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59: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58:38   編輯部  

釋疑: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時間:2012年3月29日 (下午)大悲精舍

末學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所以並沒有辦法一一的請示上師,在這裡挑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問題來回答各位,我們就以上課講義的頁數來看。

《問題1》

在「勸請聽聞」裡面有提到,「我見取執繩索縛,妄言證得劣菩提,不需通達甚深義,應除謬論善諦聽。」在「勸請聽聞」的這個偈頌裡面有特別的提到,必須要去除一種錯誤的執著,什麼樣的執著?證得小乘的菩提,是不需要通達甚深空性的道理。所以有不少的同學就問到說:這跟我們要介紹的《入菩薩行論》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對於這個問題,仁波切他做了非常簡單的回答。(首先必須這麼說,因為在提問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在那個地方,所以他會覺得這個問題好像是我在問的一樣,所以他會用非常精簡的字眼,跟我講說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如果我用相同的回答方式回答各位,那有些題目等於是沒有回答,所以可能稍微的再稀釋一下會比較好。)

仁波切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他是回答道: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說,證得小乘的菩提──也就是二乘羅漢的果位,必須要證得空性;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不這麼認為。這兩者的差異在於,中觀應成派的論師認為「法無我」跟「補特伽羅無我」,這兩者的差別最主要是在「法」上作區分,而不是在「無我的粗細」上面作區分,這是仁波切的回答。

對於這樣的回答,如果更進一步的以末學的角度來稀釋的話,《入菩薩行論》最主要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探討「見」跟「行」這兩個部分。前面的章節最主要提到的是菩薩行,在第九品的時候會提到«智慧品»,也就是「見」的這個部分,不管是「見」或者是「行」,這兩者都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探討。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師他是要破除什麼樣的邪執?破除今天在聽聞《入行論》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夠以自續派以下的這種觀點來聽聞《入行論》,必須要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來聽聞《入行論》。

而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論點,跟中觀應成派的論點,最大的差異不是在「行」,而是在「見」,既然是在見的話,這兩者在「見」上最大的差異是什麼?中觀應成派認為「補特伽羅我執」以及「法我執」,這兩者都是輪迴的根本;而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認為「補特伽羅我執」是輪迴的根本,但是「法我執」不是!所以如果想要跳脫輪迴,只要斷除「補特伽羅我執」就可以了,因此他們認為跳脫輪迴只需要證得「補特伽羅無我」,而不需要證得「法無我」的空性。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勸請聽聞」的部分,最主要有提到這樣的差異,這是第一個問題。

《問題2》

接下來第2頁有提到「三轉法輪」,對於這個章節有同學問說:平常我們所熟悉的三轉法輪,是《解深密經》當中所提到的三轉法輪,為什麼今天要特別的提到《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的三轉法輪,而不講《解深密經》當中的三轉法輪?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仁波切回答說:《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的三轉法輪,最主要是帶領一位補特伽羅從小乘入大乘,或者是這位補特伽羅本身就是大乘種性者的話,是帶領這一位補特伽羅,從一開始修學共下、共中士道,而帶領他走上大乘的這條道次,這是仁波切的回答。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應該要先作一個區分,所謂《解深密經》當中的三轉法輪,跟《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的三轉法輪有何不同?以名相來說的話,平常在論典裡面《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並不會用「三轉法輪」的這個名相來解釋,它會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所說的「三種次第」來詮釋這個內涵,它並不會特別用「三轉法輪」的這個字眼,但意思是相同的。但是之所以要用「次第」的這個字眼,是有它特別的義涵在這當中,這個義涵我們等一下會稍微作解釋。

先看《解深密經》當中的「三轉法輪」,所謂《解深密經》當中的三轉法輪,或許有人會有以下的質疑:明明初轉法輪是在講「四諦」,中轉法輪在講《般若經》,三轉法輪以《解深密經》的角度來說,就是《解深密經》本身,那為什麼說這三轉法輪是《解深密經》當中所說的三轉法輪?或許會有這樣的質疑。但是在《解深密經》當中,它的經文本身就有敘述佛在成道之後,在哪個地方,什麼樣的時間點,宣說了「四諦法輪」;之後在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時間點,轉了「無相法輪」;而最後轉了「善辨法輪」,所以這是《解深密經》當中所說的三轉法輪。

而這當中的「初轉法輪」,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四諦法輪」。「中轉法輪」是提到了「無相法輪」,為什麼要特別的講到「無相」的這個名相?是因為在《解深密經》當中,「初轉四諦法輪」的時候,最主要的所化機是「有部、經部」的行者,所以在宣說四諦的法類時,是以有自相的角度在宣說四諦的內涵。

而「中轉無相法輪」,最主要的所化機是「唯識宗」,所以對於唯識宗的利根者來說,他並不需要特別的去介紹「遍計執是無自相,而圓成實跟依他起是有自相的」,他並不需要這麼仔細的介紹,他只要告訴利根的所化機,一切的法都是「無自相」的,他們自然能夠了解這樣的道理。而「三轉的善辨法輪」,所謂的「善辨」就是善加分辨,為什麼要善加分辨?因為佛在中轉無相法輪的時候,並沒有仔細的宣說「遍計執是無自相,依他起、圓成實是有自相」的道理。所以對於某一些鈍根者而言,他並沒有辦法了解佛在中轉無相法輪時所說的意趣,所以必須在三轉的善辨法輪更仔細的介紹。

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唯識宗?因為唯識宗的宗義,最主要依據的就是《解深密經》,所以他認為《解深密經》是一部「了義經」,既然是了義經的話,它是能夠隨言取義的,也就是它能夠按照字面本身所要表達的意思,來了解經文的內涵。所以既然他認定《解深密經》是了義經,就表示《解深密經》當中的內容是正確的,所以在《解深密經》當中有提到初轉的四諦法輪,和中轉的無相法輪是「不了義經」,這時唯識宗會以《解深密經》作為基準,然後來探討他的宗義。所以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解深密經》當中所說的三轉法輪,他的所化機是不同的:初轉的四諦法輪,他的所化機是有部、經部;中轉的無相法輪,他的所化機是唯識宗的利根者;後轉的善辨法輪,他的所化機是唯識宗的鈍根者,所以他的所化機是不同的。

至於我們在文中所提到《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有提到「三種的次第」,為什麼要提到三種的次第?這是指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的角度而言,他認為佛依次的宣說了三種的法輪,是為了調伏同一種的所化機。對於這一點有稍微的翻了一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73頁,如果各位有帶《廣論》的話,可以翻開來作一個比較。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73頁第4行,中間這個地方,這個章節是「道次引導」。

「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這當中的《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介紹的這本經典,它的上一句話,「須以次第引導心者」,對於引導一位所化機,必須要按照次第來作引導,這一點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有提到一個譬喻。「黠慧寶師」,「黠慧」是指聰明、善巧的意思,也就是一位懂得如何鑑定珍寶的一位師傅。「漸磨摩尼」,所謂的「漸磨」是依次洗淨的意思,「漸」是指依次,這當中的「磨」它原文的意思就是洗淨。這些鑑定珍寶的師傅們,他們會依次的藉由三種不同的水來洗淨珍寶,來鑑定這個珍寶到底值不值錢,或者這個珍寶是真、是假,所以這當中的「漸磨」指的就是依次洗淨。「摩尼法喻」,這個「法」是指它所要表達的義涵,「喻」就是現今我們所提到的譬喻。也就是摩尼寶師,他會依次的用三種不同的水來洗淨珍寶,這是譬喻。

他所要提到的內涵是什麼?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一開始它有提到一個譬喻,它有提到這個師傅在洗淨珍寶的時候,要先用什麼樣的水來洗淨;洗完之後,第二次用什麼樣的水;接下來第三次用什麼樣的水。依次的用不同的水來洗淨珍寶作為譬喻,藉由這個譬喻,它所要介紹的內涵是什麼?它的內涵是指佛「初轉四諦法輪」的時候,一開始告訴眾生們「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更進一步的,引領他走向大乘道,一開始就會告訴他「甚深空性」的法類,所以這是「中轉的無相法輪」;但是光有證空的智慧,是沒有辦法證得圓滿的佛果,更進一步的告訴他「方便分」的重要性。所以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佛依次宣說三轉法輪,祂的所化機是同一個種類的,它並不是不同種類的,所以這跟《解深密經》當中的詮釋方式是不同的。

而祂的所化機,以福稱大師的論典來說,《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所提到的三種次第的所化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小乘的行者,第二種是大乘的行者。對於小乘的行者來說,佛在宣說初轉的四諦法輪,跟中轉的《般若經》的時候,最主要是希望他們的相續能夠成熟,並且藉由這樣的道次,讓他獲得小乘的解脫;在獲得了小乘的解脫,更進一步的帶領他走向大乘道,因此對他宣說了三轉法輪,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具足廣大方便分之不退轉輪」,而三轉法輪的經是《如來藏經》,這是第一種,他的所化機是小乘的種性。

第二種具足大乘的種性,對於具足大乘種性的人而言,佛在宣說三轉的時候,祂是如何介紹的?祂是以道次的角度來介紹的。為什麼說是以道次的角度,一開始透由宣說四諦告訴眾生們「無常、苦、空、無我」的內涵,而讓這些眾生了解共下、共中士道的法類,作為修學上士道的前行;等他的相續都成熟了,準備進入大乘道的時候,這時佛告訴他甚深空性的道理;而了解了甚深空性的道理之後,更進一步的發起菩提心、行菩薩行。所以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所提到的三種次第,它的所化機是針對某一種的所化機,而不是分門別類的。所以這是《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跟《解深密經》這兩者在解釋三轉法輪的時候,解釋的方法並不相同。

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或許有人心中會有一種疑問:你剛剛說他針對的所化機有兩種:一種是小乘的行者,一種是大乘的行者。如果是大乘的行者,透由初轉的四諦法輪,讓他的相續成熟,而帶領他走向大乘的道次,一開始宣說甚深的空性,接下來告訴他如何的修學方便分。這時有人會說:進入大乘道不是應該要先起發菩提心,再修學六度,而智慧度是在六度的最後面才是,所以應該要先發起菩提心,再修學空正見。對於這個問題,福稱大師的論典裡面也有提到,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裡面所提到的三種次第的對境──也就是他的所化機,他不僅具足了大乘的種性,而且他是大乘種性當中的利根者,所以對一個利根者來說,他進入大乘道的時候,是透由了解空性,了解他想要成辦的菩提──也就是佛果是有可能成辦的,而對於這樣的果位,生起了一種希求的發心。所以對於利根的大乘種性者來說,他是先了解空性,更進一步的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所以是先證空性,再發起菩提心,所以這是以利根者的角度來作解釋。

所以這個地方,最主要就是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的角度來作解釋。那有人會說:為什麼要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的角度解釋,為什麼不用《解深密經》的角度解釋?因為我們剛剛說了,《入行論》它最主要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解釋大乘的「見」跟「行」,所以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說《解深密經》並不是了義經,所以他並不能夠以《解深密經》作為他的依據,來解釋佛是如何三轉法輪,他必須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作為他的依據來作解釋。所以在一開始,「皈敬頌」──也就是禮讚文,「立誓造論」以及「勸請聽聞」之後,並沒有以《解深密經》的角度來講述三轉法輪的內涵,而是以《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的角度來解釋的原因,應該也是這樣。這是第二個部分。

《問題3-1》

接下來第九頁當中有提到「閒暇」,所謂的「閒暇」就是斷除了八種的無暇,稱為閒暇。在「八無暇」當中,有幾個問題會問到「持邪見者」跟「蠻族」這兩者的差異是什麼?對於這一點在上課的時候仁波切有提到,「蠻族」並不是不承許有法的存在,他是承許有法的存在,但是他用錯誤的方式來學法。比方說,他以殺生、祭神的方式來學法,他認為這是正確的,藉由此能夠讓他的來生獲得人天的果位等等,這是蠻族。

至於「邪見」,昨天對於這個問題有特別的再請示過仁波切,他說:並不是所有的邪見都包含在「持邪見者」的這幾個字裡面,平常我們提到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稱為邪見。但是在這個地方的「邪見」是指,不相信業果,不相信有前後世,不相信三寶的邪見,是我們這個地方「持邪見者」他最主要表達的內涵。所以對於「蠻族」的人而言,蠻族的人不管他所認可的業果,是不是跟佛家所說的業果是完全相同的,但至少他承認有業果的這件事情。為什麼承認有業果?就是因為承認有業果,所以他希望造一個他自認為是的善業,來祭拜這些袓先或者是神明,而讓他的將來感得一個善果,或者是得到神明的保佑,所以他相信有業果,相同的,他也相信有前後世。他雖然不信三寶,但是他相信有一個神,所以這些基本的概念他都有,所以他並不包含在持邪見者當中。所以這是「蠻族」跟「持邪見者」這兩者的差異。

《問題3-2》

接下來有人提到,「無佛教」跟「邊地」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昨天也稍微請示了仁波切,他說「無佛教」在《廣論》或者是《略論》當中都有提到「無佛出世」,也就是在黑暗劫,佛沒有誕生在這個世間上,沒有人為眾生宣說佛法的時間點,稱為「無佛教」,因為在這個時間點中,並沒有佛出世來到我們的這個人間,所以這是無佛教。「身於邊地」是指,佛誕生在這個人世間,但是當下我們所投生的地點,並沒有四眾弟子。

有一個問題當中提到:四眾弟子是四個都需要有嗎?這並不一定。只要具備其中一者就可以了。所以這兩者的不同,在於「無佛教」它是以佛有沒有出世的這個角度來解釋;「生於邊地」是指,佛縱使來到了這個人世間,當下我們是投生在什麼樣的地點?我們所投生的這個位置,或者是我們所投生的這個國家,是否有四眾弟子出沒,所以這是「邊地」跟「無佛教」這兩者的差異。

《問題3-3》

又一個問題他問到:是不是投生在這八個地方,就表示他完全不能修學佛法?如果是的話,有人問到說:有很多畜生道的龍,牠也可以修學佛法,有些餓鬼也有機會修學佛法,那難道他不是投生在無暇的地方嗎?這樣的問題應該是以辯論的角度來提問的。

所以對於這樣的問題,仁波切的回答說:在這當中介紹的八種無暇,並不是以只要你投生在這樣的地點,你就一定沒有機會學佛的角度來作解釋,為什麼不是?因為我們在介紹菩提心的時候有特別的提到,六道輪迴中的有情都有機會生起願心,都有機會發起菩提心。所謂的「有機會發起菩提心」,是指他在當下不管生為人,或者是生為天人,或者是生為畜生、餓鬼,或者是地獄道的一分子,他在這一道當中,都有生起菩提心的可能性,所以以這樣的角度而言,六道每一道都有修學佛法的機會;但並不是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這當中的「無暇」,是指絕大部分的情況,只要投生在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話,修學佛法的機會非常渺茫,是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三惡趣沒有閒暇修學正法,而並不是投生在三惡趣之後,都沒有機會修學正法,這兩者是有差異的。

《問題3-4》

這個部分還有一個問題,有人問說「不具五根」,要怎麼樣的情況才叫「不具五根」?有些人剛開始耳聰目明,眼睛也看得清楚,耳朵也聽得清楚,但是因為年紀慢慢大了,眼睛也開始花了,耳朵也聽不到聲音了,這時他所獲得的人身,是不是從「閒暇」變成了「不閒暇」?他是不是從具足五根,變成了不具足五根?

這個問題應該在上課的時候就有提到了,「性為愚啞長壽天」,這當中的「性」是指天生下來就是如此,他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因為時間、因為外緣的因素而造成的,他是指天生的。有人就會問說:比方說不具眼根,難道他要全瞎了才叫做不具眼根?還是說他只要看得糢糢糊糊,有些人一生下來他的視力就是這樣,他看得糢糢糊糊就叫做不具五根嗎?

這時候仁波切他的回答是:只要這樣的違緣,讓你沒有辦法順利的修學佛法,這時你就具備了「不閒暇」的狀態。比方說,有些人天生下來,他耳朵就聽不到,但是他眼睛看得到,嘴巴也會說話,但是由於他聽不到聲音,所以他聽不懂別人介紹佛法給他聽,這時候造成他學習佛法的一種困難的話,這時就已經具備了不閒暇的狀態。

但有些人會問:難道「不閒暇」就一定不能學習佛法嗎?所以不是用辯論的角度來解釋。如果你說要學習佛法的話,要學習多少才算?或者是要怎麼才算是學習佛法?所以我們不用這種辯論的角度來作探討。因為我知道在場有些人虎視眈眈,對於每一個字他都是斤斤計較的,過去的我也是這樣,所以我能夠體會大家的心情,所以我們並不是從這樣的角度來探討閒暇跟不閒暇的。而是指你天生下來,因為你不具備眼根,或者是你的眼根有了缺陷,而造成你沒有辦法學習佛法的話,他就具備了五根不具,或者是五根當中的某一根不具的這個條件。那如果是你已經學佛學了一段時間,這時發生了車禍,而讓你的雙眼失明,但是你已經粗略的了解了佛法的內涵,這樣的狀態是不是不具眼根?並不是!因為它並不會造成你沒有辦法學習佛法,因為你已經了解佛法,剩下的時間只是看你要不要去思維、運用佛法。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仁波切他有作這樣的解釋,「最主要是以天生的角度,來探討具不具五根」。如果說更進一步的,想要再仔細一點的話,可以用缺少了這一根,它會不會造成是你學法的一種障礙,它會不會讓你變成沒有辦法學習佛法,以這樣的角度去思維也是可以的。所以這是有關「閒暇」這個部分的問題。

《問題4》

接下來第11頁,在11頁當中有提到一個偈頌,「猶於黑夜烏雲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由佛威德力,世人暫生修福慧。是故其善恆微弱,罪業力大極猛烈。」有幾個問題,對於這個偈頌所要表達的內涵不是很清楚,至於這個問題沒有請示過上師,但是接下來的解釋是按照《入行論》的一本註解來解釋的。

在第一句話裡面有提到「猶於黑夜烏雲中」,它這裡每一個字都有它要代表的義涵。我們先看到「黑夜」這兩個字,所謂的「夜」它所指的就是晚上,晚上當太陽西下,沒有陽光的時候,這段時間稱為夜晚,所以他要強調的是沒有陽光;加一個「黑」字,如果夜晚有月光的話,它還不會這麼的黑,它在夜晚的時候,不僅沒有陽光、也沒有月光,所以叫做「黑夜」。「烏雲」,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烏雲?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烏雲密佈」,這時不僅沒有陽光、沒有月光,連星光都沒有,所以它是非常的漆黑,所以這當中有提到「黑夜烏雲」。所以當初在翻譯這段文的時候,不用「烏雲黑夜中」,用「黑夜烏雲中」,是看到了這本註釋當中的註解,作了這樣的調整。

在這樣的時間點「剎那閃電」,為什麼用「剎那」的這個字?因為相較於漫長的黑夜,在這個時間點當中,打雷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黑夜」可能有十個鐘頭、十二個鐘頭,但是在這十幾個鐘頭裡面,打雷的次數並不多,縱使打雷的次數很多,但是它加總起來的時間,可能也沒有 一兩 分鐘。所以相較於漫長的黑夜,閃電、打雷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所以用「剎那」。

所以這裡面所提到的譬喻包括了「黑夜、烏雲、剎那、閃電」,它要譬喻的內涵是什麼?現今我們的狀態是欠缺「聖者智慧的陽光」;不僅沒有陽光,也沒有聞思的月光;不僅沒有聞思的月光,我們的心續當中是充滿著罪業。「罪業」跟「烏雲」是互相譬喻的,就是烏雲是用來譬喻罪業的,所以我們的心續它是充滿著罪業,連絲毫的善業都沒有,所以它是沒有星光的。所以他所要譬喻的是,欠缺聖者智慧的陽光,以及沒有聞思的月光,以及連基本的福報、福德都沒有,是充滿罪業的。而「漫長的黑夜」,它所要譬喻的是長時流轉於三界的牢獄當中。從過去直至現今,我們長時的流轉在三界的牢獄裡,在流轉的同時,偶爾藉由佛的威德力,能夠生起想要行善的這種念頭。所以「剎那的閃電」,是譬喻佛的威德力,藉由佛的威德力,我們能夠暫時的看清楚是否應該行善斷惡,而生起想要行善斷惡的這種念頭。

所以在偈頌裡面也有提到,「如是由佛威德力,世人暫生修福慧」,這當中的「世人」,是不是所有世間的人都包含在裡面?並不是!是具有些許善根的人,跟佛有因緣的情況下,藉由佛的加持力,而在內心中生起想要修福的智慧。所以這是這個偈頌裡面的譬喻,以及譬喻所要引申的內涵。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