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0 08:04:23
學習次第 : 進階

 速疾道論(第2講)上士道

 

  述:日宗仁波切

  譯:如性法師

聲音檔:2002-39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六個科判,「罪障速得淨除」。也就是說如果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縱使是非常大的「惡業」,也能夠在這個當下,透由菩提心這種力量能夠將它淨除。所以在《入行論》當中也有講述到說:

罪惡力大極難當,捨此圓滿菩提心,何有餘善能勝彼?

也就是說再大的罪惡,都能夠透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能夠將它淨除。比如說我們看到小乘的行者,像聲聞以及獨覺的這些阿羅漢而言,他們沒有辦法斷除障礙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他們的心續當中沒有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他們也了解「無我」的內涵,也證得「空性」的道理,但是在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當中,他們為什麼只能斷除「煩惱障」,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心續當中沒有這一顆菩提心。

    至於像證得空性的這樣一種「智慧」,不管是小乘的聲聞獨覺也好、大乘的行者也好,這些在他們的心續當中都有,但是為什麼有人能夠斷除「所知障」?卻有人沒有辦法斷除,只能斷除「煩惱障」?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內心當中,是否有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一般而言,如果我們想要淨除非常大的這些罪障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透由觀修「空性」以及觀修「菩提心」來斷除,在這兩者當中又以「菩提心」的力量為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續當中有菩提心的話,我們就能夠斷除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相反的,沒有菩提心只有空正見的話,我們就只能斷除煩惱障,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七個科判,「所願皆成」。這個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如果我們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這樣的一顆菩提心的話,不管是自利這一方面也好、利他這一方面也好,所有一切的事情,都能夠透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來成辦。就以今生的角度而言,對於我們一個修學佛法的人來說,我們想要成辦的不外乎是「來生不墮入三惡道」,或者是「來生能夠得到增上生、得到解脫的果位」,或者是「得到圓滿的佛果位」。不管是不墮入三惡道也好、得到解脫、或者是佛果位,這些都能夠透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來成辦。所以透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不管是自己這一方面也好、或者是他人這一方面,現前、究竟種種的事情,都能夠透由這一顆心來成辦它。

所以今天如果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了菩提心的話,我們所想要做的事情都能夠成辦。除非說我們今天所要做的這件事情,可能是眾生所造的「共業」,沒有辦法改變的當下,這是例外;不然一般的菩薩他所發的願,都是能夠藉由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來成辦的。除非說這件事情是眾生的共業,那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話,這是另當別論;除此之外,菩薩他們發的願都是可以成辦的。而且不管是息、增、懷、誅種種的事業,要是能夠透由修學菩提心來成辦的話,它的速度是會非常、非常快的。所以不管是息、增、懷、誅種種的事業也好、我們在修學像長壽法、或者是觀修本尊的當下,最主要的就是說,我們要把「上師跟本尊觀想成無二無別」,在這個之上修學「空正見」以及「菩提心」的話,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短暫時間之內,成辦種種的利益。

所以最主要的就是說,在觀修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把上師跟本尊觀想成無二無別來作祈請,並且在這個之上觀修空正見以及菩提心的內涵,這個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八個科判,「違緣障礙不能傷害」。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外界的種種違緣,不管是人也好、非人也好,外界的這些種種的違緣障礙,是絕對沒有辦法傷害我們的。在這個地方,以前的上師他們也有講述到說,因為我們都知道轉輪聖王他的福德是非常、非常的大,要是沒有廣大的福德資糧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當上這個轉輪聖王的。所以如果想要當上轉輪聖王的話,就可以想見說,他的福德資糧是非常、非常廣大的。那也因為他的福德資糧非常廣大的緣故,在他的四周圍會有許多的金剛手菩薩環繞著他,然後時時刻刻都保護著他,而且據說這些金剛手菩薩的數量加起來可以超過一千尊。也就是說在轉輪聖王的四周圍,有一千尊的金剛手菩薩會守護著他。

那菩薩就比之前的轉輪聖王,不管是福德也好、智慧也好,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轉輪聖王還要來得優越。所以在他四周圍的這個金剛手菩薩,會比轉輪聖王的金剛手菩薩還要再多一倍。也就是說轉輪聖王他是有一千尊金剛手菩薩在保護著他的話,那菩薩們就有二千尊的金剛手菩薩,會時時刻刻在他四周環繞、保護著他。所以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緣故,外在的種種的違緣也好、障礙也好,是絕對沒有辦法入侵的。“

在這個地方也有講到一個公案就是說,導師釋迦世尊他以前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有一世他是投生在森林當中,這個時候他所呈現的面貌,是一隻斷翅的小鳥。有一天森林當中突然起了大火,起了大火的當下,有翅膀的這些鳥兒,牠們自然就會飛走;但是沒有翅膀的這些眾生,牠們也就自然的會被困在這個森林當中,沒有辦法逃出去。這個時候因為導師釋迦世尊,他雖然是呈現出這樣的一種面貌,但是因為他的內心當中有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就對著火神這樣說:「如果你再繼續燃燒下去的話,你會傷害到很多的眾生,請你不要這樣做。」所以因為他內心當中的菩提心的緣故,頓時這些火就完全息滅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續當中,有這一顆菩提心的話,外界的種種違緣障難,是絕對沒有辦法傷害我們的,這個第八個科判當中的內容。

這個地方又有講述到說,如果說我們在內心當中生起了殊勝的菩提心,不僅僅是外在的這些違緣沒有辦法傷害我們,可能還會有種種的違緣,在瞬間之內變成種種的順緣。以前在西藏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一位噶當派的上師,他平常所修的就是修學菩提心這一方面的法門。有一天就是有許多的非人,他們在討論說:「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傷害這個修行人?」所以他們就派了一個代表,然後去見這一位修行人。這個代表他在這個洞口的時候,他看到這個修行人的當下,結果他就看到這個修行人在觀修這個「菩提心」。結果回去之後,他就回去報告說:「我今天去看到這個修行人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結果他就跟他上面的人稟告說:「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去傷害他會比較好,因為他愛護我們的心,甚至超越過他愛他自己的心,他是非常疼愛我們的,所以我們應該是去幫助他,而不應該是去傷害他,因為他非常愛護我們的。」這邊是有一個公案。“

另外一個公案就是說,之前十三世的法王那個時代當中,就是有一位出家眾,以前他是觀修所謂的大威德金剛,之後因為觀修的過程當中,有出了一些違緣的緣故,所以他來生就投生在餓鬼道當中,而且所現的面貌就是如同大威德金剛一般,他時常在羅布林卡的這個地方(也就是法王他住的地方)出現。他出現的時候,這個時候十三世的法王,他就想說:「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對付這個餓鬼?」這個時候法王就想說,既然他之前是觀修大威德金剛的關係,所以我應該也要觀修這個大威德金剛的法來對付他。所以這個時候法王他就入定,而且示現了所謂的「佛慢」,然後在觀修的時候也現起了大威德金剛。這個時候那個鬼,反而來嘲笑他說:「其實你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做觀修,觀修大威德金剛是不能這樣來作觀修的。」那個鬼他是非常的聰明,在那個地方他嘲笑法王說:「你只是在那邊假裝觀修而已,其實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大威德金剛,你也不會觀修。」所以這個時候法王他就有一點生氣,但是他也拿這個餓鬼實在沒有辦法,因為那個餓鬼的嘴巴實在是非常、非常的利,他講什麼都講不過他,這個時候法王就去找了救兵。

在那個地方當地有一位大師,他叫做切涅格西仁波切,這位仁波切他的修行非常、非常的高,他本身是安多人。這個時候法王就求助於他說:「有一個餓鬼他非常的聰明,而且他講話非常、非常的刁攢,所以我想要對付他都沒有辦法,所以今天請你出馬。」這個時候這位上師他就到了這個鬼的面前,但是他到了這個鬼的面前,他也不示現什麼佛慢、也不觀修什麼大威德金剛,他在那個當下就觀修了「悲心」。所以他在觀修悲心的同時,對方也就是這個鬼,他突然就哭了起來,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他調伏了這個餓鬼。之後法王就對這個事情特別的好奇,就是說:「你是用什麼方法來調伏他的?」他就說:「我也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方法,我只是在當下觀修了悲心,他就哭了起來,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所以法王就對於這件事情非常、非常的驚訝。這個公案一直到現在,也就是現今的這位法王,他在講法的過程當中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它拿出來講。

之前為大家介紹的這位上師,也就是切涅格西仁波切這位上師,他本身的成就是非常、非常的高的。他也有當過帕繃喀仁波切以及次江仁波切,諸多大善知識的上師,也就是他們的經教師。“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九個科判,「一切地道速得圓滿」。這邊就有講到大乘的五道十地,也就是透由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我們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得到五道十地的種種的功德。這個地方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也有講到,比如說有兩個人,他們同時都要去田面割草,他們所用的鐮刀,如果是一位「愚人」的話,這個時候他不會想到說,要先把這個鐮刀磨利,這個時候他可能就拿著這把鐮刀往田裡面衝,這個時候他就會花很多的時間在那邊割草。但是因為他的鐮刀不利的關係,所以他必須要花很多的心力、花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有辦法把農田裡面的草都割完。對於「智者」而言他就不同了,他剛開始的時候,會把步調先放慢,先把手上的這把鐮刀先磨利;磨完了之後,他才會走到田中,然後以最短暫的時候,把農田裡面的這些稻草、這些雜草都割下來。現今雖然我們不用鐮刀,我們就是用各式各樣的機器,但是有好的機器割草、跟沒有好的機器、或者這個機器已經不太靈光,我們同樣做一件事,那個效率是相差非常、非常多的。

所以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在當下生起一顆菩提心,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能夠非常快速的成辦。相反的,要是沒有菩提心的話,我們做這件事情,可能就要花上非常、非常多的時間,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能不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功效,還是有待考慮的。所以發起菩提心就如同「智者」一般,他在還沒有做事之前,會先把他的鐮刀先磨利。所以我們在還沒有行善之前,我們也應該先觀修菩提心之後,再去行善。如果我們沒有透由觀修菩提心,然後就莽莽撞撞的去做一些善事的話,我們在當下必須花很多的時間、花很多的心力,但是他所達到的效果並不是非常的圓滿。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行善的當下,我們就必須要學前面的這一位「智者」一般,在還沒有割草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把手上的這把鐮刀先磨利。所以就如同這樣一般的道理,我們在還沒有行善之前,也要在內心當中想辦法,看是不是能夠生起如同「菩提心」一般的這種心識再去行善,它的效果才會好。“

接下來第十個科判,「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其實這幾個字它是有相當深的內涵的。我們這邊有講到「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也就是說「菩提心」它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是有它的原因的。之前我們有提到說,任何的一種「安樂」都是透由之前「行善」所得到的果報。就比如說在天氣熱的當下,我們開電風扇的時候,會有一種涼爽的這樣一種樂受,它也是透由之前行善所得的果報。所以就是說再微細、再微小的一種安樂的感受,它也是透由之前行善所得到的一種結果。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說,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安樂,在這個之前我們必須行善。所以講到「行善」我們就必須連想到說,之前有一天我們有講到佛陀的事業,佛陀的事業當中又可以分為兩大類:能作者的事業,以及所作境的事業。所以在我們的心續當中任何的一種善念,它都是佛陀的事業,它是佛陀的所作境的事業。也就是透由佛陀的「智慧法身」為增上緣之後,佛陀對於眾生們宣說各式各樣的法門,也就是透由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裡面生起所謂的「善念」,所以這些都是包涵在所作境的事業當中。

在我們的心續裡想要生起善念的話,必須透由修學佛法。那法是從何而來?法是透由佛陀所宣說,我們才有辦法聽聞。佛陀又是從何而來呢?佛陀他是從菩薩所生的。所以在《入中論》當中也有講到「諸佛復從菩薩生」,也就是說諸佛這樣一種圓滿的境界,他是透由什麼樣的因緣而產生的?他是透由菩薩這樣的一種因緣而產生的。那菩薩又是從何而來?他是透由菩提心而來的。所以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到,「安樂」的根本都是由「菩提心」所生起的。也就是說在這位行者的心續當中生起了菩提心之後,他就成為了菩薩;在慢慢的修學當中,他就能夠成為所謂的佛陀;透由佛陀宣說法門之後,眾生他才有辦法行善;行善之後才有辦法得到所謂的安樂。所以一切眾生安樂初源,就是來自於菩提心。“

以上我們已經結束了第一個科判,「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並兼勝利」。既然說發起了這樣的一種心識,也就是發起了菩提心有種種的功德的話,那我們應該要如何發心呢?這個時候就講到第二個科判「發起菩提心之理」,這個科判的內容,我們之後過幾天為大家作講說。“

現在我們回到今天的「正抉擇能趣解脫道性」的這個科判,進入了今天的第二講。這個科判當中又分二: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一個科判,「以何等身滅除生死」這個地方是講到暇滿。至於暇滿的這個部份,在下士道的時候已經有講述過了。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修何等道而為滅除」,既然我們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我們是什麼樣的因緣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流轉的?流轉的根本(也就是輪迴的根本)為何?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到說,輪迴的根本來自於「無明」。既然我們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話,我們就必須要斷除輪迴的根本,也就是斷除無明;如果沒有辦法斷除無明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跳脫。那如果想要斷除生死輪迴(也就是斷除無明)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修「無我」的智慧,也就是修學「空正見」。

在《入行論》當中也有講述到說,我們內心當中種種煩惱也好、種種的過失、輪迴當中種種的痛苦,它都是來自於所謂的「薩迦耶見」,也就是所謂的「壞聚見」。如果說今天你想要斷除內心當中的煩惱,以及輪迴當中種種的過失的話,必須透由修學「空正見」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想要去承受輪迴當中的種種痛苦的話,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說,痛苦的來源來自於何?這個時候會發現到說,痛苦的來源完全都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當中「無明」的這樣一種心識。所以要斷除這樣的一種心識,必須要修學「空正見」,也就是要了解「空性」的內涵。“

但是現今有一些人,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一聽到所謂的「空性」的時候,他會把它當成是一種知識,然後想要去了解它,覺得相當的好奇,但是其實這樣的一種想法是相當錯誤的。我們今天為什麼要來修學空性的法門?並不是在於說,它是非常的特別、跟其他的法門不太一樣、或者它的本質是相當特別的;而是在於說,如果你不想要在輪迴當中流轉的話,你就必須要了解空性的法門。這個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都了解到說,輪迴的因在於「無明」,所以你不想要輪迴的話,你必須要斷除無明。要斷除無明最基本的條件,你必須要對於「空性」的內涵有所認知。所以今天我們要修學空性的法門,並不是因為它相當的奇特、或者是它跟世間的一般知識一樣,才來作修學。而是說你不想要得到痛苦,你不想要承受你面前種種的痛苦的話,你沒有修學空性的法門,是絕對沒有辦法跳脫的。

既然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想要生起這樣的一種空正見的話,在之前是必須要有其他的條件,所以講到所謂的「定學」以及「戒學」。今天早上我們也有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要將一棵大樹砍下來的話,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一把鋒利的斧頭,而且需要有強而有力的臂膀,以及健康的身體。就如同這樣的例子一般,我們今天想要斷除「無明」,就是想要砍伐這棵無明的大樹的話,就必須要有如同鋒利的斧頭一般的「慧學」,這個地方就有講到所謂的「空正見」。不僅僅要有這把鋒利的斧頭,而且我們要有如同強而力般的臂膀般的「定學」。這個地方就有講到慧學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有定學作為攝持;接下來定學還未生起之前,我們必須要有如同非常健康般的身體一般的戒學。也就是透由戒、定、慧這樣的一種修學次第,我們才有辦法斷除、才有辦法斬斷這個「無明」的這棵大樹。

至於共中士道這個部分,對於慧學以及定學,在這個地方不作特別講述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要修學的中士道,並不是一般的中士道,而是要修學「共中士道」的緣故,所以這個地方並不做特別得多說,而在上士道的六度當中,會對於慧學以及定學再一次的闡述,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不介紹所謂的慧學以及定學。“

這個地方我們就有講到了所謂的「戒學」。「戒學」當中就有講到說,如果我們有機會的話,我們應該要去受戒,這個戒當中就有講到了所謂的別解脫戒。「別解脫戒」當中又以比丘戒或者是比丘尼戒最為殊勝。我們在持戒的過程當中,必須透由思惟持戒的功德,以及沒有辦法持戒的話會帶來什麼樣的過患?這樣不斷的去思惟的當下,我們才有辦法持守清淨的律儀。而且在犯戒的同時,我們應該要馬上就去懺悔,所以戒學的這個部分就變得相當的重要,它是生起「定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所以在之後上士道的過程當中,會講到有關修學三摩地,也就是修學襌定的這個部分。在這個部分,修學襌定的過程當中需要有眾多的條件,但是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戒學」的基礎;如果沒有戒學的基礎的話,定學以及慧學是沒有辦法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的。

早上我們也有介紹到說,犯戒最主要有四個條件,也就是犯戒的「四門」,這個當中就講述到所謂的「無知」、「不敬」、「煩惱多」以及「放逸」。講到了「放逸」的話就是說,如果我們平常受戒了之後,沒有時常去提醒自己的話,這個時候就會產生放逸的現象。比如說我們受完了比丘戒之後,你沒有時時刻刻的告訴自己說:「我是一位比丘,我應該怎麼去做的話」,這個時候就會很容易產生放逸的現象,而因為放逸我們就很容易犯戒。

接下來「煩惱多」,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時常生起某一種煩惱的話,也會因為這樣的一種緣故犯戒。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觀察說,我的內心當中哪一種的煩惱比較熾盛?這樣一種煩惱生起的時候,它會帶來什麼樣的一種過患?也就是透由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我們要想盡辦法的,在內心當中生起一種「正對治」,也就是對治這樣一種煩惱的方法。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才能夠將這樣的一種煩惱的力量減低。

接下來「不敬」,所謂的不敬就是說,我們對於大師(也就是我們導師),他所制定的這個戒律,要生起恭敬心。因為佛陀他今天會設定這些戒律,是由於他內心當中有悲心的緣故,他知道說要是我們能夠好好去持守的話,對於修學而言是相當有幫助的。他並不是要來找我們的麻煩,他今天安立這麼多條戒律,是有他相當大的、有相當深的這個目的在的。所以我們在持守的過程當中,也應該生起一種,「今天佛陀他會制戒,最主要的原因,他是想要幫助我們,並不是想要找我們的麻煩」。既然他想要幫助我們的話,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說,有一些律儀實在是非常的麻煩,但是在這個當下也應該生起說,「其實佛陀今天會制戒,是真正想要幫助我們,所以我在當下,我也應該要好好的持守。」這個是不敬的這個方面。

接下來「無知」,所謂的無知就是說,我們對於戒的內涵要是不了解的話,就不懂得說應該要如何的來持守?在沒有辦法了解的當下,我們就很容易犯戒。以上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犯戒的四門。“

接下來我們看到「於上士道次修心」。「於上士道次修心」當中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惟是發心並兼勝利,二、發起菩提心之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第一個科判當中分十,這邊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能不能夠入大乘之門,就是取決於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是否能夠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如果有菩提心的話,我們就是正式的進入大乘之門,要是沒有發起菩提心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進入大乘之門,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得佛子之名」,如果能夠發起菩提心的話,在發起菩提心的那一剎那,我們就能夠得到所謂的佛子之名(也就是所謂的菩薩)。縱使說在發起菩提心的那一剎那,你沒有其他的功德的話,也會因為菩提心的緣故,能夠得到「佛子」這樣的一種名號。

接下來「映蔽聲聞獨覺」,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當中發起了菩提心的話,縱使小乘的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也沒有辦法跟我們媲美。因為在我們的心續當中,有大乘的種姓、有佛陀的種姓的緣故,所以縱使小乘的阿羅漢,他們有種種的教證功德,也沒有辦法與我們媲美,這是第三點。

第四「成最勝供養之田」,在我們的心續當中要是發起了菩提心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會成為所謂的人天供養之田,而且是最殊勝的供養之田。

接下來第五點「易於圓滿廣大資糧」,在心續當中要是發起了菩提心的話,我們能夠以非常快速的時間,圓滿福德以及智慧二種資糧。而且它是不用花非常多的時間,是非常快速、而且在一種非常簡單的狀況當中,就能夠積聚這兩種資糧。因為現今有一些人,在學法的過程當中,他會覺得說「要積聚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我才有辦法成佛」,他光聽到這個時間,可能他都會覺得相當的灰心。他會覺得說,「我要花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積聚這麼多的資糧、才能夠成佛的話」,他光聽到這些時間他都已經暈頭轉向了。

所以這個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也就是說菩薩們,他們在布施他們的手腳的時候,跟我們在布施我們自己的手腳是不同的一個狀況的,而且他們所謂的布施,是登地的菩薩之後所作的一些行為。這些登地的菩薩,他們在初地的時候,他們為了要修學布施度的緣故,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頭顱、或者手腳布施出去。但是他們布施的當下,他們內心當中的感受,跟我們一般人(也就是所謂的凡夫)在布施的當下的這樣一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在布施的同時,他們不會覺得有疼痛的感覺,就像我們將樹上的這些樹枝砍下來的時候,對於樹木本身而言,它是不會有任何的感覺的。因為今天菩薩他們所得到的這個身蘊,並不是透由業以及煩惱來造作的,所以他在布施的當下,因為透由菩提心的攝持,所以他是不會有任何疼痛的感覺。但是有可能他在修學布施的過程當中,會有這種失落感(也就是失望的這樣一種感覺)。因為他對於他自己本身的身體,還是有某一種程度的這種保護的心態,所以他在布施的時候可能會有這種感覺生起,但是至於疼痛感是絕對不會有的。

就比如說我們將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布施給別人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感覺到身體有什麼不舒適,但是可能會有一種「放不下」的這種感覺,這個倒是會有的。所以菩薩,今天也就是在他的心續當中,因為有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緣故,他在布施的同時,是不會有這樣一種疼痛的感覺。至於說提到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的話,這些菩薩他們是很樂意將自己的頭顱、或者將自己的手腳布施給其他眾生,他們不會覺得說,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嚴重或者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六點「罪障速得淨除」,在生起菩提心的同時,我們能夠將所有的罪障,在短時間之內將它淨除,到了最後能夠將所謂的所知障以及煩惱障完全的都淨除乾淨。

第七「所願皆成」,發起菩提心的同時,我們想要達到的願望,皆能透由這樣的一顆殊勝的心態讓它達成。

第八「違緣障礙不能傷害」,也就是說外在的人、或者是非人的種種傷害也好,或者是外在的這些違緣障難也好,是絕對沒有辦法入侵,也就是說沒有辦法傷害我們的。

第九「一切地道速得圓滿」,這個科判當中就有講到說,發起菩提心之後,五道十地的種種功德,能夠透由這樣的一顆心,快速的將它圓滿。

第十「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

以上已經結束了今天的第二講,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講。回到科判當中「正抉擇能趣解脫道性」當中分二: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個科判,「於上士道次修心」這個科判當中分三:一「顯示人大乘門唯是發心並兼勝利」,二「發起菩提心之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第一個科判當中分十: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得佛子之名」,三「映蔽聲聞獨覺」,四「成最勝供養之田」,五「易於圓滿廣大資糧」,六「罪障速得淨除」,七「所願皆成」,八「違緣障礙不能傷害」,九「一切地道速得圓滿」,十「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

接下來是回向,也就是說將今天所造的功德,回向希望佛陀的圓滿教法能夠長久住世,而且透由這樣的一種方式能夠讓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得到安樂的這樣一種果位。也希望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種種的障難以及外緣,不管是外緣也好、內在的種種的障礙,都能夠消除。並且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大善知識他們都能夠長久的住世、常轉法輪。最後透由修學道次第的過程當中,希望都能夠究竟圓滿,並且在修學的同時,能夠利益到其他的眾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