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22:2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21:46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二十七)2012年4月7日 (下午)大悲精舍

學攝善法戒之理(分二)

寅一、斷除不學戒因──貪身

寅二、善巧修善(分三)

卯一、平時行儀應當端嚴(分三)

辰一、遇他人時應如何行

辰二、取置資具等時應如何行

辰三、以高尚行作一切事

卯二、與他人共處時,應當善巧無罪行儀(分五)

卯三、應當善巧三門業行(分三)

辰一、遇他人時應如何行(144“)

判當中所謂「平時行儀」,是指行、住、坐、臥的日常行為。

偈頌:自主己身心,恆常露笑顏,平息怒紋眉,誠懇為眾友。

正文,須能自主己身心恆常露笑顏平息怒紋、橫慍色,成喜愛生善;平常,我們在碰到自己所歡喜的對象是會展露笑容;但是當我們看到敵人時,內心會生起瞋恨,更進一步的,會展露發怒的這種面貌;而至於非親敵者,我們會覺得這些人跟我們的生活,好像沒有直接的關聯性。但不管是遇到親友、敵人、或是非親敵者,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恆常展露笑顏,成為喜愛眾生善友;於發言時言辭婉轉、誠懇。並且在跟其他人交談時,言辭應該要婉轉,說話的內容必須要誠懇,而不應該欺騙他人。

辰二、取置資具等時應如何行

偈頌:不隨意移座,免發大音聲;

正文,隨意移動法等諸資具,以免發大音聲,損惱他人。平時我們不應該任意的去移動法座、床儀等諸資具,以免在移動的過程中,發出聲響而損惱他人。

辰三、以高尚行作一切事

偈頌:開門勿粗魯,溫文令他喜。水鷗貓盜賊,悄聲匿跡行,

成辦所欲事;能者恆修此。

正文,開門勿粗魯,避免驚擾住室內者,在開門或關門的時候,我們的動作應該要放輕,避免驚擾住於室內正在修襌定的人;行儀恆常溫文爾雅、令他。而平時的行為,應該要保持溫文爾雅、而不傷害他人,令他歡喜,並且不應過度的誇耀自己的功德。像有些人,會過度炫耀自己的學識,或者是自己所擁有的錢財,或者在當下行善時,會希望讓周邊的人都知道他是在行善的。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行善呢?行儀文雅能辦諸事,譬如水鷗盜賊悄聲匿跡成辦各自所欲,比方說,水鷗想要抓魚,貓捉老鼠,盜賊想要偷東西,這時他們為了要達到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會在無聲無息,也就是他人不察覺的情況下,想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提到「悄聲匿跡而行,成辦各自所欲求事」;相同的,如是能者在偈頌當中有提「能者」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修禁行之菩薩,相同的,菩薩在行廣大的菩薩行時,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行菩薩行,所以提到,亦行儀。

現今我們很多的人在行善時,為了要表現自己有在行善,所以會誇耀自己的行為,但是誇耀自己行善,這個對我們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我們會想要誇耀自己就表示我們當下行善的動機是有錯誤的,我們是為了今生聲名、利養而去行善,以這樣的動機所行的善業,對我們的來生沒有辦法產生太大的功效;相同的,修行也是如此。

卯二、與他人共處時,應當善巧無罪行儀(分五)

辰一、於說饒益語者應如何行

辰二、於說諦實語者應如何行

辰三、於修福者應如何行

辰四、讚他德時應如何行

辰五、令他歡喜所生利益

辰一、於說饒益語者應如何行(145“)

偈頌:善巧勸勉他;未請若有益,應恭敬頂戴,恆為眾人徒。

正文,己應善巧勸勉他人、鼓勵修善、令修善行;我們自己本身,應該要善巧的勸誡他人行善斷惡,縱己未請若有益己之言,縱使我們並沒有請求其他人來教誡我們,但是如果周邊有人提出諫言,而且這是對我們有幫助的話,當歡喜、恭敬頂戴,心無我慢,有時我們聽到別人在指責我們時,我們為了要表現自己,掩蓋自己的過失,當下會想要炫耀自己的功德,這時會心生我慢,但其實這是不必要的,恆為善巧誨我眾人。這時如果他人對我們提出的諫言是有幫助的,我們希望能夠恆常作為教導我的這個人的弟子。

辰二、於說諦實語者應如何行

偈頌:應於善說者,讚其言為善。

正文,應於一切善說諦實語其言為善。這當中所提到的「諦實語」,不管是跟佛法有相關,還是一般世間的言語,只要所說的內容與事實是相吻合的,這時我們對於宣說諦實語的這個人,應該以讚揚其言為善,也就是讚揚他人所說的內涵是真實的。

辰三、於修福者應如何行

偈頌:若見他修福,應讚令生喜。

正文,若見他人供三寶等勤修福德,如果見到他人殷勤的供養三寶,修學布施、持戒,或是照顧病患等種種的善行,這時,當直接揚,令生、愉悅。這是在對方不會感到不悅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直接的去讚美他,而讓他的內心感到歡喜。

辰四、讚他德時應如何行

偈頌:私下讚他德,讚他當隨順;若他稱己德,應知彼識才。

正文,若當面說恐成奉承,則應私下讚他;如果當面讚歎對方的功德,有奉承阿諛之嫌,或者是會讓對方心生不悅,這時我們應該私底下去讚美他人的功德。比方說,有時我們直接的讚美別人,對方他內心反而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今天這個人會突然的來讚美我,他心裡是不是懷著什麼詭計?所以這時我們的讚美,反而會讓他人的內心感到恐懼,所以這時我們應該私底下去讚美他人的功德。

若聞旁人讚他德時,當隨順言「實為如此」,如果我們聽到周邊的人在讚美其他的人的功德時,這時我們應該表現出「確實、的確是如此」;若他稱之功,不生自滿,如果聽到他人在讚美自己的功德時,當下內心不應該生起自滿的感覺,觀己有無他所說德,並且更進一步的,去觀察自己是否有具備他人所讚美的功德。若有,應知彼識才之人,如果我們有具備他人所讚美的功德,這時我們必須要知道,對方是一位懂得欣賞別人優點的人,而非心懷憍舉。

辰五、令他歡喜所生利益

偈頌:諸行為歡喜,財購亦稀有。故令他喜德,他享歡喜樂;

我今生無損,後世亦得樂。由過苦不悅,後世苦更增。

正文,菩薩三門所作諸行,皆令他心生歡喜,以總相而言,菩薩的身、語、意三門,所造作的種種行為,皆是為了令他人心生歡喜而作的;此歡喜心,縱以財購亦稀有。令他人歡喜的這一點,縱使用金錢購買也很難買得到,故令他喜所生功人今生不生嫉妒,並能安歡喜樂,如果我們能夠讓他人的內心感到歡喜,這有什麼樣的功德?以今生而言,他人不生嫉妒,由於讚美他人,令他人的內心感到歡喜滿足,這時對方就不會對我們生起嫉妒感,「並能安享妙歡喜樂」,並且他人在此同時,內心感到歡喜滿足,能夠享受當下的喜樂;而以自身而言,又令他喜,於我今生資財無損後世亦能獲。如果我們能夠讓他人的內心感到歡喜,對於我們今生的資財,是沒有任何損失,因為讓他人的內心感到歡喜,並不需要花我們任何的一毛錢,「後世亦能獲得大樂」,更進一步的,在來生透由今生讓他人歡喜所造的善業,能夠感得殊勝的大樂。反之,相反的,瞋他德之,因為嫉妒、瞋恚他人的功德,這時,今生身心痛不悅,不但會帶來今生身體的痛苦,內心的不悅,於後世中痛苦更增

卯三、應當善巧三門業行(分三)

辰一、於言談時應如何行

辰二、於觀看時應如何行

辰三、唯當結合善業而行

辰一、於言談時應如何行(147“)

偈頌:言談當稱心,相關語義明,悅意離貪瞋,文雅量適中。

正文,與他言談,應由衷令他稱心,與他人在交談時,這時我們的言語必須誠懇而不欺誑他人,並且前後是有關聯的,前後相關語義明白易解,令他悅意,等起遠離貪瞋,並且講話的動機是遠離貪瞋,而不是在內心當中為了要謀取快樂,而藉由讚美他人看是否能夠從他方得到自己想要獲得的好處,或者是在面對敵人時,內心的動機是瞋恨他人,而跟對方交談,這是應該要避免的。詞句文雅,時間、多寡適中,並且表達的詞句,必須溫文儒雅,講話的時間以及內容,「量應適中」,不應太多,此如《十地經》中所說。

辰二、於觀看時應如何行

偈頌:眼見有情時,念我唯依彼,方能成佛果,正直慈眼視。

正文,如渴逼惱,由飲冷水而得舒暢,當我們感到口渴時,透由喝下冷水,能夠使得身心感到舒暢;眼見有情時,當我們見到周邊的人,或者是畜生時,這時內心當中應該思維到,應:「我唯依彼方能成佛果。」不管是看到親友,或是敵人,或是陌生人,這時我們必須要想到,由於眾生我才有修習慈悲的機會,並且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夠斷除內心中的貪瞋,更進一步的,成辦圓滿的佛果,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周邊的有情,所以周邊的有情對我們是有非常大的恩德,由於他,我們才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但是對於我們有恩的有情,欠缺種種的安樂,不要說是無漏的安樂,就連有漏的安樂都相當的匱乏,所以在觀看他們時,意樂正直慈眼

辰三、唯當結合善業而行(分三)

巳一、於殊勝田應行布施

巳二、應以自力造諸善業

巳三、施等眾善上上勝妙,並應觀察目的而行

巳一、於殊勝田應行布施(148“)

偈頌:恆常由貪著,或依對治起,供施德恩苦,由此成大善。

正文,恆常修善,平時修善必須是長時間,而不應中斷,又此當由貪著發起,並且在修善時,必須是由貪著所發起的,這當中的「貪著」是什麼意思?謂由猛厲欲樂而行,也就是想要行善的意樂非常的強烈,或依相違品之對治──不貪等而發,並且在行善時,我們的動機必須要依著貪、瞋、癡等相違品的對治──也就是不貪、不瞋、不癡等而發起,供施殊勝福田,上供下施種種殊勝福田,這當中包括了──三寶等為具功田、父母等為具深田、貧困者等為難田,由此成大善,故應勵力。所以在正文裡面一開始提到了恆常修善,並且更進一步的,我們在行善時必須要生起猛厲的意樂,並且要依著不貪、不瞋、不癡的種種對治,來發起行善。而行善的對象,是種種殊勝的福田,所以在《入行論》當中的這個偈頌,跟《親友書》當中所提到:「時貪著無對治,主處所生業,是重大善不善,此中勤修善行。」這個偈頌的內涵是相同的。而剛剛所念的這個偈頌,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第110頁的倒數第2行當中有出現。

巳二、應以自力造諸善業

偈頌:善巧具信已,我應常行善;然造眾善時,不全仰仗他。

正文,善巧取捨、進退,並於善法具信,我們必須要善巧的分辨何謂應取的善,何謂該捨的惡,並且更進一步的了解,該如何行善斷惡。對於善法生起信念之後,我應常行業;此非僅指派他人,除了特別的目的之外,我們在行善時,應該要自己本身親自的去造作善業。但如果你是為了要帶著別人行善,或者是有特別目的的話,這時是可以勸他人去造善的,所以除此之外,「然此非僅指派他人」,應於眾善不全仰仗他人而行。在行善的當下,我們應該自己本身透由自己的力量來行善業。

巳三、施等眾善上上勝妙,並應觀察目的而行

偈頌:施等波羅蜜,上上尤勝妙;勿因小失大,主要思利他。

正文,施等波羅蜜多直至般若,上上尤勝妙,應令彼等漸增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直到般若,六度當中「上上尤為勝妙」,後者比前者更為殊勝,所以在修持時「應令彼等漸增而修」。以菩薩的十地而言,初地的修持最主要是修持布施波羅蜜多,而二地最主要是修持持戒波羅蜜多,以此類推。修持布施、持戒等時,勿因目的或少許善而失大利,應勤大者,在修學布施、持戒等種種善行時,我們不應該為了要追求微小的目的,或者是想要累積少許的善業,「而失大利,應勤大者」,這時我們的目標要放得長遠,我們想要累積的善業是廣大的;間接顯示若彼二者不能並行,彼此相較,為護大善應捨小利。如果能夠同時的成辦大小二種利益,這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這兩者沒有辦法同時並行,這時我們應該仔細的去分辨比較,「為護大善應捨小利」,為了成辦廣大的善業,這時微小的利益是可以犧牲的。

這時有人就提到了,或曰:「大小如何安立?」如今生中自他二利,若行一者則壞另一,爾時主要思利他。如果以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來作比較,如果追求「自利」就必須要捨棄「利他」的話,這時我們應該要捨棄自利,而專修利他。以今生、來生的角度而言,如果追求今生的安樂,這時我們就必須要喪失來生的利益的話,我們應該反過來是以追求來生的利益為主,而犧牲今生的安樂。所以提到「如今生中自他二利,若行一者則壞另一」,兩者能夠兼備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兼備的話,這時只能取其一,「爾時主要思維利他」,在自利、利他這兩者當中是以「利他」為主;在今生、來世這兩者當中,是以來生為主。

丑三、學饒益有情戒之理(分三)

寅一、專修利他

寅二、自不染罪學攝他行

寅一、專修利他(150“)

偈頌:既明了前說,應恆勤利他。

正文,菩薩明了諸取捨處,應恆勤修住於利他。既然菩薩已經了解,之前我們所介紹的諸取捨處,這時就必須恆常安住在利他的發心,而不應該夾雜著自利的意樂。對於這一點,有人提出了質疑,或曰:「利他須修種種妙行,故己將為罪過所染。」如果要安住於利他,這時必須要修學各種的善妙行儀,所以在修學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會被罪過所染污。

而對於這樣的質疑,偈頌當中:具悲遠見者,已遮亦開許。

正文,佛,縱為久諸隱蔽事亦能現,具有大悲心的佛,能夠現見諸法,縱使外在的法類是時間久遠,本質細微的諸隱蔽事,對於具有悲心的佛而言,祂也能夠清楚的現見。故於以自利為主之聲聞,彼已遮止身語七種不善,然合宜時為菩薩開許,不僅無罪,反有廣大資糧。由於佛祂能夠了解時間久遠、非常細微的這些對境,所以對於以自利為主的聲聞,佛雖然已經遮止了身語的七種不善,但是在某種適當的情況下,亦為菩薩開許。這時菩薩縱使行持了身語的七種不善,「不僅無罪,反有廣大資糧」。對於這一點,以小乘的角度來說,罪可以分為性罪以及遮罪這兩種,這兩者當中,性罪是沒有開許的空間,但是遮罪有;但以大乘的角度而言,不僅遮罪能夠開許,更進一步的,身語的七種不善──也就是性罪也是可以開許的。

此如《大密善巧方便經》說:大悲商主由殺惡人,摧壞多劫生死輪迴;並如《婆羅門童子出曜經》中所說。對於以上的這個觀點,在兩部經當中各有提到一個公案,而這兩個公案都是平常我們所了解的公案。亦有釋「具悲遠見者」即可開許身語七支之菩薩也。之前在解釋「具悲遠見者」這句話的時候,是以佛來解釋;但是也可以用另外一種的方式來解釋「具悲遠見者」,這時是以「即可開許身語七支之菩薩」,是以菩薩的角度,對於能夠開許身語七支的菩薩而言,種種身語的不善,對他們來說是可以開許的。而這當中的菩薩,最主要是以登地菩薩而言。對於登地的菩薩來說,由於他心續中充滿著堅固的菩提心,所以他內心是充滿著愛他勝己的這種發心,所以縱使是為了利益他人,而讓自身墮入惡趣受苦,他也非常心甘情願的,所以對於這樣的菩薩來說,是可以開許身語的七種不善。

    之前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大悲商主由殺惡人,摧壞多劫生死輪迴」,這個公案的主角大悲商主,是導師釋迦世尊在行菩薩道的一個人,這時,世尊是一位登地的菩薩,對於登地的菩薩而言,由於他現證空性,所以並不會墮入惡趣。但是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這個公案,當時有一位商主,也就是導師釋迦世尊的前生,帶著四百九十九位的商人,到大海當中去尋寶,對於其他的商人而言,他們需要一位有經驗、有福報的人來帶領他們,所以帶領的人本身如果是一位羅漢,或者是一位菩薩,由於他們福德非常的廣大,所以對他們而言,想要尋求寶物也變得比較容易,所以他們都希望一位有經驗、有福報的人來作他們的引導。

但是在五百個商人當中,有一個人他是強盜,所以當這群人他們尋獲了寶藏,準備返回原有的出發點,這時這個強盜心生了惡念,他為了要讓自己能夠獲得所有的寶藏,所以生起了想要殺害其他人的念頭,他想要把其他的四百九十九個人都殺害。這時商主他知道有人動了這樣的念頭,所以他就默默的思維這件事情,他在想:我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我放任他,不殺他的話,這時他會殺害其他的商人,讓其他的商人受苦。並且造作殺業的這個強盜,由於他殺了其他的人,會造下非常深重的惡業,而讓他來生墮入惡趣受苦,所以這對他而言,或者是對其他的商人來說都是有傷害的;但是相反的,如果今天我殺了他,這時我不僅能夠救其他的商人,我也能夠救他。雖然我造了殺生的業,或許會讓我的來生墮入惡趣受苦,但是如果我一個人能夠代替其他的四百九十九個人受苦的話,我也甘之如飴。所以當下他就生起了這個念頭,而將這個強盜給殺害了,殺害了之後,他不僅沒有墮入惡趣,並且在一瞬間之內,他就圓滿了萬劫──也就是將近一萬劫,所能夠成辦的資糧,在此一瞬間都完全的圓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