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5 11:34:0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5/05 11:32:46   編輯部  

道次第概述

克珠群佩

摘要]藏傳佛教見行修方面的井然次第是其最根本、最內在、起決定作用的特點,在見地方面,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強調從小乘佛教理論學起,其目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和昇華自我,最終達到精通大乘佛教中觀見;在修行方面,不管是顯教抑或是密教,也都非常強調次第。
  

[關鍵字]藏傳佛教;見地;修行;道次第
  [中圖分類號]B94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557(X)(2005)02-0067-08
  

藏傳佛教以其龐大的思想體系,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宗教形式,嚴密的組織結構,受到世人矚目。活佛轉世制度,政教合一制度,無上諭伽密法,佛苯相融所帶來的龐雜的神靈系統,以及名目繁多、豐富多彩的宗教儀軌和自成體系、各具特色的眾多教派,都構成了藏傳佛教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徵。而見行修方面的井然次第,是藏傳佛教最根本、最本質、最內在,而且最起決定作用的特點,也是藏傳佛教深受當今信徒青睞和歡迎的根本原因。
  

在見地方面,藏傳佛教各個教派所共同追求的最終目的是大乘佛教中觀見,然而,每個教派都強調從小乘佛教理論學起,甚至主張首先掌握印度各外道的哲學思想,其目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和昇華自我,最終達到精通離常斷二邊見的中觀勝見,進而悟道成佛的目的。如涉獵諸外道主張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清晰地認識到其思想非究竟,依外道學修得不到解脫,引導人們步入佛門,並且獲得“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的效果;學習小乘佛教二派乃至大乘佛教唯識同樣也不是終極目標,而是為趨入中觀見地所作的準備。
  

在修行方面,不管是顯教抑或是密教,都非常強調次第,在修行過程中,絲毫不能鬣等越級。這種注重次第的特點,早在吐蕃時期就形成了。眾所周知,792—794年間,吐蕃展開了以摩訶衍那為代表的漢地禪宗頓悟派同以蓮花戒為首的印度佛教漸悟派之間的爭論,決定了藏傳佛教強調修習次第的特點。顯教修行方面,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有自己的殊勝法門,但都嚴格要求修行者,必須從小乘佛教的出離心開始學修,沒有出離心就沒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無以轉識成智,轉凡成聖。不管是阿底峽的《菩提道炬論》,還是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文論》、塔波拉傑的《解脫道莊嚴論》、白珠·晉美曲吉旺布的《大圓滿前行甯提導文》,都是學修顯密的次第理論專著。在密教修行方面,對次第的要求更嚴格,前行和正修是兩個主要次第,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是修行密法的基本次第,其中還有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有相瑜伽、無相瑜伽等各個層面的次第。
  

一、藏傳佛教見地方面的學習次第
  眾所周知,藏傳佛教是大乘佛教,而且各個教派都推崇大乘中觀見,但是藏傳佛教各流派都強調從小乘佛教學起,甚至主張接觸印度諸外道的哲學思想,用後一派思想來否定前一派思想,使學人的認識逐步得到昇華。在佛教創立前後,印度各地外道流派繁多,思想活躍,其見地劃分起來可概括為常見與斷見兩種。持斷見的有順世外道。順世外道又分有專以坐禪修定為主的禪定派和專以推理辯論為主的推理派。順世外道不承認有前後世,不承認有業果,他們誹謗解脫和一切智者等等。
  

持常見的有數論派、大梵派、遍入天派、伺察派、大自在天派、勝論派、正理派、離系派等共八派。此八派承認一切法常住不滅。數派論有二派,一派承認諸法惟由自性而生的,是無數論派;一派承認因果本性雖一,由於大自在天神力加持,而有各種形相變化的,是有數論派,提倡通曉自性、大、慢等二十五諦即得解脫之說。大梵派以大梵天為導師,又分聲論派、吠陀派、秘密派三派。他們認為一切世間情器皆是大梵天創造的,主張只有吠陀經典才是正量。遍入天派以遍入天為導師,承認生死輪回是有邊際窮盡的。伺察派說我為覺知之體,是屬有情,非屬無知,是神我自性,常恒之體,獨立實在,無方分時分。又說無有一切智者,因為所知境界是無有邊際的。主張憑藉祭祀儀軌,能得梵天一類果位,認為沒有永息眾苦的解脫可得。大自在天派、勝論派、正理派三派都許自在天為其導師,承認自在天為全智者,一切情器世間皆由欲界自在天心意所造。離系派又稱裸開派,該派將一切所知境統攝為命、漏、律儀、老、縛、業、罪、福和解脫等九句義,倡言樹木等有心,提出一切導師佛並非全知等說法。說求解脫者須修裸形、不語、依五貝等苦行,使往昔所造之孽皆得消盡。
  

那麼為什麼佛門弟子在學習佛教正見之前首先要接觸這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外道思想呢?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說:“若能善知那些外道宗派所說常斷之理,同時又瞭解能破彼理的諸軌轍典籍中廣為講述的正理,那麼就能對於正確的自宗和導師,可以由正道理門引生不退信解。……此外還能夠破除他們所說的苦惱無因、或執不共因生、或非道而計為道、非解脫而計為解脫,如是等等的顛倒分別。又可壞滅由於前世曾聞順世外道等惡宗謬論和由謬論勢力所留下的習氣種子,還可能破除未來世將起諸種邪見,能急速薰生真實正見習氣。”可見,對於佛門子來說,學習外道並不是相信它,而是為了清清楚楚、乾乾淨淨地把外道的哲學思想和理論觀點從自己的思想深處驅出,進而牢固地樹立佛教內道觀念。有破才有立,有否定才能肯定。那麼用怎樣的佛學思想來否定外道邪見呢?大乘思想與外道理論相距甚遠,因此,藏傳佛教要求修行者掌握小乘佛教思想,用小乘佛教緣起中道理論來破外道常斷二邊見,也為下一步學習掌握大乘佛教思想打下扎實的基礎。而且,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也符合人類認識過程和思想發展規律,因此,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一直遵循著這種學習途徑。
 

 佛教各宗派都承認緣起之理,無不相同,但其見行修果各方面仍有明顯的區別。小乘二派和大乘唯識、中觀自續諸派雖然不承認像外道所計離開蘊而外還有一個神我或靈魂等,但是承認安立,即蘊是我。小乘說一切有部之一類正量部承許蘊和合為我,迦濕彌羅有部及經部立識相續為補特迦羅我,承認有前識和後識相續不斷的心;唯識派立阿賴耶識為補特迦羅我,說阿賴耶識能持一切種子,亙通三世,作為宇宙萬有的所依,是依他起性,不是自性有;中觀自續派立意識為補特迦羅我,承認一切法是分別假名安立,無有自性。但假名必有所依,說一切法要通過意識(即第六識)顯現安立作為一切所依。承認自相有,但認為自相亦是緣生法,不是實有。
 

 宇宙萬有即然是緣聚即有,緣散即無,那麼根據什麼來任持業果和聯繫前後三世呢?這是佛教各宗派所不同的關鍵所在。在乘要承認色心極微元素是實體作為所依,或認為色(物質)、受(感受)、想(思維)、行(造作)、識(認識了別)五蘊和全是流轉生死的業果所依,屬於實有論者。大乘唯識承認七識阿賴耶識亙通三世,作為所依,亦屬有論者。中觀自續派承認有意識作為所依,屬於自相有論者。於是,他們提出諦實有、真正有、勝義有、真性有、自相有、實物有等概念。而中觀應成派不承認上面各宗派所立之論,他們只承認諸法是名言有,名言有之下不別立所依,如果立一所依,勢必破壞緣起理論,因為緣起的條件聚合是相依相持而有,沒有一個條件能獨立存在和單獨起作用,所以提出萬法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無自性可言。這就是中觀應成派的“緣起性空”理論,萬法緣起有自性空。就這樣,藏傳佛教教徒一生的學修要經過外道諸宗——佛教小乘有部——小乘經部——大乘唯識——大乘中觀自續——大乘中觀應成這樣幾步。從外道常斷見到小乘有部的唯物論,到大乘唯心論,最後到中觀應成派的緣起性空論,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循序漸進地升地。
  

二、藏傳佛教顯教的修習道次第
  在論述顯密修習道次第之前,先必須瞭解“止觀”修習方法,因為止觀修是一切禪定之基礎,是定學的核心,是整個佛教中身心兼修的一個最上乘的教法。《知識總匯》中說:“諸聲聞、菩薩和如來的一切世出世間法都是止住修和觀察修的結果。”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如是次第修止觀法,是依大小何乘,顯密何教而說耶?曰,此是三乘與四宗所共,亦是密教下三部所共有。”這就是說,不管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不管是中觀宗、唯識宗、經部宗、有部宗,還有密教之事部、行部、瑜伽部,都不能離此止觀法。
 

 那麼,究竟什麼叫止觀呢?“止,停止義。停止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得名。又止息義。止息安念也。此就能觀得名。觀,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得名。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推析煩惱而殄滅之也。”這是辭書上的解釋。傳統佛教對止觀的基本解釋是:“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複名定。觀者,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于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名慧。”通俗地講,止就是止息一切後天的世俗妄念,使心高度集中在某一處,專注於某一境,達到湛湛寂寂,一念不生,為的是更好地顯現先天的清淨本元心。這裏所說的心並不是指人體腔內五臟六腑之肉團心,而是“萬法唯心所作”之心。指人的意識、心靈、精神、思維。修止的目的就是止住後天的種種妄念,使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觀,就是能過觀想來破除煩惱妄見,而且通過修煉使心靈離開後天的煩擾,進入先天的定靜後,再對宇宙萬事萬物(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生理)進行推求、簡擇、照察、觀想,從中獲得種種真諦,產生種種智慧。對於一切達到歷歷明明,萬象森然。
 

 那麼,止觀二法關係如何呢?宗喀巴大師說:“何故隨修止觀一種不為完足,必須雙修耶?曰:譬如夜間燃燈觀畫,要燈明無風吹動,方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有風動,則必不能明見諸色。如是觀甚深義,亦須瞭解真實義之無倒智慧,與心要住於所緣而不動,方能明見真實義。若但有心不散動之不分別定,而無通達真理之慧,則於三摩地任何熏修,終必不能通達真理。若僅瞭解無我之見,而無心一境性之定,亦不能見真理。故須雙修止觀。”止觀所修方面而言,止屬於空門真如門、觀屬於有門生滅門;就所修之次第而言,止在前,觀在後。但是,在實際修練中,必須止觀雙修,或根據情況加強某一方面修煉。如宗喀巴大師雲:“若觀修太多,住分減少,便當多作止修,恢復住分。若因止修太多,不樂觀察,及不趣觀察內心自然而落住分,則當多作觀修。止觀平均而修,其力量大,當如是行。”這裏清楚地告訴人們,修習止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修習中出現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一方面的修習。要做到相輔相成,不一不異,相濟互融。止觀不奶于傳統的靜坐默想,而是要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即在日常生活的住、行、坐、臥等四威儀中也要有止有觀,隨時隨地做到止觀雙修。止觀是個矛盾統一體,與之相應的概念還有定與慧、禪與智、寂與慮等。止觀學說,在漢傳佛教天臺宗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學修佛法總攝于聞思修,如果光有聞思而沒有修,聞思作得再深刻也只能成為精神束縛,而永遠得不到解脫。顯教修法以修心為主,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目的。藏傳佛教在修顯教方面也有嚴格的規定,有井然的次第,也要按照前行和正修的先後次序循序漸進地修。前行修強調五個要素。第一,要持守別解脫戒,舍去身口意三門的一切惡行,然後聽聞一切正法教誡,對所聞教法作如理思維,並依靠思維所得智慧專心修習。聞的結果會獲得名言智慧,思的結果會獲得名意兩方面智慧,修的結果會獲得真意智慧。第二、不管是在家信徒,還是僧尼,要讓身心遠離親友相聚處,這樣才能生起聞思修智慧。第三、要斷除世間八法,因為心住世間八法,不能生殊勝正道,如《勸誡友書》中雲:世間利與衰、苦與樂、毀與譽、稱與設等不是我們所思念,要捨棄之。第四、要樂於住順緣的十二杜多功德中,以但一座食、次第乞食、不作余食三杜多來對治貪戀食物;以持糞掃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來對治貪戀衣物;以處阿練苦、常住樹下、常住塚間來對治貪戀住處;以常期端坐、隨處坐、常露地坐來對治貪戀臥具。第五、要捨棄正命之違緣的詐現威儀、謅媚奉承、旁敲側擊、巧取訛索和贈微博厚的五邪命生活。
  為了清楚醒目,正修分兩個方面敍述。
  

1、小乘佛教聲聞、獨覺修習道次第  聲聞乘道次第分為七種,即小資糧道修四念住;中資糧道修四正斷;大資糧道修四神足;加行道修暖、頂、五根、忍;世第一法修五力;見道修七知覺;修道修八正道。具體修習次第是:聲聞初業人所緣境是修身受四心法,對治一切貪欲要修自他身體和感受都觀想為白骨,消除貪念後逐次修思維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都作痛苦想,像水樹一樣無意義想。然後把心思放在內外氣息上,消除分別意識,思維心續雖是世俗義,但再作觀察成為刹那變化的勝義,這時要思維一切思想意識所攝內外法的目我為無我、無常、如幻。要如理瞭解自他身心的性相是無常、痛苦、空性、無我等,懂得身不淨、覺痛苦、心無常、法無我。如此,在小資糧道上修不淨觀及念住于呼吸呼出,使身心適合於修止,以便將來修觀。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四種順抉擇分修習次第。用信根相信一切真理為所知各所斷而修習;用精進根為證悟真理的空性而樂於修習;用念根不忘真理之空性諸所緣而修習;用禪定根專心致志地修習;用智慧根分別抉擇真理的別相而修習。這樣修習的結果是迅速獲得見道,成辦修道。
  

第三步是見道修習次第。見道所修是依七覺支為所緣來證悟四聖諦實意。以念覺支把苦諦作為思維對象來尋思離苦境;把集諦作為思維對象來尋思離欲境;把滅諦作為思維對象來尋思顯滅境、把道諦作為思維對象來尋思修道境。其餘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舍覺支、定覺支等修法亦如是。這樣修習的結果是,不忘見道所緣的念、抉擇法之真實意的智慧,樂於善道的精進、有益於身心的無漏喜、自心成辦事業的安、專心一意的定、沉掉平等的舍。
  

第四步是修道的修習次第。修道所修是正見、正思維、正修、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等八正道。八正道雙分為四支,正見為偏立支,正思維為悟支,正語、正業、正命為信支,正勤、正念、正定為不共對治支。修八正道的結果是繼除應斷之一切。
  

獨覺乘修習道次第與聲聞乘修習道次第大同小異,故從略。
  2、大乘般若波羅密多修習道次第  修大乘之人必須是大乘種姓覺醒,具備世俗和勝義二菩提心學處者。雖然許多佛經說如來之性遍及一切眾生,提出眾生皆具成佛之因佛性。但小乘種姓被煩惱障所蔽,是成佛之遠種性,因為他們最終也將成佛。而大乘種姓已滌除所知、煩惱二障,但也有覺醒與否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有的雖是大乘種姓,但尚未覺醒,成為下等士夫。大乘前行修習除了具備以上所述前行五個要素外,還要修習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住於大乘資糧道,尚未到加行道的初業人,要發願獲得燕提,其正修次第如下:道先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等四法印;要修順解脫五分;修佛、法、僧、戒律、佈施、身、死、生、吸入吸出等隨念;接著修九不淨觀,作八種上士尋思。除了修習本身有井然次第外,修定中和出定後也有修習次第。不共殊勝大乘修甚深禪定時其所修見地為中觀見。出定後要思維身如幻,覺如夢,心如虛空,法如雲,而且要在聲聞乘時所發願那樣次第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等三十七菩提道品。
  

三、藏傳佛教密教修習道次第
  藏傳佛教密教修習道次第分為續部經典為主的道次第和教授(或雲口訣)為主的道次第。
  續部經典為主的道次第主要指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瑜伽,其中無上瑜伽部是藏傳佛教各教派都推崇和追求的最高密法,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有大威德、集密、勝樂、喜金剛、時輪金剛等本尊法。生起次第是尋思次第,是不真實的瑜伽,其修習次第總分為前行、正行、結行儀軌三大部分。圓滿次第是非尋思次第,是真實的瑜伽。一般要求先修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以起到靠前一個瑜伽產生後一個瑜伽。但也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同時修的,如大成就者海生和無敵月等前座修生起次第,後座修圓滿次第。這是中根人的修法。續部經典為主的道次第修法,在藏傳佛教各派修法一樣,只是所修的本尊法有所側重。藏傳佛教各派在修口訣為主的密法方面有各自的殊勝教法,也體現了各教派的特點。下面我們分別介紹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修習道次第。
  

1、噶當派的修習道次第 《菩提道炬論》是噶當派始祖著名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所著的有關修習道次第專著,統攝顯密二教。在阿底峽進藏當時藏傳佛教界的修習道次非常混亂,教理不系統,修持不規範。有的僧人重顯輕密,偏向戒律,詆毀密教;有的僧人重密輕顯,輕視戒律,對佛教教義,尤其是對續部密義任意發揮。針對這些情況,阿底峽尊者撰寫了《菩提道炬論》,並要求修行者以此為准,進行顯密修行,純化佛教。“因此出現了行跡內外清淨,猶如蓮苞純潔這樣住持覺沃噶當派大德充滿了衛藏全境。”
  

《菩提道炬論》把學佛的人分為三類;一類叫做“下士”,這類人不希求解脫世間痛苦,只求今生今世的“利樂”,稱為“人天乘”;第二類叫做“中士”,這類人只追求個人解脫世間流轉輪回之苦,稱為“小乘”;第三類叫做“上士”,這類人不僅自求解脫,並願普渡眾生,稱為“大乘”。人既分為三類,修習次第也分為三道,即“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合稱為“三士道”。“下士道”要求行人發願心,皈依佛、法、僧“三寶”,做止惡修善,積德積福。這就是《菩提道炬論》所說的“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樂”。而“中士道”所修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以求獲得解脫,達到涅槃。這就是《菩提道炬論》中所說的“中士求滅苦,非樂苦依故”。“上士道”要求行人發菩提心,勤修“六波羅密多”,既度已,又度人。這就是《菩提道炬論》中所說的“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及他苦永滅,以他為已故”。受阿底峽《菩提道炬論》影響,噶當派道次第專著層出不窮。最著名的有《青色小冊》、《喻法論》、《道次第廣論》、《教次第廣論》等。另外還有《七義修心》、《要門八坐法》、《修心日光論》等修心法門。
 

 2、寧瑪派的道次第  寧瑪派雖然稱為古老派,其許多教法也是吐蕃時期蓮花生、無垢友、貝惹雜納等吐蕃時期的著名佛學家傳下來的,但作為一個教派在11世紀中期才形成。寧瑪派把佛教大小乘各宗派思想和教法進行歸類劃分,根據人們的根器和修行所要達到的境界,從顯教到密教評劃為三根九乘,把人劃分為低根、中根、銳根三種,把法劃分為聲聞、獨覺、菩薩、事部、行部、瑜伽部、生起瑜伽(父續瑪哈瑜伽)、教阿耨瑜伽(母續)和大圓滿阿底瑜伽等九乘。這是對佛教全部思想史的劃分和概括總結,也是修行佛法的道次第。其中前三乘反映的是顯教思想,是化身釋迦牟尼對根器較低的徒眾所說,故稱“共三乘”。次三乘,亦叫“外三乘”,是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屬於初級密法,適合於中根器的人修習。最後三乘,亦稱“內三乘”,是法身佛普賢所說,適合銳根人修習。寧瑪派把它們當作最高法門,修習此三乘密法的人必須是受過灌頂,具有一定佛學基礎知識的人,一般人難以修成,也不允許修煉。當然,由於寧瑪派的特殊性,對於修學者並沒有嚴格要求,甚至有一部分人從一開始就修煉這種密法。
 

 “聲聞乘”是九乘的第一乘,被看成是最低佛法。“聲聞”是聽聞佛陀言教的覺悟者,他們受佛陀言教,學習“四聖諦”,以達到自身解脫為目的,證得補特伽羅無我,求證阿羅漢果位,最終達到“滅身滅智”的無餘涅槃。“獨覺乘”亦叫“緣覺乘”,該乘觀悟十二因緣之理,以求輪回解脫。此乘在聲聞乘補特迦羅知我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證修內外能所執,在認識上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具備利他之心,得不到圓滿果位。“菩薩乘”是大乘顯教,修此乘之人根器較聲聞、獨覺人銳利,乘其最大特點是慈悲為懷,追求佛果。此乘堅持人無我和法無我,行六度,不僅自利,而且利他,修證三十七菩提道品。菩薩乘包括大乘佛教唯識和中觀宗。“事部”是外三乘的初乘,也是密教最低法門,以修身、語為主,通過辯論、誦講等方式淨語,修煉本尊身,爭取在十六生之前修得佛果。“行部”通過洗浴潔淨等方式,清潔身、語、意三門,觀修本尊,希望能在七生中獲得解脫。“瑜伽部”以修心為主,見行相助,用五視證法悟我與本尊如同兄弟朋友,希望能在三生中于密嚴刹土得到解脫。事、行、瑜伽外三乘比共三乘有方面多、根器利等特點,卻低於內三乘。密教內三乘相當於密教四部中的無上瑜伽部,寧瑪派把它分成無上父續、無上母續和無二續。無上父續即“瑪哈瑜伽”,又叫“方便父續”,“生起瑜伽”。修行者受灌頂後,通過有尋有伺定、無尋有伺定和無尋無伺定修煉明空光明智慧。無上母續,即“阿耨瑜伽”,又稱“智慧母續”,寧瑪派把它看成是界大樂瑜伽續,專門闡述空點。接受內、外、秘36種灌頂後,修煉增長樂空智的方便道,然後再修煉脈、明點、氣瑜伽,證達大樂光明智慧,在即生求證大樂身。無二續,即“險底瑜伽”,也叫“大圓滿阿底瑜伽”和“無二續口訣阿底瑜伽”,是寧瑪派的最高法門,宣導以進入無生的自性或普遍心證達諸法本空。在《知識總匯》中說:“寧瑪派的三瑜伽(即指內三乘)有無數個修習次第,但最根本只有有相和無相兩種。”這就是說,不管是無上父續、無上母續,還是無二續,都要先修有相瑜伽,再修無相瑜伽,這是大次第中的小次第。還有根據行人的根器不同,有頓修和漸修。總之,寧瑪派把整個佛教劃分為9個方面,稱為“九乘”,這“九乘”猶如9級臺階,是行人登上佛法之頂的梯子,是學修大小乘顯密教法的次第,第一乘又有許多次第,如無上母續“阿耨瑜伽”有方便修和智慧修二道,無二續“阿底瑜伽”包括心部、界部和口訣部。
 

 白珠·晉美曲吉旺布(1808—1887年)年著的《大圓滿寧提前行導文》又稱為《普賢上師言教》,是寧瑪派一部重要的道次第著作。全書共分4個部分: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前行、近道往生次第、導文概要。第一部分共分暇滿人身難得、輪回之過、業果、解脫、之公德、依止善知識等6章。第二部分也有6章,分別為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修誦、曼紮、捨身積福、上師瑜伽。第三部分介紹了法身往生、受用身往生、化身往生、超度亡者的往生、具備三想之往生。《大圓滿寧提前行導文》是流行甚廣,頗受歡迎的一部實修教課書。
  

3、薩迦派的道次第  薩迦派的最大特點是理論龐雜,思想繁瑣,不僅堅持“萬法唯識”,而且主張“緣起性空”,以印度著名密教大師毗哇巴所傳的“道果教授”為核心教法,把它建立在阿賴耶識(七識)基礎上,認為生死涅槃無別。在顯教方面隨龍樹派教授而修。根據“首應破非福,中則破我執,後破一切見,知此為智者”的教授,分3種次第而修。即最初通過修生死過患、暇滿人身難得、業果、慈悲等來破除十惡,證人天善道;中間破我執,證悟空性;最後破一切見,證人法無我義。最後破一切見又分為斷實執戲論和斷無實執戲論兩方面。
  《金剛偈》也叫《金剛句》,系由毗哇巴所作的道果教授的修習第道教科書,卓彌·釋迦益希翻譯成藏文傳入西藏後,一直以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後由康巴阿僧進行整理記錄,取名《秘笈》並作了注釋。到了薩迦第三祖紮巴堅參時把以前的所有注釋整理成冊。
  《金剛句》把一切道區分為共同道、世間道和出世間道3部分。其中共同道有7種:1、三相道,即不淨相、覺受相、清淨相。不淨相又有三種,即思輪回苦、思暇滿人身難得、思業報因果;2、三續道,即總位因本續、身方便續、大手印果續;3、四量道,即上師量、經愛量、論著量、教理量,或覺受量、師決量、聖教量、傳記量;4、六要道,也叫六教誡道,即除定毒、學甘露、決斷、除見毒、受甘露、決定;5、四耳傳道,即主戒、攝受、師要、敬信;6、五緣起道,即外、內、秘密、真性、究竟;7、三十偏滯方智擁護道,其中偏方便邊護儀八道,偏智慧邊護儀八道,共同護儀十四道。世間道包括初界集時道、中界集時道、後果集時道。其中初界集時道修資糧道和四神足;中界集時道修加行道念處;後界集時道修加行道、世第一法和四正斷。出世間道主要講述十三地,第一地至第六地攝於見道位和修道位。修七覺支。從第七地至第十地攝于修道位,修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第十一地和十二地亦攝于修道位,主修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和慧力等五力。當修行到十二地半時,已到了五道之究意道,即無修道。唯識派認為,它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到達此位者已經斷除了各種煩惱障礙,且能令眾有情悟證唯識相、性。薩迦派則認為,修行進入第十二地半時才達到了無修道位,至此,修行尚未結束,而要進一步介入習八聖道,以通向十三地,證達金剛持地。
 

 4、噶舉派的道次第論  《解脫道莊嚴論》是塔波拉傑的重要論著,全名為《正法如意末尼解脫大寶莊嚴大乘道次第》,又有譯為《道次第解脫莊嚴論》。阿芒·貢卻堅贊說:“塔波拉傑開始是葛當派,後成為米拉日巴尊者之徒弟,將噶當和噶舉兩派見地融合起來修持,並寫了論修習次第的書《道次第解脫莊嚴論》。”《土觀宗派源流》等典籍也有類似的說法。其實《解脫道莊嚴論》不是噶當和噶舉二派理論見地和修習方法的簡單融合,而是塔波拉傑通赤學習和修持噶當派的《道次第》和噶舉派的《大手印》法後,對二派的理論和實踐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是一部高度概括和總結兩派思想的學術著作。它不僅提出了宗教實踐的方法和途徑,是指導後人修持心性的教科書,而且是噶舉派的思想理論基礎,在噶舉派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噶舉派有《大手印》和《那若六法》,其中解道《大手印》又有顯密之分,顯教大手印主修心性,強調止觀並重,定慧雙修,證心之空分、佛之法身;密教大手印心身同修,樂空、明空同證,即身成就佛之三身。密教大手印共分四個層次,稱“四瑜伽”,每一瑜伽又分三品,凡十二階,每一節的境界,都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四瑜伽十二品,品品皆有六條檢驗標準:一、是否見體性?二、力圖否?三、於妄念上是否顯定?四、生功德未?五、是否播色身種子?六、於世俗諦上是否決信?每條標準,又有其覺受與證的嚴格規定。四瑜伽十二品,還配以修道證果之次第,一般三品志注瑜伽屬勝解行地,相當於資糧道和加行道,下品離戲瑜伽相當於見道,入菩薩初地歡喜地,中品離戲瑜伽當二至五地,上品離戲瑜伽當六地,下品一味瑜伽入七地超二乘,中品一味瑜伽當八地,上品一味瑜伽當九地,下品和中品無修瑜伽當十地,上品無修瑜伽當十一普光明地而成佛,為大手印之最極果地。
 

 5、覺囊派的道次第  覺囊派是藏傳佛教史上比較獨特的一個宗派,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惟一一家宣導中觀“他空中”的宗派,其主要密法為《時輪》,具體修習次第總括為“六支瑜伽”。“六支瑜伽”,又叫“六加行為法”,是時輪金剛乘法修煉氣息的六種方法和次第,指收攝、禪定、運氣、持風、隨念、三摩地,每一支都有一定的修煉特點。“收攝”的修煉方法分晝瑜伽和夜瑜伽兩種,夜瑜伽主要于暗室修行。晝瑜伽的坐法和夜瑜伽相同,一般在室外天空晴朗、無雲無風時修煉。禪定,也叫“靜慮”,或“思慮”。共有四種修習方法,其中“智慧支”的修煉方法是,讓心專注一境,通過智慧消除一切戲論,明觀空色自性法身。其餘三支是從智慧漸生的常有的尋思、遠離性相的伺察和身心生起喜樂感受以及修行對境有境無混合之樂。運氣,也叫“行風”,分語要和心要兩種修煉法。心要修煉方法,信受戒、定、慧三學,通過智慧自證。持風,也叫“持氣”,通過運氣修煉,氣脈暢通,在脈上完成寶瓶氣。隨念,又譯“作念”。有修行四要點。三摩地,系梵文,意為“等待”,通過它的修煉引發不變大樂,現證十二種形相和十三種喜樂,結果淨氣轉移貪戀,淨脈轉移氣。淨精液能淨治心力,捨棄輪回生死身,獲得不死金剛身;淨經血,捨棄生死之語,獲得金剛之語;淨氣,捨棄生死輪回之意,獲得金剛之意,最後成為大金剛持,成就圓滿佛身。
 

  6、格魯派的道次第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各宗派中形成時間最晚,影響最大的一個教派。其道次第理論亦是集大成者。在顯教方面,宗喀巴·洛桑紮巴直接師於噶當派,最早造了道次第傳承啟白《開勝道門》,爾後造了《三士道次第》廣略兩種。宗喀巴大弟子克珠傑·格列白桑說:“關於吉祥阿底峽尊者的道次第教授方面,教典派與教授派諸大善知識所作的大大小小教授著作為數不少,即大菩薩博多瓦、京俄瓦、卻喀巴等前後的講述亦是很多,大善知識康巴隆巴的後學大善知識卓隆巴亦造有廣略《教次第論》。此諸論典,……符合大經論之旨趣,並以諸聖哲所傳授而為莊嚴,是引導生智者歡喜之稀有津梁;但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略論乃是普攝一切經論的密意和疏解,作為一補特伽羅成佛之助緣,道體圓滿,數量決定,次序井然。其觀修的次第,于現在相續心中即可得到證驗。此道的總綱和各支分,過去藏土,從未有人道及。對此不共殊勝無上之理趣,若以無謬正智,善為觀察,則必能生起定解。”
  

《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在總結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集藏傳佛教學術之大成,代表宗喀巴對佛教的完整看法的思想體系。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成書於1402年,在體例上上完全按照阿底峽的《菩提道炬論》,並參考了蓮花戒的《修習次第論》、卓隆巴·洛追瓊乃的《教次第廣論》與《道次第廣論》等。論證方面以“出離心”、“菩提心”、“清淨見”為要點,深刻闡述了從初發心到證得無上菩提之間的修習次第、修學方法,反映了宗喀巴先顯後密、止觀雙運、戒定慧三學並重的修習次第和緣起性空的理論思想。全書共有9個總分組成:書道禮贊、示教序言、如何以真實教授引導弟子、下士及共同道次第、中士及共同道次第、上士道次第之修願心及菩薩行總學處、上士道次第之菩薩行學處——禪定之性止住修、上士道次第之菩薩行學處——智慧之性觀察修、後記。重點闡述了三士道次第及止觀修法。
  

《密宗道次第廣論》成書於1406年,是宗喀巴在絳巴林寺時受帕珠攝政京俄·索朗桑布的勸請而造的。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學習佛法如何得到解脫;第二部分是本書的重點,講述入修密法的不同法門,即修習次第方法、儀軌等。在探討密法或金剛乘密法的起源之前,概述了佛教、大乘佛教般若乘和金剛之間異同以及密教的特點。該書共22卷,按照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順序進行論述,由淺入深,從低級向高級深入。另外,宗喀巴還撰寫的《集密圓滿次第五次第明炬論釋》、《廣略大圓滿次第論》、《圓滿次第隱義開正眼見》等密教道次第方面著作。《土觀宗派源流》雲:“上面所說二次第的甚深扼要之處是什麼?在生起次第中,從觀修智慧地起到曼陀羅收攝之間所有觀想,諸大成就解釋續部密意的修行方法,其妙意究竟,往昔藏中大德,大多沒有達到,尤其是在圓滿次第中,從身遠離起到現無學雙運身之間,這些道的第一次第,亦有甚多不共妙解,特別是從四空的風心,修成幻身,最為稀有無上,……這些都是在瑪爾巴、桂譯師、薩迦諸祖、布頓大師等的著作中,都未曾說到,何況其他的人。”
  

藏傳佛教各教派都非常重視道次第,學修要求很嚴格,學修道次第著作亦汗牛充棟,我們只是企圖介紹藏傳佛教道次第論之概貌,就這樣,仍有挂一漏萬,不當之處亦很多,敬請方家指教。
  [本文責任編輯 黃維忠]
  [作者簡介]克珠群佩,藏族,《西藏文學》主編,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拉薩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