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03: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02:42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四)2012年3月11日 (下午)大悲精舍

(8“)正文當中,得此暇滿身時,必須成辦士夫所欲求事。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士夫」這兩個字,「士夫」這兩個字從梵文直接翻譯過來,是具有能力的人稱為士夫。而這個地方所謂的「士夫」是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他具備有成辦來生利益的這種能力,既然是如此,在獲得暇滿的同時,「必須成辦士夫所欲求事」,也就是來生的安樂。士夫謂增上生及決定勝,簡單的來分,「士夫」所想要成辦的利益有「現前增上生」及「究竟決定勝」兩種。而「究竟決定勝」當中,又可以分為「解脫」及「一切遍智」,既得能成彼之妙身,應當發大精進而修;現今我們既然已經獲得能夠成辦「現前增上生」及「究竟決定勝」的暇滿妙身,在此同時應該要發起強大的精進心來修學,不應懈怠。

因不死等想,如果在獲得暇滿身的同時,我們貪著今生的安樂,而在內心沒有辦法思維「念死」的這種法類,而讓內心當中不斷的現起「常執」,所以提到「若因不死等想」。如果在內心當中不斷的現起常執,以致於此身能成來生益,其後豈復得此圓滿身?如果在今生沒有辦法成辦來生的利益,在之後怎麼有可能再次的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呢?我等多住無閒暇處,從無始以來直至現今,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住在無閒暇的地方,於彼極難成辦善趣因故。在不閒暇的地方,想要成辦善趣的因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暇滿難得者,更進一步的,再次的提到暇滿難得的內涵。之前有提到暇滿難得,是從「因」的角度來探討暇滿難得的這一點,接下來是透由「喻」,譬喻的角度來探討暇滿難得。《親友書》云:「從畜生出得人身,較龜處海遇軛木,孔穴尤難故大王,應修正法令有果。」這當中的「大王」指的是當時的國王,龍樹菩薩在造《親友書》的時候,對當時的國王做了以下的教誡,他舉了一個譬喻,就如同大海當中的一隻海龜,牠在海中漂泊的過程中,想要讓牠自己的脖子伸到軛木的孔穴裡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但是相較於這個譬喻,我們想要從畜生道跳脫出來,再次的獲得人身,它的機率是更低的。因此告訴當時的國王,在獲得暇滿身的同時,應該要努力的修學正法。

(9“)斷八無暇即是閒暇。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為閒暇?斷除八種無暇的狀態,即是閒暇。這當中的「閒暇」指的是有時間、有空閒來修學正法,稱為閒暇。既然斷除八種的無暇是閒暇的話,八種的無暇又為何?這一點在《親友書》當中有提到,八無暇者,《親友書》云:「持邪見者生畜生餓鬼地獄無佛教、生於邊地蠻族中、性為愚啞長壽天。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兩類:屬於人類的四種無暇,以及非人類的四種無暇。「非人類」的四種無暇當中,分別是投生畜生、餓鬼、地獄以及長壽天。「屬於人」的四種無暇當中,第一點提到的是具有邪見,第二、生在無佛教的地方,第三、從《親友書》的原文而言生於邊地蠻族當中,第四、本性(也就是天生)愚啞。這當中的「愚」跟「啞」指的就是特別愚笨,或者天生他就是啞巴。受生此中任一處,名為無暇,前面介紹了八種的狀態,不管投生在任何的一種狀態下,都可稱之為無暇,今遠離八無暇過得閒暇,而現今我們遠離了以上所說的八種無暇的過患,而獲得閒暇的人身,為斷生死應勵力。」如果你不想要承受輪迴當中的痛苦,在獲得暇滿身的同時,就必須想辦法斷除生死,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種狀態,因而提到「為斷生死應勵力」。

於此八處無暇修善,故名無暇。在《親友書》的原文裡面有特別的提到,「生於邊地蠻族中」,以《親友書》它字面上的意思而言,這句話他將生於「邊地」以及「蠻族」──也就是野蠻民族,這兩者是混為一談的,也就是混在一起來作講述。但是大師他在《廣論》當中解釋的時候,卻不是如此來作解釋的,大師在提到八種的閒暇,他首先提到的是「邊地」,他是如何來解釋邊地的這一點?「無有四眾弟子所經之地」,沒有四眾弟子出沒的地方稱為邊地,所以他將生於「邊地」以及「蠻族」這兩點是分開來講的。如何的來解釋「蠻族」?更進一步大師有提到,「根不具全、愚啞聾等、肢體殘缺。」他把蠻族的這一點,併在根不具全當中來作解釋,所以「蠻族」跟「性為愚啞」是合併起來來作解釋的。

對於這個部分,過去我的上師──赤江仁波切,他也對這個部分有作特別的說明,他說《親友書》原文在介紹八無暇的方式,跟大師在《廣論》當中所介紹的方式並不相同。更進一步的,他提到大師所造的《金鬘疏》裡,第四品提到加行道不退轉因的同時,也有提到八種的無暇。並且在解釋八無暇的時候,他怎麼解釋的?他提到大師在《金鬘疏》當中也提到了「根不具全」的這一點,並且把「蠻族」──也就是野蠻民族,歸在「根不具全」當中來作解釋。為什麼野蠻民族他是根不具全?他不具足的根是什麼?他不具足的是「意根」,他有可能五根具全,但是他不具足意根,所以他被歸類在根不具全當中。而這當中的野蠻民族,是不是指不承認宗教,或是不承認佛法的人,我們就稱他為是野蠻人,並不是!

大師在《金鬘疏》裡面有特別的提到,生於邊地蠻族中的「蠻族」,他本身是承許有法的,但是他不了解「法」跟「非法」這兩者的差異性,而「妄執」,也就是他自以為什麼叫做法?透由傷害他人的行為,他將這樣的一種行為稱為「法」的這一類的人,大師將他歸類在蠻族當中。所以這個部分的解釋方式,跟《親友書》原文它描述的方式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有一些人在這個地方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但是大師他在《廣論》當中也好,在《金鬘疏》當中也會,他描述的方式的確就是如此。

(9“11)十圓滿中,五自圓滿者,《聲聞地》云:「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而這個地方特別的解釋「業未倒」跟「信處」這兩點。正文當中,業未倒者,謂非自作或教他作無間重罪;也就是自己本身並沒有造作五無間罪,或者沒有教他人去造作五無間罪,這稱為「業未倒」。信處者,謂信三藏。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是如何的來解釋「信處」這兩個字?大師有提到「於調伏法深信」,這當中有特別的提到「調伏法」這幾個字,藏文當中「多瓦」的這個字,以廣義的來說是它稱為調伏。「調伏」可以從兩個層面來作介紹,第一個部分「調伏墮罪」,第二個部分「調伏心續」。所以以「調伏墮罪」的角度來說,經、律、論三藏當中的「律藏」,最主要是調伏墮罪的法門,這是比較狹義的方式來作解釋。

第二種「調伏心續」,三藏當中不僅是「律藏」,連「經藏」以及「論藏」都有調伏心續的這種作用,所以以「廣義」的角度來解釋調伏的這個字眼,也就是藏文當中「多瓦」的這個字眼的話,應該以「調伏法」來作解釋,也就是三藏它都能夠調伏我們的心續。所以大師在解釋的時候有特別的提到,對於能夠調伏我們心續的法門,要生起信心,而這個調伏法統稱三藏──也就是經律論三藏。在此同時,賈曹傑大師也提到,「信處者,謂信三藏」。

五他圓滿者,如云:「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悲愍者。」五他圓滿當中的前四點:佛降、說正法、教住以及隨教轉,這四點是佛在世的時候才有可能具備的。首先「佛降」指的是,佛要降臨這個世間,並且在還未示現涅槃之前,這樣的一個階段,才具備有佛降的這個特色。佛不僅降臨這個世間,並且為眾生宣說正法,這是第二點「說正法」。「教住」,透由佛宣說正法之後,聽法者如實的修持正法,而讓內心當中生起種種的教證功德,成為聲聞、緣覺以及菩薩,這是教住。「隨教轉」,聽法者本身透由佛所宣說的正法,內心生起功德之後,如實的將自己所了解的佛法,介紹給其他的眾生來聽聞,也讓其他的眾生能夠受用佛所宣說的法門,所以這四點嚴格的來說,是佛在世的時候才能夠具備的。

而現今的我們,不要說是我們,就連過去的龍樹論師,都只有具備隨順的這四點,也就是相順的這四種特色。怎麼說?不管是龍樹論師也好,或者是現今的我們也好,雖然都沒有辦法值遇佛降臨到這個世間,但是我們能夠聽聞上師善知識宣說法門,所以是具備了隨順的「佛降」的這個特色。相同的,我們也能夠聽聞上師以及善知識宣說正法,透由上師、善知識宣說正法,如實的去實踐佛法以及如實的去持戒,這都有「教住」的特色。並且將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如實的告訴其他的人,希望他人也能夠受用佛法。最後「有他悲愍者」,如果能夠如實的修學正法,外在的順緣如果具備的話,在這同時就具備有「有他悲愍」的這個特色。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分二)

丁一、總論述

丁二、說明各別之義

丁一、總論述(10“)

在這個科判當中並沒有《入行論》的根本頌。

正文,此論先以修學下中士之意樂作為修學上士意樂支分,其後圓滿顯示發菩提心、修學施等六度妙行而成佛之道次。《入行論》當中一開始,先提到修學下、中士之意樂,作為修學上士意樂的支分,這一點跟道次第的內涵是完全相同的。道次第當中分別講述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而《入行論》當中講述的方式也是如此。雖然《入行論》它最主要解釋的內涵,是以上士道為主,但是他將修學下、中士之意樂,作為修學上士意樂的支分,也可以說是修學上士意樂的前行。簡單的來說,在還未成辦上士意樂之前,必須要先修學下中士的意樂,而這當中下中士的意樂,是指「共下」以及「共中士」的意樂。「其後圓滿顯示發菩提心、修學施等六度妙行而成佛之道次。」而在提到修學上士意樂的同時,《入行論》裡「圓滿顯示」,非常清楚圓滿的說明在發菩提心之後,必須要修學布施等六度菩薩妙行,最終成佛的這種道次。

此中最初,在《入行論》當中一開始,若欲發起勝菩提心,我們都知道菩提心是入大乘門,如果想要進入大乘,就必須在內心中發起菩提心,如果想要發起菩提心,須善思維發心利益,我們必須要先思維發心的利益,於發彼心尤增歡喜,透由思維發心的利益,對於發起菩提心,內心生起一定程度的歡喜,到最後你在內心中會現起「我一定要生起如此殊勝的一顆心」,此為初品所示,這是《入行論》當中第一品所要講示的內涵,因此第一品它也稱為「菩提心之利益」,並說修學下中士之意樂為其支分;並且他也提到,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必須要以修學下、中士的意樂作為前行。

昨天我們也提到了,如果想要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並不是透由念誦「皈依發心」的這種偈頌,就能夠在內心生起菩提心。這一點過去阿底峽尊者到西藏時,也對當時的藏人說:「不懂修學慈悲心的菩薩,只有你們藏人才有這樣的一種菩薩,也就是在你們藏人的圈子裡有一種菩薩,他是不了解如何修學慈悲心的。」因為當時有很多的人,他們都認為只要透由念誦皈依發心的偈頌,在內心現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樣的念頭,就表示已經生起菩提心,甚至認為自己是一位菩薩。所以尊者到西藏之後,作了這樣的教誡。

既然透由文字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內心生起菩提心,這時我們必須要如何的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大悲心。什麼樣的心能夠稱為「悲心」?當我們緣著眾生的苦,而在內心中生起不忍他人受苦的心,稱為悲心。所以悲心可以說是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緣,對於這一點,在大師的《廣論》以及《略論》當中,「七因果教授」的這個部分都講得相當的清楚。

提到了這一點,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的科判裡都有提到,「菩提心是入大乘門」,並且「悲心是修學大乘道的根本」。這兩者有什麼不同?所謂「菩提心是入大乘門」,指的是如果我們想要進入大乘,修學大乘法,一開始我們在內心必須要先生起菩提心。比方你想要進到一戶人家,這時你必須要先進入大門,才能夠走到裡面;相同的,如果一位想要修學大乘法的行者,想要修學大乘道的話,一開始必須在心續中培養真實的菩提心。既然這樣的一顆心,它並不是透由念誦就能夠生起的話,就表示我們必須要依次的來修學。而在眾多的因緣當中,「悲」是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源、最主要的因,因而提到「悲是一切大乘道的根本」,所以這時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在內心當中生起大悲心。

所謂的「大悲」,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在思維眾生的苦,不管是「總苦」或者是「別苦」,內心當中生起不忍的感受。但是對於他人要生起不忍的感受前,我們必須要在自身上先思維輪迴的總苦,以及輪迴的別苦,生起出離。如果當我們在思維自己本身所遭遇的痛苦,都沒有辦法生起真實的出離心,想必在思維他人苦的同時,也沒有辦法生起悲心,所以這個部分就提到了「共中士」的意樂,也就是出離的部分,所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而當我們在思維自身所遭遇的苦的時候,輪迴當中什麼樣的狀態是最痛苦的?不外乎是惡趣的狀態。在善趣當中雖然有苦,而且它的本質也是痛苦的本質,但是在許多的狀態下,我們會覺得生在善趣也是很快樂的,所以一開始在思維苦的時候,必須要先思維三惡趣的痛苦。當我們對於惡趣的苦有所領悟之後,更進一步的來思維輪迴當中的總苦,而讓內心生起出離。所以如果我們在思維三惡趣的苦,藉由下士道的法類,從念死無常,三惡趣的苦,皈依到業果,整體的去思維下士道的法類,就能夠讓我們的內心中生起「下士」的這種意樂。不管是下士的意樂,或者是中士的意樂,它最終的目標都是希望內心當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的緣故,因此在這個地方所謂的下士以及中士的意樂,指的是共下士以及共中士的意樂。

以上是介紹第一品「菩提心之利益」。接下來,猶如迎請轉輪聖王,須先灑掃其住處等,比方我們要迎請轉輪聖王,或者是世間的高官大臣來到我們的住處,「須先灑掃其住處等」,在還沒有迎請之前,我們要先將他們所住的地方掃乾淨,這樣他們來到之後,他們看到了這樣的一種場景,內心才會生起歡喜。相同的道理,如是若欲發起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須先懺除違緣障礙、集聚順緣資糧而受彼心,在這個地方又再次的提到,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大師在《廣論》、《略論》當中,也一再的提到這樣的一個名相,他在詮釋菩提心的時候,時常用「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來解釋菩提心的內涵。

這就是要告訴我們,透由念誦「皈依發心」的偈頌,在內心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心念,不代表我們就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須以「慈悲」作為根本,依次的修學才能夠生起這樣的發心。所以在此賈曹傑大師也提到,如果想要發起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在心續當中生起這樣的一顆心之前,「須先懺除違緣障礙」,必須要先將心續當中過去以及現今所造的種種的惡業懺除乾淨,「集聚順緣資糧而受彼心」,此中前者為第二品、後者為第三品所示;「此中前者」,是指之前所提到的必須要懺除違緣障礙,以及集聚順緣資糧,這兩者當中的前者,是第二品當中最主要的內涵,所以第二品稱為「懺悔罪業」。「後者為第三品所示」,後者是「受持菩提心」,也就是第三品的內容。

於發心已,依不放逸,令學諸行所造眾善無有退失,此為第四品中所示。第四品「不放逸品」,菩薩在發心之後,必須要修學發心的學處。在修學發心的學處時,最主要要守護的是菩薩戒。菩薩戒簡單的可以分為十八根本墮,以及四十六惡作,不管是十八根本墮或是四十六惡作,都統攝在律儀戒當中。因此對於一位發心的菩薩而言,三種的戒律裡,最重要的是律儀戒。而想要持守清淨的戒律,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內心當中要處在不放逸的狀態下。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於發心已,依不放逸」,在發心之後,如果想要守護發心的學處,如實的持守律儀戒的話,必須要依著不放逸的力量,「令學諸行所造眾善無有退失,此為第四品中所示。」所以第四品稱為「不放逸品」。

提到了「不放逸」,過去赤江仁波切他提到了,什麼樣的狀態稱為放逸,什麼樣的狀態稱為不放逸。在面對惡行時,如果內心會感到羞恥,稱為「不放逸」;在面對惡行時,如果內心不會感到羞恥,稱為「放逸」。所以放逸的人,他所呈現出來的是不知恥、胡作非為的種種惡行。比方說,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心裡面會不斷的想「該如何的去傷害別人」,不僅生起這樣的念頭,透由身語不斷的傷害他人,甚至貪著自方、瞋恚他方,種種的心念一再的表示我們在面對惡行的時候,內心是不會感到羞恥的,所以這樣的狀態稱為放逸。相反的,在面對惡行時,我們的內心會感到羞恥,覺得我這樣作是不可以的,而控制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要趣入惡行,這樣的狀態稱為不放逸。所以這個地方簡單的介紹不放逸。

接下來,修持六度之理,由後諸品顯示:其中由護正念、正知廣學持戒之理,為第五品所示;如果想要持守清淨的戒律,如果想要斷除惡行,這時必須要有「正知」的力量。所謂「正知」就是分辨是非善惡,什麼事情是我可以作,什麼事情是我不可以作的,這是「正知」。但是在「正知」之前,必須要先生起「正念」。所謂的「正念」是指,當我們了解什麼事情該作,什麼事情不該作之後,內心當中要把持住而不要忘記,這稱為正念。在「正念」的基礎之上,時時用「正知」的力量去分辨「我當下身語意的行為是否如法」稱為正知。所以如果想要持守清淨的戒律,斷除惡行,必須要藉由「正念、正知」的力量,才有辦法作得到。所以提到「其中由護正念、正知廣學持戒之理,為第五品所示」,第五品稱為「護正知」。雖然它的品名沒有提到正念的內涵,但是它的內容當中已經包含了「正念」以及「正知」這兩個部分。

修學忍辱、精進、靜慮、般若之理,由後四品依次顯示;第六品「忍辱」,第七品「精進」,第八品「靜慮」,第九品「般若」,所以在後面的四品當中,依次的顯示六度當中的忍辱度、精進度、靜慮度以及般若度。第十品中配合迴向,顯示廣修捨身、資財、善根於他之心,是故廣學布施之理為第十品所示,第十品最主要提到的是迴向,在第十品中寂天論師將造論的功德完全迴向給其他的有情,這當中包括三惡趣:地獄、餓鬼、畜生,人道當中的病人等等,他將一切的功德都迴向給其他的有情眾生,而最主要他要顯示的是,廣泛的修學捨棄自己的身體、資財、善根給其他的有情,這提到的是布施。「是故廣學布施之理為第十品所示」,所以第十品在迴向的同時,提到的是「布施」的道理,並於受菩提心等時亦示彼義,並且在受菩提心等有一些的章節裡面,也會提到布施的內涵;佛果相狀,則於第九品中示之。而佛果的相狀,在第九品「般若品」當中會有提到這個部分。

丁二、說明各別之義(分二)

戊一、思維修習菩提心之利益(分二)

己一、釋品文(分二)

庚一、教誡理應斷惡修善

庚二、廣思菩提心之利益

己二、品名

戊二、發二心已學行之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教誡理應斷惡修善」。為什麼要斷惡修善?因為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如果想要離苦得樂,你就必須斷惡修善,這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解釋這一句話。之所以要斷惡修善,並不是佛祂強迫你做的一件事情,而且我們斷惡修善,對於已經成就的佛有沒有任何的好處?其實是沒有的。既然沒有,為什麼佛要告訴我們斷惡修善的方法?是因為祂了解眾生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既然你想要離苦得樂,你就必須要去成辦離苦得樂的善巧方便──也就是斷惡修善,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教誡理應斷惡修善」。

第二個部分「廣思菩提心之利益」,在講述完斷惡修善之後,有特別的提到必須要思維菩提心的利益,這是因為在眾多的善行當中,沒有比菩提心更能夠斷惡修善的這種方便,也就是在諸多的方便裡面,菩提心是最有力的。想要斷除惡行,必須要修菩提心,想要快速的累積善業,也必須要修學菩提心。因此如果想要快速的離苦得樂,這時唯有修學菩提心,才是不二法門。所以第二個科判裡提到,「廣思菩提心之利益」。

庚一、教誡理應斷惡修善(11“)

偈頌:猶於黑夜烏雲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由佛威德力,

世人暫生修福慧。是故其善恆微弱,罪業力大極猛烈,

一開始提到了一個譬喻,「猶於黑夜烏雲中」,在夏天太陽西下之後,到隔天清晨之前,這段時間我們稱為夜晚。在夜晚烏雲密佈的同時,一瞬間之內可能會有閃電發生,但是閃電發生的頻率,跟太陽西下到隔天早上清晨之前的這段時間相較之下,是微不足道的,它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是一瞬間的。但是在這一瞬間之內,我們可以看得到周圍的場景,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周邊有什麼東西,比方說在閃電的同時,你可以看得到這邊有一棟房子,那邊有一棵樹等等。相同的道理,「如是由佛威德力,世人暫生修福慧。」透由佛的威德力,我們能夠在「明劫」──也就是佛誕生在這個世間的這個時間點,透由佛宣說了善惡的法門──也就是何謂善,何謂惡的這種法門之後,我們了解了是非善惡的道理,懂得如何去行善斷惡。

所以透由佛的威德力,世間的人「暫生」,能夠暫時的生起,而且這個地方生起的這個機率是非常低的,而且生起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所以特別的提到「暫」這個字。透由佛的威德力,世間的人能夠暫時的生起想要修福的這種智慧,由於這樣的原因「是故其善恆微弱」,因為我們所處的絕大是無暇之處,所屬的時間點絕大部分是「暗劫」。「暗劫」是佛沒有出世的這個時間點,我們稱為暗劫。在暗劫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們是非善惡,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行善斷惡,所以這時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的成辦善,該如何的捨棄惡。

現今我們有這個機會聽到其他的人,或者是我們的上師、善知識,為我們介紹了佛法的內涵,而能粗淺的了解善惡之間的差別。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點,我們仔細的觀察自己的現狀就可以知道,無始以來我們所串習的都是惡行。從小開始不需要有人教你作惡,你就知道該如何作壞事,整天胡作非為。從小到現今,雖然有很多的人告訴你該如何行善,包括你的上師不斷的在勸誡你該如何的行善,但是你仔細的觀察你的行為,你真的懂得該如何行善嗎?真的想要修行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所現起的念頭是什麼?絕大部分都是惡念。從這個現狀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無始以來串習的都是惡行;絕少的情況下,我們才有機會來行善。也就是因此「是故其善恆微弱」,所以我們所造的善業,絕大部分長時間都是處在非常微弱的這種狀況,「罪業力大極猛烈」,相反的,我們所造作的惡業,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對於這個偈頌,在正文當中作了以下的解釋,我等於此善業微弱、罪業力大之時,理應勤修罪業對治。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我們應該要勤修罪業的對治,也就是努力的來對治罪業。「猶從」,原來《入行論》的偈頌裡面提到的是「於」的這個字,但是在藏文版的解釋裡面,在「於」的這個字的後面加了一個「後加」字,讓它變成「從」的這個字,所以在這個地方將兩個字都打上去,而「從」是解釋當中的這個字。猶從(於),黑夜烏雲中,也就是之前我們所提到的這個譬喻,閃電為緣透由閃電的因緣,剎那令諸色法明亮;在一瞬間能夠讓外境的色法變得非常的清楚。

相同的,如是由佛威德力,令諸世人暫生修善智,念應修福,透由佛祂的威德力,使得世間的人他的心續中,暫時的生起想要修善的這種智慧,而告訴自己:「我應該要修福」。但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它是恆常的嗎?並不是!然非恆常能生此念。是故其善恆處微弱,也就是因此,我們縱使有行善,但是行善的時間、力道都非常的微弱,而且非常的短暫,所以提到「是故其善恆處微弱」,將墮惡趣罪業力大猶如烏雲,難以抵擋,令人心生極大怖畏,故應了知此時罪業猛烈,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我們要知道我們縱使有在行善,但是我們行善的時間非常的短暫,行善的力量非常的微弱;相反的,造惡的時間非常的長,而且造惡的力道非常的強,所以有提到「猛烈」的這個字。所謂的「猛烈」是指透由造作惡行之後,將來所感得的痛苦是不可思議的,也就是業它本身的力量相當的強,所以透由業而感得的苦果,也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所以特別的提到,「故應了知此時罪業極其猛烈」,當勤修善並斷諸惡。在這樣的時間點,我們應該要精勤的修善,並且斷除諸多的惡行。

言「其善恆微弱」者,釋論說為此時;在《入行論》的某一部釋論裡面,有特別的提到「其善恆微弱」的這句話,必須以當時、當下,或者是那個時候的時間點來作解釋,因為在偈頌本身它並沒有特別的提到「在那個時間點」,但是某一部釋論,就如同之前我們有提到的,有特別的加上「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應該要怎麼作,所以提到「其善恆微弱者,釋論說為此時」,也就是在善業的力量非常的微弱,罪業力量非常強大的這個時間點,亦說應知今乃善業力弱、罪業力大之時。並且他也說到了,我們必須要了解現今我們所處的這個狀態,我們所造的善業,它的力量是相當的微弱;相反的,我們所造的惡業,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庚二、廣思菩提心之利益(分四)

辛一、說明菩提心之利益(分三)

壬一、能摧眾惡成辦眾善(分三)

癸一、能摧大惡

癸二、成辦勝樂

癸三、成辦所欲求事

壬二、能得殊勝名義

壬三、以喻釋其利益

辛二、明辨菩提心

辛三、由彼能生此等利益之原因

辛四、讚修菩提心者

癸一、能摧大惡(12“)

「能摧大惡」,透由修學菩提心,任何的惡行都能夠被菩提心瞬間摧毀。

偈頌:除此圓滿菩提心,豈有餘善能勝彼?

如果在內心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縱使過去累積了再多的惡業,都能夠藉由此心完全的淨化,並且之後能夠斷除造惡的續流──也就是透由菩提心的攝持,我們之後就不會再繼續的造作種種的惡行。因此在懺悔的時候,也有特別的提到「依止力」,必須要生起皈依以及發心的這一點。在解釋這兩句話時,正文當中有提到,理應勤修二菩提心,因墮地獄等因──猛烈罪業,除此圓滿菩提心外,豈有餘善能勝彼惡?所以在之前我們有提到,「是故其善恆微弱,罪業力大極猛烈」,現今我們所累積的善是如此的微弱,所造的惡卻是如此的強大,在此同時,除了修學圓滿的菩提心之外,怎麼會有其餘的善業能夠戰勝我們過去所造的諸惡呢?任何善行弗能勝故。其他的善行都沒有辦法勝過我們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

此處非以「勝義發心有斷諸障種子之力」為主而說,提到了發心,「發心」可以分為勝義的發心以及世俗的發心,在此我們提到的菩提心是以「世俗的發心」來作解釋。「勝義的發心」指的是證得空性的智慧,證得空性的智慧它有斷除「障礙」以及「障礙種子」的能力,雖然這一點是成立的,但是這個地方在提到「除此圓滿菩提心,豈有餘善能勝彼」的時候,並不是以「勝義發心」的角度來作解釋,所以提到「此處非以勝義發心有斷諸障種子之力為主而說」,是顯世俗發心有能淨化往昔所集惡趣之因、斷後續流之利益也。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發心的利益是指「世俗的發心」,它能夠淨化往昔我們所造作的種種惡業,而這些惡業是我們將來有可能會投生惡趣的主因,並且透由生起了世俗的發心,它能夠完全的斷除將來再次造惡的可能性,所以提到「斷後續流之利益」,因此「世俗的發心」具備有這兩種的利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