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0:50:46
學習次第 : 進階
講述: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12年3月10日(上午)大悲精舍
印度的大論師寂天菩薩,曾經在《入菩薩行論》當中有提到:「此暇滿身極難得,既得能成士夫利,若於此身利未辦,後豈復得此圓滿。」這個偈頌當中第一句話,「此暇滿身極難得」,無始以來直至現今,在這個輪迴當中,我們投生的次數是無數次。以好的投生方式而言,我們曾經投生過梵天、帝釋天、轉輪聖王等等,下至我們投生在地獄,不管是炎熱地獄、寒冷地獄、餓鬼或是畜生,並且在投生的過程當中,也承受許多的痛苦。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縱使我們已經享受無量的安樂,但是我們從來不知道滿足;雖然我們曾經遭受許多的痛苦,但是我們的心中也不曾生起厭離。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現今有幸獲得了八閒暇以及十圓滿的暇滿身,這樣的人身相較於過去我們所投生的方式是相當難得的,甚至這是我們過去都不曾獲得過的一個善妙身。當我們獲得如此善妙難得的人身時,我們必須要藉由此人身,如理如法的來成辦來生的利益──也就是透由這樣的人身好好的來修學正法。在我們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之後,只不過是我們不成辦佛法罷了,如果我們肯利用它來修學佛法,任何我們想要成辦的利益,任何我們想要獲得的安樂,都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來成辦。
士夫所必須成辦的利益當中,以現前的角度而言,有現前的增上生;以究竟的角度來說,有究竟的決定勝。不管是增上生或是決定勝,都能夠藉由此暇滿人身來成辦。因此在偈頌裡面進一步的提到,「既得能成士夫利」,在我們獲得人身之後,透由這樣的人身,是能夠成辦種種士夫的利益──也就是增上生以及決定勝。「若於此身利未辦」,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若」這個字,雖然現今我們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但是在獲得人身的當下,在今生我們沒有辦法藉由這個人身來成辦種種利益安樂的話,「後豈復得此圓滿」,不斷的在輪迴當中流轉,貪著輪迴的安樂,沒有辦法藉由暇滿的人身來修學正法,以這樣的方式,我們想要再一次的獲得暇滿的人身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須要藉由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來好好的修學正法。
在今生中修學正法,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為什麼要修學正法?因為我們想要離苦得樂,由於我們想要追求安樂,所以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去成辦快樂的因,什麼是快樂的因?唯有修學正法才能夠獲得究竟的安樂。如果不想要遭遇痛苦,就必須更進一步去去除苦因,要如何才能夠去除苦因?我們必須要斷除非法──也就是斷除惡行。除了修學正法之外,沒有其他能夠獲得離苦得樂的這種善妙的方便。以現今而言,外在的種種因緣,雖然能夠讓我們暫時的獲得些許的安樂,能夠去除我們身心上某一些的痛苦,但這一切都不是究竟的。也就是因為我們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所以必須修學正法,修學正法並不是只是希望在今生能夠成為一位了解佛法的智者,或者是藉由修學佛法獲得聲名以及今生的利養,這些都不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
如果我們修學佛法,只是為了要獲得今生的安樂,其實大可不必修學佛法,甚至連一般的畜生,牠都有辦法藉由一己的力量,來獲得今生的安樂。所以之所以要修學正法,最主要的主因就是希望能夠藉由修學佛法,獲得究竟的安樂,斷除一切的痛苦。這一點我們從現今這個世界上的改變,我們就能夠知道,在這個地球上現今的科技,外在的物質日新月異,每一天都不斷的在進步。甚至科學家們,也不斷的用各種的方法,希望能夠解決人類的痛苦,但是藉由外在的這些因緣,我們真的能夠獲得究竟的安樂,解決一切痛苦嗎?是不能的,這一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了解的。也就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究竟的安樂,解除一切的痛苦,唯有藉由修學佛法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
既然在今生我們要修學正法,就必須要了解什麼樣的法可以稱為正法?「法」跟「非法」這兩者的差別是在哪裡?或者是「法」跟「世間」這兩者的差異性為何?這是我們必須去了解,必須去認識的。一般來說「法」有很多種,甚至我們可以分為外道的法、內道的法,外道也有相當多種,而內道也有各宗各派。但是以總相而言,什麼樣的法它有資格稱為是「法」或者是「正法」?最主要的「法」是以「來生」作為最主要的目標,而不是以謀取「今生」的安樂為主。如果我們所修學的法、所追求的,只不過是今生的衣、食、利養、聲名,或者是想要藉由修學法來去除痛苦的話,實際上這樣的一種行為,它並不能夠稱為是「法」。甚至這樣的事情,就連畜生道的動物牠們也都能夠成辦,甚至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
由此就可以知道,所追求的應該是以「來生」為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眼光必須要放得長遠,並不是以今生的安樂為主,而是以來生的安樂為主要的目標。這一點不要說是內道的佛教,就連外道的回教徒、印度教徒,他們也都認為,他們今生的所作所為,應該是以來生的安樂作為第一個考量目標而來修學法。所以當我們在修學法的當下,內心當中也要有這樣的一種念頭,也就是「我修學法並不是為了我的今生,而是為了我的來生。」
當世尊還沒有誕生在這個地球上時,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有了其他的宗教,比方說在印度當地,它有印度教,甚至有其他的外道,比方以數論外道而言,所以在佛法還未在這個世間呈現出來之前,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有各種的宗教信仰。以外道來說,外道徒他能夠藉由修學襌定,而投生在梵天或者是更高的這種境界,並且透由修學外道的宗義,也能夠暫時的調伏內心當中粗分的煩惱。雖然沒有辦法完全的斷除貪、瞋、癡,但是它能夠暫時的調伏內心當中粗分的煩惱;並且能夠藉由修學襌定的力量,而投生在這個輪迴當中的最頂端──也就是有頂;並且透由修學襌定,他能夠獲得各種神通以及神變的功德。
世尊的教法在人壽百歲的時候──兩千五百多年前誕生在人世間,而現今保留了世尊的教法,我們也有機會來修學正法。透由修學世尊所留傳的正法,我們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簡單的來說,我們的目標可以分為上、中、下這三類,「上」──希望能夠透由修學正法成辦圓滿的佛果,「中」──如果沒有辦法藉由這一生修學正法而獲得圓滿的佛果,我們也希望能夠獲得解脫,「下」──如果前面這兩者都沒有辦法達成,也希望來生能夠不墮惡趣,再一次的投生在善道。如果現今獲得暇滿身的同時,沒有辦法藉由暇滿的人身,讓我們的狀態比現在更好,但是我們也不應該比現在更糟;如果我們來生的狀態,比現在更糟的話,到最後我們就只會不斷的墮落。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在今生,透由暇滿的人身來成辦圓滿的佛果,但至少我們也可以去成辦圓滿佛果的因,比方說「菩提心」或是「大乘道」;如果沒有辦法成辦解脫,我們能夠成辦解脫的因──也就是出離心;如果沒有辦法讓我們生生增上的話,至少也要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留下很深厚的正法習氣;如果連這一點都達不到的話,現今縱使我們獲得了暇滿人身,其實它沒有多大的意義。
在獲得暇滿身的同時,藉由這樣的暇滿身,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去利用的話,它能夠成辦許多的利益;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善用它,相同的道理,對我們而言是很吃虧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會這樣說,就如同之前我們所談到的,如果你懂得如何善用人身,它能夠成辦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利益;但是相反的,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善用它,透由人身所造的惡業也是相當的重,因此將來墮落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
既然要藉由現今的人身來修學正法,我們所要修學的法是什麼樣的法?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我們要修學的是大乘法。修學大乘法的人,必須要有什麼樣的動機?我們所追求的並不是輪迴當中的盛事,也不是一己的安樂,我們希望能夠利益到如虛空般的一切如母有情,希望利益這些有情的緣故,所以希望自己本身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要如何的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們必須要修學大乘法,所以在內心當中要以利益一切有情的這種動機來修學大乘的佛法。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為了要成辦圓滿的佛果,因此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要修學大乘的佛法。既然要修學大乘的佛法,在修學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大乘佛法的內涵,要如何了解大乘佛法的內涵?在了解之前,我們必須要聽聞大乘的佛法。所以對於一位講說大乘法的人而言,在講法前內心當中也必須要生起:「我是為了成辦圓滿的佛果,所以我想要修學大乘法,並且將我所了解大乘法的內涵,介紹給其他的有情。」對於聽者來說,一開始在聽法時也必須要想到:「我是為了要成辦佛果而修學大乘法,因此我要來聽聞大乘法的內涵」。而不是在聽聞的時候,所想的都是輪迴的盛事,或者只是想到一己的安樂,如果我們只追求今生的安樂而來聽聞大乘法,其實這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不管是講法者也好,或者是聽法者也好,在一開始都必須要有清淨的動機,透由這樣的動機來攝持,更進一步的講說聽聞正法,這才是有意義的事情。
不管是講法者,或者是聽法者,如果一開始的動機就是為了今生希望能夠獲得安樂,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夠藉由講說聽聞正法而讓自己的病能夠痊癒,或者希望能夠保護自己的親人、消滅敵人,以這樣的意樂,以這樣的動機來講說聽聞正法,其實這都不是真正清淨良好的動機。所以在一開始,不管是講法者或者是聽法者,都必須要想到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成就圓滿的佛果,為了要成就佛果,我希望能夠如實的來學習大乘的佛法,以這樣的動機來作聽聞以及講說。這一點就如同噶當派的袓師們,他們曾經有提到「前後二要事」,在修學正法之前的調整動機,以及修學正法之後的迴向,這兩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因此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而最後將我們所造的善業,透由菩提心的攝持,迴向給一切的眾生以及圓滿的菩提。
在迴向的時候,之前我們提到在內心當中要生起菩提心,但是不是我們的內心當中想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句話,就代表我們的內心已經生起了菩提心?並不是!如果想要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透由什麼樣的因緣才能夠成辦菩提心?我們必須要如何的修心,才能夠讓我們的心轉變為菩提心?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修學共下以及共中士道的內涵。如果沒有修學共下、共中士道的內涵,只在內心當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心念,其實這樣的心並不是菩提心。
如果你不了解誰是佛,該如何成佛,這些道理如果我們都不了解的話,其實在內心中僅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念,它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它也沒有力量來轉變、來撼動我們的內心。所以在生起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樣的因才是成辦菩提心的正因。所以從最基礎的開始,以下士道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要先思維「暇滿難得義大」的道理,更進一步的,提到了「死無常」、「三惡趣苦」、「歸依」以及「業果」。透由思維共下士道的法類,這時修學共下士道的行者,他的內心中會現起「我希望來生能夠獲得人天的增上果」,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更進一步的我們必須要思維,如果能夠暫時的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它是否就是最究竟的安樂?其實並不是。
以善趣而言,縱使我們能夠投生在善趣當中,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要承受輪迴的種種痛苦。而且我們投生善趣的方式,也只不過是暫時的跳脫了惡趣,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並不表示我們來生都不會墮入惡趣。所以只獲得人天的增上果,這對我們而言是不夠的,我們生活在善趣當中,我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痛苦的本質,更進一步的想到,「能夠超越、能夠跳脫痛苦的本質」才是我想要追求的。所以這時就提到了中士道的法類。
中士道的法當中,最主要強調的就是戒、定、慧三學的內涵,透由修學戒定慧三學,才能夠跳脫輪迴的痛苦。為什麼要修學戒、定、慧三學?因為如果你想要跳脫輪迴,斷除一切的痛苦,你就必須要去除苦因。「我執」是輪迴當中三毒的根源,因此想要斷除我執,就必須要在內心中生起證得無我的智慧;而在智慧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有定學以及戒學作為基礎,所以這時候提到的是共中士道的法類。
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更進一步的思維到,僅獲得一己的解脫是足夠的嗎?這也是不足夠的。因為縱使我們自己本身能夠獲得解脫,跳脫輪迴,但我們所獲得的果位,也只不過是小乘羅漢的果位。雖然不需要去面對輪迴當中的痛苦,但是以自利、利他這兩種角度來說,都是不圓滿的。以「自利」而言兩種的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這兩者只能斷除「煩惱障」,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的緣故,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了解一切的所知。甚至到最後,透由佛的教誡,我們還是必須要進入大乘道,修學大乘法。
既然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不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修學大乘法呢?所以這時候更進一步的想到,我希望能夠透由修學大乘道而成辦圓滿的佛果。「佛果」要如何的成辦?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必須要成辦「佛果的因」,所以這時有提到了七因果等種種的教授。所以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調整動機,讓我們的動機能夠往修學大乘法的這條道路上去前進。
而整個大乘法的核心,不外乎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為什麼要生起菩提心?因為縱使透由修學中士道的法類,能夠讓我們得到一己的解脫,但實際上我們一個人,遠離了一切的痛苦,但是對於我們有恩的一切有情,卻還是在輪迴當中受苦,所以我們自己本身跳脫了痛苦,其實並不值得高興。我們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救度一切的有情,所以在內心中必須要生起具足兩種希求的菩提心,也就是為了要解救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獲得圓滿的菩提,而生起具有兩種希求的菩提心。這一點在論中也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的這句話。
過去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曾經對西藏人說:「在西藏裡有很多不知道該如何修學慈悲心的菩薩」。為什麼尊者他會講這句話?因為當時在西藏的境內,有很多的人他認為透由念誦儀軌,比方歸依發心的這個偈頌,而在內心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個念頭,他就認為他自己已經生起了菩提心,甚至有人認為自己在當下就成為了菩薩,但是他卻不知道該如何的去修學慈悲的道理,所以尊者就提到,「在西藏的境內,有很多不知道修學慈悲心的菩薩」。其實他當下所教誡的對象,雖然是那一群藏人,但實際上我們現今的狀態,也不過就是如此罷了。
如果想要在內心中生起一顆菩提心,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我們必須要依著次第來修學,並且在內心當中如實的觀修共下、共中士道的法類,而讓內心中生起了一種轉變。如果你在思維這些法類的當下,你的內心無動於衷,完全沒有任何改變的話,想要藉由文字而讓你的內心生起菩提心,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在內,我們所貪求的都是今生的安樂,所以我們的所作所為,絕大部分都是不如理法的。我們內心當中所想的是煩惱,我們當下的行為所造的是惡業,所以絕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所造的業都是惡業,內心當中所想的都是煩惱,要在短時間之內,改變這樣的一種現狀是很困難的。但是至少我們在修學佛法的當下,比方說,在閱讀經文的同時,聽聞正法的時候,或者是講說正法的當下,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格外的謹慎小心。在還沒有修學正法之前,我們要試著努力的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並且讓正行、結行各方面都能夠圓滿。不管是講法者,或者是聽法者,如果能夠謹慎的調整動機,並且在講說的當下都能夠認真的話,雖然平時還是有很多的惡行會產生,但是至少在修學佛法的這段時間,這樣的一個時間點,當下的所作所為至少是屬於正法,對我們是有很大的利益,其實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一開始就改變他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行為,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如理如法?至少我們在修學正法的這個時間點,要想辦法讓我們的所作所為,跟正法相吻合。雖然這樣做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夠斷除煩惱,但是至少在我們的內心中,能夠留下深厚的習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在一天當中,我們仔細的去思維,我們到底有多少的時間是在修學正法,以百分比來說,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可能我們會想要修學正法,或者是我們有在修學正法的時間,它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剩餘的時間百分之八、九十,我們都在做一些跟法不相干,或者是違背正法的事情。既然一天當中,我們能夠修學正法的時間,已經如此的稀少,如果在修學正法的當下,你還不能夠把握這一段時間,還盡做一些不如理法的事情的話,那我們不就是從早到晚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造惡業了嗎?既然我們修學正法的時間已經如此的稀少,就表示我們在這段時間當中,必須要提起百分之百的心力,來調整我們的動機,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我們都必須要格外的謹慎小心。
不管是聞、思、修任何的修行,既然這個時間只佔掉我一天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的話,如果我還不把握當下的這段時間,那我要做什麼呢?但是相反的,如果你能夠善加的利用這段時間來調整動機,並且將心力投注在修學佛法這件事情上的話,慢慢的培養內心當中的習氣,到最後你修學佛法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多,它的百分比就會慢慢的提高。但是如果在修學佛法的當下,你提不起心力,或者是你的動機只想到今生的安樂、名聞、利養的話,這時修學正法的時間,它所造的業卻是非法的惡業,這樣看起來我們從早到晚都是在造惡業,得到這樣的人身,對我們來說是完全沒有利益的。並且縱使我們看起來有在修學正法,但如果我們的內心都沒有辦法藉由思維正法而有所轉變的話,那外表修學正法的這種行為,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幫助。
以上所談到的內容非常重要,所以在第一堂的一開始,我希望能夠花多一點的時間來跟各位介紹這個部分,也希望各位在接下來的這幾堂課,還未上課之前,都能夠如實的調整自己的動機。在還沒有聽課之前,我們就必須要想到:「我之所以要來修學正法的原因是什麼?」透由修學共下士道的法類,在你的內心中會現起:「我希望能夠追求來生的安樂,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更進一步的去思考:「我覺得這是不足夠的、不究竟的,而希望能夠獲得一己的解脫」,而更進一步的提到:「獲得一己的解脫,對我來說也不是究竟圓滿,我希望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以之前我們所介紹的方式,讓內心當中生起想要追求佛果的這種菩提心,並且在思維的當下,盡可能的轉變你的內心,讓你的內心對於法有所領悟,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正法,對各位才是有幫助的。
所以這一次講授《入行論》的課,大約會有四十幾堂課,所以在這四十幾堂課當中,不管是聽法者、講法者,我們希望都能夠格外的謹慎。在還沒有講說聽聞正法之前,努力的調整自己的動機,並且在講說聽聞的當下,也能夠提起心力,好好的來修學正法。並且各位除了聽聞之外,私底下的討論,或者是作聞思修等等的內涵,也必須要具備我們剛剛所提到的來調整動機,或者是透由修學正法來轉變你的內心,其實這都是很重要的。
(1“)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正道,《入菩薩行論》是寂天論師所造的一本論,而今天我們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的一本註釋,而這本註釋是賈曹傑大師所造的。
第一品 菩提心之利益
恭敬頂禮具大悲心至尊諸善士足
尊智盡諸過,赫赫相好德,四身曼陀羅,超越法界空。
第一個偈頌當中,提到的是世尊的身功德。世尊斷除一切的過失,圓滿一切的功德,並且獲得圓滿的四身。第二個偈頌:
由大悲宣說,六十支語音,光芒無垢穢,遍照無邊眾。
這個偈頌提到的是世尊的語功德。第三個偈頌:
由任運無間,善妙諸事業,令無邊眾生,愚暗盡破除。
這個偈頌提到的是世尊的事業功德。
於諸能仁王,及上師大士,妙吉祥足前,我恭敬頂禮。
提到了導師釋迦世尊的身、語、事業種種的功德之後,更進更一步的「於諸能仁王」,這句指的是釋迦世尊以及上師大士妙吉祥,這句提到的是妙吉祥──也就是文殊菩薩。對於賈曹傑大師來說,宗大師是他的根本上師,他跟文殊菩薩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在賈曹傑他所造的論釋,一開始的讚頌裡就有提到,他要禮敬導師釋迦世尊,以及他的根本上師宗大師,因此提到了「我恭敬頂禮」。
(1“6)之前我們所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這本釋當中的禮讚文,而在禮讚之後,賈曹傑大師更進一步的提到「立誓造論」的這個部分。
為己生生嫻此義,亦能饒益同類者,我之所以要造這一本《入菩薩行論》的註解,為的是什麼呢?為了希望我生生世世都能夠熟悉菩薩行的內涵,「亦能饒益同類者」,更進一步的,我也希望能夠利益到跟我有緣的這些眾生們,
如智者許今著述,入菩薩行論字義。以這樣的動機意樂,按照過去智者們所解釋的方式,而今天我造了這一本《入菩薩行論》的註釋,接下來下一個偈頌「勸請聽聞」。
我見取執繩索縛,妄言證得劣菩提,
不需通達甚深義,應除謬論善諦聽。
以中觀應成派以下的宗義師們,以有部、經部為首,這些宗義師他們認為獲得解脫,並不需要證得空性,甚至有人提出「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這兩種的內涵,他們認為獲得解脫只需要證得「補特伽羅無我」,而不需證得「法無我」,但實際上如果想要獲得解脫,就必須要斷除我執無明;如果想要斷除我執無明,除了證得空性之外,僅通達粗分的無我,是沒有辦法斷除我執無明的。所以這裡面就有提到,「我見取執繩索縛」,下部的宗義師們,他們提出了這樣的見解,而被這樣的見解所束縛住了。「妄言證得劣菩提」,認為獲得小乘的菩提──也就是一己的解脫,並不需要通達甚深空性的道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應除謬論善諦聽」。
(2“1)接下來正文當中,勝者能王最初發起勝菩提心;「勝者能王」指的是導師釋迦世尊,世尊一開始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中於眾多阿僧祇劫,在發起菩提心之後「眾多」,這個地方提到「眾多」的這個字,「二」以上我們稱為眾多,所以在發起菩提心之後,透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累積了福德智慧兩種的資糧,以布施等度彼岸行圓滿二種資糧,而這樣的說法,是以顯教的角度來宣說的;最終現證圓滿正覺,依次三轉法輪。並且佛在成道之後,依次的宣說了三種不同的法輪,初轉四諦法輪,三誦四諦共十二相,一開始所宣說的是四諦法輪,四諦法輪的詞句,並沒有相當的多,它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三誦四諦共十二相」,以三種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四諦的內涵,而呈現出四諦十二種不同的行相。
佛是如何的宣說四諦法輪的,在第一講佛提到了「四諦的本質」,也就是「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這是提到了四諦的本質。第二講提到了「所作事」,在面對苦集滅道四諦時,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趣入?「苦應知、集應滅、滅應證、道應修」,我們必須要做這四種動作,也就是「知、滅、證、修」。第三講「所作事及能生果」,在面對四諦的境界,透由如此的去認識、去趣入之後,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這時佛就講到了,「苦應知然無所知,集應滅然無所滅,滅應證然無所證,道應修然無所修」。所以透由「本質」、「所作事」以及「能生果」這三種的角度來宣說四諦的十二相,並且在宣說四諦十二相時,所化機的內心當中會依次的生起五道的功德。因此以小乘,以有部、經部的角度,他們會認為這樣的狀態佛是在轉正法輪的,所以他們認為佛一開始初轉四諦法輪,並且透由「三誦」,也就是三種不同的方式為眾生們介紹了四諦的十二種行相。
(2“3)為一類具聲聞種性、相續已成熟者,僅示四諦,便能令其領悟「緣起離戲論邊」,世尊初轉四諦法輪,最主要的所化機──也就是最主要的對象,是「具聲聞種性、相續已成熟者」,也就是小乘的種性行者。對於這樣的人「僅示四諦」,僅僅透由宣說四諦的道理,便能令其領悟「緣起離戲論邊」,所化機在聽聞四諦的內涵之後,就能夠馬上的了解「緣起離戲論邊」──也就是空性的道理。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所化機本身必須要具足聲聞的種性,並且他的相續是已經成熟的;如果聽眾具有聲聞的種性,但是相續還未成熟的話,必須要藉由其他的因緣讓相續成熟之後,才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緣起性空的內涵。
對於這一點,此如怙主龍樹之論,也就是小乘經藏,宣說空性的這一點,在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及月稱論師所造《六十正理論釋》所釋,就如同龍樹以及月稱論師所造的論典當中所闡釋一般,諸小乘藏亦曾多次直接宣說細分無我;小乘的法藏,也曾經多次直接的宣說細分無我,也就是空性的道理。次轉第二法輪,於廣、中、略三部經等,廣說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在宣說四諦法輪之後,世尊更進一步的,二轉廣、中、略的第二法輪,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般若經》。在《般若經》當中「廣說」,廣泛的宣說,這當中的「廣泛的宣說」,是指世尊在宣說《般若經》的當下,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補特伽羅無我,以及法無我的內涵。這一點跟初轉四諦法輪有何不同?雖然四諦法輪也宣說了補特伽羅無我,以及法無我的道理,但是它並不是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的,而是藉由少許的正理來證成緣起性空的道理。但是在第二法輪──中轉法輪的時候,廣泛的宣說證成無我的道理,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告訴眾生們「補特伽羅無我」以及「法無我」的內涵。
後轉第三法輪──具足廣大方便分之不退轉輪。並且在第三轉法輪的時候,佛祂也提到了空性的內涵,並且也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這跟第二法輪有什麼不同?佛在第二法輪,雖然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空性,但是在三轉法輪的時候,更進一步的提到具有廣大的方便分。也就是在宣說空性的當下,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方便分──也就是智慧、方便這兩者當中「方便」的這個部分。所以簡單的來說,不管是初轉、中轉、還是三轉法輪都有介紹「無我」的道理,但是初轉的四諦法輪,並沒有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而中轉的「無相法輪」,是透由各種的正理來證成無我的內涵;並且在三轉法輪的時候,更進一步的加上了「方便分」的道理,而宣說了智慧以及方便這兩個部分。這種講述方式,是依照《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在宣說三轉法輪的內涵時,以這樣的角度來宣說的。
我們提到了三轉法輪,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第一種,在《解深密經》──也就是平常我們所熟悉的三轉法輪,《解深密經》它是如何的宣說三轉法輪?它也是提到了初轉的「四諦法輪」,中轉的「無相法輪」,以及三轉的「善辨法輪」,而善辨法輪本身就是《解深密經》的這部經。但是在這個地方,賈曹傑尊者他在解釋三轉法輪的時候,是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解釋三轉法輪的方式來作介紹。
(2“7)此處所說正法──《入行論》中,總釋一切經典意趣,尤能圓滿解釋大乘法藏意趣,這個地方所要介紹的「正法」,《入行論》的這本論當中以總相來說,《入行論》解釋了佛陀所宣說一切經典的內涵,而在一切的經典當中,尤其是能夠圓滿解釋大乘法藏意趣。佛所宣說的正法,包含了大乘以及小乘,《入行論》的這本論,以總相來說,它能夠解釋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尤其是在這當中,能夠圓滿的解釋大乘法的內涵。並且在解釋的同時,廣泛抉擇諸經典即一具大乘種性者之成佛道支、應如何修彼等之理。在這裡有特別的提到,一位具足大乘種性的行者,《入行論》在解釋佛所宣說的大乘法時,廣泛的抉擇這些經典當中的內涵,就是一位具足大乘種性的行者,在成佛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應如何修彼等之理」,並且一位具足大乘種性的行者,在修學大乘道的同時,應該以什麼樣的方法來修學,《入行論》裡都講得相當的清楚。
而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成佛道支」,以「乘」,也就是三乘的角度我們提到的聲聞乘、緣覺乘以及大乘。《入行論》它在解釋佛所宣說的一切經典內涵時,是如何的來介紹這三乘的呢?他並不是只是想要介紹聲聞乘以及緣覺乘,而是將聲聞乘以及緣覺乘當成是大乘的前行,也就是在修學大乘法之前,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聲聞乘以及緣覺乘;而並不是要讓修學大乘法的人,直接趣入聲聞乘以及緣覺乘,他是將這兩乘的內涵,作為大乘的前行,而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指引。
對於這一點它的內涵,跟道次第當中三士道的引導方式,剛好是相同的。以三士道的角度我們提到的是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而整個道次第的內涵,並不是要我們直接趣入下士或者是中士的法類,而是將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法類,作為修學上士道的前行,所以提到了共下士道以及共中士道,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上士道的法類,這是以三士道的角度來介紹的。所以以「乘」的角度,相同的,我們並不是要修聲聞乘以及緣覺乘,而是把聲聞乘跟緣覺乘作為是大乘道的前行,而修學的是「共聲聞乘」以及「共緣覺乘」的內涵。
上一段介紹《入行論》是如何的闡釋佛經的道理,而這一段提到的是《入行論》的造者,也就是寂天論師的功德。正文當中,此論造者──聖者寂天論師,圓滿通達諸經意趣,具足大悲愛他勝己,寂天論師他的內心當中具足了大悲,捨棄了自己的利益,珍愛他人,這跟我們是完全相反的,我們平時捨棄他人,珍愛自己,但是寂天論師他是捨棄自身和珍愛他人。所以提到「具足大悲愛他勝己」,不顧一己安樂,並且他也不把自己本身──也就是個人的安樂,放在優先的考量位置,專注行他利樂,特由行持無上瑜伽極無戲論行儀,圓滿成辦大乘道也。並且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寂天論師他所修學的內涵,是無上瑜伽部當中的「極無戲論」的行儀,但是這個部分是周邊的人都不了解的,以這樣的方式圓滿成辦大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