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1

淨空法師(1998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第一章——概要
   
1、這一部經的的對象是大心凡夫。我們是凡夫,可是凡夫要具有大心才能夠接受如來的根本大法。
2、佛在這部經上教我們八個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佛是教我們怎樣去過佛菩薩的生活。九法界的眾生,苦海無邊。超凡入聖,從凡夫的生活能轉變成諸佛菩薩的生活,這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對一切眾生,就是作師作範。如何能令大眾消除隔閡、歧視,和睦和平,要想這個目標早一天實現,最好的方法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教學的目標,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真正能過到美滿的、幸福的一生。社會安定和睦,國家富強,世界大同。
3、全經是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示現成道二七日中所說,在定中所說。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佛都說盡了;世間法、出世間法一法不漏!大龍菩薩收到龍宮裏收藏。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了,大龍菩薩把他接到龍宮裏參觀。看到圓滿的《華嚴經》,分量有多少呢?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
黃念祖老居士說,一個銀河系是佛經裏面講的一個單位世界,那麽一個大千世界是十萬萬個銀河系,十億。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大千世界。
印度人算字數,是以句子,四句,不管長短,四句就叫一偈,以這個為單位。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一套書搬到我們地球容納不下。
中本算是《華嚴經》的節本,也不是閻浮提眾生(我們這個地球眾生)能夠接受。
下本《華嚴》簡直就是目錄。分量有十萬偈;四十萬句。四十品,龍樹菩薩就把這個本子帶回來了。《華嚴》是龍樹菩薩傳到人間來的;經上載,龍樹是初地菩薩。
4、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是後漢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
5、《華嚴》東晉傳到中國。譯稱為《晉經》,六十卷。三萬六千頌。原本是十萬頌。武則天執政。印度實叉難陀帶來的總共有四萬五千頌。譯後稱《唐經》,也稱《新華嚴經》;就是《八十華嚴》。唐朝德宗貞元年間,烏荼國王向中國朝廷進貢,禮品裏面有一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就是八十經的《入法界品》。合起來華文的《華嚴經》超過五萬頌。
6、弘一大師教給我們,佛法好,他勸人從《華嚴經》學起。要學清涼大師的注解《華嚴經疏鈔》。疏是注解經的;鈔是注解疏的。佛經裏,注解稱之為“論”。中國古時,注解稱之為“傳”。《春秋》是一部古書,孔老夫子給它刪訂整理過,左丘明給它加以注解,稱之為《左傳》。“傳”跟佛法裏面那個“論”意思相同。
如果這個注解符合佛的意思,一點沒有錯誤,你跟到我這個學就行了,有這樣的口氣,這就稱為“論”。不敢有這個口氣,恐怕我還有不到之處,要請諸位加以批評改正,那就不敢用“論”,不敢用“傳”,所以用“疏”、用“鈔”。現在人就更客氣,用講記。
7、弘一大師建議:八十卷經讀到《離世間品》,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四十華嚴》,四十卷,這樣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這是我們華文《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好!
   8、賢首國師的注《華嚴經探玄記》,以《六十經》為主。
唐譯的注子,清涼的《疏鈔》,還有李通玄長者的《合論》。依照經文一字一句地詳細解釋,這個是疏鈔。《合論》它是一段、一章、一節裏面的這些大意,提出來發揮。
清朝初年鼓山湧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師,他將疏跟論合起來,編了一部書:《華嚴經疏論纂要》,我們這一次講解主要的就是依《疏論纂要》。
   9、信、解、行、證
   每一部經都具足教、理、行、果。言說文字是教學。教裏面含有理論,是幫助我們生活幸福美滿。裏面有方法,你做了之後,你一定得到好處。好處就是幸福美滿,就是果。
一部經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經也具足,乃至於一字一句,無不具足。我們學習,清涼也教給我們四個方法∶信、解、行、證。教,我們要相信;理,我們要明白;行,我們要真幹;果,我們要親證。
   10、清涼將本經分為四分,“分”是部分,全經分作四大段。
第一段“舉果勸樂生信分”。這個第一部分所說的是毗盧遮那如來,成佛之後他的果報,依正莊嚴。正報,他的身體;依報,他的生活環境。這個果報無比的稀有,無比的殊勝,能生起信心,喜歡向他學習。佛說法,巧妙之處;佛是先把好處展示出來給你看!他不先說因,他先說果;先說因,你難接受。
今天要把這樣圓滿的佛法介紹給社會大眾,為什麽不能接受呢?這原因在我們沒有能夠把果報拿出來給人看。
11、佛教我們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一定要斷煩惱,要斷習氣。毗盧遮那佛依正莊嚴,我們對於佛這種生活環境才生起羡慕嚮往,覺得應該跟他學習。他能成就,我也能成就。
   12、《般若經》:“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法,法要放下,何況世間東西,更要放下。放下是叫你心裏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煩惱,放下分別,放下執著,無論從事那一行的工作,都是佛菩薩的工作,保持心地的真誠、清淨、慈悲,你能保持這個,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真正學了現前就能得到。
13、本經在因果上講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種因果。“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錯綜複雜的,周遍法界,有五種。在第一分裏面是所信的因果。經文一共有六品經:世主妙嚴、如來現相、普賢三昧、世界成就、華藏世界,這五品是講果報;末後一品:毗盧遮那品,這是講修因。這一部分是說佛依正的因果。
   14、第二部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說的是宇宙人生複雜的現象,所以在五周因果裏面,它就占兩分∶一個是差別因果,一個是平等因果。
15、差別因果是講十法界之內,形象不相同,千差萬別。不平等最明顯的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那是外面表現的相狀,我們要重視的是起心動念。在十法界裏面愈往上去,那個相就比較上要單純,愈往下面去愈複雜。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了;最複雜的是什麽地方?地獄。最單純的是那裏?最單純的是佛法界,十法界裏面的佛法界。
16、如果超越十法界,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斷了。
執著是煩惱障:見思煩惱;
分別是所知障,
無明就是妄想,妄心。
妄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十法界裏面的統統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一個很大的關口,很難突破!法相家所講轉八識成四智,這個關口就突破了。
突破了十法界,他到了一真法界。差別因果沒有了,是平等因果。跟諸佛如來用一個心,真心。十法界裏面用妄心,一真法界是真心,
17、真心是什麽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也是《華嚴經》上講的大心,大心凡夫。發菩提心才能夠契入一真法界,我們今天分別、執著這是一品都沒有斷,我們有什麽資格接受如來的大法?發大心就行了。我們的心量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但是我們的二障沒斷。起心動念不再為自己想,為整個社會想,為整個世界想,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想,這叫大心。
18、從初住菩薩,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華嚴經》上一共把無明妄想分為四十一等,分分破,分分證;到等覺那是究竟平等,完全平等。
19、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面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斷。是不難放下的。圓滿的智慧德能是本來有的,本來有的一定可以證得。我們不能斷,那是自己沒有做克己的功夫。你不想去斷它,諸佛菩薩也幫不上忙。
20、在佛的教學當中,我們非常明顯地看到五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要是算妙覺,一共六個位次。佛法的修學,圓圓滿滿呈現在我們眼前。每一條裏面都說十,十代表圓滿,不能把它當作數目字來看。
21、住佛之住,這個叫十住位。這個住是講你心裏面的安住,你心要住在那裏?佛在《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無所住就是佛住。無所住是指什麽?是真實智慧。《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住真實慧”,住真實慧就是十住菩薩。“過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那就是住佛之住,佛就是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
22、“兩邊不住,中道不存。”佛教給我們:“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著有是什麽呢?能夠起心動念,約束自己,肯斷惡修善,在六道裏面還不至於墮三途。
23、我們不入這個佛住境界,果能把心量擴大,也就接近佛。這種住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落實。發菩提心,如果講四弘誓願就比較容易懂得。
24、第一個要發大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愛護眾生,關懷眾生,全心全力照顧眾生,這就是度。關懷、愛護一定是平等,沒有怨親;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盡心盡力,這才叫菩提心,這才是發大心。第一願要是做不到,後面三願都沒有了!
第二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我要度眾生,一定先要把煩惱斷掉,成就自己的德行。孔夫子教學,德行擺在第一;佛教學,也是把德行擺在第一。先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然後再求智慧。
“法門無量誓願學”。“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力量在推動你。
“佛道無上誓願成”。不成佛道度眾生不能夠圓滿。唯有成佛才能度等覺菩薩,上至等覺,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平等得度。
25、這樣的心才叫大心凡夫,發這個大心,你就住佛所住了。我們現在煩惱沒斷,但是這個心量,心不輸給十住菩薩,就是超越。《無量壽經》上講“行超普賢”,你那一樣超過普賢?心,這個大心超過普賢。在斷煩惱、學法門,那不如他,但是大心不輸給他,我們憑這一點“行超普賢”。
《華嚴經》裏所說,也就是《無量壽經》上的一句話:“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些人怎樣修學普賢菩薩之德,也就是學習普賢菩薩的生活,學習普賢菩薩的工作,學習普賢菩薩處事待人接物。
   26、十住,住佛之住。十行,行佛之行,學佛的生活。佛的生活是什麽?佛的生活是愛護一切眾生,關懷、幫助一切眾生。
27、佛用什麽方法去做?六波羅密,生活行為六個綱領。第一個是佈施,第二個是持戒,第三個是忍辱,第四個是精進,第五個是禪定,第六個是智慧。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遵循這六個原則,這就是行佛之行。
28、佈施是放下、是舍,譬如財物,佛常說:“財為五家共有。”菩薩絕不積財。
持戒就是守法。忍辱就是耐心。
精進是要求進步,不是為自己做,是為一切眾生做;我們的生活穿衣、吃飯都是為眾生;活在這個世間為眾生活的,身體是為眾生工作的,不是為自己。
禪定是自己有主宰,不為外面環境所動搖,那叫定功。不受一切誘惑。
般若智慧是一切通達明瞭,不糊塗,樣樣清楚明白。這叫行佛之行。
   29、十回向位。佛法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之法,這叫做回向。
30、十地,這登地是完全利益眾生,幫助一切眾生信佛菩薩所信,住佛菩薩所住,行佛菩薩所行。拓開自己的心量,像經上所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等覺、妙覺在本經裏面說了十一品: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壽量、諸菩薩住處、佛不思議法、十身相海,這是講正報;隨好光明、普賢行、如來出現,這一共有十一品經,是講等覺跟妙覺。這是《華嚴經》第二部分,講“解”。你解了後,才曉得怎麽行。
31、第三分是“托法進修成行分”。法是萬法,六根所接觸到的,六塵說法,“塵說刹說,無間斷說。”時刻都在“大方廣”,都在“佛華嚴”中,契入成行。成就美滿的生活,跟諸佛如來果地上完全相同。這是一品經:“離世間品”,有五卷。
32、第四分“依人證入成德分”。完全示現榜樣給社會大眾去觀摩,啟發社會大眾過諸佛菩薩大圓滿、大自在的生活,完全展現給大家看。末後這一分在八十卷裏面,有二十一卷經文,叫“入法界品”。在四十卷經裏面有四十卷,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
33、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真心本性,這個才是自己。禪宗裏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麽?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也叫做本性,那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有多大呢?世尊把我們的心性比作虛空,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包太虛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我們今天那一樣不如佛?量不如佛,他量周沙界,我們那個量很小。
34、我們無始劫來起了無明煩惱,把我們本有的性德障礙住了,智慧轉變成煩惱呢?迷了,迷失了自性。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就是凡夫。
35、目標方向跟“大方廣佛華嚴”完全相應,這個人雖然是凡夫,也是菩薩,大心凡夫。大心凡夫,這個心一發,方向目標就準確了,這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
36、佛常在經上講“初發心的菩薩多”,佛在經上比喻像魚子一樣,可是真正能長成的沒幾個。為什麽?容易退轉。不退轉,你跟善財童子一樣,你這一生成佛了。為什麽佛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要無量阿僧祇劫?實在說就是形容你非常容易退轉,,一個人發心不退轉,那個相貌、相狀能看得出來,法喜充滿,清涼自在,智慧增長,業障習氣自自然然就消除。在本經用這個“嚴”來代表,代表究竟圓滿的智慧,智大。
37、佛教是社會教育,他教學的物件是九法界一切眾生,教學的內容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這個教大了;
38、我們現在這個身是真心變現出來的色身,若就佛菩薩來說叫應化身,我們今天這個身也是應化身,佛菩薩是願力、智慧、功德的應化身,而我們是業障、煩惱、無明的應化身,追究起根源還是在覺與迷。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他明白,所以他應化得自在。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理論與事實完全迷惑,一點都不知道,所以這個應化就不自在了;我們叫業報身,隨業流轉,隨業受身,就苦不堪言。
39、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即使惡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他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也是周遍法界。我們的起心動念,你一個善念周遍法界,一個惡念也周遍法界,怎能不謹慎?
40、專心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心裏頭一個雜念都沒有,也是止於至善。《楞嚴經》上說得好,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叫真正念佛人。
41、淨宗修行的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五個科目常常記在心裏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都要將這五個科目落實,認真努力的去做到,這就是莊嚴我們的身體,莊嚴我們的性德,也就是莊嚴“大方廣”。第二個意思,以我們修學的功德莊嚴佛法、莊嚴眾生,這就是《無量壽經》上講“惠以真實之利”。我們對佛講求供養,我們拿什麽來供養佛?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裏面告訴我們“如教修行供養”。我們將佛的教誨真正做到了,這就是上供十方佛,真實的供養。如何能下濟三途苦?我們認真修行,將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那是真正的下濟三途苦。可見得能供養、能濟苦,都在自己真實修學的功夫。你自己要不真修,你拿什麽去供佛,拿什麽去度眾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真正落實,一定要自己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