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傑年巴仁波切 講授
羅卓丹傑 堪布 口譯
今天能來到創古中心講說及大家能來聽聞《入菩薩行論》,感到非常高興!
《入菩薩行論》是由印度最偉大的一位論師──寂天菩薩所撰著的。寂天菩薩不僅在學問上是一個大學者,他在修持上更是一位大成就者,由他所撰著的《入菩薩行論》。整個《入菩薩行論》所開示的意義,最主要在講授利他的『菩提心』。我們可以說,利他的『菩提心』就是大乘的根本,如果沒有利他的『菩提心』的話,就不算真正進入『大乘』,也沒有辦法得到『大乘』的名字。寂天菩薩不光是他自己一生主要修持利他的『菩提心』,他同時也希望所有的人也能夠修持利他的『菩提心』,這樣子才算『大乘』的教導。所以這本《入菩薩行論》最主要開示的就是『菩提心』。
接下來,解釋《入菩薩行論》經名裡面,首先提到的是『菩薩的行』,如何來進入『菩薩的行』,這裡所謂的『行』,指的是菩薩的修持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見』的部份,一個是『修』的部份,這裡所謂的『菩薩行』的『行』,也就是菩薩的『見』跟『修』是合而為一的。一般來說,我們的『行』(也就是行為)可分為〝一般的行〞和〝菩薩的行〞,在這裡《入菩薩行論》所謂的『行』,是指菩薩的行。是以『正見』,也就是清淨的『正見』為基礎,然後,次第來進入『正行』,就是修持的部份。以『正見』為基礎,做到『正修』的部份。如果沒有『正見』,我們沒有辦法進入到正確的修持的部份。所以《入菩薩行論》的『行』呢,是『見』跟『修持』合一的修持方法。
然後,整個《入菩薩行論》它可以用一個偈子來包含,這個偈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起,菩提心已生令堅固,菩提心已固令增長』,也分這三個部份。所以《入菩薩行論》裡面有十品,最開始的三品就是屬於『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的方法;再接下來的三品,就是『菩提心』已生,然後令它堅固的方法;最後三品是:『菩提心』已堅固之後,同時讓它更加增長的三品。這總共是九品,最後一品是寂天菩薩希望將撰著《入菩薩行論》的功德迴向給無量的眾生,所以有《第十品》(也就是《迴向品》)。所以前面九品再加上《第十品──迴向品》,總共有十品。
在這裡,我們說《入菩薩行論》裡的『菩薩心』(也就是『菩提心』)主要強調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入菩薩行論》所謂的『入』,也就是進入『菩提心』的修持方法,也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的部分。首先在『世俗菩提心』也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部分。
所謂的『願菩提心』,也就是發願為了一切眾生,為了一切無知、無明的眾生;為了他們,發願要成就佛道,並且他們也都能夠成就佛道,發起這樣一個承擔的心呢,就是『願菩提心』。
光是有『願菩提心』還是不夠的,同時還要有『行菩提心』。就是說,不光是我發願為了一切眾生,要讓大家成就佛道之外呢,同時自己本身也發願開始要進入『大乘』的修持,進入『大乘』的見、修、行等等無量的法門、無量的修持,自己不斷精進去修的話,就是『行菩提心』。
剛剛提到『願、行菩提心』兩種,可以說是進入或修持『世俗菩提心』的兩個方法。接下來是修持『勝義菩提心』的方法。首先介紹『五道』,也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道。其中『資糧道』、『加行道』兩者,屬於『世俗菩提心』的修持;從『見道』開始,及『修道』、『無學道』兩道,這三者以上,就是進入『勝義菩提心』的修持。所謂到了『見道』或『勝義菩提心』的修持,是說行者已証入空性。証入空性的心,不光是只有空的部分,同時還有慈悲的部分。也就是慈悲跟空性無二的修持,這樣的一個『勝義菩提心』的修持方法。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修持各種的法門等等,這就是『勝義菩提心』修持的方法。
以上就是對『入菩薩行』這幾個字簡單的介紹。
梵語云:菩提薩埵雜雅阿哇大啦
藏語云:強秋 森貝 覺巴拉 究巴(漢譯云:入菩薩行)
頂禮一切佛菩薩
以上是簡單介紹經名的部分,接下來是進入《入菩薩行論》正行的部分。首先
提到此經典印度語的名稱叫做『菩提薩埵雜雅阿哇大啦 』。藏語的名稱是:『強秋 森貝 覺巴拉 究 巴』(中譯是:入菩薩行)。之後呢,還有一段:「禮敬一切佛菩薩」,這是『譯敬』(翻譯者的禮敬)。第一個是印度語的名稱,第二個是西藏語的名稱,第三個是「禮敬一切佛菩薩」;這三者都是翻譯的譯者所說的,並不是寂天菩薩所寫的。為什麼提到印度文名稱和藏文名稱呢?表示他是從印度文經典譯成藏文的。而為什麼提到「禮敬(頂禮)一切佛菩薩」呢?是翻譯者希望他在翻譯的過程中,能非常順利,沒有障礙。
1
|
善逝法身菩薩眾
|
與諸應禮悉敬禮
|
|
依經教集要宣說
|
入善逝佛子律儀
|
接下來進到正文的部分。寂天菩薩一開始分兩個部分:一是『申禮供』,二是『承諾著論』,這兩個部分。『申禮供』的偈文:『善逝法身菩薩眾,與諸應禮悉敬禮』。這裡是寂天菩薩禮敬『三寶』(也就是佛、法、僧三寶),善逝指佛寶、法身指法寶、菩薩眾指的是僧寶。這三寶可以說都是世間應禮敬的對象,所以『與諸應禮悉敬禮』。
接下來是『承諾著論』的部分。首先,禮敬佛、法、僧三寶之後呢,接下來所開示的戒律,無量的菩薩律儀,現在要開始宣說。『依經教集要宣說,入善逝佛子律儀』這裡所謂『依經教』──寂天菩薩提到:這裡所有的開示,並不是寂天菩薩自己隨便新創立出來的;而都是依靠著以前印度的這些大師們,他們所撰著過的這些經教,將它們集要來宣說。接下來是『集要宣說』。之前是『依經教』,然後是集要的來宣說。所謂『集要』,就是精要的宣說,不特別深入的、廣大的宣說。對初學者來說,一下子說得太廣了,他們無法瞭解,所以集要來宣說。『集要』的意思,是對利根、鈍根,一切眾生都能夠容易瞭解,這是『集要』的意思。
2
|
於此未說昔所無
|
聲律吾亦不善巧
|
|
是故未敢思利他
|
為修自心著此論
|
剛剛這兩者:是寂天菩薩首先要『申禮供』(就是禮敬三寶),其次,『依經教集要宣說』,也就是『承諾著論』等等,都說完了,接下來是〝自謙〞的部分。這一部分,通常是撰著者不能一開始就說自己很了不起,或自言很厲害,所以能夠來寫這本書;故而要有一個自謙的偈文:『於此未說昔所無,聲律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思利他,為修自心著此論』。首句『於此未說昔所無』,是說《入菩薩行論》這裡所有的開示內容,都是佛菩薩或者以前印度的賢哲們、成就者們所說的法語。我只是依照他們所說的,而不是我自己隨便輕易說出來的。是按照他們所說過的,我集要來說。『聲律吾亦不善巧』是說:是不是這本論著文法非常的好、聲律非常的好、修辭特別的美呢?寂天菩薩說:『對聲律、文法,我也不是特別善巧』。除開這兩者,是不是經典的意義可以利益無量眾生,可以讓每個眾生都得到大利益呢?寂天菩薩說:『是故未敢思利他』──同樣的,他也不敢說有絲毫利益他人的心。那麼這三個原因都不是的話,是不是這個論著就沒有意義了呢?也不是!寂天菩薩接著說,他說這是『為修自心著此論』。寂天菩薩過去持續在修持菩提心,現在也持續在修持菩提心,同時未來也不斷要修持菩提心;所以他等於二六時中都不斷在精進修持菩提心。所以為了增長他的菩提心,為了修自心,寂天菩薩寫這個論著。
3
|
修善故吾之信力
|
循此亦得暫增長
|
|
善緣等我諸學人
|
若得見此將獲益
|
再接下來是〝生歡喜〞:『修善故吾之信力,循此亦得暫增長,善緣等我諸學人,若得見此將獲益』的偈子。這個偈子總結來說,是說寂天菩薩非常歡喜,寫這個論著是有大利益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在寫的時候,生起了『無造作的信心』,而且生起了『無造作的歡喜心』。這個無造作的信心跟無造作的歡喜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對『菩提心』生起了大信心,他對『菩提心』生起了大歡喜心。因為有這兩者──『信心』跟『歡喜心』,所以他覺得這個論典一定有它非常大的利益的,能夠利益很多人的。所以,在這裡他說『善緣等我諸學人』──〝等我〞就是說〝跟我一樣的〞;意思是說,很多比寂天菩薩更有學問的人或比他還更精通佛法的人,他們是不會要來讀這本《入菩薩行論》的。或是說比他智慧差的,或一些根器很差的人,他們讀這本《入菩薩行論》可能也讀不懂。所以這裡說『善緣等我諸學人』就是說和寂天菩薩一樣的,跟他智慧、精進一樣的人、有緣的眾生,如果能夠打開這本書稍微閱讀一下呢,他相信會有很大的利益的。
4
|
暇滿此身極難得
|
既得成辦人生利
|
|
倘若此生利未辦
|
往後怎得此圓滿
|
接下來是提到〝身依難獲之理〞:也就是說人身難得,它非常不容易得到。所謂『暇滿人身』,就是同時具備了『八有暇』、『十圓滿』,這樣的人身是難得的。偈子是『暇滿此身極難得,既得成辦人生利,倘若此生利未辦,往後怎得此圓滿』。在這裡我們說這個人身是非常難得到的,現在如果已經得到的話,這個人身具備很大的利益。為什麼呢?它不光是能夠利益自己,而且它能夠利益無量的眾生,就是依靠著這個暇滿難得的人身,我們今天的自利跟他利都能夠圓滿。反之,如果今天不能好好利用這樣一個暇滿難得的人身,來世要再得到是很困難的。同時,我們講說今生會得到這樣一個暇滿人身,這一定是過去生也作了很多功德、累積了很多善業之後,今生才會感得這樣的果報,來世還有沒有機會能得到這樣一個身體是說不定的。所以這個偈子就是要我們思惟『人身難得』,而且不要浪費這個難得的人身。
5
|
猶如烏雲暗夜中
|
剎那閃電明亮顯
|
|
如是因佛威神力
|
世間偶生福與慧
|
然後,再接下來是提到〝心依難生〞。這裡指的就是說依靠佛的加持力,我們最微細的善心要生起呢,都是很短暫、很剎那的。偈子是說:『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明亮顯,如是因佛威神力,世間偶生福與慧』。可以說在一個非常黑暗的地方、完全沒有光的地方,我們就好像在這樣一條路上走,這時候天空出現一點閃電的時候。剎那的閃電是很明亮的,但是時間非常的短暫,就好像它亮一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點點的路,我們能夠找到一點點的方向。但是這個光明、這個閃電是剎那的,時間是很短的。就像這樣一個譬喻,我們這樣一個輪迴中的人,受了很多苦,我們都想要出離輪迴的時候,可能想到說「我也要開始修持皈依了」、「我想要學習佛法了」或者「我想要開始禪修了」等等,這些善心都是剎那、剎那的生起。那這些剎那的善心是怎麼生起的呢?都是因為『如是因佛威神力,世間偶生福與慧』,才會暫時的生出這些善心。
6
|
以是善行恆薄弱
|
罪惡力大極難當
|
|
此非圓滿菩提心
|
何有他善能制伏
|
接下來是提到『菩提心生的利益』裡,首先第一個是說『菩提心』比其他善行都殊勝的利益跟原因在哪裡。偈子是『以是善行恆薄弱,罪惡力大極難當,此非圓滿菩提心,何有他善能制伏』。這個偈子主要是說『菩提心』它的利益是比其他的利益都大的。『以是善行恆薄弱』,這一句裡面所謂的〝善行〞,是指沒有以『菩提心』為發心的各種善行,可能包括了身的善行、語的善行等等。由於這些身跟語的善行,沒有『菩提心』作為開始的動機跟發心;所以呢,它是非常薄弱的,它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降伏各種其他罪惡的,所以說罪惡力大是極難當的。身身世世來,我們的身、口、意都造了非常多的惡業,要消除這麼大的──罪惡力大的身、口、意的惡業,我們要如何來降伏它?要如何來消除它?在這裡寂天菩薩提到說『此非圓滿菩提心』,意思就是說除了圓滿的『菩提心』之外,是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來消除這些大的惡業──我們身、口、意的惡業的,沒有辦法來對治的。就好像對抗一個很大的煩惱的時候或罪惡最大的惡業的時候,你的對治法門一定是要非常有力的;這裡最有力、最圓滿的對治法是什麼?也就是『菩提心』。這裡提到說除了圓滿的『菩提心』,沒有其他的善能夠來降伏這些大的惡業。這裡仁波切提到說,『此非圓滿菩提心』這裡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兩者合一的『菩提心』。
7
|
多劫仔細深思惟
|
諸佛見此最饒益
|
|
依此無量有情眾
|
順利獲得最勝樂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提到說:如果想要証得一切佛智、一切佛殊勝的果位呢,就一定要具備『菩提心』。偈子是『多劫仔細深思惟,諸佛見此最饒益,依此無量有情眾,順利獲得最勝樂』。在這裡提到『多劫仔細深思惟,諸佛見此最饒益』:可以說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有這些佛菩薩們,他們都主要是依此『菩提心』的教法而能夠成就一切佛的果位。過去的這些諸佛菩薩(已經成佛的佛陀、菩薩們),他們都是依照著『菩提心』的修持,才能証得殊勝的果位;同時,現在成佛的佛菩薩們,也是依此『菩提心』而能夠成就佛道的;未來將要成就的未來佛,如彌勒菩薩等等,也是主要依此『菩提心』的修持才能夠成就佛道。所以可以說:過、現、未三時,一切諸佛都是依『菩提心』而成就的。也可以說沒有『菩提心』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得到最終的果位。同樣的,〝依此〞──依照圓滿的『菩提心』,無量眾生也可証入佛的果位。
|
欲滅輪迴百種苦
|
欲除眾生諸不樂
|
|
欲享百種多樂者
|
恆時不捨菩提心
|
接下來是第八個偈子。這個偈子主要提到的是:上、中、下三種士夫,每一種士夫都要依止『菩提心』,才能得到各自圓滿的果位。偈子是『欲滅輪迴百種苦,欲除眾生諸不樂,欲享百種多樂者,恆時不捨菩提心』。這個偈子裡的第一個句子『欲滅輪迴百種苦』,提到的是下士夫的修持方法。下士夫眾生的修持者呢,就是希望自己要能出離輪迴,他自己發願要出離各種苦的行者,就可說是下士夫的行者(這是第一個句子──指下士夫)。第二個句子『欲除眾生諸不樂』是指上士夫,是最殊勝的上士夫的修持方式。他的發願是希望消除眾生所有各種的苦果之外,也要消除眾生各種的苦因。他有這樣的一個心,而且完全無我,只是想到眾生,是上士夫。接下來,第三個句子是『欲享百種多樂者』,這指的是中士夫。這裡的中士夫是希望自己跟他人,能享受百種的快樂等等。不管是下士夫、上士夫、中士夫也好,都是要恆時不捨『菩提心』。
9
|
輪迴獄繫苦有情
|
若生發菩提心已
|
|
即刻稱名善逝子
|
世間人天應禮敬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名實改變的利益〞。在這裡〝名實〞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具備了『菩提心』(具備了『菩提心』發心的眾生),他就可以稱為是『佛子』,就可以得到『佛子』的名稱。偈子是『輪迴獄繫苦有情,若生發菩提心已,即刻稱名善逝子,世間人天應禮敬』。這裡所謂的『輪迴獄繫』指的是輪迴跟監獄是一樣的,我們在這個監獄裡,如同牢犯手會被鐵銬所銬住是一樣的。這個比喻就好像說,我們在輪迴當中,也被手銬所綁住,這個手銬是什麼呢?也就是我們的『業』跟『煩惱』。『煩惱』裡主要的有『三毒』──貪、瞋、癡的『煩惱』等等。由它而引生出來的各種身、口、意等等的這些『煩惱』可以叫做『業』。所以主要是『三毒煩惱』,還有它周圍所引生的『業』。所以總稱叫『業煩惱』,就好像是輪迴監獄裡捆綁我們的手銬一樣。我們想從手銬或監獄出來──如果說這個輪迴裡的眾生,受著無量無邊苦的這些眾生,他們不管受多少的苦,如果他們能發起一念心、一個動機,說「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他要能夠成就佛道」,他要利益眾生、成就佛道的『菩提心』如果發起的話,那個當下他就不再是輪迴裡面的眾生了。因此他即刻稱名『善逝子』(他即刻就成為了『佛子』)。除此之外,同時世間的人天對他也會不斷的禮敬。
10
|
猶如最勝冶金料
|
垢身得此將轉成
|
|
無價至寶佛陀身
|
穩固執持菩提心
|
接下來有六個譬喻,也就是有六個偈子。透過六個譬喻的方式來說明『菩提心』是非常殊勝的。六個譬喻當中的第一個譬喻,就是比喻『菩提心』是像金是一樣的。偈子是『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至寶佛陀身,穩固執持菩提心』。我們說印度以前有一種金的這種料(水),是最殊勝精妙的。這種冶金的液體只要一點點,倒入或滴到鐵裡時,就能將所有的鐵轉變成金。這種最勝的冶金料能以一點點,將所有的鐵轉變成黃金一樣。以一點點金的料能將不好的鐵(我們說金跟鐵兩者來比的話呢,鐵是很便宜的,而金是很貴重的)轉成黃金,以此來譬喻鐵猶如我們的垢身(這裡的垢身是指充滿了業、煩惱、三毒等等污穢的、骯髒的這個身體,就好像鐵一樣),這裡的金(最勝的冶金料)是什麼呢?就比如像是我們的『菩提心』。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具備了『菩提心』的時候,具備這麼一點點冶金料的時候;這個『菩提心』就能把我們凡夫的身,當下轉變為菩薩身、上師的身、或者是佛子或者是菩薩子等等,成為是菩薩。因此用金(冶金料)來比喻『菩提心』的珍貴。
11
|
眾生導師無量慧
|
善觀此心最珍貴
|
|
諸欲脫離輪迴者
|
堅持至寶菩提心
|
接下來這個偈子提到以一個〝船長〞為喻──一個能夠知道方向的船長比喻。偈子是『眾生導師無量慧,善觀此心最珍貴,諸欲脫離輪迴者,堅持至寶菩提心』。以以前的印度來講,在大海當中有很多充滿寶物的小島。這個時候,如果要去找寶物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知道路的導師或者船長來帶領。這個導師、船長他能知道這個島上的珠寶什麼是最珍貴的,什麼是值得拿的,什麼是普通的,是不用拿,他能夠善能分別。因此,這裡的譬喻:猶如眾生的導師──佛菩薩們,他們是與能知道寶物的船長是一樣的,能夠知道分辨寶物的專家是一樣的。他以無量的智慧,善觀『菩提心』是最珍貴的。同時也提到說,所有希望離開輪迴的眾生,都要堅持這個最寶貴的寶物。所以這個偈子是比喻『菩提心』,猶如珍寶是一樣的。
12
|
餘善猶如芭蕉樹
|
果實生已將枯槁
|
|
菩提心樹恆生果
|
無有窮盡反增盛
|
接下來這個偈子,比喻『菩提心』好像〝如意樹〞一樣。比喻如〝如意樹〞它的善根是不盡的,而且不斷的增長。偈子是『餘善猶如芭蕉樹,果實生已將枯槁,菩提心樹恆生果,無有窮盡反增盛』。這裡的〝餘善〞指的就是說沒有『菩提心』為動機、為發心的所有善行,都可以稱為〝餘善〞。這些善行因為沒有『菩提心』為引導、為基礎,所以猶如芭蕉樹是一樣的。在這裡〝芭蕉樹〞的意思是說:它可能生了果一次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成長下去,整棵樹就會枯掉了。它的果實只生這麼一次,就好像沒有發『菩提心』所作的身、口的善行,是沒有辦法增長,沒有辦法延續的。相反的,如果具備了『菩提心』的善行呢,它是無量的,比喻是〝如意樹〞一樣的。所謂〝如意樹〞是說它不斷能增長,有各種果實會出生。好像說一個行者,具備『菩提心』來修持的時候,他在未成佛之前,所有的功德不會減少,而且會不斷的增長。這個比喻是說:沒有『菩提心』的善行呢,就是和〝芭蕉樹〞是一樣的;有『菩提心』的善行,就好像〝如意樹〞是一樣的。
13
|
縱使造作極大惡
|
如依勇士除畏般
|
|
依彼頃刻速解脫
|
謹慎之人何不依
|
接下來第四個比喻,比喻『菩提心』好像勇士,像具備大力量的人一樣,他能夠降伏、摧伏各種惡業。偈子是說『縱使造作極大惡,如依勇士除畏般,依彼頃刻速解脫,謹慎之人何不依』。就好像比喻說我們要去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這個地方可能充滿了各種壞人、強盜等等。如果說一個人去的話,那是很單薄的力量,而且會感到非常的害怕。如果這個時候有各種的很多朋友一起去,而且他們是非常勇敢的、非常勇猛的,而且具備各種武器,我們就絕對沒有問題的。一群人去的話,那是不用感到任何害怕的。所以呢,這好比依著這個勇士,能消除各種畏懼一般。而沒有具備『菩提心』的任何善行,就好像獨自一個人沒有朋友,要面對很多的惡業、要面對很多敵人一樣。有了『菩提心』,有『菩提心』為動機、發心的善行,就好像有這些朋友、有各種勇士在保護你是一樣的。這裡也提到說,如果我們過去可能造了各種惡業,或者做了很多壞事等等,但是依靠著『菩提心』的力量,或者依靠著比喻的勇士、朋友的力量的時候呢,那我們也是不用感到害怕,各種『業』也能夠得到消除。
14
|
菩提心如劫末火
|
剎那必毀諸重罪
|
|
智者慈尊諭善財
|
彼心利益無限量
|
然後,接下來這個譬喻,也就是第五個譬喻,比喻『菩提心』猶如劫末的大火一樣。在壞劫裡,最後的時候會有這個大火,在《俱舍論》裡有提到,在劫末時,有七天會不斷的燃燒大火。最後連須彌山等等、所有四大洲都會被燒毀掉,一點也不剩。如果一個人生起廣大『菩提心』的時候,不管他過去可能造作了『五無間罪』或『十不善業』等等各種大的惡業;但是因為他具備了『菩提心』的力量,就好像劫末的大火一樣,能將所有的惡業消除。這個偈子是『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必毀諸重罪』。
接下來第六個譬喻。前五個譬喻已經結束,第六個譬喻並沒有特別比喻出來,而是說其餘的這些比喻可以參閱其他的經典;就是說在其他的經典裡面,你可以找到各種譬喻。偈子是『智者慈尊諭善財,彼心利益無限量』。這是出自《大藏經》裡善財童子的故事,善財童子在這裡還有個名稱棍桑,是藏文另外一個名字。善財童子請問慈尊(彌勒菩薩)有關如何發『菩提心』的方法,慈尊也開示他:「發『菩提心』的利益是無限量」等等的開示,這個在經教裡有。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
──以上2004年1月14日開示於台北智慧金剛佛學中心
15
|
略攝菩提心
|
當知有兩種
|
|
願求菩提心
|
趣行菩提心
|
在最開始呢,首先要發起『菩提心』──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都能夠成就佛道,因此我們來聽聞殊勝的大乘法教。今天接下去要介紹的是『菩提心』的分類。偈子是『略攝菩提心,當知有兩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一般來說,『菩提心』的分類有非常多種,但總結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也就是『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兩種。首先『願求菩提心』的意思就是:為了一切眾生都能夠成就佛道,希望發願發起『菩提心』,就是在『果』上的願望,就是『願求菩提心』。第二個(『趣行菩提心』)就是:不光是發願為了眾生要成就佛道,而且在『因』上開始來修持、在『因』上行『菩薩行』(譬如『六度』或大乘的『見』、『修』、『行』等等,來修持)。所以,總結『菩提心』可以分為兩種──『願』跟『行』兩種『菩提心』。
16
|
猶如分曉知
|
欲行趣行別
|
|
如是智者知
|
二者依次別
|
再接下來,知道『菩提心』有兩種之後呢,有此比喻兩者是怎麼樣:偈子是『猶如分曉知,欲行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者依次別』。也就是以『願』跟『行』兩種『菩提心』比喻來說,『願菩提心』就是〝欲行〞──就是發一個心:我要到一個地方去、到一個城市去,想到〝我要去〞就是〝欲行〞,就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的比喻,就像是〝趣行〞,也就是說他真的開始走了,他不光只是〝想〞而已。如果光是〝想〞是無法到達的;但他真正可能開始走或者是乘車等等,開始往目的地行走了,這就是『行菩提心』。我們利益眾生也是這樣,不光只是發願「我要利益眾生」,這樣子還不夠,還要真正開始行持度眾的事業等等修持。所以『願』跟『行』,有兩種『菩提心』。
17
|
願心於生死
|
雖生廣大果
|
|
猶不如行心
|
相續增福德
|
再接下來要分別介紹兩種『菩提心』的利益。第一個,這個偈子是『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這裡首先介紹的是『願菩提心』的利益。『願菩提心』的意思就是「發願要利益一切眾生,要成就佛道」,這樣的一念心就是『願菩提心』。當這一念『願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就正式進入了『五道』裡的第一道,也就是『資糧道』。『資糧道』中又分大、中、小的『資糧道』。發起『願菩提心』屬於『五道』中『資糧道』裡的『小資糧道』的部分──已經進入『小資糧道』。偈子裡提到說,當『願菩提心』生起之後,它的利益是很大的,它指的是說當一個行者還在輪迴當中時,他如果生起了『願菩提心』,這個利益是很大的;但如果與『行菩提心』兩者相比的話,它不如『行菩提心』的『相續增福德』,沒有辦法跟『行菩提心』一樣。因此,這裡所謂「利益廣大」,是指行者在輪迴當中生起了『願菩提心』,這個功德很大,但不如『行菩提心』。
18
|
何時為度盡
|
無邊眾有情
|
|
立志不退轉
|
清淨受此心
|
19
|
即自彼時起
|
縱眠或放逸
|
|
福德相續生
|
量多等虛空
|
再接下來有兩個偈子是介紹『行菩提心』的利益。這兩個偈子分別是『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立志不退轉,清淨受此心』和『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指的是之前的『願菩提心』生起之後,也就是說「我發願要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這一念心已經發起了;光發起這樣的『願菩提心』還不夠,而且要發起「我為了要讓眾生能夠成就佛道,因此我要開始修持,真正進入大乘『菩薩道』的『見』、『修』跟『行』這三者」,真正開始行持。發誓說我要開始來做、開始來行持,一直不退轉的來受持此心的話,這就是進入了『行菩提心』的部分。因此,具備了這樣『行菩提心』的大的力量跟大的利益,所以接下來『即自彼時起』(就是生起了這樣的『行菩提心』之後呢),『縱眠或放逸』,就算是在睡眠當中,或者偶而會放逸,或者是嬉戲、玩耍等等情況出現;但是福德還是會相續的出生的,而且跟虛空一樣廣大。所以這裡主要是提到之前的『願菩提心』是有功德,但是利益並不是很大;再怎麼樣,如果說睡眠的時候或嬉戲的時候呢,還是會有障礙出生。但是如果是進入了『行菩提心』,真正開始修持之後的話,就算是睡眠或放逸、玩耍、嬉戲的時候,功德還是會相續而生,不會有中止跟斷除的情況。
20
|
妙臂問經中
|
為利小乘者
|
|
如來自宣說
|
此是極合理
|
接下來是提到『願』、『行』兩種『菩提心』利益都是非常大的,這不光只是他自己口上說說而已,而是真正在經典裡面佛陀曾經開示到、有說過的。所以接下來的偈子就是引經據典的來証明,也就是『妙臂問經中,為利小乘者,如來自宣說,此是極合理』。這裡引用了《妙臂請問經》,經典裡如來(也就是佛陀)為了利益小乘的行者(也就是為了讓小乘行者能夠進入大乘發起『菩提心』),主要開示了『菩提心』的教法。我們說大、小乘主要的差別在那裡?就在於有沒有發起『菩提心』。如果一個人發起了『菩提心』,他就進入了大乘;如果他沒有發『菩提心』,他就是小乘。所以真正大乘的『見』、『修』、『行』是非常甚深的,其根本就在於『菩提心』。所以如果一個行者要証得圓滿的一切佛智的果位的話,那小乘的行者是不行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具備圓滿的『菩提心』,他們沒有發起『菩提心』。所以大乘的根本或者說成佛的根本,就是『菩提心』。佛陀知道這樣『菩提心』的珍貴,因此在經典裡有這麼開示。
21
|
雖僅思消除
|
有情之頭疾
|
|
亦具饒益心
|
具福無窮盡
|
22
|
況欲除有情
|
無量不安樂
|
|
而且欲成就
|
有情無量德
|
因此再接下來也是要介紹『菩提心』的利益是非常大的,有兩個偈子:『雖僅思消除,有情之頭疾,亦具饒益心,具福無窮盡』和『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而且欲成就,有情無量德』。這裡提到的就是『菩薩行』裡面,譬如說我們發願要消除眾生所有的頭痛(頭疾),我們希望將它消除;光是這樣發願說要消除所有眾生頭痛的這樣一個心,其功德、福德也都是無量無邊的。更何況我們是為了要利益無量的眾生,要消除無量眾生所有的苦痛,這個功德、福德更是不用說明的了。
23
|
是父亦或母
|
誰具此益心
|
|
是仙或欲天
|
梵天有此耶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繼續提到說『菩提心』是很珍貴的,就算是父母、仙或梵天也都沒有。偈子是『是父亦或母,誰具此益心,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我們說凡是父母都會有關愛或愛護子女的這念心,但這一念愛的心或關愛的心,如果跟『菩提心』相比起來的話,父母的愛還是有限量的、有對象的來關愛。但是菩薩的『菩提心』,他所關愛的,他所愛護的、照顧的是無量無邊如虛空一般無量的眾生。因此他是無量的、非常大的。因此父母的這種愛心是不能夠比的。同時或者說像仙人、欲天或者梵天──梵天是所有神中最大的,可是梵天也都沒有這樣的『菩提心』。
24
|
眾生為自利
|
往昔如是心
|
|
夢中亦未夢
|
況為他而生
|
接下來是提到為什麼他們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就是剛剛提到的梵天、欲天、父母等等)?原因就是『眾生為自利,往昔如是心,夢中亦未夢,況為他而生』。意思就是說這些眾生(剛剛提到的神、天、或者父母等等),他們都沒有一念利益他人的這一念心。不要說對他人沒有這念心,就是自己要利益自己的──要對自己生起『菩提心』的這一念心也都沒有。像我們眾生都是在輪迴當中受著無量的苦,那綑綁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業』跟『煩惱』將我們的手緊緊的捆住,而受著無量的苦。但是如果首先自己對自己沒有想到說「我要脫離這個苦,我要出離輪迴」的心的話;那是更不可能會生起一念「我要利他」,或是「希望眾生都能脫離輪迴」的心。主要的,所謂利他的『菩提心』是更不可能會生起。就好像在夢中亦不可能會夢到是一樣的。
25
|
他人為自利
|
亦無利眾心
|
|
殊勝此心寶
|
昔無稀有生
|
接下來是說:已經生起了『菩提心』,要感到非常歡喜、非常的高興。這個偈子是『他人為自利,亦無利眾心,殊勝此心寶,昔無稀有生』。這就好像之前提到的兩個偈子:世間的父母、仙、神、梵天等等,他們連不要說利益他人的心沒有生起;他們就算是自利──自己要出離輪迴的心也都沒有生起。那更何況說我們現在已經依止了『善知識』,聽聞了各種口訣、教授之後,生起了這麼一個殊勝的『菩提心』,這真正非常殊勝難得的,要感到非常高興的!
26
|
眾生安樂因
|
除苦妙甘露
|
|
珍貴至心寶
|
其福何能量
|
接下來是提到說:『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廣大的,不是任何其他的福德能夠來比擬的。偈子是『眾生安樂因,除苦妙甘露,珍貴至心寶,其福何能量』。偈子所提到「眾生安樂的因」,這裡所謂的〝安樂〞,除了暫時的安樂,還有究竟的安樂。不光是暫時的安樂,而且究竟圓滿的安樂也都能夠得到。『菩提心』就好像是能夠消除各種痛苦的甘露是一樣的。這裡〝甘露〞,也像是藥一樣。所以當我們具備了『菩提心』之後,那這個『菩提心』也就是我們除苦的因,也就是除苦的藥。因此這樣子一個『菩提心』的利益非常之大。其他的福德──像是聲名、力量、各種的權力、錢財等等這些福德,我們得到時,所得到的可能只是短暫的快樂,事實上更多的痛苦會隨之而來。這不是究竟的一種快樂,所以真正究竟的快樂,可以說就是『菩提心』這種快樂。
27
|
僅思利眾生
|
福勝供諸佛
|
|
何況勤精進
|
利樂諸有情
|
接下來提到說:『菩提心』的利益呢,甚至比供養諸佛菩薩還來得大。偈子是『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這個偈子是說,如果能夠發願或者真正利益無量眾生,這個利益是非常大的;或者說我們只是心中想到發心:「我要利益無量眾生,我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成就佛道」,這樣的一念功德,它事實上比供養諸佛的功德,都要來得大。
就好像在《三摩地王經》上,佛陀曾經說過一個偈子;偈子的大意是:如果我們用無量無邊的供燈,來供養所有一切三世佛菩薩,而且所供的燈是遍滿一切世間的,這樣子不斷的來做供養,這是有利益的嗎?佛陀說:「這是有利益的」。但是佛陀接著說:「如果一個人、一個菩薩,他就是坐在那裡,心中只是發了一個心真誠的說:「他要利益一切眾生,要修持所有的『菩薩行』,要幫助所有的眾生成就佛道」──這是剎那間他生起這樣一念大的『菩提心』,他的剎那『菩提心』的功德,甚至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供燈,而且持續的供養一切佛菩薩的功德,都來得大。
28
|
雖有除苦心
|
卻是急趨苦
|
|
因癡雖欲樂
|
毀樂如滅仇
|
接下來的偈子提到說:所有的眾生由於他們的『愚癡』跟『無明』,所以不知道如何消除各種的痛苦,也不知道如何真正的得到快樂。偈子是『雖有除苦心,卻是急趨苦,因癡雖欲樂,毀樂如滅仇』。首先我們解釋前兩個句子『雖有除苦心,卻是急趨苦』。我們可以說所有的眾生,每一個人都想要離開各種的痛苦,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都是想要離苦。我們知道苦有很多,比如說身的苦、病的苦、或者心上的各種痛苦等等,非常的多。我們都希望消除它,能夠得到身心的安樂跟快樂。但是我們說:要消除身上的苦或心上的苦,首先要知道這個苦是從何而來的;也就是說要知道這個苦的〝因〞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一切『苦果』的〝因〞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知道如何消除這樣的一個苦。就譬如說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病因是什麼。如果說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食物吃得不對,我們一直在吃不健康的食物,那我們就會一直得這樣的病。所以如果要健康,要讓這個病好的話,那首先就要從〝因〞上──也就是開始吃一些健康的食物,這個病才會好。就好像這樣的譬喻,我們在輪迴當中受各種無量的苦,身的苦、心的苦等等,要消除這些苦,首先要知道它們的〝因〞是什麼?它們的〝因〞就是我們的『業』跟『煩惱』,要斷除這個『業』跟『煩惱』,就能夠除苦。接下來兩個句子是『因癡雖欲樂,毀樂如滅仇』。所有的眾生也都是一樣,都想要得到快樂,諸如身的快樂、心的快樂等等,都想要得到。但是這樣子的一個快樂──身、心的快樂,它的〝因〞是什麼呢?我們說快樂的〝因〞就是要我們身、口、意『三門』都要行善。要行善就是指要積聚『二種資糧』──『功德資糧』跟『智慧資糧』。當我們懂得積聚這『二種資糧』的時候,那我們就可以真正得到究竟的快樂。這也不能只是想想而已,而是真正要來行持、要來做。但眾生由於他可能只是想說要得到快樂,但是卻不知道如何來行持或積聚兩種資糧。所以他的『無明』就在作祟,所以『無明』看到這些苦呢,那就好像是「毀樂如滅仇敵」是一樣的。
29
|
於彼乏樂者
|
多苦諸眾生
|
|
欲令滿諸樂
|
斷彼一切苦
|
|
愚癡亦令除
|
豈有等此善
|
|
安得似此友
|
豈有如此福
|
接下來有兩個偈子,主要是提到說:『菩提心』的利益是沒有任何其他可以來比擬的。偈子是『於彼乏樂者,多苦諸眾生,欲令滿諸樂,斷彼一切苦,愚癡亦令除,豈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豈有如此福』。就像之前所提到的兩點:第一個是,眾生都想要得到快樂,但是都不知道快樂的因是什麼,要如何去行持快樂的因。第二個是,眾生都想要除苦,但是也都不知道苦的因在哪裡,所以沒有辦法除苦。因此,眾生都是在『無明』當中──在『無明』當中的眾生,它想要除苦,但是沒有辦法除掉。因此,知道除苦的方法、得到快樂的方法,那就是『菩提心』。我們可以說,不知道怎樣除苦,其根本就是『無明』;等於說輪迴的根本就是『無明』。所以當我們具備了『菩提心』的時候呢,那這個『菩提心』是沒有任何的善可以比擬的。而且它也沒有任何其它的「朋友」可以比它更殊勝的了。也沒有以它更大的福德的。
30
|
若人酬恩惠
|
尚且應稱讚
|
|
未託自為善
|
菩薩何須言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提到說:猶如我們世間人會說:「一個具備善心的好人,他是值得讚嘆的」。如果說這樣一個善心的好人,都是值得讚嘆的,那更不用說是一個發起『菩提心』的菩薩,那更是值得讚嘆的。所以偈子是『若人酬恩惠,尚且應稱讚,未託自為善,菩薩何須言』。這裡就好像說〝世間的好人〞以一個比喻說:如果說有一個很窮困,經濟不好的一個人。有一天,一個很富有的人幫助了他;給了他一些錢,慢慢幫助他之後,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慢慢的成長,慢慢的也賺到一些錢。他會想到說「以前窮困的時候,有人幫助過我,我現在要感恩圖報,我要回報他」。對這樣懂得知恩回報的人,我們會說這個人他是一個好人,是很有感恩心的一個人,他是值得讚嘆的!這是以世間來講。更何況說是一個菩薩,菩薩是怎樣呢?『未託自為善』。也就是說,他要幫助別人,他的這個『菩提心』──要救度眾生的心,是沒有人要他這麼做的。而且他心中也完全沒有想到要得到任何回報。而且他就是隨時的、就是自然的在做,他自然的在行持幫助眾生法門。而且幫助眾生不是一個、兩個,是無量的眾生。而且時間也不是短暫的,而是在未成佛之前,輪迴未空之前,他都要幫助眾生。因此,這個是更不可思議,更需要讚嘆的。
31
|
長予少眾食
|
輕侮剎那施
|
|
令得半日飽
|
人敬云行善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談到世間的善行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有一個介紹。偈子是『長予少眾食,輕侮剎那施,令得半日飽,人敬云行善』。這樣一個布施的情況,以前在印度也好或者歷史的故事上,或者到我們現在都可以看得到:譬如〝布施〞,像是國王或很有錢的人,他會布施給這些貧困的人。譬如布施給他們吃的東西、食物等等。偈子裡首先提到說『長予少眾食』,〝少眾〞指的就是富人在布施給窮困的人的時候,這個窮困的人不是無量無邊的,而是數得出來的。最多可能幾千人或幾百人而已,它是有一個數量的。比起像是佛菩薩發願要利益無量的眾生,那是不能比的;所以這裡是說〝少眾食〞。同時在給的時候,他是帶著輕侮的心的──可能在語言上面、或在行為上面,在行為上他甚至還會鞭打,或者在語言上很沒有禮貌,那他是帶著〝輕侮〞的心來給的。或者他是剎那給的,〝剎那〞指的說短時間的在給。給了一下子,可能是中午一點吃的,下午就飽了等等。或者說是『令得半日飽』,〝半日飽〞的意思也是說普通的一些食物、給的一點點的食物,吃了一下子,馬上又餓了的這些食物。可能是,好的食物國王留著吃,不好的才會給這些窮人們吃。他只是〝少眾食〞,而且是〝輕侮〞、〝剎那〞,而且是〝半日飽〞的來給;光是這樣子,這個國王或者富人就會得到眾人的讚嘆。
32
|
況恆長施與
|
無邊有情眾
|
|
善逝無上樂
|
滿彼一切願
|
接下來提到菩薩的『菩薩行』是更要值得讚嘆的。偈文是『況恆長施與,無邊有情眾,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在這裡第一個提到的是「無邊的有情、無量的有情」。菩薩發願要幫助的有情是無量無邊的。就好像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提到的偈子說:「首先,虛空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就像虛空一樣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所在的地方,他的『煩惱』、各種的『業』也是無量無邊。同樣的,因為『業』跟『煩惱』所生的苦也是無量無邊的。因此,菩薩要發的願就是要幫助所有無量無邊的眾生的苦痛跟『業』、『煩惱』都要將它消除。這就比喻說:好像我們在草地上,如果有一塊大石頭,當你把它翻起來的時候,一翻開,可能就有無量的蟲、無量的眾生在下面。所以說,佛菩薩所發的菩薩的願是不可稱量的、是沒有辦法算的、是無量無邊的。而菩薩所發的願就是這麼的廣大,他不會畏懼說要發這麼大的願、幫助這麼多的眾生;而發的願就是為了無量的眾生,這是第一個──是〝無量〞。第二個──是〝長時間〞。也就是說他長時間的,在未成就佛道之前,都要長時間的來利益眾生,而且精進永遠不退。第三個──是他能滿一切眾生的願望,不像之前提到的富人所給的飯只是〝半日飽〞而已。那佛菩薩所提供的法,可以說是真正甚深的『見』、『行』、『修』等各種的法門。而且是在因上圓滿、果上圓滿的法門。能夠幫助無量的眾生滿一切的願。
33
|
於菩薩施主
|
若人生惡心
|
|
佛言將住獄
|
劫如心生數
|
接下來偈子提到:如果我們對一個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菩薩,生起惡念、惡心的話,他的苦果也是會投生到惡道裡面去的。這個偈子是『於菩薩施主,若人生惡心,佛言將住獄,劫如心生數』。首先提到〝菩薩施主〞,這裡比喻菩薩像是〝施主〞一樣,可以說對眾生最大的施主就是菩薩了。所以說如果我們對於這樣的〝菩薩施主〞,起了瞋心或起了惡心來對他的話,佛陀說:「對他(菩薩)生起瞋恨心的這個人,如果只是剎那生起了這個惡心,他就會有一劫投生到地獄、惡道去;如果兩個剎那生起惡心的話,也就會有兩劫的時間在地獄裡面」。所以這樣一個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
34
|
若人生至信
|
其果較前增
|
|
佛子雖逢難
|
善增罪不生
|
接下來這個偈子是說:相反的,如果對『菩提心』生起大信心的話,利益是更大的。這個偈子是『若人生至信,其果較前增』──首先是這兩個句子。就像之前提到的,相反來說:如果對於佛菩薩或一個行『菩薩行』的人,能夠生起很大的信心的話,就像之前所提到如果生了〝惡心〞多少剎那的時間,也就會落入惡道多長劫的時間;相反的,如果生起〝信心〞多長的時間,那他的果報跟功德更是非常廣大的。接下來這個句子是提到『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這是說如果一個人他對一個菩薩,有想要害菩薩的心──譬如他想用身、口、意各種不好的行為來對這個菩薩,希望能傷害到他,希望他(這個菩薩)的身口意也能有罪惡;但是不管這個人如何透過身、口、意的行為來傷害這個菩薩,這個菩薩還是能將這個罪轉變為善,而且會更增長他的善行跟善功德。
35
|
凡生此心寶
|
我禮彼人身
|
|
傷其亦予樂
|
皈依彼樂源
|
再接下來這個偈子提到:要禮敬生起了『菩提心』的人。因此偈子的前兩個句子是『凡生此心寶,我禮彼人身』,這個是第一部分──是〝禮敬〞。也就是誰只要生起為了利益眾生的『菩提心』的話,那他是值得來禮敬的,值得來禮敬這樣一個菩薩。第二個部分的句子是『傷其亦予樂,皈依彼樂源』。這是說就算一個人傷害了一個菩薩,或者是透過身、口、意的行為傷害了一個菩薩,他可能暫時的會落入到惡道去,但是究竟還是會得到快樂。這個原因是什麼呢?由於,就像經典裡所記載,不管與菩薩有善的、惡的緣,只要是結上了這個因緣,那縱使暫時可能會落入惡道,但是究竟都會得到快樂的因緣。就像過去佛陀在世的時候,很多佛菩薩也都有發這個願──那時候都會有故事,譬如說有人傷害了一個佛菩薩,這個佛菩薩對於傷害他的人,通常都會發出一個善願說:「希望他不要落入惡道的苦,希望他將來能投生善道」。也因此,這句話說『傷其亦予樂』,意思就是佛菩薩們透過他們發願的力量,眾生就算傷害了他,但因為佛菩薩的願力,他最後也能得到快樂。這個就是第一品,就是《菩提心生的利益品》,到這裡第一品圓滿結束。
因此,我們可以說基本上《利益品》它是可以放在十品的哪一品都可以。但是為什麼今天《入菩薩行論》首先第一品(第一個)就要講說『菩提心』的利益呢?它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要放在第一品來說呢?因為我們說初學者剛進入『大乘』,要發起『菩提心』的學習的時候,首先要給他一個好處、給他一個利益,然後他才會甘心的來進入。就像眾生要做一個事情的時候,他先要知道做這個事對他有好處嗎?對他有利益嗎?這是世間一般人普遍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同樣的,當我們想要來修持、行持大乘的『菩薩行』的時候,那我們要修習『菩提心』之前,也是一定要先知道『菩提心』的利益是什麼?功德是什麼?然後,生起歡喜心,生起信心,才能順利進入修持『菩薩道』的方法。所以第一品要開示『菩提心』的利益。
那之後幾品,仁波切是說將來有機會,希望將後面幾品都開示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說《入菩薩行論》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論。過去在西藏很多的大成就者、或者修行者,就只是依靠此論──這麼一部《入菩薩行論》,他就能夠得到成就。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由於時間的關係、大家工作的關係,要再讀很多很多的大論,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實上,我們就可以依止《入菩薩行論》來修持,因為《入菩薩行論》裡面清楚的開示了『大乘菩薩行』裡面的『見』、『行』、『修』等等的次第。都非常清楚的開示出來!就好像古代這些西藏大成就者們,他們在自修、修持上來說,就是依靠《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典。他們在早晚課誦讀的也是這部《入菩薩行論》;他們為別人說法開示,也是說的《入菩薩行論》;他們想要利益他人、要找方法利益他人呢,也是依靠《入菩薩行論》。所以說,《入菩薩行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加持力非常大的一部經典。仁波切說他小時候學習《入菩薩行論》,他的傳承是跟隨創古仁波切所學的。
各位有沒有問題?
﹝問題一﹞:(因聽不清楚錄音中問題之確切內容,根據是日之聽聞,擬其大意為:在世俗生活裡諸如遇到考慮個人人事升遷等情況,往往會與『菩提心』利益他人之要求相違,該怎麼辦?)
《回答》:針對這個問題,仁波切提到說:『輪迴』跟『世間』的本質就是這樣子,也就是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多,而不會想到他人。就像我們說如果你是一個商人,你要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就一定要想到自己要得到利益,生意才會做得好,這個時候是不可能談到『菩提心』的。仁波切說:但是還是可以透過在工作當中──首先,雖然一開始都是想到完全是利益自己,不會想到他人;我們可以早上一起床的時候,就可以先觀修『菩提心』,然候也做懺悔,就是說希望今天的行為不要違犯『菩提心』。到了晚上睡前的時候,也可以回頭想一想:今天一天裡來,我做了多少事情是為了自己,多少事情是為了他人,仔細的反省跟檢討。並且依靠一些對治的方法,來提起自己的『菩提心』,提起自己的正念、正知等等。仁波切講說:透過這樣子,早上起來〝發願〞跟晚上睡前的〝懺悔〞;那慢慢的──我們是不是如果生意上有賺到錢、資金足夠的話呢,我們試著就開始多做功德:供養三寶、或者說多幫助一些苦難的眾生。透過這個機會積聚善業,那慢慢慢慢的就會有法的善的因緣會出現,那麼這個利益是蠻大的。所以仁波切有提到說:在工作當中──在完成世間輪迴的工作當中,要完全有『菩提心』,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透過慢慢的反省、檢討,知道自己沒有『菩提心』而懺悔、多做善行、多發起『菩提心』的話,仁波切說:這個就是修持,這就慢慢有功德。
﹝問題二﹞:(略)
《回答》:仁波切說:那要看情況來幫助他。對一個沒有皈依、不是佛教徒這樣一個世間人呢,第一,可以多跟他開導有關利他的心、或者說不要傷害別人、要有善心善行的這種觀念,可以試著多跟他來開導、來講。但事實上,有的人他還是不太喜歡聽這一些;你愈說要幫助別人,不要害別人,反而更增加他的瞋心、不高興的心的話呢,這種時候就用第二個方法,就是多幫他迴向跟祈禱。這時候透過你自己的修持、自己的善心,你發願希望說這位先生(這個人)他的心中能夠生起『菩提心』;他的『無明』、他的『煩惱』能夠慢慢的降伏;他的智慧光明能夠生起;甚至可以幫他發願說:「希望佛菩薩身、口、意的加持,都能夠加持他的身、口、意,轉變成為清淨的」等等──可以幫他發願。
﹝問題三﹞:(略)
《回答》:對於這個問題,仁波切是說:要讓我們的『菩提心』持續的方法,是要不斷不斷的來禪修『菩提心』。好比我們修『菩提心』,剛開始,在一般的時候好像有一點『菩提心』。但是一遇到狀況出現了,這個『菩提心』也不見了。或者一個人自己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修得非常好;但是一遇到討厭的人的時候,這個『菩提心』也不見了。這就代表說我們還沒有真正得到這個珍貴的『菩提心』,依照經教裡佛陀所開示的有一個次第,我們說生起『菩提心』之前要生起『慈悲心』。這個次第可以先從我們的父母開始,要對父母要生起『慈悲心』,或者說對我愛的人、我比較喜歡的人比較容易生起『慈悲心』;然後接下來是要對陌生人、你不認識的人也要生起『慈悲心』;再進一步,要對於你討厭的人也要生起『慈悲心』;然後再進一步,要對所有眾生都要生起『慈悲心』。這是一個長時間不斷的觀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次第。慢慢這樣子去做的話呢,最後才會得到一個不變的或者說堅固的『菩提心』。這樣子一個次第的修持,不是說幾個月就可以辦到的事情。它是要不斷的、持續的來修持的。
──以上2004年1月15日開示於台北智慧金剛佛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