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08:57:02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釋論與修次中篇 第三講 達賴喇嘛尊者
第3講 2008年10月1日上午
你們昨天討論得如何?有沒有幫助?有!
問:成佛之道中,上師與弟子的關係,根本上師與上師如何區分?
答:對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在成佛之道中,我們想要成佛,真正可以讓我們成佛的方便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我們要修學菩提心與空正見,我們因為不知道內容,所以我們需要有個人來跟我們講說,跟我們指導什麼是菩提心。所以一般我們在三皈依裡面有講說,跟我們講說佛法道理的是佛寶,真正可以救度我們的是法寶,僧寶他是可以來幫助我們的。
同樣上師是可以教導我們佛法的,扮演這樣的一種角色。所以說我們要成佛,我們要得到一切種智,那個智慧,就是成佛的道次第,我們需要是正確的,而且不只是正確,而且需要是圓滿的,如果缺少什麼,可能我們就無法得到這個果位。當然這種道次第我們不瞭解,所以需要有人來給我們指導。
同樣的我們修行,要生起一個證量,我們需要對我們要修的這些內容,首先要聽聞,聽聞之後會生起聞所成慧。這個聞所成慧,就比如我們在看經典的時候,會給我們帶來聞所成慧。此上再加上有修行的這些上師,他的指導的話,那對我們的受益就非常的大。
比如在《入行論》,他有講到菩提心和空正見的這些教授、這些道理,但是如果叫我們這樣直接去修行,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修,次第是什麼?那個要先修?那個後修?我們不知道。所以如果我們依止一位有修行的、有經驗的上師,那對我們的受益會很大的,因此上師是很重要的。
在佛講說戒律的時候,這些律典裡面有提到一個就是處所的上師。這個就是在最初階段我們需要這個的上師,你作什麼事都要跟他報備的這樣一個上師。以這種上師而言,他也有他需要有具備的條件。同樣的就像親教師、阿闍黎,這些在律典上都有提到他們必須具備的條件。
現在好像有一種現象,上師與轉世的仁波切好像是一樣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不是說由地位高低來判斷這個上師的,這種判斷方法是錯誤的。所以說要能夠完全正確的講說這些道理,所以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的條件一定要具備。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具備三種條件。
這三種條件是什麼呢?一個是才識精湛,就是廣學多聞。第二個是德行嚴謹,就是他把所聽聞的道理都有拿來修持。第三個,他的心地善良,具備這三種。第一個我們剛剛講的廣學多聞,第二個就是所聽聞的道理,他能夠結合自己的心續,不是光口頭上講,他自己要去修行。第三個,他有一顆善良的心腸,就是要常常為眾生發願。總而言之,就是兩個條件,一個是他要是個佛法的學者,他什麼都要懂,要廣學多聞。第二個他要有修證的功德。
講到第二個問題,上師與根本上師有何差別?所謂根本上師,以密法來講,他是具足三種恩德的、恩惠的,我們把他稱為根本上師。這三種恩惠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給我們傳授灌頂的,傳授金剛戒體的。第二個,他給我們講說密續的道理,講說續典,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從他自己的體驗上,來教導我們如何修行,講說這些教授。所以就是具足這三種恩惠的上師,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根本上師。
一般來講就是傳授我們戒體的,就是我們受戒,受戒這個和尚,這些我們都可以把他視為是一般的上師。同樣的跟我們教法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學習佛法,跟我們教導的這位師長,我們也可以稱是上師。然後教我們如何來修行,我們要怎麼來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是上師。
問:對於無法持續精進的情況,應該以何種方式對治?
答:基本上關於這個的回答,我之後會作解釋。就是我們要思惟什麼呢?就是
暇滿它是義大、它是難得的。也就是如同在《三主要道》裡面有講到「暇滿難得壽不留,修習能斷今世欲,業果不爽輪迴苦,數思能斷來世欲。」
再加上我們為什麼會墮落呢?其實對某些佛法,我們頭先有點興趣,想要去修行,但是一陣子我們那種心就退失了,那是因為我們有四種的顛倒執著,也就是執著不淨為淨,執著痛苦為快樂,執著無常是恒常的法。
世尊在初轉四諦法輪的時候,講說到苦諦的四種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問:若是時常喜歡離群索居,該如何對人培養菩提心?
答:所以我們講到不管是在印度,或是在西藏,很多修持菩提心的這些人,我們在此要先講個比喻,比如我們要割草的時候,那個割草的刀子,我們要先把它磨利,才能割掉草。同樣的,我們有一個想要利益他的心,有這樣一種增上意樂,但是我們真的能夠幫助人家之前,我們自己要有能力來幫助人家,我們沒有能力幫助人家,怎麼來幫人呢?
就比如說,你為了要幫助一個病人的話,你要知道醫學的道理,不然你怎麼幫助這個人,怎麼給他藥吃呢?如果連藥這些道理都不懂,這些學問都不懂的話,你怎麼幫忙他?這是不可能的。
同樣的以修學菩提心的一個人而言,他遇到一些暫時的狀況,他會佈施什麼等等。但是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有講到,「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發心為利他,這個利他,怎麼利他,就是要讓他人得到究竟的涅槃果位。所以說別人的涅槃果位,就是發心為利他,這種他利希求的所緣境。所以要先有這個他利希求的心,先想要幫助他人,因為要幫助他人,自己沒有能力,所以我必需要成佛才有自利希求的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透過這樣的一個思考,我們才有一個菩提心。
總而言之,我們必需要知道,你要幫助人家,你要知道怎麼樣來幫助人家,怎麼來幫助人家他才會受用。因為你自己連方法都不知道,你怎麼來幫助人家呢?所以不管在印度,或西藏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之前有一些在上半輩子的時候,他是在學習一些經典,但是在下半輩子他可能就去深山閉關修行。
以二世達賴喇嘛而言,他的上師叫寶賢海上師。這個寶賢海上師,據說二世達賴喇嘛,他對於中觀的領悟,是從這位上師而得到的。而這位寶賢海上師,他曾經在深山閉關四十年。所以說你要真正的幫助別人,你自己要先調伏自己的內心,可能就要去深山,去不吵雜的地方,比較幽靜的地方,然後來閉關。
有另外一個狀況,就是你要看看當時的狀況。當時的狀況,如果你真的可以實際的幫助別人,那可能你要拋棄你自己到深山修行。就是你閉關與對社會幫助比較之下,覺得你如果來社會、來傳法,這樣利益比較大的話,那你應該選擇來利益別人,而不是自己去深山閉關。
第一世達賴喇嘛,僧成大師,他也是去深山閉關很久,後來他在下半輩子的時候,他就沒有持續閉關,他到衛藏的地方,他蓋了一間很大的寺院。下半輩子他就一直在蓋寺院,在教授經典,然指導怎麼蓋房子。第一世法王有說,雖然如果我去閉關,一直在深山修行,我會生起一些證量,但是我現在沒有去閉關,我反而來蓋寺院,來教授佛法,這樣作利益會更大,因此我作了這個選擇。所以我們要視情況而定,看什麼的幫助比較大、利益比較大來作決定。我們現在講正文。
59、無明至老死,究竟之支分,十二緣起法,吾許如夢幻。
60、十二支分輪,轉於生死道,此外不承許,有情業果行。
61、猶如憑依鏡,面容輪廓現,彼非移於彼,彼無彼亦無。
62、如是蘊結生,投生於他有,往生全皆無,智者恒確定。
63、總之空性法,產生諸法空,作者受業果,佛陀示世俗。
64、如同鼓之聲,芽生以聚合,外在之緣起,承許如夢幻。
65、諸法由因生,絲毫不相違,因以因而空,故知彼不生。
第59個偈頌,講到內在的十二緣起法。龍樹菩薩有講到十二因緣,他是互相的依賴和互相的觀待,靠前因生起後果,所以他要依賴後果來安立它是因。同樣的靠無明生起行,所以行是靠無明而來,所以無明它是行的因,它怎麼變成行的因,也是要有行,所以也要觀待行,這第二支的存在。十二因緣它是互相觀待、互相依賴的,所以它是沒有自主的存在。
釋迦牟尼佛在初轉法輪的時候,談到四諦的道理。先講到體性,轉法輪的時候,先講到四諦的體性,第二個講到作用。第三個講到說「此是苦我已知苦不更知」這有兩種解釋,一個解釋是苦我已經完全斷除了,所以我生起了淨無生的智慧了,所以我已經完全斷除痛苦,我不會再生起痛苦了。
第二個解釋,淨無生的意思是說,他雖然說無生,但痛苦並不是無生,這裡的無生把它解釋為自性的無生,就是沒有自性生,他是這樣來作解說。在此接著說,沒有自性清淨也就沒有客塵清淨,客塵就是暫時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是自性空的話,當然也就沒有一個對治了,也就沒有一個錯亂了。因為如果它是自性有的話、有自性的話,如同我們執著它是有自性、自性存在,所以就沒有錯亂了。所以因為他是無自性,所以有個錯亂的現象,有個錯亂的現象,我們可以對治他,因為他是無自性,無自性是真理。所以靠瞭解無自性的道理,我們可以來斷除有自性的這些錯亂識、這些執著,釋迦牟尼佛如此的講說。
十二因緣從無明到老死,這十二支這些因果法,他是只有靠我們顯現,靠顯現看到這些法,來運作、來安立這些法的存在。這些十二因緣,這些因果是互相觀待的,所以說他沒有一個獨立的性質。講說了內在的十二因緣之後,又說到了世俗的道理,也就是講說他們是互相觀待的,就是前因要觀待後果。連因也要觀待果,不只是果觀待因而已,因此講到無自性的道理。
同樣的以內在的這些法,因為觀待所以它是無自性的。同樣的以外在的這些法,外在的緣起法,比如沒有心的樹木、山,這些所有的山河大地,這些它也是因為觀待而有的。因為它是觀待而有,所以不觀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卻看到它是不觀待而存在,所以如同我們所看到,並不是不觀待而存在,所以就覺得是假的感覺,所以會有幻像。所以在此才講說,第64個偈頌第三句「外在之緣起,承許如夢幻」。
我們看到這些諸法它的運作,這些因果道理,它雖然沒有自性,因為沒有自性,所以它要依賴名言來安立它的存在,所以說它是要依賴因緣的。所以說在後面講到「諸法由因生,絲毫不相違」就是我剛剛講的道理,因為它是無自性所以它要依賴而有,因為它要依賴所以要依賴因緣。所以說無自性的道理,跟這些從自因而生,這兩個道理是不是相違的呢?不相違的。因為是無自性,所以它能夠依賴它自己的因緣而產生,所以是絲毫不相違「諸法由因生,絲毫不相違」。
「因以因而空,故知彼不生。」「因以因而空」是講到無自性的最究竟的道理,「因以因而空」因是觀待而有,所以它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因,所以說「故知彼不生」生也就是生無自性的意思。再提到第66個偈頌。
66、一切法不生,力說是空性,總之諸五蘊,稱為一切法。
諸法它的體性,它自己本身也是沒有自性,它的因也沒有自性,它的果也沒有自性,講到三解脫門。這可能是,它是三解脫門的對象、對境,所以我們取它為三解脫門。真正的三解脫門是證得這三個道理的這種心識。為什麼是解脫門呢?就是我們要解脫一定要由這個才能解脫。如同《四百論》裡面講說「寂滅無二門」,你要得到寂滅涅槃,他只有一個方法而已,他只有一個門而已,所以講說「力說是空性」。現在講到第67個偈頌。
67、依照彼說故,不斷世俗流,相異於世俗,其乃不可得。
這裡翻譯成「依照彼說故」,事實上這裡有講到一個「真實」,如同真實而講說,翻譯應該翻成真實。這裡真實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空性。這個空性因為是緣起的原因,不是說我們去尋找找不到,所以我們就說他是真正的空性。所謂空性是他本來是個存在的東西,然後因為它觀待而有,觀待和不觀待是相違,不只是相違它是一個正相違。
不觀待的存在,透過這種的思考我們可以知道,不觀待的存在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不觀待而有、自性而存在是不可能的,不可能這樣而存在。是因為觀待所以說他無自性,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這裡講說,暫時先翻成「如說真實故,不斷世俗流」這裡講的世俗的意思是什麼呢?是所謂的生滅,或自他、或者是會傷害、或者會幫助的這些諸法,它會不會不見呢?因為我們講無自性,是不是就沒辦法安立這些道理呢?並不是的。
總之所謂的勝義諦,他是在講他的究竟性質,任何一個世俗的有法的究竟性質,它就是所謂的勝義諦。如同在《入中論》裡面有講說到,所謂的世俗諦,他就是一種假相,勝義諦就是他最究竟的真理。所以在此很清楚的講說,一切諸法上,它都有勝義諦和世俗諦這兩個性質。所以在一個基礎上,在這之上它有勝義諦和世俗諦的體性。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如果沒有這個有法,怎麼會有有法上面的法呢?有法就是一個基礎。
68、世俗說為空,唯空是世俗,無必不生故,如是作無常。
69、癡業生世俗,業則由心生,心乃習氣聚,習氣離則樂。
70、安樂心寂靜,心靜不愚昧,不愚知自性,知彼得解脫。
我們現在講到第71、72個偈頌。
71、真如真實邊,無相與勝義,最上菩提心,亦說是空性。
72、諸凡不知空,即非解脫依,六趣生死獄,愚昧者流轉。
講到「諸凡不知空,即非解脫依」講到什麼呢?就一般而言,比如說冷熱而言,當冷,為了要去除冷的感覺,我們需要使熱的溫度增加,所以說他這兩個是相違的情形,只要越來越熱,冷的溫度就越來越減少。
同樣的光明跟黑暗也是一樣,為了要去除黑暗一定要有光明,這兩個是相違的。這光明是怎麼來去除黑暗,是只要有光明,光明一來,黑暗就頓時消失。冷熱而言,它們不是說有冷,熱馬上就消失,是要透過比較長時間的續流,才能對治的。
同樣外在的這些法,他們有相違的性質,如果沒有相違的這樣的性質的話,他們就沒有辦法改變。因為有相違的性質,所以我們可以靠人力來改變它。靠人力可以改變它,我們就可以有個動機、想要來改變它,所以就可以改變這些外在的東西。
以內在而言,內在的心識,有些心識是互相相違的。心識它有執境,就是執著境的功能。如果這個心所執著的是正確的話,它就是正確的心識。如果它所執著的跟事實上是不吻合的話,就稱為它是顛倒識。正確的心與顛倒識,這兩者也就是相違的。我們就把它稱為,這就是所謂心識的一種相違。
同樣以實質跟菩提心,他們是不是一種執著的相違呢?他們的執著是不是相違呢?不是的!菩提心他是一種什麼心?他是一種想希求的心,想要的心,一種欲求的心,是一種願,是一種想要發願的心。但是以智慧而言,它並不是這種心。為什麼講到智慧呢?因為實執它是屬於慧見,屬於染見,是屬於煩惱的一種見解,或者我們講染慧,他是一種煩惱的智慧。他就是百分之百的認為這就是對的,但是因為他所了知的不是最正確的,所以會給我們帶來錯誤的執著。
所以總之,實執和菩提心這兩者,他的執著並不是正相違的。以慈心和瞋心這兩者而言,他的執著就是正相違的,當我們針對一個對象,對他生起了很大的慈悲心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對他生起瞋心。這種慈悲心一直增長的時候,對這個人的瞋心就會減弱。但是這些都是非染見,這些都是非智慧的煩惱,非見解的這些煩惱。這些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染見,有見解的煩惱。
我們要怎麼樣來去除煩惱呢?是不是說把非染見的這些煩惱,我們要直接去除呢?並不是這樣的。我們要去除他的根本,也就是染見的煩惱,也就是染見。這個污染見,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無明,無明它就是染見。像我們只是修慈心和悲心,它只是一種破壞的對治,它會來對治瞋心,但是它沒有辦法斷除它的根本,所以說它不是能斷的對治。
所有一切煩惱,它的根本都是無明的這種染見,如果沒有斷除無明的話,這些煩惱是無法斷除的。因此我們昨天在《四百論》有提到,我們的身識是遍佈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就如同無明遍佈所有的煩惱,所以我們要斷除無明才能斷除所有的煩惱。
所以我們很清楚可以知道,了知無自性的道理的這種智慧,跟執著有自性的這兩種心,它是一種正相違。像無我的道理,我們只要去思惟、去觀察、去分析的時候,我們對它的信心就會慢慢地增長,真正的就是無自性,真的就是沒有一個自性,真的就是無我。為什麼呢?因為它是有理由的。
但是我執來講,它是沒有理由,因為無始以來的串習,有這個習氣,所以認為,我們看到這些都是有自性的,因此我們會執著他有自性而已,他會給我們帶來暫時錯誤的執著。如同他所見的,我們如果去找的話,這種自性去找的話,就是找不到。
因此在第72個偈頌,講說到「諸凡不知空,即非解脫依,六趣生死獄,愚昧者流轉。」因此講空性是很重要的,如果要解脫的話,一定要有空性。因此想要,欲求解脫者,我們要來禮拜空性。
所以說我們在講到空性,空性就是自性清淨,自性清淨也就是所謂的空性,因為有自性清淨,所以才能客塵清淨,客塵清淨就是可以破除這些煩惱等等。我們講到滅諦,滅諦的意思就是斷除所有的所斷品,所以斷除所斷品的滅功德,我們就稱為它就是所謂的解脫。靠自性清淨所以我們斷除了所有一切的所知障,這種最究竟的滅除所知障的這種斷理的功德,也就是所謂的佛,或是自性身。
所以一般我們講到「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唸到這句話的時候,如果有剛剛的那些道理我們都理解的話,會覺得唸這句比較不一樣。就是了解這些所有的內容之後,再來唸阿彌陀佛會比較不一樣!
所以我們不知道怎麼來成佛,佛的果位是什麼,我們不瞭解這些道理,只是說我知道有個淨土,想要去淨土,一直念阿彌陀佛!它的力量不是那麼大,也不是最主要的佛法、真正的佛法。
之前在西藏有個上師他在說法,有個弟子就問上師說:佛在那裡?那個上師就思考了一下說,佛就是在的依稀的空中裡,然後他是放著光芒的,就在空中裡。一般我們也會覺得阿彌陀佛在虛空裡。
所謂的佛,是內在的,不是外面的。所以真正的阿彌陀佛,是從我們的心識的轉化,才能夠變成的。所以我們講到阿彌陀佛最究竟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內在俱生原始之光明,他有了知所有一切諸法的功能,就是靠此我們才能變成一個阿彌陀佛。
龍樹菩薩他主要的一個心子,我們稱為龍智。之前我去日本的時候,有看到龍樹菩薩的一個唐卡,在這個唐卡上龍樹菩薩他是持著金剛杵的,我們可以知道他跟密法是有密切的關係,是一個金剛持的上師。他的弟子龍智這位菩薩,在他的著作裡有一些很重要的密法內容。
在《密集金剛》的灌頂儀軌裡面,有談到一個偈頌講說,「菩提非能賜,菩提莫能持」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所謂菩提不是任何一個人給我的,因為能夠成辦菩提的因緣,我們是與生以來就俱有的,我們有一個唯明唯知的心,這種唯明唯知的心,只要我們好好發展的話,自然我們就可以成佛。「菩提莫能持」也不是說別人他有這個菩提,他給我們。我們本來就有成就菩提的因緣、這個能力。
那什麼才是佛呢?在第三、第四句就講到,「自法遍知故,此成佛正覺。」 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自法,自己的法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特色,也就是俱生原始光明,當俱生原始光明他的能力,完全的展現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佛,我們把此稱為佛。
所以以自己而言,我們要知道一切種智和解脫,它是可能成辦的,我們好好修行是可能得到這樣的果位,生起這樣一個很決定的定解心。同樣的與其他的眾生也一樣,他們也都有唯明唯知的心,他們也是因為被無明所控制,所以一直在輪迴當中受苦,這樣思惟之後,我們就會生起希望他能夠脫離痛苦的這樣一種心。會想希望他的俱生原始之智,可以很迅速的變成智慧法身,也就是真正的他利希求。真正的他利希求是講到他利,什麼是他利呢?也就是他人的涅槃,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他利。講到他利的時候,要講到涅槃,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可以知道,他講到空性的道理。對如果空性的道理,如果不理解的話,你沒辦法真正的知道,什麼才是涅槃。
這裡說的慈悲心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慈悲心說,你如果不知道它是可以斷除痛苦,它是可以遠離痛苦的話,你只會覺得希望它脫離痛苦。他雖然很痛苦,但是它的因,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因是可以斷除的話,就會覺得真可憐,那反正也沒辦法,很無奈的樣子。但是我們如果知道痛苦是暫時的,它是一種客塵,它是暫時性的,然後它有它的因,那它的因也是暫時的,所以它的因又有對治,又有一個正對治可以來去除它的因。就是靠真正的一個量,帶來一個希望眾生想脫離痛苦的心。那時候跟剛剛希望眾生脫離痛苦的心就不一樣,因為剛剛是一種很無奈的感覺,之後就是因為它能夠脫離痛苦,所以他的力量又變得更強。所以龍樹菩薩在第73個偈頌講說:
73、如是此空性,瑜伽者觀修,愛好利他心,無疑將產生。
這裡有講到「愛好」,藏文來講是講到貪愛。這個貪也就是說完完全全的對眾生的一種慈悲心,我們把它取之為貪,它不是真正的一種貪。
我們把《菩提心釋論》先講到這裡,現在我們要講《修次中篇》。
以上龍樹菩薩《菩提心釋論》講說的道理,就是讓我們知道,佛陀的果位是有可能的,它是存在的。然後我們要如何來承辦佛陀果位的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如何來成辦佛陀果位的道理。
我們知道是可以成佛的,成佛要用什麼方法來成佛呢?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來修行呢?這個道理在《修次中篇》當中就會講說。
就如同我們昨天講說到的蓮花戒,就是《修次中篇》的著作者。蓮花戒的老師,他的老師是靜命論師,他是靜命論師的一位主要的心子。靜命論師而言,他有什麼著作呢?他有一個著作叫《中觀莊嚴論》,還有另外一本著作叫《攝真實量論》有這兩本。對於《中觀莊嚴論》他的弟子蓮花戒大師有作一個解說,這本就稱為《中觀光明論》。關於《攝真實量論》的解說,蓮花戒大師有一本很厚的著作來作解釋。一般我們稱這兩位大師,稱為靜命父子。
一般以《中觀》來講,中觀派者可以分為兩類,就是在名言中承許自相,跟在名言中不承許自相這兩種。在名言中承許自相的這些大師裡面,他們還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承認有外境,一個是承認無外境的。靜命父子這兩者,是屬於在名言當中承認有自相的存在,不僅是如此,他們不承認外境的存在。就是說他們承認二取空,他們不僅承認唯識派的二取空的道理,事實上還承認中觀的道理,中觀的見解。
靜命論師也是受到藏王的邀請到西藏,同樣蓮花戒大師也是受邀請到西藏,後來這兩位大師都是在西藏圓寂的。有關修次三篇,初篇、中篇、後篇三篇,都是在西藏作的,有關《中觀莊嚴論》,還我們剛剛所講的《攝真實量論》的注解,他是在印度就著作的。
在《修次中篇》裡面有講到修行,「修」這個字,也就是他主要所講說的內容是修行,怎麼來修行。所謂修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讓我們串習,讓我們習慣他,養成一種習慣。
我們想要讓我們的心改變,要改變這個心,我們必需要知道,我們的心想要改變成什麼樣的一個心,我們要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要串習。這個心要串習就是所謂的修。修就是在《現觀莊嚴論》第四品有講說,一個是異相的修持,一個是識相的修持。異相的修持,「異」就是對境的意思。「識」的修持,識就是心,心的一種修行。我們頭先講識的修持是什麼呢?識相的修持也就是,比如我們講信心、悲心,這些都屬於識相的修持,因為它本身是一種善心,這種善心,本來我們沒有信心、本來我們沒有悲心,要讓我們的心變成一個什麼?悲心。這個心本身變成一個悲心,或者變成一個信心,一個虔誠的心。所以就等於說它要變成這個法它的本質,靠這樣的修持,也就是心識的一種修持,心相的一種修持。
另外一種修持,是對境的修持,不是說你自己要變成那個東西。就比如我們說無常、無我,任何一個心它本身就是無常、無我,這根本不用修的,因為本來的產生,它本來就是無常的,無常的性質,它本來就是無我的性質,這個是不用修的。但是現在所講的,它要以異相修持,異就是對境,怎麼修持呢?要去知道無常跟無我的道理,要知道這個道理,把它視為一種對象,要認知無常跟無我。它本身本來就是無常和無我的性質,這個是不用修,就是要讓我們知道這個道理是無我、這個道理是無常,所以他是以對境的方式修,並不是說他自己本身是變成了這樣的一種心,這樣的修持的就是異相的修持。要修這二者,都需要去串習,一直這樣的修。
修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觀修,一個是止修。觀就是要去觀察、分析、檢驗,去觀察,這個我們就稱為觀察修。靠這個觀察之後,思惟種種道理之後,我們會得到一個決定的定解,會覺得說這個就是如此,會達到一個結論。當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的時候,我們那時候就不需要再觀察,我們可以安定在這個道理,比如無我的道理上,心就一直停在這個境上,這樣修行,也就是比較相似定的修行。總而言之,就是有兩個,前一者是觀修,後者是止修,就是停止在這個境上,不作任何的思考、觀察。
所以這個靜命論師,他在西藏的時候,他開始被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到西藏的,那時候藏王也有迎請從中國內地來的一些修行者、一些和尚,同樣他也迎請從印度來的靜命論師。昨天我們有提到不動禪定院,也就是在桑耶寺裡面,有幾個不同的院,一個是班智達譯經院,就是全部在譯經的;不動襌定院就是在修襌定的;還有一些驅魔咒師院,就是專門在驅魔咒師的;另外一個清淨戒律院,有分這幾個院。
在那個時候,從中國來的這些和尚,他們最主要是修學止觀,就是修襌定。但是在靜命論師之後,後來就分為兩派的說法。有一派是說我們只要修行就好,我們不用去觀察,我們不用觀修,我們只要止修,修襌定就好了。但是這些人並不是在靜命論師時代就有的那些人,因為若是靜命論師時代就有那些人的話,靜命論師應該會排斥他們的一種修行方法。所以這是指另外一些從中國來的和尚,他們認為說根本不用去觀察,我們只要好好修止就好,修襌定就好了,修襌定是最主要的。
蓮花戒大師就很清楚的講說到,止修重不重要?很重要。但是想要讓我們的智慧增長,光只是修止是不夠的,必須要去觀修,必須要去觀察修。所謂的無分別,就是在證空性的時候,我們會講說他是無分別的狀態。所謂無分別並不是只有止修而已,要生起無分別之前,一定要先有一個觀察修。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把修次初篇、中篇、後篇,三個融貫起來一起閱讀的話,我們很清楚的就可以知道,蓮花戒大師,他是多麼的著重於觀察修。那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