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00:19:16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溜六之二 2006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六之二)

因為喉嚨有點發炎,有點不太舒服。所以在下午的這一場,我就是沒有聲音的喝水講法。以前在安多的這個地方,有一位上師,是一位老師父,他年紀很大了。有一次,另外一個寺院的住持,迎請這位老師父過去幫他們加持、說法,於是這位老師父就去拜訪這座寺院。這個寺院的這些出家人在開門大門的時候,就跟這位老師父說:「老師父啊!如果你沒有辦法講法也沒有關係!就用你的手摸我的頭頂就好了,給我加持就夠了!」於是這位老師父很善巧的說了一句話:「我絕對不會用我苦諦的手,給予你滅諦的解脫,我可以用我的嘴,講出讓你得到道滅解脫的法,讓你獲得解脫的。」我個人對這句話的內涵非常的讚同,我到哪裡都是透過講法、溝通的方式,我不認為給予加持是正確之道。“

25、林中鳥獸樹,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樂,何時共安居?

25句,最主要就是說到了阿蘭若、寂靜處的功德。

26、何時住樹下、岩洞無人寺?願心不眷顧,斷捨塵世貪!

既然要去寂靜處閉關或者是修行的話,就不應該先選擇好地方,再來作閉關修行的。因為有些人要去尋求阿蘭若處的時候,會先看看這個地方的風水如何,再來閉關修行,那就很奇怪了!所以不應該這個樣子。

27、何時方移棲,天然遼闊地,不執為我所,無貪恣意行?

在修行的時候,雖然現在修行的地方是非常安靜、非常寧靜的阿蘭若處,可是不應該貪著。就像西藏人有一句俗語:「哪裡是快樂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我覺得現在以流亡的身份,講這句話──哪裡是快樂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好像還不錯的樣子!)其實我們要尋求寂靜處的原因,是因為遠離了身心的障礙,遠離了身心的喧嘩,這個才叫做阿蘭若處、寂靜處。要不然的話,我們會一直佔有自己的地方,這是我的土地,這是你的土地,缺少 一平方公尺 也不行,馬上就起爭執、爭論。所以不應該去貪著自己所擁有的地方。

28、何時居無懼,唯持缽等器、匪盜不需衣,乃至不蔽體?

像菩薩有說到十二種功德,同樣的在此也說了。我們無論居住在哪裡,不應該過分的裝飾它,也就是自己屋內的裝飾不應該太多、或者是太享受。就像密勒日巴一樣,至尊密勒日巴是我們所有修行者當中最好的一個模範,他是最棒的一位修行者了,他什麼都沒有,只是在一個岩洞裡面修行而已。有一次有一個乞丐,趁密勒日巴在晚上修行的時候,在裡面東張西望,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偷,後來密勒日巴就笑著跟他說:「我白天都找不到東西了,更何況你晚上會找得到東西?」

所以我們不應該貪著外在的物質,而且物質多的話,確實也沒什麼好處,只要夠用就可以了。所擁有的物質,也不應該去貪著,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問題。既然不想要添增、或者是不想要更多物質的話,就不用花很多時間在這上面,也不用花很多精力在這上面了。也不用擔心別人會盜走、或者是搶走,也不會有這種的問題,所以會有這些種種的功德。這以上最主要是講到,對「物質」貪著的對治力。“

29、何時赴寒林,觸景生此情:他骨及吾體,悉皆壞滅法。

30、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趨前嚐;其變終至此!

2930句最主要是講到,對「身體」貪著的對治力。我的身體將會消滅、壞滅,最後會變成骨灰,骨灰之後就變成虛空,最後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佛世尊親自說了,就連天上的太陽、還有三千大千世界,都會有壞滅的一天,更何況是我們這個非常憔悴的血肉之軀呢?那是一定會壞滅、會消滅的。

31、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更況是他親?

針對自己的親友會覺得非常歡喜,可是實際上親友對我們今世而言,會帶來善法上的利益嗎?一般來講的話,大多數的親友都是造成惡業的順緣,很難成為善法上的增上緣。右邊那個親朋好友拉你過去,左邊那個親朋好友又拉你過去,你到底在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的修法呢?幾乎沒有辦法。所以我們非常喜愛、或者是非常親近的親朋好友,在善法上真正是值得我們去依賴的嗎?不一定啊!一般而言,大多數都是讓我們造惡的助緣,應該是這麼說。所以也不應該過分的貪著自己的親朋好友。

32、生既孤獨生,歿復獨自亡,苦痛無人攤,親眷有何益?

33、如諸行路客,不執暫留舍;如是行有道,豈應戀生家?

3233句,我們的這一生,就好比我們到某一個地方旅行,會住在那邊的飯店,大概住一天,隔天又去另外一個地方,我們不會因為在那個旅館住那麼一天,而去貪著那個旅館的。同樣的道理,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既然生生死死的輪轉是永無止盡的,我們就不應該貪著在這一生的這種極小利益。就像旅遊的時候,在旅館住一天不會貪著般的,應該要這樣看待的。

34、不待眾親友,傷痛且哀泣,四人掮吾體,及時赴寒林。

就像印度人死了之後,他們的親友(大既有四個人),會抬起那個屍體送到墳場去火燒。願我還沒有被那四個人送去火燒之前,能夠自在的走到森林裡,走到寂靜的地方好好修行。

35、無親亦無怨,隻身隱山林;先若視同死,歿已無人憂。

產生貪心的這個親友以及產生瞋心的這個仇敵,越能夠遠離種種的逆緣,越會讓自己在寂靜的地方安靜、安詳的死去。就像密勒日巴曾經有這樣發願:「願我自己一個人很安詳的,在岩洞裡面安靜的死去,而且不要有親朋好友在旁邊痛哭、大叫等等,有這種障礙就沒有辦法讓我安靜的死去,願我在死的時候沒有這些種種的障礙。」

36、四週既無人,哀傷或為害,故修隨念佛,無人擾令散。

37、故當獨自棲,事少易安樂、靈秀宜人林,止息眾散亂。

38、盡棄俗慮已,吾心當專一;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進。

3638句,為什麼要依賴著寂靜處?依賴著寂靜處、遠離喧嘩,並不是要讓自己好好睡一覺、休息的意思。而是透過了寂靜處,遠離了障礙之後,能夠讓自己更順利的改變內心,精進的修學善法,這才是依賴寂靜處的目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看的一切都是真實相,因此而產生真實的執著,這種真實的執著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這是一者。第二個就是「愛我執」,我們連夢中都會夢到自己,為了自利而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我們在夢中都會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那這種的「愛我執」以及之前的「真實執著」,就是我們在寂靜處的時候,最主要要去對治的兩大內容;把這二個最大的障礙拿掉,就是依止寂靜處的目的。

所以遠離了身心的喧嘩之後,好好修學奢摩他。修學奢摩他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將來能夠成辦毗婆舍那。再以成辦的毗婆舍那緣空性,並且去對治真實執著以及愛我執,讓未調伏的心獲得調伏,最後成就佛陀的四身果位。讓自己遠離一切暫時的污垢,獲得四身的究竟果位。“

39、現世及來生,諸欲引災禍;今生砍殺縛,來世入地獄。

以上最主要是說到了,對治住處的貪著,對治享受或者是物質上的貪著,以及對於親友的貪著,還有身體的貪著。因為在眾多的貪心裡面,比較強烈的貪欲,就是貪著淫行的這種淫欲,所以在此針對淫欲而說了過患。

以我們人類的歷史來看,以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都是因為國王的淫欲而引發出來的。同樣的,今生很多家庭的不和諧,或者是夫妻之間種種的糾紛問題等,也都是因由淫欲而產生的。

40、月老媒婆前,何故屢懇求?為何全不忌,諸罪或惡名?

41、縱險吾亦投,資財願耗盡;只為女入懷,銷魂獲至樂。

42、除骨更無餘;與其苦貪執,非我自主軀,何如趣涅槃?

43、始則奮抬頭,親近羞垂視,葬前見未見,悉以紗覆面。

44、昔隱惑君容,今現明眼前,鷲已去其紗,既見何故逃?

45、昔時他眼窺,汝即忙守護;今鷲食彼肉,吝汝何不護?

46、既見此聚屍,鷲獸競分食,何苦以花飾,殷獻鳥獸食?

47、若汝見白骨,靜臥猶驚怖,何不懼少女,靈動如活屍?

48、昔衣汝亦貪,今裸何不欲?若謂厭不淨,何故擁著衣?

之後就唸到48句。以前我們看到有穿衣服的,或者是有裝飾的身體就說:「哇!這個人身材怎麼這麼好!怎麼這麼美!」可是突然間她死掉之後,赤裸裸的屍體在那邊的時候,卻感到害怕了,這是很顛倒的事情。有什麼好害怕的呢?你不是貪著那個身體嗎?於是就做了一些的解釋。

49、糞便與口涎,悉從飲食生,何故貪口液,不樂臭糞便?

50、嗜欲者不貪,柔軟木棉枕,謂無女體臭。彼誠迷穢垢。

4950句,其實我們貪著的這個身體,仔細去觀察的話,它是一個眾多不淨的物質集聚起來的不淨物而已,只是因為自己貪著的緣故,所以看不清楚實相,覺得這是很好的、值得去貪著的。

51、迷劣欲者言:棉枕雖滑柔,難成鴛鴦眠。於彼反生瞋。

52、若謂厭不淨;肌腱繫骨架,肉泥粉飾女,何以擁入懷?

53、汝自多不淨,日用恒經歷,豈貪不得足,猶圖他垢囊?

54、若謂喜彼肉,欲觀並摸觸;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

54句,當我們產生強烈貪心的時候,在這個貪境上幾乎找不到壞處,他所做的或所顯現的、展現的一切,都是非常漂亮、非常美麗的。可是仔細去想的話,我們到底是貪著這個女孩的心?還是她的皮膚?還是她的肉?仔細去辨別的話,又找不到貪的境在哪裡了。

55、所欲婦女心,無從觀與觸,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

56、不明他不淨,猶非稀奇事;不知自不淨,此則太稀奇!

57、汝執不淨心,何故捨晨曦,初啟嫩蓮花,反著垢穢囊?

58、若汝不欲觸,垢穢所塗地,云何反欲撫,洩垢體私處?

5558句,我們認為廁所是一個很骯髒的地方,因為廁所裡面有這個屎、大便等等。問題是這個屎是從哪裡來的呢?它並不是從外面來的呀!是從我們這個血肉之軀、臭皮囊製造變化出來,而形成的。既然是從我們的身體排泄出來的這個東西,稱為屎的話,是不是代表製造屎的這個機器──我們的身體,它本身也是不淨的物質呢?那是一定的。“

59、若謂厭不淨;垢種所孕育,穢處所出生,何以摟入懷?

我們的身體仔細去看的話,它的因緣是由父母的精血而來的,精血本身也不乾淨啊!我們在身體形成的過程當中,剛開始在母親胎裡面形成的身體,在胎裡面也沒有乾淨到哪裡!所以在身體整個形成的過程當中,都沒有真正乾淨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貪著的,可是我們卻把「不淨視為淨」,於是而產生了貪心。這個就是沒有看清楚實相,而產生的錯誤。

60、糞便所生蛆,雖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淨軀?

61、汝於不淨身,非僅不輕棄,反因貪不淨,圖彼臭皮囊,

62、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菜蔬,食已復排出,大地亦染污。

63、垢身濁如此,親見若復疑,應觀寒屍林,腐屍不淨景。

64、皮表迸裂屍,見者生大畏;知已復何能,好色生歡喜?

60句到64句,寂天菩薩最主要是針對男眾的比丘說的緣故,所以說到了女眾身體不淨的內涵。如果修行者本身是女性的話,同樣的男生也有不淨的地方,內涵是一樣的,可以以另外一個角度來作觀想。“

65、塗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何以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66、身味若本臭,不貪豈非善?貪俗無聊輩,為何身塗香?

67、若香屬栴檀,身出何異味?何以因異香,貪愛女身軀?

6567句,其實以身體的本性來講的話,它是會發出臭味的。如果身體本身會香的話,我們就用不著噴香水了,不是嗎?就是因為身體本身不會散發出香味,所以必須製造很多香水來讓我們噴。

68、長髮污修爪,黃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軀體自本性。

69、欲如傷己器,何故令鋒利?自迷癡狂徒,嗚呼滿天下!

70、寒林唯見骨,意若生厭離,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6870句,我們的身體如同之前所說的,它不只是由不淨的因緣而產生以外,以它的性質來作分析、或者解剖的時候,從皮膚一直到肉、血,甚至到骨還有骨髓等,仔細這樣分析觀察之後,一層一層的解剖之後,沒有一個是真正乾淨的,或者是值得我們貪著的。所以從腦部、大腦的形狀,一直到腳底,身體的每個部分仔細去看的話,是會讓人覺得噁心的。

如果以身體的作用來講的話,我們的身體是為了維持這個身體的性命,所以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應該可以這麼說。也就是因為有了眼睛,所以當我們看到有形色的物體,來侵犯、傷害我們身體的時候,我們會避開。透過耳朵,當我們聽到危險聲音的時候,可以避開。同樣的,透過嗅覺可以知道,哪裡有好的味道,哪裡有吃的東西,或哪裡有喝的東西等。透過舌根,我們可以知道,哪個東西是可吃的、是適合身體的,哪個東西不是。至於這部分的反應,我想動物就比較敏銳了。

身根來講的話,最主要是透過異性的交配來繁殖後代的。可見眼耳鼻舌身都是為了身體繼續能夠維持下去,或者是繁殖後代,而形成這個眼耳鼻舌身,這就是我們身體的整個內涵,所以身體是什麼呢?就是這些東西了。因為我們必須要維持身體,所以必需要吃東西,就如同剛剛所說的。吃了東西之後,剩下殘餘的東西必須要排泄出來,為了要排泄吃後所剩餘的東西,所以形成了一個生殖器的洞、還有一個肛門的洞,來排這些排泄物的。所以我們的身體仔細這樣去看的話,講不好聽的,可以說就是製造糞便的大機器。

因為我們必須要吃,吃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了解到,這個是不是可以吃?所以腦部會給我們命令說:這是可以吃的。還有「要不要吃」,就是肚子會不會餓,肚子餓與不餓這個問題,也是腦部跟我們講說:你的肚子餓了,你的肚子不餓了,所以現在是不是需要吃等等。牙齒的形成,其實也是為了吃東西,所以形成牙齒這種東西出來了。牙齒和舌頭攪拌食物的過程當中,同樣的,也是依靠著腦部的,這個就是我們的身體了,這有什麼值得貪著的呢?仔細這樣去想的話,那沒有什麼好貪著的,它就是一直在運作的一個機器而已。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吃東西,排東西出來,就是這樣子而已。

可是之前說了,當我們產生強烈貪心的時候,因為非理作意去添增的緣故,所以看這個東西一定是看到好的部分,不會看到壞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貪心的造作,為了能夠讓我們了解真實的情況,所以在此就說到了貪心的對治力──不淨觀,就說到實際的狀況──不淨。但是在之前我們說到暇滿義大的時候,說到身體是多麼重要,可見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由它利害的不同角度來觀待,這樣才能夠更真實的看清楚什麼是實相。以上最主要說到了淫欲的對治力。

還有像帶上很多的耳飾、戒子等等,這雖然是為了好看而戴上去,可是一隻手戴那麼多戒子,好看嗎?這也有點疑惑。就像我曾經跟一些西藏人說,一個人戴了黃金的戒子,上面用裝飾了瑪瑙,好大好大的戒子帶在手上,我想他的手指應該沒有辦法彎下來,就這樣直直的。那西藏人吃糌粑粉的時候會用捏的,這時候他就吃不了糌粑粉,因為他這個手指是直的,他怎麼捏啊!他沒辦法捏的時候怎麼辦呢?只能用這樣子點下去了,那這樣糌粑粉變糌粑粥了,他變成吃粥去了,所以他也沒有辦法吃糌粑粉了。

思想沒有改變,知識水準不高,卻一直炫耀外在的,無論是自己的裝飾品,或什麼名牌的衣服,我覺得真的是很荒謬的事情,真的是很愚蠢的事情。再加上我曾經有跟他們說過,你們內在沒有東西,外面卻穿著什麼虎皮、豹皮,真讓我覺得丟臉啊!有時候,我們看夫妻之間的生活,夫妻為什麼要在一起?就是因為直至老的時候可以互相的幫助、互相的輔助,所以他們才許下承諾要生活在一起。可是看到那個老公公、老阿媽的時候,我想他們看到對方的臉的時候,我想他們一定覺得很噁心,這麼難看的臉,怎麼能夠繼續的看下去,他們可能也有這一種感覺吧!所以有時候鼓勵那些西方的出家人說:你看看這些老阿公、老阿媽,真是鼓勵我們出家的意願啊!更堅定我們出家的意願!有時候我會這樣開玩笑的說。“

71、復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今生逐塵勞,後世遭獄難。

72、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為?

73、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務疲,夜歸氣力盡,身如死屍眠。

74、或需赴他鄉,長途歷辛勞,雖欲會嬌妻,終年不相見。

75、或人為謀利,因愚賣身訖;然利猶未得,空隨業風去。

76、或人自售身,任隨他指使;妻妾縱臨產,荒郊樹下生。

77、欲欺凡夫謂:求活謀生故,慮喪赴疆場,為利成傭奴。

78、為欲或喪身,或豎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燒。

79、歷盡聚守苦,方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這以上最主要就講到了淫欲的對治。第71句到79句,因為淫欲這種強烈的貪著,有時候連自己最愛惜的性命都願意放棄,都想要自殺的話,可見在瞋心強烈生起的當下是多麼的恐怖,是完全失去理智的。雖然貪心產生的時候,乍看之下會有一種內心滿足的感覺,會有一個悅意的或者是溫暖的感覺,實際上這是我們時常會被誤會的主要原因,因為隨著淫欲而走的話,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就會發生、就會產生了。“

以上最主要就是說到了,如果我們累積或者是守護財物的話,將會有種種的過失。像財物、身外之物的這種問題,實在是很麻煩的!沒有錢、也有沒有錢的問題,有了錢、又有錢的很多問題,所以沒有、有沒有的煩惱,有、有有的煩惱。所以第80句的時候說到了:

80、貪欲生眾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車牲,唯得數口草。

如果我們隨著內外的物質貪著而轉的話,第8182句就說到了,

81、彼利極微薄,雖畜不難得;為彼勤苦眾,竟毀暇滿身。

82、諸欲終壞滅,貪彼易墮獄;為此瞬息樂,須久歷艱困。

物質生活水準提升的同時,變成貪心就越強烈了,如果我們的貪心越強烈,只是貪著在物質上的享受的話,將有可能因此為了得到外在的物質而不擇手段,並且會去造作很多的惡業。因為完全貪著外在物質的緣故,所以慳貪很容易產生的,這個慳貪就是讓我們墮落於餓鬼的不共因緣。

83、彼困千萬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較菩薩,苦多無菩提。

84、思惟地獄苦,始知諸欲患,非毒兵器火、險敵所能擬。

8384句的時候最主要就說到了,貪著五欲的過患,這以上最主要就是說到了貪心的種種對治。“

85、故當厭諸欲,欣樂阿蘭若。離諍無煩惱,寂靜山林中,

85句之後,又再一次的說到寂靜處的功德。之前有說到寂靜處的功德,現在又說寂靜處的功德,難道它是同樣的內涵再重覆一次嗎?並不是的。之前所說的,最主要是為了能夠遠離身體上的喧嘩,所以我們必須要依賴寂靜處,而說了寂靜處的功德。這裡說寂靜處的功德,是因為雖然現在身體是在森林裡面,或者是在非常安靜的地方,可是內心一直去緣繁華的城市、或者熱鬧的地方,變成內心的喧嘩了。為了要遠離內心喧嘩的緣故,所以再一次的說到寂靜處的功德。

86、皎潔明月光,清涼似檀香,傾洩平石上,如宮意生歡。

林風無聲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87、空舍岩洞樹,隨時任意住;盡捨護持苦,無忌恣意行。

88、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王侯亦難享,知足閒居歡。

8688句,願自己一個人能夠在非常安靜的地方,不要有親友來煩惱,也不需要看到仇敵的臉色而產生瞋恚心,「沒有人在旁邊」這一種很安寧,能夠自己獨自修行的享受,恐怕連帝釋天王都沒有吧!

89、遠離諸塵緣,思彼具功德,盡息諸分別,觀修菩提心。

89句,就如同之前所說的,隨著散亂心而走的話,修行是沒有辦法堅定的。為了使修行能夠更加堅定的緣故,所以先要攝心(往外散亂的心要把它收攝回來),收攝內心之後要修學什麼呢?就是自他相換了。所以在這個時候說到了,在修學禪定過程當中,如果內心的起伏太高昂的話,很容易產生散亂。因為內心的起伏比較高昂,也就是比較有精神的話,很容易產生散亂,所以說到了五欲貪著之後的過失或過患等。

當我們思惟這種過患的時候,內心的起伏就不會那麼高,會比較低沈一點,心的力量就不會那麼高,因此就比較不會散亂了。可是內心的起伏過分低沈的話,又很容易睡覺,這時候就要提高自己的心力,讓自己比較有精神一點。這時候就可以思惟菩提心的功德,來讓自己產生歡喜心,或者思惟暇滿義大等。所以在正行禪定的時候,要非常注意內心的水平,是否過高或者是過低,因為過高容易散亂掉舉,過低又容易沈沒昏沈,所以要保持內心頻率的穩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安住於寂靜處之後,所要修行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自他相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