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2:01: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22:00:47   編輯部

(三十六之二)

巳二、是他安樂因故不應不欲(分二)

午一、不欲他樂則壞己樂

午二、故應欲他安樂

午一、不欲他樂則壞己樂(201“)

偈頌:謂他亦得樂,若汝厭彼樂,則應不予酬,見不見皆失。

正文,或:「因讚揚,其受讚者亦得。」上一段提到的是,我們要懂得去觀察敵人的功德,更進一步的讚揚敵人。但這時有人回答說:如果讚揚敵人,雖然在當下,我的內心也會感到安樂;但是受到讚美的人──也就是我的敵人,他的內心也會因此而得到快樂,但我不想要讓他的內心獲得快樂。若汝厭他獲得彼樂於己僕施予酬勞亦令安樂,故停止予勞等,如果你不想要讚美別人的原因,是因為你不想要讓他獲得快樂的話,「若汝厭他獲得彼樂」,如果你不想要他人獲得這種快樂,「則於己僕施予酬勞亦令安樂」,那以世間的角度來說,一個人他請了另外一個僕人來協助他,這時他不應該給予僕人任何的酬勞,「故應停止予酬勞等」,因為給予僕人酬勞,也會讓僕人的內心感到歡樂,所以這時我們應該停止給予酬勞的這個動作;因不予故,今生僕役不務其事,己於來生不享安樂。但由於我們不給他人酬勞的緣故,這時以今生的角度來說,我們所請來的僕人,他就不會做我們想要達成的這件事情,「己於來生不享安樂」,而且這本來就是他所應該獲得的酬勞,如果我們不給他的話,這對我們的來生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見」謂今生,「不見」謂來世,樂皆退失。在偈頌裡有特別的提到「見、不見」,所謂的「見」是指今生,「不見」是指來世。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他人獲得快樂的話,不管是從今生的角度,或者是來生的角度,對我們而言都只有傷害,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平時,如果我們過於的重視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不要說是來生成辦解脫,或是一切遍智的佛果,就連今生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也沒有辦法獲得任何的快樂。

午二、故應欲他安樂

偈頌:他讚吾德時,亦欲彼安樂;讚他功德時,我卻不欲樂。

對於這一段偈頌的解釋,正文的原文,從字面上看起來似乎有點難懂,所以我們先將正文唸過一遍。

德時亦欲讚者安樂;當吾他功德時,讚歎者我卻不欲樂,此不合理且相違故,應如讚我故欲他喜,如是讚他我亦生喜。在解釋的同時,配合《入行論》的另外一部註解,首先「他人讚歎吾功德時,亦欲讚者彼心安樂」,這當中的「他人」,最主要指的是我們的敵人。當敵人在讚歎我們的功德時,「亦欲讚者彼心安樂」,不僅我們的內心會生起快樂、會生起歡喜,更進一步的,我們甚至會希望讚歎我們的人──也就是敵人,他也能夠獲得快樂;「當吾讚歎他功德時,讚歎者我卻不欲樂」,但是輪到我們要讚歎敵人的功德時,讚歎者我,因為內心中的嫉妒以及不滿,這時我們甚至會跟自己說,我寧可不要這樣的快樂,我也不要讚歎他。「此不合理且相違故」,這當中的「此不合理且相違故」最主要指的意思是,平時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敵人?我們希望敵人他不要獲得快樂,這是我們所安立的宗。但是當敵人在讚歎我們的功德時,這時,我們會因為內心的歡喜,更進一步的也希望他獲得快樂,所以這並不符合,我們當初所立下的宗;更進一步的,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時時刻刻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快樂,縱使是再小的快樂我們都不想要放棄,但是輪到我們要讚歎敵人的功德時,「讚歎者我」卻因為內心當中生起了嫉妒,而不想要當下讚歎他人的快樂。所以不管是前面的兩句話,或是後面的兩句話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相違的。

「應如讚我故欲他喜,如是讚他我亦生喜」,所以應該如同其他的人在讚歎我的時候,我會希望他的內心當中生起歡喜,而他人確實也會因為讚歎我而心生歡喜;相同的道理,「如是讚他我亦生喜」,如果能夠打從內心底,透由觀察別人的功德,而讚歎他人,縱使他是我們的敵人,但是在讚歎他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心也會生起歡喜。但平時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心中的「愛我執」過度的強烈,所以要我們讚歎敵人的功德,這對我們而言是很難辦到的一件事。但是我們應該要慢慢的去練習,去欣賞其他人的功德,尤其是我們敵人的功德。縱使你在當下沒有辦法口頭去讚美他,但是在內心中,看到他人的功德時,應該生心歡喜。

辰二、斷除不忍彼成辦樂

偈頌:初欲有情樂,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

正文,初欲安置一切有情於無上樂而發菩提心,承許修學諸菩薩行,在修學大乘法的最初,一開始,我們是為什麼要發起殊勝的菩提心?發心,它的目標並不是為了自利,而是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們希望藉由發心,更進一步的修學廣大的菩薩行,而將一切有情安置在無上的佛果大樂當中;雖然我們當初的想法是如此,然今有情自獲少許安,成辦所欲,汝又何故反瞋?但是現今周邊的有情,在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情況下,透由自己的力量,能夠獲得少許的安樂,成辦他想要成辦的事情,這時為什麼我們要對他人獲得安樂、成辦所欲的這一點,生起瞋恚的心呢?理應歡喜。一開始,我們所立下的誓願,是希望一切的有情能夠獲得無上的安樂,但是平常我們的行為,剛好是顛倒過來的;當有情他能夠透由自己的力量,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安樂時,我們卻內心當中生起嫉妒、不滿,甚至是瞋恨。

辰三、斷除不忍彼獲利養(分二)

巳一、思維成辦己所欲事(分三)

午一、應喜有情自獲利養

午二、譬喻

午三、若不欲則壞菩提心

巳二、思維無己不欲

午一、應喜有情自獲利養(202“)

偈頌:欲有情成佛,成三界供處;見得微少利,何故生憂惱?

正文,既已承許誓願「有情成佛三界」,過去我們曾經在十方諸佛菩薩的面前,立下以下的誓言,我們立下的誓言是:「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夠早日成佛,而成為地下、地面、天上一切人天的供養處」,則彼等有情略得微少利養,何故於此心生憂惱?既然我們過去在十方諸佛菩薩的面前,立下了這種誓言,那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其他的有情獲得少許的利養時,內心當中要生起嫉妒、憂惱,甚至瞋恨呢?由此成辦少分己所欲事。周邊的有情,藉由自己的利益,獲得自己想要追求的快樂,其實是在幫助我們完成當初我們所立下的目標。所以既然周邊的人,不管是敵人或者是親人,他們都是在幫助我們完成當初所立下的目標的話,為什麼我們要對此心生憂惱呢?所以藉由這段文,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周邊的親人、敵人,或者是我們不認識的人,當我們看到周邊的人,他能夠享有他想要追求、他想要享受的快樂時,不管他跟你之間是什麼關係,我們的內心中,都要因此而感到歡喜;更進一步的想到,他是在幫助我們完成,當初我們所立下的誓言。

午二、譬喻

偈頌:汝應養育者,當由汝供給;若由親養護,不喜反瞋耶?

正文,應養育者,如子女等,當由汝供給,在正文的第一段提到的是,比方平時我們所應該養育的對象,不管是子女或者是父母,應該是由我們自己來供給衣、食、錢財扶養他們;汝不須供彼,而由親養護,豈反瞋?如果這件事情,不需要我們親自去做,而有人願意代為養護的話,這時你會對幫助你的這些人,生起瞋恨心嗎?應該是不會的。相同的道理,當我們在之前立下了誓言,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早日成佛,並且希望他們都能夠獲得快樂時,這時周邊的有情,在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情況下,自己成辦了他們想要追求的快樂;既然是如此,他是在幫助我們達到目標,我們為什麼要對他生起瞋恨呢?應生歡喜。

午三、若不欲則壞菩提心(203“)

第三個科判,「若不欲則壞菩提心」。如果我們不想要他人獲得快樂,這時我們的心中是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的。

偈頌:不欲眾獲利,豈欲證菩提?若人瞋他財,豈有菩提心?

正文,若人不欲眾衣食等少許養,豈欲令彼菩提?如果平時,我們不想要周邊的有情獲得衣食等少許的利養,這時我們怎麼會打從內心底,希望他們證得圓滿的菩提呢?若人瞋他有少許,則彼豈有欲置一切有情於菩提之菩提心耶?如果我們因為他人獲得了少許的財物,而對他人生起瞋恨的話,這時我們怎麼會為了要利益他人而生起菩提心呢?此壞菩提心故,應於他人所獲利養,勵力斷除嫉妒之心。內心當中生起嫉妒、瞋恨,會破壞我們內心當中的菩提善心,所以平時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斷除心中的嫉妒之心。嫉妒他人所獲得的圓滿快樂,這種心態是非常要不得的一種心態,所以平時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斷除這一顆惡劣的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