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35: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34:56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十五)2012年3月24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今天的這堂課,所要介紹的是第三品「請轉法輪」的這個部分。在之前第二品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皈依」以及「懺悔」,而第三品的一開始,我們提到了「隨喜」,接下來所要進行的是「請轉法輪」。

提到了「隨喜」,宗喀巴大師對於這一點有提出他個人的見解,大師認為如果我們能夠誠心的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不需要花太多的心力,只要你懂得如何思維的話,在隨喜的當下,你不需要花一分錢,也不需要花太長的時間,在此同時你就能夠累積到許多的福德,這一點對於五濁惡世,現今的我們而言非常的重要。在五濁惡世的現今,絕大部分的人,對於修學善法沒有辦法提起心力,甚至想要修學善法的人越來越少,絕大部分的人所想的,都是以今生作為出發點,整天內心當中所想的,都是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親人、消滅他人;並且外在的世界、外在的物質不斷進步的同時,我們的內心很容易被這些東西所吸引,所以心心念念所想的,不管是財物、親友都是今生的這些東西,我們不會想到來生。

在不會想到來生的情況下,縱使你想要離苦得樂,你也用盡了各種的方法去離苦得樂,但是你反觀現今的自己,我們真的有離苦得樂嗎?其實並不然。雖然我們的內心想要離苦得樂,但是我們所使用的方法並不正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的思維,所以我們總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看是否能夠讓自己獲得快樂。在追求快樂的同時,內心對於比我們高位的這些人會生起嫉妒,對於比我們差的那些有情,內心當中會生起排斥,或者是輕視。所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想要追求我們所認為的快樂,最後我們是沒有辦獲得快樂,反而會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

所以現今在修學佛法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思維,我們的導師世尊過去是如何的發心,如何的修學菩薩行?並且在修學菩薩行的當下是如何發願的?而追隨導師的這些印度成就者,或者是西藏的大師們,他們是如何的精進修學佛法,如果我們了解這些道理,能夠打從內心裡覺得這些殊勝的對境,都是值得我效學的對象,而內心當中生起歡喜的話,縱使在當下沒有辦法很深入佛法的內涵,但是透由這樣的善念是能夠累積許多資糧的。

在現今我們周邊很多的人,甚至說在內地,有很多的人提出一種主張,他們認為佛法是沒有根據的一種宗教信仰,它裡面很多的理論都是相當迷信的,所以他們主張現今的人不應該學習佛法。但不管這些人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否認佛法的重要性,但實際上這些人,都成為我們內心當中應該要生起「悲」的對境。先不論別人是否否認我們現今所學的教法,我們應該要反觀我們的內心在學習教法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提起心力?我們是否真的有專注在所學的這個宗教信仰上面?有時,我們不懂得思維,縱使你花了很長的時間,甚至多生多劫來行善、來培福,但實際上如果不懂得該如何去思維的話,縱使你花了再多的時間,再多的心力,看似做了很多的善業,但其實這些善業跟諸佛菩薩的事業相較之下,是完全無法比擬的。那如果我們在行善的同時,不僅能夠自己本身去實踐善法,更進一步的,在內心當中能夠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的話,這時我們的善業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得增長。

提到了「隨喜」,如果我們所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比我們高,這時候透由內心當中至誠的隨喜他人的善業以及功德,雖然我們並沒有辦法完全獲得如同對方的功德,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獲得些許、甚至一半的這種資糧;如果所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跟我們是相同、相等的話,這時也能夠獲得同樣的福德;而如果我們所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比我們還低,這時透由至誠的隨喜,我們所累積的福德,甚至超過當下積福的這個人。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去了解的。

在現今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地方都發生了經濟的危機,為什麼會有經濟的危機?難道說這代表整個世界在慢慢的退步嗎?其實也不盡然。其實這個世界是在進步的,但是在進步的同時,人心過度的貪婪,在內心當中不懂得滿足,然後時常會去嫉妒、比較、競爭,這時候由於我們內心當中生起各種的煩惱,而讓我們周邊所呈現出來的這種進步的感覺,似乎在藉由煩惱生起的當下,而在一瞬間之內將它完全的摧毀。所以這並不是外境沒有在進步,而是我們的心不夠滿足。

癸二、請轉法輪(65“)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品,「加行」的第二個部分「請轉法輪」。

偈頌:於十方佛前,合掌敬祈請:為苦愚蒙眾,點燃正法燈!    

正文,我於十方成佛未久、尚未說法之諸佛前,雙手合掌敬祈請: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在十方,剛成佛不久還未對眾生宣說正法的諸佛前,我很誠心的在這些諸佛的面前,雙手合掌,恭敬祈請。以導師釋迦世尊為例,世尊在菩提樹下現證了圓滿正等覺之後,剛好有七七四十九天沒有對眾生宣說正法。這時導師他自己就說到,雖然我自己本身已經領悟了深廣的正法,我了解正法的內涵,它就如同甘露能夠滋潤我的內心,但是當我領悟了如此殊勝的教法之後,在現今的這個社會裡(這當中的「現今」是指導師的那個時代),在現今的這個社會裡,其實真正對於佛法能夠生起信仰、信心的人並不多。所以就連導師釋迦世尊在世的時候,導師他都這麼認為了,更何況是五濁惡世的現今?所以那時導師也很感嘆,雖然祂了解正法的密意,但是祂不知道該為誰宣說正法?所以祂說:如果我找不到說法的對象,那我可能會選擇一個人隱居在深山當中。所以當導師起了這樣的一個念頭之後,帝釋天王以及梵天王,他們就拿著法輪、法螺來到導師的面前,祈請導師釋迦世尊為眾生宣說正法。所以當時的公案,配合今天的正文來作解釋。

在雙手合掌,恭敬祈請的同時,我們所要祈請的內容,諸痛、無明蔽之有情,現今絕大部分的有情都是愚癡的,雖然想要獲得快樂,卻不知如何成辦樂因,雖然想要去除痛苦,卻不知該如何的避免苦因。所以眾生對於苦樂的方便,以及業果的道理,內心當中因為不解而產生了愚癡,所以提到「為諸痛苦、無明愚暗蒙蔽之有情眾」,點燃照亮解脫道之教證正法!希望導師您,能夠為我們這一群被愚癡所蒙蔽的有情,點燃一盞能夠指引我們走向解脫道的正法明燈。

癸三、祈請不入涅槃

偈頌:佛欲入涅槃,合掌誠祈請:請住無量劫,莫令眾生盲!

正文,諸欲入涅槃時,雙手合掌誠祈請:在第一句話當中有提到「諸佛若欲入涅槃時」,以世尊的本質而言,祂已經獲得了圓滿無上的佛果,所以在獲得佛果的當下,祂已獲得了不死之身,所以佛是不會涅槃的。但佛為了要調伏有情,所以示現出勝化身的面貌,而在這個世間上,只有業清淨的眾生才能夠親見勝化身。所以當業清淨的眾生慢慢消失,眾生的福越來越薄的時候,這時佛祂就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所以一般的有情,他們雙眼所看到的佛是會涅槃的,但實際上以佛的本質而言,祂是不會涅槃的。但由於能夠見到祂的眾生越來越少,所以祂能夠度化的對象,相對的也就越來越少,到最後,等祂能夠度化的對象完全消失了,這時祂就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

在導師還在世的時候,最終祂呈現出要示寂的這一幕,當時祂所需要教化的對象,只剩下兩個人,其中有一位是外道徒,這時候佛就對他們兩個人宣說正法。在宣說完正法之後,這兩位弟子都得到了佛的攝受,所以在此同時,佛所要教育的對象、所要教化的對象已完全消失;但這時如果有人肯祈請,希望佛不要入滅的話,佛還是能夠住世的。所以當時,佛身邊的侍者──也就是阿難尊者,佛當時就有暗示阿難尊者說:「以我所獲得的圓滿果位,我想住世多久都可以,只要有人能夠祈請的話,其實我要住世並不困難。」

當時阿難雖有聽到這一段話,但他被魔所干擾的緣故,所以當下並沒有馬上作祈請。而回到了自己的寮房之後,回想到今天佛跟他說的這段話,內心覺得有點不對勁,佛為什麼要特別的說這一段話,應該是有祂的目的,是不是佛要涅槃了?如果佛要涅槃的話,我應該至誠的在祂的座前跟祂祈請,希望祂能夠不要入滅。但是在他還沒有回到佛的跟前之前,這時候魔就已經先對佛說了以下的這段話,這時魔他就對導師釋迦世尊說:「您證得了圓滿的正等覺,到現在已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您也調伏了我們很多的魔類的眾生。所以您在世的時候,我們的人越來越少,要是您再住世下去,我們所有的魔可能都會被消滅,所以你也應該要為我們這一群人想一想才對。所以您的住世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是有傷害的,所以請您不要再住世了。」

當時佛聽到了這段話,佛也答應了這位魔王告訴他說:「好!我不會再繼續的住世下去。」而當佛答應了他之後,這時阿難尊者才來到佛的面前,希望佛能夠住世。但是佛告訴他說:「其實我今天早上就已經在暗示你『我要示現涅槃,但是因為當時你沒有馬上祈請的緣故,所以現在我已經答應了魔他們,我不會再住世。』」這就是眾生的業力。

所以在正文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諸佛若欲入涅槃時,雙手合掌至誠祈請」,祈請什麼樣的內容? 莫令眾生為無明暗遮蔽慧眼而成目;不要讓眾生被無明黑暗遮蔽住智慧的雙眼,而成為盲人,為除無明愚暗,祈諸佛住無量劫

癸四、迴向眾善(分四)

子一、總迴向

子二、為病者迴向

子三、為除飢渴迴向

子四、迴向能成滿願之因

子一、總迴向(66“)

偈頌:如此修諸行,我所集眾善,願以此去除,一切有情苦!

正文,由如此修供養直至祈請諸行,從之前的第二品當中,所提到的「供養禮敬」一直到「祈請不入涅槃」種種的善行,我所集聚一切眾善,透由修學供養等善行所累積到的善業,願以此去除一切有情所有痛

這個地方提到了「迴向」,「迴向」跟「發願」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先累積了善業,而希望將所累積的善業迴向到希願處的話,這樣的動作稱為「迴向」。而「發願」是指,在沒有行善的當下,你並沒有可以迴向的東西,這時只是在內心當中生起,比方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的念頭,在當下並沒有行善的話,這樣的動作稱為「發願」。所以「迴向」是指我們必須要先累積某種的善業,所以在正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我所集聚一切眾善」,在累積了善業之後,我們在內心要生起一種迴向的念頭,也就是把所累積的善,能夠迴向到希願處,而這時所迴向的希願處是「願以此能去除一切有情所有痛苦」。所以在這個地方簡單的介紹,「迴向」跟「發願」這兩者的差別。

子二、為病者迴向

偈頌:祈願諸病者,尚未痊癒前,我為醫與藥,並作其看護!

正文,以此眾善業力,藉由之前修學種種的善行,所累積的善業的力量,於諸病者尚未痊癒祈願我為醫與藥作其看護!在世間上所有的病者,尚未痊癒之前,我希望能夠成為醫術相當高明的一位醫生,或者是能夠去除種種疾病的良藥,或者能夠成為看護來服務這些病者。對於一個患有重病的病者而言,醫生、良藥以及看護是最重要的。而現今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患有重病,這時如果我們有時間應該要放下身段,來為這些人服務,這是很重要的。為什麼重要?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放下身段,為這些病人服務的話,這是對眾生最好的供養,並且在服務的同時,我們的內心當中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當下我們的行為就能夠成為菩薩行。但如果你服務的同時,你的內心只是為了要謀求自己想要獲取的名利,這樣的行為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如果我們的內心能夠以「利他」作為出發點,來服務這些病患的話,當下我們能夠累積許多的資糧,而我們的行為也能夠稱為菩薩行。身為一個佛弟子,雖然我們平常時常提到「要供養三寶」,但是「供養三寶」所能夠產生的利益,並不是直接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去服務這些病人,或者是有需要協助的這些對象的話,我們在服務他的同時,他能夠感受到的這種利益是最直接的。所以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也應該這樣做才是。現今有很多的基督教徒,他們都致力在這方面,為這個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這是值得我們讚許的一件事情。

子三、為除飢渴迴向

偈頌:盼降飲食雨,解除飢渴難!饑饉中劫時,願我成飲食!

正文,為諸飢渴者,飲食,「迴向者」或是「發願者」,如果是一位登地的大菩薩,這時透由他的願力,以及眾生的福德,確實如同他所發願般,這一切是能夠成形的。就如同之前我們在介紹寂天論師的公案時也有提到,當時某一個地方,因為發生了饑荒的緣故,所以寂天論師在一個缽當中放一點食物,並且在加持過後,缽的量變得非常多,而當中的食物也變得非常多,以這種方式來救濟當地的人民。所以正文當中也有提到,盼為諸飢渴者,降下如妙雨般的飲食,並以種種飲食,解除所有

「於三中劫」,這個地方「三中劫」是指:饑饉劫、疾病劫以及刀兵劫這三劫。而這三劫的時間長短並不同,「刀兵劫」可能只有七天,「饑饉劫」有七個月,而最長的是「疾病劫」,它的時間可能有七年之久。在現今地球上的人,都很害怕會有世界大戰發生。但在末劫時,確實這個世界上會有「刀兵劫」以及「饑饉劫」以及「疾病劫」的這種厄難,而現今不管有沒有世界大戰,但是末劫的最後端,確實會有這種劫難發生,這是難以避免的。而現今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或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只不過是呈現出刀兵劫的一種相順,也就是很類似刀兵劫的一種厄難罷了。所以在三劫當中,我們這個地方提到的是饑饉劫,於三中劫之饑饉中劫時願我彼等有情所需飲食,滅其饑渴!

子四、迴向能成滿願之因(67“)

偈頌:為濟貧困者,願成無盡藏,種種妙資具,皆現彼等前!

正文,為濟匱乏資具之貧困者,為了要救濟缺乏住處、衣物、食物、金錢等等的貧困者,我能受用無盡之珍寶,願我能夠成為取之不盡的這種珍寶藏,變成所欲種種妙資具,此不需辛勤成辦,便能彼等

癸五、先修施捨身財善根之心,作為修持布施度之支分(分三)

子一、修習施捨身財善根之心(分三)

丑一、施捨之理

丑二、定應捨之原因

丑三、捨已如何修行之理

子二、願成善業無盡之因

子三、願成資財之因

丑一、施捨之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施捨之理」,也就是施捨的方式。提到了「布施」,布施它的內涵是指「生起施捨的心念」,也就是在我們的內心中,生起想要把我們所擁有的財物、身體、善根,施捨給其他人的這種心念,這樣的一顆心我們稱為布施。

偈頌:為成有情利,亦應無惜施,我身及資財、三世一切善。

偈頌裡最主要提到的是,必須要將我們所擁有的身體、資財,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業,布施給其他的有情。

對於偈頌當中的內涵,正文,為辦一切有情現前、究竟所有義之所以要布施,它的目的是為了要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現前以及究竟所有的義利,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亦應、眷戀,布施的動機並不是為了自利,而是為了利他,並且在修學布施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不要感到吝嗇,或者是感覺我當下布施給其他的人,這時我好像會缺少什麼東西而感到惋惜,也不應該對於所布施的物品,生起過度的貪著,施我身衣食等諸資財三世三處所攝一切善業。

在正文當中所提到的「布施的物品」,是提到了自己的「身體」,以及所擁有的「資財」,這兩者是以「現在」以及「未來」的兩種角度來作探討。對於過去,我們已經消失的身體,或者是已經不屬於我們的資財,這並不是我們能夠布施的,所以提到了身體跟資財,是以現在以及未來的兩種角度來探討。而提到了「善業」,是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角度來探討。「三世三處所攝一切善業」,除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外,在正文有特別的提到「三處」,這當中的「三處」是指透由布施所累積的善業,這是第一處;第二處,透由持戒所累積的善業;第三處,透由修習所累積的善業。以六度的角度來說,六度當中的布施度是包含在第一處,持戒度是包含在第二處,接下來的忍辱、精進、靜慮以及般若是包含在由修所成的善業當中。所以這當中三世是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而三處這當中是包含了六度一切的內涵。所以將三世、三處所攝的一切善業,一併迴向給一切的有情。

丑二、定應捨之原因(分二)

寅一、斷貪、盡施能得涅槃

寅二、有情乃勝施田故應施捨

寅一、斷貪、盡施能得涅槃(68“)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定應捨之原因」,為什麼要修學布施?在六度當中,如果能夠成辦布施度,更進一步的,能夠成辦持戒等後五度的內涵;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成辦布施度,想要持戒、忍辱就會顯得格外的困難。所以這個科判當中有特別的提到,為什麼我們必須要修學布施,它的原因為何?科判當中分二:一「斷貪、盡施能得涅槃」,在科判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必須要斷除貪念,如果平常我們沒有練習布施的話,會對於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生起貪著,這是一種煩惱,這是必須要克服,必須要對治的。而對治這樣的貪念,藉由布施能夠淨化它,能夠對治它,所以有特別的提到斷貪。「盡施」,透由布施將來我們能夠獲得涅槃;相反的,如果內心當中非常的執著、吝嗇,這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獲得涅槃,這是第一個科判當中的內容。

第二個科判,「有情乃勝施田故應施捨」,布施的對象簡單的來分,上供三寶,下施一切有情。「三寶」跟「有情」這兩者當中,又應該以「有情」為主,所以科判裡有特別的提到,有情是修學布施最殊勝的福田,所以我們應該要對於有情來修學布施。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斷貪、盡施能得涅槃。」

偈頌:盡施將離憂,吾心成涅槃。

正文,理應施捨所有身、財、善根,利益他人,在這段話裡面,有特別的提到「利益他人」,也就是修學布施最主要的動機是為了「利他」,而不是自利。如果今天你修學布施的動機,只是為了追求來生的異熟果的話,這跟一般世間的商人沒有什麼差別。而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提到的動機,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並不是想要獲取將來一己的異熟。為什麼要利益他人?

盡施能遠離憂惱,吾心亦欲辦無住涅槃。因為藉由布施,我們能夠漸漸的遠離內心當中各種的煩惱。而我們內心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無住的涅槃──也就是圓滿的佛果。如果想要成辦圓滿的佛果,藉由布施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成辦;相反的,如果過度的貪著、吝嗇的話,縱使內心當中想要求得佛果,但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遙不可及的一個目標。

寅二、有情乃勝施田故應施捨

偈頌:一切同須捨,施有情為勝。

正文,一切最終同須,既須棄捨,有情,因能由此證得佛果。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一切最終同須棄捨」,這當中的一切,最主要是強調身體以及資財。我們所擁有的身體以及資財,「最終」,也就是在臨終的時候,都必須要棄捨,也就是縱使你不想要離開你的身體,不想要離開你所擁有的資財,但是這沒有選擇的餘地。既然最終你都必須要遠離這一切,在還未臨終之前,如果有機會能夠將它布施給其他的有情,這對我們而言反而是有幫助的。這是第一種解釋方式。

第二種的解釋方式,「一切最終同須棄捨」的「棄捨」這兩個字,如果換成布施的話,如果你想要成就圓滿的佛果,你就必須要布施你的身體、資財以及三世所累積的善業,既然都需要布施,這時我們選擇將這一切,都布施給有情是最殊勝的。但是這兩種的解釋方式,以第一種的解釋方式較佳,所以我們以「棄捨」的角度來解釋。如果以「棄捨」的角度來作解釋的話,這當中的「一切」,是以「身」跟「資財」這兩者來作探討,因為善業是我們能夠帶走的。

所以在臨終時,既然都必須要離開我們的身體以及資財的話,在還未臨終之前,如果能夠選擇將這一切布施給其他的有情,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在布施的同時,能夠調伏我們內心當中的貪著,在調伏貪著的同時,藉由布施能夠累積福德,這對我們想要獲得佛果是有幫助。如果不懂得布施,而讓內心當中生起過度的執著,這反而會讓我們束縛在輪迴當中,而沒有辦法獲得解脫,所以提到「施諸有情實為最勝」。「因能由此」,藉由以利他作為出發點,而布施自己的身體以及資財給其他有情的同時,能夠累積福德,最終證得圓滿的佛果。

丑三、捨已如何修行之理(分三)

寅一、今後應於自身捨自主心

寅二、廣釋其義

寅三、行合理事

寅一、今後應於自身捨自主心(69“)

之前在第二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探討的是「之所以要修學布施的原因」。接下來第三個科判,「捨已如何修行之理」,在布施了這一切之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行的道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今後應於自身捨自主心,二、廣釋其義,三、行合理事。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布施身體、資財、以及善根的內涵,如果能夠直接布施,當然是再好不過,但如果短時間之內,我們並沒有布施這一切給其他有情的話,這時至少也要練習「想要」布施給其他有情的一種心念。所以在布施了之後,第一個科判有特別的探討,「今後應於自身捨自主心」,透由心的力量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其他有情之後,這時當我們在面對自己的身體時,我們要棄捨「這是屬於我」的這顆心,所以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今後應於自身捨自主心」。

正文,問云:「捨身等已,應如何行?」

偈頌:我已將此身,隨宜施眾生,應任其所欲,恆常打罵殺!

正文,已將此身隨宜施予一切眾生,既然我已經將自己的身體,依照眾生的喜好,施與一切眾生,則應任其所欲,這時周邊的有情他想要做什麼,其實他是有自主的能力,也就是這一切都已經是屬於別人的,於此恆常打、害等;一切時處皆應遮止貪愛自身、瞋恚他人。這一段的內容最主要提到的是,藉由內心當中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其他的有情之後,在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我們必須要遮止內心當中,對於自身所生的貪著。

寅二、廣釋其義

偈頌:縱戲弄我身、侵犯或譏諷,既已施吾身,何故復珍愛?

正文,今後使戲弄我身凌冒犯或笑嘲,然既已施吾身於諸有情,何故復為守護、珍愛此身之人?既然我們已經至誠的,把我們的身體布施給其他的有情,從今天開始,縱使他人藉由各種的方式,不管是戲弄我、冒犯我,或者是嘲笑我,既然我已經把身體布施給其他的人,為什麼我要再次的成為守護、珍愛此身之人呢?既無眷戀已作施捨,則應任其所欲而行。如果在毫無眷戀的情況下,把身體布施給其他的有情,這時候其他的有情想要對我們做什麼?就隨他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