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04 05:09:08
尊貴喇大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3/04 05:07:42   編輯部

什麼是大悲心?什麼是菩提心? 
喇大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廣論》教授 內容翻譯:勝義老師

問:修持般若智慧是否就可以到淨土?

答:首先我們要釐清這個般若智慧是在講什麼?智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那一種智慧?要問這個問題還要釐清是以那一個宗派為基礎?

問:空性智慧,以佛經來講就是《心經》。

答:如果《心經》的話,就是中觀,中觀裡若是應成派的話就是需要了悟空性才能獲得解脫,但是中觀自續派又是不同了,中觀自續派認為阿羅漢有三種:聲聞、獨覺,和大乘的阿羅漢,你是指那一個阿羅漢?若是指大乘阿羅漢,可以。所謂大乘、小乘的界線就是有没有菩提心,以中觀自續派來講的話,若是大乘阿羅漢要出離輪迴,要有空性,若是小乘的話,就不必有空性,為什麼中觀自續派說小乘阿羅漢不必要有了知空性的智慧?因為小乘阿羅漢透過無我的智慧,也是可以出離輪迴。在中觀應成派裡有八大難題,八大難題第一個就是,要出離輪迴一定要有空性的智慧。

問:《入中論》裡說:「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是說這個嗎?

答:這時候它是要闡述三種心,第一個叫做「大悲心」,第二個叫做「空性慧」,第三個叫做「菩提心」,這時候所講的「菩提心」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此時以甘蔗來做譬喻,甘蔗的皮算是甘蔗的一部份吧,但是甘蔗的皮是甜的嗎?不是的,它雖是甘蔗的一部份,但只是皮而已,並不是甘蔗的精華,這段講的是生起「菩提心」主要的因是什麼?是大悲心,大悲心要引發菩提心當中有一種心叫做不依經驗的「菩提心」-就是還没有經驗的「菩提心」,它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獲得具有經驗的「菩提心」的時候,才叫做「菩提心」,這時候的「菩提心」就等於是甘蔗的滋味,甘蔗的精華,這是《入中論》前面的部份,這個部份仁波切說他還記得,後面的部份可能忘記了。

「菩提心」和「大悲心」這兩個不但不一樣,還是相違的,菩提心是「心王」,但是大悲心是「心所」,這就有如因果是相違的一般,以應成派的觀點來講,因果是相違的,這在《四部宗義》裡除了毗婆沙宗的某一個小部承認有因果不相違以外,其他都承許因果是絕對的相違,《四部宗義》當中有這樣的差別,這要去判斷明白。

問:「菩提心」和「大悲心」的不同?

答:首先我們要知道修「菩提心」,「菩提心」生起的方式叫「七因果次第」,「七因果次第」前面六個是「大悲心」的因-「大悲心」生起次第的因,第七個叫做「大悲心」,「大悲心」引發「菩提心」,「七因果次第」會在後面提到。

問:為了利益眾生解脫輪迴而發心修行是不是叫「菩提心」?

答: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菩提心」?什麼叫做「大悲心」?尤其在台灣,這些常常搞混,尤其是這個利他的心,很多人都把利他的心當做「菩提心」、「大悲心」在講,看到一些法師他們在電視上講法的時候常常搞不清楚,他們所講的意思可能是講利他的心,所用的名詞卻是「菩提心」,「大悲心」。

什麼叫做「悲心」呢?所謂的「悲心」指的是,願他不受苦,願他能夠離開痛苦,如我希望自己的兒子遠離痛苦,這叫做「悲」;那什麼叫做「慈心」呢?所謂的「慈心」就是願他具有安樂,願他快樂,這個叫做「慈心」。

「慈心」和「悲心」是互相引發的,若是具有「慈心」的話一定會引發「悲心」,具有「悲心」一定會引發「慈心」,這兩者是並存的,但這個還不叫「大悲心」,這個叫做小悲而已,什麼是「大悲心」呢?首先要了知自己所追求的快樂究竟是什麼?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快樂目標之後,才能夠安立他人身上的快樂目標,要生起「大悲心」並不是這麼容易的,要生起「大悲心」首先一定要了解什麼是業果,深信業果,並且了解什麼叫做「12因緣」。

知道業果,知道「12因緣」之後,要知道這當中所指的"苦"究竟是什麼?"苦"有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要深刻的了解什麼叫做「行苦」。深刻了解「行苦」之後要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人,但他人是無邊的,自己和他人比起來,他人是比較重要的,這種生起方式叫「自他相換」。

除此之外,另外一種叫做「七因果次第」,「七因果次第」首先要先「知母」,所謂「知母」就是從無始生死以來,一切眾生都曾經當過我的母親,一切眾生都叫做如母有情,深刻了知一切眾生都對我具有大恩,於是要「念恩」,知道他們的恩德,感念他們的恩德,感念他們的恩德之後要思維「報恩」,思維「報恩」之後整個心境就不一樣了,這時候會生起怎樣的心呢?次第的生起「遍慈」-遍及一切的慈心。

什麼叫做遍及一切的慈心呢?這時候看待一切眾生,整個看法、觀點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我們看見自己的小孩和看見他人的小孩眼光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自己的小孩再怎麼醜,在自己眼中都是最美好的,同樣的,這時候看到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悅意的,在這之上才能引發起「大悲心」。於是對一切眾生生起遍慈的心,這時候這個心力會越來越強烈,不由自主的希望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這時候就叫做「大悲心」,這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悲心」!

生起「大悲心」之後會再引發「菩提心」,「菩提心」緣二處,為什麼說它緣二處呢?當生起「大悲心」的時候,他會想,我應該要怎樣才能幫助眾生?我應該要怎麼樣才能給予眾生安樂?所以他心中想的是一切有情,這是緣的一個部份,另外一個部份緣那裡呢-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果。

當生起「菩提心」的時候它所緣的是一切的眾生,這時候他心中所想的是,我要如何才能幫助一切眾生?我要怎麼做才能令一切眾生具有安樂,並且遠離痛苦?

這時候「菩提心」生起,所緣的是一切的有情,並且這時候心中有兩種願,這兩種願是什麼呢?我要如何才能幫助一切有情,我要如何才能讓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為了要利樂有情的緣故,所以我要獲得無上的正覺,無上的佛果,因為佛具備這樣的能力,於是心中念茲在茲的都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的這樣一個心。

在顯教裡面,對於「菩提心」是有這個標準的,它的標準是「緣一切有情而生起二種願的大乘入門主要心王」,因此這邊說明了菩提心是追求無上的佛果而行利他的心,並且這個心是真實的「心王」(註,請參考《心類學》的說明),這個心是為空性智慧所攝持,所以菩提心要生起它不容易。

這時候因為它是「心王」的緣故,既然是「心王」,它就排除51個「心所」(註,請參考《心類學》的說明),這時候所追求的是不由自主的,想要利他的心,不造作的。

因為具有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不由自主會思維要如何成就無上佛果來利益眾生,因此會以「菩提心」為動機而行佈施,因為知道佈施是成佛的因,因為要成佛所以做佈施,也因為要成佛的緣故而修持戒,所以具有「菩提心」所行的一切行為都成為成佛的因,這是具有「菩提心」的前提才成為成佛的因,如果不是慈悲心所攝持的話,那所造作的一切行為都不是成佛的因。

所以我們要去思維: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是否真正成為成佛的因?!就像剛才我們所講到的,要具備「菩提心」所造作的善業才成為成佛的因,不然這些善業都叫做「有漏」的,什麼叫做「有漏」呢?成為再輪迴的因而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