後因果回報,回到自己身上,可能就會遇到很糊塗的人使我們也很不安。比如說,我們生病時拿錯藥給我們了,幫我們燒個開水、煮個菜就煮得燒焦著火了,讓我們不能吃就得刷鍋子。所以我們平常種因的時候就要處處用心觀照,才不會違反菩提心,障礙自己成佛,也障礙眾生。平常健康時就糊裡糊塗的人,到臨命終那一刻要突然清楚明白、正念分明起來,恐怕也不容易。因此,平日就要鍛煉,用清楚明白的覺性辦事,才合乎菩提心。
  倘若有人每天臉臭臭的、眉頭皺皺的,用很不喜悅的表情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和我們講話,我們是不是會覺得很不安呢。所以要反觀自己,如果有不愉快、不滿的臉色或表情也會導致眾生不安,這也是違反菩提心。當我們有病或災難時,假如別人對我們不體諒,沒有以慈悲心來幫忙,我們是不是會覺得很痛苦不安,所以當別人有病苦或災難時,如果我們不真心去幫忙,就會令眾生痛苦不安,這也是違反自己的菩提心。

  再舉個例來說,假如有人存心欺騙我們,我們是不是會難過呢,說不定從此以後聽他講話都會不安心、不信任,那麼反過來說,我們若是打妄語、騙人,對方也會不安,這也是違反了菩提心。有人做錯事以後,為了怕被責備,就會趕緊說一堆不老實的話,希望能逃避責備,殊不知這一念不老實的心就是一片烏雲,只會障礙自己的佛光和福報而已。而且這種心念的電波是發射到三惡道的電波,人家一感覺到這種不老實的電波,從此就不會再信任了,而且內心都會覺得不安,他自以為騙得很圓滿沒人發現,其實佛菩薩都替他擔憂。越會騙人的人大家越不信任,結果是別人的心裡都清楚,根本沒有人受騙,他終究只是騙了自己而已。說實在,騙人之後就要擔心被發現,自己內心一定是不安的,這是何苦呢!為了怕一時小小的責備而不肯改過自新,寧願為了保護一個假相的我,而付出長久痛苦的代價,試想這是聰明還是愚癡呢?其實違反菩提心自己也會不安的。

  又比如,我有一位親戚,很樂善好施,但是因為做生意要應酬,時常會喝酒,他酒量大,所以一向都不認為喝酒有什麼不好。我常勸他不要喝酒開車,他都一笑置之,他對自己的酒量和開車技術很有把握。有一次他非常認真地向我說了一番懺悔的話,他說他有一次酒後開車和人家相撞了,對方車內五個人雖然大致平安,但是其中有一位孕婦已經懷胎七個月,對方說要等到胎兒出生後平安無恙才肯和他和解。這一段期間他非常不安,一直等到胎兒出生後完全正常,彼此才安心下來,對方也才願意和解。他真誠流露地說:萬一出生的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讓對方全家痛苦一輩子,他還真不知如何是好呢!幸好孩子平安,否則他也不知道要如何懺悔、彌補呢。他畢竟是很善良,體會到了喝酒真的會讓人不安,所以馬上就警惕,放下這種令眾生不安、違反菩提心的行為。我們要瞭解,讓眾生不安的事回到自己身上一定自己也會不安的。

  以前我當醫生的時候,有些同事醫師會接受藥商的招待去應酬喝酒,喝了酒回來值班吐得很痛苦,精神也迷迷糊糊,半夜裡和喝醉酒的醫生一起開刀,實在是令人為病人捏一把冷汗,萬一酒後眼睛看不清,手又一抖一抖的,下刀稍微有偏差,病人的生命就會有危險,家屬也會很可憐,有些過失是無法彌補的,相信大家都不敢讓喝酒的醫生開刀,所以自己也不要喝酒,以免讓眾生不安。有些人認為有時喝點酒不要緊,只要不喝醉就好了。但是我們試想,一個人喝酒,不止他自己開車危險,也會使得整條路上的人都增加危險性和不安,還會讓真正愛護他的人為他的健康而擔憂,這是很令眾生不安的。還有我們的社會習俗,喜慶宴會常會請人喝酒,其實請人喝酒就是讓整條路上的人都增加不安和危險,所以不要小看請喝酒是小事,這可是違反菩提心、違反慈悲的大事哦!每天都有許多酒後開車肇事的悲劇發生,但願大家能合力來改善請人喝酒的習俗。

  又比如說,我們如果不注意禮貌,三更半夜還打電話給人,打攪別人休息,也害得人家的小孩被鈴聲驚醒,整夜哭得睡不安穩。像這樣雖然只是打一通電話,也是違反菩提心的行為。菩提心這個名詞不是讓我們口頭念著玩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實行出來、處處替眾生設想的,如果做一件事,不用智慧去觀察眾生的需要,不去瞭解眾生的不安,就會違反菩提心而和佛不相應。同時,也要瞭解事情並不是做越多就越好,如果是違反菩提心的事,做越多是越不好。

  以前當醫生的時候,有一晚值班,有一家人全家都被送來醫院掛急診,這家人同時都精神失常、發狂起來,很暴動,蹦蹦跳跳、又哀又叫,不得已要將他們綁起來,否則會發生危險。調查原因,原來他們本來只是稍微感冒、咳嗽,那家的媽媽聽說某一種草藥很有效,就去煮了一大鍋給全家人吃,結果藥物過量,就發生這種特殊的狀況。幸好當時有一位很有經驗的精神科醫師幫忙指導,大夥搞了大半夜才使他們安定下來、恢復正常。像這位媽媽她煮草藥給全家吃當然是好意,但是她對藥性完全不瞭解,也不知道正確的用量,一聽說有效就胡亂用,這就是缺乏智慧,缺乏智慧的好意時常會在無意中傷害到人、使人痛苦。當時如果救不回來,是不是就是一鍋藥害死全家人呢!她本意是要慈悲拔苦予樂的,而缺乏智慧卻變成拔樂予苦了,所以我們學佛是不可以缺少智慧的。往往有很多人熱心過度,一聽說什麼藥有效,自己根本就沒經驗也沒有研究,隨便聽一句就四處去宣傳、勸人家吃,甚至很好意買去送人。這樣的本意是要人家健康,但是不用清楚、明白的心,經常就會在無意中傷害眾生。這不僅是違反菩提心的智慧門,會障礙佛性的光明,甚至也會由自己的無知和愚癡帶給眾生痛苦,結果也違反慈悲。因此我們要特別小心,不要隨便推薦自己尚未真正瞭解的藥物、食物,自己不瞭解就要別人吃,這是糊塗不負責任的舉動,並不是慈悲。種糊塗的因和智慧的佛是不相應的。

  下面講一件有趣的事作例子。在我讀醫學院的時候,曾經有三位親戚都時常患肚子脹氣的毛病,很痛苦,所以我就介紹他們到系主任于立中教授那兒看病。第一位親戚去看病時,于教授告訴他三貼藥吃一吃就好了,果然,他三貼藥一吃完,常年的脹氣就全好了。第二位親戚看他吃得那麼有效,就自作聰明借了那張藥方去抓藥來吃,結果完全無效,後來這第二位親戚自己也去找于教授看病,教授看了就開另外一張藥方給他,他一服用也痊癒了。後來那第三位親戚肚子脹氣的時候,他又自作聰明拿第二位親戚的藥方去抓藥服用,結果服了反而很痛苦,要吐又吐不出來,要泄又泄不出去,趕緊去找于教授處理。後來我就請教教授這其中的緣由,為什麼同樣是肚子脹氣,三位親戚的用藥完全不同呢?而且交換藥方吃也無效呢?教授聽了就哈哈大笑,他說第一位親戚是女眾,她是婦科問題所引起的脹氣,所以用的是婦科的藥物;第二位親戚是男眾,他根本不明究理,完全沒有瞭解病因,就拿別人婦科的藥去吃,這是不是很好笑呢!這第二位親戚是因為肺結核、肝又不好影響到腸胃引起的脹氣,所以用的是治療肺結核和肝病的藥才對,他亂吃婦科的藥當然是無效啊;而第三位親戚雖然同樣是脹氣,但他是因為要參加大專聯考,精神太過緊張才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脹氣,卻胡亂吃治療肺結核、肝病的藥,當然反倒痛苦不堪。大家聽教授一說,都覺得很好笑。我們眾生時常都這麼糊裡糊塗、沒智慧,不知道事情當中的道理,也不瞭解因和果中間的種種條件,就會時常心懷好意,卻做不出好事,如果只是鬧一些笑話還不要緊,若是鬧出人命就不妙了。所以口裡說要慈悲、利益眾生,必須用有智慧的菩提心,而不能單用好意。

  佛有一個名號叫作“明行(heng第四聲)足”,有些人讀成“明行(xing第二聲)足”,也就是有智慧很明白,又有實行的功行(heng第四聲)。“明行(heng第四聲)足”也就是“明”和“行”兩方面都具足圓滿,不像我們眾生常不明不白地團團轉,不知道如何修行才好。我們就好比想拿藥給人家吃,卻根本不知道對方是什麼病,也不明白自己拿的是什麼藥,結果可能反而令人更苦。也好比買鞋子送人,卻不清楚對方腳的尺寸,結果人家還得要切掉腳趾頭才能合我們買的鞋。我們既然要學習“明行(xing第二聲)足”的佛,當然凡事要“明”了才“行”。先要學習用冷靜的智慧去觀察清楚,而不是路還沒有看清楚就拼命地往前沖。有些人一聽說吃什麼對身體好,就馬上四處去宣傳,到底吃了是不是真的好,他自己也不明了。或者一聽說練什麼氣功好,就馬上去練,甚至還叫很多人一起去練,到底練了好不好,他自己也不清楚,都是不明就亂行一通。或者一聽說某某醫生很會舒放經絡,聽了就趕緊帶一大群人去排隊,而到底有沒有效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者一聽說修某種法門很好,或是有某某活佛來為大家灌頂,就立刻要大夥去,到底灌頂是什麼意思呢?他也不明白。

  像上面所舉的種種做法都是出自一片熱心和好意,可是卻缺乏一份冷靜的智慧,所以常都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向外追求,跟隨人家流行這個、流行那個,結果都沒有獲得真實的利益,甚至還散播不正確的知見給人,令人浪費最寶貴的生命,像這樣不把生命用來老實修行,是會誤眾生的法身慧命的。所以缺少冷靜的智慧,反而會違反慈悲度眾生的本意,違反了佛心。以上是舉例說明第二種違反菩提心的情形——也就是令眾生不安。

  接著再說明第三種違反菩提心的情形,也就是對自己的心意比較注重,對別人的心意比較不尊重,而且對自己的身體比較照顧,對別人就比較疏忽。古大德將這種情形叫作“恭敬供養自身心勝過恭敬供養他身心”,也就是說對自己的身體和心意這兩方面都比對別人更尊重、更維護。這種情形我們時常都有,只是不太警覺而已,下面舉日常生活中很簡單的事來說明。比如說,人家現在剛好急需要我們的幫忙,請我們出手協助一下,而我們卻回答說:“好啦,我正在做什麼,你等一下啦。”其實,當時自己手上並沒有急事,像這樣的心念和回答就表示要先順自己的意,然後才肯去幫助別人、順別人的心,寧願讓他等、讓他不方便、讓他著急。這就是比較尊重自己的心意,比較不尊重別人。雖然這只是回應一句話而已,也是違反菩提心的表現。有時會聽到一些老人家感慨地說,他吃年輕人煮的飯,都看得到卻吃不到,因為年輕人牙齒很堅固,愛吃硬的、脆的、有彈性的,愛吃刺激的、辣味的,而老人家牙齒不好,粗纖維的菜咬不斷,太硬的東西又嚼不動,吃到辣的胃和眼睛都不適應。可是如果向年輕人反映,拜託煮爛一點,年輕人就會說:“奇怪!為什麼要吃爛的!煮得爛爛的有什麼好吃!”因為年輕人還沒老,還不能體諒老年人的苦衷,所以這些老人家很為難,要說嘛,怕人家生氣,不說嘛,實在沒東西可吃。聽到這種感歎,我心中就深深體會,煮一餐飯雖然是有付出力量,也很辛苦,但如果不用菩提心,只任性自己愛吃怎樣就煮怎樣,不瞭解別人身心的需要,可能也會令人覺得很痛苦又不敢講、非常委屈,所以說菩提心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的,稍一不用菩提心去待人處事,可能就會令人受苦。古大德告訴我們說,讓人覺得痛苦又不敢向我們表白,這就是損福的地方。

  曾經有一位媳婦向我說:她在家庭中很盡力付出,又去學料理,三餐飯都很認真煮,但是不知怎的,她的婆婆都不喜歡她。有一次和她們一起吃飯時,我就瞭解其中的原因,這位媳婦確實很會烹飪,每一道菜都煮得色香味俱全,現代的媳婦像她這樣認真照顧家庭的實在也很少見、很難得。但是她的婆婆卻吃得皺眉頭,因為媳婦所煮的都是照她年輕人的興趣,她愛吃辣的就煮得很辣,也不管婆婆吃了會舌頭破皮、流眼淚,她愛吃鹹的就煮得很鹹,也不管醫生吩咐說婆婆的血壓高,不可以吃鹹。像這樣每一餐她的確都很辛苦地料理,卻沒有一樣是為體諒婆婆的需要而煮的,沒有一道菜是高血壓的老人可以安心受用的,當然婆婆吃得很苦,就歡喜不起來了。所以說這位媳婦即使參加烹飪比賽得冠軍,她的婆婆也會搖頭不能肯定她,因為她所煮的菜只是表現她自己煮菜的技術而已,並不是發菩提心,在恭敬供養她的婆婆。如果換另外一個人,用另外一種順菩提心的做法,要煮菜以前先去尊重、請問婆婆要吃什麼比較適合,請婆婆指導什麼菜應該怎麼煮比較好,可能只費很少的力,很簡單煮一煮,婆婆就會笑眯眯、很歡喜了。

  我們再舉例來說,如果今天請你上臺去講課,當你上了講臺,看到台下的聽眾,一個在看外面,一個拿扇子在扇風,一個在說悄悄話,一個在旁邊抽煙,一個翹二郎腿,一隻腳還在那裡晃來晃去,一個在搔頭,一個在抓癢,又一個跑進跑出。你在臺上講課,心中會不會覺得不安呢?會不會擔憂自己講得不好?如果我們從旁觀察會不會覺得這種聽眾的態度很不專心,也表現出沒有恭敬別人的態度。接著我們再交換角色,反過來體會一下,如果今天是我們在聽講,心都不體諒對方,只顧自己的心意,眼睛愛看東就看東,愛看西就看西,喜歡涼愛扇風就扇風,要抓癢就抓癢,甚至聽一半想到什麼事要出去就沖出去,完全不體會對方的感覺,也沒去體會講者的感受和心意,這就是只恭敬自己的身心,完全沒有恭敬別人的身心,這是違反佛心、違反菩提心的。

  《普賢行(heng四聲)願品》第一大願教我們要“禮敬諸佛”,眾生就是未來佛,對人沒禮貌、不恭敬就是沒有“禮敬諸佛”,就違反菩提心。這對別人的影響可能不大,別人頂多覺得你沒禮貌、沒水準而已,但是障礙自己修行成佛影響就很大了。我們佛教徒經常要拜佛,拜佛就是要培養禮敬諸佛的態度,學習恭敬別人的精神,也就是在培養菩提心,如果有拜佛卻沒開發出恭敬的精神和有禮貌的態度,這樣就只有拜佛的形式,而沒有達到拜佛的效果,也等於是有吃藥但是病沒治好。拜佛是禮敬諸佛,也是一種覺性的提醒和練習,為什麼要時常拜呢?就是要時常鍛煉,把拜佛時的謙卑、恭敬、柔軟的心帶到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拜佛一回事,生活又另外一回事。有人拜佛時是很有禮貌,五體投地,而走出佛堂和人談話就把頭抬得高高的,又愛頂嘴、插嘴、沒禮貌,處處只想到自己的意思,不管別人的立場和心意是如何,這就是沒有將拜佛那份禮敬的心帶到日常生活中,這也是違反菩提心的。如果是真正發菩提心拜佛,是所有的行動言語都會轉變的。因為我們一向都只有關心自己,又妄念很多,胡思亂想,所以我們的心不清楚、不明白,當然就看不清別人身心的需要,做很多事都違反菩提門,冤枉費了很多力氣,結果卻和佛不相應。因此日常生活中練習交換角色、將心比心,用清楚明白的心去觀察,是我們修行上很重要的課題,平常就必須老實檢討自己待人處事有沒有違反菩提心,才不會將發菩提心變成一句口頭禪,或者變成做課完的唱誦用語。

  最近,聽一位菩薩說,有人送一隻貓給他兒子,他兒子很高興,當要開始養貓的時候,他第一步就先去買一本關於養貓的書回來讀,以便瞭解貓的身心需要和貓的特色,然後用心飼養,而且他們養那只貓都讓它吃素不殺生。那只貓很喜歡和佛像對坐,自己還會去按答錄機放佛號,只要有人把佛號關掉,它就會再去放。我聽了以後很欽佩,也有很深的感慨,眾生都有佛性,這位公子即使是養貓都會用菩提心去恭敬供養它身心,都懂得用智慧先去瞭解貓。如果能將這份心普遍運用到每一眾生身上,那修行一定會成功的。一般人不但養貓會隨便用一些剩菜或者拿自己不要的東西丟給它吃,根本就不會先去研究,即使是在對待人方面也是很隨便、很任性的,甚至於對父母、師長,對先生、太太,對親戚、朋友,對兒子、媳婦等都是自己要怎樣就怎樣,不管別人的心意是怎樣,也不管別人身體的需要是怎樣。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仔細來體會,凡是我們做失敗、費力又讓人不高興的事,詳細檢討起來多半是沒有用菩提心、沒有先尊重別人的心意、也沒有先交換角色去體會對方的緣故。假如不用菩提心,連日常生活的小事都不能做好,更不用提成佛的大事了。

  在這裡補充說明,方才舉養貓的例子主要是強調我們對待眾生要先用心去瞭解對方的需要,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看書養貓,請大家把握這個重點。因為菩薩戒有規定:受戒的菩薩不可以故意蓄養貓、狸、豬、狗等等,我們要瞭解並不是佛不要我們對動物慈悲照顧,而是因為世間人飼養動物多半是有其它目的的。比如,養貓是為了捉咬老鼠,養豬養雞是為了要殺來吃或者賣給人殺來吃,可以說全部和殺業有關係,最起碼也有間接的殺生,很少人是純粹秉者慈悲心來蓄養動物。況且飼養動物心中難免產生貪愛而有掛礙,多少會妨礙我們的道業,因此佛陀教菩薩不可以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收到某電臺所傳送出來的電波,必須把電視機的頻道調對,才可以現那台的影像,所以我們日常生活必須要將自己心念的電波調得準確,發菩提心就是發和佛相同、覺悟又慈悲的心,這樣頻道才能相通、相應。佛的電波是充滿整個虛空,也洋溢在我們的身邊四周,然而,如果我們的頻道調得不對,當然就現不出佛的節目、影像來;如果頻道調對了,馬上就會相應,所有的好節目都會顯現。我們平常生活要隨順菩提門,隨時改掉違反菩提的做法,才能體會佛的精神內涵,念佛也能相應而吸收到佛的慈悲智慧,猶如吃飯能吃出飯的香氣和滋味,吸收到其中的日月精華,每一粒米都讓我們增長氣力。

  娑婆世界的路雖然很複雜,但是只要分清楚“順菩提門”和“違菩提門”兩個方向,阿彌陀佛的佛號又能提得起,不論車子怎麼開都會順著菩提路開到西方去。假如“順”和“違”這兩個方向分不清,一出門可能就開錯路,不但不能開往西方,反而會墜入六道輪回的深谷中。在日常生活中路該怎麼走,每一步都關係著能不能到達西方,違反菩提的路越走就會離佛道越遠,到臨終時是否有機會回頭就很難說了。所以日常生活中如何與人相處、談話,如何孝養父母師長,如何侍奉公婆,如何對待先生或太太,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對待朋友、同事、同參道友等等,這一切都和我們修行往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必須要提高警覺來檢討、改進。一般人不但對待眾生不會先研究,連供養佛也很少先研究瞭解:佛是應當如何供養。我們平常都聽說“供養佛”、“供養法”,“供養”的“養”讀作第四聲。自古這個“養”字,對上要讀作“供養(yang第四聲)”、“孝養(yang第四聲)”——第四聲,對下才讀作第三聲“養(yang第三聲)”,比如“教養”、“養育”。前面說過順菩提門要恭敬供養他身心,這個“他”也包含了佛,所以供佛也要先尊重瞭解佛希望我們怎樣,一個小孩要養貓尚且要先看書、好好研究,何況我們要供養佛,哪能不先瞭解合於佛心的供養方式呢!有人以為只要每個月初一、十五煮一些自己比較愛吃的十二碗菜來拜佛,就是供佛了,其他時候都是自己要怎樣就怎樣,根本不管佛的教導,有些行為甚至還和佛唱反調,這就是只供養自己、不是供養佛。若要供佛當然就須順佛的心來供養,佛認為供養什麼最好呢?就是“法供養”。什麼是“法供養”呢?在《華嚴經 · 普賢行願品》講到七種法供養,以下簡單介紹七種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佛教我們要照他所說的道理來修正自己的心念、行為,如佛所說的法修行就是對佛最好的供養,叫作如說修行供養。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佛最關懷、愛護的是眾生,若能用心去做對眾生確實有利益的事就是對佛最好的恭敬和供養,叫作利益眾生供養。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佛希望眾生都成佛,才能永遠解脫,快樂自在。我們若能牽引眾生一起學佛、一起快樂成佛,這是最合佛心的,這叫做攝受眾生供養。攝受的“攝”是提手旁右邊三個耳朵,本意是以手牽引,把三個耳朵湊在一起,引申為牽引此與彼接近,牽引眾生與佛接近。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佛最不忍心眾生受苦,如果我們能為眾生拔苦予樂,就等於把眾生的苦代換掉,這也最合佛的心,叫做代眾生苦供養。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佛最希望眾生善根增長,早日成佛,所以我們自己精進修行、勤修善根就是對佛最好的供養。說到善根,一般講三大善根,就是:無貪、無嗔、無癡。本來貪的不要再貪,本來生氣的不要再氣,本來事理不明、愚癡之處不要再愚癡下去,這就是在種大善根。同時,《阿彌陀經要解》提示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又多福德的大因緣,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不是小善根小福德,是不可思議的大善根大福德,也是不貪、不嗔、不癡同時總修。念佛表面上好像沒去做什麼大事,實際上,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無上菩提,是萬德修成的名號,所以一持名,萬福萬德都具備。有念佛的大善根,才能成就佛的智慧花果。我們勤念佛、勤修善根是真正供養佛,叫做勤修善根供養。
  第六,不舍菩薩業供養。佛希望我們行菩薩道,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如果我們時時記得慈悲幫助眾生覺悟、離苦得樂,做菩薩該做的事,不捨棄菩薩的事業,這也是佛認為最好的供養,叫做不舍菩薩業供養。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就如前面所說,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要用清楚明白的心,常提醒自己順菩提門,這也是佛最歡喜的供養,因為不離菩提心,才能自度度他、同成佛道。假設我們常用財力、煮好菜供養佛,佛當然也會歡喜接受,不過日常生活中如果都糊裡糊塗,常放任自己墮落,總要佛替我們擔憂,這也不算是真正恭敬佛、供養佛。因此,要用覺性、不離菩提心的智慧、慈悲、願力才是合於佛心的供養,叫做不離菩提心供養。

  由以上七種法供養就可以體會:佛是具有圓滿菩提心的人,他並沒有要求我們去侍侯他,他只希望我們能覺悟,好好修行、解脫自己的煩惱,也幫助眾生覺悟、離苦得樂。法供養一個念頭的功德就比長久用無量珍寶供養無量佛更大無限倍,能這樣才是真正順佛的心,順菩提門才能開發出佛性無限的功德。假如不瞭解其中的道理,卻只照自己的意思殺豬宰羊供佛,就等於是殺死佛的孩子來請佛吃一樣,或者刻意用一些素食的材料塑造成雞鴨的形狀拜佛,那都是自己想自己愛吃的,是供養自己不是供佛。

  《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意思是我們若忘失了菩提心,即使修各種的善法都會變成折磨身心的事,甚至變成障礙我們成佛的魔業。因為忘失菩提心,就等於是車子一出門方向就錯了,方向一錯那麼越勤奮、開越快離目標就越遠,這樣的開車當然只是折磨而已。所以我們必須隨時檢討到底自己的身口意是順菩提門或違菩提門。

  下面就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有一天甲乙丙三位蓮友要到丁的家共修,丁想到他們三個人遠道而來,就事先沖泡了家中最好的茶葉,又擔心他們肚子餓,炒了一盤自己種的花生,炒得香噴噴的準備要請客。其中甲這位蓮友是老人家,他一坐下來看到丁端出茶和花生就皺著眉頭說:“我沒有牙齒不能吃花生,我胃也不好不想喝茶。”乙是一位年輕人他趕緊說:“我不口渴啦,你不用忙啦,我很怕吃花生,怕臉上會長青春豆,你不要請我吃花生。”丙一看到丁所做的,就合掌向丁行禮說:“阿彌陀佛!真感謝你慈悲,事先就辛苦為我們炒了這麼香的花生,花生代表花開見佛悟無生,你花生炒得真漂亮,連一粒都沒焦黑,可見你炒的時候非常專注用心,你好意的茶就像八功德水,我們快來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一人喝一杯,同向西方飛,我們吃了會很有力氣念佛,同生極樂國,永遠歡喜度眾生。”丙講完就笑眯眯開始吃起來。像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提這些瑣碎的事做什麼呢?就是要來作借鏡,檢討菩提心,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言談行為是隨順或違反菩提門。

  首先我們以例子中的甲來做借鏡檢討。甲一看到茶和花生不合他的意就把阿彌陀佛丟一邊兒去,他的心只想到自己沒牙齒又胃不好,身表現出來的是緊皺著眉頭、不高興的臉色,口又說出只顧自己的話,一點都沒有體會到丁那方面的好意和辛苦。而且他只想到自己愛與不愛,沒有體諒別人的好心好意,這就是尊重自己勝過尊重別人,依照祖師教我們的方式來檢討,像甲這樣心念一動、話一出口就違反菩提門,等於是一出門方向就錯了。假如我們有像甲這種情形,就要特別注意改進。

  接著再用乙作個借鏡來檢討。乙說:“我不口渴啦,你不用忙了。”這是常可聽到的客氣話。但是我們必須瞭解,如果丁還沒有泡茶,我們不忍心他太忙碌辛苦,是可以這樣說的,如果他已經泡好了再這樣說,就是沒有體諒他的好意,而只有想到自己的立場,意思變成——我又不會口渴,你泡茶只是白忙一場,毫無必要。這也是沒有尊重別人,大家將心比心,換個立場看看,如果是自己事先就好意準備老半天要請客,客人卻這樣說又不肯吃,我們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另外,乙又說“我怕吃花生臉上會長豆子”,就叫丁不要勸他吃,這樣的表現也是只想到自己的身心——怕長豆子、怕臉不好看,並沒有體會別人的身心為我們所付出的辛苦,也沒有體諒人家不忍心我們挨餓的好意。所以乙的話也只是注重自己,完全沒有想到恭敬、供養他身心。依照祖師教我們的原則來檢討,又是一樁違反菩提門的事。假如我們日常生活都是用這種心態待人處事,那念佛就只是口念,心和佛是不相應的。修行人若用這種心、說這種話,就是走錯方向、越偏越遠。大家都知道會發出綠豆芽的一定是綠豆,如果用一堆小麥殼想要發出綠豆芽是不可能的,倘若平常種的都是違反菩提的因,卻想求得無上菩提的果,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要小看平常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件事當中的用心、言語、行為都是我們的因,對未來的果報都有影響,也都關係著會不會往生西方、會不會成佛。

  接著再以丁作為借鏡檢討自己。丁,他的發心是要恭敬供養他人,也真不惜成本又賣力,用心炒花生、又泡上等的好茶,這應該是比較隨順菩提門的。但是他沒有事先瞭解朋友的需要,到底什麼才適合,他沒想到,老人家沒牙齒嚼不動花生,也不瞭解朋友是不是都適合喝茶,其實花生隨時可以磨碎搗成粉,茶葉也可以換成白開水或果汁,只要有一份柔軟的體貼,隨時都可以變通。但丁沒有預先用智慧瞭解對方的狀況。我們說過,菩提心是智慧、慈悲和願力結合的心,缺乏智慧就不夠圓滿,雖然原本是好意,也有願力,又費力地做出來,結果卻有人因無法受用而皺眉頭,若要勉強人家受用,可能又令人難受而不合慈悲拔苦予樂的本意。丁因為沒有先恭敬、瞭解別人,只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結果就無法真正供養他人的身和心,而不能完全順菩提門。

  或許,有人聽到這裡會想:“啊!連請人家吃花生、喝茶都得這麼麻煩,瞭解這麼多,還得要檢討菩提心哪!”的確,在修行當中,不但請吃東西要發菩提心,甚至連大小便也要發菩提心。讀過《華嚴經 · 淨行品》的人就知道,佛說:“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就是說連大小便也要發菩提心,發好願,願一切眾生都能將心中的貪嗔癡丟掉,將所有的罪法都驅除乾淨。假如你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而打算留在娑婆世界做個沒有人緣的凡夫,那當然沒話講了。假如你想到西方,就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當然要隨時檢討改進,不能嫌麻煩,不但是請客做菜得順菩提門,做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順菩提門,心念電波發射出去才能射入佛的功德門,如果沒有瞄準就會射到別的頻道去、又搞六道輪回。菩薩得學習瞭解眾生才能度眾生,還要不斷提升能力、克服困難,這是不能嫌麻煩的。《無量壽經》上提到,從前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他對人都很謙卑柔軟,先去恭敬請問人家的意思,尊重奉事眾生,經上說:“先宜誠問”。他的心很柔軟,就像水,進入方的杯子就變成方的,進入圓的杯子就變成圓的,處處順眾生的需要來度眾生。佛的心也沒有我相,就宛如雲彩,隨意自在變化、遍滿虛空,讓眾生清涼,隨意化雨,滋潤大地。他不會想:“為什麼要我先尊重你啊?我愛怎樣做就怎樣做,合不合意是你的事我才不管那麼多呢!”佛也不會說:“我一向都習慣這樣,哪裡知道他是那樣。”有這些想法,就是被傲慢心綁住了、被自己的習氣綁住了,不能開發出佛性的光明。凡夫的心就像冰塊,冷冰冰又硬梆梆,不知轉變、不會流通又不能順人意。凡夫都很喜歡堅持,“我的個性本來就是這副樣子,我就是最行的啦。”這就是堅持“我相”,好像定形的一塊冰,不肯溶化成水。若碰到別的冰塊就格格不入,在互相碰撞中又容易受傷。可以說硬梆梆反而不堅固。其實我們學佛就是學習將內心的冰溶化為水,將業障的冰溶化為功德水。業障和功德實在只是冰和水的差別而已。如果瞭解道理就可以把業障變成功德。若不瞭解,那麼,即使本來想做功德,也會變成業障。

  下面,再以丙這位蓮友作為借鏡來檢討。丙一看到丁所做的,就念“阿彌陀佛”,很快將心電波發射到佛的頻道。而且又向丁和掌行禮,修“十大願王”第一大願:“禮敬諸佛”。眾生就是未來佛,禮敬眾生就是禮敬諸佛。同時,他又馬上體會丁的慈悲和辛苦而表達感謝。這就是實踐“地持菩薩戒”第三十四輕戒:接受人家的恩惠必須報答謝恩。他用感恩的心和言語來恭敬供養對方,並慰勞對方的辛苦。當他看到丁的佈施,就隨喜稱讚,稱讚他的慈悲和炒花生的專注用心,這就是修“隨喜功德”、“稱讚如來”,照“十大願王”來修行,用佛法供養大家。在吃東西之前,他也沒忘記先“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這是實行第三大願:“廣修供養”。另外,丙在喝茶之前,就提醒大家“一人喝一杯,同向西方飛”,喝茶也不忘往生的願力。同時修《觀經》所說的“三福”——“勸進行者”:勉勵大家“花生代表花開見佛悟無生”,勸發上品的願。他認為“吃了會很有力氣念佛,同生極樂國”。他懂得將吃東西這件事也回轉向西方,這就是回向發願的心。他看一杯水就憶念西方的“八功德水”,這是修“憶佛”的功德,憶念西方依正莊嚴。身雖然活在娑婆世界,心隨時憶念西方的一切。然後他就歡喜、笑眯眯地吃,這是“恒順眾生”,接受丁的好意又佈施歡喜,隨順丁請客的心。這也是實行“地持菩薩戒”第三十八條,沒有違犯“不隨他戒”。丙的做法,在身口意三方面都是儘量尊重對方、隨順對方,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恭敬、供養對方的身心,這就是“順菩提門”,而且又會把握機會修“十大願王”,連吃東西也常拿佛法出來用。這就是請心中的佛常轉法輪,符合“請轉法輪”的普賢大願。他把菩提心照顧得很牢固,不像一般人一看到食物,佛就丟了,只想到愛吃不愛吃、合意不合意。他能在待人接物當中自然念佛念法,不把佛丟掉,不讓佛滅度,這就是“請佛住世”、“常隨佛學”。他的心念電波都對準菩提門發射,射中佛的頻道。所以說,懂得修行的人,連喝茶、吃花生,心念電波都順菩提門發射到西方,讓人家請吃東西也可以修功德,處處賺“功德法財”。不會修行的人就認為只有在佛堂做功課才是修行,一出了佛堂與人相處,佛法馬上擺到一邊兒去。心念電波都只顧自己,只考慮自己的愛與不愛,這可以說不但賺不到“功德法財”,甚至,隨時損福又“虧本”,虧掉西方的老本。

  再舉例說,有的居士一到佛寺就很有禮貌,看到佛、看到法師就頂禮,遇到同參道友就問訊、彎腰鞠躬,可是一回家,先生才問一句話,她就凶巴巴地說:“你不要吵不要吵啦,我正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像這樣,一開口就違逆菩提門,完全都沒有恭敬供養對方。婆婆如果多說她幾句,她就很不耐煩,嫌老人家嘮嘮叨叨,妨礙自己念佛,還向別人埋怨說:“可能是老年變癡呆了,一句話重複那麼多遍。”這就是內心對長輩沒有真正的恭敬,這是很損福、折壽的。小孩兒假使多問她一些問題,她就說:“小孩子不要囉哩囉唆。我很累了。”一旦孩子做錯事,就破口大駡說:“你是白癡、智障啊,頭腦壞掉了。”果然,萬法唯心造,罵久了之後,都照她的心念,如她所罵的實現。

  我們一一來檢討,家中的人也是“他人”啊,這種表現是不是完全沒有“恭敬、供養他身心”呢?也正大大違反菩提門。李炳南老師在臨終之前,一直提醒大家一句話:“念佛不改心沒有用。念佛不改心沒有用!!”“改心”就是改掉這種違反菩提的心。日常生活對人對事,如果沒有一分恭敬的心,在佛法中是連一分利益都得不到的。一份恭敬,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所謂“恭敬”,並不單指對佛經、佛像的恭敬,而是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

  印光大師說過,念佛真實的大利益,都被一些老太婆得到了。什麼是印光大師所說的“老太婆”呢?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女眾老了,就是印祖所謂的“老太婆”。古時候,老太婆大多“三從四德”:在家順從父母,對父母十分恭敬;出嫁之後順從夫婿,也都是恭敬、供養他身心;夫婿過世了,就順從兒女。無形中都“順菩提門”。這樣的老太婆一生都沒有自己的意見,未曾為自己設想,自然“我執”的煩惱就比較輕,更能與“無我相”的真理相應。她們一輩子受了很多折磨、曆煉,學會柔順地放下自我。所以一念佛就能順“無我相”的真理,和佛相應。“一份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而她從小對人對事就“十分恭敬”、“三從四德”,所以,念佛也有這份恭敬,自然得到“十分利益”。
  反觀現代的女眾,很少有這種“順菩提門”的基礎,所以,上了年紀,也無法變成印祖所說的那種“老太婆”。一般時下的女眾,往往都強調自己最大,在家她最大,管父親母親;結婚以後,也是她最大,管先生管孩子;甚至有人說要學佛,一到寺廟,不但管道友、管師傅、連佛也管在內,嫌這尊佛像不莊嚴、那尊不合意。處處都是她最大。一直都不肯“順菩提門”去恭敬別人。連一分恭敬也沒有,要得一分利益就很難了。或許,大家都可以強調自己是最老、又最大的。不過,很不幸,“大”到最後,墮落的機會也最大。末學在為人臨終助念時,發現最有障礙的,就是平常“最大”的那種人。因為“大”習慣了,凡事都不必忍耐,自然沒有忍耐的功夫,臨終也耐不了苦。而且平常又是他最大,心中不尊重任何人,以至臨終起煩惱不想念佛的時候,也沒有人勸得了他。況且,可能平常念佛也沒有真正用心。聽別人念佛,不是嫌太快、就是嫌太慢,不是嫌太大聲有壓力、就是嫌太小聲聽不清楚,要不然,就嫌法器打不好。總之,沒有一樣是令他滿意的。甚至還把來助念的人趕出去。一生氣,連佛都不在乎。反正他最大。大到最後,墮地獄的危險性最大。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向最沒有地位的“老太婆”學習,順菩提門來念佛。雖然在娑婆世界沒有地位,但是往生西方的品位可能是最高的。這樣的“老太婆”,世間人可能不懂得尊敬她,可是祖師最稱讚、佛菩薩也尊重她。

  再舉例來說。有些人食物吃不完,就想分送給別人。怎麼送呢?自己愛吃、又對身體好的就留下來自己吃;比較不喜歡的才送人。或者知道這食物裡摻有許多防腐劑、漂白劑、農藥等種種對身體不好的成分,自己就不敢吃。但又怕把它處理、丟掉,自己會損福,所以就把這東西送給別人吃、或是送給別人處理。以為這樣做,自己就不會損福了。我們必須仔細檢討自己的心。這種做法,表面上好像是佈施物品給人,但事實上存心不良,並不是慈悲,也不是供養他人身心。反而是不顧他人身心的自私行為,因為怕自己吃了有害,就給別人。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死是道友死,不是貧道死”。這哪是愛護眾生呢?根本就違反菩提心。違反菩提心的事,多做是增多墮落的機會,不必太勤快做。對人有害無益的物品,甚至是毒品,不送不害人,送了反而造業,反而損福。再說有些人,怕自己去處理、或丟掉東西會損福,就把這種會損福的事留給別人做。認為“別人損福不要緊,我不損福就好了。”哪裡知道這種自私的心,正是違反菩提心,才真是“大損福”呢!其實,是我們“存心”的心念電波,在決定會往哪一道去,並不是物品在決定。福報不是由送東西來的,是由送東西的“存心”來的。有慈悲心真正愛護人,才會“有福”;有恭敬心才會“有福”;有智慧才會“有福”。

  請大家聽佛法要聽清楚、聽周全,不要單記一方面卻疏忽另一方面。舉例說,前一陣子,有一位青年過世。這位青年一向不喝酒。朋友常刺激他、勉強他,他也不肯喝。他的姐姐就罵他說:“拒絕人家邀請就是不禮貌,不順人情就對不起人家。”後來他為了尊重姐姐就聽話勉強去喝酒。哪裡知道一喝就死掉了。因為他的腦部有一顆血管腫瘤,平常沒有發現,一喝酒,血管就爆開,當場死亡。像這樣,等於是被他姐姐和朋友的無知和強迫害死的。他死了以後,他姐姐很後悔,卻也沒辦法賠償挽救。像這位姐姐,只想到要“順人情”去喝酒,卻不顧酒對身心的危害。這就是沒有智慧,結果害死人當然也不慈悲。我們要謹記,菩提心的三大要素,是慈悲、智慧和願力。缺少智慧,就是沒有“順菩提心”。我們要恭敬供養他人,要用智慧瞭解、兼顧眾生的身和心。又比如說,如果有心臟病或高血壓,就不可以吃太鹹、太油膩的葷腥,也不能吃太飽。若是一味順著人家愛吃的心,也有可能會害他沒命。所以我們要用智慧判斷,不要只顧他愛吃的心,不顧他的身體和他的佛心。如果愛護他的身體就勸他不要吃油膩,同時勸導的時候要用恭敬心,說讓他心請好又歡喜接受的話。才不會只顧身體又壞了心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菩提心的考題。如果能用智慧和慈悲去做,這輩子就會成功。以上是講三種違反菩提心的情形。再複習一遍:第一種是貪著自己的身體,第二是讓眾生不安,第三是恭敬供養自己的身心勝過恭敬供養別人。假如有這三種違反,就要警覺、趕快修正過來,就是隨順菩提了。

  再舉例說,台中蓮社有一戶蓮友,開了一家書局。他們很慈悲又用心,做生意也順菩提門做。他們詳細檢查所有的書,凡是對大眾心理有不良影響的黃色書刊、雜誌,或者引導大眾做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不好的書,即使能賺較多錢他們也不肯賣。甚至連教煮葷食的料理食譜,他們也不願意出售。他們瞭解佛法,懂得照顧大眾的身心。不希望只顧自己賺錢而毒害大家的思想,寧可少賺錢也不願意違反菩提門。因為他們明白因果道理,知道如果引導大家走光明的路,自己必然也會處在一片光明中。如果引導大家走黑暗的路,自己一定也黑暗。

  講到菩提心,淨土宗祖師省庵大師有一篇《勸發菩提心文》。他將菩提心的表現、相貌寫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以八種相,也就是“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八種,來教我們檢討修正自己的菩提心。這篇文章大家都應該用心細讀。

  八種相的第一是“邪”。邪就是歪斜不正。怎樣的發心是歪斜不正的呢?祖師告訴我們,有些人修行都沒有自我檢討,不向內心的本源去用功,都在忙外面的事情,只知道追求外境。比如:求發財、求升遷、求考試順利、求身體好,講究吃好、穿好、住好、開好車;還有人希望別人稱讚自己很有修行、很持戒、很會度眾生;又有人是求來生的福報好。發菩提心若有這種動機,都叫做“邪”,也就是歪了、不正確了,應當要調正。
  怎樣發心才“正”呢?第二就要講正確的菩提心。是要真正為了解決生死的大問題,並徹底瞭解“心”的真相,為了要開發出本有的佛性,度眾生都成佛。這樣的發心才是正確的。

  第三項是“真”。怎樣的菩提心是真實的呢?也就是每一念都想要“上求佛道”、要明白宇宙的真理,每一念都想要度化眾生。雖知佛道又漫長又遙遠,也決不退縮;雖見眾生又剛強又難度,也毫不生起疲勞厭煩的心。好比登萬仞高山,再難也要到巔峰;又如上九層佛塔,再苦也要至頂樓。像這樣的發心就是真的。
  那麼怎樣是假的呢?接著第四項叫“偽”,也就是虛偽、虛假的菩提心。就是有罪時不想承認、懺悔,有過失就找理由掩飾不想改正。外表像很善良,內心卻隱藏很多反面的想法。外表清淨、內心卻污濁。在開始修行時很勤快、精進,久而久之就懈怠了。或許也曾發好心,但是別人若沒發現、沒鼓勵,就心灰意冷了。才做點好事就自鳴得意,但若看不到好報和利益就又沒興趣做了。這是在好心當中還摻雜了求名、求利、希求人知的驕慢心。像這樣,雖然行善,其中卻也有罪業的污染。這樣的發心就是假的、虛偽的。這就像菜湯中掉入了老鼠屎,整鍋湯氣味都變了。我們如果有這種情形,就要切實革除,使菩提心變得真實。

  第五講“大”。怎樣的發心才廣大呢?就是願意度眾生,直到眾生都度盡了,我的願才盡;直到佛道修圓滿了,我的願才圓滿。這種發心才是廣大的。
  第六講“小”。怎樣的發心算是小呢?就是只有想到自己要出離三界、解決生死輪回的大問題,而不想度別人。這種發心就是太“小”了,應該要放大心量,發起慈悲、願度一切眾生都脫離生死苦海。

  第七項講“偏”。怎樣的發心叫作“偏”呢?我們在尚未體會真理前,所發的菩提心見解上總會有偏差,以為眾生和佛道都是心外的,而不知道生死輪回像做夢,一場又一場。也不知道所有的眾生像夢中的影子,其實都是我的心投影出來的假像。更不知道所有的境界不管是人、事、物都像夢境,全體是我的心所變現。即使面對境界,當時的感覺很真實,終究只是虛幻的假像,根本不可得。還沒有體會到這真理的人,都像夢中人,總把夢中的眾生當作是“我”以外的眾生,不知道整個夢中的他人和自己其實全是自己的心變現的,才會誤以為眾生是我心外的存在,也誤以為佛道可以向外求得,總以為有什麼可得。因為不知道人生如夢,就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記得牢牢地,對於種種的知見也都抓得緊緊地,不知道那些也都是夢中的影像,根本不可得。一般凡夫的見解幾乎都有這種偏差,因此所發的菩提心也就有偏差。所以我們必須常聽聞佛的正法,用佛的知見來修正我們凡夫的知見,才能發出真實、圓滿的菩提心。
  第八項就講“圓”,也就是圓滿的菩提心。和真理完全相應的菩提心才是圓滿的。也就是知道一切萬法都是自性。自性就是眾生,所以發願度脫。又知自性就是佛道,所以發願成就。這個道理很深,我們還是用夢來體會。人生如夢,而夢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變現、投影出來的,沒有一樣不是自己的心。因此,要度脫夢中的眾生成就佛道,其實就是喚醒自己。真正體會到“萬法唯心造”的道理,所以看任何人、事、物都知道是自心所變,沒有一樣是心外的存在。而以虛空般的心發虛空般寬廣無邊的願、行虛空般的行、證虛空般的果,甚至連虛空的形象也了不可得。像這樣經由體會真理而發出來的菩提心,就叫做圓滿。

  省庵大師教我們對照這八項來檢討菩提心,使發心能正確、真實、廣大又圓滿。將所有歪斜的、假的、小的、偏差的心念都改掉,菩提心才會真正大圓滿。這樣的菩提心就是一切善中之王。我們現在是初發心的凡夫,不過佛性是人人本具、永遠不會遺失的。只不過一時迷惑、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而已。譬如一個人睡到動彈不得,迷迷糊糊沒有什麼功能、只會做夢。但一旦醒過來,所有的功能又都可以恢復。凡夫與佛,就是夢人和醒人的差別。又如一顆小綠豆,如果沒有泡水的因緣就不會發芽,一旦有緣發芽了,就有無限的生長力。無上菩提也是由凡夫一念發心來的,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發心。日常生活如果肯發心喚醒自己的佛性,每一個人都可以恢復本來清醒的佛面,證到無上菩提。說實在,菩提並不是另外得到的,只是恢復本來的功能而已。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教我們:深信和發願往生西方就是無上菩提。這是怎麼說呢?因為真正的“信”,不但要信“佛”還要信“自”,信自己本來就有和佛完全一樣的本性,信一切虛空世界都在我的一念心當中。當然,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縱然我昏迷糊塗,但如果一念心回轉,決定可以生到自心中本來就具有的極樂世界。又要堅信:西方的菩薩,都是信、願、念佛,而往生的。所以我們信願念佛,當然也會往生。不但如此,還要確信“萬法唯心造”的真理。就猶如全部的夢境,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所有的佛、菩薩、眾生和世界,也完全是自己。就像屋子裡有許多盞燈,每一盞燈的光明都可以互相輝映、重疊交涉卻不相妨礙。我的心就像燈光,可以廣大而遍滿一切處,佛的心也是,一切眾生的心也是。能有這樣的信心就是“深信”,以這種深信來發出往生的大願。怎樣才是真正的大願呢?瞭解這個五濁惡世並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我自己黑暗、不好的心念電波所感應的影像,我真的願意捨棄種種不好的心念、妄念。而極樂世界是我清淨的心顯現出來的快樂世界,也是我的心念電波頻道和阿彌陀佛一樣時所感應的世界,我真的願意生活在那兒。而且,心中的垃圾壞念頭,我都願意舍掉;心中的清淨美德,我都欣然開發展現。娑婆與極樂的選擇,就在自心的一念“願”之間。有這種信願,一定有老實念佛的行動。這輩子就會往生成佛,乘願再來度眾生,才能真正最快圓滿菩提願。否則,老實檢討一下自己的身口意,常常都是不知不覺中就走錯方向、違反菩提門。如果不靠這一念念“阿彌陀佛”的光帶領我們回頭,回到本性故鄉,像我們這樣老是在黑暗中亂闖,可以說永遠達不到目的地。行不到、夢不醒,菩提就變成一句口號而已。所以必須有往生西方的信願,才是這一生可以實現的無上菩提。我們以信願念出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發無上菩提的心。這是蕅益大師很重要的開示。
  《大智度論》又提到五種程度的菩提。也就是:一“發心”,二“伏心”,三“明心”,四“出到”,五“無上”。蓮池大師把這五種層次的菩提配合持名念佛來講。第一,發心菩提。就是凡夫在生死中發起大菩提心。而持名念佛,就是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第二是伏心菩提。也就是降服內心的煩惱。我們持名念佛的心,如果提起來,自然伏滅煩惱,就是伏心菩提。第三是明心菩提。真正明白了悟實相的真理。而持名持到證一心,即此一心就明瞭自心的實相。第四是出到菩提。“出”是出離三界,“到”是到達的到,到哪裡呢?到一切智。持名可以得一二三忍,很快的超越生死,就到一切智。第五是無上菩提。這是佛的圓滿覺悟。而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就保證直到成佛,永不退轉,也就是直達無上菩提。由完全恢復清淨的本性,而生出無限的功德妙用。

  如蕅益大師說的,我們以信願念出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發無上菩提的心。念念當下就可以伏心,甚至可以念到“明心菩提”、“出到菩提”,乃至靠一句佛號,一直念到“無上菩提”。這全都看我們心怎麼用、怎麼念。一念相應,這一念就是佛了。

  我們在前面說過,菩提心裡麵包含有“知影”的智慧,而且還要有慈悲和願力,善用影像來度眾生。古德教我們修習菩提心必須依照次第來修習。假若先由“空”的那方面進入,常會墮入“空”的萬丈深淵而發不起度化一切眾生的慈悲和願力,也生不起願意度眾生都成佛的使命感。所以,我們要遵照古德所教導的次第來修習菩提心,才不會掉落到“空”的萬丈絕穀而比較容易修成功。如果一個人真發了菩提心,對眾生就會慈悲、願意去度化,而且有大願作為動力就會精進而能忍耐種種的艱苦,捨己為人。而在捨己為人當中,“我執”的障礙自自然然就減少,而容易開發出佛性的智慧、來體會“空”的真理。照古德所說的修行次第來修習,比由“空”方面進入來的安全,而且也更容易體會到佛法“空”的圓滿道理。

  自古以來,講菩提心的經論很多。有一部叫作《菩提道次第論》,這本《菩提道次第論》,是西藏宗喀巴法師的著作。“宗”是宗教的宗,“喀”左邊是一個“口”字,右邊是一個客人的“客”字,“巴”是巴西的巴。宗喀巴出生在明朝時代。他是西藏佛教的改革者。他提倡不論是顯教或密教的修行,都必須遵守戒律。宗喀巴法師本來的法名是羅桑紮巴(LuoSangZaBa)。而宗喀巴的“宗喀”兩字,是他出生的地名,在大陸的青海省。因為他修行非常好、貢獻很大,他的弟子和信徒們都把他當作是阿彌陀佛或文殊菩薩的化生。大家都很尊敬他,於是就用他出生的地名來稱呼他。他的弟子再傳下去,就是後世的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一般人都普遍尊稱宗喀巴為第二“能仁”。(能仁是指釋迦牟尼,“釋迦”兩字是“能仁”的意思)

  宗喀巴三歲時,當時西藏的法王看到這孩子氣質非凡,立刻就傳授他居士的戒。他七歲就出家受沙彌戒,修阿彌陀佛的“蓮花步法”。後來又進入雪山修苦行。他看到當時西藏的佛教不守戒律,不但教理不明,而且幾乎變成持咒的邪教。宗喀巴看了很痛心,就發願改革,提倡持戒、清淨德行,才能成就蓮花步的清淨光明。他所教的原則就是以護持菩提心為主。有很多人誤以為密宗持咒的修行是不必持守戒律的。這是很大的錯誤。佛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都是以戒律為基礎的。宗喀巴是密宗真正修成就的人。他大力提倡要持戒、要發菩提心,否則,因不正,果一定不正。如果因錯了,不管是修密宗或是其他任何一宗,都不會成功的。

  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論》,是說明佛道修習的次第。他有兩本,講的比較寬廣的叫作《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比較簡略的叫作《菩提道次第略論》。在《略論》裡提到:小聖的修行人即使證到三果、每天都安住在空性當中,還是不如一個凡夫在發菩提心以後刹那間所證到的空性。因為發菩提心所面對的,是十方盡虛空、遍法界的廣大境界。由於發心大,力量就大,懺悔、滅罪的力量也大。而且,發菩提心以後所修積的福德資糧也超過小聖的修行人。因此,我們都應該發起廣大的菩提心。

  以下,根據《略論》來說明修習菩提心的方法。修習,就是修改和練習。為什麼要修改又練習呢?因為我們凡夫起心動念時常都不符合菩提心,常會起自私、我執的念頭。假如一發現起了不相應的心,就必須趕緊修改,並且用功地練習,發起和菩提心相應的心念,這樣叫作“修習菩提心”。修習菩提心的方法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用七重因果的方法,七重因果,下面我們會一一解釋。第二類是用自他相換的方法,也就是將自己和對方的角色互相交換來體會的方法。

  先講第一類七重因果法。七重因果,是宗喀巴根據西藏阿提沙尊者所傳授的。阿提沙,大家可能比較生疏,他是西藏方面的祖師。阿提沙,“阿”是阿彌陀佛的阿,“提”是菩提的提,“沙”是恒河沙的沙。“阿提沙”也有另外一種翻譯,叫“阿底峽”,“阿”一樣,“底”是徹底的底,“峽”是臺灣海峽的峽。我們要說的七重因果,就是宗喀巴根據阿提沙尊者的教義所傳授下來的。再講發菩提心的第二類方法:自他相換法。這是照寂天菩薩所說的。寂天菩薩的“寂”,是圓寂的寂,“天”是天空的天。寂天菩薩是印度七、八世紀時候的論師。他曾做過《寂菩提行論》,在中國的翻譯本,叫作《菩提行經》,“行”就是實行的行。

  以下先簡單介紹發菩提心七重因果的順序和修法。我們必須注意,在修七重因果之前,先要練習修平等心。先修平等心再修七重因果,才會成功。平常,我們對待眾生都有不平等的心。對喜歡的人就比較好、比較關心,對不喜歡的人就不可能有多好,這就是不平等的心。一般,對自己覺得親密又重要的人常會生起貪愛的心,總希望他們也能多尊重我、多關心我,這就是“貪”,又希望他們要如我的意,這也是一種貪心。

  舉例來說,有些太太明明很在乎先生對她的態度,又偏不肯主動先向先生打招呼,卻期待著先生先來招呼她,這就是貪愛對方尊重的貪心和傲慢心。她以為這樣才能表示自己在對方心目中很重要,其實這只是表示自己驕慢心很重、不懂禮貌而已,也表示自己缺少這份先去恭敬別人的美德,而且又被貪心的烏雲遮住了。假如有這種心態,就會遮住佛性的智慧之光,也障礙自己的福報。有這種心,對別人的影響或許不大,但是自己一定會吃虧,我們要特別留意檢討。

  再比如說,有些人口說要學佛,卻時常掉入世俗情感的深淵,往往都會計較師父對某某人比較好、比較器重,對我比較不好、比較不器重。這都是在培養自己的貪心,貪愛得到師父的器重,這根本不是在學佛。像這樣的心態是在貪求別人對自己好、貪求被器重,這是準備要輪回,哪裡是在學佛、修行呢?我們要瞭解,起貪心等於是發射往餓鬼道去的電波,如果貪得到,也是輪回去做鬼而已;如果貪不到,常又起嗔恨和埋怨的心,結果,反而把親人變成冤家。比方說,別人家的孩子聯考沒有考上,你根本就不會動心,也不會責怪他、埋怨他;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聯考沒考上,你可能就會覺得很沒面子,就會怪他、怨他。這就是由“親”而生出嗔恨的心,這就是不平等的心。我們時常會聽說“怨親債主”,“怨”時常是由“親”而來的,不親的人就如火車站的一群人,我們和他們沒有親戚關係、沒有機會相處,也就沒有因緣起埋怨的心。如果我們心中分有“親”和“怨”,都是不平等的心。發菩提心,首先就要掃除內心對親人生貪愛、對不滿的人生嗔恨,種種的垃圾。

  《菩提道次第略論》教我們修平等心,必須要先由與我們關係不好也不壞的人入手。比如說一個過路人,他不先向你打招呼,你並不會生氣、也不會動心,這就是一種很平常的心。對不認識的過路人,我們可能會先向他打招呼,但是不會要求他一定要對我們好。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自己這種平常心來體會不貪求的平等心該怎麼修。再說,一個陌生人,如果向我們說,他聯考沒考上,我們也會覺得很平常,根本不會生氣、也不會責備他,可能還會很冷靜地安慰他說:“考試本來就是有人考得上、有人考不上啊。這次沒考上,下次再努力就好了。這次讓別人考上、讓別人高興一下也是很好的。你若能隨喜別人考上,就會很有福報、也是大功德呢。人並不一定要考上聯考才有價值和意義,我們可以仔細檢討一下,在我們心中,真正尊敬的人,可能學歷都不很高,他未必是聯考考得很好的人。比如釋迦牟尼佛、廣欽老和尚,他們也沒有參加聯考啊,但是他們有慈悲心肯為眾生付出、為眾生服務,肯修行開發出自己的智慧,他們活得比一般人更光明、更有意義。我們也看到,社會上很多有成就的人未必有多高的學歷,但是他們一定都有很多美德和優點。我們自己也有很多善良的優點可以發揮,不一定要受世俗考試或名利的觀念束縛。聯考考不好,我們照常可以過一種對眾生有幫助又有意義的生活。”別人的孩子沒考上,我們可能會這樣勸導,這就是一種平常心。我們好好觀察自己的平常心,因為不貪求他一定要考上,所以他沒考上自然也不生氣。這種不貪求、不生氣的心,就是我們要時常培養的平等心,也就是我們學習發菩提心的初步功課。經由和我們不好也不壞的人入手,來體會不貪求也不生氣的平等心。這種平等心並不是教我們待人要像對過路人一樣漠不關心,而是教我們從內心將對親的人起貪求、對怨的人起嗔恨的貪、嗔垃圾丟掉。

  以上是說明在修習七重因果之前要先修平等的心。接著講七重因果。七重因果就是教我們依照七個順序來學習發菩提心。這七重因果的每一個層次之間有因果關係,有前面的因才有後面的果。

  七重因果法,第一:“知母”。首先要瞭解,生命並不是這輩子才開始的。這生之前有前生,前生之前還有前生,我們已經輪回投胎無數次了。在這個無限長久的生命中,每一生我們都有父母,算起來就有數不盡的父母,可以說,每一眾生都曾經當過我們的父母親,都曾經疼喜過我們,為我們犧牲吃苦。這種認識與瞭解,叫作“知母”,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當過我母親,都曾忍耐著手臂酸痛把我抱進抱出,讓我吸吮母奶、將我撫養長大。這樣的認識與瞭解在學佛中是非常重要的,使我們體會到,我們和一切眾生是息息相關、血脈相連的。這個體會可以讓我們打破自己一向自私、不肯關懷眾生的心。一般人都比較自私、只顧自己,很少打開心去關懷別人。假如今天是自己的媽媽生病要開刀,就會很著急很在意;倘若是別人的媽媽要開刀,聽了就不太在意,不會有同等關懷的心。這就是尚未體會佛法所講的“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曾經當過我的媽媽”這層的道理。我們學習發菩提心,第一步必須要先有這種體會和認識,透過思維真正肯定。每一個人不管是好人或壞人,在無限的過去生中,一定都曾經當過我的母親,甚至連一隻蚊子,也有可能在過去生中做我的媽媽。這是第一重因果“知母”,知道眾生都曾是我的母親。

  接著講七重因果的第二,就是“念恩”。念恩就是憶念一切眾生在當我母親時,為我所付出的恩惠。當我在婦產科見習,第一次學習接生的時候,心中有很深的感觸。當時那位產婦因為是生第一胎,比較困難,她足足陣痛了十幾個小時。一開始她還可以走來走去,勉強忍痛,後來她躺在床上,拉著床欄杆大聲叫痛,叫到嘴唇都變白了、冷汗直流。胎兒出產道時,醫生解開她的皮肉,更是痛苦。又伴隨大出血,整條床單沾滿了血,可以說是拼死拼活才把孩子生出來。在這生產過程中,看到那位產婦痛到流眼淚、甚至都快喘不過氣來,但是,當孩子平安出生,她一看到可愛的孩子,立刻就笑出來了。我一面當助手,一面忍不住流眼淚,接生以後,一出產房,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電話給媽媽,向媽媽表示感恩。因為我以前只是“聽說”生產很痛苦,只是看到佛經說生老病死苦,還沒有親自體會。直到那天,我才親眼目睹。我有一個感想,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看看自己的媽媽當時生產痛苦過程的錄影帶,這樣才能體會媽媽為我們所忍受的艱苦、為我們所流的血汗。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由媽媽身體上割下來的一塊肉。我相信每一個有心的小孩只要看到生產這一幕,就會瞭解為什麼一定要孝順媽媽的道理,也瞭解為什麼對媽媽不好、不顧念媽媽的恩惠是大不孝、大罪過。假如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媽媽付出很大的代價換來的、是得來不易的,相信大家都會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來行善,而不會去為非作歹。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若能好好觀察一般人帶小孩的過程,就可以瞭解,媽媽的心,如何時時刻刻都懸掛在孩子身上。據說,我的媽媽剛生第一胎我哥哥時——當年煮飯並不是用電鍋,而是要自己起火燒柴——媽媽煮飯時一聽到孩子的哭聲,捨不得孩子受苦,寧願讓整鍋飯都燒焦也要趕緊去抱小孩。我在小兒科實習時,發現:只要是孩子需要打針或者要開刀,那位元媽媽的表情都會比自己需要打針或開刀來的憂愁。當醫生時也發現,只要是孩子生病,媽媽幾乎都徹夜不眠照顧小孩;可是當媽媽生病時,卻很少小孩會念及媽媽的恩惠,而用同樣的心情來照顧媽媽。這種不顧念媽媽的心,是和佛心根本不相應的。假如連親生媽媽的恩惠都無法憶念感謝,那麼對其他關係較疏遠的眾生當然就更無法感恩了。

  我們學佛發菩提心,念恩、感恩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學習處處念恩、感恩。假如沒有人做鬧鐘、電池,我們可能每天上班、上課都會遲到。所以,做鬧鐘的人也好像是我們的媽媽,每天都很親切、準時叫醒我們。一下床得穿鞋子,沒有人做鞋子給我們穿,我們可能會踩到玻璃碎片受傷,所以做鞋子的人也像是我們的媽媽隨時在保護我們的腳,使它不受傷。現在,刷牙洗臉,水龍頭一開就有水,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如果沒有水,反而會怪:“今天怎麼沒有水啊?”其實,一打開就有水是應該要感恩的。因為如果沒有人裝水管、做水道、設水廠,我們就要像古人,得走很遠很遠的路去挑水,挑得肩膀酸痛才有水用。所以,為我們裝設水電的人也好像是我們的媽媽,每天替我們挑水照顧我們。世上如果沒有人做鍋子、茶壺,我們就無法燒茶、煮飯菜,就得口渴、餓肚子。平常,我們可能會以為:是自己會賺錢而能過生活的。其實,在颱風、地震、水災等種種災難中,就可以體會出:並不是有錢就有辦法的。比如說,如果沒有電力公司的菩薩為我們服務,如果不是他們肯冒著生命危險在颱風天為我們修復電路,我們就得忍受沒水沒電的不便,夜晚也會是一片漆黑。哪裡可能手一按開關,燈就會亮;一覺得燥熱,就有冷氣吹。世上如果沒有人肯耕種,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飯菜吃。如果沒有人肯製造車子、修理車子,我們要出門就很不方便。當我們發現屋子裡某些設備有故障,或某些地方會漏水、漏雨,一覺得不方便往往會埋怨,而很少人住在屋子裡懂得感恩念恩。試想,如果沒有人願意為蓋房子而忍受風吹日曬、忍受全身沾滿泥漿的辛苦,我們哪裡有房子可以住呢?我們能不必受日曬雨淋,就是他們代我們受苦而讓我們享受安穩,他們也等於每天都在當我們的媽媽,甚至是菩薩在幫我們遮風擋雨呢。我們穿衣服、蓋棉被,可能都只注重花樣合不合自己的意、顏色喜不喜歡,很少用心體會、感恩。世上如果沒有人紡織,縫製衣服、棉被,我們就得受風寒的侵襲,冬天半夜裡會冷得瑟瑟發抖睡不著覺。所以紡織、做衣被的人也像我們的慈母,每天默默溫柔體貼地照顧我們,給我們溫暖。所以仔細一體會,我們實在是仰仗一切眾生的恩惠在過生活。我們每一時、每一刻都是活在眾生的恩惠當中。所有的眾生不但過去生都當過我們的媽媽、對我們有養育之恩,連現在這生也都像媽媽一樣,處處照顧著我們。如果我們深入去體會,常念恩感恩,生活就會快樂,而且自自然然就會生起要報恩的心。所以七重因果的第二是“念恩”。

  第三是“報恩”。報恩,也就是體認到:我可以說是每一位眾生的子女,處處受到眾生給予的恩惠,我應該盡心盡力來報答眾生的恩惠,不能將報恩的責任推卸給別人。說到報恩的方法,當然可以隨時隨處努力讓眾生方便、快樂來報恩。但不論是給他們物質或者生活上的幫助,都是一時而短暫的。如果我們想要徹底報恩,必須設法讓眾生永遠快樂。想要使眾生永遠快樂無憂,就要讓他瞭解佛法,找到心的本源,才能免除他生老病死的輪回痛苦。
  以上,我們是說:第一“知母”,第二“念恩”,第三“報恩”,三層的體會和用心。

  接著再講第四“修慈”以及第五“修悲”。“慈”和“悲”一般都合在一起說成“慈悲”。其實“慈”和“悲”的意義不同。“慈”是給予眾生快樂,“悲”是解決眾生的痛苦。按照七重因果的修法,是先修慈再修悲。修慈,要由培養隨喜的心開始。眾生快樂我們就歡喜,處處都想讓眾生歡喜快樂。修慈心的功德很大。我們都知道,在對十法界的供養裡面,以供佛的功德最大。但是,如果能發起慈心,修慈心的功德比供佛還要大。佛經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用很多珍貴的東西去供佛,而且是供養無數的佛,甚至又供養很久,如無量劫般長久,這樣供佛的功德還不如修慈心的一分功德。這是《三昧王經》裡說的。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發起慈心、要讓眾生快樂的一念之間,就是突破了一向自私的束縛、突破了我執的障礙。如果,我們不發起這念慈心,就好像一直籠罩在烏雲當中。一旦發起要讓眾生快樂的心,就好像太陽穿透烏雲射出光來。我們知道,只要能透出一道光芒,長久的黑暗就消失了,而能開顯本性的光明福報。

  有些人很不喜歡別人快樂。比如說,看對面人家考中了狀元很榮耀,心中就生氣嫉妒,若不利用三更半夜到對方的門上去塗一堆爛泥巴,心中就會因很不平衡而睡不著覺。或者聽到別人被稱讚,心中就很不高興。這就是被嫉妒的烏雲障礙住了,本性的光明慈心就透不出來,別人快樂他反而自願懊惱倒楣。如果不好好地修慈心,隨喜和眾生一起快樂,一定是自己吃虧受苦。因為,我們內心的烏雲並不會擋住別人,只會擋住自己的光明和福報而已。前面說過,眾生只是我們自己的心影,人生就像是立體電視機上面的影像。如果我們拿爛泥巴去塗電視上的人影,也只是把自己的電視機弄髒而已。

  再說修慈心的次第,是要由身邊較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希望他們快樂也想辦法讓他們快樂,接著再推廣到關係較疏遠、交情比較平淡的人,然後再提升到對怨家或曾傷害我們的人也要生起慈心,打從內心誠懇希望他們平安快樂。當然其中要對仇敵生慈心、希望他快樂,是比較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我們發得出這樣的心念,就是修行當中的一大進步,也表示心漸漸清淨了,佛光不再被我們心中的烏雲擋住了。試著這樣一層一層地提升才能真正對廣大的一切眾生有慈心,否則只是閑來無事時口頭上講講“要讓眾生安樂”,一碰到事情、一遇到眾生得罪我們、傷害我們就會起懊惱,慈心就不見了。古德說過,當我們的冤家遇到不幸的時候,就是我們心地的大考驗。如果我們覺得:那種人遇到不幸是應該的,或者心中幸災樂禍、偷偷歡喜他受報應,這樣就表示我們根本沒有發起希望他安樂的慈心。這時,我們就要格外小心了。因為不幸的是自己,並不是對方那個怨家。因為沒有發起慈心就表示心很黑暗,心黑暗當然命運就黑暗,也表示我們的心離佛還很遙遠。這是我們自己不幸,必須要好好改進,修正自己的心。有很多人不遵照古德教的次第來修慈悲,時常弄反了。對不熟的外人很親切很好,但在家裡卻很霸道很任性,捨不得給家人一點的歡喜、快樂和尊重。看到外人可能是笑眯眯、很有禮貌地問訊,但是一看到家裡的人卻一臉臭臭的,開口就嫌東嫌西,嫌兒子太胖、嫌女兒成績不好、嫌薪水太少,一肚子不滿意,讓全家烏煙瘴氣。既不點個頭也不笑,更別說問訊那麼有禮貌了。如果,先生要求她照顧公公婆婆,她就說:“那是你的爸爸媽媽,你自己去看好了。”先生如果不先對她有禮,她就昂起頭不理他,還理直氣壯說:“他不先邀我,我幹嗎要理他。”很懶得先給對方快樂、不願意佈施歡喜給家人。家裡的人問話也懶得好好回答,講話口氣都很硬、很令人難受。說實在,連對自己最親近人都不肯佈施快樂,對其他人的慈悲哪裡會是真實的呢?七重因果的第四“修慈”,就是說我們起心動念如果不是要讓眾生快樂的慈心,就必須注意修正過來,讓自己發起要給予眾生快樂的心。
  下麵再說七重因果的第五“修悲”。“悲”就是希望眾生免除一切痛苦。修悲的次第和前面修慈一樣,也必須由最親的人開始,然後推廣到交情平淡的眾生,再提升到敵對的人。如果我們對親人都沒有真正的慈悲,並不想讓他們離苦得樂,甚至還故意和他們抬杠、讓他們生氣,這樣,說要對一切眾生慈悲就可能只是一個口號罷了。
  比如說有些人自己的父母或公婆生病,行動不方便、很痛苦,她都不願意照顧,可是卻肯去當義工照顧其他的人。如果問她為什麼,她就說“我的爸爸媽媽很會嫌我”,或者說“我的公婆很會對我嘮嘮叨叨”,甚至說“我照顧他們都沒有什麼趣味,不但沒功勞,也沒有什麼成就感”等等。我們要特別注意,雖然大家外表上看起來都是在當義工為人服務,但是內心的想法若是有偏差,果報是會相差很大的。像剛剛所說的那種觀念,她當義工不是為了慈悲要讓眾生離苦得樂,而是要獲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稱讚,和追求自己的成就感。所以,沒稱讚她的人她就不想照顧,寧可不顧他們的痛苦而去做比較能得到別人稱讚的事。像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即使是去當義工,可是修悲心沒有按照次第,同時,內心的動機也不全然是為眾生服務,而是為了自己要獲得肯定和好名聲。這就是在佈施善心當中還摻雜了求好名聲的雜念——名利心,這就像一鍋好湯裡掉進了一顆老鼠屎,整鍋湯的氣味就變了。因發得不正,果當然就不正。這就是有偏差的悲心,屬於省庵大師所說“八種菩提心”中“斜”的菩提心。斜的菩提心就是發心不正確,好比射箭,箭在弓上若放歪了,這支箭射出去絕對不能中靶的。請大家注意我們說這些的目的並不是勸大家不要去當義工,也不是勸大家只顧自己親人就好,而是在提醒大家:修悲心必須要慎重檢討自己的心念和動機,發心要清淨、真正為令眾生離苦得樂,而且要修前面所說的“平等心”,去除對親人的貪心和責怪的心。我們的因如果發得對,果自然就對。《菩提道次第論》教我們修慈、修悲要由最親近的人開始,如果不照次第來修就自以為是對一切眾生慈悲,結果是連最起碼的一念慈悲心都沒有發過。自以為學佛又參與佛教團體,然而可能只是一直在做一些表現自己、希望得到稱讚和肯定的事而已。如果沒有人稱讚或肯定的工作就不肯發心做,不肯默默為人拔苦予樂。這樣的心態和佛是不相應的,甚至只是在增長自私的我執而已,對佛性的開發反而是障礙。
  要培養悲心,先要觀察世間的痛苦。這世間處處都可以看到眾生受苦,尤其到醫院就更能體會。很多人會覺得那是別人的苦,和自己無關,不痛也不癢。其實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體會就會有深一層的發心。有人說,他沒見過地獄眾生也沒見過餓鬼,所以無法相信佛經中所說的地獄和餓鬼道眾生的痛苦,其實我們由人世間種種苦就可以體會。我們看醫院裡,有人正在受開刀、割胃腸的痛苦,有人在受鋸腿、補皮的苦,有人在受斷手、割舌頭的苦。以前在外科實習的時候,曾經值班,一夜總共開了七刀。有的割盲腸、有的開腦,腦部開刀時得用電據把頭骨鋸開。那個病人在吃晚餐時人還好好的,也不知道自己過一會兒就會腦中風,頭骨就得被鋸開。有人腳斷了必須接骨,有人大出血得剖開腸胃。有時整個晚上被病人叫過來、叫過去,看這個也苦、那個也苦。我一個人兩隻腳跑來跑去,跑到不知道該先去救誰才好。那時才猛然瞭解,為什麼佛菩薩化身無數億去救苦救難。晚上值班急救,忙得分身乏術時,真渴望能頓時化身千百億。不管我跑得多麼快去看病人,病人都還是覺得他已經等了很久。因為痛苦的時間一分鐘也很難熬,一分鐘也感覺太久,每個人都想要早點兒停止痛苦,早點兒解脫、離苦得樂,每個人都渴望救助的人趕快來,希望有人能拔苦予樂。我們自己痛苦時也是一樣,需要人家的慈悲救助,所以慈悲是每個眾生都需要的、都渴望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培養慈悲心。
  曾經有一位小姐,她的爸爸做心臟手術時,她進開刀房去看,看到自己的爸爸胸腔被用電鋸鋸開,又把肋骨移開。她非常哀痛,從此就發心吃素食了。她流著眼淚告訴我,她到市場看到人家在殺雞,剖開雞胸時,就會聯想到爸爸開刀的那一幕。她深深體會那只雞的痛苦。她說:“我哪有資格去吃雞呢?我哪有資格讓它那麼痛苦呢?”她發起了“不忍眾生苦”、要救眾生的悲心。佛菩薩的慈悲,是看每一位受苦的眾生都宛如最慈愛的媽媽看到唯一的孩子受苦一樣,甚至是感同身受。我們培養慈悲心也要如此。起初要特別用心交換角色、將心比心,培養到自然而然、時時處處都可以體會眾生的痛苦而發起悲心。

  接著講七重因果的第六,“修增上心”,或說修“增上憶樂”。“憶”是憶念的憶,“樂”是快樂的樂,讀作“yao(第四聲)”。在第四“修慈”、第五“修悲”以後,還要發起一種“增上心”。什麼叫“增上心”呢?就是慈悲一直增長,往上發展、自然發起一種決定的心。決定要讓眾生免受痛苦、讓眾生都快樂乃至究竟成佛、永遠離苦得樂。因為只有成佛才能夠永遠快樂。一旦發起這種決定心,就會產生責任感,感覺讓眾生離苦得樂就是我的使命,不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因為“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所以願意發心挑起重擔。菩提心也就是這種增上心的結果。修增上心,不但在佛堂做課發心,乃至出了佛殿,在日常生活中都時時刻刻想讓眾生離苦得樂。即使是單單和一個人相處聊天,也都沒有離開這種心,誠懇希望她也瞭解佛法的殊勝,很想幫助她開發佛性。我們凡夫的煩惱習氣很重,很不容易發起真正的慈悲。因為煩惱習氣不是一時就能降服的,所以我們得時時注意培養慈悲來降服煩惱。或許有人會說:“世上佛菩薩那麼多,高僧大德也很多,苦難的眾生有他們度就好了,哪有我的責任呢。”這種想法就好比自己的父母在挨餓受苦,卻想:“世上慈善機構很多,讓他們去救就好了,我沒有責任啦。”大家要瞭解,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曾經領受一切眾生的恩惠,所以報恩的責任當然是落在我們自己身上,總不能自己受恩惠卻推託叫別人去報恩哪!我們將報恩、慈悲當作是自己的責任,是應該做、而且是歡喜做的,又覺得不做不行、不做過意不去,這就是修增上心。綜合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不但理不可卻、責無旁貸,而且情不自禁。

  接著說七重因果的第七,就是“菩提心”,也就是求無上菩提的心。前面說到修增上心,是很願意挑起救度眾生的責任。但是實際上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怎樣才有這個能力呢?就是要成佛才有能力。佛的身口意三業有無限的功德,才能度化無限的眾生。如果我們快些成佛,就可以圓滿度眾生。那時,從我們身口意都可以放光,有能力幫助每一個眾生。所以,為了度眾生,我們就會很精進,願意用最快的速度來累積功德,願意去做任何一件可以成佛的功德,也會專心、盡力深入去修成佛的法門。猶如灌溉于樹根,自然得花果一樣,在我們幫助眾生、利益他人的過程中,自然會成就我們的慈悲、智慧而圓滿佛道。這是為了徹底度眾生,由前面第六的增上心再發起要究竟成佛的菩提心。我們要時常思維佛的功德,才能夠生起決定的信心。佛的身口意各有什麼功德呢?佛的化身具足三十二種好相,而且每一種相裡面又有八十種隨形好,也就是每一好相都含有八十種維繫的好形,這是無量的功德所成就的。此外,佛的語言方面,可以說,“世間好話佛說盡”,佛有六十種妙音,每一種音聲都可以演說無限的佛法,不論是何種語言的眾生,聽聞佛的音聲都能瞭解佛理。經典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只要用一種音聲演說佛法,眾生隨它自己的種類都可以得到理解並且由瞭解佛法而得到解脫。佛的心包含了無限的慈悲和智慧,他不但瞭解宇宙的真理,也瞭解一切眾生的心理,佛的智慧是能瞭解每一道眾生的狀態、因果,佛的慈悲是“怨親平等”又“不舍一人”的,不論你過去曾罵佛、譭謗佛甚至害佛,或者曾是他的親人,佛都平等慈悲包容救度,設法讓你得到最大的好處。能常思維佛身口意的功德,就可以生起決定的信心,決定要成佛度眾生,這就是“發菩提心”。

  以上是說明修菩提心的次第:七重因果。第一“知母”,第二“念恩”,第三“報恩”,第四“修慈”,第五“修悲”,第六“修增上心”,第七“發菩提心”,發求無上菩提的心。

  下面,簡單介紹修菩提心的第二類方法:自他相換,也就是以愛護我自己的心轉作愛護眾生的心。這並不是執著,而是用平等心來愛護。比如說,我們很不喜歡被欺騙,那麼就交換角色,瞭解別人也是一樣。所以,就以體諒、愛護對方的心來說老實話,不要騙人。再比方說,我們很不喜歡在需要用東西時卻找不到的不方便。那麼就交換角色,愛護別人,不要隨意把別人的東西移位,令人找不到很著急。而且動用別人的東西之前,一定要經過許可。再舉例說,我們自己絕對不喜歡出車禍而斷一條腿,更不願讓人家把自己斷的腿拿去秤斤秤兩地賣,或者讓人家吃“紅燒人腿”、“烤人肉”,所以,我們就交換角色,體會眾生,他們也很不喜歡斷一隻腿,讓我們吃“烤雞腿”或者“鹵豬腳”啊。如果,有人將你兒子、孫子的肉剁去紅燒,還邊吃邊喊著:“好吃啊好吃,這孩子肉很有營養,很補血耶!”你是不是會很痛苦,覺得他們很殘忍,甚至會怨恨想報復呢?因此,我們就要交換角色體會眾生,他們也很不願意自己兒子、孫子的肉或屍體讓我們煮來吃還邊說“好吃、補營養”。當吃的人叫好時,死者的親屬會咬牙切齒啊。我們如果時常交換角色來體會對方的立場,自然就可以瞭解眾生的心,也瞭解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該做的就用慈悲心去做,不該做的就馬上改掉,才能和菩提心相應。

  發菩提心是如虛空不可思量的大福德,不是人天有漏的小福德。蓮池大師說,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而阿彌陀佛就是已經圓滿的無上菩提,也是具足一切福德的名號,所以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持得口和心深深相應,心與佛步步不離,處處學和阿彌陀佛一樣,這樣的持名就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也正是“發菩提心”,正是往生西方的大因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