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23:54:28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四之一 2006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日期:2006627

(四之一)

慈尊菩薩在《相續本母》裡面曾經有這樣說到,以同樣的字、同樣的用詞,龍樹菩薩在《法界讚》裡面也有說到了,也就是「煩惱內有智慧性」。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心識裡面,偶而會產生善的意念,偶而會產生惡的意念。也就是說善惡等種種的妄想、或種種的妄念,都會一直無有間斷的產生。這個代表什麼呢?在這個過程當中,意識的那個本性,它並沒有變,可是在意識的本性沒有變的這個續流當中,卻又可以產生種種的妄念,這代表意識的本性是屬於「無記」的。所謂「無記」的意思,就是既非善、也非惡。如果意識本身的本性並非無記的話,它如果是善或者是惡的話,就不會產生善惡等種種妄念了。就好比這件衣服,如果它原本的顏色是白色的,若將它染成黑色、或黃色、紅色等,那就比較簡單了。如果這件衣服它本身就是黑色的話,要將它染成白色的、或者其他顏色,就比較困難了。同樣的道理,意識的本性是無記的狀態,因此它轉為善,或者是轉為惡,就有辦法了。所以,由這一點可以知道,意識它的本性是屬於無記的狀態當中。

透過平常的修行,尤其是專注一境的這種禪定功夫,善巧的透過自己的經驗去觀察意識本性的話,雖然我們現在正在生起煩惱(煩惱正在產生當中),可是意識那種唯明唯知的了解事物的能力,它仍然是存在的,幾乎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了解。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意識生起的當中,卻仍有唯明唯知的體性存在,所以「煩惱中有智慧性」,可以以這種方式來作解釋。雖然現在這個煩惱當中所產生的意識,它並不是智慧,可是是由這一種的意識慢慢的,將來能夠獲得法身智慧,將來能夠獲得根本定的緣故,所以以果位取名為「智慧」。因為它將來能夠形成智慧的緣故,所以我們先把它取名為智慧,這是「煩惱中有智慧性」的理由之一。

第二個理由,就是透過咒乘的無上瑜伽部的說法,無上瑜伽部認為我們的「心」還有「氣」,可以分「粗分」以及「細分」二者。一切的煩惱都是由粗分的氣流運作之後,而引發出來的,所以在無上瑜伽部裡面有說到八十種遍行妄念。這八十種遍行的妄念最主要是從哪裡來的呢?是由三相而來的,「相、增、得」這三相而來的。所以透過瑜伽力,刻意的把這三相阻止之後,由三相所引發的八十種遍行的妄念就不會產生,粗分的氣流一旦不運作的時候,煩惱就不會產生,煩惱就不會存在了。可是,那時候最細微、最細微的意識稱為「俱生原始之光明」,這個光明仍然是存在的,這時候再透過瑜伽的力量,把這個光明轉為道用的話,這個光明可以變成善心了。所以,透過這個道理也可以說,「煩惱性當中確實是具有智慧的」。

但是這個就比較難了解,我想可能有一些人必須要透過經典的內涵來相信,但是確實有一些人曾經有這樣的經驗,了解到唯明唯知的體性是存在的。就像我一些認識的朋友,他們透過自己瑜伽的力量,透過自己修行的經驗,跟我說了他們認知俱生原始光明的一些經驗。也是透過這種經驗,有時候他們可以回想到前生,回想到過去生的種種,可能有一種宿命通吧!其實宿命通形成的方式,如同《阿毗達磨論》裡面所說的,可以透過觀修力來讓它生起,這是一種。但是在此他們生起宿命通的方法,並不是透過《阿毗達磨論》裡面所說的,而是什麼呢?因為意識到很細微的狀態時,用細微的意識來滋潤之前的回憶,或是滋潤之前的習氣種子的話,那習氣種子會很容易成熟的、會很容易發起的,因此他們比較容易看到前生、或者是過去生所發生的一切。我相信跟我說的這些人,他們應該不是在撒謊,因為他們是私底下跟我說的,所以用不著撒謊啊!如果他面對的是廣大群眾,有很多信徒在聽他說法的話,現在撒謊的這種人是很多,這我知道!尤其是法座的責任感,所以讓他更要去撒謊了。但是他並不是如此,他是私底下跟我說的,所以應該可以相信他所說的。

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就是讓我們相信為什麼一切遍知是存在的主要基礎。透過之前所說的空性道理,去對治看不清楚實際的顛倒執;再加上菩提心的力量,累積廣大的資糧;再加上我們有唯明唯知的體性、俱生原始之光明,透過這三種的理由,我們相信成佛是絕對有可能的。至於唯明唯知的光明的這個內涵,就是「後轉法輪」,也就是佛陀在第三次轉法輪的時候,最主要說的內涵了。“

如果我們做個總義(就是做個整理),也就是說這一顆唯明唯知體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就是將來能夠成為一切遍知的基礎。如同之前所說的,所謂的這個「我」,就是由「我的蘊體」安立而有的一個我,所以隨著蘊體粗細的不同,所安立的「我」當然也是不同的,就像由人的血肉之軀、由人的身體,所安立的「我」就變成人了。同樣的,有人的「我」,有動物的「我」,或者是蟲類等的「我」。那講到鬼的話,雖然他沒有像人一樣的血肉之軀,但是他有更細微的色蘊,由這個色蘊又安立了一種鬼的「我」了。

我們在死的時候,所謂「死」的意思就是說,人的血肉之軀已經沒辦法發揮作用,它已經完全壞掉了,這時候心臟也不會再跳動,它就完全停止了,而且腦部也沒有任何作用的時候,一般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叫做「已經死掉了」。就像最近才發生的,我有一位認識的修行者,他個人是非常的謙虛,他住在印度南部。他還沒有往生之前,身體是非常的虛弱,而且也沒有什麼光澤,可是他往生之後,突然間變得很有光澤,而且身體好像慢慢在恢復的感覺,可是以一般人來講的話是已經完全死亡的狀況了,這是一個例子。以我的老師仁波切來講的話,林仁波切往生涅槃的時候,他也是一般人所謂的「完全死去了」,可是實際上他並沒有,而且還以金剛不壞之身安住了二個月左右。

所以以佛教的觀點來講,我們並不是認為「這個修行者已經往生」,他不是已經死去,應該說是「正在死去」。也就是說粗分的血肉之軀已經完全沒有作用,可是那個細微的唯明唯知的俱生原始光明,仍然還存在他之前的那個身體裡面,所以導致還沒有完全的往生。這時候的那個「我」是在哪裡呢?我們可以推理知道說,這個「我」絕對不是由粗分的身心安立而有的一個「我」;變成只是由細微的心,以及細微的氣流,安立而有的一個「我」而已了。當然隨著不同的身心安立而有的「我」是絕對存在的,同樣的,由不同的粗分以及細微的這種心氣安立而有的「我」也是有的,這是實際的狀況。

透過這種觀修,刻意的把粗分的氣流遮擋之後,粗分的心氣就不會產生作用了,這時候就會現起最細微的原始之光明。當細微原始光明生起的時候,由這個原始光明所帶動的氣流會形成另外一種身體。所以我們在佛地的時候,有說到法身以及色身這二者。也就是如同之前所說的,遠離一切戲論的那個智慧,將來會成為「智慧法身」,那個很細微的光明成為智慧法身的同時,因為之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發了廣大願,為利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願力的緣故,所以在成辦智慧法身的同時、加上之前的願力、以及很細微的那個氣流的種種因緣聚合的情況,之後在這個同時會形成色身的。而且這個色身去利眾的時候,沒有刻意想要利眾的想法,而是自然的利益眾生;只要眾生的因緣具足的話,只要眾生需要的話,他是自然的化現出來,他是非常自然的,這個就是色身。當然色身可以分粗細等色身,有眾多不同種的色身,或者是隨著眾生的根器而化現種種的色身,這也是有的。

所以將來我們能夠成就果位的,不管是三身、或者是四身的種種功德,它最主要的基本和根本是在哪裡呢?就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雖然我們現在有粗分的氣流在運作,粗分的意識在運作著,可是實際上這個粗分的氣流和粗分的心識最主要的來源是哪裡呢?是細微的心氣。所以由細微的心,而現起了粗分的識、粗分的心,所以實際上一切的意識,有俱生原始光明所遍佈的感覺。怎麼說呢?就像水變成了冰塊之後,已變成的冰塊它本身還有水的性質,那感覺是一樣的。或者是,雖然這個水現在已經污濁了,可是污濁的水還有水的性質,就比如是這種的感覺。所以我們每一個凡夫的心續當中,都有一個俱生原始之光明的體性,一個唯明唯知的體性。這個在其他的經典裡面就說到了,我們凡夫有成辦佛陀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就是這個東西。“

內心的這種污垢,是要有次第的慢慢去淨除的,如同《請問經》裡面曾經有說到了,我們在洗衣服的時候,如果衣服是很骯髒的話,一定是把最骯髒的部分的污垢先淨除,再來清除中等骯髒的,或者是最細微的這種污垢。同樣的,我們要淨除內在的污垢,一定是把粗分的煩惱先拿掉、或粗分的障礙先拿掉,慢慢的再拿掉中分的,或者最細微的。這一種的次第是以整個教法的長久住世、或整體的角度而言。當然隨著眾生個人不同的根器,而說了所謂的「頓悟」,這一種的法門也是有的。可是這種頓悟的修法,它是因由過去世有深厚的習氣、還有善根,才有辦法修這種頓悟的法門。一般來講的話,以教法的整體而言,透過次第的這種修行是最穩當的。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了解如何次第的修學的緣故,首先必須要先聞思,在此要聞思的經典就是《入行論》。“

39、欲身如是住,安妥威儀已,時時應細察:此身云何住?

在此最主要是針對出家人而說的緣故,所以就說到了以「正知」來憶念出家人的行、住等姿態,必須要以「正念」來記住。以「正知」來觀察,我有沒有按照戒律裡面所說的,如是行、或者是如是住等。因為惡作的戒條裡面,有說到很多有關要如何行、或如何住的一些姿態,所以要以「正念」和「正知」來反覆的觀察。

40、盡力遍觀察:此若狂象心,緊繫念法柱,已栓未失否?

這一句的意思就說到了,我們心好比野象一樣,要以「正念」的繩子把它栓在善緣的柱子上,以「正知」的鐵鉤來調伏這隻野象。

41、精進習定者,剎那勿弛散;念念恆伺察:吾意何所之?

41句,我們的內心在緣善法緣的時候,要讓自己以「正念」來回憶,我現在正在緣善法緣,以「正知」來觀察,我現在有沒有散亂去緣其他的內涵,要反覆的這樣作觀察。

42、危難喜慶時,心散亦應安;經說行施時,可捨微細戒。

42句,就是說我們在坐禪、或者是觀修的時候,「危難喜慶時」,若是有人來殺害我們,或者是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就不要再打坐了要馬上逃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時候再繼續觀修的話,那真是太愚蠢了。為什麼呢?因為之後佛說了這句話,「經說行施時,可捨微細戒」,也就是說在作無畏施的時候,就像華人有放生的好習俗,你們會從漁夫那邊買很多的魚,跑到海邊去放生。如果在放生的時候,有一個漁夫跟你問說:你們的魚放在哪裡?這時候雖然戒裡面有說到「不打妄語」,可是這時候你就不能按照《戒經》裡面的不打妄語,而跟他誠實說了。因為你誠實說「我魚放在那裡」的話,那漁夫豈不是跑到那邊去抓魚了嗎?這樣對魚是有傷害的。

所以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佛制定戒律的時候,按照實際的狀況,利害的關係比較之後,非常善巧的跟我們說應該要怎麼做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因為對這隻魚會有傷害,會有危險的緣故,這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按照《戒經》裡面,那麼嚴格的做到不打妄語,這時候可以打妄語了,這就是開緣的情況。所以我們什麼時候要做這個事情,什麼時候不要做那個事情,是要看當下的情況,而且去比較利害之後來行持的。“

43、思已欲為時,莫更思他事;心志應專一,且先成辦彼。

如果我們答應要做一件事情,那就要把這件事情做好,一定要有始有終,不要說答應每一件事情,到最後什麼事情都沒有成辦好。

44、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隨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如果這樣去做的話,一切事情都能夠當下圓滿。否則的話,不只前世沒有辦法圓滿以外,後世也沒有辦法來成辦了,所以「隨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45、無義眾閒談,諸多賞心劇,臨彼境界時,當斷意貪著。

46、無義掘挖割,於地繪圖時,當憶如來教,懼罪捨彼行。

47、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

48、吾意正生貪,或欲瞋恨時,言行應暫止,如樹安穩住。

49、掉舉與藐視,傲慢或驕矜,或欲揭人短,或思偽與詐,

50、或思勤自讚,或欲詆毀他,粗言興諍鬥,如樹應安住。

這以上就是說到了,以正念和正知隨時防護著內心來了解何謂所取,何謂所捨。當我們的身體的行為快要犯罪行了,或者做出一些不應該做的行為,或者是嘴巴快要說出一些不應該說的話、不好聽的話的時候,要馬上以正知正念來提醒自己不應該這樣做。“

51、或思名利敬,若欲差僕役,若欲人侍奉,如樹應安住。

當我們有種種的順緣聚合的時候,還是要以正念和正知來秉持自己的內心,反覆的去提醒說:雖然有眾多的順緣,可是我也不能夠隨著貪心而走,所以這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52、欲削棄他利,或欲圖己利,因是欲語時,如樹應安住。

52第句的內容,之前有說過了,所以就跳到第53句。

53、不耐懶與懼,無恥言無義,親友愛若生,如樹應安住。

54、應觀此染污、好行無義心;知己當對治,堅持守此意。

要了解到什麼是可做、什麼是不可做的,以正念正知來作觀察。

55、深信極肯定、堅穩恭有禮、知慚畏因果、寂靜勤予樂。

55句說到了,「深信極肯定」,應該是「肯定」先,「深信」後,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首先先以智慧來讓自己肯定,在此「深信」的,不只是知道以外,而且要有好求心,以好求心去學習,我們稱為信心。首先先以智慧肯定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如果做這些不該做的會有什麼壞處。因為我想要好處,想要得到利益,我不想要得到壞處,因此我可以肯定這個是可以做的,這個是不可以做的,首先先讓自己肯定。肯定了之後,有些人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又不去做,會有這種的問題,所以這時候要「深信」,要以信心來讓自己好求何謂是所取而去取,何謂是所捨而去捨,這個就是見理所生的信心。

「堅穩」就是說見理所生的信心,「恭有禮」,菩薩們會生起無比的心力,想要去對抗三界的煩惱,想要讓三界的一切有情,都能夠遠離所有的煩惱,所以他們無比的心力,可以值得我們去讚嘆和敬仰的;可是菩薩卻不會因此而傲慢,反而非常的恭敬、非常的謙虛的對任何一位有情,所以叫恭有禮。「知慚畏因果、寂靜勤予樂」。

56、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厭;彼乃惑所生,思已應懷慈。

雖然想要好好的堅持自己的理念,想要好好的正念和正知來作取捨,可是有時候我們會隨著外緣的影響而受到損害。「外緣」也就是自己這些好朋友,如果他的見解跟我們的見解上有衝突的話,因為他們的智慧力不夠,所以在此稱為「愚稚」,就是孩童的意思。

「愚稚」有三種的解釋方式:因為年紀很小,所以稱為叫做愚稚。另一個就是說他的智慧不夠,沒有到達那個水準,所以稱為叫做愚稚。或者是凡夫和聖者比較之後,凡夫屬於愚稚,可以分三者。在此的「愚稚」,最主要講到了智慧的能力,並沒有到達那個水準的這個愚稚。所以如果他們想要說服我們走入世間法的話,這時候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你可以反而來觀想他們說:「他們的智慧能力不夠,所以值得我去憐愍的」,要以這一種的慈悲心來關懷的。

57、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

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保持一個原則,也就是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做。在這個基本原則下,去做這個事情,這是可以做的;遠離這個原則的話,是不可做的,所以這個原則一定要保持好。什麼叫「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呢?可以兩種的角度來作解釋。「幻化觀」,什麼叫「幻化」呢?化身者以及他所變出來的幻化,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他所變出來的幻化,都是由幻化者給操控,而變出各種的幻相,所以幻相是次要的,幻化者是主要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應該隨著貪瞋或者是煩惱,去想要那個或想要這個,被煩惱所牽引,不應該是如此。而應該是我們牽引著煩惱走才對,而不是煩惱牽引著我們走。如同「幻化者」牽引他的「幻化」,而變出種種幻相般的,所以我們應該牽引著煩惱,而不是被煩惱所牽引,是應該作如此觀,這是一者。

或者是以另外一個角度來作解釋的話,愛我執當然不一定都是由真實執著而有,就像聲聞和獨覺他們也有這種愛我執。「愛我執」可以分輕視他人的一種愛我執,或者是自己比他人重要的這種愛我執,這種就比較強烈了。但是有一種細微的愛我執,就是說他人也要快樂,我也要快樂,這一種細微的愛我執也是有的。可是在此是說到了粗分的愛我執,幾乎都是由真實執著所產生的,因為粗分的愛我執是由真實執著產生的緣故,所以透過觀想無我,透過觀想幻化的這種智慧來斷除真實執著,以及真實執著所引發的愛我執,這是另外一種解釋的方式。

58、吾當再三思:歷劫得暇滿;故應持此心,不動如須彌。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都一直漂轉在生死輪轉當中,沒有做出真正有利益的事情,今天好不容易獲得了暇滿人身,這暇滿義大的內涵應該反覆思惟,讓自己在這一生好好做一個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人生大義。“

之後會說到修善法的戒行。一般在持戒的過程當中,犯戒的最主要因緣,也就是來自於過分的貪著自己的身體(這個血肉之軀),而犯種種違背戒體的過失,所以在此就是說到了血肉之軀的種種過患。

59、禿鷹貪食肉,爭奪扯我屍;若汝不經意,云何今愛惜?

我們為什麼會對這個血肉之軀產生極大的貪著呢?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常執」,認為這個血肉之軀不會壞掉,因為有這個常執貪心就產生了。所以在此反覆的強調,我們的血肉之軀它有壞掉的一天,如果把它埋在地底下的話,會被地底下的蟲給食用,如果用火燒的話,最後會變成灰燼等,所以沒有什麼值得好貪著的。

60、意汝於此身,何故執且護?汝彼既各別,於汝何所需?

61、癡意汝云何,不護淨樹身?何苦勤守護,腐朽臭皮囊?

62、首當以意觀,析出表皮層,次以智慧劍,剔肉離身骨。

63、復解諸骨骼,審觀至於髓;當自如是究:何處見精妙?

64、如是勤尋覓,若未見精妙,何故猶貪著、愛護此垢身?

65、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腸胃不適吮,身復何所需?

66、貪身唯一因,為護狐鷲食,故應惜此身,獨為修諸善!

「貪身唯一因,為護狐鷲食」,這以上最主要是講到了,我們身體的種種過患,不應該隨著這種貪心過分的去愛護自己的身體。其實我們保護自己的身體,只要讓它維持生命就可以了,不需要過分的給予它很多的好處,因為身體是將來必須要放棄的一個臭皮囊而已。可是上述雖然說了身體的種種過患,但是寂天菩薩在此並沒有否定身體的價值性。身體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接下來這句話就說到了,「故應惜此身,獨為修諸善!」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才會有辨別是非的智慧,透過這個智慧才能夠修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的一切法門,因此這個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對身體的正確看法是什麼呢?

67、縱汝護如此,死神不留情,奪已施鷲狗,屆時復何如?

68、若僕不堪使,主不與衣食;養身而它去,為何善養護?

69、既酬彼薪資,當令辦吾利;無益則於彼,一切不應與。

70、念身如舟楫,唯充去來依;為辦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這以上最主要說到了,如何透過現在這個身體,視它為修佛的工具,好好的讓它走上成佛之道,將來轉為四身之理。接下來說講到了,用這個身體來成辦一切的善行,所以:

71、自主己身心,恆常露笑顏,平息怒紋眉,善成眾生友。

修學菩提心的緣故,所以讓自己的內心隨時保持歡喜,而且隨時隨地的為他人的利益而著想,為了維護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而想的緣故,絕對會成為眾生尊敬,或者是眾生禮拜的對象。所以無論任何一者,看到修學菩提心的您,他們絕對是身心歡喜的。身為一個菩提心的行者,要隨時隨地保持正直的態度,不應該以先入為主,或者是偏自方、排斥他方的這種心態,隨時隨地以清淨的意樂來作最有利益的事情。

72、移座勿隨意,至發大音聲,開門勿粗暴;溫文悅人心。

72句,在行住坐臥的時候,都要保持非常謙虛的態度,而且以正知正念不應去行不應行的事情。

73、水鷗貓盜賊,無聲行悄捷;故成所欲事,佛諭如是行。

74、宜善勸勉人,恭敬且頂戴,不請饒益語,恆為眾人徒。

7374句,我們在利益他人的時候,最主要要按照當下的情況,看什麼方法才是最有利益的事情,來作最有幫助的事。如果有人以清淨的意樂來批評我們,說出我們壞處的話,我們必須要把此人視為是我們的師長,要好好的去尊敬他,把他的教訓作為是自己的頂嚴。

75、一切妙雋語,皆讚為善說!見人行福善,歡喜生讚嘆。

如果別人來批評我們的過患,或者是仇敵說出我們的過患時,我們必須要讚嘆他,因為他已經說出了我們的問題了,所以我們必須要讚嘆他、尊敬他。可是你如果覺得直接去回應、直接去讚嘆他,可能會產生誤會的話,也可以私底下的去讚嘆他。因為直接的去回應仇敵的這種反應,說不定有些人會誤會說,你是世間八法或什麼等等的。

所以這句話就是說,「一切妙雋語,皆讚為善說!見人行福善,歡喜生讚嘆。」如果我們看到有人做好事,應該馬上去讚嘆,這一種的讚嘆不是說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善事我們才讚嘆,自己不喜歡的人做好事,我們就會覺得不屑的樣子,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說縱使自己的仇敵去行善的話,我們也應該要讚嘆他,從心深處去生起、去歡喜,並且去隨喜他人。所以下面就說:

76、暗稱他人功,隨和他人德;聞人稱己德,應忖自有無。

當別人讚嘆我們,我們應該藉此機會來隨喜自己的功德,在這個同時也要去讚嘆、讚嘆我們功德的那個人。因為他知道什麼是功德,什麼是壞處,而且他隨喜讚嘆我的緣故,所以我在此隨喜的讚嘆他。

77、一切行為喜,此喜價難沽;故當依他德,安享隨喜樂。

78、如是今無損,來世樂亦多;反之因嫉苦,後世苦更增。

「一切行為喜,此喜價難沽」,把所有三門的一切功德、或者是行為,轉成了歡喜的話,這一種的歡喜所帶來的福報是無邊無量的,「故當依他德,安享隨喜樂。如是今無損,來世樂亦多」,如果我們懂得如何隨喜他人,而且他人讚嘆我們的時候,如何謙虛的隨喜自己的功德,而且不會生起我慢的話,不只今生沒有任何的仇敵,而且會受到一切人的尊敬以外,後世也可以依此善德而得無邊的利益。可是相反的,如果別人讚嘆我們,我們就高興,如果看到自己的仇敵行善事的時候,我們就眼紅、就嫉妒,不懂得隨喜的話,「反之因嫉苦,後世苦更增」,不只今生不會有真正的好友以外,後世也會因由你的我慢,還有貪瞋心等,而造成種種的痛苦。“

78、如是今無損,來世樂亦多;反之因嫉苦,後世苦更增。

79、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瞋,柔和調適中。

80、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

應該隨時護心,不應以疑心或者是貪瞋等來看待有情。

81、熱衷恒修善,或依對治興。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熱衷恒修善,或依對治興」,比如我們要去行布施度的話,那不是一次、二次,應該反覆的去行布施,所以在此說了一個「恒」字。「熱衷」也就是說到了,在布施的時候,不是說,「啊!給你!」這樣子而已,而是以清淨的意樂,很誠肯的給予他人,所以叫「熱衷恒修善」。現在是以布施為例,在布施的時候不應該以貪著心去作布施,要以對治力讓我們布施的這顆心清淨,所以「或依對治興」。「施恩悲福田」,布施的對象可以分:功德田或者是福德田等。「功德田」,就是像三寶,或者是自己的善知識等,「福德田」,就是對自己有恩惠的父母親等來作布施,這樣布施的功德就會非常的廣大了,所以「成就大福善」。

82、善巧具信已,即當常修善;眾善己應為,誰亦不仰仗。

「善巧具信已,即當常修善」,透過多聞還有多學之後,我們能夠善巧的了解到何謂取,何謂捨,具有這個信心之後,就要好好的去行善了。而且行善行的時候,應該以自己的智慧去行善,而不是別人說要行善、就去行善了,不應該依他力而去行善。所以後面這兩句話就是說到了,「眾善己應為,誰亦不仰仗」,這些的善法應該是自己了解要去做、而去做的,而不是受了他人的命令,或者是受了他人的影響而去做的。

83、施等波羅蜜,層層漸昇進;因小勿失大,大處思利他。

如果我們能夠如實的修學布施波羅蜜多的話,那布施波羅蜜多就會慢慢的增長了。我們不要因為暫時的利益,而失去永遠或者是究竟的大義。什麼叫做「大義」呢?如果對他人有利益的,這叫做大義。也就是說以暫時和究竟兩者比較之後,究竟的利益為主;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比較之後,他人的利益為主,以這個原則來作取捨的。

84、前理既已明,應勤饒益他。慧遠具悲者,佛亦開諸遮。

「前理既已明,應勤饒益他」,這句話就說到了饒益有情戒了。也就是平時保持一個清淨的意樂來饒益他人。「慧遠具悲者,佛亦開諸遮」,有時候菩薩們,在行廣大利益有情事情的時候,可能會做出違背《戒經》所制定的一些內容。也就是說如果做這件事情,跟《戒經》裡面所說的學處有違背的話,那時候要怎麼辦呢?沒有關係!如果這是利益他人的話,真正能夠幫助他人的話,佛陀曾經在《菩薩戒經》裡面有說到:「縱使會跟別解脫戒有所違背,可是因為利益他人的緣故,你可以做!」有到這樣一個開緣,所以「佛亦開諸遮」。

85、食當與墮者、無怙住戒者,己食唯適量;三衣餘盡施。

「食當與墮者」就像餓鬼等他們沒有食物,因缺乏食物而墮落於餓鬼。「無怙」,就是沒有親友可依賴的這些可憐的乞丐們,「住戒者,己食唯適量」,如果自己吃夠了,應該把剩下的所有一切,布施給這些可憐的人,滿足他們的需求。「三衣餘盡施」,可是有一樣東西是不能布施的,那就是自己的三衣,也就是出家已經被加持過的三衣,要把它視為是自己的皮膚一樣好好的守護,這是不可以布施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布施的。

86、修行正法身,莫為小故傷;行此眾生願,迅速得圓滿。

「修行正法身,莫為小故傷」,我們這個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一個修法的工具,所以不要為了小小的利益,而去傷害到自己的身體。「行此眾生願,迅速得圓滿」,要依由這個工具,好好的利益他人,才可以快速圓滿一切的功德。

87、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今世或他生,利大乃可捨。

「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悲心還有願心的力量,還沒有到一個程度之前,不要急著把自己的血肉之軀布施給他人。觀想的時候可以這樣去觀想,可是付諸於實踐的時候,不要那麼急促,因為我們還沒有到達那個程度。如果我們恒長的去作觀想,透過觀想的力量,將來絕對有辦法做到布施手足的,所以「今世或他生,利大乃可捨」。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