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0:19:03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第3講)(下冊)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三)2013年4月7日上午(大悲精舍)

文殊怙主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有提到:

若披堅固不退精進甲,教證功德增長如初月,

一切行儀皆具足義利,所作事業悉能如意成。

了知此理佛子應勤修,滅除一切懈怠大精進,

瑜珈行者我如此修持,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

            這個偈頌在《菩提道次第略論》後面附錄(405末2行)。

寂天論師所造的《入行論》裡,在〈忍辱品〉以及〈精進品〉當中講到了很多的內涵,而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忍辱度以及精進度的時候,幾乎將〈忍辱品〉以及〈精進品〉裡面所有的偈頌都引了出來,並且作詳細的解釋,在解釋的時候配合著科判,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實修這兩品最主要的精華。如果我們在研閱《菩提道次第廣論》忍辱度以及精進度這個部分時,能夠配合《佛子正道》來研閱的話,我相信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昨天我們在第16個偈頌有看到:「無怯資糧軍,專修令自主」,這個偈頌裡首先提到的是「擐甲精進」,接下來「加行精進」,並且在正修時必須以「正念正知專注行持」,最後透由恆常的修習能夠讓我們的「身心獲得自主」。這個偈頌的內涵與我們所引的《菩提道次第攝頌》的內涵,是完全相同的。

在《攝頌》裡第一句話提到的是,「若披堅固不退精進甲」,這句話最主要強調的是「擐甲精進」,也就是在還未行善之前,我們在心中必須要提起心力,告訴自己我可以行持這樣的善行,所以這個部分是提到擐甲精進。第二句「教證功德增長如初月」,是提到了「加行精進」,生起了心力之後,我們必須廣泛的累積福智二種資糧。第三句「一切行儀皆具足義利」,並且在正行的當下,透由「正知」以及「正念」,讓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對於這一點我們進一步的提到,我們在修持菩薩行的過程中,必須透由「正念」讓心能夠安住,並且在安住的同時透由「正知」來作揀擇。所揀擇的是,我們的行為(無論是身語意)是否與菩薩行相違,這必須透由正知來作揀擇。如果平時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最後「所作事業悉能如意成」,我們的身心都能夠獲得自主,我們想要成辦的功德能夠藉此來成辦。

如果我們能夠讓身心堪能,這時在行善的當下,我們就不會感到疲倦或者是厭惡。提到了這一點,進一步的提到,菩薩在行持菩薩戒的時候,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作介紹:以「共」的角度而言,菩薩最主要行持的是「斷惡行戒」,也就是時時刻刻要揀擇自己的行為,無論是身、語、意任何一門,是否有違反菩薩行?以「不共」的方式,最主要是要「斷除自利的意樂」,也就是當下的所作所為,不僅是要趨向於善,而且在行善的當下必須斷除自利的意樂,以這樣的方式來行持菩薩行。

        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提到:現今還是有人能夠介紹,透由空正見能夠持續的讓地道功德增長的內涵,也就是透由空正見努力實修之後,能夠從資糧道、加行道、甚至登地的內涵,現今還有人可以介紹。但是在近代似乎已經聽不到,有人能夠將菩提心的教授配合著六度來作介紹,所以為什麼大師在介紹六度的時候,會講得如此的詳細,原因也是如此。大師依著文殊菩薩以及他的根本上師仁達瓦的教授,很仔細的為我們介紹六度的內涵,並且在還未介紹六度之前,引了《經莊嚴論》的偈頌,很仔細的告訴我們,修學六度的次第以及六度的數量決定等道理。並且在講述忍辱度以及精進度的時候,將《入行論》中幾乎所有的偈頌,都引出來詳細的作了解釋。所以各位平常如果沒有多餘的時間研閱其他的經論,我們就應該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作為我們修學的主要核心。

我的上師窘涅仁波切,他曾經在講法的時候有提到,如果各位沒有時間閱讀其他的經論,我們應該仔細的研閱《菩提道次第廣論》。並且在研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同時,配合著大師所造的科判,以科判配合文義的方式來修學,這樣的修學方式已經夠我們一輩子修行了。

        提到大師最主要的兩位上師:一位是文殊菩薩,一位是仁達瓦上師。我認為大師跟這兩位上師,他們的心續應該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他們是同一個心續;只不過在我們凡夫的面前,呈現了不同的面貌。提到了仁達瓦這位上師,這位上師當時在西藏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大智者,他精通《量學》、《現觀》以及《中觀》,也是大師最主要的一位經教師。大師自己曾提到:「我的上師仁達瓦,在為我授課的時候,他解釋經論的方式跟其他人並不一樣;他在解釋文意的當下,不僅能夠將文義解釋得非常清楚,而且他能夠將經論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很清楚的呈現在你的面前,讓你聽的時候就會被他攝受。」而仁達瓦上師他也對大師說:「我所有的弟子裡面,我覺得教導你是最困難的一件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大師在聽課的時候,由於大師的思緒非常敏銳,所以他時常會提出一些艱澀的問題,這些問題甚至連他的上師都沒有辦法回答。所以他的上師就告訴他說:「我要為你授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要好好的準備,不然,幫你上課對我而言,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

        在還未聞法前,必須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今天來到這裡聞法,我們所求的並不是今生的安樂、也不是為了自利,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所以我們將成佛作為最終的目標。為了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們必須行持難行的菩薩行,而在行持菩薩行之前,必須先了解菩薩行的內涵為何?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巳二、所受之苦不及惡趣少分痛苦(13)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七品〉第22個偈頌。第二個科判,「所受之苦不及惡趣少分痛苦」。科判中「所受之苦」,指的是為了證得圓滿菩提,修菩薩行所受的痛苦,「不及惡趣少分痛苦」。

偈頌:22、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量,如為除內疾,應忍刀割苦。

釋文,思維惡趣苦已,吾今修菩提難行,此苦較前歷時短暫、極其微小、限量、易於忍受,思維三惡趣的痛苦之後,我們在修持將來能夠成就圓滿菩提的諸多難行時,所受的痛苦相較於三惡趣苦「歷時短暫」,它的時間非常短暫;而且相較於三惡趣的苦,修持菩提的痛苦也是非常微小的;它是有限量的;相較於惡趣的苦「易於忍受」。

提到了這一點,我們仔細的來介紹一下,在修持菩薩行的時候,有提到菩薩必須捨頭目腦髓。對於這一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在布施自己的身體時,「肉身會感到痛苦」以及「肉身不會感到痛苦」,這兩個部分。如果一位菩薩,他是未登地的菩薩,比方以加行道的菩薩而言,加行道的菩薩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時是會感到痛苦的,這個地方提到的痛苦指的是肉身的痛苦。如果這位菩薩是一位登地的菩薩,在布施的時候並不會感到肉身的痛苦,他布施自己的身體就像是砍斷樹枝一樣,肉體不會有任何的感覺。那為什麼他要捨自己的身體給其他的有情?是因為,雖然他不會感到疼痛,但是他的內心會感到不捨。這就像是我們將珍貴的東西布施給他人的時候,肉體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內心會感到不捨;因此,為了要去除「不捨」的這種念頭,我們要不斷的修學布施。這是屬於登地的菩薩,在布施自己的身體時所呈現出的現象。

如果是未登地的菩薩,未登地的菩薩在布施自己的身體時,他會感到肉身的痛苦。但是這時他會思維:如果我墮入等活地獄,等活地獄一天當中所必須承受的苦,相較於我現在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人所必須承受的苦,兩者相較之下根本沒有辦法比較;相較於等活地獄的苦,我現今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人根本不算什麼。所以他光想到這一點,他就會認為布施身體給其他有情,是一件很莊嚴的事情,他不會認為這是一個負擔。所以,內心那種歡喜的感受,能夠壓制住布施肉體所必須承受的痛苦,這是因為他的心力非常強大的緣故;但並不是每一個未登地的菩薩都能夠做到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他的心力必須非常強大。所以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有特別提到,未登地的菩薩,最好不要布施自己的身體,因為在布施身體的當下,我們的身心都有可能會感到痛苦,這時如果我們執意要布施身體給他人,由於身體的苦而影響到內心,進一步的有可能會退失菩提心;所以在我們的心力還未堅固之前,不要輕易的布施身體給其他有情。在這個地方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不管怎麼說,為了成就圓滿的菩提,我們行諸多難行的菩薩行所承受的苦,相較於惡趣的苦,它的時間短暫、而且苦是非常的小、是有限量、而且容易忍受的,如為內疾病,刀割。這就像是,如果我們生了重病必須開刀的話,為了去除大苦,應該暫時忍受刀割等小苦。

巳三、為治重病應忍小苦之喻

偈頌:23、醫皆以手術,微苦治重病;故為滅眾苦,亦應忍小苦。

  釋文,猶如皆以手術,令病患受輕治重病,世間的醫生會以手術,讓病患受輕微的痛苦而治療重病;相同的道理,如是修持菩提難行,此苦亦極微小,修持菩提難行所遭遇的痛苦,相較於輪迴的苦,是非常微小的苦,故為滅除輪迴眾苦亦應忍受難行小苦,所以為了滅除輪迴的眾苦,我們必須忍受難行的小苦,因由此能息滅自他長時無量痛苦。如果我們能夠專修菩薩行,這時透由行菩薩行成就圓滿的菩提,能夠息滅自己以及他人長時在輪迴中流轉,所必須承受的無量痛苦。

辰三、大醫王以溫和方式治療重病,故應安忍。(分三)

     巳一、大師開示不須承受少許如手術苦便能治療重病之妙方便。

巳二、若覺捨身難行,彼時遮止捨身。

巳三、串習捨身如予菜時,說可捨身故無困難。

第三個科判,「大醫王以溫和方式治療重病,故應安忍。」世間的醫生以手術等方式,來治療病人的重病,但再怎麼說,透由手術還是會傷到病人的身體;大醫王──佛世尊,以溫和的方式來治療我們心續中煩惱的重病,所以這時我們應該懂得安忍。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大師開示不須承受少許如手術苦便能治療重病之妙方便」,二「若覺捨身難行,彼時遮止捨身」,這個道理在之前我們有稍微的提到,如果我們覺得捨身是有困難的,這時並不一定要強迫自己捨身給其他有情。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覺得這件事情困難,會因此感到退縮;內心感到退縮,可能會影響我們心中的菩提心,到最後有棄捨菩提心的危險性。第三個科判,「串習捨身如予菜時,說可捨身故無困難」,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捨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是透由不斷的串習布施,當我們覺得捨棄身體,如同是給予對方蔬菜、或者是其他飲食那麼的容易時,這時我們可以捨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

巳一、大師開示不須承受少許如手術苦便能治療重病之妙方便(14)

偈頌:24、醫王尚不用,尋常療病法;以溫和妙方,治無量重病。

  釋文,成辦大菩提時所修難行,醫王能仁尚不使如此尋常療病,世尊在治療我們心中煩惱的重病時,並不像世間的醫生,是以手術等方式來治療的,而修安樂道得安樂果之溫和妙方,世尊是如何醫治我們心中的重病?「以修安樂道得安樂果」,在因位的時候所修的道是安樂道,透由修學安樂道能夠獲得安樂果,所以世尊的另外一個名號又稱為「善逝」。「善逝」的內涵是提到,在修道時是以修學安樂道,並且透由修學安樂道能夠獲得安樂的果位。世尊本身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證得無上菩提,並且告誡弟子們,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來修行;並且在修行的時候,世尊有提到我們必須,遠離苦行折磨、縱慾享樂二邊。

所謂的「苦行折磨」,在過去有很多的外道徒,他們會用苦行的方式來修行。比方有些外道,他們會在大太陽底下,在自己的四周圍點火,甚至在自己的手指,尖端上面點火來折磨自己,讓自己受苦。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受苦是讓過去的惡業感果,既然過去的惡業都已經成熟、感果了,就表示他的心續中已沒有惡業了;並且當火將自己的手燒成灰燼之後,他們會將灰燼塗抹在自己的身體上,並且走到懸崖邊,從懸崖跳下去,他們認為這樣的方式能夠獲得解脫,所以這邊是提到了「苦行折磨」。「縱慾享樂」,我們也不應該在修行的時候過度的放縱。所以在修行時,我們必須要遠離過度的折磨自己以及放縱享樂的這兩邊,療流轉輪迴之因──無量煩惱重病,以修安樂道的方式遠離二邊,來治療我們心中無量的煩惱重病,是故何須畏懼難行?既然是如此,為什麼我們要害怕修難行的菩薩行呢?

巳二、若覺捨身難行,彼時遮止捨身。

偈頌:25、導師亦先施,蔬菜等食物;於此串習已,漸能施己肉。

  釋文,最初尚未嫻熟布施之時,導師佛陀亦先施一握食及蔬菜等食物,世尊在修學布施的一開始,由於自身尚未串習布施的內涵,所以是從最微小的東西開始練習,首先是布施一握食或是蔬菜、水給其他有情;於此串習不難心,不斷的串習之後,到最後他發現其實要布施東西給其他有情,並不是這麼的困難,到最後這種心量如果能夠到達「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他人都不會感到吝嗇」的話,次亦能施己。到最後就能夠在不吝嗇的情況下,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其他有情。

巳三、串習捨身如予菜時,說可捨身故無困難。(15)

偈頌:26、若時於自身,生如菜等心,爾時方捨身,於彼有何難?

  釋文,如此串習,若時於自身生菜等,透由不斷的串習,到了某一個時間點,我們會發現,布施自己的身體就如同是布施蔬菜等食物給他人一樣容易,爾時方捨肉等,到了那個時間點,才布施我們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於彼有何難?毫無困難,是故不應畏懼難行。

辰四、此中無苦有廣大樂,故應歡喜。(分四)

     巳一、不擅修道次者身心雖感不適,然善巧者無難行苦。

     巳二、故大菩薩處輪迴中無厭惡因

巳三、由此原因而說趣大乘道勝於小乘

     巳四、是故於菩薩行不應畏怯 

第四個科判,「此中無苦有廣大樂,故應歡喜」,分四。在修學菩薩行的過程中,不僅不會有痛苦,反而會有大樂,所以在修持的時候,內心應該感到歡喜。第一個科判,「不擅修道次者身心雖感不適,然善巧者無難行苦」。 二「故大菩薩處輪迴中無厭惡因」。三「由此原因而說趣大乘道勝於小乘」,大乘的菩薩相較於小乘的行者,大乘的菩薩能夠安住在輪迴中利益無量的有情,這是因為他們善巧修道的次第;小乘的行者,之所以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相較於大乘的菩薩,小乘行者修道的次第,在某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所以他並沒有辦法安住在輪迴中利益廣大的有情眾,所以提到「由此原因而說趣大乘道勝於小乘」。四「是故於菩薩行不應畏怯」。

巳一、不擅修道次者身心雖感不適,然善巧者無難行苦。

偈頌:27、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惡業邪分別,損害其身心。

  釋文,菩薩已三門一切惡故,這當中的菩薩主要是提到登地的菩薩,登地的菩薩已經完全斷除身、語、意三門的一切惡業。提到這一點,仔細的來分析的話,如果一位菩薩他證得了加行道的忍位,這時他雖然沒有斷除惡趣的種子,但是這位菩薩並不會墮入惡趣;這是因為墮入惡趣的因緣不具足的緣故,所以縱使他沒有斷除惡趣的種子,但是他不會墮入惡趣受苦。但進一步,如果他成為登地的菩薩,這時惡趣的種子或者是會讓我們投生惡趣的業,它是屬於見所斷的緣故,所以登地的菩薩他的心續中生起了見道,就能夠斷除見所斷。所以登地的菩薩不墮惡趣的方式,跟加行道忍位的菩薩不墮惡趣的方式,並不相同。登地的菩薩是完全斷除惡趣的種子而不墮惡趣;加行道忍位的菩薩,是墮入惡趣的緣不具足的緣故,所以不墮惡趣,所以這兩者是不同的。

而在釋文裡面是提到,「菩薩已斷三門一切惡故」,指的是登地菩薩。登地的菩薩,由發清淨大悲意樂捨自身時有身,在布施的時候,登地的菩薩發起清淨的大悲意樂,由這樣的意樂來布施自己的身體,在當下身體不會感受到任何的痛苦;善巧捨身時機,其內心亦無憂愁。不僅如此,登地的菩薩他善巧捨身的時機,也就是他是在現證空性之後,了解三輪體空的內涵,而進一步的來布施自己的身體,因此在布施的當下,內心並不會有任何的憂愁。此原因乃:殺等惡業捨害其身,我們的肉身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過去惡業成熟的果報,既然是如此,登地的菩薩已完全斷除身、語、意三門一切的惡業,因此在布施的當下,肉體不會感到痛苦,妄執補特伽羅我或我所之邪分別損害其,進一步,登地的菩薩已經現證了空性,所以他能夠斷除妄執補特伽羅我或我所的邪分別,這裡的「邪分別」最主要提到的是遍計的邪分別,也就是遍計的我執。透由現證空性之後,能夠斷除遍計的我執;既然心中沒有遍計的我執,在布施的當下,他的內心是不會感到任何的憂愁,然大菩薩已除二損害因。既然沒有造惡,他的身體就不會感到痛苦;既然已經現證了空性,在布施的當下,內心就不會有任何的憂愁。

因此,在偈頌裡面提到了「斷惡故無苦」,這當中的「苦」指的是肉身的痛苦,「善巧故無憂」,由於善巧布施的時機點,所以在布施的當下,內心不會感到任何的憂慮;「惡業邪分別,損害其身心。」惡業會損害我們的身體,而邪分別會損害我們的內心。

巳二、故大菩薩處輪迴中無厭惡因(16)

偈頌:28、褔德引身樂,善巧令心安;利他處輪迴,悲者豈疲厭?

  釋文,諸菩薩由施等福德引身樂果,又因善巧取捨及空性義而令心安,猶如常啼菩薩,菩薩們透由修學布施等所累積的福德,能夠讓他的身體感到快樂,「又因善巧取捨及空性義而令心安」,這當中的「取捨」,指的是菩薩非常清楚修學捨心的利益以及不修捨心的過患,所以對於「取捨」以及「空性」的道理非常善巧的緣故,在行布施的當下,他的內心能夠感到心安,「猶如常啼菩薩」。

常啼菩薩最初在捨身的時候,他只是一位加行道的菩薩,他並不是登地的菩薩。對一位加行道的菩薩而言,布施肉體給其他有情,在當下是會有苦受的。但由於常啼菩薩宿生不斷的串習布施的緣故,所以他比較了地獄的痛苦、以及當下布施身體所感受到的痛苦;這兩者在相比之後,他發現布施身體的苦,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小苦,而且內心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在不猶豫的情況下,布施了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雖為利他處輪迴,然具悲者豈疲厭?菩薩為了利益有情,雖然身處於輪迴當中,「然具悲者」,但由於他們的心中具足了悲心,因此,縱使身處輪迴也不會感到身疲心厭,無有疲厭之因。因為他們的心續中已經沒有身疲心厭之因。

巳三、由此原因而說趣大乘道勝於小乘

偈頌:29、彼以覺心力,能除宿惡業、聚集福德海,故勝諸聲聞。

  釋文,具悲者,覺心之力,能除宿昔所造惡業,心中具有大悲的菩薩,以菩提心的力量,能夠快速的淨除往昔所造的諸多惡業,並能聚集福德、智慧資糧大,並且能在最短時間之內,累積福德、智慧的資糧,說趣入大乘道者勝諸聲聞。因此,修學大乘道的菩薩,修道的方式勝於小乘的聲聞。

巳四、是故於菩薩行不應畏怯 

偈頌:30、故遍除疲厭,騎乘覺心馬,從樂趨勝樂,智者誰畏怯?

  釋文,是,淨覺心遍除、心,猶如強壯駿馬,大乘菩薩修持菩提心,能夠去除身體的疲憊、以及內心的厭惡,就像一個人如果要出遠門,他有一匹強壯的馬,這時騎在強壯的馬上面要出遠門的時候,他所會遇到的阻礙,相較之下是比較小的;相同的道理,在成佛的這條道路上,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騎乘,騎著菩提心的這匹馬,我們的肉體、我們的身體會感到快樂,內心會感到歡喜,所以身心在沒有痛苦、憂慮的狀態下,趨勝樂果,於此智者誰畏怯?對於如此修行的方法,智者有誰會感到畏怯呢?不應畏怯修菩薩行。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增長對治──精進之力」。在之前我們提到,必須斷除精進的相違品──也就是懈怠,而懈怠簡單來分可以分為三種。斷除懈怠之後,我們必須要增長對治,設法讓心續中的精進能夠持續的增長。

子二、增長對治──精進之力(分三)

     丑一、增長精進之順緣力(分二)

       寅一、略說四力  

寅二、廣說

     丑二、以正念知樂修妙行 

丑三、於修妙行生起自信

寅一、略說四力(17)

偈頌:31、以信堅喜止,成辦有情利。畏苦思利益,而生信解力。

釋文,如同國王出動四軍摧滅敵軍;為能成辦有情,應四力滅除精進之相違品,這一段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精進的四力,「四力」當中第一力提到的是「信解力」,信解力的內涵是什麼呢?解力──思業果已,於作取捨心生欲樂。在思維業果的道理之後,我們必須對於造惡會感得苦果,行善會感得樂果的業果道理,生起強烈的定解;並且在生起定解之後,對於「取捨」,也就是取善業、捨惡業的這個道理「心生欲樂」。這當中的「欲樂」指的是希求,也就是內心很想如此去做,這是提到了信解力。

第二力、固力──未經觀察,不應草率而行,觀已趣入應至究竟。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須要仔細的觀察,不應草率而行,我們必須要有全盤的計劃,而進一步的按照計劃去實踐,並且在實踐之後「應至究竟」,在還未完成之前都不應該放棄,這是提到了第二力、堅固力。

第三力、歡力──如童玩樂無有中斷、滿足,發起精進。就像小孩子整天玩樂都不會感到疲倦,相同的,我們在行善的時候也要有這樣的精神;行善的當下不應隨便中斷、也不應感到滿足,必須在心中生起精進。

第四力、息力──若發精進以致身心疲勞,須暫休憩,憩已即刻發起精進。如果在行善的過程中,因為發起了精進而感到身心疲憊的話,這時我們要適度的休息;因為如果不休息執意做下去,它的效果不佳,到最後我們的身體可能會生病,甚至我們的心裡面會有憂鬱症產生,這都是有可能的。現今有很多的人,就是因為不了解這一點,很執意的做一些事情,到最後他發現遇到了困難,沒有辦法突破,內心又不知道該如何化解心中的憂慮,而得到憂鬱症的人,現今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是這種狀態。所以如果在發起精進之後,感到身心疲勞,我們必須要懂得暫時休息,在休息過後即刻發起精進。此四力為發精進之順緣,在四力當中,偈頌有特別的提到「信解力」。

信解力為例,應因由懼輪迴痛,及信解利益而生。要如何才能生起信解力呢?我們必須思維輪迴的苦,對輪迴的苦產生畏懼,並且進一步,透由思維業果的道理,而對生起信解的利益產生定解,藉由這兩種因緣才能夠生起信解力。(道寬比丘尼聞法筆記)

迴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