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9 07:40:3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 十三講文字整理 四

  學佛次第講座

  上日下常法師主講

 第十講 生出離心——“解脫生死流轉

  這一堂,我們就講道次第的第十講,第十講是講啟發出離心,從上一堂我們談到皈依以後,正皈依是法,說皈依法的話,最主要的是瞭解什麼是如法,什麼是非法,然後呢?依法如法去做,造了白業善業那可以上升,反過來會墮落,因此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後,自然我們會很認真的,檢查我們的心裏以及行為,不過這樣呢?雖然是可以避免墮落,可終究還在三界輪回當中,從更深一層的意義去看,只要你還在生死輪回當中,這個生死的苦性一動都不動,我們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徹底的解決。所以這一次今天談的,就是這個問題,出離心這個題目,大綱分五點啟發出離心:

  一、出離心的定義;
  二、為何要發此心;
  三、發此心之方便;
  四、發心已應修之行;
  五、錯誤之邪執應知應防。

  實際上這個出離心是真正拿佛法來說的,對佛法的第一個基本的瞭解,是皈依瞭解的業果,可是從解決生死輪回這一點上來看,出離心是它的根本,前面這是個基礎,如果對出離心有誤解了。那後面所有的東西完全不可能,所以最後一點,特別關於這個可能的錯誤簡單的說一下,那麼現在我們在這裏,照著這個次第一點一點說。

  第一個什麼是出離心呢?也就是出離心的定義,這個心就是有自己的內心裏邊的一種決心,這個決心並不是說很情緒的。啊,今天碰的一點而是上面經過這樣的,非常理智的一步一步很有次第的如法推進,那麼真正感受到世界,即使你造了善,上升到天上,對不起,還在生死輪回的系縛當中,到最高的非想,非非相天,所以八萬四千大劫,它最後還是要掉下來,而在那個天上,在定當中的時候時間很長,在定當中感覺到就象我們睡覺一樣。當你真的入定的時候,真是感受是非常快樂的,可是在這個時間,就象我們睡了一覺醒過來,一小時也是睡,一天也是睡,現在你到那八萬大劫也是一樣,到那時候回過頭來還是要墮落,所以他內心當中有了這個認識以後,徹底一定要從生死輪回當中解脫,因為瞭解生死輪回的本質是苦,那怎麼辦呢?要求得涅槃之樂。

  二、發這個心呢?分二點:

  (1) 出三界之因;

  (2) 大菩提心之前導。

  當我們瞭解了這個世間的可惡可悲以後,那麼所以啊,我們就想辦法,這樣一步一步的努力,可是這個時候我們有一個特點,就是假定說,我們呢對這個生死的輪回並沒有強烈的,要跳脫這個心的話,沒有力量推動我們去策勵。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就是說我們,感覺這個地方的不理想,他雖然不理想,也覺得馬馬虎虎還可以嘛,那這種情況之下,人的習性它就會讓你停在這個地方,所以如果說沒有一個非常嚴肅的正確的認識,策發那個強有力的,這種決心跳出來的心的話,沒有力量推動我們要努力的一步一步深入。修行是一件苦事情,所以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非常強有的出離心,才能夠推動我們。所以經論上面呢?它告訴我們這樣,說假定沒有這樣的出離心,他就不會決心要追求真正的,跳出生死輪回的這個寂滅之樂這樣心,就好象我們普通一般人對這個自己的家裏說,這個蠻可愛啊!雖然多多少少有一點麻煩,乃至於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弄到後來還是捨不得,這樣,這是很明白的一個事情。所以這樣的原因,這個是對自利來說,所以你真的要想徹底解決生死輪回,這個必不可少的。因為看見三界輪回當中的根本意趣不理想,進一步因為看見自己沉在這個裏邊,而更嚴重的麻煩是,明明這是絕端痛苦的一個境界,我們卻偏偏不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四十二章經》上面說: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把你關在牢獄裏面,你一天到晚想逃,可是把你綁在那個家裏面,妻兒子女的話,你從來不想離開這個地方。現在我們三界當中,綁著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明明是苦我們不知道,現在我瞭解了,原來這個三界是這樣。那我們平常常常說,魚餌、魚餌,那比起魚餌遠來的可怕,所以從自己認識了,決心要想透脫。進一步就推它及人,那時候才談得到悲心,要幫助別人,所以對自利來說這個是根本。然後呢?

  對大菩提心來說也一樣,沒有這個,我說去救人,你救什麼?如果說你不瞭解生死輪回的真象,沒有出離心,你自己還覺得蠻快樂,我去救你,快樂的事情還要你來救嗎?這不是很荒唐嗎?所以真正的大菩提心,它最主要的根本,還在這個上頭。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說一個為自己。一個把這個層面,不管是用悲心來看,用智慧來看,他要把這個問題更深遠的,徹底解決推已及人,所以才要發救一切眾生,從這個生死輪回當中跳出來,這是大菩提心。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也就沒有,進一步說沒有菩提心,這是求成佛的因,那佛的果也絕對不會出現。因此說為什麼要發這個心,也就是說這個心對我們真正求解脫的人,不管是你從自己來看,或者是幫助別人來看,絕端重要絕端重要。因此這個地方也說明,這種出離心是一種非常強烈的一種意志。它是有一種絕對積極的進取心的,絕對不是世間上面,一種很消沉的一種意志,平常說一個人失意了以後啊!然後覺得這個世間一無是處,覺得好象還是出離還是修行算了,這個可能因為這樣的原因,使他跨進佛門有這個可能。但是憑這個心就算修行,那是絕無是處。這是我們一定要瞭解,有人來告訴我,師父,某人有很強的出離心呢?我聽了很高興,啊!會是這樣的,結果我想既然出離心,我就特別請人安排了以後啊,來給他談一談,後來才曉得啊,不是出離心,失戀了意志非常消沉。我們把這個看成出離心,是多麼的荒唐,這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的喔。它是經過非常嚴密的意志的抉擇,所以他可以棄舍世間以為最好的東西,然後呢?他可以走大家覺得最堅苦的這條路,這才是出離心。可是進一步來說,為了救一切人以這個心,還要推廣去,這是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千萬不要誤解。我順便把第五點在這個地方呢?簡單的說了一下,那既然我們瞭解了這個,這麼重要的,那怎麼去啟發它呢?下面在這個地方說。

  二、 發此心之方便:

  (1) 由苦集諦流轉生死門中思惟;

  (2) 由十二緣起流轉門中思惟;

  那麼這個今天我能講的呢?就是講前者,這個十二因緣,這個就不談它,那麼在這裏呢,說下面緊跟著要講的就是從苦集諦當中。所以先談思惟苦諦,然後呢再談思惟集諦,我們曉得苦就是我們在三界當中,造了種種的有漏的業以後,必然感的果,那麼這個業的因是什麼呢?我們稱為集諦。所以集諦是因。感的果是苦諦,所以照理說應該是先因後果,但是我們談這個問題啊,反過來先講苦諦,然後講集諦,而且佛告訴我們苦集滅道,他為什麼會倒過來,這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原因,並不是不順因果次第,這個是本論從道,《菩提道次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這修行次第,這調心次第,這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現在一般凡夫來說無始以來沉輪在這生死苦海當中,而且沉倫的根本原因呢?無明,並不瞭解世間的真相。明明這是痛苦的事情,我們卻樂此不疲。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比喻,凡是有嗜好的人抽煙、迷幻藥,很多東西對我們有非常大害處的,那他絕對不在乎。我們現在看旁邊人是如比,實際上深一層去觀察自己亦複如是,所以這個才是真正非常可憐的一件事情。假定說這個地方不認識,他心裏面不會想從這個地方跳脫出來,因此談其他的問題都是空話,我自己也有過很有趣的一個經驗。我曾經介紹人家,很長一段時候介紹人家學這本論,那麼也有這樣的一個人,她這個人啊,她家庭一切都很順利,正因為順利啊,所以先生也很好,孩子也很好,事業也不要做,她覺得很空閒,所以聽了很高興,也跟著來,透過人家,她自己也聽過,乃至於透過人家說啊,她覺得這本書很好,有一次來談這個問題,那當然,我就既然好呢?直截了當的我就問她啦,你是不是感覺這個世間很不理想呢?她說不對啊,這個世間很理想啊!我一聽,這個話就說不下去了,世間很理想,她跑過來學佛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不過我的經驗當中,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印象。在我們漢地啊,最近佛法已經慢慢慢慢的開始墮落了,墮落到已經幾乎是最糟糕的時候,曾經有一陣子啊,這個禪非常的興盛,那麼雖然盛興,剛開始的時候啊,那時候啊苦參力究,把全部精神投注下去,到後來慢慢的變成個理論,理論到什麼程度呢?說有這麼一句話:吃得灑肉飽,來行紳士禪。這些文人雅士大家都覺得這個禪,是多麼高明,怎麼我可以不知道呢?所以他也應該學一點,那怎麼辦呢?吃飽了灑吃飽了肉玩夠了,跑到廟裏來跟老和尚談禪,就這樣。這是為什麼原因,我們一開頭先點出世間的真相、苦,當真的感覺到這個苦以後,內心上說明啊,我這麼迷感啊!所以他才會引發他決心從這個痛苦當中跳出來,那因為跳出來,所以才進一步去找,那這個原因在哪里呢?就比如說我們身上有病,我們不知道不願意跑著去,很忙嗯,這個不是麻煩嗎?可是當我知道有病了,我願意找醫生,找醫生就一定把那個病根找出來,所以有認識了這個苦,苦諦以後,然後呢!進一步才會有決心去找那個集諦。對這個苦的原因真正認識了以後,那時候才對症下藥。假定這個找不到的話,你也不願意去找醫生,找醫生的話,也不曉得那個病根在哪里,醫生問你,我也不知道,覺得蠻好嘛,那個醫生你跑著去說,這個醫生覺得蠻好的,那這個病怎麼看法。所以自然而然也無從對症下藥,這是為什麼了,我們在這地方一定先談苦諦然後呢,再談它的原因集諦。佛說此是汝應知啊,那既然曉得了苦要透脫出來,那原因在哪里?這個是集,這個因啊,你要把它斷除啊,為了斷除然後呢再去修道,為什麼願意去修道,那個時候一心一意求透脫出來出離心,策發出離心就從這兩點談起。

  那麼下面談一談那個苦,這個苦啊,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談,看那個大綱上面說八苦、六苦、三苦,那麼這個八苦呢?平常我們常常聽見一句話,說八苦交煎,比如說我們任何一個人說,這八樣東西在交煎,那你可以想像當中,交相逼迫逼就象油鍋的煎熬一樣的痛苦,但是我們感覺不到。八樣;(1)生;(2)老;(3)病;(4)死;(5)愛別離;(6)求不得;(7)怨增會;(8)五陰熾盛。前面四樣是從來無法避免的。不過一般人來說生,我們都不知道,等到你,記得到的時候,那早就過了很遠的一段時候了,記不得也是沒有苦,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只能透過佛經讓我們瞭解,而最主要的是這個人生無限,雖然我們不瞭解,可以不斷的去鑒別,去透過佛經去思惟,可它有很多內涵,這裏我就不細說他,老呢?我想大概,我不能說人人都有,這個一般人都會碰到這個問題,也許有的人不到年紀大就死掉了,他也許還會覺得很幸運,老既然苦我倒避免掉了,這個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人的真正的年齡,最主要的是智慧年齡是可貴的,結果他年齡輕輕就死掉的時候,這個畜性一樣,非常可惜,非常可惜的,結果呢!我們要增長我們的智慧年齡,偏偏還有老苦當前,經論上面很詳細的說這件事情。看看你們在座的年輕人都無法體會,對我來說我就感覺很深,當初我看的時候,覺得老苦一條一條,好象蠻好玩的,他明明告訴我們很苦,我倒是覺得好玩,等到那個逼到身上的時候,那才感覺到,所以經論上面說,這老苦幸好它是慢慢來的,假定一口氣來的話,沒有一個人受得了。我現在真是越來越感覺到這樣的一個特點,那這個現在也不去細述它,病我想都會感受到,那死我們也沒驗到,不過死是人人怕的,比較起來死是容易說,就是說你世間所得集很好的,圓滿的,所謂財富會消失啊,通通丟掉,然後呢你的親屬沒有一個人能夠幫你忙,你的圓滿的朋友,附屬、長官、下屬也一樣,乃至於你自己的骨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保得住,而且徹底的通通放下,還有臨死的時候,通常經論上面叫鋒刀解體,那個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在我們生死輪回當中,無始而轉永遠是這樣,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要對這個,要極深的去思惟,沒有人能逃得了,當你瞭解了這一點的話,你就看得很深遠,那時候,我們放得下眼前對我們這種貪著。

  那這個四點下面呢?所以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個一點一點來說明。你要的東西,愛就不會跟你在一起,會別離,反過來,怨偏偏碰在一起,這個求不得處處地方有這個苦惱,錢財固然是求不得,考試,名位自己想想看,會大小,有錢有錢人有求不得,窮人窮人也是這個樣。這個裏邊有它幾個物件。這幾個特點經論上面,它拿一個都很明確的說明,現在這裏呢?因為並不是寺院,出家人正修行的,所以我也不一條一條的細講,但是至少我們做為一個基本的認識,我們應該瞭解這樣。但是這個裏邊呢?最後叫五陰熾盛。五陰是老的說法,現在我們常說五蘊,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這有什麼苦啊?這個是根本,所有一切的根本都從這個上面來的,為什麼原因,那麼簡單的說一下,這個第一個,因為有了這個身體以後,然後呢會造種種的輪回生死之業,所以有了這個身體,將來的,未來的,無窮無盡的生死就跟著來,這是因為身體而來,第一個。第二個呢?這個身體當下本身,你是承受各式各樣不理想的事情,所以這個東西一在,未來註定你是受無限的痛苦,眼前我們都從感受到。還有呢?所有的痛苦,都是身體承受的。

  所以第三個講苦苦,苦苦都是從這個上面感受的,第四個叫壞苦器,什麼叫壞苦,快樂的事情會壞掉的,不長久的,最後一點叫行苦,一旦你有了這個身體以後,它自然而然這一個會永遠在這兒,為什麼?這個行苦的特徵是什麼?凡是有漏所感得的這個身體,這身體是隨業習氣而轉的,我們沒有辦法自己把握得住,所以一直在諸行無常,一直在變化當中,這個才是它真正的問題,所以真正要想發這個啟發那個出離心,對苦的真實的瞭解,我們必須定要把握住這個,這個八苦當中這是根本,平常的其他的苦,就是你稍微差一點,真的要去修行的時候,差一點沒關係。這個五蘊之苦才是真正的根本,如果說把握住的話,我們自然而然會有一個非常迫切的感覺,只要我這個身體本身還在,我一定要想種種方法把它拿掉,就像身上一毒刺刺在那個地方,你一定會想盡辦法拔出來,比什麼都重要的這種心情,所以這個是第一個叫我們用這樣的八種方法去思惟。

  下面六苦簡單說一下,那麼這個六苦當中第一個叫(1)無定過;(2)無足過;(3)數捨身;(4)數結身;(5)數高下;(6)無伴過。第一個呢不能確定,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我們在生死輪回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這個關係啊,一下親,一下怨,一下做親子,一下倒過來,隨時隨地在這裏變化。那我們想,這個你今天一個很好的好朋友,比如這麼說吧,然後明天忽然之間反目成仇了,你會不會難過,也許我們平常的時候不太在意,可是當你想到特別是年輕人,這個人人都會有這種過程,正在鬧得不可交割的,這個應該怎麼說,如火如荼的時候,忽然之間男方或女方,他心裏面緣著別的人了,那時候你心裏面多麼的痛苦,然後呢等到你將來大了以後,你生意兩個人合夥,忽然之間拆夥了,他也跟你搗蛋,現世是這樣,我們也看得見,而實際上的生死輪回當中,更是如此。我在這裏講一個小故事,這個在我們中國的祖師當中,有幾個非常了不起的,特別是賢首的杜順和尚,他是賢首的創宗大師,後來曉得他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唐朝初年的人,這個人的德行各方面,實在是非常了不起,所以多少人對他很虔誠的供養,有一個君士夫妻兩個對他非常虔誠,然後呢?有一次那個夫妻兩個,晚年得子好高興,為了這個兒子嗎,特別跑得去供養這個老和尚,也把那個孩子抱過去,通常我們就看見,啊請老和尚的加持,這樣,老和尚也蠻歡喜,居然就抱著這個孩子,那天也不在那個廟裏,正好在外頭站在一個河邊,然後老和尚對那個孩子看了一下,叭一下把那個孩子丟在河邊,你們想喔,假定說你們事業一番,真的已經很成功,晚年得子,就這麼歡喜的供了老和尚,那個老和尚就把孩子丟到河裏的話,你不就跳出來啊,當然他也跳出來,結果妙呢,一看這孩子不但沒沉下去,忽然之間這個孩子就變掉了,一變他馬上改色,原來是他的一個仇人,一個冤家。他們夫妻兩人,以前曾經害過這個冤家,把他殺害了以後,把他的財產統統的搶了過來,結果他現出這樣身來,他說你還說不記得我,喔一看,現在因為老和尚的悲慈,我們這一段案子到此為止,就告訴他,他還不會再愛這個兒子啊,我想你們大概可以瞭解,那我們生死輪回當中,就這樣的無定過患。如果你們看過從《生命不死》這種書,也看得見就是這樣。然後我們周圍的人,一天到晚的這個變化,這是第一個,這個叫無定。

  第二個呢?無足很妙。我們常常自己覺得啊,我們現在窮的時候啊,會稍微賺了一點錢,銀行存了一點話那大概就可以了,不管做很多事情,實際上永無飽足。妙的是越多越糟糕,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無始以來,這個從小到大到死,所飲奶,飲母奶的汁大於四大海水,所拋棄的頭顱大於須彌山,儘管受了這麼多,但是會不會感覺得了夠了,不會,我坐在這裏,沒有碰到的時候,我說夠了夠了,一碰到的時候那個貪心大起,得不到的話嗔心大發,就這樣,這是第二個不足的過患。

  然後呢麻煩的事來了,不斷的捨身,不斷是結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永無了期,然後在生死輪回當中啊!高下,什麼是高下呢?一下生天,一下下地獄,一下你做主人,一下你做奴隸,像這種情況,如果說我們有一些事實去衡量一下,或者你曾經做過,那時候你就感覺不一樣,我就想起來了,這一次的《福智之聲》上面有這麼一段文,好象這個人進入了公司啊很拼,然後很得老闆的器重,把他幾乎全部的精神投注下去,一直一直上升,最後非常難做的一件事情,等到把事情做好了,他老闆就把他調開了,調開這是調一個閒職。他已經覺得很難受了,假定說跑到這方本來做得好好的,忽然之間跑去叫你去掃地,你覺得了嗎?可是世間就是這樣,經論上面太多地方告訴我們。這個上升的天人,天是多麼的快樂,快要臨終的時候,五衰相現,一看下一世到那裏去?墮落豬當中,這樣所以是高下。還有呢最後一個無伴沒伴侶,一直在這個地方,那總之一句話,我們在三界輪回當中,一定跳不出這種狀態,這個六點,如果我們把它簡單的說起來,也可以從三個方向去看,第一個呢,沒有什麼可以保證的,我們現在保險,那個都是騙人的東西,沒有,絕無可以保信之處,都是騙自己的,還有呢這個對這種安樂是永遠不會感覺到飽滿,最嚴重的是這個事情無始流轉沒了期,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再下面的話就是三苦,三苦說:苦苦、壞苦、行苦。那麼這個這是苦的感覺,這個是我不必解釋的,快樂呢?佛經上面告訴我們,實際上不是真的快樂。快樂的事情會壞的,當你感覺得快樂的時候固然好,等到壞的時候就痛苦了,這裏邊最後一個行苦,凡是我們是有漏業所感得的,這個苦樂是一種感受,這個感受一共分三種;一個叫苦受就是痛苦的事情,比如說打一下,跌一個跟頭跌得很痛,反過來快樂還是一種舍受,既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平常我們極大部分狀態當中,就在這個舍受裏邊,眼前雖然並沒有這樣的苦果的感受,但是因為我人這個本質,是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著來,佛經當中特別叫粗重,如果說你們稍微有一點點的寧靜的修學,學定,那就很容易感覺得這個粗重,是多麼的麻煩,多麼的痛苦,他永遠跟著你這樣,原則上凡是我們由業煩惱所感得的這個果報,他永遠沒辦法自在,因此呢是諸行無常,而且所有的煩惱也是跟著無窮無盡的來,這個就是行苦的特徵,在這裏我們真正要瞭解的,最主要的還是這個行苦,所以這幾個苦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行苦,一個是我們這個身體,或者我們叫五取蘊,五蘊熾盛,熾盛這兩個苦是最重要的。而且當我們真正遇見那個境的時候,有苦樂的感受的時候,又有一個麻煩來了,快樂的事情增長我們的貪心。失去捨不得,痛苦的事情增長我們的嗔心,還有不苦不樂的時候,增長我們的癡心,這三樣東西本身已經不好,對境的時候呢,又增長我們的貪、嗔、癡,下面繼續的輪回他本身,就是這樣無始輪轉,註定了我們生生死死被困在這個裏頭,所以當我們瞭解了這個特點以後,我們要想辦法。怎麼樣透過了正確的認識,對這境的時候,不要被煩惱轉,以前感得果,現在透過業的瞭解,說好。那以前,但是我新向後去,新造的卻要說感過來,不要再造惡業,乃至於不要再造有漏的生死之業,那在這個地方,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這個真正修行來說,對個苦諦要非常認真的思惟。因為覺得了這個真正的痛苦,所以才進一步要推動我們,所以真正修行人,在我所瞭解的現在的藏地,他們還保留了這種,他們不會講了很多,講完了叫你回去你去做,然後呢,做完了你明天,如果你能夠如法的,他才引導你,如果你沒有,他不會跟你講,我們現在這裏講常識,一口氣講人家一靠子學的東西,我們短短的一兩個小時把它講完了,這有什麼缺點很大,本來他聽懂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內心當中策勵著我們,會認真的去修行的,現在我們聽見了以後,那個常識他告訴你了,老啊,這個真的很苦,然後心裏邊覺得啊,我今天不知不覺當中,我增長了一種知識,覺得很快樂,他告訴你要,你想老,你覺得快樂,麻煩就在這裏,何況還更重要的。

  下面說這個苦諦完了以後,下面談集諦麻煩更來了,這樣,這個上面的說八苦、六苦、三苦是總相。另外一種別相,那就是六道當中的各別的苦,六道當中的個別苦這裏就不細說了。天、修羅、人、地獄、餓鬼、畜性。那這個不去細說它。

  當我們對這個瞭解了以後,下面說思惟集諦,因為我們瞭解了這個世間的一切真相啊,痛苦。那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原因在哪里呢?所以進一步找那個原因,所以原因就是集,集諦。那麼也就是說,現在這個痛苦苦報是怎麼來的?對我們的這個苦的報體啊是由造了業,煩惱以後所感得的。所以這個集諦真正主要的內容,就是業跟煩惱兩東西。但是這兩樣東西當中啊,他有一個主,財。直接的感得這個報體的是業,而業的主導者是煩惱。然後呢,如果你有很多業,而沒有煩惱的話,他不會感果。因為這個業感果一定還要有個具有緣。什麼叫具有緣,我舉個比喻來說,比如這個種子種在田裏邊,然後加水天氣暖和他長出來,這個種子是長這樣東西最重要的,但是沒有這個土、水、陽光,你放在冰箱裏,他怎麼也不會長,放在石頭上面曬,他也怎麼不會長。所以其他的像土、水、陽光這就是它的俱有緣,你有無量無邊的業,但是沒有煩惱這個俱有緣,他不會感果,反過不說呢?假定說你沒有業有煩惱,因為有煩惱,一定會造業,造了業既又有業又有煩惱,馬上會感果,所以因此在這兩者當中,我們真正重要的煩惱是最主要的,所以在這地方思惟集諦當中,我們把煩惱主要的談一下,那麼談那個煩惱。思惟集諦:(1)煩惱行相;(2)生起次第;(3)生煩惱因;(4)煩惱過患。

  把它看下去。煩惱的行相就是說,當這個煩惱的本質是什麼?那如果說我們這個內心當中生煩惱的時候,他這個煩惱一生,內心當中不安靜,所以煩惱的總相,叫心生起的時候不寂靜相,不寂靜相,這個我想我們大概都有,不過要想很明確的瞭解,那就不大知道,不容易知道了,因為這個東西啊,要比較出來的。如果你自己有學過定,或者乃至更深入了慧,那兩個自己親自經驗的,一比的話,你馬上感覺到這個不寂靜相是非常可怕,那麼這個是總的來說,這不寂靜又可以分六個方向,六點來談。第一個呢?最重要的是顛倒。比如說我們把事情看錯了,看錯了自然弄亂掉了對吧。第二個散亂;第三個掉舉;第四個昏沉;這個掉舉跟昏沉講一下!掉舉就是當我們內心當中是貪相應的,有時候祈求的時候,心裏面就好象向上飛起來這種情況,比如說今天我們就是說考試,考完啦,考大專,然後明天放榜啦,然後你心裏面想,你那個分數你感覺大概這樣,所以今天晚上你會睡不著覺,會不會有這個,那就是因為你對他有一種希望,拿來我們佛法來說,就跟貪相應的。所以它策發你這個心,不能使你安靜,這跟散亂不太一樣喔,反過來呢叫昏沉。當你那個心過去了以後,沉下來的時候,提也提不起來,然後兩個眼睛直要打嗑睡,就是昏沉相,這是煩惱的幾個特徵,然後呢?下面另外還有兩個叫放逸,無知,深入一點,這是煩惱的總相,不寂有這樣的六個特徵。

  那麼別相就是個別的來說,那我們平常說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這六個叫根本煩惱。當然還有很多隨煩惱,由於根本煩惱跟著而來的,那麼這個我簡單的說一下。那個貪就是對我們哪,應論經論上面說是: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這些我只能簡單說一下,什麼叫有,就是我們的異熟的根本,有具說這根據的,除了這個以外的所有這些東西,那麼我們對他會有一種執著,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不知不覺當中不要說的,儘管今天你生了病很痛苦,你說啊,實在是毫無意義。可是潛意識裏對這還是種執著,這樣眼前的,未來的,過去的,你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執著在,非常奇怪,那麼當然這個所依憑的所有的一切這個染著,這個《染著經論》上有一句話,說如油入面,這個麵粉裏面滴一滴油下去,你怎麼弄也弄不開,所以我們這個貪心對所貪的境,他執著的怎個強烈法,然後呢能障無貪,無貪是一個善根喔,內心當中不會有這樣,這個非常強烈的這種煩惱相,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你造種種業,貪嘛造種種業,然後呢造成了種種業,將來會感果,所以生苦為業。那下面,我就比較簡單一點解釋。這個是苦跟苦具,這個痛苦本身,大家人人感受到,以及所有使你痛苦的,其他一切,對他內心當中有嗔惡的心,然後呢,內心當中會想造種種的惡業,所以這個嗔本身是非常強烈的,不安穩的狀態能夠障礙無嗔,無嗔就是心裏面不會起這種心情,這個特別的呢?這個作用什麼惡行,所有的壞事情都從嗔心而來的,所以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那麼下面,愚癡是對於很多的事理,不瞭解他的真相,能夠使我們障無癡,無癡是對事實的真相看清楚,他有什麼樣的作用呢?一切雜染所有的一切的問題都從這個上來的。那,慢是由自己跟人家比所以自己總覺得高,經論上面叫這個恃已淩他,自己覺得高高的,看不起別人,然後呢在這種情況之下,障礙不慢就是謙慮,謙下,也就生苦,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慢的特徵,總是從我上面起來的,所以跟人家比高下,無非是這個,所以跟貪很相似,最後一個,疑就是猶豫不決,那麼在這裏特別的是什麼?就是說能夠疑的另外叫勝解,我們對這件情決定認識,就是如此,對很多事情就是猶豫不決。那麼他產生什麼?對我們的障礙呢?就是障礙我們去修善行,我們平常的時候,應該去做的時候,到那時候心裏就猶豫,為什麼?沒有得到決定的這種勝解,所以就貪、嗔、癡、慢、疑。還有最後一個惡見就是不正見,惡見就是對於真實的事情,他見解是一種觀察,推度,可是現在這個惡見是看錯了,恰恰把他看倒,然後他障礙什麼呢?障礙我們的正知見,由於這樣東西會招感苦報,剛才我們說這個業感果,一定還要這個見,這個煩惱特別的,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會招感這個苦報,這是他的一個真正的業作用。

  那麼平常我們也把這個邪見啊,也分成五種。這個五種當中: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邪見。這個裏邊根本的就是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我們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有一個叫身見,有一個叫有身見,有一個叫壞聚見,通常大乘的唯識上面去翻,叫做壞聚見,這就是這個。我們對於有身見,換句話說這個我跟我所都從這個上頭來的,就是明明我們現在這個五蘊身,我們叫補特伽羅,這個上面沒有我這個東西存在,這個上一次我們在三法印當中講過了,他會執著這個東西,由於這樣的一切的這個很多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有從這上面來了,所有種種見解,錯誤的見解都從這個上面來的,所以他是個根本,所謂邊見,第二個邊見,因為有了這樣的東西,那就像這個生命哪,他自己執著著這個我,說這個我在生死輪回當中是常,是斷。所以我們的邊見,邊執見是專門針對著這個薩迦耶見而談的,薩迦耶見,外道們說,這個人哪,如果是人的話,生生世世是人,再不然的話死了就沒有的,如果是一直這樣的話叫常見,如果死了就沒有的話叫斷見,這個邊見是指這個常斷,不是別的,我們一定要瞭解,那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瞭解,我們這個生命的相續,他是緣起的,是有這個現象,但是緣起的現象,是非空非有的叫中道,但如果我們執著這個邊見的話是障礙那個中道的正見,使我們不能得到解脫,那麼下面之所謂禁戒取,那這個我就不細細的一個一個解釋,因為要講的東西還很多。

  那下面說,他怎麼生起的。生起的他的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薩迦耶見,無明,就是說我們看不見事實執著一個我。因為執著了有一個身體的話,就有我了,有了我就有他,有了他以後,那大家就說我的我就歡喜生貪,跟我不相應生嗔,然後呢不瞭解這個是癡,由於我的關係,我就覺得慢,而對這個問題的不清楚就疑,所以很多問題從這上面而產生的,這個是進一步談那個生起的次第。

  那麼下面說生煩惱的因,生煩的因他有不同的解釋,那我今天只把最詳細的那個解釋來說一下,也是不同的經論上面,那第一個最重要的這裏邊叫所依所緣。所依就是宿生的隨眠。平常我們說種子這樣。那自己,所緣呢當你對著境,這兩樣東西現起的時候,這煩惱就生起來了,那麼下面說另外一個生煩惱的助伴,有的時候我們只說三樣,這是《瑜伽師地論》上面講的三樣,關於這個助伴,說除了這個煩惱的隨眠,跟對的境以外,還有一個助伴,這個其他的輔助的因緣,他煩惱就生起來了,然後呢?如果這個輔助的因緣,我們簡單來說的話,就是所接近的人,一個,然後呢他告訴我們的言教,講的道理這是外在的兩個條件,還有呢?自己內心當中平常的習慣,為什麼叫串習呢?就是不斷的不斷的習慣的一種力量,還有最後一個非理的妄作意,那就是這個生起煩惱的原因。

  那麼第四點呢?這個煩惱的過患,煩惱的過患這個上面哪,只舉出三點來,第一個,他煩惱一生,就是令我們的心就雜染,然後倒取所緣,令我們所對的這個心對境都看不清楚,而且看顛倒了,所以第二個叫倒取所緣,因為這樣的關係就堅固隨眠,隨眠就是我們的煩惱的種子,這樣一來把以前的種子把他加得更堅固,而且像這個我下面念一下,令同類的煩惱相續不斷,繼續下去,然後於自己與別人都有害處,於現在世後來世都有罪過,眼前感受到種種痛苦,未來還要無始生死輪回,各式各樣的壞事都有,好事呢遠離涅槃,退失善法,這樣一共可以列出好幾十樣東西來,這就是煩惱的過患,總之一句話,不能得到自己的利益,那為什麼學這些東西呢?

  當我們真正瞭解了這個煩惱的過患以後,決定要拿掉他,那麼煩惱到底什麼樣子呢?所以我們應該認識那個煩惱的行相,那認識了以後,他怎麼生起的呢?所以我們要生起,乃至於對治,所以經過對治,下面對治就是第四個,所謂發心去修行他,通常我們這裏修行的話,我們就是戒定慧三學。那麼關於這個戒定慧三學啊!我想這個如果說,我們平常單單想解決生死輪回,那這個要細細的學可是我們現在瞭解對這個圓滿的佛法來說,他要成就的無上菩提,對這個中士出離心,這是引發菩提心的方便,因此他不是把那個戒定慧三學,全部精神放在這裏講,所以只要把戒持好就可以。所以真正第四點哪,我們瞭解了這個去對治他的時候,那重心就放在上面,那麼現在他下面列出來,我們怎麼樣持得好呢?我們只要把犯戒的原因找到了,犯戒的第一個原因無知,對我們應該學的不瞭解,那麼好好的去學。第二個放逸,那我們應該平常的時候,不斷的以正知正念,然後呢思惟佛法,然後呢不斷的去做,這個放逸的心就拿掉,還有呢?不恭敬,那我們就要去恭敬,最後煩惱強盛,他有他特別的對治的方法,如果我們能這樣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的話呢?那這樣不但是出離心啟發,而且出離的行能夠相應,然後呢最後一步一步的深入,那再下面進到發菩提心。好,今天講到這個地方為止。

  第十一講 發菩提心——“入大乘之門

  我們一開頭曾經就談過,從人生問題一路上來,層層推進,然後到最後,知道真正解決這問題,是要依照著佛法,不但依照佛法,很有內涵的,不管它從本質上頭來說質,然後量次第都要絲毫不錯,如果有錯誤的不行。然後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從總別,前面的整體來說,次第從皈依開始,步步一直到上次我們講到出離心,然後今天講菩提心,這裏邊,我們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我們稱它為下士或者共下士,這個就是學佛最種要的根本,這個根本是跟世間所有的人是共同的。所以如果他只求世間那部份,我們稱他為下士,然後有一部份,他是願意求最究竟圓滿的,可是這部份也必須透過這地方,我們稱他為共下士,因為這部份是跟下士共同去學的,那這部份談什麼呢?就是談皈依,皈依了以後,正皈依是業果,你造什麼業感什麼果,那我們眼前所有的苦樂的問題,真正的根本原因從這地方,也就是這是我們世間大家共同的,那麼進一步呢?雖然是說找到了這個因,可是這個還在輪回當中,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還是沒辦法根本上面解決,而只要在輪回當中,這個痛苦的根本沒有拿掉,不行!是不是能夠拿掉它呢!說行,可以。因此進入所謂出離心,這個我們稱它為中士或者共中士。那比之於下面這個是高一級,但是不是真正究竟圓滿呢?還沒有,正好在中間。對有一部份人來說,他願意達到最究竟圓滿的還要從這地方走過,所以或者只求中間那個叫中士,他希望求得究竟的這一部份人叫上士,但是也要跟中士一起學那部份,所以對他來說叫共中士,那麼依照著這樣次第來走上去呢?

  一方面如果他條件不夠的話,也不棄舍他,因為佛講佛法,他本來是根據人的基礎,根據也就是說,有一種人條件很夠,給他講最究竟圓滿可以,可是萬一他條件不夠呢?你開始講很深,他不是不行了嗎?那我們照著這個下、中、上,一步步上來,對條件不夠的人他並不棄舍,他也可以照著次第上來,對於條件夠,願意走最究竟的,本來你要照著這次第走上來,所以對你來說,也並不沒有走冤枉路,那麼現在遵照著這個次第,我們一路上面走上來,最後就是所謂上士,那這最究竟的,那麼這個進入上士,從哪里契入呢?就是今天講的發菩提心,那關於這一點呢?因為佛經當中說,告訴我們的有三乘,所謂:聲聞、緣覺、菩薩;菩薩最後就是一佛乘。這種說法是散見在各種經論當中,最後到了佛臨涅磐的時候,也就是佛出世總共四十多年,那麼講經將近也就是普度眾生將近圓滿的時候,他特別地在《法華經》上面交待很清楚,通常說開權、顯實,前面這個是權宜之計,權巧方便。那個時候真正的告訴佛到世間真正的意義,實在的意義是為什麼?實在意義就是真正告訴我們,就是一佛乘。所以他這個經論上面,《法華經方便品》有這麼幾句話,不僅僅是我,所有的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例外,我就把那經文的偈子念一下,《法華經》雲: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

  大聖主就是一切諸佛,十方三世沒有一個佛例外,曉得世間所有的天人六道當中,每個人有每個人他自己的所好,因此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所以他必須要適應他這個根性,用很多特別的異方便事,特別的一種方便善巧,用來幹什麼呢?真正重要的是助顯幫助,幫助這些來顯法說明最究竟的第一義,就是最究竟的道理,那個究竟的道理,我們現在說要講的,就是這個大菩提。那麼除了這個以外,它特別強調,《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不但我這裏啊,十方所有的十方三世一切的佛只有一條,既沒有二乘好沒有三乘,但是有一個例外,什麼,方便說法,《法華經》雲: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世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說佛出世只有一件事,其他的都不是真的,只是用各樣的權巧方便來引導我們,那無非都證明我們,告訴我們真正要走的,走到這個地方去,實際上呢,真正算起來,二乘就它的本質來說,它能夠斷除的過失,以及所得的功德本身也沒有圓滿,何況他的心本身只為自己,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條件不夠的,就是說因為他自己宿生的善根,

  所以我們在《法華經》上面看,雖然那很多大聲聞,已經證得了聲聞,大聲聞而且哦,後來聽佛講了,告訴這個道理以後啊,很多人都後悔啊,為什麼我不早一點這樣昵?而且因為這樣停了一下轉過來,這條路反而顯得很迂回,所以在這個原則之下,如果我們真正的有機會,會能夠及早瞭解的話,我想誰都願意,不要走那迂回的路子,因此我們不是從下士,中士的這樣,是共下,共中,然後到上士,就像我們念書一樣進小學,目標是進大學乃至研究所,所以現在呢,我們看看,真正到最後要學些什麼,那麼然後呢就是今天講,這個為什麼單單講發菩提心呢?就是發了菩提心,下面這個內涵那是非常深廣。所以剛才說過今天只是做一個最重要扼要的常識性的介紹。

  那麼關於這個菩提心分幾點來說,大家看一下那個題綱,這裏總共分六點:那麼第一個呢?就是菩提心的內涵就是定義,我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來說,這個菩提心的內涵真正重要的就是它有兩種,首先我們簡單地說一下,那個菩提是印度梵語,翻成我們中文是覺悟,就是說我們所以輪回生死受冤枉苦,因為對事實的真相不清楚,如果真正一旦覺悟瞭解了這樣的事實以後,那這個做法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希望我們對事實的真相看清楚。我想這一點我們大家都知道,誰都不願意跑得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閉上眼睛被人家騙得團團轉,我們都有希望能夠張開眼睛,現在是張開心眼,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們所接受的種種,應該瞭解。

  比如隨便一樣東西,人家給你吃一樣東西交給你,你一定想讓我弄清楚,你到底要給我吃些什麼,你會不會給我吃髒的毒藥,事無大小都是如此,所以現在這個菩提心就是覺悟,那覺悟了以後,我們就不會由於錯誤的行為受無窮無盡的生死輪回,所以這個求覺悟的心,跟前面求跳出生死輪回的心,這個希求的心是一樣的。不過現在呢瞭解,說這個單單求自己跳出,從自己所斷的過,所證的功德也不圓滿,再說瞭解了這個事實以後,只管自己的話,這個也未免自私。我們世間的人來說,比較好一點的還想到旁人。現在學佛法居然只管自己,這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看,都說不過去,所以他內心當中也是有一種很強的希求,那麼這個希求真正重要的跟出離,這個所求的心是一樣,求些什麼呢,那就不一樣了,出離心只要求我跳出來,就可以了,其他不管,或者我舉個比喻吧,比如說我們這裏覺得很苦,我想辦法去逃,人家告訴他,這裏可以的,你只要逃去就算了,其他的根本不管。假定我們稍微認真想一想,是不是應該想,這裏不好要去,是不是應該把去的地方,也認真考慮一下呢?既然這裏不好而去,假定說去了還是不太理想,就這一個地方也就算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們還是應該好好地選一選,所以說現在呢?

  發菩提心他真正內心的希求跟出離心不同的地方分兩點。第一點說要求解脫真正的這個果,不是單單跳出生死,要求最究竟圓滿的,所以希求無上菩提之果;還有一個呢要普渡一切有情,也不僅僅是單單為了自己,實際上這二者當中,有它絕對的關係,兩個分不開,到後面會詳細的說明,那麼現在發這個心,實際上這個菩提心,不要說修行,就單單發那個心,都是非常的艱難,要很長的時間,假定說沒有特別的利益,或者雖然有利益,我們不知道的話,我們總覺得這個事情這麼難,所以它不大會有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們。

  因此呢,第二個為了真正使得我們能夠有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們去做,所以它第二個叫菩提心利益,說發這樣的心有什麼好處。經論上面告訴我,這個好處非常非常多,我現在這地方只是把它簡單的說一下,那麼在這個之前啊順便講,在這個綱要上面說,我們平常人對菩提心的定義不太清楚,常常產生很多誤解,這個也是導致我們現在佛法衰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這裏順便講一下,這個平常我們常常覺得,什麼叫菩提心?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以我來說,我當初就弄不清楚,經論上大慈悲就是菩提心,大慈悲是發菩提心的最重要的一個推動的力量,或者可以這樣說,真正發了大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大慈悲,但是大慈悲,是不等於這個菩提心,這個我們要瞭解,那麼大慈悲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尤其是非常模糊。

  所以,我以前聽見過這麼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一個人哪他自己也就說,就這個出離心嘛他也有一點,菩提心嘛也有一點,聽了很奇怪,怎麼有一點呢?向他請教,他說我早晨吃素,所以菩提心也有一點,原來這個叫菩提心,早晨吃素,這裏好象民間有這種持齋的方法,早晨吃素的中午就不吃,所以把它混淆成很奇怪的一個現象,這麼珍貴的佛法我們把他弄成一團,再不然我們念這個偈,隨便念一下,比如說我們現在常常念那個偈,為利有情願成佛,這一句話當中已經涵攝了,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成佛,那麼是不是菩提心呢?我們以為念一下就算了,這個都不是,再不然我們通常最常常遇見的,比如大家念完了這個佛以後,就是我們平常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好象這個裏邊念過就可以,這是我們對佛法上面很大很大的誤解,因為我們誤解,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不會不懂得把真正的主力放在修發菩提心上面。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特別是象《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的,我們不在這最重要的中心關鍵上去努力,而在其他的次要的問題上,乃至於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去修行,不修也就罷了,去修行在這地方,那是非常可惜,非常遺憾的事情,所以今天講的時候順便一提。

  那麼下面呢?再講菩提心的好處。現在我們真正要想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走上來,有兩件事情。第一呢,在以前無始的無明當中,由於對事實的真相不瞭解的,犯的很多錯誤,我們要把它拿掉,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稱它為淨罪,那麼弄好了以後,清淨了一些罪障以後要集聚資糧,因此這兩方面都要說。比如《入行論》上面就特別的說: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映就是映蔽遮止,說我們無始以來,集了很多的罪惡,這個罪過是堆積的無量無邊,何況還有我們的煩惱的心裏邊等流習氣,是非常強盛,我們現在隨便做一點點小的事情,怎麼擋得住這怎麼嚴重、這麼可怕的罪過呢?所以除非我們真正發那個大菩提心,也就是說這個大菩提一旦發起來這個力量之強大是無以倫比的。在這種狀態當中,把我們無始以來積累的這種罪過很快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把它清除掉,單單想像這個就曉得菩提心的利益是何等的大。他舉個比喻,就象這個,我們地球到最後的時候,劫火,那地球到最後寂靜的時候,劫火起來的一下把所有的地球通通燒得光光的,一樣東西都沒有,現在我們要淨除我們的罪惡。那個菩提心的力量,就象那個劫火來,當這個劫火一來的話,噢!那個地球所有的須彌山燒成灰塵一樣。我們現在所有的都不見了,這個都是特別的講那個菩提心的利益。

  有一本經論上面就這麼說,《勇授問經》雲:菩提心福德,假設苦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尢過於彼。說這個就算有虛空一樣大,可是這個菩提心,那個福大過虛空,像我們瞭解虛空是無盡的,也就是菩提心的福無量無邊。那我們現在看這個講綱上面的有兩個偈,一個偈子就是剛才說的那個。《入行論》雲:餘善如芭蕉,生果即當盡,菩提心樹果,恒無盡增長。這是很有趣的特點,其他我們做的,當然隨分隨力多多少少會做點好事,可是其他這種所有的好事呀!當這個做了好事以後,一定有善的果報,當那個善的果報現起的時候,然後呢,這個福也就消失掉了沒有了。就像什麼呢?就像芭蕉,這個芭蕉或者說香蕉,那個香蕉樹結了香蕉,那香蕉樹就死掉了。經上面還說竹子,竹子開了花結了子,那個竹子就死掉了,所以不管我們平常做其他的善,當那個善結善果以後,沒有了。菩提心不是哦,當你發了菩提心以後這個果,永遠會無窮無盡地會增長,不僅僅是大,而且還有這種力量。所以很多經論特別是《華嚴》,花很多章節介紹這個菩提心的殊勝的利益。假定說我們不瞭解,我們可以翻開這種經論去看,它會對我們有很大的策勵力量,當我們瞭解了這個菩提心的利益以後,它雖然有困難,我們願意去學,那下面說要去學,那怎麼去發法呢?

  第三就是說發菩提心的方便,方便就是它的方法,很權巧的方法,那麼這個裏面啊,分成三點來說明。第一個是發心;發這個心要什麼樣的因緣,一共分三種說:四緣、四因、四力。這個是根據《瑜伽師地論》上面的說法,所有的大乘經論上面,很多地方都特別的介紹這個。那麼《瑜伽師地論》就是把大乘經宗經論啊,把那些精要的地方通通統括,然後做簡單扼要的來說明,就是說透過這十二點分成四種因,四種緣,四種力來說明,這是策發我們菩提心的因,那麼我們現在把這個簡單的介紹一下。那個四種緣,緣就是這個是外面的力量,拿外面的一些力量會策發我們願意發這個菩提心。第一點呢?如果我們看見佛菩薩,這個不可思義的大威神力,那我們就說,哦,這佛菩薩有這麼大,我希望也得到他。所以平常我們在我們生活當中,可能遇到我們遇到的,不是看見佛菩薩的大威神力。

  我們大家在忙忙碌碌的在這世間上面,看見有一個人他大富大貴,我們想為什麼我們學了半天得不到,他為什麼得到了,他為什麼去掉痛苦了,是不是我們願意學他,比如說我們現在都向西方人看齊,為什麼呢?因為它很多好的東西好象我們沒有啊,同樣的道理,所以這是第一。如果我們看見了,我們就會願意也得到,既然要得到,它的因在哪里?就是說我們願意發這個心,另外一類呢是看不見,因為佛菩薩畢竟少有,其實現在這個世界上面,佛菩薩還是在。不過他不會以佛菩薩的面貌出現,所以另外一類呢,就是雖然沒有看見這樣的情況,可是由於聽聞或者聽人講,或者是自己由經論上面,然後呢瞭解佛菩薩有這樣的威神。他所以有這樣的威神,因為他有無量的智慧。因此我們瞭解了後信得過,然後呢也願意要像佛一樣,所以這個時候發這個心,所以第二類呢,也是透過了或者閱讀,或者是聽聞,那麼然後這種狀態當中,願意要學佛的無上智慧,第二類。第三類呢?

  我們大概瞭解了這個佛法,佛法留在世間是有這麼大的好處,真正說起我們是瞭解世間,出世間的所有一切善法,它的真正的根本都來自於什麼?來自佛菩薩、大乘的教法,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候,看見瞭解了佛法以後,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看見佛法快要衰退。然後呢,因為佛法衰退,沒有了,很多無量無邊眾生受苦,所以我們願意發那個心。所以經論上面有這樣的一個偈子說: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近代有一個弘一大師,他寫這個偈子,我最早以前就看見弘一大師寫這個偈,看見了內心當中非常的感動,非常歡喜。那同樣的我也看見很多人,因為遇見這樣的情況,說我願意發這個心為了什麼呢?為了住持聖教,希望把佛法留在世間。以我的經驗當中,或者是說,我所接觸的同修當中,這一類是最多。如果是大家真正地瞭解以後,你會很容易體會得到,這個的確策發我們內心當中一種力量,最後四緣當中最後呢?這個現在特別是現在說五濁惡過的眾生煩惱非常厲害。不要說像發無上菩提,要發下劣的出離心都很難。出離心因為看見它難,所以反而要發這個大心,為什麼呢?因為發了大心以後,才使得其他的人跟著這個機會,所以願意以這樣的難發我要去做。而且由於這樣的關係,使得很多人也同樣的,雖然在末世也跟著去發,所以這個是發心的四個緣。

  那麼下面呢?四因,四因就是說內在的這種力量。那麼這個四因呢!第一個是他宿生具有這種菩薩的根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遇到緣他自然而然,自然而然他內心當中發起來。那麼還有一種呢?是外面由於佛菩薩善知識的勸攝持所以發起來,所以第一種我們稱它叫自力,不是,這個自在的發心的內在的因,上面是依著佛菩薩善友的因。那第三類呢?因有見這個很多,一切有情受苦,因為受苦所以緣受苦的有情,由於悲要救他們出來,救他們出來於是要發菩提心,這個是第三類。那麼第四類呢?曉得這個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是要很長的時候,有很多人一看到長苦,不行,有很多人恰恰不一樣,越是長越是苦他越是願意,不怕一切難行苦行長時願意去做,這種力量就很了不起,這是四種因,然後呢最後一種呢叫做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這個簡單說一下,自力,比如說出於自己的力量,通常情況之下,這個都是宿生修過的,他自己也強,透過自己就能夠有這種很強大的力量,再不然的話呢?由於外面的力量是他力,也希求這個無上菩提心。那麼第三種什麼因力呢?因為他宿世已經修過,所以因地當中具足很強盛的力量,那這一世一聽見佛菩薩或者是看見,說這個大乘的功德如何如何,他馬上策發,所以加行力呢?是由於這一現世啊,親近了善知識,聽聞了正法,然後如理觀察這很多這些條件,由於這些條件,所以要修習,很長時間的修習種種善根,在這種情況之下策發,這個叫加行力,上面這個四因,四緣,還有這個四力這個裏邊,有各式各樣的配對不同,那麼這個裏邊,我就不去詳細說明,我們大概瞭解一下就可以。

  那麼由於這樣的力量,發了以後那下面呢,說我們怎麼修。發了這個心,我要求無上菩提出,這個心是有了,但是怎麼去修,使得我們心裏邊能夠生起這個菩提心來。所以下面說修菩提心方便;(1)七因果教授;(2)自他換教授。這個都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敍說,是從阿底峽尊者所傳過來的,我之所以特別說明這兩位大師。也就是說,凡事真正要修行,他必須要具足傳承,這個傳承的話從佛傳下來,中間沒斷過,所謂沒有斷,並不是說我,這個文字告訴你,不但要理路非常清楚,而且照這個理路修行,有驗證絲毫無差,這樣的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象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那都是在這個傳承當中真正重要的大師,他們證得相當高的成就,那現在這地方就簡單的把這兩種修法在這裏講一下,那麼這個所謂七因果啊!

  實際上呢?就是一共有修這個方法,一共有分成七個段落。哪七個段落?七因果教授:1、知母;2、念恩;3、報恩;4、與樂慈;5、拔苦悲;6、增上意樂;7、發菩提心。不過在修這個之前啊,原則上面還需要先有一樣事情要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工作,就是說我們先必須要修我們內心當中修舍心。什麼叫舍心?比如說現在他這個七因果中與樂慈,拔苦悲,哦,就是說有好東西要給人家,他的痛苦要把他拿掉,但是我們常人啊,總有一種個人的情緒,他跟我好,我就給他好東西,他不跟我好我就不願意給他,所以真正修行,有這種心裏面是不行,所以一定要把那個心調平。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像種田一樣,一定要把那個田啊,先把雜草磚塊,毒的東西啊把它拿掉,所以內心上面先要這些東西通通弄乾淨,我們和它為修舍。所以這個舍是舍什麼呢?就是當我心緣到外面的有情。這個是跟我好的,我就跟他好,那是跟貪相應,這個跟我不好,我就跟嗔相應,然後其他的人無所謂好不好,這個就是會引發我們貪、嗔、癡的這個,我們所喜好的這種人,當緣這個境的時候內心當中,喜好討厭這種心裏面要舍掉,把這個心調平了以後呢,再照著這個七因果一步一步修上去,現在照著這個七因果呢簡單的說一下。

  因為我們現在都瞭解,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所謂無限的話,所以我們常說無始,那這個真正的根本,太長遠太長遠,這時間是你無法想像的。平常我們總是說,無始生死以來,那個時間就是無限大,既然無限大的生死當中的話,是不是我們生命有無限的次數,每一次都有父母。所以同樣的在這個無限的生命當中,有無限的父親母親,特別是這個有一個原因,我們沒有一個人,所有在座的各位一樣,如果真正瞭解這一點的話,所有的人都曾經做過自己母親,只是由於現在生死輪回,由於無知並不瞭解就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我們瞭解了這一點以後,而且關於這一點啊,並不是單單瞭解就夠了,真的去修行的時候,並不是說我瞭解。如果瞭解來說的話,我早就瞭解了,但是我修行沒有,只要你信得過,或者雖然你信不過,眼前信不過,過了一些時候你找到證據的話,你很快就相信,可是這種不夠,那我們現在這個修的話,要透過不斷的去思惟,使得內心當中生起一個很堅固的一個認知,那麼這個有了是第一步,然後其次是念恩,那我們想想看,既然我們每個人都做過我的母親,我們先不必這樣想的啊。那個至少我們瞭解一個事實。如果自己沒有母親,當然不可能有我們的存在,實際上呢?沒有母親的照顧,我們根本長不大。不要說人,來看看小動物,如果出生來丟在那裏,那它非死不可。當然更進一步來說,我們看看特別是這個父母,尢其是母親對於孩子的那個關顧,那是無微不至,所以通常說起來他可以把樣樣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子,所有的苦把它拿過來。所以啊透過了這樣,我們才真正能夠長大。那這個觀想的方法,也有它一定的次第,先起觀想的時候,是個親近的人身上去觀想,然後第二步我們就因為這個是要真正的修的那個心哪,去廣緣一切啊,並不是單單觀一個。觀一個觀不起來,沒有用,不可能產生我們要的菩提心,說儘管前面已經修了這個舍心了,然後我們正觀的時候,也是觀我們親近的人把他看成母親,然後其次呢?中間所謂親不親的人,然後呢就是我們很討厭的人,也把他這樣去看,當這個看完了以後,然後普緣一切有情,所以把他想他的恩。然後下面這個第二步,當這個心生起來堅固了,再下面報恩,當我們瞭解了所有一切有情,都是我們的母親,而且跟我們有這麼的恩,我們現在唯一,所以不瞭解的是就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生死輪回的真象,轉了一世大家不認識了,實際上確是,那麼再說呢?

  就以世間的眼光來看,如果說這個人有很大的恩,我們忘掉了,我們會呵斥他,說你這個傢伙忘恩負義,這個依著世間的標準看,這個忘恩負義是非常糟糕的,何況現在佛法來看,所以我們瞭解了這一點來說的話,這是非常不應該,特別是佛法當中也告訴我們,我們最應該呵斥的也就是這個忘恩負義,既然我們瞭解了一切有情是母親的話,是不是我們應該報答她。所以自然而然我們願意去報答她,那麼這是怎麼報答法呢?這個蠻重要的,報答法不是說我們賺了錢,趕快買點好東西給她,不是。並不是世間的這些東西,世間的這些東西,原則上面大家生死輪回,大家都忙這個,他也會,真正重要的當我們瞭解了佛法以後,世間這種我們以為的苦樂,他這個本來就是什麼,本來是個魚餌,魚餌實際上我們吞這個東西,是喪掉我們法身慧命,使我們流轉生死輪回最糟糕的東西,所以我們真正要給他的是什麼,要超出世間的這個,而這個偏偏大家都不知道。今天我知道了,我怎麼能不給他,何況是跟我有這麼大恩的,所以這個報恩,以什麼方式去報非常重要,要不然的話我們會弄錯。我自己曾經遇見過,周圍曾經遇見過有幾個很有趣的同學,他們聽見了這個報恩以後,回家去了幹什麼?覺得要報父母的恩,其實你真正去看看的話,這個情況不一樣,所以經論上面說,假定你忙世間的給她的話那等於已經挑了一百二十斤的重擔,你再給他加兩百四十斤,非把他壓垮不可,所以他真正要的東西才是我們應該給她的,而這個他們根本不知道,然後呢,我們去報恩的時候就給她說兩點,一個叫與樂慈。

  我們真正內心上面要給她,要去發起這樣的一個慈,她沒有的給他,然後昵進一步來說,她的痛苦要拔除,所以下面的第四第五這個叫慈跟悲,這兩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那麼當我們有了這樣的心,以後呢是不是夠了呢。因為世間我們也有這種修法,就是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這種心,聲聞二乘很多大聲聞都有,乃至於外道都有,是不單單是佛法的,所以他下面還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叫增上意樂。什麼叫增上意樂呢?就是說這與樂的慈,拔苦的悲這件事情要我親自去做,所以這個叫增上意樂,透過我親自幫忙一切眾生給他快樂,拿掉他的痛苦,那由於這樣的很強盛的心,最後發現,現在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除了成佛,不可能,絕不可能,所以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要求無上菩提,最後這個就是發大菩提心,一共七點,而前面這個呢?是因,是發大菩提心的因,然後呢到了這個增上意樂,必然到這個發菩提心果,因為我們這個方法,這樣的七個段落的方法,稱它為七因果教授,這是一種發菩提心的方法。

  另外一個呢?自他換,修那個自他換的方法,還需要一點基本的條件,說對那個空性,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概念。為什麼要這樣來說呢?說我們談空性是什麼?談空性就是說我們平常講每個人,講我,說人無我,我們總覺得把很多東西看成實質的,天生如此的,說不是,原來這個東西都是沒有實在的東西,都是緣起,所以緣起性空,所以我、你、無非是這樣。因為當我們瞭解了這樣一個內涵以後,進一步我們瞭解,我們所以感得那個痛苦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也說一種我愛執。原則上面,我是並沒有真實的這東西,假我是有的,為什麼是假我呢?就是我造了業以後,形成就象這個桌子等等,也是一樣,並不是天生來實在的東西,而我們平常不認識它,偏偏對這個東西非常的愛執,非常的執著,痛苦的根本來自這裏,因此瞭解了以後,我們現在換一個方法,不是愛執自己,應該把這種無知而對自己的執著換過來。這個是自他換,所謂自他換這個方法當中,所以對空性應該有一點基本認識的一個原因,

  所以下面它有幾個偈子,參考的資料上面有一個,另外有一個這個《入行論》上面有一個偈子: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世間上面所有的快樂都是為了幫助別人,我想這個我們大家都瞭解,不要說佛法,就象《了凡四訓》這種書,他為了幫助別人,做了很多好事,他就得到快樂,反過來損人利己,最後結果反而傷害。所以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你真為自己的話,對不起,所有的苦。

  所以《入行論》又雲: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所以上面這個道理不必多講,凡夫愚癡的人都忙自己,而能仁就是世尊,世尊是所以成佛,是他懂得了利他,而且真正行利他,這才是我們應該比較應該觀察的,因此這個《入行論》上面這個很有意思,《入行論》又雲: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假定說我們不能自己換一換,然後把自己的快樂換給別人,願意承擔別人的痛苦,如果我們不能這樣換的話,不但不能成佛,就是算我們輪回在生死當中的話,輪回當中有沒有真正的快樂,還是沒有快樂,所以這個實質上,當我們真正去觀察的話,我們就願意照這個方法去做,那麼另外還有一個呢?這個也是《入行論》上面的,只有一個很有趣的偈,

  《入行論》雲: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這我們瞭解,我們信佛,這個佛是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說我們信他,單單信了皈依可以,可是我們要真正成佛的話,佛沒辦法的,佛只有告訴我們方法,你們想辦法照著這樣的,一步一步去做,從出離心而菩提心,菩提心是不是要救一切眾生,使我們能成佛,佛只告訴我方法,告訴我方法,我去實踐,還要靠著一切眾生,既然我們現在敬信佛告訴我們的話,為什麼我們不敬信眾生,這是很實在的,這樣瞭解了這個特點的話,那我們就願意真正照著去改,不過當初這件事情的時候,是有一點相當困難的,這個困難度而且相當的大,

  所以《入行論》上面還有一個偈,我平常很歡喜念這個偈。《入行論》雲:困難不應退,做這個事情很困難的,就不應該因困難而退下來。皆由修力成,所有的事情都靠修的力量升起的,下面舉一個例子,說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說有很多事情,先頭在你沒有接觸或者修行之前,聽見他的名字就害怕了,可是你一旦習慣了以後,說以後無彼不樂,少了他你還覺得不舒服,比如說我們有很多人,也許你這個朋友,以前你很討厭他,聽見不歡喜他,可是後來你交了朋友,覺得這個非常好啊,再不然我們不要說人吧,比如說我嗜好,假定說你喜歡吃辣椒,一開頭的話,你碰見這辣椒辣得要命,你一聽見辣椒你就害怕,如果是說,如果你上了癮以後,沒有這個辣椒,你覺得不過癮,飯也就吃不下。所以這樣有很多事情都這樣。也就是說,當我們不斷患習去修習的話,那情況整個改變過來,因此當我們瞭解了這個真正對我們利益,真正的這個特徵以後的話,它雖然有苦,我們不怕,我們願意去克服,願意去做,所以這個是修的方法,一共有兩個傳承,但現在這兩個傳承,真正講起來的話還是要依靠善知識一步一步,我這裏只是簡單的把這個內涵說一下,那麼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所謂這個菩提心,要到什麼樣的量呢,這個簡單的說明一下,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決對不是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念一下就算。要修這樣的前面,每一樣東西到最後就這樣,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慈心、悲心,經論上面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例子,就象一個母親,如果她家世非常好,然後生了一個兒子,只有一個獨生子,而這個兒子長得這麼好,反正樣樣條件無比好,然後這個孩子又這麼乘巧又這麼聽話,在這種情況之下,當這個兒子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時候,這個母親的整個的心就緣在他身上,那這個我們悲心,慈心要達到這樣的量,當你感覺了這樣,所以你一心要救他的心,也同樣的內心當中起心動念,隨時隨地都在要救拔一切眾生,這個才是真正菩提心的量,那麼這個菩提心的量,經論特別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是我們剛剛開始修行最起碼的,有了這個他自然有推動我們的力量,我們不要千萬誤會修的很高,聽到這個我們就很害怕,哇這麼難哪,那好象那了半天下面,當初我看了這個聽見了這個心裏就有點害怕。所以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當我們眼前第一步是要瞭解這個理路,瞭解了理路以後,然後親近善知識,然後聽聞正確的方法,還要有這樣的善友,不斷的要在正因上面去努力,只要我們真正去做的話,他一定會到得了的一天。所以它從正面反面,首先我們看看反面,我們有沒有退路,正面然後呢,因為沒退路,正面才會策勵我們一步一步上去,

  然後,這個就是發菩提心的方便,以及應到達的量,那麼然後呢?有了這樣的發的這個心以後,這個時候,我們要瞭解一樣東西,這個時候願心跟行心的差別。當我們內心當中,單單發這個心的話叫願心,我現在為了要這樣,說要救一切眾生所以只有成就無上菩提,或者透過自他換也是一樣,那麼單單這個願心夠不夠呢?不夠,還要去實踐,這個實踐要去如法的去做。所以如法去做,原則上面這個時候呢?我們就是說要受菩薩戒,當我瞭解了這個,然後經過不斷的努力思惟,說做這件事情有殊勝的利益,然後我要認真去做的時候,那麼受戒,受了戒以後,這個時候叫做行心,那這個行心要行些什麼呢?就是我們通常說六度萬行。不過它分兩部分來說,真正六度主要的還是,雖然佈施持戒好象送給別人,還是最主要對自己來說,四攝最主要的是利他來說,所以真正發了這個心以後,應該修行的就是這樣的,這個兩樣東西,這是我們應該正確的瞭解的,因此平常我們現在有太多,平常說我發了菩提心哪,然後受了菩薩戒了,這個結結緣是件好事情,我們不要隨便就說他是不好,但正式的修行剛才這個特點,那麼這一部份呢,我想留到下一堂再來講。


  第十二講 六度與四攝——“菩提行之實踐(一)

  上一講啊,我們就談到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以後呢?應該學四攝六度,發了心以後去行,去修,修這個行,就證這個果。第三下面應該修些什麼呢?那麼實際上應該修的就是六度四攝。這六度呢?(1)佈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靜慮(禪定);(6)般若;

  佈施跟佈施波羅密多,以及持戒跟持戒波羅密多有差別,佈施就是普通的,那怕我們普通的都叫佈施,可是六度當中的佈施那就不一樣,所以叫六波羅密多。那麼這個波羅密多是梵語,翻成為我們中國話的話,就是到達彼岸。我們凡夫在生死輪回的這裏,透過了發這樣的心,然後呢修這樣的行,能夠達到超越生死輪回的彼岸,所以我們說度就是渡過這個,還有渡過這個生死的大海,生死的大海是由什麼原因呢?比如說由於我們平常的時候,貪慳、破戒、嗔恚這些,所以說針對著這些我們內心的煩惱超越了以後,煩惱既然克服了,自然那個下面的問題解決,那麼所以這是六度,

  這個六度有的時候,我們把它分開來講十度,除了前面的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以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是《華嚴經》上面我們把最後那個般若波羅密多又分開為,說方便波羅密多,這第七;然後願波羅密多,願是我們發願的願;然後呢智波羅密多這第九;第十是力波羅密多。這個對應于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從它修的內涵以及成就的結果來說,而分十地。那通常來說呢,前面這個六樣東西,主要的是佈施,持戒,忍辱,那這樣的集他的福德資糧,然後呢?禪定智慧是集他的智慧資糧。精進是通於一切,然後呢?所以他的前面那個方便,主要的目標還是要證得最究竟徹底的智慧,但是這個也不太一樣。那麼這個智慧當中呢?又有兩種,有一種叫無分別根本智,有一種呢就無分別得到了根本智以後的後得智

  所以前面這個六度是成就無分別根本智,後面從方便波羅密多開始一直到十地的力波羅密多,那是成就後得,那麼除了這樣以外呢?如果我們還有一個,所以六度以外,還有一個叫四攝。四攝只是純粹成就利他,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那麼現在呢?這個把它說一下,所以我們呢?一個一個來。先講佈施。那麼這一次的時間不多,所以我這個六度當中簡單扼要的講兩個,最後這個結論,那這個佈施是我們真正行菩薩道的開始,就是我們普通一般,不管是在家出家,隨分隨力瞭解,都能夠在我們生活當中去用的。那這個佈施呢?我們也分幾點來說明分。

  第一,佈施自性;二、生佈施方便;三、佈施差別;四、結攝。

  這個佈施的自性,根據《瑜伽師地論》上面這樣說這是以菩薩能夠不顧自身,平常我們只管自己,現在我們瞭解這個是一個錯誤的根本,所以不管自己,而專門幫助別人,而自己通常內心當中,有一種性貪,難舍,慳跟貪是兩樣哦,貪是外面的東西不斷地去求取,慳是裏面東西捨不得,所以對自己的一切東西它毫無顧慮,那麼這種情況之下跟無貪,貪是惡,無貪是善根,跟這個無貪相應的這種思心所,以及由於這樣而策發的身業,語業,平常我們身語啊!由於無始以來的慳貪,所以想盡辦法去把外面的執取弄得來,現在呢反過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舍給別人,這個就是它佈施波羅密的自性,那麼到什麼情況之下,這個圓滿呢?由於我們佈施並不是說,由於送了外面的窮人就沒有,不是,而是說在我們內心當中啊,有一樣最糟糕的,破除我們的慳貪,特別是我們自己有的東西對自己執著的那個心徹底的破除,不但是外面的財物,我們的自己周圍的人,親友,乃至於自身都願意捨得,不僅僅是如此,而且還要更進一步自己內心當中,自然而然任運的所有的自己的一切東西統統舍給別人,如果內心當中到了這種程度,那就是佈施波羅密圓滿的時候,當然裏邊還有其他。當我們一度一度學下去,我們對這個會有完整的基本的認識,那麼這個第一點就是佈施,波羅密多的自性。

  下麵呢?我們怎麼去策發這樣的心,你平常的時候我們只有啊去想辦法執取,現在反過來,這個有一個方便善巧,我們深深的從理論從各方面實際上去瞭解啊,說自己啊,攝持的害處,種種過失,然後呢?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佈施,那有多麼殊勝的利益,從兩個方面,如果我們瞭解了以後啊。自然而然會策發我們願意這樣去做,現在呢?透過這個佛法的學習以後,我們就想,外面是我們所有的財物,跟我們周圍的親友,乃至於我們裏邊的身心,這都是無常而且不可常保,所以呀他任運的,不管你怎麼做,它是一刹那,始終不停的在向前推演,而且永遠在變化,而這個不但是無常,而且是由於雜染所感得的所有的一切,現在我瞭解了這個特點,把我們無常的所有的一切,雜染所有的一切,如果說繼續的攝持,那把以前的煩惱惡業繼續增長,增長的結果是傷害我們自己,現在我們瞭解了把它轉過來,把所有的這些東西啊,去幫助別人,因此當我們想到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以這個無常的雜染的,由於佈施能夠換得清淨的究竟的圓滿,這是多麼大的殊勝的利益,錯的過患,透過這個整個的淨除,我們希望的圓滿的功德,透過這個可以增長,所以如果我們這樣瞭解的話,好好的去努力思惟觀察的話,那自然而然哪,我們就會增長,當然這個修習,也是漸次漸次一步一步的來,那麼反過來呢!凡是能夠使我們執著的這種,那我們就針對著這個想辦法去破除,因此針對著我們的執著的心的破除,針對著這個佈施心,好處的思惟觀察增長,那慢慢慢慢的這個心就生起來,乃至於到最後,如果我們呢?經過了練習以後呢?任運就能生起來,這樣,那麼這個原則上面呢?也就是啊,這個是最重要的,

  那其次呢?那我們想啊,當我們真正在發心受菩薩戒的時候。我願意效學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要成就無上菩提,要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要廣行六度,所以那個時候廣行六度,說把自己的所有的東西已經舍給別人,已經在佛菩薩前面,立下這個非常的莊嚴的誓言,在這種情況之二,就是我不管是現在有的,未來的是不是統統給了別人。所以我現在所有東西等於是什麼啊!等於是那我已經不是我的了,已經是別人的,所以當我們內心當中不斷的這樣去想的話,那個自然而然啊,對我們以前的這種執著,這種錯誤就會免除,這個最主要呢?是理論的認識是比較多容易,認識了以後呢,我們怎麼透過了這個思惟修習,使得我們這個習慣改過來,再加上身語的行為,那自然而然啊,慢慢慢慢就能夠做得到,那麼另外有一類,有一種就是我們前面說這個佈施主要的是在內心的圓滿,這個是事實,而不在這個東西上面,所以就象我們普通世間常常叫見說,這個好事嘛心好就好了,你何必呢?所以既然是心好就好,佈施也是講,我只要佈施心有了嘛,這個東西不要送,所以他積聚了很多東西,說我這個心佈施就可以了,那等於是瞎子騙有眼人一樣,這種情況不可以,當然這種道理完全策勵自己,但是反過來,我如果看見別人是這樣的話,我們不要去責備人家,因為的確,當我們瞭解這個佈施是心好,他究竟為什麼我們不管他,也就是說前面這些道理,無非是策勵我們自己,淨化我們自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瞭解這個,所以這一種是怎麼樣,透過佛法的認識來策勵我們,引發佈施的一個方法。

  那麼現在我們再繼續下去,第三點呢?談談那個佈施有幾種差別,有幾種不同,那這裏邊的,我們分三部份來談它。一個呢就是整個的總說佈施,佈施應該怎麼做,然後呢這個分別來說,是分別來說,下面比如說,在家人出家人,不同的身份應該怎麼佈施,第三點呢?由於佈施本身,比如說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些那麼所以分三個層次來說明這一件事情,這個整個的整體的來談佈施,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這裏是佈施波羅密,跟普通的不太一樣,所以這個裏邊啊,有六點最最特別的,也是最最殊勝的,我們應該把握住。第一個呢?我們作任何事情,我們前面談啊,煩惱生起來所依所緣對吧?現在我們修行整個的轉過來,那麼請問佈施的這個所依的是什麼,所以第一個所依的是大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所以這一點是非常殊勝的,那麼平常我們佈施,我們也無所謂,就是自己的習氣,有很多人,人家來了以後很小氣,不願意,有很多人不是的呢,人家來了以後送給他,你問他所以我也不知道,人家來要嘛就給他一點嘛。現在不是,內心當中是由於要祈求無上菩提,而行佈施波羅密,這是第一點,這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第二個呢?就是我們對所施的物,因為由於我們發了大菩提心而佈施,所以發心的時候已經說我所有一切都送給別人,因此不管你做什麼東西,他的心當中以這種心去做的,東西可以很小,可是在他心目當中,是還是始終不離一切的內心,所以平常啊,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佛法當中特別這是,我聽見我的老師曾經當年告訴我一句話,獅子的精神,它這個精神是什麼精神呢?獅子搏兔,獅子搏虎是一樣的,獅子究竟怎麼樣,我們不去管它,現在我們學佛法的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他的內心都是全力以赴的。因為這是從他內心上來看,所以他施的物,他內心當中永遠是一個整體,沒有一樣東西不送,這是第二點。

  然後他佈施的目的呢?這是第三個特別的地方,他佈施的目的是為了一切有情,現在將來的利益。眼前他窮苦幫忙他,他結這個緣而不僅僅是眼前給了他算了,我還要幫忙他解脫生死輪回的痛苦,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這就是佈施的目的,這也不一樣,這是第三個。

  然後呢?佈施的方便善巧,他瞭解所謂三輪修空,通達這個無我的特徵,在初修業的,我們不一定能夠真正做到,可是真正理論上面,實際上面雖然沒證得,理論上面瞭解了很清楚,因為瞭解才發心才受戒,才行那個施,所以這個是第四點,善巧方便殊勝,

  第五個呢回向,回向無上大菩提,這一點是第五點,最後一個清淨,做這個一件事情,也是說佈施波羅密,只要消滅煩惱障,所知障這是第一個六種殊勝,這一個六種殊勝是後面所有的佈施,持或,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每一個統統具足。這個也就是說菩薩戒真正不同其他的地方,所以這個稱它為總的,這個差別,除這個以外呢?還有這個六度當中,原則上面是互通的,每一度具足其他的六度的內涵在裏頭,這個也簡單的說一下,說佈施它本身就是個佈施波羅密。然後呢?佈施的時候一定是如法佈施,法施固然是這樣,還有呢?就算是這個財無畏施,他做這種事情內心當中啊,都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所以他念念要防止聲聞獨覺,乃至於自利這種作意,這個內心上面防止這種作意,這個是跟戒相應的,所以也真正暗暗著佈施的時候具足戒波羅密,第三個呢就說,他所以這樣去行為,是由於佛道一切種智,有這樣的殊勝的認識,信解,所以他能夠啊,內心當中所以勝解,這種深的認可,於是在行佈施的時候,能夠忍受外面的種種的苦難,即便是人家來打罵,他也不退,所以他佈施的時候,一定也具足這個忍辱波羅密的精神,這是第三點。

  下麵呢?他為了使得他要不斷的增長,平常我們的習性啊!它就會把你,慢慢慢慢的這個可性,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性,不是懈怠就是放逸,所以真正要去做這件事情,他一定策勵他自己,所以使得這個力量啊,不斷的增長加倍的增長,可是這個精進一度一定在推動著它,那這個精進,並不是說怎麼去想,就在你處處行為上面,所以當他佈施的時候,也同樣的由於這種精進波羅密的策勵,所以就具足這一個精進波羅密,或者我們自己去想一想看,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上面有一種內心的意樂,我們現在什麼意樂,我也說不上來,無始以來的業習氣,我們稱這個叫軟曖習氣,那世俗的事情做的時候,總有推動的力量,那現在佛法也有個推動的力量,這個時候精進是非常重要的,不觀察不知道,觀察了很清楚明白瞭解這一點,然後呢再下面的話,說我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專心一致的,所以不雜普通的凡夫的,乃至於小乘的至心去回向求得無上菩提,這個就是跟定相應的定波羅密,還有呢?當我們去佈施的時候,瞭解這個是三輪體空,這個是跟般若相應的,般若波羅密,所以它一個是具足這樣六般羅密,是兩個六種的殊勝,這個是差別當中總論。

  那麼其次呢,分別來說,我們同樣講佈施,在家人跟出家人不一樣,所以經論上面就告訴我們,因為由佈施的身,就佈施的這個人而不同,就是談他差別,在家居士以財施為主,那麼出家僧眾的是法施為主。而這個法施的功德非常的殊勝,不過我們也不必因為哪一個殊勝就找哪一個,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因緣,所以經論上面說,如果我們能夠如法地行法施的話,那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你把四天下的七寶用佈施不如依如法的去跟人家說一四句偈,這如法的說不那麼容易哦,象我今天這樣說一說,也許你們覺得如法,我自己曉得不如法,真正的如法談何容易,但是我們努力提出升的確這樣,前面要有很多在家居士財施等等,都是作這個準備。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學也好,各位所有信佛的弟子也好,將來都會走上去,這樣,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不過這個裏邊的特點要說明哦,它真正說這個也就是,讓我們出家的弟子們不要為了這樣。出家本來,佛出世的時候出家是什麼啊,比丘是乞士,向一般普通人去乞食,要吃飽了以後滋身,有了這個身體好修行,修行的時候向佛乞法滋心。使得我們內心淨化,然後呢把這個成就再想辦法提升幫助別人,所以這個出家人的本質,是在這個上頭的。當然如果說你福報很大,你雖然出家人有很多錢財,那我說出家人不要修這個,把錢財放起來,這個根本是個錯誤,

  這一點呢,我們要瞭解,如果說你非理去求錢財佈施的話,這個造種種的罪惡乃至於破戒,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它的原因在這個地方,那麼是我們要瞭解的,那這個是第二點,就是它的各別。所以這個各別的所依佈施之身而分開來談。那第三個呢?就是說對於那個佈施本身來說佈施有財施,那就是說我們所有的東西,法施我們是瞭解的,無畏施是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人家。那這個這裏啊!現在就是簡單地只講一下,這個財施。法、無畏也可以根據這個原則來會通它,那麼這個財施也分三部份來講。第一個呢這樣說,當我們佈施這些東西的時候,應該怎麼佈施法。另外一種呢能夠佈施很好,可是我們剛剛初修的,這個初行人哪,對於有很多東西呀心裏會捨不得,這樣那碰到內心當中捨不得的時候該怎麼辦?還有第三個,那既然捨不得對我們佈施有障礙,那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障礙,我們佈施的這個問題,所以這裏分三點來說明它,那現在呢,這地方談第一個,說佈施財物,佈施財物這一個分四點,這個四點就是所施的田,物件以什麼樣的心去佈施,怎麼施法,還有應該施些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是應該舍,什麼東西不應該舍,它還是要分得很清楚,這個四點我們一一的說明,那所施的田,這個就不去細說它了,有恩有怨然後呢,這個比如說尊敬的如何,這不去細說它。那我們內心當中應該對於行這個財施,具有什麼樣的認識,什麼樣的條件呢?
  這個我們首先要內心當中認識,要處處地方作這樣的意念,說我是為了圓滿我的佈施波羅密,我是為了求無上菩提,集聚的方便資糧,這樣所以才去行,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要的,然後呢,對於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們就把我們的東西佈施出去,實際上佈施出去的時候,心裏已經很清楚,我在發願受菩薩戒的時候東西已經給了別人了,所以這個我只是啊,暫時寄存在我這裏,我應該這樣去,所有的一切一切的東西,沒有我的東西,都舍給別人,內心當中應該這樣的認識,然後呢?對於來求的人呢?平常我們來求的人會覺得啊,這個傢伙真討厭,把我的東西要走,就是你沒有這個心的話,也會覺得打你閑岔,現在不是,他來幹什麼?成就我無上菩提的資糧,沒有這個乞丐,我這個佈施怎麼佈施法,所以曾經說諸佛與眾生同能生佛法。對,佛告訴我道理,但是沒辦法使我成就這個善淨業,今天這個乞丐跑得來才能夠成就我,所以當那個乞丐來時,內心當中應該有這種認識,這個《大丈夫論》上面就有這段話,所以真正這個大丈夫,都是行菩薩道的菩薩啊。所以當他修習這個佈施波羅密,到了某一種程度以後啊,人家看見這個乞丐覺得討厭,他一看見這個乞丐內心當中,就歡喜的情況啊,

  他就舉一個比喻說,歡喜得比比丘入三禪還要快樂,所謂這個三禪,究竟怎麼樣我們不知道,就是據我們理論上的瞭解,這個所有三界之內最快樂的,再沒有比三禪更快樂。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看見那個乞丐有這麼歡喜法,因為成就他成佛啊,所以我們應該內心當中,以這樣的心去處理這個。反過來說呢?凡是有非理的這種作意,這個非理作意很多,就不細談,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斷除,這個就是佈施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安立。那麼下面怎麼佈施法呢?這佈施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有的時候隨便來了以後拿一點給他算了,這種不可以。有的時候覺得麻煩,這個傢伙過二天才給他,免得他老來討厭,諸如此類,就是說凡是來了,我們要很快的盡我們所有的拿出來給他,就他所需要的給他,而且親自給他,而且很歡喜的給他,這個就是我們佈施的時候該做的,這個一點我們要注意,在前面假定我們經常思惟,觀察這個功德,那臨時的時候我們做得到,所以我們前面應該經常思惟觀察,使我們內心當中樂意做這件事情,正做的時候,因此照著這個如法去做清淨,做完了以後我們不會後悔,還會隨喜自己的功德,所以不管從內心,不管我們佈施的方法,都應該瞭解這個特點,所以對佈施來乞丐的人,我們也不會說這個傢伙是個乞丐,心裏面完全不是這樣的想法。最下面最後一個呢?那什麼東西應該舍,什麼東西不要舍,我們前面說不是一開頭的時候發心,什麼東西都舍給別人嗎?對,那為什麼這地方又講不舍呢?這個有非常重要的原則在,這個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的,這個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三點來說明它,

  第一個呢,就機緣,時機來說,說我們雖然已經發了心,所有東西都送給別人,心是發了,但是習性還是凡夫的習性,對吧,修習到多少就有多少成就,那麼特別是剛開始,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因,都是資糧位的行者,資糧位的行者也就是說,跟我們一樣是凡夫,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很多事情對我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因此經論上面特別的說明,它舉一個比喻,就是說你力量很小,叫它擔重擔,這是個錯誤。如果說你的心還沒有廣大之前,先做了難行的事情,使你產生退卻,因為這種行為是要遮止的,所以經論上面特別說;非時俗行,是為魔業,還不到時機,而就做超過你能力的這種做法,那個是有魔業,當然不讓你做也不可以,讓你做也要適量的跟你相應的,一方面慢慢的佈施,一方面增長的能力,一方面來增長你的忍辱精進,這種力量,都是同時慢慢的具足的,所以我們前面說,任何一度當中,具足其他的六度,怎麼去判斷,這個就是一個智慧的抉擇了,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雖然到後來,譬如我們都有大悲具足的時候,我們就是抉擇那個舍,那個經論上面說,當那個舍,舍那個身體的時候,其實像舍一塊破布一樣,那個才是舍啊,那我們現在把身體寶貝的要命,刺痛一點點就受不了,怎麼可以舍舍給別人呢?所以這種情況叫做非時,這我們要瞭解,然後呢還有一個,我們對今天佈施,我們現在有一個目的,目的而去做的,當對著目的我們要分辯清楚,我們現在做這件事,要求無上菩提,而現在假定為了一點小事。那我們要分辯,譬如說有錢那沒關係,假定說要捨身體的時候,我這個身體可以保留著求無上菩提,為一點小事不應該舍。這是第二,還有呢?這個求來乞的人,就舍掉東西來說前面是,

  最後一個呢?來求的人,求的人有各式各樣的人,他窮我來給他,可是有很多人不是窮,他來是有壞心眼,比如天魔,或者來求很多東西而去殺人,我曉得了不要舍,這個還是應該分辯得清楚,這個是第一個。有東西能舍,我還要抉擇,那現在呢有東西而不能舍,捨不得怎麼辦呢?那個時候內心當中應該瞭解,就是這個思惟前面說的,慳貪的過患,攝持的過患。然後瞭解這個以後,儘量地想辦法,策勵自己行佈施,萬一經過這樣,還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對人家來要求的人,你就很軟言告訴他,啊,我應該這樣去做,可是我是剛初修的人,所以我做不到,啊,請你原諒我,將來我會做到的,這樣一來的話,就是你的慳貪心沒對治是有罪的,可是至少這個外緣,啟發你這個外緣,你沒把它擋住,這個我們應該瞭解,將來還有緣碰到這種緣,因為這樣的關係,我的內心當中會等到這個事情過去了,會很慚愧努力的去改善它,那麼所以第三個最後,這種佈施的障礙,我們怎麼去解決它?

  佈施所有的這種障礙,它原則上面是有幾個問題呢,那麼經論上面分出來有四點,這是我們修習這個佈施一度的時候障礙。第一個呢,我們前面沒有練習,沒有串習,沒有習慣。所以因為沒有習慣,所以今天碰到這種事情的話,自己內心當中也不好歡喜。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認真地思惟,這一點對我們很多情況都有是這樣。我們平常一般人都是安於自己的習性,所以一定要努力的思惟,這個思惟就牽涉到很廣的,譬如精進啊,知道了其他東西啊,那透過這樣努力,就想辦法突破。假定我們現在不要突破的話,永遠沒機會而且每況愈下,你想瞭解了道理都不到,那將來呢?連瞭解道理的機會都沒有,那愈來愈難。第二個呢太窮,人家來要我沒東西,那個為什麼原因會窮呢?還是因為我以前沒佈施,想到這地方的話,我會想種種辦法。如果我再不努力的試的話,將來雖然瞭解了道理也想施可是沒東西。一個從內心上面,一個從外物上面的,這是我也會想辦法克服。

  第三個,由於對所要佈施的東西,對這個東西很執著,有很多送點錢可以,送點那個可以,可是這個我很歡喜,所以就捨不得,那內心當中就這樣想,說實際上這個本身有幾種顛倒,對這樣東西本身的執著是一個顛倒,那其他的我們先不去管他,當我們如果眼前執著的時候,第一個內心當中是增長什麼,貪,然後呢眼前增長貪,將來尢其是我們受了菩薩戒,要舍居然執著,所以將來這個眼前的貪,將來果是什麼?苦果,所以當我們瞭解,這個對眼前也不好,對將來也不好,當然還有其他的我們種種的顛倒見,這裏就不細說,就想辦法破除,對這個東西的執著,最後一點我們並不瞭解這個佈施波羅密,有非常巨大的,非常了不起的,非常殊勝的大利益在,這個就我們想辦法多去聽聞思惟學習,如果我們這個四點能夠一一解決,那這個障礙自然會除掉,那麼前面這些就是對我們佈施東西,有的時候東西沒有,東西沒有那怎麼辦呢?那時候單單還可以用意樂,從內心上面,這個有兩種。有一種呢就是我真的窮的實在一點都沒有了,我內心當中還是想,嗯,現在我雖然沒有,我怎麼也找不到,可是我內心當中一旦一有機會,我想辦法要去送,這是我們剛開始,還有一個呢?當我們正式修行,慢慢的次第到高了以後,也許你在修加行,關在山裏面,也許你幹什麼?那時候更高明的去佈施。我們去觀想,去觀想了以後,觀想所有最好的好東西,上面供十方佛,下面齊濟眾生,

  如果我們能夠這樣的意樂施,那是功德更大更大,所以這個我們也應該瞭解的,這個關於佈施差別,那我們現在曉得佈施的特徵是這樣,那麼怎麼策發我們,然後呢透過這個差別,我們如法去一一佈施,最後呢有一個關於佈施有一個簡單的說明,這個就是結論來說,當我們受戒的時候,是我們還在資量位,還是個凡夫。通常啊,我們這個要順便講一下,不曉得已經講過沒有,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分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然後呢?見道,修道,無學道。無學道就是沒有再什麼好學的;這是成了佛,小乘就是羅漢果,那麼什麼叫資糧位呢?那我們要想真正修行,要積很多資糧,就像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先要很多準備工作,這個資糧叫福德、智慧等等。智慧就是認識,福德就是我們要辦那個事情,譬如說我們要到哪里去?然後我們要積很多錢,這個就是福德,資量,怎麼去法,比如說到國外去要護照,要到哪里去要飛機等等,認識這個是個智慧,前面我們所有講的這些東西,一路上面過來,都是集聚那個資糧,那麼到什麼情況之下,這個資糧位也分下品、中品、上品。

  當我們透過了前面所說的,一路上來,如果是二乘,當出離心圓滿的時候,二乘出離心圓滿的時候,在資糧位,然後呢大乘發菩提心,我們會去透過一個儀仇叫受願心,我自願效學十方諸佛菩薩一樣的,學這個菩薩,這個叫願心,那是下品的資糧位,然後有了這樣一個願心,不是馬上就受戒,然後要好好地,把要學的戒瞭解,瞭解了以後覺得這個東西這麼好,內心當中生起很強烈的,決心要去學,然後呢也瞭解我去做的時候,我能做得到,那個時候才去正受菩薩戒,那正受菩薩戒的時候,叫中品資糧位,這個我們大體上面要瞭解,所以這種情況之下,還都是凡夫位上面,到了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外,照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到真正修。禪定智慧的是上品資糧位,瞭解了這個真實的內涵,那時就是加行,加行是一心一意,然後呢觀那個空性,就是般若,這個是加行,加行上四位,等到了正見道的時候,就是進入初地叫見道,見道以後呢?一地一地上去叫修道,所以在現在我們剛剛受完了戒,可是我們是個凡夫,雖然是凡夫,我內心當中有個目標,成佛,為了成佛,所以我要去行這個六度四攝。雖然我是凡夫,可是我的做法要像大地菩薩一樣。因為安立這個目標,所以自然而然願意很認真地,去瞭解怎麼做法呢?

  所以才會親近善知識,去聽聞對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怎麼做法。前面講的這個道理以後,然後有了這個去努力去做,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然後呢反過來,找如法地想辦法去破除它。如果我們這樣努力的話,不斷地慢慢慢慢地內心當中,能力、認識、福德、智慧等等都在增長。對這個應該感到慶倖,萬一我們做不到的時候,那個時候應該為這件事情而憂慮而慚愧,不是世間這些無謂的事情,這個我們應該瞭解,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的話,現在雖然有點困難,可是將來到後來,愈來愈好,愈來愈好,到後來任運的自然就產生,這樣一來,這個菩提資糧很快的就圓滿,佛道就不遠。我們也看得見世間,各式各樣的人習性就是不一樣,特別是小孩子,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宿生的習性所使。因此對我們現在修行的人,瞭解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最最重要的眼前,就是想辦法去啟發,這個是最後關於佈施當中特別說明,那麼實際上這六度當中。剛才說的六種,六種殊勝就是說我們怎麼做呢?這六種殊勝跟每一度具有這個六度的精神。

  那麼下面我想再簡單的介紹一下持戒,這個持戒也是分成幾個條件,我就不細說了。持戒波羅密:一、戒的自性;第二、趣入修習持戒方便;三、持戒差別;四、修持戒時應如何行;五、結攝;那個戒的自性,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所有的身口意業,為自己傷害別人,現在要在這個上面要擋住它。所有關於傷害別人的行為以及它的根本,然後呢從內心當中想辦法,去瞭解這個錯誤去厭棄它,然後,內心當中對這一, 件事情能, 夠如法的生起的那個。就是戒的自性。當這個心到最後究竟圓滿的時候,這是講內心來說,這個是戒波羅密,那麼關於這一點戒部份就不細說了,現在我們講的主要的戒,我們在中國流行的有兩個大乘的戒本,一個是梵網戒,梵網戒本,一個是瑜珈戒本,《瑜珈師地論》上頭的。這個《瑜珈師地論》的戒本,在我們漢地不流行,可是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是遵照著這個六度四攝的特徵。所以行菩薩道的人,很清楚明白的瞭解這個次第。所以這個太虛大師特別的推崇這本書。宗喀巴大師有個叫《菩提正道菩薩戒論》,我建義諸位將來有機會好好地看一下。

  至少我們瞭解這個是什麼樣的內容,理論上瞭解了,將來我們要要的時候對我們有很多方便,即使現在我們也可以慢慢的,就這一方面認識,淨除我們的罪障,集聚我們的資糧。下面我們就談忍辱波羅蜜,這個我們也分五點來說明它,一忍之自性;二趣入修忍之方便;三忍之差別;四修忍時如何行;五結攝。關於第四第五是佈施已經講過了,所以實際上只要把前面三樣東西簡單說明一下。第一它的自性是什麼?就是說平常我們有幾種。平常我們說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忍辱大概很多人都聽說過。生忍呢?就是有一些人來害我們,我們要忍得住。然後法忍呢?以種種受苦的這種方法,我們能夠安忍而不為所動,這個無生法忍我們瞭解,這個真正法的特徵,所以實際上面對外面來傷害我們,我們會嗔恨,然後呢?對佛法的特點不但嗔恨,而且自己內心當中,覺得我條件不夠,所以就嗔恨。還有內心的怯弱,對於這個無生法的法理呢?我們也不瞭解,所以內心當中更談不到這個好樂,這個就是三樣東西,它互相危害的,那現在我們就忍辱波羅密是正對治這個幾點,所以我們現在透過了修這個忍辱,能夠把內心當中,這個三種狀態徹底的解除,這個就是忍辱波羅密的自性,也就是說把我們內心當中嗔恨,嗔恚心,以及修行過程當中怯弱心,以及修行佛法,對法義的不瞭解,以及由於不瞭解而生不起跟法相應的樂,透過了修這個忍辱波羅密,能夠徹底的淨除,那就是忍辱波羅密的自性。那麼這個到什麼情況之下圓滿呢?

  這個一樣的從內心上面來講,而不是從外面來講,假定外面來講,比如說忍辱,因為忍辱以後人家說下一次你就不會遇見什麼,不是外面沒有人來傷害你了,不是這樣,所以經論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比喻,特別是《入行論》上面講,惡有情如空,這個世界上面壞的人很多象虛空一樣,非能盡降伏,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好的,壞的,要想完全把他們降服不可能的,那應該怎麼辦呢!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敵。主要的摧壞我們自己內心對這個眾生的嗔恚之心,當中這心拿掉了,就等於把外面的敵人統統的解決,所以他舉了個比喻一樣,就像我們現在大地上的,地上面都是沙石,刺這樣,那我們希望造了這個皮,把大地包起來是不可能的,那怎麼辦呢?我造個皮把我的腳包起來,腳步包起來了我踩遍大地,就不會有任何影響,那現在修忍辱也是一樣,把我們內心當中,關於前面這幾天徹底地能夠遮止,那下面的問題就解決了,所以這個是忍辱的自性跟圓滿相。第二點用什麼方式,能夠策勵我們去修那個忍辱還是一樣。當我們瞭解修忍辱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修的他非常嚴重的種種過患,這個我就不細說了,不過我們現在不妨把過患分成兩點來看,一點眼前看不見的,另外一種眼前看見的。為什麼把眼前看不見的先說?因為這個過患非常大,通常情況之下,我們並不瞭解。特別是說這個嗔恚,不但是眼前生種種苦惱,內心當中不安,還有將來會墮落,嗔恚還有個最可怕的,會破壞善根,

  所以經論上引用說《入行論》雲:千劫所集施,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催壞。說我一千劫,那個時間非常長,非常長,然後積聚在佈施等這那些善根,供養佛菩薩,供養佛菩薩有無量功德,那一切的所有的善根,若要一發脾氣都摧壞破掉了,當然這個經論上面有不同的說法,說這個嗔恚的物件是菩薩,你才會這麼大的破壞力,普通人不曉得人家是菩薩不是菩薩,他菩薩不會寫在面孔上面,我們現在瞭解太多佛菩薩,都在這個世間,的確我們看不見,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要瞭解,這個非常嚴重的一個過患。所以對那個所嗔的物件,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然後呢?比如說我發了脾氣,他是不是曉得我發沒什麼關係,只要我內心當中發了脾氣了,這個就有這樣的力量,所以我特別講其他的過患就不去細說,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而眼前的這個過患,我們比較清楚,當心裏面一發脾氣的話,對不起,心這個心裏面就砰砰砰砰地跳,第一個是不寂靜相,晚上也睡不著,晚上睡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這樣,很多事情就來了,所以我們想做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也不必,以經論上面說的很多道理,我們就普通這樣,就可發看得見,所以當嗔心很大的時候,所有的眼前的事情,我想這個我們或者是自己,或者我們周圍看得見的,家裏邊發大脾氣,什麼樣的壞事情做得出來,乃至於嗔心很大的時候,會殺人,這是眼前的看得見跟看不見的,兩種非常大的過患,所以這個我們應該瞭解,

  再說一遍,嗔恚有兩種非常可怕的力量。一個由於嗔恚使我們感惡報,感惡果,感惡果只有一世,還有個把我們以前積累的善根整個破壞。我們一定要瞭解嗔恚最大的過患,其他的不細說。那麼再下面呢,我們就談一談忍的差別,忍的差別一共有三種: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關於這個我想把最後一講,這個還有最後一講,在講結論的時候把這個講完,最後把結論再跟大家說一下,所以今天這一次就到這地方為止。


  第十三講 六度與四攝——“菩提行之實踐(二)

  我們上面講到忍辱波羅密,它前面的忍辱波羅密的自性,以及怎樣修的方便講過。第三呢?忍辱的差別,也就是去修忍辱,所做所忍的物件來看,反正有人來傷害我們,耐他的怨害,還有呢?種種的痛苦,我們也能夠忍受得下,就是安受這個苦,末了呢?對法特徵的認識,諦察法,像我們看看,這個怎麼來思惟觀察。其實這三樣東西,是互相貪通的貫穿的,不過我們直接以一個特點來說。比如說今天有人來傷害我,從這個忍上面去看,叫做生忍。忍受這個人。說受那痛苦來說是法忍,安受那個法,然後呢從它的更深義來去看,那就是最後的一點諦察法。或者叫無生法忍等等。現在我短短的舉一兩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有人來傷害我,我們怎麼觀察,透過了這個觀察去忍受他,平常我們常有人傷害罵我,我就罵還,他打我,打還。

  所以現在好象西方人有這個特點,這我以前曾經聽說過在西方。如果這一個小孩子打你一拳,你至少要還他一拳,再不然多打他兩拳,這樣下去他不敢打你。這個佛法跟它很不一樣,很遺憾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卻現在大家既不瞭解,也沒有人真正把這個理論伸展開去。那麼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怎麼思惟,怎麼觀察的。我們首先去想,說這個人來打我,他為什麼原因這樣,他自己能否做得了主,我們不妨從幾個方向去看,說那樣如果你真正去觀察的時候,來打我們的人他也做不了主,為什麼原因做不了主,他在生煩惱當中。我想如果一個好端端的人,沒有什麼好的,他跑得來要跟你打,你啊我想不會,也許說你這個人神精病,神精病本身它是一個病態,所以這個神精病者,到醫院裏去看,醫生不會跟他打架,我們既然是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所以他是失常,那麼現在是被煩惱所使,因為他既然被煩惱所使,那在這種情況之下,那這種情況自然而然我們就會瞭解。

  更進一步來說,那他是被煩惱所使的,所以我沒有理由去嗔這個人,如果我勉強要嗔一個物件的話,應該嗔使這個人來打我的煩惱。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我們常常說,拿那個石頭可以丟那個狗,那個狗會追那個石頭。若對我們人聰明一點的話,絕對不會去追那個石頭,對嘛,我們應該追丟石頭那個人才對呀,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對於傷害我們這個人就不會起嗔心,應該忍耐。進一步來說,這個煩惱使這個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嗔那個煩惱,那我們去觀察這個煩惱,有兩個角度去看。第一個煩惱的本身這樣,煩惱的本身,它就是一個惱人相。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火,火就是會燒人的,你不可能叫火不燒人,那這個煩惱本身是惱人相,它本身就是如此。反過來說,如果它不是主動的,是被動的。客觀的我們舉個例來說,火燒那個虛空,然後呢?這個虛空是站在那個客位,所以我不會去嗔。跟那個虛空兩個人打,過不去。所以不管你從那個方向去談,進一步來說,他為什麼無緣無故要來鬧我,是因為以前我跟他有業,既然有業的話,那今天還他這也是應該的。所以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如果你真正的能夠去思惟觀察的話,我們就能夠忍住。所以第一個,就能傷害我們的人來說,我不會跟他發脾氣。

  第二個對這個傷害我們的法來說,我們也能忍得住。最後從那整個的過程來說,當然我不說很深的,既然是業感緣起的話,那個特徵是什麼?性空。這個空我是比較更深一層的,這裏眼前我們詮釋到這地方為止。那麼它有很多告訴我們,怎麼去思惟的方法,再進一步來說我們也瞭解這個世間本身就是,所以一般來說世間嘛,本身就是苦因非常多,真正的快樂跟樂因非常少。那麼特別是對我們修行來說,除了人家的傷害我們來說,還有是因為業所感,還有一些事情呢?不修行不會有這個痛苦,修行才遇得見,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既然我們瞭解了這個特徵,只要你在輪回生死當中永遠受苦,請問你必須修行的話,那這個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一個問題,我們不但不看他痛苦的那一面,而且看見他的好處的那一面,所以經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說這個無苦無出離,是故應安穩。前面我們不是講出離心的時候,假定說沒有痛苦的話,覺得世間蠻快樂,何必要想辦法去忙了,這麼半天,要跳出乃至於發菩提心呢?所以說如果沒有苦,那出離心也沒有了,沒有出離心也就沒有菩提心,因此在經論上面,在很多地方就特別的強調,那個入行論上面就特別說苦有五功德,這個苦有五樣功德。

  那麼這五樣的功德呢?簡單的說一下,這個哪五樣功德呢?苦功德;一、除慢;二、啟厭離;除掉我們的驕慢心,苦這個不會驕慢的,自己覺得很痛苦的話,這個驕慢心就拿掉了。然後呢?啟發我們的厭離,啟發厭離心,苦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痛苦就不會。三、悲憫生死者;由於瞭解了苦,啟發了出離心,然後呢推己及人,策發大慈悲菩提心,所以這有苦第三個。四、羞惡;五、樂善;因為這樣的關係,瞭解了這個特徵苦,苦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求樂,樂的原因是什麼?所以使得真正的能夠對我們做壞事情,會感到慚愧羞恥,能夠免除掉。對於我們要修行增長功德,會推動我們努力的走上去,所以這個苦有這樣大的功德。因此前面很多就不細說了,我們自然就能夠安忍,何況我們無始生死以來,在生命的這樣的流轉當中,忙了很多很多事情,有沒有真正的意義,沒有什麼多大的價值。現在我們為了修行,要成就無上菩提,解決不但自己,而且一切眾生的痛苦。受一點點的小小的痛苦,豈不非常值得呢?所以經論上面特別說,本來這是一個死囚,要送命的死犯,現在給你少少加一點刑罰,你這個死囚通通免掉了,現在免掉的什麼死囚,無始生死輪回解脫出來了,去受一點苦,有這麼樣的大的深遠的意義,豈不能夠策勵我們努力的從這一方面去走嗎?

  所以當然象忍辱方面,在廣論上面,《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它有一層一層非常清楚明白的說明。關於這一方面,我到是建議各位同學好好的在這一方面去看一下,即便我們現在不能一口氣對境馬上用得上,當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遇見任何境界,對這個道理去一思惟一觀照,那你馬上那個心情就非常平順下來,這一次即便沒辦法幫忙我們,對了這個境馬上產生很好的效果,下一次就不一樣,經過了幾次以後,它會有很大很大的改變,那麼關於忍辱那一方面就說到這地方為止。其他的修忍辱的時候,有六種殊勝跟六波羅密相應,乃至於到最後的一個結論,跟前面這個佈施一樣,六度都是一樣。再下面我們談精進,那個精進是精進波羅密多,那麼我這是簡單的說一下,那個精進的自性是什麼樣?是說對我們善所緣,現在精進就是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呢?我們做的是善淨的事情,然後呢非常強悍,不怕一切困難的去做,這是精進的特徵,有很多人做事情,很認真做壞事情,這不叫精進,所以精進是一個善法,我們所緣的是善法,那所緣的善法對一般人來說,都是蠻辛苦的,不習慣的,而在做這一個善法當中非常勇悍,不怕一切的這種特徵,這個是精進的定義,也就是它的自相,上面這些今天就不細說了,不過有兩句話特別的說一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資糧善中,進第一

  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要做兩件事,淨除罪障,積聚資糧,真實說淨除罪障,也是一種資糧,這是說好象我現在要想辦法去工作賺錢,可是欠了人家債,賺來的還掉了,不能不說我沒有賺,所以在我們做這件事情當中,這個資糧善方面,精進是第一重要,六度當中哪一度都需要它。雖然它每一度都涵攝六度的,可是各有各的特點。所以特別的說明,反過來說呢?這個煩惱的根本,煩惱實際上的根本有很多。不精進是煩惱的助長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煩惱獨本,所謂懈怠。假定我們懂得精進的話。那個煩惱一定能夠解決得掉。否則懂得很多道理,如果不努力的話,一定沒有用。所以這個地方策勵我們,不是懂得很多,不是能說善道,而是說瞭解了以後,策勵自己努力去對治,這個地方我們稱它為精進。那麼再下面呢?就是靜慮,靜慮波羅密多,或者我們叫禪定波羅密多,那麼它也只是簡單的講一下它的自性,就是對善所緣,心不散亂,心一境性,對所緣的一點都不流動,貫注在上面,一動都不動,這個是靜慮的自性,其他的就不細說,那麼最後呢?就是六度當中的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般若密多也就是,我們這個十二講當中的,所謂空正見,那為什麼叫它空正見呢?正見就是正確的對事情的真相的認識。那個時候這種智慧所見到的一切是性空緣起,這個就是諸法的實相,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稱做實相。就它見解來說,叫做空正見,那麼關於這個,我們也用幾點來說明它。

  般若波羅密多(慧);一、慧之自性;二、生慧之方便;三、慧之差別;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五、攝義;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定義:所觀事能揀擇法,此是說通達五種明處等慧。對我們所觀察的事情,能夠善巧的抉擇,抉擇是非等等,它真正的特徵,使我們能夠通達真正要觀的物件,總結起來通達五種明處,那麼五明,內明就是主要的講佛法,為什麼修佛法講內明呢?這個是向裏邊看,真正的探索問題的中心,這個解決了,外面的一切都瞭解。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這個五明實際上也可以涵攝現在世間的所有的萬事萬物,那麼這個智慧,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它的自性分為兩種。一個呢已經悟入的這個智慧,一個是沒有捂入的智慧。沒有悟入的是因,然後呢悟入的是果。沒有悟入的智慧,就是聞思之慧。在我們因地當中,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說聞慧思慧,修相應的那就是已經悟入的,前面是資糧加行位上的行者,後面的就是地上菩薩,乃至於佛果。

  二、生智慧之方便;1、思惟生慧功德;2、末生之過患;我們正確的瞭解了這個以後,我們把主要的精神,主力就放在策發自己學智慧去。那麼總結起來,有了這個智慧以後,能夠斷除我們一切的煩惱,這個煩惱在這裏,我們分兩大類,一個叫做斷煩惱障,一個斷所知障,我們為什麼稱它為煩惱障呢?因為有了煩惱,有了煩惱以後,使得我們流轉生死,障礙我們不能得到涅槃,不能跳出生死輪回,所以這個叫煩惱障,實際上這個煩惱就是障礙,還有一個呢所知障,因為煩惱的關係,所以使得我們對事相,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障礙我們所瞭解的所知障。因為這個煩惱使得我們流轉在生死當中,那麼現在透過修學般若波羅密多,使得我們斷除這個煩惱障,因此我們能夠跳出生死輪回。第二個透過修學般若波羅密多智慧一度,使我們斷除所知障。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發了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這個因就是前面一路上來,那麼最後使得我們得到了這個智慧以後真正從生死軟弱回當中自己能夠解決。

  然後呢?而且懂得所知障懂得所有的問題,怎麼幫助別人。所以發了菩提心以後,前面行的種種方便,然後最後呢?得到最後的結果。這個都是真正的智慧的無上功德,除了這個以外呢?實際上我們細細的來說,這個太多太多,現在只能說總結的把那個大綱說出來。智慧是眼前的,是後來的,所有一切的功德的根本。那麼平常我們說六度,六度,它跟六度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平常我們說,五度如盲,六度如導,彼此間各有各的功效。如果說前面這個五度沒有智慧作引導的話,它像個盲人一樣,所以六度是最好的引導者,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是單單六度就好了嗎?這個也不行,平常我們說一個比喻。一個人眼睛看不見,一個人是腳不會走動,那兩個人合作起來的話,就可以從火宅裏跳出來,所以五度跟這個六度,這個前面的五度跟第六般若之間的關係,其次呢?我們談,比如我們修道的時候,如果細分當然很多道諦。這個道諦細分,我們可以分成它成為說三十七道品。我們所有應該修的,都離不開這個,三十七道品從四念處開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四念處。然後呢?所謂四正勤,四無畏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等等,這個裏邊除了這個四正勤以外,四正勤純粹是談精進,純粹談精進以外,

  其他的三十七道品當中,或者主要的根本都是慧,比如四念處,它主要的都是講慧,其他的五根,五力等等,那最主要的還是以智慧為根本,比如五根。五力,信,精進,念,定,慧。信是信得過你講的道理雖然我親自證得,還沒有達到。也就是說我沒有親自證得可是你這個道理對,我信得過你,這個本身是有智慧的。我所信的智慧,由於這樣叫做精進。念、定、慧、最後是慧。就是剛開始的叫根,到最後呢?產生了力量叫力。那麼七覺,八正,真正中心都在智慧,所以這個智慧本身是有這樣的一個特點。那麼除了這個以外呢?說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如果說智慧沒有的話,那五度都弄不起來,還有呢?平常一般人來說,我們要想修很多,平常好象是違背的,但是有了智慧,不但不相違背,可以互相增長,在這個地方舉個例子來說明它。這個例子也就是說,我們修行必須要的,就是說轉輪聖王,在轉輪聖王的位置上面,他能夠積聚很大的資糧,而不受種種的尖欲的染汙,靠什麼?智慧,也就是說我們修四無量心,所謂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那個慈無量就觀察一切的有情,然後呢?當我們觀察一切有情的時候,產生很強大的慈悲之心。看見那個有情,都是非常的可喜,如果說我們看見一個親人很歡喜的話,自己內心當中,哦,這種平常的感情情緒相應,但是這個有了智慧,佛菩薩修的時候,他就不會被這個東西所雜染,反過來悲心所緣的是苦,當我們緣到種種痛苦的時候,哇,這個生起心厭離,乃至於叫我們真正去深入的時候會害怕,但心不為所動,

  靠什麼?智慧,然後修喜無量的時候,因歡喜心會散亂他能夠安住,修舍無量,實際上的舍,就是一切都好象不舍,但他卻能夠在這舍無量當中行種種善法。不管是正面負面哪一面,要想同時雙修兩種功行因我們看起來都是矛盾的,有了智慧,他可以同時進行,更重要的實際上我們真正要想積聚的資糧要方便,所以福德是一種,然後呢智慧,深見兩個同時很平均的互相攝持的增長,這個就是要智慧,這個都是智慧的建立,都是智慧的功德,所以這一點我們瞭解,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慧的話,那所有這些東西都得不到。五度前面的佈施,持戒等等也就不談。我們瞭解了這個智慧的功德跟過患以後,會推動我們,很認真的跑去修行。那麼現在呢?我們瞭解它,那個愚癡的因是什麼?普通一般人,所以不能得到智慧,我們現在瞭解了要去學,它的根本的原因,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到,所以在這裏特別的告訴我們,愚癡的因,說這個由於我親近惡友非善之人,這個惡友不是說跟我們吵架,跟我們打架,然後呢?大家一起去亂來,吃迷幻藥,不是,除了這個善知識以外,在這地方都歸入這個惡友,這一點在修學修法上面,我們要把這個定義弄得很清楚,還有呢?

  這個對外頭來說裏邊呢?懈怠,懶惰,貪睡眠,這是一種狀態,還有呢,不歡喜思惟觀察,因為智慧本身就是很深細的的抉擇事情,思惟觀察,要憑藉的那就是很多經論,所以他也不歡喜,也不瞭解大乘的經論,乃至於很多增上慢,說增上慢的未知謂,以為還不懂,以為自己懂得了,還沒得到以為得到了,所以這個是增上慢,還有呢?有幾個比較嚴重的,上品的邪見,錯誤的邪見,現在那個世間,這一點是非常的普遍,那麼再不然呢?反過來內心當中自己,也還是一種慢,叫卑劣慢怯弱啊,這個我不行啦,他不願意去親近有智慧的人,這些都是愚癡之因,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個,反過來應該從親近,恭敬善知識有智慧的人,然後呢?隨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的想辦法求多聞,就這樣,有這個瞭解了以後,我們才可以善巧的思惟,把握住了中心,然後再去修行,才能夠產生我們所要的,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真正的把握住整個佛法的中心。所以經論上面說,這整個聖道貌岸然的命根,什麼?能夠抉擇是法非法的智慧,而這個真正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因,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因,是能夠對經論,這個經論重要,這個經論要很正確的經論,通常說叫無垢經論。對這個經論要勤求多聞,我們為了得到這一個特點,所以必需要親近善師,親近善友。

  親近善師我們才能夠以我們普通的凡夫認知很少,有限的時間能夠得到這個,無垢經論當中最重要的經義。我們因為親近善友,然後呢?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夠,經過互相切磋琢磨的思辯它裏邊的內涵,這兩個都是得到智慧無上正因的主要的原因,所以簡單的來說道次廣論上面特別的告訴我們。得智慧無上之因:1、對無垢經論勤求多聞;2、以種種教理善巧的成立。換句話說這個是聞思,可是想達到這個,必須親近師友,這一點我們應該瞭解。為什麼在這裏特別的強調呢?因為現在很多修行人,不修就不談,很多修行人說這個是不要的,這是非常可惜。修行而不要正確的認識,那修什麼呢?所以這個才是我們平常說的,盲修瞎練,對個人來說。對整個時代來說,說未法,其實這個因都是我們種在我們自己手上。所以我們現在瞭解了以後,儘量從根本上面要去下手,所以在這裏很強調的。就告訴我們說,我們有幾個特點要把握住。第一個呢?親近善知識,然後呢?要能夠好好的持淨戒,清淨的淨戒這個是基礎,然後呢?勤求多聞,聽聞以後呢?認真的思惟,而這一方面是這樣做,一方面呢?至誠懇切的去懺悔,祈求佛菩薩,能夠這樣去做。把以前自己做錯的錯誤懺悔,現在我們需要努力的積聚的話,那麼這樣積累下去,種的都是圓滿的因,沒多久也許我們很快就可以把我們以前欠缺的都能夠把它一一的把它補足。那個就是策發我們修智慧的方便。下面簡單的說一下慧的差別它有三種:

  三、慧之差別:1、通達勝義慧;2、通達世俗慧;3、通達饒益有情慧;所以勝義通常我們另外有一個名字叫真諦。世俗慧叫能夠瞭解俗諦,那真俗的圓融通常在我們漢地,天臺有稱他為中諦,這個我們就不談,那麼拿這個東西幹什麼呢?去幫助別人,去饒益一切有情。這個是慧當中的差別,那麼現在這個地方,所修的方式還是跟以前一樣,最後呢下面有一個結論,這個結論稍微要簡單的說一下。我們真正要成就無上佛果,它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方便為上首的大悲,一個是智慧為上首的空正見。那麼這二樣東西呀要互相均等互相攝持,這兩個互相均等,互相報攝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經論上面說,菩薩如果修行這個要方便攝慧,慧攝方便,如果通達了這個也就走對,不能通達這個就走錯。因此裏邊有一個很有趣的一個故事。前面已經瞭解了說,五度如果沒有般若相攝持的話,這個像盲人一樣,我們根本不可能把前面的五度,你可以佈施,但是絕對不是佈施波羅密,把持戒也不是持戒波羅密,對這個般若的真正的特徵,是要用在跟它攝持的時候,如果單單這個那是不行,這一點我們要瞭解。所以關於這一點這二者當中,要怎麼樣的很均勻的攝持,這裏就不細說,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住這點的話,或者你走上的空是斷滅空,根本走錯了,最好的即使你對空有一個正確的體驗,得到的結果是二走,最後還是後悔。而佛真正出世的根本意趣,是在究竟一佛成,這個前面已經簡單的說過,在這裏呢再短短的說一下,

  要想得到這個非常重要的,要得到圓滿的資糧。為了要得到圓滿的資糧,我們必須要透過前面的聞思修這個次第,如果我們努力的這樣去做那麼眼前勤求多聞,依法持戒的增上,那將來不大困難,自然的生生增上,就能夠使得我們不斷的向上,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這個呢前面是總結簡單說明,從發菩提心一直到六度,這個是所有要想成就佛道的根本。其實我們現在又有密教,密教如果真正的瞭解,他上面的很多修的方面不談,可是密教的根本是什麼?發菩提心,然後呢積聚這個資糧,顯密是二個完全根本一樣的,如果這個沒有的談密教,那都是空話,所以我們前面曾經說過,如果說不瞭解這個佛法的中心,不在菩提心上面下努力,以為今天我學特別是這個密,說即身成佛灌個頂頭摸摸,然後就成了佛了,那這是對我們很大的一個誤解,在這裏順便一提。那麼關於這個六度簡單的介紹完了以後呢?下面順便把那個四攝說一下:

  四攝:(1)佈施;(2)愛語;(3)利行;(4)同事。這個佈施的內涵跟前面佈施波羅密大體一樣,不過前面的佈施波羅密,它重心是為了拿掉自己內心當中的慳貪,而成就一切舍心,這個重點。那現在四攝當中的佈施,為攝受菩提眷屬,這樣,所以先把我的東西人家需要的給他,因為給了他以後攝受了眷屬,那我們可以告訴他怎麼去修種種的善行,所以佈施是令他一方面歡喜,一方面無所缺乏,由此能夠修行善法,當他接受了,歡喜了,聽著你走了,那個時候就要告訴他修行,因為告訴他修行所以就愛語,這愛語本身有兩個方面,第一個呢講的話本身語氣,然後呢語詞,語氣柔和。然後呢語言的內涵本身很順理成章,重要的講的內容是正法,然後讓他瞭解正確修行的方法。所以佈施下面是愛語。愛語以後呢利行,利行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我們瞭解這個道理以後,還要如法去修行,因為如法去修行以後,才能夠得到真正我們所需要的這個利益,最後一個同事,同事是說當我們談到修行的時候,我們也要跟他一起去做,一起去做,假定說你告訴他了道理叫他去修,特別是修行哦,修行要克服很多障礙,修行要忍受很多痛苦,修行要啟發很多大的精進的力量,等等。所以儘管他聽懂了,歡喜了,這個利行以後同事本身很重要,如果說我們真正照著去做,他也會感受曉得它怎麼做法,曉得的確有這個好處,他也願意跟著我們做。要不然的話,我們不做給他看的話,他覺得咦他怎麼自己不做呢?所以不但是佛法裏面強調這個,而且世間來說,儒家孔老夫子有二句名言,身教則以,言教則訟。說你嘴巴上在告訴他這樣,這論就是言字旁一個公,大家吵架你跟我講你自己呢?你只為講別人,諸如此類,可是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他從,他就跟著你去,所以我們真正要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必須要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那這個裏邊還有其他的,在這裏就不再細講。那麼透過這樣慢慢去實踐,於是從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先成就自利行。乃至於成就利他行,當最究竟圓滿的時候,那所有的問題通通解決,所以在這個地方呢?我簡單扼要的把那個道次第的整個的內涵最後講到這個地方為止,然後呢在這裏有幾點哪,我們應該稍微注意,這個聽起來,這個內函上面,那的確是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要修這麼多難行的苦行,平常如果我們以眼前的狀態來看,一看這東西,通常會這樣感覺到這麼難呀?

  通常情形碰到這種情況就擋在這裏了,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懂得幾個基本的原則,其實這幾個原則前面都已經講過了,因為他本身是沒有退路的。我們之所以不能上去的原因是怕苦,這個精進一度裏邊,說得非常清楚,我們精進沒講,現在實際上呢?因為你怕苦不向前,然後無量大苦等在這裏。生死轉回是不是無量大苦,結果你永遠苦。現在你瞭解了道理,你只要肯去做的話,那雖然會有一點苦,可是漸漸習慣了以後,而且能夠得到非常大的利益,再說在六度當中最後一個,結論當中說如果我們眼前不修,那永生都始終停留在這裏,佛這個果他不會到那個時候,你睡覺睡到那個時候,自己掉下來,你天亮的時候就成了佛。不會,必須自己去修行。乃至於在自他換當中,特別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以修力生。我們常常知道了這一點,然後?一步一步的漸漸的努力向上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對這件事情,就有一個解決的時候,那麼這一次,所以簡單的來說明。因為對目前正是末法的時候,大家對這些事情,都完全不瞭解,雖然因為這個世間的苦惱,所以常常說這個苦啊,我們要想跳出生死輪回啊,可是講完了以後,真的要去修行方便,一點都不知道,所以至少經過這樣簡單的說明以後,我們大概有一個簡單的瞭解,這也就是說,我這一次所以來講的,跟大家談的,最主要的這個原因,把這個原因簡單的說一下。第一點呢?我在這裏跟大家介紹的也就是說,非常簡單,但是比較扼要,因為佛法內涵深廣無瑕,絕對不是我們短短的十幾個小時能夠講得完的,再說就是有時間,以我自己的條件,我瞭解的素質也非常有限,絕對不敢在這裏各位面前班門弄斧。這是自己以前從小的時候,我印象很深,我十二歲,周歲,中國年齡算十三歲,我就聽先父告訴我要學佛要做和尚,所以內心裏面一直對它有很深的好感,摸二三十年摸不到路,到最後終於找到了這樣一條明確的路以後,所以內心當中非常歡喜。這樣一方面呢?對自己的錯誤也可以說懺罪,一方面也許有很多跟我一樣遇見這種困難,我介紹給大眾,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呢?

  像今天這種情況,世間大家都很忙碌,在這個忙碌的時間當中,那我們又瞭解佛法以後,的確非要照佛法這樣走上去,在這樣時間又這麼忙,對我們又這麼迫切,如果說東碰一點西碰一點,浪費很多時間,這對我們實在是無從談起,大家做世間的事情,尚且非常講究效率,那何況我們現在修學佛道,難道佛法沒有這樣的,有次第的內涵嗎?是有,只是我們不知道。基於這個原因,我願意把我所學過的,特別的講《道次第》介紹給大眾,那麼不過這裏我要說明一個事實,我儘管介紹給大眾的是道次第,可是我介紹給你們這是道次第的綱要,所以只能當常識看,就是說我介紹你們的《菩提道次第論》這本書,這個不能當常識看,所以我們學佛法有二種,有一種叫佛學綱要,然後呢另一種佛學概要,乃至於成佛之道這都是常識,你學了以後,瞭解佛法有些什麼,你要憑這個來修行不可能,可是《菩提道次第論》,不管是廣論,略論,乃至於三主要道,如果你得到善知識的指授去學的話,它是個教授,也就是說你憑著這個,你要去修行,他能夠給你所要的一步一步增上,乃至於最後究竟成佛,這兩個差別很不一樣,很不一樣,當我們把這些問題一一都解決了以後,到最後得到什麼結果呢?那麼這個結果就是佛果,最後剩下來的,是把佛果在這裏向大家簡單說一下,這個佛的果有種種非常殊勝的功德,通常我們就說講起佛的功德,說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念處、四德處,乃至於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無邊,我們在這地方,隨便介紹幾樣東西。

  這地方只介紹兩樣,十力、四無所畏,它有十種力量,那麼哪十種力量是什麼呢?(1)是處非處智力,處就是合理,非處就是不合理,那麼這個是處非處智力主要的是講什麼呢?就是講的因跟果,什麼的業因感什麼的果報,當你造了善業就會得到樂果,如果造的不是善業造的惡業,要想得到這個樂果,這是不可能的這叫非處,所以它是是處非處智力,世尊對這個所有的這個因緣果報的必然關係,能夠普遍知道,究竟圓滿,絲毫無缺,菩薩等等也知道,可是並不圓滿有缺陷,所以第一個是處非處智力。(2)知過去現在末來業報智力,說我們一切眾生,在三世輪回當中,過去,現在,未來。什麼樣的業感得什麼樣的果,世尊普通徹底知道,這是第二個。(3)知諸禪三味解脫智力,我們現在要想得到解脫,一定要禪定得到三味,那麼修三味的時候,他有各式各樣的世,出世等等,而世尊對所有的一切禪定,自在無礙。他完全親自驗證過,深、淺、次第等等怎麼修法,證得什麼樣的狀態,只有佛對這個能夠究竟圓滿徹底知道。(4)知諸根勝劣智力,我們眾生的根性種種不同,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然後呢?這樣的根性,將來得到的果報是大是小,世尊徹底知道,因為知道這個,所以世尊告訴你,一看你修什麼法,你照著去修就成功了。我們平常的人不知道,告訴你這個法修行不成功,因為不瞭解這個特點。(5)知種種解智力,就是說,勝解欲樂善惡情況;(6)知種種界智力,是種種的種性差別,然後比如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這個是貪心,修不淨觀,這個嗔心,眾生應該修什麼?這些世尊徹底究竟圓滿。(7)知一切至處道智力。佛對不管是有漏、無漏,種種的內涵徹底知道,所以曉得那個人修什麼,可以到哪里,是這樣,所以有漏道、無漏道,涅槃道等等,這個世尊徹底知道。(8)知天眼無礙智力;這個天眼無礙,就是說生死輪回當中,他未來到哪里去,然後呢,去的時候長得好,長得醜,聰明笨這什麼原因,世尊徹底看見,看見未來的。(9)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就是以前的,反過來,反推以前,知一切眾生的宿生,一生,兩生乃至於無量世以前的種種的宿命,徹底知道。(10)知永斷習氣智力。通常我們這個羅漢叫漏盡通,習氣就是煩惱,由於這個使我們流落生死,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呢?那所有的一切習氣,二乘只斷煩惱,煩惱的習氣沒斷,唯有佛煩惱的所有習氣徹底解決,沒有一點點餘剩,所以說永遠不會再感得生死的輪回,對這個道理能夠徹底的瞭解,這個佛的十力。

  那麼最後講的。四無所畏有四個。(1)一切智無畏;(2)漏盡無畏;(3)障道無所畏;(4)盡苦道無所畏;這個就是佛的四無所畏,這個也簡單的說一下。說一切智就是世間智,種種的各式各樣的妙智,佛在大眾當中說我是一切智人,不管有任何人來提出任何的難問,他自己因為徹底通達,他絕對不怕,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個說漏盡智的話,漏就是煩惱,在生死輪回當中,這個佛自己說我已經斷盡諸諸漏。談這個問題。第二個說漏盡智的話,漏就是煩惱,在生死輪回當中,這個佛自己說我已經斷盡諸漏。談這個問題時也一樣,不管人家來提出種種的難問,因為他徹底真正的解決,所以對這個問題他無所畏。第三個呢,障道無所畏,唯有佛能夠看見哪一個是障聖道,哪一個是不,有人也提出難問外道等等,佛能夠解說通達無礙,內心當中絕對不會有一點持礙,最後一個說,盡苦道無所畏,就是滅盡一切苦的聖道,那麼佛,世尊亦複如此,能夠徹底的解決,那就是佛真正的功德,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好,那這一次呢到這地方,算究竟圓滿!謝謝大家!

  感恩法師!這幾天來把十三講圓滿的講完了!感恩法師!感恩三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