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1:56:17
學習次第 : 進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三十五)2012年4月15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塲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先調整我們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發心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佛曾經在佛經當中有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的有情,不管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是想要離苦得樂。我們想要成辦的安樂,是透由累積善業而感得的;我們所不想要面對的痛苦,是我們過去所造作的惡業而感得的果報,所以如果我們想要離苦得樂,我們就應該懂得如何的去行善,如何去斷惡。「行善斷惡」並不是說我身為佛教徒,所以我才需要行善斷惡,並不是這樣;是因為你想要離苦得樂,而離苦得樂唯一的管道就是「行善斷惡」。但現今絕大部分的人,雖然不想要面對痛苦,但不斷的造作苦因;雖然想要追求快樂,卻不知該如何成辦樂因。在這個世間上,有誰能夠徹底的了解細分的取捨,而告訴我們該如何的行善斷惡?是只有佛。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強大的信心,並且更進一步的依教奉行,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我們該如何行善斷惡?在第三句話裡有提到「自淨其意」,我們必須懂得如何的來調伏我們的內心。

提到了「煩惱」,煩惱可以分為八萬四千種煩惱;而這麼多的煩惱統攝,可以統攝為六種的根本煩惱,以及二十種隨行的煩惱;而最簡單的是貪、瞋、癡三毒。如果我們的內心被貪瞋癡三毒為主的煩惱所控制,而沒有辦法進一步的去調伏它、淨化它,這時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行善斷惡。提到了貪、瞋、癡,這當中的「癡」最主要是指,我們不了解該如何行善斷惡;該如何斷除哪些惡行,該如何成辦善行的道理,我們並不了解。縱使我們了解該如何行善斷惡,但是由於內心當中有貪念、有瞋念的緣故,我們會貪著自方的親友、會瞋恚他方的敵人,所以在貪瞋癡的控制下,我們是沒有辦法調伏內心。所以如果想要行善斷惡,第一步,必須要調伏內心中的煩惱;而更進一步的去實踐善行。

而最近,我在這個地方跟各位介紹的是《入行論》當中的«忍辱品»。提到了「忍辱」,我們必須透由忍辱來對治心中的瞋念。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所有的惡行當中,最嚴重的不外乎是我們內心中的瞋恨,而想要對治心中的瞋恨,這時我們必須要修學忍辱。而為什麼我們的心中會容易生起瞋念?這是因為我們過度的沉溺在世間八法當中。世間八法裡,有四法是我們追求的,而有四法是我們盡可能想要去避免的。我們想要追求的四法裡,包含了快樂、利養、我們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我們希望自己的名聲能夠遍及十方,當我們過度的貪著這四法時,就容易生起瞋念;甚至更進一步的,我們會想要跟他人比較,在此同時會生起我慢。所以當我們內心中貪著、瞋恨、比較、我慢等種種的煩惱,不斷的增長時,我們是沒有辦法獲得內心的快樂。所以不管是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或是一般的世間人,如果我們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沉溺在世間八法當中,我們是很容易被它所侵蝕的。

以現今這個世間而言,我們都知道科技日新月異,每一天都在改變、每一天都在進步;但是透由外在科技的進步,人心也變得更貪婪、而且更容易動怒,這是我們都能夠看到的一個事實。現今的科學家,雖然想各種的方法讓地球上的人能夠獲得快樂,但如果科學家本身或者是使用的人,他不懂得調伏內心的煩惱,外在的物質不僅沒有辦法讓我們獲得快樂,還有可能更進一步,造成更大的痛苦,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為了要獲取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別人,到最後自利、利他都沒有辦法達成,這一點是很容易了解的。

上一段我們提到了世間八法。在「世間八法」裡頭,有四法是我們不想要去面對的,而這四法分別是:身心的痛苦、沒有辦法獲得利養、他人直接毀謗我們、或私下嘲笑我們,這都是我們不想要面對的痛苦;所以在世間的八法裡面,有四法是我們想要去追求的,有四法是我們想要去避免的。而當我們在追求其中的四法時,如果周邊的人來障礙我們的話,這時我們就會認定他是我們的敵人,而對他生起瞋念;相反的,當我們想要避免其中的四法時,如果有人來造成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四種的痛苦時,這個人他就成了我們的敵人,而對他我們就會生起瞋念,這是以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解釋世間八法。而以敵人的角度,我們之前所想要獲得的四法,我們希望敵人他永遠不要獲得;我們想要避免的四法,我們希望敵人他能夠源源不斷的去面對這些問題;所以當有人解決敵人的困苦,去幫助敵人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到不滿。所以現今我們的內心為什麼會被貪、瞋所控制?是因為我們陷在世間八法的漩渦裡,一直沒有辦法跳脫出來。

卯一、於害我者止瞋(分二)

辰一、應忍令生苦者

辰二、應忍遭輕蔑等(分四)

巳一、譏毀等事不害我身

巳二、我不應瞋起瞋恚者

巳三、不應瞋恚障己利者

巳四、不應瞋恚不信我者

巳三、不應瞋恚障己利者(189“)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在正文當中「於害我者止瞋」,這個科判裡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應忍令生苦者」,第二個部分「應忍遭輕蔑等」。而我們進行的是第二個科判,「應忍遭輕蔑等」,而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四,我們進行到第三個科判,「不應瞋恚障己利者」。這當中的「利」指的是利養,我們不應該去瞋恨障礙我們獲得利養的這些人。

提到了「利養」,也就是周邊的物質。有時候周邊的物質,太過富裕、太多,反而對我們沒有幫助,而有傷害。這一點從現今的世界上我們就可看得出來,外在的物質不斷的進步,但是如果使用的人本身,他不懂得如何的去善用他所獲得的物質,這時他的內心貪、瞋會不斷的增長。以佛教的角度來說,內心貪瞋的增長,對於今生、對於來生都沒有任何的幫助。雖然我們還是要過活,但是我們不應該過度的去追求外在的物質,這一點尤其是以出家的法師更是必須要注意。出家的法師是受人供養,既然是受人供養,就應該一心專注在學習佛法上面,而不應該去追求外在的事物;而至於在家的居士們,由於居士們需要工作,需要跟很多的人聯繫,所以難免會在物質上面生起貪著,但是也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降低內心當中的貪念,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巳三、不應瞋恚障己利者(分五)

午一、利養速壞,故不應瞋障礙此者

午二、遮止謀取邪命

午三、以喻證成不應貪愛利養

午四、不應貪利養之原因

午五、遮止謀取利養

而科判當中分五個部分:一「利養速壞,故不應瞋障礙此者」,我們所獲得的一切物質,最後它的本質都是容易消失的,也就是它都是會壞滅的;既然是會壞滅的,我們就不應該去瞋恨障礙利養的這些人。

提到了這一點,過去有一個公案,有一個雕刻的師傅,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刻一顆石頭,這時周邊的弟子就問這個師傅說:你花這麼長的時間刻這個石頭,到底是為了什麼?他的師傅回答弟子說:我不為了什麼,我只為了把它放在世間上。這個回答,其實是值得我們去思維的,我們忙碌了一生,累積了許多的財物,到最後必須要空手而離開這個人世間,所累積的這一切財物都必須要放在世間上,什麼都帶不走,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物質,它最後所帶來的過患。

第二個科判,「遮止謀取邪命」。「邪命」,是指透由不正當的手段,而謀取生活所需的資具。不要說是世間的小偷、強盜,藉由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他想要獲得的錢財或是物質,我們先不探討這一點,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以佛教的角度來說,一位佛弟子、一位上師,或者是在佛學上面有學識的一位格西,我們時常都會犯一個錯誤──會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自己想要獲取的東西。有時我們所呈現出來的面貌,看起來是不錯的,但是我們的手段卻是卑鄙的,我們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謀取我們想要得到的這些物品,因為不管是動機或是行為都是不如理法,應該要避免的。這一點就像現今在地球上,有很多的國家,他是在推動民主,但是在推動民主的背後,推動者本身卻是在謀取自己想要獲得的利益,這樣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相同的道理,現今有很多的人在學習佛法,但是藉由佛法的名義,去謀取他想要獲得的利益,這也是不應該的。所以「謀取邪命」的這一點是必須要遮止、必須要避免的,這是第二個科判。

第三個科判,「以喻證成不應貪愛利養」。透由譬喻來證成我們不應該過度的去追求、貪愛周邊的利養。第四個科判,「不應貪利養之原因」。第五個科判,「遮止謀取利養」。

午一、利養速壞,故不應瞋障礙此者(191“)

偈頌:因障礙利養,故我不喜此。

正文,若曰:「譏毀等障礙我獲利養我不喜此輕蔑等三。」因為他人嘲笑、詆毀我,使得其他人對我失去信心,這將會成為我獲取衣食等利養的障礙,所以我並不喜歡他人用輕蔑、或者是粗惡的言語、或者是口出不雅之詞,各種的方式來傷害我。

對於這一點,偈頌裡面更進一步的提到:吾利定將捨,諸罪則久留。

正文,若為彼而心生瞋恚,所獲今生定將,然瞋所造諸罪則於相續久留,故寧不得利養,亦不應瞋。首先第一句「若為彼而心生瞋恚」,如果你是為了要獲得利養,而在內心當中生起瞋恨,縱使在生起瞋恨之後,你能夠獲得再多的利養,但是你所獲得的這一切終將壞滅,在臨終時定須棄捨,「然瞋所造諸罪則於相續久留」,但是之前所生起的瞋念而造作的罪業,將會永遠保留在我們的內心中;所以這樣去思維之後,「故寧不得利養」,我們寧可不要去追求這些利養,也不應該讓瞋心在我們的內心中不斷的增長。

有時我們會想要去追求利養,在追求利養的同時,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提到了這一點,現今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美,聽到別人的讚美時,內心都會感到格外的歡喜;但其實這一點,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比方說,修學佛法的佛弟子,他能夠捨棄對於物質上的貪著,但是大部分的人是沒有辦法捨棄「他人的讚美」──也就是聲名的這一點。有很多人在學佛之後,他會想要去閉關,過著很刻苦的生活,雖然他能夠對治內心當中的貪念──也就是貪著世間五欲的這種念頭;但是在閉關的過程中,他難免會生起想要出名的念頭。如果一個閉關的修行人,他是為了名聲而去閉關的話,他閉關的過程裡所做的這一切,其實對於他的來生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他還是沒有辦法棄捨世間八法,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過去有上師他就特別提到:絕大部分的人會追求聲名,都想要聽到別人的讚美,但是我們仔細的想一想,「別人的讚美」對於我們到底有什麼幫助?在口渴的時候,別人的讚美能夠去除你的問題嗎?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別人的讚美能夠讓你吃得飽嗎?其實都不能。所以這位上師他就提到:「別人的讚美」跟「有人給我一杯水喝」,這兩者相較之下,我寧可拿這杯水,也不要聽到別人的讚美。因為喝水是最實在的,它能夠解決我當下的問題;但是別人的讚美卻不是如此。現今,甚至有很多的人,為了要獲取聲名,而花很多的時間、花很多的金錢,到最後只是為了要得到一個名稱罷了,其實這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午二、遮止謀取邪命

偈頌:我寧近日死,不依邪命活;如我縱久住,然不出死苦。

正文,我寧全無利養,近日,亦瞋他而依邪命久存,在正文裡面提到了,我寧可沒有任何的利養,並且在當下馬上就死,也不要因為瞋恨他人,透由不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生活所需的資具,苟且偷生;如我縱久住終須捨一切,不出死歿之。因為縱使我能夠藉由邪命而存活好一段時間,但最終,我還是必須要棄捨這一切的物質,而面對死亡。

午三、以喻證成不應貪愛利養(192“)

偈頌:夢享百年樂,夢已即清醒;另受須臾樂,夢已亦醒覺。

二人夢醒時,樂皆不復還;壽雖有長短,臨終唯如此。

正文,於睡享百年樂,有些人在睡覺的時候會作夢,而在夢中,他夢到自己能夠享受百年的安樂,夢已此人隨即清醒,但是在睡醒之後,這個人他會馬上跳脫作夢的狀態,而呈現出清醒;有人於夢中唯受須臾夢已亦醒覺。而另外一個人,在夢中他只夢到他能夠享用短短的安樂,並且在夢之後,也醒了過來。二人夢醒時,所享安樂皆不復還,不管在夢中,你所夢到的是享用了百年的安樂也好,或者是只享受了短時間的安樂,在醒過來之後,兩個人都只能回憶夢中的場景,但是所夢見的夢境是絕對不會再一次的發生;相同的道理,如是雖有長短,在世間上每一個人的壽命雖然有長短,所享受的安樂多寡也不同,然所受樂於臨終成念境,但是一生當中所追求的快樂、所享用的樂受,在臨終也只能夠成為回憶的對境,如此而已,是故不應貪愛利養。

午四、不應貪利養之原因

偈頌:縱得多利養,長時享安樂,死如遭盜劫,赤裸空手行。

正文,縱得多利養長時享安樂,縱使在一生中,我們能夠獲得再多的利養,長時享受各種的安樂,然歿時如遭盜奪,必須赤裸無衣、空手無財而。但是在死歿的時候,就如同是遭到了強盜、小偷們來搶奪我們的財物,在死之後,必須全身赤裸無衣、空手無財而前往下一個世間。所以在一生中,你所累積的財富,你所買的房子、衣服,甚至從投生時你所獲得的身體,在死歿之後什麼都帶不走。

午五、遮止謀取利養

偈頌:謂利能活命,可除罪增福。然為利養瞋,福盡豈無罪?

我為彼事活,若因彼退墮,唯行罪惡事,苟活義何在?

首先前面的兩句話,「謂利能活命,可除罪增福」。有人提到,:「若由活命以四力盡除罪業,德,為此應求利養。」有些人他會有以下的念頭:如果藉由利養,能夠讓我們活久一點,這時我們可以藉由四力,將過去所造的罪業淨化,並且透由行布施等善行來累積善業;所以我應該要累積多一點的財富,讓我能夠活得更久一點。

對於這樣的看法,正文當中提到,然為利養而起恚,滅千劫所集德,豈無罪耶?這一點表面上看起來是有道理的,但是為了追求利養,而在追求利養的過程中,對他人生起瞋恚,藉由瞋恚的力量,而完全的摧滅過去千劫所累積的福德,難道這不是一種過失嗎?我為彼事若因彼緣令己退墮我為了要能夠活久一點,而想辦法去累積更多的財富;但是如果因為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對他人生起瞋念,而使我來生必須墮落的話,苟活唯行罪惡事並且以這樣的方式苟且偷生、並且在生活的過程中造作種種的惡業,義何在?全無意義。這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巳四、不應瞋恚不信我者(分二)

午一、若因於我口出惡言,壞他人信故起瞋恚,則亦應瞋惡言向他

午二、若能安忍不信他人,亦應安忍因煩惱緣不信我者

午一、若因於我口出惡言,壞他人信故起瞋恚,則亦應瞋惡言向他(193“)

偈頌:謂令信者退,故瞋惡言者。於他出惡言,汝何故不瞋?

正文,或:「雖不應瞋障利養者,然因他人口出惡言,令信者退失信心,恚出惡言者。」在這個地方有人提到:的確,我們是不應該瞋恚障礙利養的這些人,但是當他人口出惡言來傷害我的時候,「令信我者退失信心」,這會令原本相信我的這些人退失了信心,「故應瞋恚出惡言者」,所以從這樣的角度而言,我應該是可以瞋恨口出惡言的這些人。對於這一點,正文接下來提到:若於壞他善者起瞋,這當中「壞他善」的這個「善」,是指他人心中的信念,因為它是一種善念。所以如果你是因為對方的言語,會使得其他的人心中的善念退轉,而對於口出惡言的人,生起瞋恨的念頭的話,則彼於他出惡言時,何故不如此?但是當這個人,他所漫罵的對象不是你,而是其他的人的時候,為什麼你在當下,不會對他生起如此強烈的瞋恨呢?此亦能壞信他善故。因為他所辱罵的對象,雖然不是你,但是是別人,在罵別人的同時,也會因為他口出惡言,使得周邊的人對於某人失去了信心;所以照道理說,他在罵別人的時候,你也應該對他生起相同的瞋念,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午二、若能安忍不信他人,亦應安忍因煩惱緣不信我者(194“)

偈頌:不信有賴他,故忍無信者;彼亦賴煩惱,何不忍惡言?

正文,若心不信其他有情,此有賴於其所緣境──人,在之前我們提到了,當對方口出惡言去辱罵他人,而使得周邊的人,對於這個人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或者是之前所生的善念退轉,為什麼我們不會生起如此強大的瞋念?這時有人就回答說:「若心不信其他有情」,這些人之所以會聽信他人的言語,而不去對他原有的這個對象生起信心,「此有賴於其所緣境──他人」,這是因為他人本身,或許就不具備有原有的功德,或者是他本身就具有某種的過失;所以當有人在批評他,口出惡言時,周邊的人很自然的,就會不相信這個人,於他人口出惡言或無信者,汝能安而不瞋恚,所以對於這樣的對象,有人口出惡言,或者是更進一步,使周邊的人對於他產生不信任的感覺,這一點我們是能夠安忍而不瞋恚的。因為我們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它是必須要觀待它的所緣境──也就是其他的人所造成的結果,它並不是自主而形成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若爾,於汝口出惡言,汝心不忍?理應安忍,彼亦煩惱故。如果以你的思維邏輯去作推論的話,相同的道理,有人對你口出惡言,你的心也應該要能夠安忍才是,為什麼?因為對你口出惡言的這個人,他也是必須依賴他心中的煩惱,在被煩惱所控制的情況下,他才會對你口出惡言。如果前者之所以能夠安忍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切,是必須要觀待某個境界才會發生的話;相同的道理,當有人用非常難聽的詞句來批評你的時候,這時這一切也是必須要觀待他者,是觀待誰?是觀待他心中的煩惱。

卯二、於害我親友者止瞋(分二)

辰一、以思擇法忍遮止(分二)

巳一、不應瞋恚損害佛像等人之原因

巳二、應忍害親友者

辰二、以耐怨害忍遮止

巳一、不應瞋恚損害佛像等人之原因(195“)

正文,或曰:「雖不應瞋傷害我者,然瞋損三寶者應無過失。」有人提到:雖然我們不應該去瞋恨傷害我的這些人,但是我們可以瞋恨損害三寶的這些人;因為三寶是我們禮拜、皈依的對象,所以當有人傷害他們的時候,這時我們是應該生起瞋恨的。

對於這一點,偈頌當中:若詆毀破壞,佛像塔正法,

吾亦不應瞋,因佛離諸害。

正文,有人以綺語詆毀,並以其身破壞佛像、大菩提正法等,在這個地方依次的提到了佛身、佛意以及佛語。如果有人以綺語來詆毀佛的身、語、意,或者是更進一步的,以實際的行動來破壞佛像、大菩提塔以及經書等正法時,吾亦不應瞋恚,在此時我們的心中也不應該生起瞋恚,為什麼?因佛等三寶已遠離諸害,因為佛、法、僧三寶,他們自己本身已經遠離了各種的怖畏,所以縱使有人想盡辦法想要傷害他們,但是對三寶而言,這一切都不會造成傷害,且加害者乃可愍處,更進一步的,想要傷害三寶的這些人,因為心中的無知或者是邪見,而付諸於行動去傷害三寶的話,反而會造作非常嚴重的惡業,所以他們是值得悲愍的對象,故應悲愍。

接下來在藏文當中的這句話,首先正文當中的翻譯,此謂不因他人不悅三寶,令心憂惱而起瞋恚。在《入行論》的某些註釋裡面會提到,這一段它最主要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此謂不因他人不悅三寶」,有些人他就是不信三寶,但是我們不要因為他人不信三寶,或者是更進一步的去傷害三寶,而讓我們的內心產生憂惱,更進一步的對於他人生起瞋恚,這是第一種的解釋方式。第二種,剛剛仁波切對於這一段話,做了另外一種的解釋:雖然有人透由言語或者是行為想要去傷害三寶,但是對於三寶來說,這一切對祂都不會造成傷害;既然不會造成傷害的話,三寶的心中也不會生起任何的憂惱。

巳二、應忍害親友者

偈頌:若有害上師、親屬或好友,彼由諸緣生,知已應止瞋。

正文,若有為我說正法之上師、同家族之親屬或好友等,見已亦不應瞋,如果有人傷害了為我宣說正法的上師、或者是同一個家族裡面的親屬、或者是我周邊的好友,我們看到了這種情形,內心當中也不應該生起瞋恨。為什麼?因親友等往昔造作非理惡業,由業所感,如同前述之理,在之前我們有提到,當敵人在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對他生起瞋恨,這是因為之所以會有敵人出現,更進一步的,他會用各種的方式來傷害我們,這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所感得的果報;相同的道理,之所以會有人去傷害我們的親朋好友,這也是因為我們的親朋好友,他們自己在過去造作了非理的惡業,由業所感得的惡果,彼由諸緣生知已應當遮止瞋恚。所以在思維這個道理時,我們必須要更進一步的想到,這一切都是過去所造的業而感得的果報,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應該要遮止內心中的瞋恚。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