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類學最佳讀本:《西藏佛教認知理論》
原Mind in Tibetan Buddhism之中譯本
譯者:廖本聖
出版者: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心類學簡介
「心類學」就是「識」或「心」的研究。知道心的特質與類別對於了解佛教的理論及實踐這二方面來說是必要的,因為認知是我們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且到達覺悟的過程就是一種有系統地淨化及提昇心靈的過程。「心類學」主要是教導我們辨認心續當中出現的各種心識,學習者可以發展出辨別心識的多樣化、功能及其彼此關聯的能力哪些認知對我們有利?哪些會傷害我們?該如何對治這些會傷害我們的認知?什麼樣的認知才是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什麼認知才能究竟對治一切煩惱等等。這些正是認知理論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徹底熟悉「心類學」可為進階佛學研究領域──例如西藏佛教的「五部大論」──提供必要的基礎。
學習心類學的重要性
心和心所的各種認知在面對不同環境時,也會採取不同的反應,而產生貪、瞋、慢、悲憫、慈愛等不同的認知;但是要辨認身體的身分、角色比較容易,要辨認認知的身分、角色則非常困難,因為前者比較具體,而後者非常抽象。話雖如此,對於一位想要證得究竟離苦得樂的人來說,無論如何都得把這些認知,特別是那些屬於煩惱的認知辨認出來,因為煩惱是一切造業、受苦的根源,如果無法辨認出這些煩惱及煩惱的根本―我執,進而加以斷除的話,那麼就像射箭不知箭靶在哪裡一樣,終究無法實現究竟離苦得樂這個理想。
心境只能透過內心去觀察瞭解,無法透過外在的科學儀器,而能觀察者就是包含心和心所的認知,但是研究認知比起研究外在具有形狀、顏色的物質會碰到更多的困難,主要的原因是外在的物質,可以用我們的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的認知覺察或甚至透過現代儀器觀察得到,但是我們的認知截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任何儀器可以偵測或度量得到,因此對於它的觀察也就加倍困難。但我們又不得不去瞭解,因為認知是我們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而要瞭解認知,則必須有賴於瞭解認知理論。 我們除了要學會辨認出我們內在的各種認知之外,還需瞭解認知和認知之間彼此的關係。哪些認知對我們有利?哪些會傷害我們?該如何對治這些會傷害我們的認知?什麼樣的認知才是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什麼認知才能究竟對治一切煩惱等等。這些正是認知理論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