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5/06 01:00: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下冊)(第八講)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八)2013年4月13日上午(大悲精舍)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在《功德之本頌》當中有提到:
「心散邪境令息滅,如理觀察真實義,
寂止勝觀雙運道,速生此心求加持。」
在第一句話中提到,「心散邪境令息滅」,最主要提的是奢摩他,也就是止觀中的「止」。提到「奢摩他」,奢摩他是內道以及外道都必須修持的一種道,外道的行者透由修學奢摩他,也能夠讓心完全專注在所緣境上;而內道當中無論大乘或是小乘,都必須修學奢摩他,這是大小乘都不可或缺的一種妙道。
而以內道而言,我們在談到奢摩他的時候,最主要是將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境,甚至安住在善所緣境之上。而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善所緣境,而緣著善所緣境以外的法、或者是善所緣境以外的境,這時行者的心中就生起了散亂,所以第一句話裡提到「心散邪境」;當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專注在所緣境上,而產生散亂的時候,我們要設法讓我們的心能夠保持專注,而提到「心散邪境令息滅」。
外道的行者透由修學奢摩他,能夠對五欲產生厭離;並且透由修學粗靜行相,能夠讓自心生起奢摩他,而投生有頂;並且透由奢摩他,成辦眾多的神通、神變。但以內道而言,第二句話提到「如理觀察真實義」,只有奢摩他是不夠的,生起奢摩他之後,我們必須要如理的觀察真實義。這當中的「真實義」,如果談到「無我」,佛教的四部宗義,絕大部分都承許無我;但在四部宗義當中,只有唯識以及中觀承許「法無我」,而中觀當中,中觀應成派所承許的法無我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在第二句裡面提到了「如理觀察真實義」,所以,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說,這當中的真實義,指的就是最究竟的空性內涵。「寂止勝觀雙運道」,所謂的「寂止」指的就是奢摩他,「勝觀」指的是毗婆舍那。「速生此心求加持」,希望透由上師您的加持,讓我的心續中能夠快速的生起止觀雙運之道。
提到外道,我們不應該小看外道,如果現今還有過去世尊在世時的那些外道的話,我們甚至會覺得,他就跟佛是無二無別的;那些外道透由修學襌定,而生起了各種的神通、神變,並且也有各種的化身。所以對我們來說,要是我們能夠在現今看到那些外道的話,我們會覺得他跟佛沒有任何的差別。甚至過去世尊在世的時候,有所謂的「神變節」,從一號到八號這幾天,外道的導師跟世尊互相比較彼此神變的功力,並且是不分上下的;而八號之後,世尊才透由不共的神變力,將外道的導師們都消滅了。由此可知,外道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這麼容易的,其實他們是有很多的功德,也值得我們學習的。
提到外道最有名的就是馬鳴論師,馬鳴論師還沒有成為佛弟子之前,他是數論派的一位大論師,而且他講經說法的聲音非常美妙,並且透由與內道弟子辯論之後,能夠將內道弟子全部擊敗,而收攝到外道的這個行列裡面;當時印度在辯論的時候,必須要先訂下規矩,誰輸,誰就到對方的陣營裡面,所以當時馬鳴論師透由辯論,將很多的佛弟子都轉變成是外道徒。
提到數論派,數論派的見解非常嚴謹,他的見解跟內道中觀應成派的見解非常相接近。甚至有一種說法,只要「數論徒」(也就是修學數論派的這些行者),如果他棄捨了原有的信仰而進入了佛教的話,這時他們只會信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因為他們對於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見解,他們都已經看到問題了。
甚至佛過去在宣說《時輪金剛》的密續時,當時有一部密續他最主要講述的對象,就是數論派的外道仙人;並且佛世尊在講述《時輪金剛》的時候,有很多的見解都跟數論派的見解是很接近的。
而接下來這幾堂課,最主要會為各位介紹「奢摩他」的內涵。提到奢摩他,無論是外道或是內道,大乘或是小乘,顯教或是密教,所有的行者都必須修持奢摩他。奢摩他是一切功德的根源,沒有奢摩他作為基礎,我們很難生起道次的內涵。實際上,想要生起真實的奢摩他並不困難,只不過我們都沒有注意,甚至我們根本不想實踐。如果有心想要實踐、想要修行的話,只要具備了順緣,努力的修持,六個月就能夠生起真實的奢摩他;甚至有些人的狀況更好的話,三個月、四個月不到,就能夠生起具量的奢摩他。但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只會為他人宣說法的內涵,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實踐佛法的道理,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有待改進的;如果我們能夠生起奢摩他,想要生起其他的功德並不困難。
而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必須先調整我們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早日成就圓滿的佛果;而為了要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必須在心中生起真實的奢摩他;而在還未生起之前,我要了解如何才能生起這樣的一顆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上一堂課我們是提到第八品的第2個偈頌,「若身心寂靜,散亂即不生。」在這個偈頌裡面,是提到了身寂靜以及心寂靜,如果能夠生起這兩種寂靜,就能夠避免襌定的相違品──散亂生起。
子二、教誨應斷奢摩他之相違品(44)
偈頌:故應捨世間,盡棄諸分別。
釋文,是故當修身寂靜法:應捨親近世間親友等諸雜事;心寂靜法:盡棄貪求五欲等諸分別。在這一段當中,有稍微的介紹如何修學「身寂靜法」以及「心寂靜法」,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強調「心寂靜法」,在文中提到的是「盡棄貪求五欲等諸分別」。對初學者而言,我們修學佛法最大的障礙,就是對於五欲生起強烈的貪著,這是我們修學佛法最主要的障礙。這一點,在佛經當中提到,經云:「心散亂者,能生世間靜慮尚為稀少,何況無上菩提?如果心處在散亂的狀態下,不要說是成就無上菩提,就連要成辦世間的靜慮都很困難。是故直至證得無上大菩提前,不應散亂。」
癸二、斷除奢摩他之相違品(分二)
子一、斷除塵囂(分二)
丑一、明辨貪著世間之因
丑二、如何斷除
子二、斷除顛倒分別
丑一、明辨貪著世間之因
偈頌:3、貪戀利養等,則難捨世間;
釋文,依於耽著我、我所執,內貪有情,外戀利養、恭敬或頌揚等,在第一句話裡面提到的是「依於耽著我、我所執」,生起貪的根源是我執無明,依著我執無明「內貪有情,外戀利養」,這當中的「內」,指的是屬於有情的部分,我們會貪著有情、貪著周圍的親友眷屬,對「外」我們貪愛的是利養、恭敬或頌揚等,簡單來說就是世間八法當中我們所喜歡的四法,則難棄捨世間耽著。如果我們貪著親友、或者是貪著利養,這時我們很難棄捨對世間的執著,是故,應斷彼等耽著之因。
丑二、如何斷除(分四)
寅一、明辨對治(分二)
卯一、教誨斷貪
卯二、明辨斷貪之對治法
寅二、生起對治之法
寅三、塵囂之過
寅四、依止靜處所生利益
卯一、教誨斷貪(45)
偈頌:故為盡斷彼,智者如是觀:
釋文,故為盡斷彼等貪戀,在之前我們提到了,「內貪有情,外戀利養、恭敬或頌揚等」,為了要能夠完全斷除這種執著,善巧取捨之諸智者,應如後述如是觀察、思維。善巧取捨的智者們,應該按照後面介紹的方式,如理的觀察思維。
卯二、明辨斷貪之對治法
偈頌:4、應知寂止具勝觀,能滅三界諸煩惱;
知已應先尋求止,不貪世間喜樂成。
釋文,應知專注一善所緣,於修習已遠離沉掉,能生引發身心輕安喜樂之奢摩他,首先提到的是奢摩他,設法讓我們的心專注在某一個善所緣境之上,「於修習已」,不斷的串習之後能夠遠離沉沒以及掉舉,透由遠離沉掉,能夠讓心中生起引發身心輕安的奢摩他;依寂止馬具足證空勝觀,在這裡有提到兩個名相,分別是「奢摩他」以及「寂止」。「奢摩他」是梵文的音譯,「寂止」是藏文的義譯;也就是從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是翻譯成「寂止」,如果是翻譯梵文的音,就是翻譯成「奢摩他」。相同的,「勝觀」這個詞是藏文的義譯,而「毗婆舍那」這個詞是梵文的音譯,所以會看到這兩種不同的名相,所以前半段我們提到的是奢摩他。「依寂止馬具足證空勝觀」,而這句話是將「寂止」譬喻成「馬」,而「勝觀」比喻成「騎馬的人」,能滅三界煩惱及其種子。如果以寂止作為基礎,進一步的生起證得空性的勝觀,透由止觀雙運的力量,能夠滅除三界的煩惱以及煩惱的種子。外道徒透由修學寂止,但沒有勝觀作為攝持,所以他只能夠淨化「有頂」以外、「無所有」以下的粗分煩惱,但沒有辦法淨化煩惱的種子。
知已應當成辦勝觀,如果我們了解前面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我們應該設法成辦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謂以思擇實相義力引發輕安,什麼樣的心可以稱為勝觀?是以透由思擇實相義,也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本質之力,而在心中引發輕安,這樣的狀態我們稱為勝觀。所以想要滅除一切煩惱、以及煩惱的種子,必須要成辦勝觀;而在成辦勝觀之前,又此應先尋求寂止,必須要有止作為基礎才能夠生觀,因未生止,定不生觀。如果我們的心中沒有止,就沒有辦法生起觀,此奢摩他又由不貪內外世間身、資財等所生喜樂而成,而奢摩他是在不貪著內身、外資財等狀態下,透由喜樂而成辦的,因貪彼等即為沉掉所轉。因為如果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貪著了世間的身資財等一切法類,這時我們會被沉沒以及掉舉所控制。所以在這段當中,它最主要強調的內涵是什麼?如果我們想要斷除三界的煩惱、以及煩惱的種子,這時必須成辦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而證空的毗婆舍那要成辦之前,必須先生起緣著空性的止,也就是緣著空性的奢摩他。
寅二、生起對治之法(分二)
卯一、內斷貪著有情 (分二)
辰一、貪著所生過患(分五)
巳一、不遇所求
巳二、因欲放縱
巳三、得已仍不知足
巳四、障礙解脫
巳五、虛度暇滿
辰二、知過患而斷除
卯二、外斷貪利敬等
首先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因欲放縱」。「放縱」這兩個字在藏文版原文當中,仁波切認為這個字「宴就瓦」的這個「宴」字,應該是錯字,它應該改成是「多瓦牙…宴那宴」的這個字,後面的這個字是對的。但在字典裡面其實有兩個詞,第一個詞是剛剛仁波切講的那個詞,第二個詞也叫「宴就瓦」,但是它後面的這個「就」他改成「沙加達加牙…那」的「就」這個詞。這兩個詞的意思有雷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它不共的表達方式,最主要他想要強調的是,因為我們的心中生起了欲(也就是貪欲),而讓我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心、或者是讓自己的心遠離了善法。以仁波切他解釋的那個詞,也就是「多瓦…宴那宴」的這個詞的話,是有遠離、分開來的意思。
巳一、不遇所求
在第一個科判裡面最主要強調的是,如果我們對於境生起了貪著,會因為貪著而造下惡業,透由惡業感得苦果,所以會得到「不遇所求」的苦果。
偈頌:5、自身乃無常,若貪無常人,縱歷經千世,亦不見所愛。
釋文,貪著所生過患,心中生起貪著會帶來哪些過患呢?自身實乃無常,速將死歿,若極貪著親友等無常人,彼貪可愛境者,首先看到前半段「自身實乃無常」,貪著的人他本身是無常的,「速將死歿」,他所貪著的境──也就是親友也是無常的,所以最終一定會遠離我們。如果我們去貪著一個無常的境,它所帶來的果報是什麼呢?在現世「彼貪可愛境者」,其異熟果縱然歷經千世,亦不能見所愛之境。在現世我們貪著親友等無常的法,來生所感得的果報是「異熟果縱然歷經千世,也不能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境界」,也就是除了痛苦之外,我們沒有辦法獲得想追求的樂果。
巳二、因欲放縱 (47)
偈頌:6、不見則不喜,心亦難入定;
釋文,或曰:「若不能見所悅意者,彼將如何?」若不見彼,心則不喜,意生憂惱,令心散亂,亦難入定,不得安樂。如果在來生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我們想看到的悅意境,到時我們的狀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若不見彼,心則不喜」,沒有辦法看到悅意境,我們的
內心就會感到不歡喜,「意生憂惱」,因此心中會感到憂惱,「令心散亂,亦難入定」,而最終感得的果報,是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專注在所緣境上,「不得安樂」。
巳三、得已仍不知足
偈頌:縱見不知足,如昔因愛苦。
釋文,縱然見其所愛之物,仍因貪愛而不知足,在這一段最主要提到的,是提到了「不知足」,在之前提到的是「貪愛」,而這一段提到的是「不知足」。平時我們會提到「少欲知足」這個詞,而這個詞顛倒過來的話,「少欲」它的顛倒詞是多欲,「知足」的相反詞是不知足。「多欲」跟「不知足」這兩者是不同的。什麼樣的狀態稱為多欲,是指當我們還沒有獲得某一種悅意境時,我們會想要獲得的這種想法,我們稱為「多欲」;但在獲得之後,我們內心不覺得滿足,還想要更多的話,這就叫「不知足」。所以在第一句話裡面提到,「縱然見其所愛之物」,縱使在之後,能夠再一次的見到所喜愛的人、事、物,「仍因貪愛而不知足」,因為在過往不斷的串習貪愛的緣故,所以縱使我再次的見到我們所喜愛的人事物,內心還是不會感到滿足,如昔欲見然未見時,猶因貪愛令心苦惱。就如同過去,當我們想要看到、想要得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看到、沒有辦法得到,這時會因為貪愛而讓我們的內心感到苦惱,這是相同的。
巳四、障礙解脫(48)
偈頌:7、若貪諸有情,則障真實性,亦毀厭離心,終為憂惱苦。
釋文,是故,倘若貪著諸有情眾,由此則障真實性義,如果我們的心過度的貪愛周圍的眷屬,因為心生貪戀,而讓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專注在善所緣境上,而沒有辦法生起奢摩他。甚至進而我們對於無常會顛倒執著為常,將苦執著為樂;更進一步,也沒有辦法了解無我的道理,所以提到「由此則障真實性義」,謂障現見勝義諦法,心生貪戀這會讓我們的心沒有辦法了解法最究竟的本性,而障礙了我們「現見勝義諦法」;又因貪愛有漏事物,亦毀厭離輪迴之心,貪愛世間的安樂,會毀壞我們的心中對輪迴的苦所生起的厭離心,故不能得解脫。終必遠離諸悅意境,為憂惱苦。雖然我們的心貪著悅意境,我們想要獲得悅意境,但是因為生起貪著的緣故,最終我們得到的結果是什麼?「終必遠離諸悅意境,為憂惱苦」,最終我們還是必須遠離諸悅意境,並且心生憂惱,被憂惱傷害而心中感到痛苦。
巳五、虛度暇滿
偈頌:8、一心思念彼,此生將虛度;
釋文,一心思念彼所欲境,此生終將無義虛度,空耗暇滿。當我們的心過度執著悅意境而生起貪戀的話,這會使我們忘了修學正法;忘了修學正法,我們的一生將「無義虛度」,最終「空耗暇滿」。
辰二、知過患而斷除(分二)
巳一、思維過患(分二)
午一、廣說 (分三)
未一、摧壞大義引入惡趣
未二、勿近愚友且難親近
未三、不得饒益反遭損害
午二、攝義
巳二、斷彼之理
未一、摧壞大義引入惡趣 (49)
偈頌: 無常眾親友,亦壞永恆法。
9、行若同愚者,必墮惡趣中;若引不同處,云何近愚夫?
釋文,速將分離,故為無常之眾親友,亦將摧壞永恆不變之解脫果,及證彼果所需方便──正法,令其退失。我們周圍的親友馬上就會離開我們,他們的本質是無常的,但如果過度地貪著周遭的親友,我們所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摧壞永恆不變之解脫果」,這會使我們沒有辦法獲得永恆不變的解脫,它成為我們獲得永恆不變解脫的道路上最主要的障礙;不僅如此,證得解脫必須修學證得解脫的方便──也就是正法,貪著親友會讓我們心中的正法逐漸退失。行為若與愚者相同,如果我們的行為與世間的愚者是相同的,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則必墮入三惡趣中;若彼將引我入與諸聖眾、今得妙人身者不同去處,則云何近愚人凡夫?如果世間的愚者他所帶領我前往的方向,是與聖者以及獲得人身之後所應該做的這些事情,剛好是相反的方向,那為什麼我們在獲得人身之後要親近愚夫呢?親近之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其實一點好處都沒有。現今獲得暇滿人身之後,如果不善加利用,反而貪著世間的有情的話,這會讓我們來生沒有辦法再一次的獲得人身,不能成辦所欲之事,己所不欲反增長故。我們想成辦的都沒有辦法成辦,想避免的反而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未二、勿近愚友且難親近
偈頌:10、剎那成摯友,頃刻復結仇,喜處亦生瞋,凡夫難取悅。
11、忠告反生瞋,利我多阻撓,若不從彼語,即瞋墮惡趣。
釋文,愚者性格善變,世間人最大的特徵「性格善變」,故剎那間能成摯友,然於頃刻略說惡言,復結深仇,稍微讚美他幾句,他就會靠過來變成我們的好朋友,但是你再唸他個兩句,「復結深仇」,彼此間又會結下深仇大恨;縱於理應生歡喜處──令其修善,亦生瞋恚,縱使我們想盡辦法讓對方能夠修善──因為修善能感得樂果,照道理說這對他是好的,他理應心生歡喜;但是我們設法讓別人修善的結果是什麼?「亦生瞋恚」,他不僅不懂得感謝,反而還會心生瞋念,是故凡夫難以取悅,所以凡夫是很難取悅的。忠告善導,彼反生瞋,我們誠懇盡心的想要勸誡他,他人不僅不領情,反而會生起瞋恨;非僅如此,於我有利諸善法業,多方阻撓,幫助他不領情也就罷了!對於我而言,對我有利的諸善法業「多方阻撓」,他會想盡辦法阻撓我、妨礙我修善,若不聽從彼語,即瞋怒我,如果不聽他的話他也會瞋怒我,而最終他所感得的果報是什麼?最終,終墮惡趣。
未三、不得饒益反遭損害(50)
偈頌:12、妒高競相等,傲卑讚復驕,逆耳則生瞋,愚者何時益?
13、若與愚為伴,必讚自毀他、喜談輪迴語,定生眾不善。
釋文,又諸愚者,嫉妒高於己者,相等則起競爭,卑於己者,見之生傲,這段文講的對象就是我們,我們的現狀是什麼狀態呢?「嫉妒高於己者」,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內心會生起嫉妒;遇到不相上下的人,會想要跟他人競爭;看到比自己差的,心生傲慢、藐視對方;受讚復驕,如果有人讚美我們,我們的內心會感到驕傲,說逆耳語則生瞋恚,如果他人對我們講述不合意的話,內心又會感到不滿而生起瞋恨,故與愚者為伴何時能得饒益?世間愚者的狀態就是以上所述的狀態,所以我們平時「與愚者為伴」,與他們作伴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利益呢?根本沒有辦法得到利益,你做什麼對於對方而言,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幫助。
不要說是現今,就連宗大師在世的時候,文殊菩薩都親口告訴宗大師說:「你不用這麼精勤的宣說正法,你應該找時間私下閉關修行,在五濁惡世的時代裡,想要透由宣說正法來饒益有情並不容易。」不僅如此,在現今尊者達賴喇嘛法王會對這個地球、甚至說對於很多國家,提出衷心的建議,但很多國家不僅不領情,反而視尊者為敵人,這就是世人的現狀。非僅不得饒益,若與愚者為伴,於他愚夫友人,必將讚自、毀他,不僅沒有辦法得到他人的饒益,如果我們平時是與愚者為伴的話,這時我們對於其他的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呢?「讚自、毀他」,提到這一點是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的,因為仔細觀察我們自己,我們只要開口就是讚自毀他。在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談到:我最近在學五大論,我最近在修什麼法,我在做什麼事情,無意當中你都是在讚美自己;「毀他」,只要開口就會批評別人,那個人最近在做什麼,另外一個人他最近又做錯了什麼事情,我們只要開口、閉口都是讚自毀他,這一點要特別注意。談論國王、世人等諸喜好輪迴之語,如果不是讚自毀他,我們談論的內容是什麼?多半都是綺語,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造下許多的惡業,所以最後提到,定生眾不善業,故不應與愚者為伴。既然與世間愚者為伴沒有任何利益的話,為什麼我們要整天跟他們相處在一起呢?
午二、攝義
偈頌:14、自他互親近,由此徒招損。
釋文,若爾,自與其他愚者相互親近,由此皆成惡友,徒招損害。既然是如此,如果自己與其他的愚者親蜜交往的話,最後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跟他人都變成惡友,「徒招損害」,變成惡友之後,對自己、對他人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只有傷害。
巳二、斷彼之理(51)
偈頌: 彼既無益我,吾亦未利彼。
15、故應當遠避;遇時則喜迎,然莫太親密,善處尋常儀。
釋文,愚人凡夫彼既無益於我,吾亦未能利彼,是故應當遠避愚者,自他二者都是愚夫,既然他人對我們沒有任何的饒益,「吾亦未能利彼」,而我們也不了解他人的狀態,不知道他人需要的是什麼,也沒有辦法利益他人的話,「是故應當遠避愚者」,這時我們不應該與愚者共處,至寂靜處,我們應該到安靜的地方,自己坐下來修行,這一點就像我們之前提到宗大師的公案是一樣的;偶然與彼相遇,爾時則應喜迎,在某個時間點,如果我們跟他人相遇,這時我們應以順著世俗法的方式來問候他人,但是在問候之餘,然莫太過親密,但不要太過親蜜,遠離貪愛、憎惡,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要想辦法遠離貪瞋,善處尋常行儀。所以我們的狀態,是要保持跟他人只是普通朋友的狀態,而不要過度的交往。
偈頌:16、猶如蜂採蜜;為法化緣已,如昔未相識,淡然而處之。
這時有人會提到:如果平時我在寂靜處修行,或者我身為出家人,必須外出去化緣的話,那應該怎麼辦呢?
釋文,入聚落行乞食等時,如果我們要出門去化緣,亦應猶如蜜蜂採蜜,這時我們的行為,就要像蜜蜂採到了花蜜之後,牠並不會貪戀花朵的顏色,所以提到「亦應猶如蜜峰採蜜」,
不貪鮮花之色澤等;如是僅為修學正法,令身安住,化緣法衣及飲食已,於一切人,應如往昔未曾相識,淡然處之。相同的,我們為了修學正法,為了讓身體的機能能夠繼續的維持下去;這時我們外出去化緣我們所需要的法衣以及飲食之後,我們應該誠心的感謝對方,並且為對方回向、發願。但過後「於一切人,應如往昔未曾相識,淡然處之」,但之後我們對於所有的人,不應該分別好惡,就如同往昔還未曾認識之前,以最平淡的方式來相處待人。
卯二、外斷貪利敬等(分二)
辰一、心之過失(分二)
巳一、我慢之過
巳二、貪欲之過
辰二、境之過失
巳一、我慢之過(52)
偈頌:17、謂我多利敬,又為眾人喜;若持此驕慢,死後定生懼。
釋文,或謂:「我有眾多利養,並受他人恭敬,又為眾人所喜。」有時我們的心中會產生我慢,認為自己「受到他人的供養,有眾多的利養,並且受到他人的恭敬,又為眾人所喜。」若持此驕慢心,則因我慢、貪欲之過而往地獄,如果我們的心中生起了我慢,甚至對於五欲生起過度的貪欲,之後會墮入地獄,故死歿後定生畏懼。生起驕慢──縱使來生不是墮入惡趣,縱使投生為人,也會生為下賤之人,被他人所看不起。
*
此篇法寶乃道寬比丘尼現場聆聽之筆記,僅供學習參考。
*
中譯如性法師欲將法寶精髓整理出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