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07:5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07:19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六)2012年3月14日 (下午)大悲精舍

癸二、難得珍貴之喻 (15“)

偈頌:唯一導師無量慧,善觀彼心極珍貴,

故諸欲離三界者,應善堅守菩提心。

正文,諸欲離三界輪迴之衰損者,現今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無有自主,並且在不自主的狀態下在輪迴當中漂泊,如果想要遠離三界輪迴當中的一切衰損,應善發起猶如寶王菩提心寶,這時必須要策發讓我們的內心中,能夠生起一顆猶如寶王的菩提心,未生令生、已生令不退失,因此在正文當中接下來提到,不令退失,固持守。所以前半段是在解釋偈頌當中的後兩句,「故諸欲離三界者,應善堅守菩提心。」為什麼想要遠離三界輪迴當中的衰損,必須要堅守菩提心呢?

以下就有提到原因,因如善巧商主,引導商人前往寶洲,這個地方有提到一個喻,過去在賢劫的時候,一些具有福德而且善巧尋寶的商主,會帶領一群商人前往寶洲尋寶。但是商主本身要能夠尋得到寶藏,他本身除了具備善巧方便之外,也必須要具備有極大的福報;相同的道理,如是佛為眾生無比、唯一導師,佛對於世間的眾生而言,是無與倫比,唯一的導師,具無量慧,並且具有無量的智慧,也就是祂的智慧能夠了知一切所知,善加察何為能除眾生貧苦最勝方便,透由無量的智慧一再的觀察,什麼樣的法才能夠去除眾生的貧苦?終見菩提心極其珍,最後發現唯有透由菩提心,才能夠去除眾生的貧苦,但是想要生起這樣的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這邊就有提到「終見彼菩提心極其珍貴」,彼乃稀有、利大之方便故。後面是在解釋偈頌當中的前兩句,「唯一導師無量慧,善觀彼心極珍貴」。

癸三、果報無盡反增之喻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最主要提到的是,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藉由菩提心所累積的福德而感得的善果,不管如何的受用都不會有用盡的一天。其他善行如果不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而造作的話,比方說以布施而言,如果我們布施的對象是普通的有情,透由布施而感得的善果,可能是原有布施的一百倍;如果我們布施的對象是殊勝的對境,比方說像病人或者是出家眾的話,所感得的善果是原有布施的一千倍;如果是在特殊的時間點,對於特殊的對境來作布施的話,他所累積的福報是更多的。但不管再怎麼多,這些都是有定量的,也就是將來在受用之後,它是會有消失的一天,會有用完的一天;但相反的,如果我們在行善的當下,能夠透由菩提心來作攝持,縱使當下我們所行的善行,是微不足道的善行,並且行善的時間也非常的短暫,但是在一瞬間之內,所累積的福德是將來怎麼受用都受用不盡的。

在這個地方有舉一個譬喻,比如說像芭蕉樹(也就是香蕉樹)。香蕉樹它生了一串香蕉之後,就不會再繼續的生果,也就是說它的果報是很容易就用盡的;但是以蘋果樹、桃子樹或者是芒果樹來說的話,它每一年都會不斷的生果,透由這樣的譬喻來譬喻菩提心的功德。

偈頌:一切餘善如芭蕉,生果實已即枯竭;

菩提心樹恆生果,其果不盡反增盛。

正文,欲令眾善無盡反增,亦應修菩提心,如果想要讓我們當下所累積的眾善,將來不會有消失的一天,並且希望它能夠不斷增長的話,也應該要修學菩提心。為什麼要修學菩提心?因非此心所攝一切餘善,猶如芭蕉生果實已,生果之能隨即枯竭,如果行善的當下,善本身並沒有菩提心來攝持的話,這樣的善它就如同芭蕉樹,在生果實之後,這棵樹再次生果的能力就會馬上的消失,因而提到「生果實已,生果之能隨即枯竭」;相反的,菩提心樹如滿願樹,過去在賢劫時有滿願樹,這樣的果樹它不僅能夠開花結果,甚至眾生想獲得的不管是食物、衣物等等,都能夠從滿願樹上取得。所以,菩提心樹如滿願樹,生果其果不盡更持續增盛

對於以上我們所提到的這個部分,它有什麼樣的依據呢?《無盡慧經》云,《無盡慧經》是中觀應成派所承許的了義經,而這部經之所以稱為《無盡慧經》,無盡慧文殊菩薩的另外一個名稱,這部經是文殊菩薩跟佛陀之間的對話,所以在《無盡慧經》當中有提到:「猶如水滴滴入大海,於末劫前終不竭盡,就如同一滴水,它滴到大海當中,在大海還未乾枯之前,這滴水是不會消失的;相同的道理,如是迴向菩提之善,直至證得菩提藏前,亦不窮盡。」如果在行善之後,我們能夠將所造的眾善迴向圓滿菩提,這樣的善直到我們證得菩提之前,「亦不窮盡」,也是不會消失的。

癸四、能救大怖畏喻(16“)

偈頌:縱已造作極重罪,如依勇士得除畏;

若依彼心即解脫,不放逸者何不修?

正文,縱已造作損害三寶或無間等極重罪縱使在過去生或是今生,我們已經造作了損害三寶,或五無間等非常嚴重的罪業。接下來提到了一個譬喻,然大力勇士得除途中所生怖,雖然已經造作了這些惡業,但如同一個路人,如果他在路途上,能夠找到一位具足大力的勇士保護他的話,這時他在步行的途中,就能夠免除掉有可能會被強盜傷害所生的種種怖畏。因而提到「然如人依大力勇士,得除途中所生怖畏」;相同的道理,在過去生以及今生,縱使我們已經造作了種種的罪業,如是若依彼菩提心,在造作了種種的罪業之後,如果能夠依著菩提心,便能解脫惡趣怖畏,就能夠在一瞬間(也就是非常短的時間)之內,解脫惡趣怖畏。

這一點就如同之前我們所提到,縱使已經造作來生必須要多劫投生在地獄當中的這種惡業,如果能夠透由菩提心的力量,我們能夠完全的淨化;縱使不能夠完全的淨化,在人身的同時,也可以藉由身心的病痛將它淨除;縱使沒有辦法淨除,來生不幸墮入惡趣當中,也能夠快速的跳脫。既然菩提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故於取捨謹慎小心不放逸者,何不修彼心?這當中的「取捨」指的是善跟惡,善是應取,惡是應捨。如果菩提心有以上所說的這些利益,對於善惡取捨非常謹慎小心不放逸的這些人,為什麼不修菩提心呢?理應修習。

癸五、易摧罪業之喻

偈頌:菩提心如末劫火,剎那定燒諸重罪。

正文,發心具足摧惡大力,發起菩提心本身就具備了摧滅眾惡的力量,並且在之後舉了一個譬喻,因壞劫之末劫火,能燒初禪以下諸器世間,現今雖然沒有「末劫火」的產生,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末劫出現的同時,會有摧壞世間的末劫火,而燒壞整個世間。這種火是不是表示,它跟現在一般的火一樣是會燃燒的?也不盡然!只是在末劫的時候,太陽的熱度會比現在太陽的熱度,要多出七倍之多,所以光透由太陽光所放射出來的光芒熱度,就能夠燒毀整個世間。所以在這裡也有提到,「因如壞劫之末劫火,能燒初禪以下諸器世間」。

相同的道理,如是以菩提心,定能於一剎那燒毀將墮地獄諸重罪業。透由菩提心的力量,也能夠在一剎那之間,燒毀來生可能會墮入地獄受苦的種種惡業。彼若能摧定受業力,況不定業。如果藉由菩提心的力量,能夠摧毀定受業的話,那就不用說是不定受業了。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定受業」,所謂的定受業,就是如果沒有藉由懺悔,將來一定會感得異熟的一種惡業。所以「定受業」只能藉由兩種的方式來淨化:第一種透由感得異熟而淨化,第二種透由懺悔來淨化。這樣的一種業,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但是縱使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也能夠透由菩提心將它完全的消滅。

更進一步的,諸大車軌以多教理成立,過去的祖師大德們,以眾多的經教以及正理成立了以下的這一點,提到說:懺悔若具四力,亦能淨化定受業之異熟,如果在懺悔的同時,懺悔本身是具足四力的話,也能夠淨化定受業的異熟。如果透由懺悔能夠將定受業它的力量淨化的話,那為什麼它要叫定受業呢?言「定受」者,謂若不修對治品類,定將受苦。之所以叫「定受業」,是因為如果不透由對治來對治它的話,將來我們一定會感得這種業的苦果,所以必須要透由懺悔的力量將定受業摧毀,而菩提心就是眾多力量當中最殊勝的。提到了惡業,過去許多上師們都會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惡業其實沒有什麼功德,惡業只會讓我們感得苦果;但是如果真的要去探究惡業它有什麼樣的功德的話,透由懺悔能夠將惡業淨化,這就是惡業的功德。如果有一天透由懺悔都不能夠淨化惡業的話,這樣就麻煩了,所以透由懺悔能夠將惡業淨化,這一點就是惡業的功德。 

之前上一段我們有提到「惡業」,如果世間人不斷的累積惡業,惡業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的話,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環境,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天災產生。現今科學家,他們已經發現太陽的熱,已經比以前高出了許多,並且在現今這個地球上,我們也慢慢的看到,該下雨的時候不下雨,反而發生了旱災,並且有颱風、地震種種的天災。這都是因為世間人的福越來越薄,並且所造的惡業越來越多所感得的惡果。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累積福德,讓福德不斷增廣的話,其實世間上的這些天災發生的頻率也會降低許多。

癸六、經中顯示利益之理

以上我們所提到的譬喻,以及菩提心的功德,並不是寂天論師自己捏造的,他是有根據的,有什麼根據呢?

偈頌:智者彌勒善財,宣說無量其利益。

在佛所宣說的《華嚴經》當中,智者彌勒菩薩曾經為善財童子如實的宣說無量菩提心的利益。正文當中,勝菩提心定能生起彼等利益,透由修學菩提心,一定能夠生起我們之前所介紹的種種利益,因於《華嚴經》中,智者彌勒善財童子如實宣說其心無量利益、稱譽。因為在《華嚴經》當中,智者彌勒菩薩曾經為善財童子如實的宣說菩提心具有無量的利益,以及透由不同的譬喻來讚美菩提心。《華嚴經》當中的這段文,它是屬於了義的;如果是不了義的話,或許可以透由其他的方式來作解釋,但是這段經文當中的內容是了義的,也就是按照經文能夠如實的作解釋。提到了《華嚴經》,藏文版的《華嚴經》有六函,但是我聽說中文版的《華嚴經》比這個更多,但不管怎麼樣,在《華嚴經》當中有提到許多菩提心的功德,並且透由種種的譬喻來作讚美。

《華嚴經》當中是怎麼提到的?正文:《華嚴經》中於此廣泛宣說:「善男子,菩提心如一切佛法種子;一開始提到了菩提心,如同一切佛法的種子,這當中的「種子」指的是不共因,也就是菩提心它是成辦大乘法的「不共因」;而空正見它是屬於「共因」,也就是成辦三乘的共因。為什麼菩提心是不共因,而空正見是共因呢?因為唯有行者心續當中生起了菩提心,他才能夠進入大乘道。而空正見如果是由「出離心」來攝持的話,這時候空正見的力量,可能會成為是解脫的因;而空正見如果是藉由「菩提心」來攝持的話,就會成為是佛果之因。舉一個簡單的譬喻,比如說稻苗的眾多因當中,稻本身是不共因,而水跟養份、土壤等等是稻苗的共因,所以在眾多稻苗的因當中,最主要的關鍵就是稻子的本身;相同的道理,在成辦佛果眾多的因緣裡,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所以提到「菩提心如一切佛法種子」。

令諸眾生白法增長,猶如田地,以世間人的角度來說,雖然務農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相對的,他也不需要造太多的惡業。比方說在務農的過程中,只要顧好這塊田地,不需要打太多的妄語,也不需要造作太多傷害他人的行為,透由他本身所作的這件事情,反而能夠利益到廣泛的眾生。現今的社會,雖然外在的物質不斷的進步,但是相對的能夠吃的食物卻是越來越少,這是因為有很多的人都覺得,從事務農的工作非常的繁雜、非常的勞累,所以放棄了這樣的機會。但是在佛經當中都會一再的提到「田」這樣的譬喻,也就是如果我們肯辛苦的去耕耘的話,透由田地能夠長出許多利益眾生的,不管是果實或者是果樹等等,所以有提到「令諸眾生白法增長,猶如田地」。

能滿一切希求,猶如妙瓶,不管是妙瓶或者之前所提到的如意寶樹,這都是現今我們所沒有辦法想像的對境。在賢劫的時候,如果能夠對如意寶樹或者是妙瓶發願,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現今對我們來說,不管是如意寶樹或者是妙瓶,我們連想都不敢去想,甚至說我們都覺得這些是騙人的;但是在賢劫的時候,確實是有這些東西產生,所以有提到「能滿一切希求,猶如妙瓶」;戰勝一切煩惱怨敵,猶如短矛。」如果我們想要消滅世間的怨敵,這時候手上必須要有鋒利的武器;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想要戰勝內心當中一切的煩惱怨敵,這時候最有力、而且最鋒利的武器,不外乎就是內心當中生起真實的菩提心。

辛二、明辨菩提心(分三)

壬一、體性之差別

壬二、以喻釋其差別

壬三、說明願行二心之利益差別

壬一、體性之差別(17“)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體性之差別」。以總相來說,菩提心有多種的分類,從「體性」來作分類,從「界限」來作分類,從「目的」來作分類,以及從「助伴」來作分類。在眾多的分類當中,這個科判裡最主要提到的,是以「體性」的角度來為菩提心作分類。

偈頌: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相:希願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正文,勝菩提心由體性門,當知略攝有二種相:菩提心以體性──也就是「本質」的角度來作分類的話,應該知道可以簡略的統攝在以下所將介紹的這兩種菩提心當中:第一種,緣於菩提希願心,這是提到了「願心」,第二種、緣於菩提趣行心,這是指「行心」。所以菩提心由「體性門」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願心」以及「行心」。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這兩顆心的話,所謂的「願心」就是一開始生起一顆真實想要獲得菩提的發心,也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這樣的一顆心稱為「願心」;更進一步的,在發心之後透由修學諸行所攝持的發心,稱為「行心」。所以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願心以及行心這兩種。

大乘發心之性相者,更進一步的提到了大乘發心,也就是菩提心它的性相,也就是菩提心的定義。提到了菩提心的定義,在座絕大部分的人都有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甚至有很多法師現在都在學習五大論,對於菩提心的定義應該都很清楚。提到了菩提心的定義,四部宗義裡每一部在解釋菩提心的時候,解釋的方式幾乎都是相同的。畢竟四部宗義,他們只是在見解上面有所不同罷了,至於行的部分絕大部分都是相同的。所以四部宗義在解釋菩提心的時候,都是以相同的角度來解釋。

而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中觀應成派的論師們,是依據著《華嚴經》來解釋菩提心的內涵;而以唯識宗的角度而言,是依據《解深密經》當中的經文來解釋菩提心的道理。如果以大乘跟小乘這兩種角度來作介紹的話,小乘的宗義當中,雖然也會提到菩提心,但是他們所詮釋的菩提心,跟我們在這個地方所提到的菩提心並不相同,因為他們所承許的佛果,跟我們在這邊所探討的佛果,內涵是不同的。他們所承許的佛是一尊化身佛,也就是佛降臨到這個世間,透由修學佛法,最終而成就佛果,到還未示現涅槃之前,這段時間會安立這樣的人是一尊佛,祂是一尊化身佛,並且從這樣的角度來安立菩提心的道理。他們並不承許有四身圓滿的一尊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並不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以大乘的角度來探討所謂的菩提心。

提到了菩提心在《現觀莊嚴論》當中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精簡的兩句話當中清楚的提到了,發心這個「名相」,以及發心的「定義」。第一句「發心為利他」當中的「發心」是提到了,菩提心它本身的「名相」;「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是提到了菩提心它的「定義」。一開始提到發心,所謂的「發心」是指,我們的所緣並不是緣著今生的安樂,也不是緣著世間種種的圓滿盛事。菩提心它最主要所追求的是圓滿的佛果,為什麼追求圓滿的佛果?他為的是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所以他的心量是非常寬廣,這樣的一顆心,我們如何來定義它呢?「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後面的這幾個字是在詮釋菩提心它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希求:第一種希求利他,第二種希求自利。「為利他」這三個字是提到了希求「利他」,「欲正等菩提」是提到了希求「自利」。

菩提心這樣的一顆心,他為的是什麼?他為的是一切有情。為了一切有情他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果位呢?他想要證得圓滿的菩提。所以提到了兩種的希求:一種是希求利他,也就是利益一切的有情;另外一種是希求自利,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希望自己本身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在《現觀莊嚴論》當中的這兩句話裡,有特別的提到「欲正等菩提」當中的「欲」,所謂的「欲」是指希求、希願,以心跟心所的角度而言,它是心所。菩提心明明是心王,為什麼在談到菩提心它的定義的時候,要特別的提到「欲」這樣的一種心所?

以菩提心的定義而言,我們先簡單的來說,所謂的菩提心,它是為了利他,為了利他而將所緣緣著圓滿的佛果,並且這樣的一顆心它是入大乘門,這樣的一顆心緣著圓滿的佛果之後,在內心當中能夠跟「欲求圓滿佛果」這樣的心所,產生出相應的這種關係的心王,我們稱為是菩提心。

在《現觀莊嚴論》當中,雖然講述菩提心的偈頌,只有短短的幾個偈頌,但是在精簡的幾個偈頌當中,卻包含了很深廣的內涵。《現觀莊嚴論》是無著論師在彌勒菩薩座前所聽聞的一本教授。提到了無著論師,在無著論師的那個時代,大乘佛法漸漸衰敗,而小乘法持續的增長,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無著的母親──也就是當時具有大乘種性的一位在家居士,不忍大乘法呈現出這樣的面貌,所以她希望生兩個孩子,將來能夠住持大乘法、弘揚大乘法,所以她就生了無著以及世親這兩位論師。

世親論師從小是學小乘法,而無著論師從小是修學大乘法,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為了想要親見彌勒菩薩,在山洞當中閉關了前後長達十二年之久。每三年,他發現沒有辦法親見彌勒菩薩就離開了山洞,但是因為看到外在的某一種景象,而又讓他生起想要再一次閉關的這種心念,前後長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過後,他還是沒有辦法親見彌勒菩薩,最後他產生了想要放棄的念頭。當他離開了閉關的山洞時,他看到了一隻老母狗,這隻母狗的下半身全部都腐爛。雖然如此,但是這隻狗看到他的時候,還不斷的對他吼叫,這時無著論師他的內心當中生起了一股悲心,他覺得這隻狗怎麼會這麼的可憐,過去造作了惡業而感得這樣的果報,在受苦受難的同時,竟然還對我吼叫,而且內心當中生起瞋念,再次的造作種種的惡念。所以牠不僅現在正在受苦,當下造作種種惡業之後,將來還是必須再次的受苦。

想到這一點,他的內心心生不忍,並且他看到這隻母狗的下半身有很多的蟲在咬牠的身體,他想:「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這隻狗脫離當下這種困苦的狀態」,他就想到:「如果我用手把這些蟲取出來的話,那這些蟲就沒有地方安住,最後也是會死」,所以他就拿了一把刀,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一塊,把它放在旁邊,想辦法把這隻狗身上的蟲一一的取下來。但是他又想到:「如果我用手去取,到最後有可能會被我捏死,所以用舌頭去舔好了!」但是由於那隻狗實在是太臭,而且牠的下半身已經完全腐爛了,連他自己都不敢看,所以他閉著眼睛把舌頭吐出來,看是不是能夠用舌頭,將牠身上的這些蟲一一的取出來。

當他準備要蹲下來,往前,並且把舌頭吐出來的時候,他發現怎麼往前都沒有辦法舔到那隻狗,所以他就張開了眼睛,在他張開眼睛的一瞬間,他就親見了彌勒菩薩。他一見到彌勒菩薩,內心感到相當的不滿,他覺得:彌勒菩薩你的心量怎麼會如此的小,我明明花了這麼長久的時間閉關,想要親見你,但是為什麼你都沒有讓我見到?這時候彌勒菩薩回答他說:不是我心量小,是你的業障太深厚了,從一開始,你閉關的第一天,我就在你的身邊,不停的在你身邊圍繞著,並且將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一一的告訴他,你之前在閉關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原因而退心,退心了之後發生了什麼事,他一五一十的將它完全的述說出來。所以並不是我的心量太小,而是你的業障太深厚,你今天之所以能夠看到我,是因為你的內心生起了悲念、生起了這顆大悲心,淨化了過去所造的惡業,在惡業淨除之後,你才能夠看到我。

他在親見了彌勒菩薩之後,彌勒菩薩帶他到了兜率內院聽聞慈氏五論。雖然他在兜率天只待了短短的幾個小時,但是以人世間的壽命來說,已經經過了人壽五十年之久。在短短的五、六個小時當中,他聽聞彌勒菩薩親口宣說慈氏五論的內涵,而將慈氏五論的傳承帶到了人世間,而這當中就有一部論是《現觀莊嚴論》。我們都知道《現觀莊嚴論》是整個道次的基礎,也是整個道次當中最主要的教授。所以大師在他的《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整個道次內涵的核心,最主要的根源都是來自於《現觀莊嚴論》。

提到了這一點,我們再提到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造了《道炬論》。而尊者他本身是過去印度五百位班智達的轉世,也就是他連續五百世都成為印度的大班智達,並且是具足了教證二量。所以當他示現出來的時候,雖然他本身內在的功德具足了教證二量,但是以眾生的角度而言眾生所看到的,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他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雖然他的內心已經具備了菩提心,但是他不以此為滿足,千里迢迢來到金洲大師所居住的地方,並且希望金洲大師能夠賜予他菩提心的教授。並且他見到了金洲大師的那一天,從那一天開始,他就在金洲大師的座下聞法。如果是我們的話,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到了另外一個地點,可能都會想要先休息幾天再做其他的事情,但是阿底峽尊者卻不是如此。當他見到了金洲大師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在金洲大師的座前,花了十五堂課的時間,聽聞金洲大師講《現觀莊嚴論》的教授。並且在聽完了《現觀莊嚴論》的教授之後,十二年之久都跟隨著金洲大師修學菩提心的教授。這個地方最主要談到的是《現觀莊嚴論》以及菩提心的內涵,對於過去的公案,都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接下來「大乘發心之性相者」,為利他故,與求正等圓滿菩提樂欲相應之心。一開始提到了「為利他故」,生起大乘的菩提心,最主要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與求正等圓滿菩提樂欲相應之心」。最後的這個「心」是指心王跟心所這兩者當中的「心王」。這顆「心王」它與什麼樣的「心所」是相應的呢?「與求正等圓滿菩提樂欲」的這一顆心所是相應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樂欲」,或者是「欲」,或者是「希求」,也就是與希求正等菩提的這顆「心所」,剛好是相應的一顆「心王」,我們稱為菩提心。

所以在之前我們也提到了,「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欲」這個字,所謂的「欲」簡單的來說是希求、想要獲得,我們稱為欲。既然菩提心的定義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它的本質是心王的話,為什麼在《現觀莊嚴論》裡面要特別的提到「欲正等菩提」?因為「欲」這個字本身,它是屬於心所。「心王」跟「心所」這兩者的關係是相違的,既然是相違,為什麼在詮釋菩提心的時候,要特別的提到「欲」這個字?接下來我們對於這一點簡單的來作介紹。

所謂的「發心」是指具足兩種希求之心,也就是它具備了兩種的希求。哪兩種的希求?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或稱為希求菩提。既然如此,從這兩種角度我們來解釋,為什麼在詮釋菩提心的時候,要特別的提到「欲」這個字,也就是「希求」的這個意思。第一個,從「希求利他」的角度來作解釋的話,之所以要為菩提心取名為「欲」,有它的原因,有它的目的,有它的過失。為什麼要提到這三法?如果我們要對一法取名為另外一種法門,但是這兩種法門之間的本質是相違的話,在取名的當下必須要具備這三個條件:也就是取名的原因、取名的目的以及取名之後會產生的過失。

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種,從因的角度為果來取名,從果的角度為因來取名。這個地方我們如何的用「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角度,來為菩提心取名為「欲」呢?第一個從「希求利他」的角度我們來探討這個觀點,從希求利他的這個角度而言,為菩提心取名為欲,是因為希求利他的這顆心是生起菩提心的因。從因的角度為果──也就是菩提心來取名,這是取名的原因。取名的目的是什麼呢?因為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就必須要透由七因果的教授如實的來修學。

在七因果的教授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這兩部分。想要生起「希求自利」的這一顆心之前,如果沒有生起「希求利他」的話,希求自利的心以及菩提心都沒有辦法成辦。所以為了要讓後人或者是修學大乘道的人,能夠了解這樣的一個觀念──也就是在正式的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希求利他的這顆心,為了要讓後人了解這個觀念,所以透由「欲」的這種名相來為菩提心取名。取名之後,會有什麼樣的過失呢?菩提心本身是「心王」,但是用「心所欲」來為它取名,會有的過失是「欲」本身是「心所」,而它是「心王」,所以這兩者並不能夠劃上等號,而且這兩者的關係是相違的,這是從「希求利他」的角度來作解釋。

另外一種以「希求自利」或是「希求菩提」的角度來解釋的話,為什麼要為菩提心取名為「欲」?這是因為希求自利的這顆發心,它跟菩提心之間是相應的。它是菩提心的助伴,以助伴的角度來為菩提心取名為欲。取名的目的是什麼?透由之前希求利他作為基礎,在此之上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生起對菩提的一種仰望、對菩提的一種希求的話,在此同時就能夠生起菩提心,所以是為了要了解這個觀點,而從希求自利的角度為菩提心取名為是「欲」;相同的,它也會有之前所產生的過失,也就是菩提心的本質是心王,但是希求自利或是希求菩提心的這顆欲心,它本身是心所。

提到了菩提心,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或是《略論》當中,都有提到透由七因果的教授來修學菩提心的這種觀念。提到了七因果教授,有很多的人在解釋七因果時,都會以「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來解釋七因果的教授,其實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圓滿,並且這也不符合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所詮釋的方式。大師在廣、略二論當中是如何解釋的?在提到菩提心的時候,他有特別的提到了,菩提心是大乘道的根本,並且更進一步的提到了,其餘的因果為其因果之理。如果要往上推的話,大師在講上士道的時候,有特別提到菩提心的內涵。

提到菩提心的時候,他所用的是什麼科判呢?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對於修學菩提心的次第生起定解,第二個部分生起定解之後,「正修之理」,如何對生起菩提心的次第生起定解呢?一開始他提到了,我們必須要了解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心,並且以大悲心作為基準點,其餘的因果是大悲心的因以及大悲心的果。所以在探討七因果教授的時候,整個七因果教授的核心是「大悲心」,以大悲心作為基準,大悲心之前的這些因是成辦大悲心的因,而透由大悲心所生起的增上意樂,以及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所以在探討的時候,是以大悲心作為基準,而探討它的因以及它的果,以這樣的角度來介紹七因果的教授。

並且在提到大悲心的時候,一開始就提到大悲心對於一個修學大乘法的行者而言,初、中、後三時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開始要成辦大悲心。如果想要成辦如此圓滿的悲心,在此之前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因?透由這些因在成辦了大悲之後,能感得什麼樣的果報?是在下一個科判才會介紹到。

之前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七因果教授,是因為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有特別的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為菩提心取名為欲。為什麼要對菩提心取名為欲?剛剛我們從兩個角度來作解釋:第一、從「希求利他」的角度來作解釋,第二從「希求自利」或是「希求菩提」的角度來作解釋。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何謂希求利他,何謂希求自利的話,就必須要從「七因果」的教授來作前後的分別,所以提到了七因果教授的內涵。所以之前提到的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的這兩種角度,一者是從菩提心的「因」的角度,來為菩提心取名;另外一者是從「助伴」的角度來為菩提心取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