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0 08:10:14
學習次第 : 進階

 速疾道論(第1講)上士道

 

  述:日宗仁波切

  譯:如性法師

聲音檔:2002-38

 

在修學共中士道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透由共中士道的法,看是不是能夠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殊勝的出離心,這個時候就會講到「生起出離心之量」。什麼樣的一種狀態當中,我們才會知道我們的心續當中,擁有這樣一顆殊勝的心識呢?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三主要道》當中有講到:

修已故於輪迴諸盛事,剎那希願亦不暫生起,

晝夜恒常唯求解脫心,此生起時即為出離心。

也就是說不管在白天也好、或者是晚上也好,我們對於輪迴當中的種種盛事,也就是輪迴的安樂以及種種的享用,你在看到它的那一剎,你都會覺得這只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其實它的本質都是痛苦的,而不會對它生起強烈的這種貪著。並且無時無刻的生起一顆「我想要得到解脫果位」的這種心的狀態,稱之為出離心。也就是說在每一剎那之間,我們對於種種輪迴的勝事,透由思惟之後,了解它都是痛苦的本質,而生起一顆想要從這樣的一種狀態脫離的心,我們稱之為出離心。

        之前對於共下士道這個部分,就是說以我們現今的現狀而言,我們在「來生」以及「今生」這兩者當中,我們是以「今生」為主的,在我們的意識當中(也就是在我們的想法裡面),我們不會覺得「來生」對我們有多麼重要。也就是透由修學「共下士道」的過程當中,生起一顆「來生」確實比「今生」還要重要的這樣一種心態,如果能夠時時生起的話,這個就表示我們已經生起了「共下士道道次修心之量」。“

        在修學共中士道的過程當中,如果說這個時候,我們能夠透由修學「中士道」,然後在內心當中生起一顆殊勝的出離心的話,以小乘的行者而言(比如說像聲聞或者是緣覺等),他們這個時候就會透由生起出離心,而繼續的往他的目標,也就是小乘的最究竟的目標,也就是獲得解脫輪迴的這種目標繼續的邁進。但是因為在這個地方,我們所要修學的是「共中士道」的部分,所以在生起出離心之後,我們必須要往大乘的這一條路,也就是往「上士道」的這一條路繼續邁進,我們要想辦法在內心當中發起一顆殊勝的悲心以及菩提心。

        在生起出離心之後,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將這樣的一種念頭,轉為趣向大乘的這一條路的這樣一種念頭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思惟說:今天我在內心當中生起了這種的心量(也就是生起了殊勝的出離心)之後,對我自己有什麼樣的好處?我自己得到解脫的果位之後,它能夠成辦什麼樣的利益?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到說,雖然我可以得到解脫的果位,我將來不會在這個輪迴當中流轉,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利他也好、或者是自利也好,這兩方面都沒有辦法圓滿。雖然它跟(小乘)下士道的這種修學方式是不相同的,比如說我們透由下士道的修學,可能我們來生不會墮入三惡道當中,但是因為以後我們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個階段,所以我們還是有可能會墮入三惡道當中。但是透由修學中士道的法之後,我們能夠得到解脫輪迴的果位;但是得到解脫輪迴的果位之後,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我們自利這一方面是沒有辦法圓滿,相同的利他這一方面也是沒有辦法圓滿;所以不管是證量也好、教量也好,教證兩方面的功德,皆沒有辦法圓滿的當下,不要說是利他,連自利這方面也沒有辦法究竟。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想到說,如果想要圓滿「自利」以及「利他」這兩部分的話,我就必須要朝向大乘(也就是必須要朝向上士道來邁進),如果我沒有辦法朝向這條路來邁進的話,不要說是利他,連自利這一方面我自己本身都沒有辦法圓滿。“

        在生起出離心的當下,有一些人他可能會有這樣的念頭產生,比如說有一類的人,這個時候他會覺得說,「我自己得到解脫的這樣一種果位就好了,至於其他人而言,他有沒有得到解脫的果位?或者說他有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這跟我之間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這個是一種人的想法。接下來第二種人,他會覺得說,「佛果位是相當的殊勝、相當的好,但是短時間之內,我希望我能夠先跳脫生死輪迴,先解決我自己的問題之後,我再來幫助其他的人。」會有這樣的兩種想法產生,但是實際上這兩種都是錯誤的想法。

為什麼說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呢?第一個我們有講到說,如果他自己本身能夠得到解脫的這種果位的話,但是不管是自利這一方面也好、或者是利他這一方面也好,這兩方面他都沒有辦法究竟、沒有辦法圓滿。即使他能夠得到解脫的果位,他也是能夠去利益眾生沒有錯!但是他利益眾生的程度跟「菩薩」或者是跟「佛」來相比的話,他利益眾生的那樣的程度是沒有辦法相比的。一般而言,不管是聲聞的阿羅漢也好、或者是緣覺阿羅漢也好,他們在利眾的時候,他們利眾也可以透由「說法」或者是顯示各式各樣的「神通」來利益其他的眾生,跟我們一般的凡夫比較起來的話,他們利益眾生的這種方式是多變化的,而且他們能夠利益到相當多的眾生。但是跟菩薩比較起來的話,那就相差得非常、非常遠了。

這個時候拿菩薩利眾的方式、跟小乘的這些行者利眾的方式來作比較的話,就有如同「一灘水」在跟「大海當中的水」來作比較一樣,那簡直是沒有辦法比較的。而菩薩當中,以十地的菩薩而言,十地的菩薩他在利眾的時候,他利眾的方式跟諸佛比較起來的話,那也是沒有辦法比較的,就有如是之前的那「一灘水」,跟之後的「大海當中的水」要來作比較一樣。可見佛陀利眾的方式,跟菩薩利眾的方式已經相差得非常、非常的多,菩薩利眾的方式跟小乘的行者利眾的方式又相差非常的多。可見小乘的這些行者,雖然他們有在利眾,但是實際上他們自己本身的能力並不是非常的強。

就比如說有一位母親,她帶著小孩子出去,但是這個小孩子他不小心掉到水裡面了,但是因為這位母親她的手非常、非常的短,所以這個時候,她雖然看見自己的孩子掉在水中,而且她也會非常的緊張,但是因為她自己的手非常、非常短的關係,所以她也沒有辦法將這個小孩子救出來。所以對於小乘的行者而言,他們也知道眾生在輪迴當中流轉,必須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他也想要救度他,但是他想要救度他人的當下,他也了解到說「他自己本身的能力並不足夠」,所以他想要作的當下,他是沒有辦法作出這樣的一種事情。“

        縱使說小乘的這些行者,他們在獲得小乘的阿羅漢的果位之後,諸佛還是會用各式各樣善巧的方式,將他牽引至大乘的這條路上。一般而言,佛陀衪有說兩種的法門,一種是究竟的三乘的這種法門,另外一種是究竟一乘。這兩種法門,以現實的狀況而言是「究竟一乘」的,但是佛陀在講述究竟三乘的法門的時候,他會對一些聲聞的行者說:你們只要修學聲聞的法,將來你們得到解脫的果位之後,這就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果位。但是今天佛陀為什麼要對小乘的行者這樣的來宣說?因為這些行者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他們緣自己的「心」是非常、非常的強,所以這個時候,他沒有辦法將內心的這樣的一股力量轉向他人的同時,這個時候為他宣說大乘的法門,對他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他是沒有辦法接受的。所以今天佛陀他宣說這樣的一種法門,是有它的目的在,但是就本質而言是「究竟一乘」的。所以不管你是得到了聲聞或者是獨覺阿羅漢的果位,終究還是必須要走向大乘。“

為什麼我們得到小乘阿羅漢的果位之後,我們必須還是要走向大乘呢?因為我們都知道說,每一位眾生、每一位有情的心續當中都有「佛性」,我們都有成佛的能力。既然我們都有成佛的能力的話,佛陀衪是最有悲心的,衪知道我們有辦法成佛,衪是絕對不會放我們在這個地方,所以衪會想盡各式各樣的辦法,把我們牽引到大乘道上。但是對於小乘的行者而言,他們得到了小乘的阿羅漢的果位之後,這個時候要將他們牽引到大乘的道上,對於他們而言是非常困難的,要花上很多、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個地方就有講到說,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就必須要修學大乘的法門,如果剛開始我們是先修學小乘的法門,再想要進入大乘的話,這樣就會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

以前我的上師(也就是次江仁波切),他在講法的過程當中,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我們說:比如有一個人他想要出家修學,在剛開始的時候不進入三大寺去修學,他跑到一些比較小的寺院;等他修學了一陣子之後,他覺得說他這樣修學還不足夠,他才想要進入三大寺去修學的話,這樣來說他就會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倒不如說,他剛開始想要修學的時候就進入三大寺去修學,這樣的話對他自己本身來說是比較有幫助的。

那就比如說像我們一般的人,在求學的過程當中,我們是從小學、中學、高中、一直讀上了大學,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慢慢的讀上去的話,我們很容易就達到我們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但是有一些人就不同,有一些人他可能讀小學的時候,讀了小學,然後讀到一個程度之後,他又不想讀,或者說他想要轉學等等,就會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反而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得到這個圓滿的佛果位的話,剛開始進入大乘對於我們而言就相當的重要。

所以以前有一位大師他名叫做博多瓦,這位大師他也有講到說,如果你想要涉水過河的話,第一次你還沒有過去的時候,你就應該要先把自己的褲管捲起來,這個時候你過河的時候褲管才不會濕掉。如果你剛開始的時候,不將這個褲管捲起來,你走過去的時候,你會發現到說「我的褲子已經濕了」。這個時候你再走回來,將褲管摺起來的話,其實會花上很多、很多的時間。所以就是從這個譬喻當中要告訴我們說,如果你剛開始想要修學的話,剛開始你就必須要進入大乘。如果先進入小乘、再進入大乘的話,這樣時間會花費非常、非常的長。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修學「上士道」的法門,接下來我們看到上士道的這個部分。“

於上士道次修心當中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並兼勝利,二、發菩提心之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也就是「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並兼勝利」。這當中有十種殊勝的勝利,我們看到第一點,「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既然我們想要進入大乘,這個時候進入大乘的門,就是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之前有為大家介紹「歸依是入佛法之門」,這邊所為大家介紹的,「發心它是入大乘之門」。如果能夠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進入大乘之列。如果說我們生起了菩提心之後,這一顆菩提心要是透由外在的種種違緣,要是退失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算是大乘的行者。所謂「大乘的行者」,就是他在內心當中生起了菩提心之後,沒有退失的這種狀態當中,我們稱之為大乘的行者。入大乘門就只有這一門,也就是說「只有發起菩提心」我們才能夠進入大乘。

比如說像有一些的行者,他是現證空性,或者他有種種的神通變化,或者他觀修所謂的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等等。但是要是沒有菩提心的話,他也不能稱之為所謂的大乘行者。比如說像聲聞以及獨覺的羅漢們,他們也是現證了空性、他們也斷除了輪迴,但是因為他們的心續當中沒有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們不能夠稱之為大乘的行者。那要是能夠發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沒有現證空性、沒有各式各樣的神通,但是因為有這一顆菩提心的關係,我們可以稱之為大乘的行者。所以如果要進入大乘之門的話,必須要發起殊勝的菩提心。

這個地方宗大師有曾經講到說,大乘當中又可以分為所謂的「度彼岸乘」以及「密乘」,也就是「顯教」以及「密教」。顯教是進入密教的因,密教是顯教之果。不管是顯教也好、密教也好,我們想要進入大乘之門,唯有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起殊勝的菩提心,我們是沒有辦法進入大乘之門的。不管是以顯教的角度而言之好、密教的角度而言也好,進入大乘之門唯一的方式,就是發起殊勝的菩提心。“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得佛子之名」。這邊所謂的「佛子」就是講到了所謂的「菩薩」。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要是能夠發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當下,在這一刻我們就是所謂的佛子(就是菩薩)。至於小乘的聲聞或者是獨覺阿羅漢,雖然他們已經斷除了生死輪迴的種種的過患,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得到佛子之名。也就是說今天在我們的內心當中,要是能夠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我們沒有其他的功德,比如說我們對於空性的內涵我們也不了解,也沒有各式各樣的神通,但是因為有這一顆殊勝菩提心的當下,我們能夠得到所謂的佛子之名。所以就像一些凡夫,他對於空性的內涵也不了解,也沒有各式各樣的神通,他也沒有辦法斷除所謂的所斷,但是因為他有一顆殊勝菩提心的當下,我們可以稱這位凡夫叫做菩薩,也就是所謂的佛子。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掌中解脫》的第815頁。在這個偈頌當中就有講到說:

發菩提心剎那間,繫輪迴欲諸苦求,皆因稱為如來子。

也就是說在發起「菩提心」的那一剎那,縱使說我們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輪迴當中的眾生,但是在那一刻當中,我們也是所謂的「如來子」,也就是佛子的意思。

所以今天這樣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在六道當中每一道,都是有可能生起來的。在經論當中有講到說,在地獄道的眾生,他們也能夠生起所謂殊勝的菩提心。在畜生道的眾生而言,比如說有很多的龍王,他們也是在畜生道當中生起了菩提心的。也就是說這些可以從以前的公案當中可以發現,在很多的公案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很多的龍王都是聽由佛陀說法之後,在畜生道的當下,他生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

至於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而言的話,他剛開始發起菩提心,是在地獄道當中發起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他在地獄道的時候,他跟另外一個同伴,同時都要托著一個非常、非常重的這個犁車。因為這一台犁車非常的重,再加上他的同伴身體相當的不好,所以他的同伴是沒辦法托得動那麼重的犁車。這個時候地獄當中的獄卒,就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懲罰他的同伴。在懲罰的同時,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他就覺得相當的不忍心,而對於面前的這位眾生生起強大的悲心。而且跟那位獄卒說:「他要是托不動的話,就由我自己一個人來托,你不要再處罰他了,如果你想要處罰他的話,你就處罰我好了。」他就在當下發起非常強烈的這樣一顆悲心,也就是透由這樣的一種因緣,他在地獄道當中生起了殊勝的菩提心,而在生起殊勝的菩提心的當下,他就往生了。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說,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他剛開始在發起菩提心的時候,是在地獄道當中發起的。所以在地獄道當中也好、畜生道當中也好,六道輪迴當中的任何一道的眾生,都有可能會發起殊勝的菩提心。所以今天只要我們在六道當中的任何一道當中,生起了這樣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就是所謂的「佛子」,也就是所謂的「菩薩」。“

接下來第三點,「映蔽聲聞獨覺」。這個地方就有講述到說,比如說以我們而言,我們雖然是身為凡夫,而且是非常、非常差的一位凡夫,我們跟聲聞或者是獨覺的阿羅漢來比的話,根本是沒有辦法相比的。我們都知道說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獨覺的阿羅漢,他們都斷除了種種的「所斷」,而且也斷除了輪迴當中種種的痛苦,並且在這個當下他們有各式各樣的神通可以作變現。所以我們跟這些阿羅漢來比較的話,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因為我們既沒有斷除所謂的「所斷」,也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也沒有所謂的神通,但是只要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縱使我們沒有這些功德,但是以種姓而言,小乘的阿羅漢是沒有辦法跟我們相比的。以種姓而言,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生起了菩提心的當下,我們的種姓是大乘的種姓。所謂「大乘的種姓」,就是佛陀的種姓。所以以種姓相較之下,小乘的這些阿羅漢,是沒有辦法跟發起菩提心的這位凡夫來作比較的。

就比如說有一位國王,他生下了一位小孩子,這個小孩子在他生下來的時候,就稱之為所謂的「王子」。這個王子生下來的時候,雖然說他什麼都不懂,他跟一般的大臣比較起來,他可能什麼都不懂,很多事情都還是準備要學習的階段當中。但是因為他的種姓是「國王的種姓」的緣故,所以一般的大臣跟他相比之下,是沒有辦法相比的。縱使說這些大臣有種種的功德智慧,但是因為他們的種姓不是國王的種姓的緣故,所以他們是沒有辦法跟這位王子來作比較的。所以因此只要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我們的種姓就成了所謂的「大乘的種姓」,也就是佛陀的種姓。

因為我們在心續當中有這樣的種姓的緣故,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位,就如同這位王子一般。因為他現在他的種姓是國王的種姓,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他就能夠成為國王。所以今天只要在內心當中生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種種的功德沒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也因為生起菩提心的當下,我們的種姓是大乘種姓的緣故,所以佛果位是離我們非常、非常近的。

在這個地方《華嚴經》當中也有講述到說,縱使我們面前有一顆破碎的金剛寶石,雖然說它的本質是破碎的,但是它跟一般的珍寶比較起來的話,它還是相當、相當的珍貴,是一般的珍寶沒有辦法比較的(縱使它是破碎的)。因為它的本質是金剛寶石的緣故,所以其他的金銀珠寶,是沒有辦法跟這個破碎的金剛石來作比較的。相同的,在我們的心續當中,要是能夠發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但是就連小乘的阿羅漢,也沒有辦法跟我們來作比較。“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四個科判,「成為最勝供養之田」。也就是說今天在我們的內心當中,要是生起這一顆菩提心的話,在這一瞬間我們就能夠成為最勝供養之田(也就是所謂的福田)。面對著這種福田,能夠造下非常廣大的、無量無邊的福德資糧。之前我們也有講到一個公案就是說,如果今天在輪迴當中的一切眾生,他們的眼珠子都被挖出來之後,被關在監獄裡面,要是我們想盡各式各樣的辦法,將這些眾生從監獄裡面救出來之後,並且一一的把眼珠子都布施給他們,讓他們得到如同梵天般的這種安樂的狀態當中,所造的功德;跟我們用一顆非常恭敬的心,去瞻仰菩薩的功德相比較之下,後者的功德是遠遠超過於前者的。可見就是說,菩薩他能夠成為我們所謂的「福田」,而且面對著他的當下,我們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原因在呢?為什麼菩薩他是如此的珍貴?他今天珍貴並不是這一位眾生珍貴,而是這位眾生心續當中的這一顆心是非常、非常珍貴的,因為這一顆「菩提心」,它的所緣是緣著一切的有情,他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他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得到圓滿的佛果位。而且他所想要達到的這樣一種境界,是斷除了一切的過失、圓滿了一切功德的佛果位。所以今天他的所緣是非常、非常廣泛的,他所緣是緣著一切的眾生,而且他今天想要做的事情,是得到這個圓滿的佛果位。因此菩薩心續當中的這個「菩提心」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因此擁有這一顆菩提心的這位行者,也會如此的珍貴。

所以如果說今天我們供養一位菩薩,就等於是供養了十方的諸佛,也可以算是供養了一切的有情眾生。但是有時候在乍聽之下會覺得說,為什麼供養菩薩的功德,會跟供養諸佛的功德是相同的呢?這應該是有差別的啊!但是可以透由各式各樣不同的原因或者正理來正成說,其實我們供養菩薩的功德也好、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也好,其實都是相同的。我們在供養菩薩的當下所造的功德,跟供養一切的如母有情的功德也是相同的,這些可以透由正理來正成。“

這個地方就有談述到說,當一位凡夫的心續當中,要是生起這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都會因此而覺得非常、非常的歡喜,而且他們會認為說,這一位佛子是非常珍貴的位佛子。在這個地方,在一部經當中就有講到這個公案。如果說有一位菩,薩他坐在馬車當中,然後享受各式各樣的五欲,盡情的嬉戲的當下,要是沒有人來拉這一部馬車的話,這個時候佛陀會親自走到這部馬車的面前,用衪的頂髻來拉這一部馬車,為了這位菩薩的緣故,佛陀會用衪的頂髻將這部馬上不斷、不斷的往前拉。所以從這個公案當中就可以了解到說,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他們對於「佛子」是非常、非常珍愛的。

在另外一部經當中也有講到一個公案,像有一些外道的行者,他們會把「月亮」當成是神來供奉。這個時候他們在供奉(供養)的當下,他們所供養的「月亮」是初一的月亮,我們都知道初一的上弦月的這個月亮,是非常、非常小的。他為什麼不供養十五號的這種圓滿的這種滿月呢?為什麼要供養初一的這種月亮呢?因為我們都知道說,十五號的月亮要生起之前,必先生起初一的月亮,它才有辦法有十五號的月亮。如果說上弦月沒有的話,滿月是絕對不可能形成的。所以今天相同的道理,如果在我們的心續當中,沒有辦法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要是沒有辦法成為菩薩的話,就沒有辦法得到所謂的「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果位」。

因此在我們的心續當中,只要生起菩提心的那一剎那,我們就可以成為所謂的佛子,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的種姓就是大乘的種姓。也因為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的種姓,是大乘種姓的緣故,因此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都會因此而感到非常的歡喜,也更加愛護、珍惜這位佛子。先上到這個地方。“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五個科判,「易於圓滿廣大資糧」。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說,我們成佛所必備的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所謂的「資糧」就是我們成佛之因,我們透由積聚了「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之後,我們才能夠在未來的世界中得到這個圓滿的佛果位。如果我們在內心當中發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我們能夠非常快速、而且不用花非常多的心力,就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有講到「易於」,所謂的「易於」就是非常容易,你不用花很多的時間、很多的心力,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夠透由發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而積聚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縱使說他在外表上看起來是非常的辛苦,但是在內在而言,菩薩他們也不會覺得說,「利眾或者是幫助其他的眾生,對他而言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縱使他外在的表現,是相當的忙碌、相當的辛苦,但是對於他自己本身而言,因為他的內心當中有大悲心、有菩提心,他時時刻刻所想所念都是以利他為主的緣故,所以在內心當中他會覺得,「做這一件事情是他本身應該做的事,所以他不會覺得非常的辛苦。」

以前也有很多的上師他們都有講到說,今天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在這個短短的時間之內積聚廣大的資糧?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要是在當下我們能夠生起這樣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生起的那一剎那,我們就能夠藉由這一顆菩提心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並且能夠淨除許許多多的罪障。所以生起「菩提心」,他自己本身,當下他就能夠積聚廣大的資糧,而且淨除非常多的罪障。

宗喀巴大師也曾經講到說:「轉二資糧如金資」的這個偈頌。也就是說今天要是我們能夠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我們不用花很多生、很多劫的時間,可以在短短的一剎那之間積聚非常多的福德資糧。就比如說,我們今天一位凡夫,他的心續當中要是沒有菩提心的話,他可能花了多生多劫的時間,拿出最好的供品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但是他的功德跟一位發起菩提心的行者而言,發起菩提心行者,他可能只要在發起菩提心的當下,可能只是餵其他的眾生一些食物,那他所造的資糧是遠遠超過於前者的。如果說我們今天能夠發起了菩提心,我們在供僧的當下,可能我們供的只是一盞燈,但是他跟其他的眾生比較起來,其他的眾生可能要花多生多劫的時間,而且是供養無數盞燈的功德還要來得大。

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到說,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它本身就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情形產生呢?之前我們也有為大家講述到說,因為今天「菩提心」他的所緣是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他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希望能夠得到這個圓滿的佛果位,所以不管是他的所緣也好、他的所作也好,都是最殊勝的。因此能夠透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在短時間之內積聚非常多的資糧。

比如說我們想要從芝蔴當中取出油的話,如果我們芝蔴的量非常的多,我們自然就能夠從這些芝蔴當中取出比較多的油。相同的,今天菩提心他的所緣眾生是非常、非常廣泛的,也就是因為他的所緣非常廣泛的緣故,我們能夠面對這樣的一種境界積聚比較多的資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夠在發起菩提心的當下,積聚廣大資糧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