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0:20:47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第4講)(下冊)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四)2013年4月7日 下午(大悲精舍)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32個偈頌。

偈頌:32、斷除相違品,為增精進故,修信慢喜止、專修掌控力。

  釋文,修習精進,應先斷除相違品,此謂「雖見能修善法,然不趣入」以及「念我何能修此善法而生怯弱」,在修習精進時應該先斷除精進的相違品,而在這裡強調的相違品,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雖見能修善法,然不趣入」,雖然知道自己能夠修持善法,但是不修持;第二種「念我何能修此善法而生怯弱」,雖然想要修善法,但覺得自己不行,而看輕自己心生怯弱,並生順緣解、謂堅固、歡息四力,為了生起精進,必須具備精進的四緣,這四緣分別是:信解、堅固、歡喜以及止息。在偈頌裡特別有強調「慢」這個字,在解釋的時候「慢」這個字是解釋為「堅固」的意思。

於正行時,以正念知專修精進;後以掌控身心之精進漸次長,當勤。這個偈頌中的內涵,跟之前第16個偈頌內涵是相同的,分別是提到:擐甲精進、加行精進以及專注修持,最後令得自主。但在詞句的表現上最後一個「精進力」,在第16個偈頌提到的是「身心堪能令得自主」;但在第32個偈頌,它是用「掌控身心」的這個字眼來詮釋。所謂的「掌控身心」,是指透由不斷的串習,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身以及心,讓我們的身心都能趣近善法。       

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必須掌握科判,了解科判中最主要的意涵來思維。提到「科判」,過去印度袓師們所造的論典並沒有科判,這是藏地的袓師們在造論的時候特別加進去的。印度的袓師們造論的時候,只有連接上下文的文句,為了讓上文以及下文更加流暢,所以會補一些文句進去;但到了西藏省略了這個部分,而以科判的方式呈現。提到了連接上下文的文句,有些詞句是在未解釋前先加進去,而有些詞句是在解釋過後補充進去的;所以補充的文句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上文跟下文能夠連接起來,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更了解上下文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所以會加進這些文句。而到了藏地,袓師們造論最主要是以科判的方式呈現,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科判它是如何衍生出來的,而每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意思又是什麼?如果沒有辦法掌握科判的話,雖然我們閱讀了很多論典,但通常會有一種現象,我們並沒有辦法掌握這當中的心要。在四力中首先看到信解力。

寅二、廣說(分四)

     卯一、信解力(分四)

       辰一、信解之境(分三)

         巳一、棄捨過失

         巳二、受取功德

         巳三、觀察應不應行  

       辰二、信解之果

       辰三、信解之因

       辰四、結論

     卯二、堅固力

     卯三、歡喜力

     卯四、止息力

巳一、棄捨過失(19)

偈頌:33、我應當滅除,自他無量過,然除一一過,亦須經劫海;

34、於我若未見,除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豈不碎?

釋文,應當滅除自他無量過失,因發心時,立此誓故,由於在發心的時候,我們已經立下了希望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苦樂問題,所以現今的我們理應滅除自他無量的過失。然除過時,一一過失,亦須經劫海修習對治方能盡除,先不說要滅除自他一切的過失,就連要滅除其中一種,比方貪或者是瞋任何一種的過失,「亦須歷經劫海修習對治」,都必須藉由多生多劫修習對治,才有辦法完全的去除。而照道理來說,我們應該要如此去做,但反觀我們自己,我們現今是什麼狀態?於我若未見有少分除過精進,僅修些許對治亦不能忍,終須承受惡趣眾苦,而現今的我們在立下誓言之後,沒有辦法實踐,甚至連生起少分的精進都相當的困難,「僅修些許對治亦不能忍」,在修學對治的當下,遇到了挫折也沒有辦法安忍,立下了誓言之後,如果不努力的去實踐,最終我們感得的果報,「終須承受惡趣眾苦」,爾時無量苦處我心豈不碎裂?到時墮入地獄之後,必須承受無量的痛苦,那樣的苦是我們能夠忍受的嗎?是沒有辦法忍受的。此謂我心頑固。雖然我們也知道,不努力實踐過去所立下的誓言,將來會感得苦果;但現今的我們,似乎對這一點毫不在乎,所以提到「此謂我心頑固」。

第33以及34的偈頌裡面,最主要提到的內涵是,過去透由修學七因果的教授,當我們生起增上意樂的同時,我們希望藉由一己之力,能夠承擔眾生的苦樂問題;在當下我們發願希望能夠解決一切眾生的痛苦,並且成辦一切眾生的希願。我們立下了如此的誓言,但是在立下誓言之後,我們看看自己現今的行為,不要說是去除一切的痛苦,就連要去除他人心中的貪或者是瞋,我們都沒有辦法;甚至我們根本未曾實踐過。要修任何的對治,都必須歷經非常長遠的時間,但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安忍;立下的誓言,又沒有辦法實踐,其實將來所感得的果報是非常可怕的。但對我們來說,似乎沒有任何的影響,我們的心還是非常的堅固,是不容易被摧毀的,所以我們對於這件事情一點感覺都沒有。立下誓言很容易,但在立下誓言之後,要去實踐卻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平常會立很多的誓言,但實際上會實踐的沒有幾樣。

巳二、受取功德

偈頌:35、我應當成辦,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亦須經劫海;

     36、我卻未曾修,少分彼功德,無義耗此生,我實太荒唐!

  釋文,應當成辦自之解脫及一切智等功德,因發心時,立此誓故。相同的,透由慈心而生起增上意樂時,我們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來成辦自他一切的安樂,希望眾生能夠早日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先不論一切功,先不談論一切功德,即以一一相好為例,就以要成辦佛的任何一個相好作為例子,亦須經劫海修習,縱使只是成辦一個相好,都必須花非常長遠的時間精勤努力的修學,我卻未曾修少分彼功德,但現今的我們根本沒有修習少分的功德。經於長時方得暇滿,我卻未作利益今生、後世之事,過去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累積了暇滿的因,而在今生獲得了暇滿人身;在獲得暇滿身之後,直到現今,我們未曾做任何能夠利益今生以及後世的事,無義耗此生實太荒唐!毫無意義的浪費了一生,我們的行為真的是非常荒唐的。

照道理說,要得到暇滿身並不容易,我們不僅獲得了暇滿身,並且在修學大乘法的期間立下了許多誓言,其實我們必須按照所立的誓言,精勤的修學佛法;但反觀我們的行為,在立下誓言之後,我們不僅沒有去實踐,而且浪費了暇滿身,我們的行為是值得我們檢討的。此為沮喪、自責之詞。這兩個偈頌最主要談到的是,我們必須要問問自己,我們到底在想什麼?得到了暇滿身、遇到了善知識、能夠修學大乘法的我們,到現今我們到底在等待什麼?所以最後有提到「我實太荒唐」!

        提到佛陀的相好,在偈頌裡面提到了「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要成辦佛陀的相好,必須累積無量的功德。佛陀的眾多相好當中,以最普通的毛孔功德,要成辦佛的一個毛孔,所必須累積的福德,是一般人沒有辦法想像的。在這個世間上,所有的凡夫、聲聞、獨覺的阿羅漢,所有的福德累積起來,能夠成辦佛的一個毛孔;而佛身上所有毛孔累積起來,再乘以一百,可以成辦佛的八十種隨形好當中的其中一種;而八十種隨形好,再乘以一百倍的福德,能夠成辦三十二相當中,除了白毫相、頂髻相、以及妙語梵音相以外的二十九種相之一,而最後再乘以一千倍的福德,能夠依次的成辦白毫相、頂髻相以及妙語梵音相。佛的三十二相裡面,最難成辦的就是「妙語梵音相」。而這個偈頌最主要是告訴我們,我們立下了誓言,希望讓自己以及周圍的有情都能夠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就等於是成辦了佛陀的相好;而要成辦佛陀的相好,必須累積無量無邊的資糧。現今我們獲得的暇滿身,是過去多生多劫努力之後所感得的果報;在獲得暇滿身之後,又立下了一些誓言,但我們的行為卻跟所立的誓言,剛好是相違背的。所以在此同時,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的行為到底如不如法?這是我們應該檢討的一個問題。

巳三、觀察應不應行(20)

偈頌:37、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樂,未曾依教行,未滿貧者願,

38、未除怖者懼,未予苦者樂;我唯令慈母,遭受懷胎苦。

釋文,吾昔未世尊等三寶,過去我未曾精勤供養佛世尊等三寶,亦未施予承事有情、諸佛之喜宴樂,「有情」與「諸佛」對我們而言都是相同的福田,照道理說都應該恭敬的承事,但過去我們也未曾恭敬承事有情以及諸佛,未曾令他們心生歡喜,又未如理取捨對治、所斷,是故未曾依教,佛的聖教可以分為「教聖教」以及「證聖教」,透由了解經、律、論的內涵,而實修戒、定、慧三學,但是我們在了解了經論的內涵之後,我們並沒有如實的修學對治,也就是戒、定、慧三學。「所斷」,也沒有斷除修戒定慧三學同時,必須要斷除的所斷,「是故未曾依教修行」,以上這幾點是提到了布施當中的「法施」;未滿貧者,過去我們也未曾布施錢財滿足窮人的心願,是提到了「財施」;未除怖畏仇敵、病等怖,亦予苦者。不僅如此,在過去我們也未曾去除,恐懼敵人以及病痛者他們心中的恐懼感,「亦未給予苦者安樂」,沒有讓他們的心生起安樂,是提到了「無畏施」。

昔未造任何正士行儀,所以作了一個總結,我們在過去未曾做過屬於正量士夫的行為,該做的都沒有做,不該做的卻做了,唯令慈母遭受懷胎,除此未作些許利他之事,照理說我們不應該傷害他人,尤其是傷害我們自己的母親,但是當母親懷胎的時候,我們讓母親感受到懷胎的痛苦;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其他利他的事我們都未曾做過,故應追悔。既然是如此,我們對於過去該做的沒有做,不該做卻做了的這一點,內心中應該感到後悔。

辰二、信解之果(分二)

巳一、不應棄捨信解正法

巳二、彼之原因

巳一、不應棄捨信解正法

偈頌:39、我從昔至今,於法未信解,故如此貧困;誰捨信解法?

  釋文,我從諸善法未由決定、相而生信,不論是過去或是現今,我們對於善法,在文中所強調的「善法」是指業果的道理,也就是行善會感得樂受、造惡會感得苦果的道理,「未由決定、相信而生信解」。這當中的「決定」,是在了解之後生起定解,「相信」是指完全相信這個內涵,而生起信解。在這個地方,我們會特別提到「信解」的這個名相,這個名相就等於是我們在道次第,共下士道的時候會提到,要對於業果生起勝解信,也就是完全了解業果的道理,並且對於行善會感得樂受,造惡會感得苦果的內涵,完全相信它。

所以提到「於諸善法未由決定、相信而生信解」,遭輪迴衰損逼迫,以致如此貧苦,由於我們不相信業果的道理,所以不管是在過去或者是現今,在輪迴中流轉的同時,我們遭到了各種衰損的逼迫,「以致如此貧窮困苦」,我們所追求的輪迴安樂,不僅沒有辦法獲得,我們的心續中也沒有教證功德,因此我們非常的貧窮困苦;既是如此,智者會棄捨信解?既然對於正法沒有辦法生起信解,是一切困苦的根源的話,有哪一位智者他會棄捨信解正法呢?欲離諸衰損者,應於正法生起信解。如果我們想要跳脫輪迴、證得圓滿的佛果,最基本的,我們必須對於正法生起信解心。

巳二、彼之原因(21)

偈頌:40、能仁說信解,一切善根本;

  釋文,能仁說信解」乃一切善根本,世尊在佛經裡一再的強調,信解是一切善業的根本,如果我們對於業果能夠生起信心,心續中的善業就能不斷的增長;相反的,對於業果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想要讓善業增長是不可能的。所以提到,「能仁說『信解』,乃一切善品根本」,此謂於諸善法如所決定而深信之,所謂的「信解」,是指我們對於善法,尤其是業果的道理,透由理解之後,內心當中產生了定解,而完全的相信它。而佛是在哪一部經裡面,有提到這個內涵的呢?此為《月燈經》中所說。

辰三、信解之因(分二)

     巳一、略說

巳二、廣說

巳一、略說

偈頌: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在前兩句我們提到,信解是一切善業的根本。信解是一切善業根本的話,要如何才能夠生起信解呢?這裡提到了,「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釋文,又此信解法之根本,即「深信善、不善業及異熟果」,要如何才能夠培養我們心中對於業果所生的信解?它的根本來自於我們應該恆常思維善惡業果的道理,透由善業會感得什麼樣的異熟果;相反的,如果造惡會感得什麼樣的異熟果,這是我們平常應該不斷的去思維的。透由不斷思維業果的道理,我們對於業果才能生起信解。若於業果未獲定解,任修何法,皆不能得令諸勝者歡喜定解,一位行者在修學時,如果沒有辦法對於業果生起定解的話,縱使平常恆常修學供養、布施、觀修本尊等內涵,但這一切都沒有辦法讓十方的諸佛感到歡喜,故應於此勵力修學。

有人說於空性已獲定解,然不重視業果,此乃誤解空性所致。有些人自認為自己已經證得了空性,但他們所提出的論點,是認為「一切的對境都是錯亂的顯現,實際上諸法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們所提出的空性,其實是墮入斷邊的空,而不是真實的空性法。所以他們提出了「我已經了解了空性的道理,我對空性生起了定解,所以我不需要遵守業果的法則。」因為他們認為「業果的道理也是錯亂的顯現」,但其實這與事實剛好是相反的,這表示他所了解的空性,並不是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之上,而是墮入斷邊的空,所以提到「此乃誤解空性所致」。

巳二、廣說(分三)

午一、思維混雜黑白業果

午二、思維純白業果 

午三、思維純黑業果

午一、思維混雜黑白業果(22)

多數的凡夫所造的業,都是黑白業混雜在一起的。

偈頌:41、身苦心憂惱,或種種畏懼,與所求分離,皆從造罪生。

42、由行所思善,無論生何處,於彼因福德,受供利益果;

43、惡徒雖求樂,然所至之處,於彼因罪業,為苦利器摧。

  這一段仁波切在講述的時候,花了一些時間作一些藏文上面排版的解釋,因為藏文版在排版的時候,將41個偈頌後面直接加上了釋文,也就是「眾生身受痛苦」一直到「故應勵力斷除罪業」。然後接下來是第42、43個偈頌,並且加上它的解釋。但這樣的排版是有問題的,因為它的科判寫的是「思維混雜黑白業果」,所以在介紹的時候,應該是將第41、42個偈頌一起來作介紹。而第43個偈頌,它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了,苦樂果報非隨欲求苦樂而生。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想要避免的痛苦,並不是我們的心所能控制的,所以在排版的時候,在中文版我們將這三個偈頌放在一起,所以這個地方就不多作介紹。

  釋文,眾生受痛憂惱由人、非人等所致種種畏懼,或與親友及眷屬等所求分離,此等皆從其因──造罪──而,故應勵力斷除罪業。第一段是強調了「黑業果」,輪迴中的眾生,身體所承受的痛苦,內心感到的憂惱,或者是外在人或非人等所導致的種種怖畏,「或與親友及眷屬等所求分離」,或者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與所喜愛的人事物分離,這一切的痛苦都來自於他們的因,也就是往昔所造的重罪。「此等皆從其因──造罪──而生,故應勵力斷除罪業」,既然我們不想要面對痛苦,我們就必須去除苦因,所以提到「故應勵力斷除罪業」。第一個偈頌是提到了黑業果。

第二個偈頌,斷惡心作為動機,而心中所思善法,其後無論生何處,即於彼福德受供養異熟果之利益。在行善的時候,「由斷惡心作為動機」,我們的動機是在斷除惡行的基礎點之上而去行善的,「而行心中所思善法」,以斷惡心作為動機,進一步的實踐我們心中想要成辦的善法。「其後無論投生何處」,在當下我們所造的業稱為善業,透由善業之後,不管投生到哪個地方,「即於彼處因善福德而受供養異熟果之利益」,在那個地方,我們都會因為過去所累積的善妙福德,而獲得善的異熟果的利益。所以第二個偈頌,是提到了白業果。

苦樂果報非隨欲求苦樂而生,我們想追求的快樂、想避免的痛苦,並不是隨著我們的念頭而改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造徒雖求因法性,所至之處,即於彼罪業苦利器摧殘,比方說平常造惡的人,雖然他心中所追求的也是快樂,「然因法性」,但當下所造的業是惡業的緣故,惡業所感得的果報就是苦果,這是因果的法性。所以縱使他內心想追求安樂,但由於他的行為是惡行,透由惡行所感得的果報,是只有痛苦而沒有任何的安樂,因此「所至之處,即於彼處因其罪業而為痛苦利器摧殘」,故應勵力斷除罪業。果利益者,即果自性。在第二段解釋的時候,我們有提到「異熟果之利益」,這當中「利益」的這個字,最主要是提到了果的自性,也就是透由行善我們能夠感得善的異熟果,而善的異熟果,它的本質、它的自性是什麼?它的本質或者自性,是快樂的本質、快樂的自性。

午二、思維純白業果(23)

在藏文的原文,這個偈頌是十一個字的偈頌,在翻譯的時候將它翻成了九個字。

偈頌:44、安住寬廣芳涼蓮花藏,以勝者語妙食生威光,

       佛光照蓮而生勝妙身,身處佛前佛子由善成。

  釋文,諸佛子由串習善法,投生極樂淨土等中。菩薩平時所串習的是善法,他們所累積的是純白的善業,透由純白的善業,能夠感得投生極樂淨土當中,在極樂淨土是沒有任何的痛苦。彼處具有「生處」殊勝,在極樂淨土當中有幾個殊勝,首先是提到了生處的殊勝,也就是投生地點的殊勝,投生極樂淨土的菩薩,他會投生在什麼樣的地方呢?安住寬廣、芬悅意、清生樂蓮花藏中,他會投生在蓮花的中央,並且這朵蓮花非常的寬廣,而且氣味芬芳悅意,裡面很清涼,能夠讓菩薩感到非常的愉悅、快樂;「長養」殊勝:世人皆以飲食維生,世間人必須透由外在的飲食來維持生命,彼處則聽聞具六十支勝者悅耳法,並由證得所詮實性妙食,滋生威澤,菩薩在蓮花藏中,是用什麼樣方式來維持生命?「彼處則以聽聞具六十支勝者悅耳法語」,雖然菩薩生處在蓮花中,但是他聽得到在外面,佛正在為弟子宣說正法,「並由證得所詮實性妙食」,並且他聽聞了佛所宣說的正法妙語,能夠了解其中的所詮(也就是它的內涵為何),以此來滋養他的身體,「滋生威嚴光澤」;「出生」殊勝,在出生的時候:身放光照花,使其綻開從中;「身相」殊勝:相好莊嚴之勝妙身,這當中的相好莊嚴,指的是在出生的時候,就有相似諸佛的相好作為莊嚴;「遍持」殊勝:身處阿彌陀佛,而為正法養育、守護具有彼等殊勝之大佛子,皆純白業而。所謂的「遍持」,是指周圍有誰來照顧這位菩薩,在這裡最主要提到的是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當中,阿彌陀佛會為菩薩宣說正法,以正法來養育、守護菩薩。所以投生在極樂淨土當中,具有這些殊勝的特點,而這些殊勝的特點,是菩薩多生多劫透由累積純白的善業而成辦的善果。

午三、思維純黑業果(24)

這個偈頌在藏文的原文,是十五個字一句,所以在翻譯的時候,翻成了七個字兩句。

偈頌:45、地獄獄卒剝身皮,遭劇烈苦極淒慘;

並為極熱火所熔,烊銅汁液淋全身;

又為熾燃劍矛刺,身軀碎成千百塊;

墮於熾燃鐵地上,此等皆為眾惡致。

  釋文,殺生等業令人感生地獄,彼處具有「受用」特點:地獄獄卒剝身皮,生劇烈苦淒慘並為極熱火所熔烊銅汁液淋全身,其苦難忍;又為熾燃、短身軀碎成千百塊而散落四處。「處所」特點:墮於熾燃鐵地上,承受劇苦。此等皆為無間罪或謗法業等眾惡。以上的這段文,從字面上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在地獄中讓人難以想像的這些痛苦,是來自於純黑的業所感得的惡果。

辰四、結論

偈頌:46、故應於善法,信解恭敬修。

  釋文,故應如理思維業果,並於善法心生信解,深信業果,恭敬修習。以上最主要提到的是──造作什麼樣的業就會感得什麼樣的果──的這種業果道理。所以在思維業果的道理時,我們必須要知道,造作了惡業將來會感得苦果,行善將來會感得樂果,既然是如此,我們都想離苦得樂;既然想要離苦得樂,我們所造的業當然是以善業為主,對我們才會有最大的幫助。所以,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純白業」以及「純黑業」,是因為如果我們不想要遭受任何痛苦的逼迫,這時我們必須要造純白業。因為如果我們在造業的當下,混雜著黑白惡業的話,縱使我們能夠投生善趣,但在投生善趣之後,還是會面臨許多我們不想面對的痛苦,因此在造業的當下,我們要盡可能的造純白的善業。

卯二、堅固力(分二)

     辰一、堅固精進(分二)

       巳一、善觀察而發起

       巳二、於發起後棄捨所生過患 

     辰二、於發起後堅固行持  

首先第一個科判當中分二:一、善觀察而發起,二、於發起後棄捨所生過患。第一個科判的內容,最主要是提到,我們在還未行善之前,必須先觀察自己是否有能力,來成辦內心中所想要成辦的善行,如果發現自己有能力能夠成辦的話,就要發起精進努力成辦。「 於發起後棄捨所生過患」,最主要是提到,當我們發起了精進,並且著手行善之後,如果半途而廢的話,它所產生的過患。這兩個科判當中,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

巳一、善觀察而發起(25)

偈頌:金剛幢軌,行已修我慢。

在藏文版有提到「我慢」的這兩個字,而這兩個字如同之前,我們在介紹的時候有提到,生起精進的四力中,「堅固力」有時會用「我慢」的這個字眼來描述,所以這當中的「我慢」,指的就是「堅固力」。為什麼要特別提到「我慢」的這個詞,是指說當我們發現自己有能力能夠行善,這時我們就要告訴自己,在著手之後、還未完成之前我都不應該放棄。為什麼不應該放棄?是因為我有能力能夠做得到。所以在心中生起我慢,而這個「我慢」指的是「堅固」的意思。

釋文,《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首先提到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寂天論師在造《入行論》的時候,最主要的依據是依據《華嚴經》。在《華嚴經》當中(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六)有提到一段文,云:「譬如日天子,不因眼盲者或山峰高低不均等過而隱藏不現,仍照可及之處,比方天空中的太陽,它並不會因為眼盲者、或者是山峰高低不均而隱藏不現,這句話它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眼盲的人他並沒有辦法看到陽光,而山峰高低不均,會使得陽光在照射的時候,有些地方沒有辦法被完全照射到;但是日天子,不會因為眼盲者、或者是山峰高低不均的這些問題而隱藏不現,「仍照可及之處」,他會盡自己所能而發射光芒,希望能夠照射到一切的法界;如是菩薩於利他時,亦不因諸眾生有種種過而棄捨利他,相同的道理,當菩薩在行利眾事業的時候,也不會因為眾生有很多的過失而棄捨利他,仍令可度化者成熟、解脫。」只要眾生的因緣條件具備,菩薩會盡可能的,讓他們心續中的種子能夠成熟、並且獲得究竟的解脫。此儀,於,應修我慢,相同的,我們應該按照這段文的內涵,在行善的時候修持我慢,告訴自己:「我有能力能夠持續的行善」,直至究竟。

偈頌:47、初當觀己力,應做不應做;不著手為佳,做已不應退。

  釋文,做事之,當善心有無充足能,在還未做事之前,我們必須仔細觀察,自己是否有能力來成辦這件事?有則應做,如果有,我們就應該毫不考慮的馬上去做,若力不足,則不應做。但如果發現,我們並沒有能力來成辦這件事,我們就不應該貿然草率而行。

(若力不足,)這四個字在藏文原文當中沒有,但如果不加進這四個字,直接「暫不著手為佳」的話,這上下文看起來會有點怪怪的,所以參考了其他的註解,而加進了這四個字,所以劃上了()。「若力不足」,如果我們發現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暫不著手為佳,這時我們不應該貿然的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寧可暫緩,也不應該貿然的去做;倘若做已,至究竟前不應退捨。如果已經著手進行,在開始之後,到還未完成之前,我們都不應該半途而廢。提到了這一點,如果一件事它是惡行,那當然我們不能去做;縱使它是善行,但我們在還沒有去做之前,也必須先觀察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成辦。這就像之前我們提到的,一位菩薩雖然有心想要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有情,但是在還未布施之前,也必須要觀察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心量;如果自己的心量,沒有辦法到達某個境界的話,這時還是不要貿然的布施。(道寬比丘尼聞法筆記)

迴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