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8 07:30:0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8 07:28:21   編輯部 報導

入菩薩行論 第八品 禪定   堪布 貢噶旺秋 仁波切

第八品 禪定 
 

  令世俗菩提心寶不斷增長之禪定品

一、內容

(一)、銜接略說

1、發起精進已 意當住禪定 心意渙散者 處煩惱牙縫

就如前所說,喜歡善業的本質 精進,在善加生起後,自己的心意必須外放、內住都能獲得自在,或是安住於專注所緣的定中,若不是這樣,而是心散亂於境上,分別過去、未來、現在所產生的諸境,那麼這個人就像處在有如閻羅王獠牙的貪瞋、嫉妒等煩惱牙縫中。

(二)、廣說修禪定的眾因

1、略說

2、因身心寂靜 散亂即不生 故應舍世間 盡棄妄分別

由於具有身遠離嘈雜、心遠離虛妄分別的兩種寂靜,因此心不會產生被境吸引的散亂。所以應該如理地舍離外財物等的世間及內有情的世間,如此以後,心應棄除對過去、未來、現在諸境的一切虛妄分別。

2、廣說

(1)、舍世間

A、需舍世間的原因

3、貪戀愛利等 故不舍世間 因此盡棄彼 智者如是觀

因為貪戀內有情世間的緣故,以及十分愛著外世間財物、利養恭敬等,因此不舍內外世間。所以,對內有情世間的貪戀、外財物等世間的愛著,這一切都應該全部棄舍,而棄舍的理趣應如何觀察呢?智者如下觀察。

4、以具止之觀 滅除諸煩惱 知已先求止 由喜不貪成

所謂具〝止〞,是指心中的煩惱妄念皆息滅,專注於所緣上,具如是安住的心勝觀,見境的實相,以此勝觀智慧滅除煩惱。所謂勝觀智慧滅除煩惱,主要的,勝觀的智慧是無我,首先,先證五蘊無人我,之後,證諸法無真實的法我。總之,證得法無我和人無我的智慧生起後,執實和執我的主要煩惱無明斷除,並且由執實和執我所產生俱行的貪、瞋、嫉妒、競爭、我慢等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全部被滅除。知道這個道理之後,心應先求息滅一切虛妄分別,專注於所緣境上的〝止〞,或稱為等持、禪定。如何求〝止〞呢?在其他經論中說道,依著八種〝想〞的對治法去除五障,以及九種讓心安住的方法,就依照這些方法求止。修〝止〞主要的是要歡喜不貪戀世間而成就〝止〞,反過來說,若是對外財物等世間和內有情世間有貪戀,心就無法成就〝止〞。

B、內應舍對有情世間的貪愛

5、任誰皆無常 真實貪愛戀 是故曆千世 不見所愛人

自己是會死的無常法,其他不管親人、好友也同樣是會死的無常法,怎可以真實地貪戀他們?若是貪戀於此,其所產生的過患將導致縱經千世也不見喜愛的親友。

6、未見則不喜 心亦不入定 縱見不知足 如昔因愛苦

若是在他世不見所喜愛的親友,心情就會不快樂,心情不好,則將無法定於善法上;縱使偶爾見到喜愛的親友,又會感到不滿足,因此就仍然像從前一樣,因愛著而不斷遭受苦楚。貪戀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7、若貪諸有情 則障真實性 亦毀厭離心 終遭悲愁苦

若是貪著內有情世間的親眷好友,將障蔽證得真實實相義,也就是無法獲得解脫輪回的方法,證得無我實相。不僅如此,連厭離三界輪回的心也會遭破壞,想要解脫輪回的順解脫分(順解脫分:斷煩惱障,證得滅諦的隨順分位,名為順解說分,也就是資糧道。)善根無法生起。不但這樣,最後臨死將與所有親友分離時,內心將愁苦萬分。

8、一心思念彼 此生將虛度 無常之親友 亦壞永恆法

若是貪著親友,一心想著他們,此生將沒有機會修持佛法,且因心散亂于無意義的事而虛度,無常的親友也將會破壞我們,讓我們無法修持獲得善道和解脫的長存永恆法,致使失去永恆法。

9、行若同凡夫 必定趣惡趣 若引至非聖 近凡夫何為

如果跟凡夫友人混在一起,行為跟他們一樣,必定會起貪瞋的動機因而造下惡業,導致他世趣向惡道,如果是引導到與聖人不同類的凡夫道上,那麼親近凡夫友人做什麼呢?根本沒有必要。

10、剎那成密友 須臾複結仇 因瞋喜悅處 凡夫難取悅

于剎那間成為親密的好友,又于須臾間變成仇敵,自己如有一些快樂的事,他也會因為嫉妒而生氣,所以凡夫友人是很難取悅的。

11、忠告反生瞋 亦阻利我業 若不從彼語 因瞋趣惡趣

雖然對親眷或朋友說的是有利於他們的,但是因為不合他們的心意,卻反而生氣。不但如此,對我有利的修行道路,他們也加以障礙阻撓,我若是不聽從他們,他們又將因為生氣而於他世墮到惡道。

12、妒高競相等 傲卑贊則驕 逆耳生瞋恚 親凡何時益

跟凡夫相處時,他們遇到高學問的,心裏因嫉妒而不高興;遇到跟自己不相上下的也不高興,並且因而生起競爭之心;他們藐視那些低劣于自己的眾生,欺負他們,對他們產生貢高我慢的心;假若受人當面的讚歎就驕傲,偶爾聽到旁人背後說難聽的話就生氣,凡夫們就是這樣。我們親近凡夫,什麼時候自心才能獲得短暫和究竟的利益呢?根本無法獲得啊!

13、伴處之凡夫 自贊而毀他 喜戀世之語 惡業必定生

與凡夫交往相處,凡夫的本質,就是貪愛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人而加以讚歎,討厭他人而加以譭謗,並且喜歡談論爭鬥、生意、官司、男女、酒色等,貪著輪回的話語虛度時光,因此任何的惡業都必定會發生而違犯清淨道。

14、如是親近彼 徒然招損害 彼既無益我 吾亦未利彼

就像上面所說的,自己在和其他的親友互相交往相處時,只是損害自他雙方此世和來世的利樂而已,親友們對我的暫時利樂和究竟利樂沒有助益,而我對他們的往生善道,和究竟解脫也沒有助益。

15、故應遠凡夫 遇時喜令歡 但莫太親密 善系尋常誼

因此我們應該遠離凡夫親友而住於寂靜處,若是偶爾遇到世間人,面帶悅色同他談論佛法令其高興,但也不要太熟絡、太親密至無法分開,就僅僅是互相善加保持,偶爾的法施和財施等尋常關係。

16、猶如蜂采蜜 唯為法化緣 如昔未謀面 淡然而處之

就像蜜蜂採取花蜜後,不會留戀花朵地飛走一般,自己住在寂靜處時,應就僅為修持佛法的所需而化緣,在取得些許後,對所有施主就應該像過去未曾見過似地淡然相處,不要熟絡到無法分開。若能做到如上所說,就能斷舍對內有情世間的貪戀,自心也漸漸地能止。

C、外應舍對財物等世間的貪戀

17、謂吾多利恭 徒多施主歡 若持此驕慢 歿後生畏懼

一個人若是這樣說:「我有很多金、銀、綢緞等財富受用,我受人恭敬、供養,有許多的弟子、施主喜歡我。」若是持著這樣的驕慢,並依此驕慢受用很多信財,這就成為邪命,那麼死後就會有墮到地獄、餓鬼、畜生等道,產生極大恐懼的危險。

18、是故愚癡意 無論貪何物 將感果報苦 千倍所貪得

因此你這執著「我」和「我所」的愚癡心,若是貪著任何信施供養的財物、恭敬,你將感受到千倍于那些供養總和的痛苦。這也就是說,此生得到不是自己真正應該獲得的信財,這是邪命。像這樣受用不該受用的一杯酒或一杯茶,來世將於地獄感得喝千杯沸騰鐵水的痛苦果報。

19、故智不應貪 由貪生怖畏 此等自然舍 應堅定了知

因此,善於取捨的智者,不應貪著財物、恭敬。若是貪著財物、恭敬,不僅這一世會遇到令自己懼怕的事,來世也會有墮到惡道等極大恐怖的產生。財物、恭敬的本質都是無常的,它自己會自然地全部壞除。因此,我們應該堅定地瞭解,這些都是不穩固、都是無常、無實義的。

20、縱獲多利養 令譽遍稱揚 利養名聲聚 何處去不定

這一世縱使得到很多金銀、綢緞等財物,也獲得諸多美名並且聲名遠播,但是這些的本質終究是無常的。財物、名聲的聚集,何時、何處去而完盡,我們是根本無法確定的。

21、若有人毀我 讚歎何足喜 若有人贊我 譏毀何足憂

別人讚歎自己,不應生起我慢,如果有些仇敵是譏毀我的,那麼一些親友的讚歎,我的心又有什麼好高興的?同樣地,如果有親友是讚歎我的,那麼一些仇敵的譏毀又有什麼好讓我不高興的?就這樣,讚歎和譏毀兩者同樣都是要捨棄的。

22、有情種種心 佛亦難令喜 何況劣如我 故舍世間想

眾生的想法各式各樣,就連具足一切功德又不具任何過失的佛陀也無法全部調伏,過去就曾有提婆達多和善星比丘,對佛陀不滿意的情形發生。那麼,像我這樣,不具所有功德反而具足一切過失的低劣凡夫,會讓一些弟子或有緣者感到不滿意,那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對利衰、譽毀、稱譏、苦樂的世間八法,不應懷有任何期待與疑慮,全部都同樣地捨棄,依止在寂靜處。

23、辱駡無財者 譭謗富有者 本性難相伴 彼怎令歡樂

不是去辱駡那些沒有學識能力、財物的眾生,就是去譭謗富有的人不能舍、吝嗇,總之,凡夫的天性本來就是有財物也不高興,沒有財物也不高興,這樣難以相處的凡夫眾生,怎會讓我的心續產生快樂呢?因此我應該捨棄他們。

24、凡夫皆自利 無則不歡喜 故諸如來雲 凡夫絕非友

為什麼這樣呢?凡夫的天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若是得不到心裏所想要的大小繁雜衣食等物,心裏就不高興。因此,諸善逝就說:「任何凡夫都不是嘉惠于我的伴侶。」

D、舍後寂靜功德的依附法

25、林中鳥獸樹 不出刺耳音 相伴甚快樂 何時共安居

在我捨棄內有情和外財物等世間後,若是能住在森林寂靜的地方,有各種鳥類、鹿、岩羊、黃羊等野獸相伴,還有沉香木、柏樹等為友,它們都不會發出那令我坐立難安、刺耳譭謗的音聲,大家相處極為融洽愉快,我什麼時候才能和它們一起住在寂靜的地方呢?心中應儘早做這樣的追求和祈禱。

26、願居空寺廟 或山洞樹下 願無需後顧 且無貪愛心

現在就在心中祈願,但願有一天,能安居於寂靜的岩洞或是空寺廟裏,或是空屋、樹下,而不用去顧念背後的內有情世間和外財物等世間,並且對這些沒有貪戀的心。

27、何時方棲息 不執為我所 天然遼闊地 無貪恣意行

又再這樣的祈願,什麼時候我才能棲息在幽靜、沒人將此持為己有、自然又十分遼闊的地方,行住坐臥都自在隨心所欲,就是遷移到他處,我也不會執著貪戀它就是我的地方。

28、持缽等陋器 他人不需衣 此身縱不匿 無懼何時成

如果有機緣住在像這樣的幽靜處,那時所必須的器具就都只是用土石所做的簡陋缽盆、杯子而已;同樣地,身上隨便穿著連小偷或是仇敵,或甚至任何一個人都不會需要的糞掃衣,這個身體即使不掩蔽也不怕盜匪、仇敵的搶殺,自在地居住著。這種情境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心中亦是如此祈願著。

29、何時赴寒林 能觀他屍骨 與己之身體 同是壞滅法

這樣祈願著: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將現在偶爾到棄置屍體的寒林所看到的,已散置各處的他人屍骨、毛髮等物和自己現在仍活著的身體,看成是一模一樣的壞滅無常法呢?因為借著想自己的身體,和已經散置各處的死人屍骨是一樣的,及這些屍骨過去活著的時候,也都是由衣食滋養保護的,和我的身體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能生起無常、厭離輪回的出離心。

30、吾身此雖活 然死彼惡臭 狐等亦不近 如是終來臨

我這個身體現在雖是活著有血有肉,內有溫暖的氣息流動著,哪天死了,屍體腐爛的惡臭味道,就連喜歡吃肉的狐狸、野狼等動物也不來靠近,像這樣的情形終究會來臨。要這樣的作觀,去除對自己身體的珍愛執著。

31、孑然此一身 生時骨肉連 死後各分散 更況是他親

這個身體從母胎生下來時就是孤伶伶的,當時一起生下的肉骨腸肚和外裹的皮膚等,在我死後也都是各自分散的。像這樣,其他的親眷朋友們,死後各自分離,那就更不用說了。

32、生是孤獨生 歿複獨自亡 唯障不攤苦 親眷有何用

出生的時候,沒有其他的伴侶,只是自己孤單的從母胎中生出來,死的時候也沒有伴侶可以帶走,必須自己獨自死亡。總之這一生和來生,生老病死、寒熱、饑渴等身心的一切痛苦,沒有人能幫我分攤受取。那麼,只是會障礙我聞思修佛法、會障礙我行六度的親眷友人,有什麼用處呢?應該捨棄才是。

33、如諸行路客 怎持暫住處 行輪回道者 如是持生處

有如諸遠行客來往於路途上,暫時居處於市集,然後又於不同的時間,各自離開回到自己的住處一般。行於輪回善惡道的眾生們也是這樣,有時因為受生處的同一母親生了幾個小孩,彼此成為親人,有了兄弟姊妹的關係,但是一旦死亡,就又各自到善惡道去,因此對他們不可生貪戀。

34、未迨世親友 傷痛且哀泣 四人掮吾體 即先赴寒林

當自己死亡的時候,世間所有親眷好友痛苦地流淚哀嚎,乃至四個人將我的屍體從地上抬起前往寒林。我應該在這情況未發生之前,趁現在活著,自己還能用雙腳走路的時候,到山林寂靜處去。

35、無親亦無怨 隻身隱山林 視同已先亡 歿亦無人憂

住在寂靜山林中,沒有親戚傭人,沒有要利益貪戀的親友,也沒有要傷害的怨恨仇敵,離開了那些貪瞋地,自己單獨住在山林寂靜處,鄉親們都把我當成先前就已經死了。若能這樣,自己壽終死亡時,身旁沒有憂愁、痛苦、哀嚎的人,極具好處。就如經典中說:「因善行梵行和善業嫺熟,死時無憂愁,如同離火宅。」

36、鄰近者不哀 不作障傷害 故隨念佛等 無人擾令散

于寂靜處,住在周圍的鳥獸、樹木等,在我死亡的時候,誰也不會哭號,沒有憂愁,不行傷害障礙。所以在這兒,死前隨念佛、法、僧、施、戒、善神護法,誰也不會來障礙令我心散亂。

37、故當獨自棲 安樂少艱苦 止息眾散亂 怡人之山林

因此,我應當獨自棲息于不難生存、身心安樂,並且能令身語意三門的一切散亂平息的幽靜歡愉山林中。

38、盡棄餘思慮 吾心專注思 為令入等至 馴服應精進

像世間八法的其他思慮全部捨棄後,我於調伏內心的方法上,為了一心思惟、禪定于暇滿人身難得、死無常、業因果、輪回過患,及修持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的善思惟境上,止息虛妄分別,還有為了以勝觀馴服,應該精進。


(2)、去虛妄分別

A、略說

39、此世及來生 諸欲引災禍 今生砍殺縛 來世入地獄

今生和來世,貪戀女人、財物等諸欲望,都會產生恐懼或痛苦的禍患。今生用棍棒打殺仇敵,用手銬、腳鐐縛綁仇敵,剁砍他們的肢體,來世將因這些惡業,而成就地獄、餓鬼、畜生等道的極大痛苦和恐懼。

B、廣說

(A)、內應舍對女子的貪愛

a、因難修

40、先遣媒人婆 為見多祈求 為她全不忌 諸罪或惡名

男女互相愛戀是輪回的恐懼或痛苦的因,雖然男女雙方一樣都是有過失的,但是現在在這兒,只說男人貪愛女人的過失,為制止而顯示必須去除貪愛的道理,其實男女雙方一樣都要去除貪愛。在會晤所愛的人之前,就先派遣使者和媒婆前往,為了要見到愛人,多次的捎信並祈求給予回音。還有,會傷害到來世的邪淫等諸惡,或是這一世的惡名,為了愛人也全不稍加顧忌,完全沒有羞恥。

41、縱險吾亦投 資財亦耗盡 若女擁入懷 則獲極大樂

縱使有今生來世的恐懼和一切痛苦,我也毫無顧慮地去做,為了她們的首飾、衣服,逐漸耗盡自己所有的財物,若完全的擁抱愛人,則想已達成願望而獲得大樂。

42、骷髏非他餘 何故極貪愛 己或非己有 而不趣涅盤

她們身體的本質,只是寒林裏的三百六十根骨頭所集合而成的骷髏而已,不是任何所喜愛的悅意物品,為什麼不舍去對自己的妻子,和非己所擁有,而是他人所有的女人的貪戀愛著,而於戒律的所依上,以具止的勝觀來滅除煩惱,行於涅盤道上呢?應該行於涅盤道上才是啊!

b、思惟體性不淨

43、始奮掀其布 托亦羞垂視 死前見未見 悉以紗覆面

凡是自己所喜愛的人,像新媳婦一樣,第一次見面時費勁地將她的遮臉紗布掀起來後,托起臉龐,她卻害羞地直往下看,自己辛苦努力想看她的臉卻看不到,在她還沒死、還沒被丟棄到寒林之前,具有貪戀之心的你,看到她的臉或是沒有,她都是以衣服或是紗布遮住臉龐,因此,你有什麼必要先看到呢?一點需要也沒有。

44、惑汝之臉龐 即今顯露者 鷲已去其紗 既見何故逃

貪戀的心,那張令你迷惑、令你想看的愛人的臉,就是現在掀開了布,顯露出的臉,她被丟棄到寒林,食屍禿鷹將蓋臉布掀起後,你看到時又為什麼要害怕地逃走呢?

45、他人若眼看 亦全然保護 直至鷲食彼 吝汝何不護

縱使其他男人只是用眼睛看看自己愛人的臉,自己也會嫉妒地全然保護,直到她死後被丟棄在寒林裏,自己愛人的身體被喜歡吃肉的狐狸、禿鷹吃食時,慳吝的你為什麼不去保護她呢?

46、若見此肉堆 成為鷲獸食 為何於彼食 殷獻花香飾

自己愛人的身體是不淨的體性,是肉的堆聚,若是見到她死後,被送到寒林成為禿鷹和其他狐狸、野狼等吃食的食物。那有貪戀之心的人,為什麼現在要獻花鬘、檀香水、金銀首飾給它們的食物呢?不應該啊!

47、見白骨不動 汝若生驚懼 走動如起屍 為何不畏懼

若見到被丟棄在寒林,沒有心氣、不會動的白骨散於四處,你也會害怕,那麼現在由於心氣而來去走動,有如複起的屍體,你為什麼不害怕呢?應該十分害怕才對。

48、若貪著衣身 不遮何不欲 若彼無需要 何故擁著衣

你若貪戀穿著衣服的愛人活身體,那麼為什麼不喜歡那死後沒穿衣服的屍體呢?如果說沒有必要貪戀那個,那又為什麼現在要貪戀地擁抱著穿著衣服的活身體?

49、單由食物一 生屎與唾液 何故不喜屎 而貪喜唾液

單由吃米飯等食物,就產生往下排放的大小便,和從上流出的唾液,你為什麼極不喜歡這些產物中的大小便,而去喜歡愛人的唾液?罪惡心的你不該喜歡才是。

50、柔軟棉花枕 卻是不喜歡 謂非臭滴漏 貪者昧穢垢

如果說喜歡愛人的柔軟觸感,那麼也應該喜歡摸起來非常柔軟的棉花枕墊,但是你卻不喜歡它;非常惡臭的滴漏體性,你卻說不是,具有貪欲的人們,對於不淨體性的愛人身體,還認為是清淨的,這實在是非常愚癡。

51、愚劣貪欲者 謂棉花雖柔 難成鴛鴦眠 於彼生瞋恚

具貪欲的低劣、愚癡、不知淨穢好壞的人們這麼說:「棉花摸起來觸感雖然極為柔軟,但卻無法跟它交媾。」所以生氣地丟掉它。

52、若不貪不淨 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飾體 何以擁入懷

如果這樣想:我沒有貪戀不乾淨的東西。那麼以肌腱連結三百三十六根骨頭,由膿、血、黃水濕潤的肉泥粉刷而成的愛人不淨身體,你為什麼懷中擁抱著她呢?這是不合宜的。

53、汝有多不淨 平常恒受用 仍貪戀不淨 他人臭皮囊

具有貪戀的心,罪惡的你,自己已經有很多不乾淨、惡臭的東西,平常都在受用著。現在,你還迷戀不淨,以為是清淨地貪愛著所愛的他人臭皮囊。不應該這般貪戀。

54、謂吾喜彼肉 欲觸並觀看 則無心之肉 汝為何不欲

如果說,我是喜歡愛人她的肉,想要用身體去接觸、用眼睛看她。那麼死後沒有心的體性,被丟到寒林的屍肉,罪惡的心,你為什麼不想碰、不想看?

55、所欲之彼心 無從觀與觸 可觸非心識 無義擁何為

有貪愛心的你,所想要、所愛的她的心,是無法用身體實際碰觸到的,也無法用眼睛真正看到。用身體能碰觸、用眼睛能觀看的愛人身體,它又不是心識,那麼你無意義地擁抱著愛人的身體做什麼呢?

56、不明他身穢 猶非稀奇事 不知自身穢 此則太稀奇

不明了所愛的人的身體,是許多不淨惡臭物的體性,這並不十分稀奇,但不知道自己是經常執著不淨體性的惡臭身體為我,這才十分稀奇。

57、舍無雲陽光 所啟嫩蓮花 貪不淨之心 何故喜穢囊

如果說你只是喜歡愛人她那美麗的色澤,那麼捨棄享受那開放在無雲陽光下,美麗、耀眼奪目的嫩蓮花,反去貪著由許多不淨惡臭結合的愛人身體,你這貪著不淨的心,為什麼喜歡不淨的臭皮囊呢?

58、若不欲碰觸 垢穢所染地 汝何故欲觸 產穢垢之身

一個原本乾淨、漂亮的地方,現在沾染了由愛人身體所產生的不淨大小便,如果這樣,你的身體就不想碰它、眼睛不想看它,那麼那些不淨物都是從女人身體上產生出來的,罪惡的心,你又為何想碰、想看那愛人的身體呢?

59、若沒貪不淨 彼由穢田出 且由垢種生 何故擁入懷

如果說:「我沒有貪戀不淨物。」但那愛人的身體,最初是由不淨處 母親的子宮所生出來的,且那不淨的種子是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血卵混合而成的,由此生出愛人的身體。你為什麼懷中擁抱愛人她的身體呢?

60、由垢生穢蛆 雖小汝不欲 多穢體性身 垢生卻欲求

由骯髒糞坑所生出的不淨小蛆雖小,你看到了也不想追求、不想要,而有著膿、唾液、血、黃水、大小便等,諸多不淨體性的愛人身體,也是由不乾淨的種子生出的,罪惡的心,你想要嗎?

61、汝於自穢身 非僅不斥責 猶因貪不淨 欲餘臭皮囊

具貪戀心的你,對自己諸多不淨惡臭物的身體,不但不斥責、不舍去貪著,還貪圖不淨,想要別人(女人)不淨的臭皮囊。

62、宜人冰片等 米飯或菜蔬 入口複吐棄 大地亦染汙

令人喜歡的冰片、檀香等東西,或是米飯、菜蔬也是一樣,先由愛人的口中吃進後再吐出來,土地也變得骯髒不乾淨。我們應該捨棄對這種惡劣不淨處的貪愛。

63、真如此不淨 倘若仍懷疑 應複觀餘穢 寒林丟棄身

愛人的身體真正是像這樣,是許多不淨惡臭物的體性,你若還懷疑她不淨的體性,那麼再看看其他的,那已經死亡並被丟棄到寒林的女人身體,那種不淨的情景。

64、彼屍皮若掀 將生大畏懼 雖知然何故 於彼複生喜

看著那被棄置在寒林的女人屍體,她的皮膚表皮若被掀開來,將會產生極大的恐懼,既知如此,那為什麼還對愛人的身體產生貪戀歡喜呢?

65、塗身微妙香 檀等非她身 何以因異香 貪著她身軀

如果認為是她的身體發出香味而喜歡她,那塗抹于愛人身上的味道,也是檀香和冰片等他物的味道,並不是真正由愛人身上所發出的天生香味,那麼為什麼貪愛那塗抹檀香等異香的愛人身體呢?

66、天生若惡臭 不貪豈非善 世人無義貪 為何香塗彼

如果天生是惡臭、非常骯髒的,那麼不去貪著愛人的身體不是更好嗎?那些無意義地貪愛著香水的世人們,為什麼給愛人的臭皮囊擦檀香等香水呢?

67、然若栴檀香 身如何出香 何故貪愛彼 異香塗抹身

如果這樣想:「是由愛人身上發出香味的。」但若這是檀香、冰片等的香味,那麼愛人身上這時怎會發出香味呢?是不會發出的啊!你為什麼要去貪愛,那以檀香等異香塗身的愛人身體呢?

68、倘若發爪長 齒灰染泥臭 軀體自本性 赤裸令人怖

如果所愛的人,她的身體任其自然,根本就不洗、不塗抹,則長髮散亂、糾結不分地沾滿灰塵油垢;指甲也長長、彎彎的;牙齒灰灰的有味道;不乾淨的泥味沾染,如是身體的自性,也沒衣服赤裸裸的,令人十分地害怕,就像餓鬼或是羅剎一般。

69、猶如傷己器 何故勤淨彼 自迷癡狂徒 顛亂滿天下

就像是磨利一把殺害自己的武器一般,身體本就是異常骯髒、可怕的,為什麼我們還清洗、塗抹、修剪指甲、頭髮,努力地整理它呢?不需要啊!在自利上十分愚癡地,執無常為常、執不淨為淨、執苦為樂、執無我為我,如此瘋癲努力於貪欲法的凡夫,遍佈整個大地,由於瘋癲而貪圖愛著不淨的體性,所以這全都錯亂了。這是如實了知諸法自性的菩薩生起悲心之處。

70、若見唯白骨 寒林生厭離 豈喜活白骨 充塞寒林城

于寒林若見到只是白骨分散四處,我們就產生厭離的心,那麼,你還會喜歡現在在那充滿因心氣結合而活動的白骨城鎮寒林中的愛人身嗎?

c、思惟果多害

71、彼雖如是穢 無財不可得 為彼奔波苦 及成獄等害

雖然愛人的身體是像上面所說的,是不淨的體性,可是沒有一些相當的金銀財富受用,你也無法得到她成為自己的配偶。一旦得到了,又要為了她籌辦衣食、首飾等等,也是十分辛苦,自己為了這些事也增加許多罪業,成為來世遭地獄、餓鬼、畜生等苦的傷害。

72、少無生財力 長怎以此樂 因積財壽盡 老來欲何為

幼小時,沒有能力增加任何財富受用,無法依著財富受用、依著女人享樂;到了壯年,為了增添財富,心意散逸在生意和農事等世間事業上,難得有時間依伴在所愛的人身邊,因此要如何以此為樂?等累積到有一些財富的時候,壽命也將到達盡頭,那也沒什麼需要了,人老後身體的四大衰退,沒有能力依附愛欲,因此,愛欲能做什麼?

73、多欲卑下人 白日因事困 回家疲累身 眠睡如死屍

有些卑下貪欲樂的人,因為自己的衣食窮困,必須替人幫傭索取日薪,所以白天為別人工作異常困倦,到了晚上回到家中,疲憊的身體躺下睡覺,就像死屍一樣的,也沒有能力陪伴所愛的人。

74、或外出懊惱 與遠行苦者 雖想念妻子 終年不得見

有些人為了做買賣、有些人為了偷搶他人財物,他們遠赴他鄉,心中懊惱,且因長途跋涉,身心痛苦,心中雖想著孩子和太太,可是他們卻是留在家裏,終年或甚至多年不得見,內心痛苦難過。

75、欲利己利樂 因癡而賣身 利未得無義 為他業風驅

有人雖想利益自己或自己的子孫,但是卻因為愚癡不精通經營利樂的方法,為了獲利樂,就將子孫賣給他人為媳、為婿。這樣的作法,所想要的利樂不但沒有獲得,而且現在未來都將毫無意義地聽人使喚做事,一生就這樣被無自由之風驅趕耗盡。

76、或人賣自身 任隨他役使 妻子縱臨產 荒郊樹下生

貪欲樂但卻生活窮困的人,開價將自己的身體賣給他人當傭人,賣身後自己毫無自由地供人使役工作,那時若是自己所愛的妻子即將生產,也將因為自己沒有房屋,而任隨妻子在樹下、牆邊、或甚至荒郊野外,有如畜生般地生產。

77、為欲所欺者 欲活謂生還 疑喪赴戰場 或為勝為奴

有些因貪戀欲樂法而被欺騙的愚夫們,為了自己的生活到軍中從軍,心中想著要努力於自己活命的方法,而且對妻子兒女說他將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好好地活著回來。口裏雖然這麼說,可是心中壓根兒就是疑慮自己到戰場會喪命,但卻仍然帶著疑慮上戰場;還有一些人為了戰勝自己的對手,寧可失去自由,成為厲官的奴僕。

78、為欲或殺身 或豎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 火燒亦或有

貪求欲樂的人,有些互相爭鬥時,身體被砍殺,有些被國王判刑,被豎在利戈尖上,有些則是上戰場被短矛刺殺,有些被地獄等火焚燒。

(B)、外應舍對財物等的貪戀

79、由聚護失苦 應知財多禍 貪財渙散者 脫苦遙無期

貪戀財富受用者,最初有積聚的痛苦,中間有保護財富的痛苦,到了最後又有喪失財富的痛苦。總之,他會有早起晚睡、白天忙得沒有空閒、晚上睡不著覺、整個人落入貪瞋癡三毒中、嫉妒慳吝增長、與仇敵鬥爭、怨恨親人、暗竊強奪、相互報仇殺戮、打官司等等的痛苦煩惱。因此,我們應該知道,財富是能產生今生來世無邊災禍的禍根。像這些因貪戀著有漏、無意義的財富而心渙散的人們,因為不修持戒定慧三學,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從輪回的痛苦中解脫而獲得涅盤。

80、貪者有彼苦 害多利益少 如彼拖車牲 食得數口草

有貪欲的人們,有如上所說的眾多痛苦和過患,所得的利益卻是非常少。例如,一些正在拖車的牛只,為了吃那路邊的幾口草,利益很小,但是卻有被其他車子輾斷腳的大過患。

81、為彼微薄利 雖畜亦易得 為業所迫眾 竟毀暇滿身

為有漏業果迫害,為悠閒、放逸、散亂左右的人們,為了那連畜生都不難獲得的,僅是這一生的衣食小利益,把這個從因、喻、數來講,都是很難獲得的暇滿且具佛法的圓滿人身,給隨便糟蹋破壞了。

82、欲樂必壞滅 且令墮獄等 非大利樂故 永遠曆艱困

所有的世間欲樂法,都是積終盡、高終塌、生終死、聚終散,有為法的法性是一定會壞滅的,而且貪戀欲樂法造惡業,來世也將墮地獄、餓鬼、畜生等道。因為這不是今生來世永恆快樂的大利益,所以無始無終、隨時隨地都嘗受極大的艱辛疲困。

83、彼困千萬分 便足成佛道 欲者較覺行 苦多無菩提

如果以僅是千萬分之幾的世間艱難來修學佛法,那早就成佛果了。那些貪戀著欲樂的人們,他們嘗受的艱難痛苦,千百倍於菩提行,卻又無法獲得菩提果。

84、若思獄等苦 始知諸欲樂 非毒兵器火 險敵所能擬

貪著欲樂法所造惡的結果,是嘗受地獄、餓鬼、畜生等的痛苦,如果思惟這個過患,就可知道它的因 諸欲樂,是連能殺害自己的武器、不適的毒物、焚燒的火、懸崖險地,和能殺我的仇敵們也無法比擬的。

(C)、憶念寂靜的功德

85、如是厭欲樂 心喜寂靜處 離諍無煩惱 寂靜山林中

因此,我們要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厭離欲樂法,要對遠離內有情和外財物等二世間的寂靜處心生歡喜。何謂「寂靜」呢?那就是對外沒有和世間人的爭辯,對內自己沒有貪等的煩惱。應歡喜於平息虛妄分別的山林中。

86、涼勝檀月光 照耀彼舒暢 寬廣之石屋
  無聲林風吹 有福菩薩眾 踱步思利他

具有受用福報的大轉輪聖王們,住在清涼檀香木及寶石所造的上妙宮殿中,而比他們還要殊勝,並具有佛法福報的菩薩們,則住在比檀香木還要清涼的夜晚月光所照射下,寬廣舒暢的石板或石洞天然而成的妙屋中;轉輪聖王由妃子們,揮動那有著寶石柄的拂塵為他搧風,比這更殊勝的,卻是那白天無人走動、夜晚沒有吵雜聲音、十分溫和寂靜的林風吹動送涼;轉輪聖王踱步於宮殿內外,思惟著利益全國百姓的方法,而比這更殊勝的,卻是菩薩們踱步於屋子內外,思惟利益眾生,像這樣的舒暢地方是我們應該嚮往去住的。

87、空舍岩洞樹 是處任意住 盡舍執護苦 無忌悠閒行

在寂靜處的空屋、或是樹下、山洞,像這樣的任何一個地方,自己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完全地捨棄執持一切受用和保護的痛苦,對親人、仇敵或非親非敵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利害的依存關係,悠閒地行動著。

88、離貪自在行 誰亦不相干 帝釋亦難享 知足之喜樂

要坐、要走都自在地行動,且對住處、親友、受用等沒有任何的貪著,與貴賤、親敵、非親非敵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關連,總之,沒有主僕、降伏的敵人和養育的親人,像這樣地享受著不貪著其他的妙欲受用,及對自己所有的感到滿足的快樂,這是連帝釋天也很難得到的。聖龍樹菩薩說:「人天導師說,所有財富中,知足最殊勝。」要隨時隨地都知足,若能知足,雖無財富亦是最富有。


(三)、實際修禪定

1、銜接略說

89、依前等項目 思寂靜德已 應息妄分別 觀修菩提心

依前面說過的「外應舍對財物等世間的貪戀」、「內應舍對有情世間的貪戀」、「憶念寂靜的功德」等項目,一再地思惟寂靜的功德後,應該止息非法作意的妄想分別,並依著教誨修持世俗菩提心。

2、廣說修禪定法

(1)、自他平等的修法

A、略說

90、首當勤觀修 自他皆平等 避苦求樂同 一切如己護

首先應該努力觀修自己和其他的眾生,都一樣想獲得快樂、不想獲得痛苦的道理,就因為大家都一樣地想要身心快樂、不想要痛苦,所以應該像保護自己一樣地去保護一切眾生的苦樂。

B、廣說

(A)、如何修平等的方法

91、手等類別多 全護身如一 如是眾生殊 求樂與我同

猶如自己的身體,雖然有頭、手、腳等眾多不同的類別,但是我執想全部保護的身體,則一樣是我自己的身體。如同此例一樣,眾生也有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不同的眾生,他們身心的一切苦樂都跟我一樣,全都是想要獲得身心的快樂、不想要痛苦,因此應該觀修視為一同。

92、雖吾所受苦 不傷他人身 吾苦彼當除 執我難忍故

雖然我身心的痛苦,不會傷害到其他眾生的身心,但是我自己的那個痛苦是所要去除的,因為貪著「我」和「我的」的緣故,所以難以忍受。

93、如是他諸苦 雖不臨吾身 彼苦為我苦 執我難忍故

就跟上面的例子一樣,其他眾生身心所有的痛苦雖然不會降臨到我身上來傷害我,但是他人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因為我執著其他眾生為我的母親,所以他們產生痛苦,我難以忍受。

94、吾應除他苦 苦故如我苦 吾當利樂他 有情如吾身

要做這樣的思惟:我應該除去其他眾生的痛苦,因為是痛苦的緣故,就像我自己的痛苦一樣;我應該利益其他的眾生,因為是眾生的緣故,就像我的身體一樣。

95、自與他雙方 求樂既相同 與我何差殊 何故勤己樂

在世俗名言上思惟觀察時,我自己和其他父母眾生兩者,身心想要快樂是一樣的,這和我想要快樂的想法有什麼差別?如果沒有差別,為什麼只為個人身心獲得快樂而努力呢?不應該這樣做的。

96、自與他雙方 惡苦既相同 與我何差殊 何故唯自護

當我和其他父母眾生兩者,身心不想要痛苦的想法一樣時,那和我自己不想要痛苦的想法有什麼差別?如果沒有任何差別,那為什麼不是防護其他父母眾生身心的痛苦?怎麼可以只保護自己呢?

97、彼苦不傷我 若因此不護 後苦亦不害 何故防護彼

如果說因為其他眾生身心所產生的痛苦,不會傷害到我,所以我不需要去防護其他眾生身心的痛苦。如果你是這麼想,那麼未來的寒熱饑渴等,或是因造惡業來世墮惡道的寒熱等痛苦,現在也不會真正傷害我,為什麼需要斷苦因、行善事來加以防護呢?

98、思吾嘗受彼 此乃邪思惟 亡者為他體 生者亦複然

若想這兩者不同,將來我要受自己的痛苦,而其他眾生的痛苦我不用受。若認為我要受將來身心的寒熱饑渴等的痛苦,這樣執著著前後世的身體、上半生與後半生的身體,是同一個的分別念,完全是一個錯誤的執著。其原因是:現在這一生的壽命終了,所死去的身體是不同于來世受生的身體,而且來世不管生到哪里,來世受生的身體也一樣是不同於前世已死去的身體。或許將有人說:「果真如此,那將產生前面造了業的身體壞失後,由沒造業的後面這個身體值遇苦樂。」也不儘然,就像龍樹菩薩所說:「依彼而生此,此一時非彼,亦非異彼者,故非常非斷。」如是,因為于世俗名言上是離一、異、常、斷,所以因果或業果、緣起是不欺誑的。

99、若果自身苦 應由自防護 足苦非手受 何故手護足

如果說受苦者所受的某種痛苦該由受苦者自己防護,那麼因石頭、荊棘等刺到腳時,所產生的痛苦也不是由手來嘗受,為什麼手要去防護腳所產生的痛苦呢?

100、若謂此非理 然執我故護 則自他非理 凡苦應力斷

或若有人這麼說:「雖是因腳和手不相同,所以傷到腳,手去保護是不合理的。但是在這個時候,認為自己的身體是自己全部肢體的聚合,因為執著為我,保護之心認為手腳是一體的,所以加以保護。」像這樣的說法,自和他的相續是不合理的,所有的痛苦和傷害,我都要盡力地斷除。

101、相續與蘊聚 偽假如軍鬘 無有具苦者 故誰擁有苦

又假若這麼說:「前世和後世是各自不相同的,但是意識的相續是一,是人我。手腳等肢體雖然不同,但是全部聚合就是一個身體,所以要加以保護。」所謂的〝相續〞和〝聚合〞是這樣的:譬如許多的念珠顆粒串在一起,假名為一串念珠;很多攜帶武器的人彙集在一起,假名為一個軍隊。就像這樣,相續和聚合都是假的。除了前後剎那的意識依次出現外,並沒有另外的所謂一相續;除了各個類別的肢體外,並沒有另外的所謂一個身體。所以,所謂前後生的舍取者,或是具聚合的人我,根本都是沒有的。如此,因為已經沒有了具痛苦的我,所以哪一個嘗受者擁有所要嘗受的痛苦呢?因為已經沒有了擁有者的緣故啊!這裏闡述的是人無我。

102、痛苦無主人 一切無分別 苦故悉應除 何需強分別

如此,所要受的痛苦沒有了受苦的主人、沒有了所謂的「我」。因此,我和他一切都沒有分別。就因為這樣,所以是痛苦就要去除,何需堅持「要除去我的痛苦,不用除去他的痛苦。」?

103、何故一切苦 應除無爭論 除則一切除 否則如有情

不用再爭論為什麼,自他一切眾生的痛苦,都應該由我一個人來去除!如果我要去除我自己的痛苦,那麼自他眾生一切的痛苦也該盡力地去除。同樣的道理,如果其他眾生的痛苦不是要去除的,那麼我自己的痛苦也和其他眾生的痛苦一樣不去除。

(B)、斷諍

104、悲心生多苦 何故強催生 若思眾生苦 如何悲多苦

如果是痛苦就肯定是要去除的話,那麼菩薩緣著眾生,想要讓眾生脫離痛苦的悲心生起時,自相續中會產生很多憂愁的痛苦,那又為什麼要努力地修悲心,讓痛苦在自相續中生起呢?菩薩思惟其它眾生的生老病死,和三惡道寒熱饑渴等極為劇烈的痛苦,而修持想要讓眾生脫離彼等痛苦的悲心,如何是多苦呢?

105、一苦若能除 他人眾多苦 具悲所生苦 自他應生起

如果菩薩緣著其他眾生的痛苦,修想要令眾生脫離痛苦的悲心的一個痛苦,能讓眾生相續中的很多痛苦去除相當的程度,那麼具悲心的菩薩修悲心的痛苦,就一定要在自己和其他眾生的相續中生起。

106、妙花月雖知 國王之傷害 然為盡眾苦 不除己之苦

過去有個菩薩比丘名叫妙花月,他到勇施王的珍寶宮殿前說法,引導無數的千萬眾生獲得善道和解脫道。勇施王因為嫉妒他,就派名叫歡喜的劊子手去殺他。妙花月菩薩以神通力雖早已知道國王將害他,但是因為悲心,所以並不去除自己將要喪命的痛苦,為的是要去除國王宮殿附近,無數千萬眾生的輪回、惡道苦,而不顧自己的痛苦。

(C)、如是純熟的利益

107、如是心純熟 則樂滅他苦 如鵝趣蓮池 無間亦趨入

如上所說,當菩薩的心續修悲心修到純熟時,將會歡喜、自願地滅除其他眾生身心所有的一切痛苦,就像天鵝高興地進入有蓮花點綴的湖泊中般。菩薩為了解除其他眾生的痛苦,即便是要進入無間地獄火,也會毫無懷疑地進入。

108、有情若解脫 心喜如大海 此喜豈不足 何為欲解脫

菩薩為何不追求自己的解脫呢?因為所有眾生若是解脫了相當程度的輪回、惡道苦,菩薩心續中就獲得廣如大海的無邊歡喜,這歡喜難道不令人滿足嗎?肯定會的。那麼追求自己個人的寂滅快樂,想要解脫做什麼呢?

109、故雖行利他 然無驕矜氣 一心樂利他 不望異熟果

因此,菩薩悲心不管做了什麼解脫其他眾生痛苦的利他事業,都沒有驕傲、自滿、自覺了不起和感到稀奇,因為菩薩喜歡完全絕對的利益,完全沒有寄望獲得因利他而將來能生善道和解脫的異熟果報,菩薩只求利他。


C、總括

110、微如言不遜 吾亦慎防護 如是護他心 悲心如此修

就因為像那樣地非常喜歡利他,所以自己行住坐臥的行為、口中的言談,不管怎麼微小,甚至連別人會講不好聽的話語,我也小心地防護。就像這樣,對其他眾生也是一樣,連小小的傷害都加以防護的心,以及想要令眾生解脫種種傷害、痛苦的悲心,都是這樣地修。

(2)、自他交換的修法

A、略示原因

111、猶如串習故 於他精血滴 雖無實有法 卻執謂為我

猶如執著著「我」和「我所」的我執心串習的緣故,雖于父母他們不淨的一滴精血中,根本沒有「我」和「我所」的實有物,卻也熟習地執著著說是〝我〞,或說是〝我的身體〞。

112、如是於他身 何不執為我 自身置於他 如此亦不難

如同上面的例子,為什麼不能將其他眾生的身體,也執持說是「我」和「我所有」?只要熟習了也就能執持為「我」和「我的」。到那時候,將我的這個身體,安置於他們的位置,也沒有什麼困難。

113、自身有過患 他有功德海 知已當修習 納他棄我執

在知道自利作意、重視自己是有過失的,重視其他眾生有聖人們讚歎的如海功德之後,應一再修習,將重視我自己的想法完全捨棄,修習重視和接納其他的眾生。

B、廣說修法

(A)、總說自他交換法

a、接受他

114、猶如認手等 是身之肢分 如是何不許 有情眾生分

如果認為眾生的種類不同,而同種內又有不同的差別,因此無法交換。這是沒有關係的,就像我們區分自己的身體,雖然有頭、手、腳等很多不同的部位,但是執為我所有的心生起,認為全部是身體的肢體。同樣地,將所謂的眾生執持為一之後,為什麼不能將天、龍等個別的有情們,認為是眾生的一部份呢?

115、於此無我軀 串習成我所 如是於他身 何不生我心

就像於「無我」的這個不淨身體上,因我執的心串習,以致產生了想〝我快樂、我痛苦〞等「我」和「我所」的心。這是無始以來就有的,同樣地,于其他眾生上也因「我」和「我所」的心串習,為什麼「我」的心卻不生起呢?也應該生起才對。

116、如是雖利他 然不生驕奇 如人自進食 未曾盼回報

像那樣若是執他為「我」和「我所」的心純熟後,不管我做了多少利益其他眾生的事,也不會自認為神奇和驕傲自滿,因為那就像我自己吃了食物以後,不會寄望回報一樣。

117、微如言不遜 吾亦慎防護 如是護他心 悲心當嫺熟

因此,不管是多微小的事,那怕他人會講不好聽的話,我自己身的舉止、語的言談也小心地防護。同樣地,對其他眾生,即便小小的傷害和痛苦都要加以防護的這個心,以及讓他們解脫傷害、痛苦的悲心,應該一再地熟習。

118、眾生臨眾怖 怙主觀世音 亦願消除故 加持自名號

對待其他眾生,連最小的傷害也要加以防護、最小的痛苦也生起想要救怙的這個心,要一再地熟習,像這樣,熟練度是可以不斷增加的。因此,怙主大悲觀世音在過去從有學道開始,就一再地生起想救怙三界所有眾生脫離痛苦的心。祂發願和加持:「願眾生臨被火燒、被水沖走時,只要憶念我的名號三次,就能從中獲救、解脫。」當時祂還發願:「願任何一位有情處大眾中,膽怯之畏懼生時,只要憶念我的名號三次,就從那種畏懼中解脫。」像這樣子,也為了消除在眾生徒眾中說法等時,所發生的膽怯之畏懼,祂以願力、禪定、智慧加持自己的名號。

119、遇困不退轉 如是嫺熟力 令聞名懼者 失彼竟寡歡

現在剛剛開始學習捨棄自利、努力思惟利益眾生、行利益眾生時,若是發生了困難,不要從中退轉。如此,以漸漸地捨棄自利、努力積極利他的熟習力量,能夠使剛開始只是聽聞到要交換自他的苦樂和善惡的名稱就害怕的,最後變成若是沒有積極利他,自己就會不高興,可以做到像這樣的熟練度。

120、若人欲速疾 救護自與他 當修自他換 勝妙秘密法

任何一位有情具有悲心,想要急速地救護自和他的輪回、惡道苦,他應該修持此對小乘根性或鈍根者要保密的,將自己的樂因(善)、樂果,和其他眾生的苦因(惡)、苦果,互相交換的上妙思惟法。

b、去除重視我

121、貪著自身故 小怖亦生畏 於此生懼身 誰不瞋若敵

因為貪著我自己的不淨血肉之軀,一再熟習地用衣食養護,到了最後,連蚊蟲、跳蚤咬等的小病,饑渴等的小畏懼處,也產生恐懼。像這樣讓疾病、魔、水火、猛獸、寒熱、饑渴等一切畏懼生起的惡劣身體,哪一位有智慧的人不會像對敵人般地瞋恨它呢?

122、身饑渴病等 意欲解除故 捕殺魚鳥獸 伺機劫道途

由於想解除有漏不淨身體的饑渴、寒熱、氣膽涎等疾病,於是為了衣食、藥物,而去殺害那些無辜的空中飛鳥、水中游魚、陸地走獸,並且等候于路旁,搶劫行人的財物,身體是造這諸多罪過的根源。

123、為彼獲利敬 父母亦殺害 盜取三寶物 此將無間焚

為了讓不淨的蘊身獲利,和贏得他人的恭敬、服侍,就連對自己有大恩的父母也殺害,有如那阿闍世王殺害自己的父親頻婆娑羅王、行樂殺害自己的母親,以及狡詐地盜取佛法僧三寶的財物。像這樣的罪過,來世將墮到無間地獄,長時間被火焚燒。

124、哪個聰智者 欲護供此身 誰不視如仇 誰不欺淩彼

像這樣大罪過的根源,有哪一個有智慧的、善於取捨的人會去喜歡並加以慈悲地保護?會用衣食供養這個一切罪惡根源的身體?是不該喜愛、保護、供養它的。如此惡劣的身體,誰不會視它如仇敵,用粗劣的衣食欺淩它呢?

c、闡述以自和他為要的利弊

125、若施何能享 自利餓鬼貌 若享何所施 利他天之法

「如果將自己擁有的衣食、傢俱等東西,佈施給乞丐、畜生,那自己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呢?」這種主要想著自己的利益、一副慳吝的樣子,是他世墮到餓鬼道的因;「如果自己享用這麼好的衣食、東西,那拿什麼來供養三寶、用什麼佈施乞丐?」這種主要想著利益他人的想法,是他世生人天善道的法。

126、為自而害他 將受獄等苦 為他而害己 圓滿獲一切

如果為了我自己,而去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身體、財物受用等,自己將生生世世遭受地獄、餓鬼、畜生等道中,寒熱、饑渴、愚癡被役使等異常劇烈的痛苦,甚為苦惱;若是為了利益、救護其他眾生而傷害自己,將自己的生命、身體、財富受用佈施給眾生,于短暫利益上將生人天善道,于究竟上將獲得解脫佛果,總之,將獲得輪回涅盤的一切圓滿。

127、欲願自高者 卑愚墮惡趣 此若換於他 生善道受敬

如果有想要自己的出身、身材相貌、財富受用、權勢等一切都比他人高、好的想法,這不但會於其他生世墮到惡道,而且縱使獲得善道身,出身、身材相貌、生計受用等,也會卑微並且愚蠢無知,具有這些的過患;如果把這種要自己高、好的想法,換到他人身上,也就是恭敬、讚頌、侍奉等,都移到他人身上,則於其他生世,將獲生人天善道,那時,還將無病長壽、富有、受人恭敬承侍。

128、為己役他者 終遭僕等苦 用己以利他 嘗人主等樂

如果為了自己的安樂,役使其他眾生,使他們失去自由成為奴僕受苦,于他世自己也將嘗受為人奴僕、窮困、卑賤等苦;如果為了利益其他眾生,利用自己的身體、財富受用等,去幫助、侍奉其他眾生,於他世自己將嘗受為人主、富貴、相貌莊嚴、幸福圓滿等樂。

129、所有世間樂 由願他樂生 一切世間苦 從想自樂成

總之,三有世間的眾生,其身心的所有快樂,都是由過去生世中,想要讓其他眾生身心獲得快樂而產生的;又世間上,身心的不如意、不快樂等一切痛苦,都是由過去生世中,以自己為主,想要我自己的身心快樂所產生的。

130、何須多解說 凡愚行自利 牟尼唯利他 且觀此二別

哪還需要多說呢?總之,凡夫們從無始以來只知道追求自利,因此到現在還是輪回的凡夫眾生,而已成佛的諸佛們,捨棄自利唯獨積極利他,因此證得佛果成為三界的應供者,並且沒有任何過失、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我們只要看凡夫和佛陀這兩者間的過失、功德的差別,就能知道利他的功德利益,和自利的過失弊害。

131、自樂與他苦 若不真實換 佛果不能成 輪回亦無樂

我自己身心擁有的快樂連同樂因的善,和其他眾生身心擁有的痛苦連同苦因的惡,如果不去用思惟行真實的交換,和用行為盡力地施取,則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而且當在三界中輪回時,身心也無法獲得快樂。

132、來世且莫論 傭人不工作 雇主不與酬 今生事不成

且先不用說現在看不到的來世好壞,就今生來說,傭人無法為雇主做好工作,和雇主不給傭人衣食等的酬勞時,傭人得不到自己所需的衣食酬勞,雇主的事情無法完成,這兩者今生的事情不能完成。

133、盡舍見非見 樂因樂圓滿 造他苦之因 愚癡取極苦

凡夫們捨棄了成辦今生可看見的快樂,和看不見的來世快樂的因 自他交換後,今生和來世的幸福安樂也都全部捨棄,並且因為做了害其他眾生受種種苦的因,這樣愚癡、不知取捨,將使他世自己的身心相續,受取劇烈的痛苦。


d、教授務必實際交換

134、世間諸災害 怖畏及眾苦 悉由我執生 留大魔何為

諸世間任何一個眾生,其身心所有的傷害,水火、猛獸、病痛、魔等的畏懼,和寒熱、饑渴等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沒有「我」但卻執著著有「我」和「我的」而產生,那麼這傷害我的大惡魔 我執,我要他做什麼呢?要去除掉這沒有需要的〝我執〞的心。

135、我若不盡除 則苦不能除 猶如火未棄 焚燒不能除

執著身心為「我」和「我的」的心,必須漸漸地完全捨棄,如果無法捨棄,自己身心所有的一切痛苦根本就無法斷除,就像手中握著燃燒體性的火團,若是不放掉它,就無法免除手被火焚燒。

136、故為止自害 及息他痛苦 舍自盡施他 認彼等如我

因此,為了止息傷害我自己身心相續的一切痛苦,和其他父母眾生身心的傷害或是痛苦,這殊勝的對治法就是斷除〝重視我〞的這個心,將自己佈施給其他眾生,認持其他父母眾生就如同是我的一樣。

137、謂吾已屬他 意汝定須知 除利有情想 汝今莫思餘

將我佈施給其他眾生,和認持其他眾生為我的之後,因為自己的身心和一切都已經給其他眾生了,所以說,我是屬於其他眾生的。具我執的心,你一定要知道,從今以後,除了利樂貧富貴賤任何一位眾生外,具我執的心,你不可以再想其他自利的事了。

138、不應以他眼 成辦自利益 不應以利彼 眼等惡待彼

當把自己給了他人時,眼、耳、手、腳等都是屬於他人的,用他人的眼、耳、手、腳等來做利益自己的事,這是不應該的;用為了利益眾生並已經給了他人的眼、耳、手、腳等全部的身心,去做打罵、譭謗等傷害他人的事情,這是不應該的。

139、以眾生為主 見己身何有 奪取彼等已 利益他眾生

因此,從今以後,我和眾生兩者之中,應以眾生為主、為要。看到我自己身上有什麼好的衣食等東西,我都以心思惟:為了直接和間接利益其他父母眾生,要將它奪取過來。


(B)、對治的差異分別修

a、略說

140、卑等換成我 我換成彼等 以無妄念心 修妒競我慢

比自己卑下、與自己相等、比自己高,想像他們是我,而我是他們三者,除了這個想法之外,沒有其他的妄念,依次地對我自己修嫉妒、競爭和我慢,以在交換前我對他有我慢、競爭、嫉妒的人為主要的交換對象,並不是跟自己的上師或弟子交換。這主要是要清淨我自己,過去習於對他生嫉妒、競爭、我慢的過失的對治法。往後偈子的解說中,將交換後的我稱為〝新我〞,交換前的我稱為〝舊我〞,如此比較容易瞭解。

b、廣說

(a)、與比自己卑下者交換 對自己修嫉妒

141、彼蒙敬非我 吾財不如彼 贊彼譏毀我 彼樂我痛苦

過去我曾藐視、侮辱過的人,或曾對我不高興、嫉妒我的人,現在要和他們交換。要做這樣的思惟:其他所有人都恭敬舊我,人們給他獻帽、為他鋪座等,新我不是如此,其他所有人都輕視我;舊我得到很多財富受用,新我沒有得到像舊我那樣的衣食財富;其他世間人都稱讚舊我具有智德賢的功德,譏毀新我卑下、沒有功德等;舊我身心舒暢快樂,新我卻不是這樣,身體有疾病等的痛苦,心不快樂。

142、諸工吾須作 彼安逸度日 彼於世有譽 吾卑無德揚

思惟:新我要做卑賤的工作,舊我不用工作,身體安逸地過日子;舊我在世間上有高貴、富有、僕從多等的名聲,新我有卑賤窮苦等的無功德臭名。

143、無德何所為 較諸我有德 彼較某人劣 吾亦勝某人

因為新我沒有見聞、學識、智慧、賢德等功德,舊我你傲慢做什麼?不該傲慢的。對一些都沒有功德的人來講,新我也還是有功德,因此說,有功德和沒有功德主要是互相對待的。比起功德非常大的人,舊我其實也是卑下的,有這樣的情形;而比起極低下的廢人等,新我也是很好的,這樣的情形也有。因此我們要這樣想,我不是完全沒有功德,而他也不是絕對有大功德。

144、戒見失誤等 惑力非我力 須盡力濟我 縱傷吾接受

思惟:如果因違犯戒律、見解有錯誤、窮困沒有財富受用等缺失而被藐視、侮辱、欺負,要知道那是因為貪等煩惱的力量很大所造成的,不是新我自己自主所造成的,為什麼輕視新我?舊我如果自以為是菩薩、是有功德的,那麼就須盡力用衣食等利益養護新我。舊我若施給新我衣食、臥具、資具等而加以養護,那時縱使產生藐視、侮辱等任何傷害,新我可以接受。

145、然彼未養我 何故輕視我 彼具有功德 彼德益我何

但是,舊我並不是給新我衣食等的養護者,為什麼舊我藐視、侮辱新我呢?不應該這樣做;舊我雖然有些功德,但是他的功德為新我做了什麼呢?沒有任何幫助。

146、不憫陷獸口 惡道之眾生 於外彼耀德 欲與智者競

舊我若是有功德的人,對於因惡業力而有如處於猛獸口中的地獄等惡道無怙眾生,應該要生悲心,但是,卻沒有這樣的悲心。因此,舊我實際沒有任何的功德,外表上卻自以為有功德,我慢地想和利他的悲心智者 菩薩較量。絕對不可以想要這樣做。應該像這樣觀修。

(b)、與自己相等者交換 對自己修競爭

147、觀待等己已 一切己為勝 縱諍亦必得 財利與恭敬

在學識、種姓、財富受用等各方面大致和自己相等的人,過去自己因不喜歡他而跟他競爭,他也不喜歡我,因而跟我競爭。同這樣的人交換觀待後,為了讓新我在智德賢等功德,或是財物、恭敬等各方面都要勝過舊我,則甚至用打鬥和爭論,也一定要超過舊我,要這樣思惟。

148、務必顯吾德 遍揚諸世間 另者彼功德 不令世人聞

要這樣想:新我所擁有的世、出世的一切功德,一定要令其顯揚,讓世人都知道。另外,對手舊我所有的一些見聞、學識等功德,要讓世間人不管誰都聽不到、不管誰都不知道。

149、複當隱吾過 受供而非他 今我獲大利 受敬而非他

要這樣想:新我所犯的如行為上的小過失等,一切過失也都要隱藏,不讓任何人看到、聽到,而對手 舊我若是有一些小過失,我要替他宣傳,讓世人都知道。由於世人看到如是的新我具功德,都行廣大財物、恭敬的供養,對手 舊我沒有獲得財物、恭敬等,新我從今以後獲得很多食、財、受用等物,和受到世人的恭敬,都為新我獻帽子、鋪座等;舊我不但沒有得到如此的財物、恭敬,還遭到世人的藐視、侮辱。

150、長久吾喜觀 彼造非法事 眾生全恥笑 互相共責難

要想:舊我有時候違犯了戒律、犯了不合戒律的過失,對於這個,長久以來新我就都很樂於一再觀看,不但這樣,所有的眾生也都恥笑、嘲諷舊我,並且互相集合起來,實行指責舊我的主要缺失。

(c)、 與比自己高者交換 對自己修我慢

151、卑鄙他亦稱 與吾齊較量 我倆聞貌慧 財出身豈等

要想:卑下的舊我,他竟然也向世間宣稱要和新我一起較量。舊我和新我二者,在見聞、智慧或是相貌、出身、財富上,有如天壤之別,如何相等呢?絕對不相等!

152、如是全傳遍 聞吾功德已 毛豎生歡喜 渾然受喜樂

要這樣想:舊我和新我二者,不管是出身、受用、智慧等任何方面都不相等,像這種情況傳遍世間,世人聽到新我的功德後,他們身上汗毛豎起、心中歡喜,新我全然享受他們身心的快樂。

153、彼縱雖有財 若為吾工作 予彼僅維生 以吾力持取

如此想:縱使舊我偶爾也有得到受用的財物,舊我如果按照新我的吩咐如實工作,那時將僅給舊我夠維持的微薄酬勞,而其餘的則以新我的力量彙集起來,取為己有。

154、令彼失安樂 恒常遭傷害

要這樣想:如果舊我身心得到快樂,要以新我的力量讓他失去快樂,且新我要使舊我身心永遠和痛苦的傷害在一起,要如此的一再思惟。

(C)、自他交換後如何修

  因此傷害己 百世皆輪回

就如此,和比自己卑下的人交換,修嫉妒自己,或是與自己相等的人交換,修與自己競爭,或是和比自己高的人交換,修對自己生我慢。不管怎樣,每一次稍微觀修思惟之後,還要再如此思惟:現在交換成為他之後,對自己(即舊我)修的我慢、競爭和嫉妒,這些惡劣的想法,過去從無始以來,就在我自己的心續中生起,因為對其他眾生生我慢、競爭、嫉妒的過失,致使好幾百世都在輪回中輪轉,多世或長期地生在地獄、餓鬼、畜生等道中,自己傷害了自己。

3、教導修等持的方法

(1)、溫和的教導

155、汝因欲自利 雖經無數劫 如是大劬勞 汝唯成就苦

惡劣的心識,你因為只想著自利,時間上雖然經過無數劫,且當時也都非常勞苦,像身心那樣的痛苦,具我執的心,你只完成痛苦而已。

156、如是務必要 勤行眾生利 牟尼語無欺 後將見其德

從過去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就像那樣地只行自利,從今以後一定要行利益其他父母眾生,因為牟尼的教誨絕對不欺誑。自己行利他的功德利益,往後將看到漸次地獲生善道和究竟證得佛陀果位。

157、若汝於往昔 素行此事業 除佛圓滿樂 絕非如此狀

具我執的心,如果你過去生生世世都如實地行自他交換這件事,將自己的善、樂施予其他眾生,其他眾生的苦、惡由自己受取,現在除了享受佛陀無盡身、語、意、功德及事業的圓滿、無漏上妙快樂外,絕不可能顯露出像現在輪回眾生的痛苦模樣。

158、故如於他人 精血之滴液 汝執為我般 於他亦當習

因此,只是一滴父母他們不淨的精血,根本沒有我和我的,具我執的心,你卻熟習地將它執為我和我的,就像這個理由般,對其他眾生的身心也應該同樣地熟習。

159、為其偵探已 吾身有何物 奪取彼等已 汝行利他人

從過去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只做自己的偵探,行自利的事。從今以後,我做其他眾生的偵探,負責他人的事,想他人的事,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任何好的衣食、臥具等必需品,對治的心用力將它們奪取後,讓具我執的心,去行利益其他眾生的身心。

160、我樂他不樂 我高他卑下 利我非利他 怎不嫉妒己

稱說:「我自己享受富足的衣食、臥具等東西,心情非常愉快,身體也安樂,而其他眾生們衣食、臥具等缺乏,身體被疾病等纏身不安樂,心情也不愉快;我的出身、財富受用或法等都很高,其他眾生們這些都很卑微;我有很多利益我的親友、施主等,其他眾生則是無怙無友,沒有像這樣利益他的人。」因此,我自己怎麼不嫉妒我自己呢?應該嫉妒啊!

161、吾當離安樂 他苦加吾身 時雲何所為 細察己過失

如果我因為衣食等順緣,身心有暫時的快樂,我應當要遠離此樂,將樂施給其他眾生,而其他眾生衣食缺乏、艱辛等痛苦加在我身上。時時這樣說:這具我執的心,現在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時時地觀察認識我自己的過失。

162、他雖犯過錯 轉成己過失 己雖犯小過 當眾坦承懺

雖然看到其他眾生做了犯法或違規的過錯,為了不讓他受刑,也要說:這是我做的。將它轉移成自己的過失;我雖只做了違反今世及後世的世、出世的小過錯,也不隱藏地在眾人面前坦承懺悔。

163、特稱他令譽 以此抑己名 我如最下僕 供遣行諸事

當我的心想要他人聽到自己的一些功德,讓我變得有名時,要特別向他人宣揚其他聖賢們的功德美名,用以壓抑自己一些功德的聲譽,我要像僕人中最低下的奴僕,供他人役使,做他們吩咐的所有事情。

164、此乃具過性 不贊微暫德 其德亦務必 莫令他人知

這具我執的心,他的體性是唯有過失的,雖然可能有一些短暫的聞、思、修、智、德等功德,但是也不應該讚美。這具我執者的少分功德,務必連一些人也都不知道,要像這樣隱藏。

165、總之為自利 汝害他有情 為利眾生故 願彼害歸我

總之,過去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為了行自利,具我執的心,你欺淩其他眾生的身體、生命、財富受用等,今後,為了利益其他父母眾生,令他們獲得短暫和究竟的利樂,願那所做的一切傷害都降臨在我身上。

166、汝莫令傲貌 力量滋生起 有如初嫁媳 羞畏極謹慎

這具我執的心,你不要後頸硬直得像是地位很高,生出傲慢驕矜之氣,要像剛過門的新媳婦一樣,對行自利的想法和行為感到十分害羞,唯恐違犯自身心相續的戒律,緊閉身語罪行之門,約束身語的言談舉止,應如是居處。

167、行彼如彼住 汝不如彼行 若此應制伏 逾越當斷除

于行持菩薩戒律中,應安住於封閉一切罪行之門的律儀戒和攝善法戒,像饒益眾生戒那樣地行持安住,如果心你不像菩薩三戒那樣去做的話,應以對治心制伏具我執的心,要是違越不被制伏,應嚴厲地如實斷除。


(2)、嚴厲地斷除

A、斷除心

168、雖已如是誨 汝不如是行 則宣汝諸過 汝唯遭斷除

雖然,如上教導了修自他平等和自他交換,但是所要斷除的具我執之心,如果你不照那樣做,就宣說你 具我執的心 過去所做的一切罪過,只好用對治法將你斷除。

169、汝棄我於彼 乃昔時今異 吾知汝何往 汝傲應全滅

從前那個時候,具我執的心,你自利的作意造下惡業,把我丟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任何地方。那時因為不知道,現在不同了,因為聽聞、思惟《入菩薩行》後,對治心 我已知道這情形,要斷除的具我執之心,現在你往何處去?你無處可去,而且,也要連根消滅你自利作意的傲慢。

170、仍思有己事 此念應捨棄 吾售汝予他 莫倦應盡力

還想著「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的這種想法,現在就要舍掉,對治的心我,已經把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施捨給其他眾生,今後在行利他上,心你不要氣餒,要貢獻你的能力。

171、若吾稍放逸 未施汝予眾 則汝定將我 施與諸獄卒

如果對治的心我,放逸不把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施捨給眾生們,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一定會把對治的心我,施給極為恐怖的地獄鬼卒們。

172、如是汝屢屢 施我令久苦 今憶諸仇怨 摧汝自利心

像上面說的那樣,具我執的心,你過去曾多次把對治的心我施捨給地獄的鬼卒們,從無始以來長期地受各式各樣的痛苦。現在,對治的心我,記起那些傷害的仇恨,要連根消滅具我執的心你自利的想法。

173、吾雖欲喜悅 然吾不令喜 吾雖欲保護 應常護彼等

今後我雖是想要讓我自己喜悅、自己好,但是我絕不讓我自己喜悅;我雖是想要保護我自己不受痛苦,那時,應保護其他眾生不要受苦和造苦因。

B、斷除身

174、此身體如何 全然被保護 則彼將如是 變得極脆弱

如何地用衣食、首飾,全然保護、愛惜這身體,它就會像那樣變得十分脆弱,連微不足道的小痛苦也無法忍受。

175、落得如是弱 大地一切物 無力滿其欲 誰能滿彼欲

如果認為:落得脆弱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落得像那樣脆弱,任何傷害都無法忍受,那時大地的一切也無法滿足身體它的欲望,有如自乳輪王雖然得到四大部洲的王位,和三十三天帝釋天的一半王位,卻仍然無法滿足欲望的故事。像那樣,誰能滿足身體它的欲望呢?沒有人能滿足它。

176、無力複欲想 煩惱壞念生 彼全不依賴 富足無窮盡

身體沒有能力達到自己的希望卻又想達到時,勞累、痛苦地既煩惱又可憐。奪取三寶財物和譭謗、斥責聖賢等墮落的想法也會產生,致使來世墮惡道遭受難忍的痛苦,這種情形也是可能發生的。任何人能像聖人般,身和受用不希望依賴親友、眷屬等大家,他心中富足快樂的圓滿將是永遠無窮盡的。

177、身欲增盛故 莫令有機趁 不執悅意物 其為善妙物

因為身體想要衣、食、首飾等的欲望會增盛的緣故,所以不要給它機會,任何人像聖人般少欲知足地不執著悅意、昂貴的東西,食物是托缽來的,住處是樹下,衣服是糞掃衣,藥是煮過就可倒掉的草藥。像這樣的受用,是非常好的東西,最初取得容易,再來守護容易,對它沒有貪戀,最後失去不懊悔,是非常好的。

178、至終化灰燼 不動待他驅 可怖不淨身 何故執為我

自己的身體現在不管用衣、食、首飾、臥具等怎樣養護,最後死了仍是屍體腐爛、散掉,或是火化成灰的結局。現在身體自己也不能動,它必須靠心、氣才能行動,本質是不淨惡臭的肉團,像這樣的身體是今生、來世一切痛苦的源頭,極為恐怖,為什麼要執著這個身體為我和我的呢?不應該執著。

179、無論生或死 惑身何所為 土等何差別 怎不除我慢

不論自己現在是暫時活著沒死,或是很快就會死,我要這個不淨、腐爛、惡臭物的惑輪身體做什麼呢?土塊、石頭、木棍等和這個身體有什麼差別呢?沒有任何差別,嗚呼!為什麼不除去執著著為我或我的身體的這個我慢呢?

180、奉承此身故 無義集諸苦 貪戀瞋恚此 如樹身何為

服侍身體、為身體的奴僕,為獲得衣、食、住處、首飾等,無意義地造了許多殺人、偷盜、邪淫等惡業,因而累積很多輪回、惡道的苦果,那麼貪戀這個身體,氣憤著身體的欲望無法達成做什麼呢?這個身體就像樹木而且有過失,要它做什麼?沒有必要。

181、我如是養護 或為鷲獸食 身既無貪瞋 何故戀此身

不論是我現在用衣食、首飾、臥具等如是養護,或是死了屍體被丟到寒林,因為身體只是物質,所以對自己的愛惜養護沒有貪戀,對兀鷹、狐狸、野狼等的吃食破壞也沒有瞋恚,若是如此,心自己為什麼要貪戀物質無意識的身體呢?不應該貪戀。

182、毀彼無瞋識 贊彼無喜識 若身無所知 為何為身勞

不管怎樣譭謗物質的身體,它也沒有瞋恚的意識,還有,當著身體的面不管怎樣讚歎它,它也沒有高興的意識,如果它沒有意識,我為什麼要為身體辛勞地追求成辦衣食、首飾、臥具等呢?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

183、雲心愛此身 身與我為友 眾皆愛己身 何不愛眾生

如果認為心與身體從入母胎開始即結合成為親友,心就喜愛了這個身體。因為,身體和心成為親友,所以可以喜愛。若是如此,因為一切眾生皆喜愛各自的身體,那麼經由執眾生他們的身體為我的身體或是我,為什麼會不喜歡眾生他們呢?應該喜歡。

184、故吾不貪戀 為利眾捨身 此身雖多患 為事業所用

因此,我對自己個人的身體沒有貪戀,不執著為我的,為了利益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樂,應該毫無吝惜地施捨這個身體。因為前面所說的理由,這個身體雖然有很多過失,但是眼前在修持佛法的時候,應該把它當作是自己行持佛法事業的工具,就像農夫的犁、木匠的斧頭,如聖天所說的:「雖然看這個身體像仇敵,但是仍然要保護它,因為具戒長存,將由此生廣大福德。」

185、愚行已足夠 吾隨智者跡 憶教不放逸 去除昏與眠

過去所做的降敵扶親、追隨世間八法等凡夫的行為已經足夠了,因此,今後我要追隨智者佛陀和他的心子菩薩們,憶想起前面放逸品所說的:思惟所修的學處不放逸、思惟所依的暇滿不放逸、思惟所舍的煩惱不放逸、思惟惡道難離不放逸等一切話語後,對於障礙修禪定的五種蓋障:一、睡眠和心內收昏沉,合為昏睡蓋;二、心向外攀緣的掉舉和做錯事後悔,合為掉悔蓋;三、貪妙欲的貪欲蓋;四、想到仇敵生起傷害之心的瞋恚蓋;五、對於自己所修的法沒有信念的疑法蓋。這些應該如實去除。

186、如大悲佛子 安忍合宜業 若不精勤修 吾苦何時了

就像大悲佛子們的行為一樣,自己也要忍受行合宜事業的苦。總之,應該堅忍、有毅力地行持菩薩三戒的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止觀雙運和六度等合宜的事業。如果不能日夜不分地努力行持,我什麼時候才能了結自他心續中,無始以來所造惡業的生老病死的一般輪回苦果,和個別的惡道苦果這一切呢?無法了結。

187、故為除障蔽 邪途召心回 恒於正所緣 吾應修三昧

因此,為了去除貪、瞋、癡、嫉妒、競爭、我慢、吝嗇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總之是由執著「我」和「我的」,而障蔽解脫的煩惱障;為了去除分別三輪、執著所有所知法是真實,或執相或執二,而障蔽遍知智慧的所知障,連同習氣,將心從執著常、樂、我、淨的邪路上召回來後,我應恒常禪定于諸如苦、空、無常、無我,或是止觀雙運,或是法性無我義的正所緣中。


二、品名
  入菩薩行第八品
禪定(宣說等持於定的方法)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