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6 09:39:17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4/26 09:31:32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入菩薩行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入菩薩行論》(梵文:Bodhisattvacaryāvatāra),為八世紀印度大乘佛教哲學著作與修行指南,作者為那爛陀寺的寂天。內容為發起菩提心與行持六波羅蜜。在藏地、漢地與歐美均享有盛名。簡稱為《入行論》、或者《入行》。
[編輯] 藏譯本
首先將《入菩薩行論》引入西藏的是阿底峽尊者,並將之編入噶當派的噶當六論當中,在藏地也被藏傳佛教四大派大量的講解、著疏和引用,包括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巴楚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
[編輯] 漢譯本
宋朝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天息災譯師曾經將《入菩薩行論》翻譯為四卷《菩提行經》,作者題為龍樹。但並沒有得到漢傳佛教廣大的迴響,今錄於大正藏中[1]。
[編輯] 現代譯本
1951年,隆蓮法師將《入菩薩行論》從藏本譯漢。1985年,作為四川尼眾佛學院的教材。經趙樸初審閱後,送金陵刻經處印行,收入續藏中。
1997年,台灣的如石法師(陳玉蛟)將《入菩薩行論》從藏本譯漢,並介紹寂天相關的著作,此譯本被四川喇榮佛學院的索達吉堪布講授為《入菩薩行論廣釋》,寂天的思想廣被華人所知。另外堪布貢噶旺秋也有從藏譯漢的《入菩薩行論》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