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20:3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20:02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二十六)2012年4月7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還沒有聞法之前,我們必須先調整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第五品。

丑一、學律儀戒之理(分二)

寅一、勵力清淨三門行儀

寅二、防護失壞(分二)

卯一、防護身之學處不令失壞

卯二、防護心之學處不令失壞(分三)

辰一、以各對治防護

辰二、共同之對治

辰三、修對治法

辰一、以各對治防護(136“)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以各對治防護」,也就是以各別的對治,來防護我們的內心。

偈頌:銘記發深信、堅穩恭有禮、知慚畏異熟、寂靜令他喜。

正文,如何護心?於諸學處斷除疑惑、邪解,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保護我們的內心?首先對於各種不同的學處,斷除內心的懷疑,以及錯誤的見解。我們必須要清楚的分辨,何者是應取?何者是應捨?所以對於種種不同的學處,斷除內心的懷疑,以及錯誤的見解,銘記於心;並於三寶及諸學處勝解信、欲樂深信;並且更進一步的,我們必須要了解三寶的功德,對於三寶生起淨信心,對於種種的學處發勝解信,在這段文裡面最主要強調的是兩種的信心:第一種是「淨信心」,第二種是「勝解信」。所謂的「淨信心」,是指必須要了解三寶是存在的,更進一步的去思維三寶的功德,而對於三寶生起淨信心。在對三寶生起信心之後,更進一步的,對於三寶所宣說的種種學處生起勝解信,而在眾多的學處當中,這個部分所要強調的是業果的道理。

現今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業果沒有辦法生起信心,認為縱使我造作了種種的善業,但這樣的善業是否能夠感果,內心會生起懷疑;而造惡的當下會覺得,我縱使造了這樣的惡業,將來也不見得會感得苦果。因此行善的時候力量非常微弱,而會不斷的去造惡,這是因為我們對於業果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所造成的。更進一步的,以道次的角度而言,在共下士道的法類裡,特別強調了皈依以及業果。皈依是入佛之門,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對於三寶生起堅固的信心,更進一步的,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正法生起勝解信,而在佛所宣說的眾多正法當中,最基本的就是必須要對於業果的道理生起信心。

所以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如果我們想要進入佛門,這時必須透由思維惡趣以及輪迴的痛苦,對於「苦」生起畏懼;並且更進一步的思維,除了三寶之外沒有其他的人有救度我的能力,而對於三寶生起信心。透由「畏懼」以及「信心」,很誠心的來皈依三寶;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如實的修學皈依的學處,而在眾多的學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業果的道理。所以不管是在科判,或者是在正文裡,大師都一再的強調,皈依是入佛教之門,而一切善樂的根本,是對於業果生起勝解信。

所以今天在正文當中也提到,「並於三寶及諸學處發勝解信、欲樂深信」;意樂加行堅穩敬,在這當中所謂的「堅穩」,就是指在學習佛道時,我們內心要深信三寶,並且去實踐業果的道理,不要輕易的被他人的言語或是行為所影響;對周邊的人,我們要能夠生起敬重。

對於這一點,達賴喇嘛法王時常在講法的時候也提到,縱使我們沒有辦法對於其他的宗教生起信心,但至少我們要恭敬他人,而對於自己本身所信仰的宗教,我們必須要能夠生起信心。所以提到了「意樂加行堅穩、恭敬」,敬重他人,彬彬有禮

以己為由,羞恥造惡,故能知慚;以自己作為理由,所謂的「以自己作為理由」是指,我們必須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管是出家的法師,或是在家的居士,我們要想到現今我身為佛教徒,什麼事情是應該做的、什麼事情是應該避免的,所以以自己作為理由,「羞恥造惡,故能知慚」,所以這個部分是慚愧當中的「慚」,也就是以自己作為理由,告訴自己我不能夠造下如此的惡行。

接下來,思維過患,異熟;平常我們提到「愧」,是指以他人作為理由,也就是當下如果我們造作了惡行,其他的人會責備我們,所以以這樣的角度防範自己去造惡,這是「愧」的內涵。但是賈曹傑尊者,他在造《入菩薩行論釋》解釋「愧」的時候,時常用「思維過患,畏懼異熟」的角度來解釋「愧」,也就是我們必須要思維當下造惡,對於我的將來它會有什麼樣的過患,透由思維了造惡的過患,畏懼造惡將來會感得的異熟果,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愧」的道理,諸根寂靜;應勤精進令他

下一個偈頌:愚稚諸意願,不合莫生厭;彼心因惑生,思已心悲愍。

正文,愚稚行者,謂於利一者時,另一者則生瞋,彼此相互不合;在偈頌裡有提到「愚稚」,「愚稚」是什麼樣的狀態?「謂於利一者時,另一者則生瞋」,平常當我們在利益某一個特定的對象時,這時其他的人看到我們做這樣的行為,他內心不僅沒有辦法隨喜,反而會生起嫉妒或是瞋恨,「彼此相互不合」,每一個人的理念、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然諸意願相違而生厭惡,但我們不應該,因為對方厭惡我們做這件事情,而對於我們當下所造的善業,心生退怯,或者是心生厭惡,為什麼?在這個世間上,每一個人的想法,每一個人的希求都不同,所以我們當下的行為是不可能滿一切有情、一切眾生的希願,這一點連佛祂都做不到。

佛在世的時候,雖然佛祂本身已經斷除了一切的過失、圓滿一切的功德,但是當佛在宣說佛法的當下,周邊還是有很多的人對他心生不滿,甚至加以批評;所以就連圓滿的佛,祂都沒有辦法滿眾生的願,更何況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我們一般的凡夫會很在意,他人對我們當下的行為所作出的一種反應,當別人讚美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非常的歡喜;當別人批評我們的同時,我們的內心會過於失望,但其實我們的內心,不應該執著對方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每一個人看到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其實他內心的反應是不同的,由於他內心的反應不同,所以他表現出來的身語行為也都不同。所以這時我們應該如何的思維呢?在正文當中提到,應念:「彼等乃,無有自主而生彼心,是故願他遠離煩惱。」當下,我們在利益某一位有情時,其他的有情他內心會感到不滿、不愉快,甚至生起瞋恨,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煩惱的緣故;有煩惱的同時,當他沒有辦法控制、克服煩惱,他就會被煩惱所控制,而沒有辦法自主。所以在當下我們應該希望他,能夠早日的遠離煩惱。

思已心悲愍,不隨煩惱而轉。所以在如此思維之後,我們對於生起瞋恨的對境,應該心懷悲愍,而不被內心當中的煩惱所控制,這一點如《經莊嚴論》當中所提到,如《經莊嚴論》云:「恆為眾過逼,眾生無自主;菩薩在行利眾事業時,他非常清楚,他所利益的對象──也就是一切的有情,是被煩惱所控制,他並沒辦法自主自己的身語意三門,因此,具慧諸菩薩,不執具過眾。」所以具有智慧的菩薩,他在利益有情的當下,他並不會去執取具有過失的有情眾生,反而會更進一步的去思維,該如何的去除眾生心中的煩惱。這一點在《四百論》當中也提到了相同的內涵。

《四百論》云:「雖忿為魔使,如良醫不瞋;佛視惑為敵,非具惑眾生。」如果今天有一個病人他被非人干擾,這時他去尋找醫生,或是尋找上師,縱使在上師以及醫生的面前,他會作出種種不如理法的行為,但是以醫生、上師的角度而言,他會覺得這個病人是不得已的,他並不是故意這樣做的,所以他並不會瞋恨面前所看到的有情,反而會更進一步的想辦法看是否能夠去除他的痛苦。所以提到「雖忿為魔使,如良醫不瞋」;相同的道理,「佛視惑為敵」,佛在面對一切有情時,之所以能夠對於有情生起悲愍,是因為他了解有情之所以造作種種的惡行,並不是故意的,而是被內心中的煩惱所控制的緣故,所以真正的敵人,是有情心中的煩惱,而不是面前的這個有情,所以提到「佛視惑為敵,非具惑眾生。」

辰二、共同之對治

偈頌:為己及有情,造作無罪事;如化身無我,恆常守此心。

正文,不退失,為饒益一切有情,應當造作無有遮罪、性所有善;在平時,我們的行為應該是造作無有遮罪以及性罪的一切善事,而我們造作善業的動機是什麼?「為令己不退失,及為饒益一切有情」,以自身的角度而言,希望行善能夠讓我們的來生不墮惡趣,而投生善趣,更進一步的,能夠藉此來饒益周邊的一切有情,並且在行善的當下,且由證空性慧所攝,所作皆幻化、化身,比方說在布施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思維布施者、布施的對境以及布施的物品,這一切都沒有任何的自性。諸法的本質,雖然能夠在我們的面前顯現,但是它的本質如同幻化般,沒有任何的自性。透由證空性慧的智慧所攝持,而在行善的當下,慢、憍舉,恆常守此心

辰三、修對治法

偈頌:數思經長時,方得妙閒暇,應善持此心,不動如須彌。

正文,念:「我經長時集大資糧,此善妙閒暇。」無始以來,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投生在無閒暇處,在某種因緣會遇時,經過長時,透由持戒以及行布施等六度,而積聚了廣大的資糧,藉此才能夠在今生獲得如此善妙的閒暇人身,數數思維暇滿義大、難得,所以在此時我們必須要思維,現今所獲得的暇滿,它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而想要再次獲得如此暇滿的人身,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所以在道次第的科判裡有特別的提到「於閒暇身勸取心要」,這當中的「勸取」是指,我們自己本身透由思維暇滿義大難得的道理,而告訴自己應該要行善斷惡,而不是透由他人來告誡我們應該行善斷惡。透由思維暇滿義大,我們能夠斷除當下造作無意義的事情;思維暇滿難得,我們會更進一步的想要去成辦來生的增上生,所以提到「數數思維暇滿義大、難得」,並念:「無論如何,定當成辦大義!」如前所述,此心如須彌山堅固不動

丑二、學攝善法戒之理(分二)

寅一、斷除不學戒因──貪身(分五)

卯一、不應貪身之喻

卯二、修身不淨

卯三、思維身無精華

卯四、不應貪身之原因

卯五、迅速壞滅故應行善

寅二、善巧修善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科判,「學攝善法戒之理」分二:一、斷除不學戒因──貪身。二、善巧修善。首先第一個科判,「斷除不學戒因──貪身」,在這個科判中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貪身」的這一點?現今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的守戒,是因為我們過於的貪著。我們貪著身心的安樂、貪著我們所擁有的資具錢財、貪著我們周邊的親友;由於內心貪著,所以更進一步的,為了想要獲得安樂,所以會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等種種的惡行,也就是因此沒有辦法持守清淨的戒律,所以在這個科判當中有特別的強調,「斷除不學戒因──貪身」分五。而在眾多的貪著當中,最主要在這個地方強調的就是貪著我們的身體。這個部分分成五點:第一點、不應貪身之喻,第二點、修身不淨,三、思維身無精華,四、不應貪身之原因,五、迅速壞滅故應行善。

卯一、不應貪身之喻(138“)

偈頌:禿鷹貪食肉,相互拉扯拖,若心無不悅,何故今愛惜?

現今我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身體,會過度的去保護它、愛惜它,想盡各種的方法讓它獲得快樂,但實際上這麼做是不必要的,因為終究我們都會面對死亡。

正文,於死歿時,禿鷹貪食,在我們死的那一刻,要不就是火化,要不就是把我們的屍體埋在地下,而早期在西藏人死了之後,是將屍體布施給禿鷹食用,所以在死歿的時候,「禿鷹貪食屍肉」,相互拉扯屍骨、至餘處,若心無不悅,如果在此同時,「心」,你不會感到不悅意的話,何故貪戀其身而愛惜之?在死的時候,如果你對於你的身體不會感到不捨,也不會認為禿鷹這麼對待你的身體,而讓你感到不悅的話,為什麼你今天要如此的貪愛你的身體而去保護它?不應貪戀。

偈頌:執身為我所,心汝何故護?

正文,是故,心汝何故執身為我所擁有而作愛惜、守?既然是如此,為什麼「心」你要在今生如此的愛惜你自己所擁有的身體,而去保護它呢?貪戀此身,將生眾多非所欲事。

若曰:「我有所需。」這時有人會回答說:我有這個需求,因為我的身體它能夠幫助我。

這時在偈頌當中提到:與汝既各別,於汝何所需?

正文,此身與汝既各別,汝亦迅速將捨此身,身亦捨汝,此身於汝何所需?其實我們並不需對於所擁有的身體生起過度的貪著,因為不管我們用什麼的方式去保護它、去愛惜它,偈頌當中「與汝既各別」,終究我們都必須遠離我們的身體,所以這樣的身體對於我們而言,到底有什麼幫助呢?不應執為我所。

卯二、修身不淨

正文,若曰:「自久遠前即執為我,故不應捨。」這時我們的心,它就回答說:從我投生進入母胎之後,我就執著了這個身體是屬於我的,既然是如此,我應該要好好的保護它,而不應該捨棄它。

偈頌:癡心汝何故,不執淨樹身?反守護腐爛、不淨臭皮囊?

正文,於無我法愚執為有我之,若可執此不淨身為我,何故不於潔淨樹身執為我耶?我們的心是愚癡的,為什麼愚癡?因為對於無我的法類,我們會執著有我,所以我們的心是愚癡、是無明的。「若汝可執此不淨身為我」,如果心你可以執著如此不乾淨的垢身是我的話,為什麼你不執著一個乾淨的樹身為我呢?為什麼你要找一個如此骯髒的地方,作為你所居留的地點?反守護此聚不淨物、惡臭、腐爛臭皮囊?所以你不僅執著了一個非常骯髒的地點,作為你居住的這個場所;而且更進一步的,你會不斷的去守護著它,但實際上它的本質是不淨、惡臭,而且是腐爛的臭皮囊,不應貪愛此身。

現今達賴喇嘛法王在講經說法時,時常都會提到我們的身體,它就像是一座工廠,不斷的製造不淨物,從小到大,如果我們把自己身體所製造的不淨物堆積起來,它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而且它是破壞生態的殺手,並且是製造垃圾的元凶,這都是我們身體所造成的。所以我們會以為我們的身體很乾淨,想要去保護它,這是因為我們過度的愚癡,將不淨的人身執著為是乾淨的一個物品,而去保護它。所以這時我們更進一步的去思維,身體的本質是不淨的,透由思維身體的本質是不淨的內涵,而修學不淨觀;而藉由修學不淨觀,能夠降低我們內心中的貪念。所以在經論中也有提到,修「不淨觀」能夠成為「貪」的對治,修學「慈心」能夠成為「瞋」的對治,而思維「緣起」的道理能夠成為「癡」的對治。

在上一段最後面我們提到了,透由修學不淨觀來對治貪,透由修學慈心來對治瞋,而透由修學緣起來對治癡,也就是藉由三種不同的修學方式,來對治心中的貪、瞋、癡。

卯三、思維身無精華(分二)

辰一、各別分析觀察身支,全無精華可信

辰二、不應貪戀無有精華之物

辰一、各別分析觀察身支,全無精華可信(140“)

偈頌:首先以自心,剝離表皮層;次以智慧劍,剔肉離骨網;

復解析骨骼,審視至於髓。我當以慧觀,何處有精華?

正文,首先,若以自心表皮層剝離身體其餘支分,則無精華;一開始,我們透由心的力量,將我們的皮膚剝離,也就是剝開我們身體其餘的支分,這時仔細的看看這一層皮,它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可取的?它沒有任何的精華。更進一步的,次以智慧剔肉離骨網,身體的骨骼,比如說胸腔的肋骨,它就有如同是網子,這時更進一步的以智慧的寶劍,把我們的肉從骨頭上刮下來,觀察有無精華;這時去觀察它,到底有沒有精華?我們肉也沒有任何的精華。次各別解析骨骼審視至於髓。再次,我們去思維我們的骨骼,我們去檢視它、去剖析它,從骨骼的外皮,到骨頭內的精髓,它有任何的精華可言嗎?並沒有。所以在不加思索、不加觀察的情況下,看似美好、悅意的身體,在我們仔細的思維之後,我們都可以知道,這一切都沒有任何精華可言,所以提到,我當以慧觀察:「此身何處堪忍觀察之精華處?」毫無些許精華可信。

辰二、不應貪戀無有精華之物

偈頌:如此勤尋覓,若未見精華,汝何故猶貪、愛護此垢身?

正文,雖已如此勤尋覓,然心汝於此身中未見精華,則汝何故猶戀、愛護此垢身耶?如果藉由智慧,我們很努力的去觀察我們身體的本質,到最後你會發現,這個身體並沒有任何精華之處;既然是如此,為什麼「心」你要對於這樣的身體,繼續的生起貪愛?愛護它的心,為什麼你要如此的去保護它呢?不應過度耽著。

卯四、不應貪身之原因

正文,若曰:「然可少許耽著此身。」之前在正文當中提到不應過度耽著,這時有人就說到:雖然不應該過度的耽著,但是可以少許的耽著此身。

偈頌:若垢不堪食,鮮血不宜飲,腸胃不適吮,身於汝何用?

護身唯一因,為供狐鷹食。

正文,不應貪戀此身,此身軀乃不淨蘊體,我們的身體它的本質是不淨的,身軀中不淨穢汝不堪食鮮血不宜飲用,腸胃等亦不適,則身於汝何用耶?如果我們身體當中,肉不能夠拿來吃,血不能夠拿來喝;而腸胃等種種的器官,也不能夠拿來吸吮的話,這時我們的身體,對我們到底有什麼作用呢?若仍守護,其唯一因為供狸、禿,為此可。如果你想要保護你的身體,這時唯一的理由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而是希望自己的身體在死後能夠提供給狐狸,或者是禿鷹來食用的話,如果以這樣的想法,你是可以保護你的身體,但是我們現今絕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是這樣去思維。我們之所以想要保護我們的身體,是希望我們的身體能夠獲得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所以是以「自利」為出發點,而不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

卯五、迅速壞滅故應行善(分四)

辰一、應令速為死摧之身行善

辰二、若無作用,不應以貪守護之喻

辰三、既予薪資,應令成辦己所欲事

辰四、應起如船之心,成辦一切有情義利

辰一、應令速為死摧之身行善(142“)

偈頌:應令此人身,勤修諸善業;縱汝護此身,然無悲死主,

奪已施鷹狗,屆時復何為?

正文,此身由其體性門中毫無意義,我們的身體從它的體性,也就是它的本質去作思維的話,它的本質是不淨的,而這些不淨物對我們而言,完全沒有任何的幫助,故我等得暇滿人身應令此勤修善業;所以在我們獲得暇滿人身的同時,應該讓所獲得的人身帶我們去行善,若未成辦所欲求事,縱汝護此身,如果在獲得人身的當下,沒有辦法藉由此殊勝的人身,去成辦我們想要成辦的目標,縱使我們花很多的時間想要去保護它,我們再怎麼愛惜它,到最後都不會有任何的成果。因為當死來臨的那一刻,我們的身體不是被火化、就是被埋葬,要不就是被其他的人拿去布施給動物食用,所以提到「縱汝守護此身」,然死主愍,搶汝身,縱使我們花再多的心力,去保護我們的身體,但是臨終時死主閻魔王,他沒有任何的悲愍心,他會當下搶奪你的身體、斷性命予禿、野狗,並且會把你愛惜的身體,拿去給其他的動物食用,屆時心汝何為?到時「心」你到底能作什麼樣的反抗呢?全無不捨身之能力。你根本沒有任何的能力,能夠在當下不捨棄你的身體,所以在獲得身體之後,我們應該藉由身體來行善,而不是在不行善的當下,而過度的保護我們的身體。

辰二、若無作用,不應以貪守護之喻

偈頌:若僕不堪使,亦不予衣食;養身往他處,汝何苦養護?

正文,譬如世間役,倘若不堪使,主人制罰彼,不予衣食等物;在世間有些人,他會請一個看護,或者是一個僕人來幫忙他,但是當他發現這個人不聽使喚,「主人亦制罰彼」,這時主人就會想辦法處罰他,「不予衣食等物」,並且不給他薪資,或者是不提供他衣服以及食物等世間的資財;相同的道理,縱汝辛勤護此,然終無權掌控,從我們投生進入母胎之後,我們想盡各種的方法來保護我們的身體,給我們的身體種種的保護方式,給它東西吃、給它衣服穿,但是最終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掌控它,任隨彼往他處,則汝何苦辛勤養護?如果最終我們所愛護的身體,都必須要離開我們的話,這時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辛辛苦苦的來養護它,不合理也。

辰三、既予薪資,應令成辦己所欲事

偈頌:既酬彼薪資,應令行吾利;無益則於彼,一切不應予。

正文,既酬彼身生活因緣──衣食等物作為薪資,則今應令行吾利──善業;既然我們想盡辦法提供我們的身體種種生活的因緣,比方說我們提供衣服、食物作為它的薪資,這時我們就應該讓我們的身體去做一些我們所需要的利益──也就是善業,若些許利,如果我們的身體,它沒有辦法做一些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則於彼不應衣食等一切物。這時我們就不應該給予我們的身體衣服、食物等種種外在的資具。

辰四、應起如船之心,成辦一切有情義利

第四個科判,「應起如船之心,成辦一切有情義利」。就如同在世間,如果我們想要渡過一條大河,或渡過海洋,這時我們必須要有一艘船;相同的,如果我們想要渡脫惡趣輪迴的苦海,就必須要藉由當下所獲得的人身,藉由修學佛法來渡脫苦海。

偈頌:於身起船心,此僅往來依;為辦有情利,轉成如意身。

正文,為勤修善,應身起船心,念此僅往來,以此渡脫輪迴大海;為了要精勤的修學善法,對於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我們必須要生起「它就如同是一艘船」的這種心念,要想到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只是讓我們能夠來去自如,行利他行的種種所依,以此渡脫輪迴大海,能成有情利,當令此身轉成果位圓滿、如如意寶之妙佛。而且為了要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希望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不淨身,透由修學佛道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辦果位圓滿,如如意寶的妙佛身。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