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4 22:12:09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 第五品正知正念法本 科判 思考題 答案

 

第五品  正知正念

 

   欲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

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

若縱狂象心,受難無間獄,

未馴大狂象,為患不及此。

若以正念索,緊拴心狂象,

怖畏盡消除,福善悉獲至。

虎獅大象熊,蛇及一切敵,

有情地獄卒,惡神並羅刹,

唯由系此心,即攝彼一切,

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

實語者佛言:一切諸怖畏,

無量眾苦痛,皆從心所生。

有情獄兵器,何人故意造?

誰制燒鐵地?女眾從何出?

佛說彼一切,皆由噁心造,

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

今猶見饑貧,昔佛雲何成?

身財及果德,舍予眾生心,

經說施度圓,故施唯依心。

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

獲斷惡之心,說為戒度圓。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

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

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

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

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縱勤,心弱難成就。

雖久習念誦,及餘眾苦行,

然心散它處,佛說彼無益。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

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故吾當善持,善護此道心,

除此護心戒,何勞戒其餘?

如處亂眾中,人皆慎護瘡,

置身惡人群,常護此心傷。

若懼小瘡痛,猶慎護瘡傷,

畏山夾毀者,何不護心傷?

行為若如斯,縱住惡人群,

抑處女人窩,勤律終不退。

吾寧失利養,資身眾活計,

亦甯失餘善,終不損此心。

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

致力恒守護,正念與正知。

身疾所困者,無力為諸業,

如是惑擾心,無力成善業。

心無正知者,聞思修所得,

如漏瓶中水,不復住正念。

縱信複多聞,數數勤精進,

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

惑賊不正知,尾隨念失後,

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

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

得便奪善財,複毀善趣命。

故終不稍縱,正念離意門,

離則思諸患,複住於正念。

恒隨上師尊,堪布賜開示,

畏敬有緣者,恒易生正念。

佛及菩薩眾,無礙見一切,

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

如是思維已,則生慚敬畏。

循此複極易,殷殷隨念佛。

為護心意門,安住正念已,

正知即隨臨,逝者亦複返。

心意初生際,知其有過已,

即時當穩重,堅持住如樹。

吾終不應當,無義散漫望,

決志當恒常,垂眼向下看。

蘇息吾眼故,偶宜顧四方,

若見有人至,正視道善來。

為察道途險,四處頻觀望,

憩時宜回顧,背面細檢索。

前後視察已,續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時,應視所需行。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儀已,

時時應細察,此身雲何住。

盡力遍觀察,此若狂象心,

緊繫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精進習定者,刹那勿弛散,

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危難喜慶時,心散亦應安,

經說行施時,可舍微細戒。

思已欲為時,莫更思他事,

心志應專一,且先成辦彼。

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

隨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無義眾閒談,諸多賞心劇,

臨彼境界時,當斷意貪著。

無義掘挖割,于地繪圖時,

當憶如來教,懼罪舍彼行。

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

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

吾意正生貪,或欲嗔恨時,

言行應暫止,如樹安穩住。

掉舉與諷刺,傲慢或驕矜,

或欲評論他,或思偽與詐,

或思勤自贊,或欲詆毀他,

粗言並離間,如樹應安住。

或思名利敬,若欲差僕役,

若欲人侍奉,如樹應安住。

欲削棄他利,或欲圖己利,

因是欲語時,如樹應安住。

不耐懶與懼,無恥言無義,

親友愛若生,如樹應安住。

應觀此染汙,好行無義心,

知已當對治,堅持守此意。

深信極肯定,堅穩恭有禮,

知慚畏因果,寂靜勤予樂。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厭,

彼乃惑所生,思已應懷慈。

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

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

吾當再三思,曆劫得暇滿,

故應持此心,不動如須彌。

禿鷹貪食肉,爭奪扯我屍,

若汝不經意,雲何今愛惜?

意汝於此身,何故執且護?

汝彼既各別,于汝何所需?

癡意汝雲何,不護淨樹身,

何苦勤守護,腐朽臭皮囊?

首當以意觀,析出表皮層,

次以智慧劍,剔肉離身骨。

複解諸骨骼,審觀至於髓,

當自如是究,何處見精妙。

如是勤尋覓,若未見精妙,

何故猶貪著,愛護此垢身?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

腸胃不適吮,身複何所需?

貪身唯一因,為護狐鷲食。

故應惜此身,獨為修諸善,

縱汝護如此,死神不留情,

奪已施鷲狗,屆時複何如?

若僕不堪使,主不與衣食,

養身而它去,為何善養護?

即酬彼薪資,當令辦吾利,

無益則於彼,一切不應與。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來依,

為辦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顏,

平息怒紋眉,眾友正實語。

移座勿隨意,至發大音聲,

開門勿粗暴,常喜寂靜行。

水鷗貓盜賊,無聲行隱蔽,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宜善勸勉人,未請饒益語,

恭敬且頂戴,恒為眾人徒。

一切妙雋語,皆贊為善說,

見人行福善,歡喜生讚歎。

暗稱他人功,隨和他人德,

聞人稱己德,應忖自有無。

一切行為喜,此喜價難估,

故當依他德,安享隨喜樂。

如是今無損,來世樂亦多,

反之因嗔苦,後世苦更增。

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

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

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

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

恒依強欲樂,或依對治引,

以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善巧具信已,即當常修善,

眾善己應為,誰亦不仰仗。

施等波羅蜜,層層漸升進,

勿因小失大,大處思利他。

前理既已明,應勤饒益他,

慧遠具悲者,佛亦開諸遮。

食當與墮者,無怙住戒者,

己食唯適量,三衣余盡施,

修行正法身,莫為小故傷,

行此眾生願,迅速得圓滿。

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

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無病而覆頭,纏頭或撐傘,

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說法。

莫示無伴女,慧淺莫言深,

于諸淺深法,等敬漸修習。

于諸利根器,不應與淺法,

不應舍律行,經咒誑惑人。

牙木與唾涕,棄時應掩蔽,

用水及淨地,不應棄屎尿。

食時莫滿口,出聲與咧嘴,

坐時勿伸足,雙手莫揉搓。

車床幽隱處,莫會他人婦,

世間所不信,觀詢而捨棄。

單指莫示意,心當懷恭敬,

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肩臂莫揮擺,示意以微動,

出聲及彈指,否則易失儀。

睡如佛涅槃,應朝欲方臥,

正知並決志,覺已速起身。

菩薩諸行儀,經說無有盡,

然當盡己力,修持淨心行。

晝夜當各三,誦讀三聚經,

依佛菩提心,悔除墮罪餘。

為自或為他,何時修何行,

佛說諸學處,皆當勤修習。

佛子不需學,畢竟皆無有,

善學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直接或間接,所行唯利他,

為利諸有情,回向大菩提。

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

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

應如吉祥生,修學侍師規。

此及餘學處,閱經即能知,

經中學處廣,故應閱經藏。

首當先閱覽,虛空藏經部,

亦當勤閱讀,學處總集論,

佛子恒修行,學集廣說故。

或暫閱精簡,一切經集論。

亦當偶披閱,龍樹二論典。

經論所未遮,皆當勤修學。

為護世人心,知已即當行。

再三宜深觀,身心諸狀態,

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

法應恭謹行,徒說豈有益?

唯閱療病方,疾患雲何愈?

第五品終

 

 

戊二(正知正念)分三:一、護戒之方便法——護心;二、護心之方便法——護正知正念;三、教誡結合相續而精進。

正念是指憶念自己承諾的所斷與所修,正知是指精通該斷該修的一切事宜。

己一(護戒之方便法——護心)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庚一、略說:

欲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

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

想要不失毀而護學處的人一定要集中精力防護心動搖在顛倒的對境中,因為如果沒有能夠守護住這顆心,就無法護持學處。

庚二(廣說)分四:一、需護心之理由;二、護持方法;三、如是護持之功德;四、需精勤護持之理。

辛一(需護心之理由)分三:一、未護心之過患;二、護心之功德;三、攝義。

壬一、未護心之過患:

若縱狂象心,受難無間獄,

未馴大狂象,為患不及此。

如果讓心的大象在顛倒的外境中放任自流,結果將導致在無間地獄中受害,而未馴服的狂象並不致於造成這樣的危害。

壬二(護心之功德)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癸一、略說:

若以正念索,緊拴心狂象,

怖畏盡消除,福善悉獲至。

如果能夠用正念的繩索將心的大象緊緊地拴在善法的樁子上,那麼一切畏懼都將煙消雲散,一切善法唾手可得。

癸二(廣說)分二:一、遣除怖畏;二、修持善法。

子一(遣除怖畏)分二:一、真實宣說;二、依據。

醜一、真實宣說:

虎獅大象熊,蛇及一切敵,

有情地獄卒,惡神並羅刹,

唯由系此心,即攝彼一切,

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

如果拴住自己的這一顆心,就能系住老虎、雄獅、大象、馬熊、猛蛇、怨敵、眾生地獄的閻羅卒、兇神惡煞以及羅刹這所有的作害者,換句話說,只是調伏這一顆心,就能調伏一切,如《本生傳》中雲:“以彼自性大悲體,如水濕潤而滋潤,彼此之間無害心,猛獸亦如苦行者。”

醜二、依據:

實語者佛言:一切諸怖畏,

無量眾苦痛,皆從心所生。

如是所有的恐怖與今生來世的無量痛苦均是由自己的顛倒心中產生,這是真實語者佛陀所說的。《寶雲經》中雲:“心性若自在,則于諸法皆獲得自在。”又雲:“善或不善業,乃由心所積。”《攝正法經》中雲:“諸法依賴於自心。”

有情獄兵器,何人故意造?

誰制燒鐵地?女眾從何出?

《大疏》與《普明論》中解釋道:否則,眾生地獄的所有兵器是哪些製造者故意造的?燃燒的鐵地又是誰製作的?位於鐵柱山上的這些女人又出自何處?善天尊者也講解成女人,可見,(有些譯師所譯的頌詞中)“火堆從何出”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按照上述這些注釋中所說“女人”,或者邦譯師所說的“女眾”是準確的。

佛說彼一切,皆由噁心造,

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其實,所有這些均是由噁心所生,關於這一點,能仁佛陀在《念住經》等中說:“心乃敵中最大敵,除彼之外無怨敵。”因此說,三界中再沒有比心更可怕的了,所以我們理所應當調伏內心。

子二(修持善法)分六:一、佈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進度;五、靜慮度;六、智慧度。

作為菩薩,身體力行的善法就是六度,實際上六度也是以心為主。

醜一、佈施度:

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

今猶見饑貧,昔佛雲何成?

假設說遣除一切眾生的貧窮者才圓滿佈施度的話,那往昔的所有佛陀就成了沒有圓滿佈施度,因為如今仍舊有許多眾生貧困不堪。

身財及果德,舍予眾生心,

經說施度圓,故施唯依心。

那麼,對此應當如何理解呢?將內外的一切財物連同施捨這些的善果全部施予一切有情修習究竟而遠離慳吝之心,就是佈施度,這是《無盡慧經》中所說的。此經中雲:“何為佈施度?即施捨一切財物及果法之心。是故,佈施度唯是心。”

醜二、持戒度:

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

獲斷惡之心,說為戒度圓。

如果斷絕損害就是持戒度的話,那麼往昔佛陀的戒律度也沒有圓滿了,原因是只有將魚兒、龜類等含生、其他財物、女人遣送到某處使他們不遭殺害、不被奪取等(才能稱得上戒律圓滿),事實上並沒有遣送,他們仍然在遭受損害。實際上,戒律度指的是斷除對這所有眾生的損害等之心。經中雲:“何為戒律度?斷除害他之心。”

醜三、安忍度: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

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

安忍也不應當是指杜絕怨敵或者他的嗔心相續,因為野蠻的眾生如虛空般無邊無際,毀之不盡。實際上,如果摧毀自己的這一顆嗔心,那麼就相當於擊敗了所有的怨敵。

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

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

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例如,整個大地用皮革來覆蓋,皮革又怎麼能完全蓋得完呢?而只是用鞋底大的皮革就相當於覆蓋整個大地。同樣的道理,自己不可能將所有的作害對手一一制服,除了降伏我的這顆嗔心成就安忍,何需制服其他呢?實在是徒勞無義。

醜四、精進度: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縱勤,心弱難成就。

精進也主要是指這顆心,對於“明定心”,《釋論》中說是靜慮戒所攝的明心,善天尊者解釋為無有身語業的心,只生起這樣的一顆明定心的果報也是轉生到梵天等。有些人按照佛經中所說“生起慈心而轉生到梵天”來講解。如果與心的力量毫不相干,那麼身語的業果由於心行微弱而不能產生如此大的果報。

醜五、靜慮度:

雖久習念誦,及餘眾苦行,

然心散它處,佛說彼無益。

靜慮也同樣是以心而成就的。縱然是長期念誦密咒等以及歷經身體的百般苦行,但如果心思散亂在他處,徹見諸法的佛陀說這也意義不大。《攝等持經》中雲:“諸比丘,心散亂於欲妙之苦行及諷誦等無有果。”或如《般若經》中雲:“心散亂者自利尚不成……。”

醜六、智慧度: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

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正法的內涵殊勝主尊——心的奧秘即是自性空性,《大疏》中說由於它不是凡夫的行境故稱奧秘。《釋論》中說:“無我之真如隱藏於自己的心中。”如果未了達這顆心的奧秘,那麼雖然想離苦得樂,但最終他們的結果只能是毫無意義地漂泊在輪回中。經中雲:“知眾迷亂如野獸入網已,諸智者如鳥翔虛空中。”因此,智慧度也主要是指心,《華嚴經》中亦雲:“一切菩薩行均依自心。”方便、願、力、智度也是由智慧度分出來的,因而它們都是以心為主。

壬三、攝義:

故吾當善持,善護此道心,

除此護心戒,何勞戒其餘?

因此,我應當以正念善加把握、以正知善加守護這一顆心,除了護心戒以外其他的許多禁戒有什麼用呢?無有實義。

辛二、護持方法:

如處亂眾中,人皆慎護瘡,

置身惡人群,常護此心傷。

如果處在心思外散、不護威儀的大眾之中,必須要小心謹慎注意傷口。同樣,置身于成為生起煩惱外緣的惡人行列中,如果沒有保護好心的傷口,就會產生痛苦,因此必須恒常護心。

若懼小瘡痛,猶慎護瘡傷,

畏山夾毀者,何不護心傷?

因為懼怕傷痕的小小痛苦尚且謹小慎微,那麼害怕眾合地獄的大山摧毀身體者,如果沒有防微杜漸,就必然造成被其摧毀的後果,為何不防護能導致這種劇苦——心的瘡傷呢?理當防護。

辛三、如是護持之功德:

行為若如斯,縱住惡人群,

抑處女人窩,勤律終不退。

如果奉持如是的護心行為,那麼無論是處於惡人的群體中還是女人的行列中,精勤穩重地護持戒律的正士,始終不會出現失毀戒律的現象。

辛四、需精勤護持之理:

吾寧失利養,資身眾活計,

亦甯失餘善,終不損此心。

《普明論》中解釋說:我寧願失去自己的齋食等所得之利、頂禮等恭敬以及自己的身體和維生的資具,而且也寧願失去其他自私自利的善法。善天尊者解釋說:但永遠也不能失去這十種菩提心。《大疏》中說是不失毀善心之義。略而言之,所謂的“餘善”是指行持身語之業都可以。如《教王經》中雲:“舍我此財護身體,財身皆舍護生命,財身生命此一切,悉皆捨棄護正法。”

己二(護心之方便法——護正知正念)分三:一、教誡護正知正念;二、未護之過患;三、護持之方法。

庚一、教誡護持正知正念:

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

致力恒守護,正念與正知。

我誠心誠意勸勉:凡是想護心的所有人縱然遇到生命危難也要護持不忘失取捨之處的正念,以及觀察自相續而明確了知取捨的正知。

庚二(未護之過患)分三:一、未護正知正念之過患;二、未護正知之過患;三、未護正念之過患。

辛一、未護正知正念之過患:

身疾所困者,無力為諸業,

如是惑擾心,無力成善業。

譬如,被疾病所困擾的人們對於來來去去等一切事也是無能為力。同樣,由於愚昧不知取捨而擾亂內心的人對一切善事都無能為力。《釋論》中將此偈頌解釋為無有正知的過患,《大疏》中講解為不具正知正念二者的過患。

辛二(未護正知之過患)分二:一、失毀智慧;二、失毀戒律。

壬一、失毀智慧:

心無正知者,聞思修所得,

如漏瓶中水,不復住正念。

《釋論》中解釋說:心中不具有正知的人聞思修的智慧也將如同向漏瓶中注入的水不會存留一樣,所通達的意義不會留存在記憶中,終會忘失無餘。善天尊者解釋為不能明確領受(聞思修的智慧)。

壬二、失毀戒律:

縱信複多聞,數數勤精進,

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

縱然是廣聞博學、信心十足、百般精進、恭敬學處,可是由於不具備分別觀察自己行為的正知,那麼以這種過患所致終將染上墮罪的污垢。

辛三、未護正念之過患:

惑賊無正知,尾隨念失後,

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

無有正知的煩惱盜匪緊緊尾隨在喪失正念者的後面,就像盜賊搶奪財物一樣將他們昔日所積的福德一掃而光,從而使他們墮入惡趣之中。

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

得便奪善財,複毀善趣命。

《大疏》中解釋道:這群煩惱的土匪盜賊勢力增長壯大以後便尋找作害的機會,一旦有機可乘便搶劫所有善法的財產,同時也摧毀獲得善趣的命根,原因是無有善法的路糧資本(也就不會獲得善趣)。

庚三(護持之方法)分二:一、護持正念之方法;二、護持正知之方法。

辛一(護持正念之方法)分三:一、護持方式;二、生起之因;三、護持之果。

壬一、護持方式:

故終不稍縱,正念離意門,

離則思諸患,複住於正念。

《大疏》中解釋說:如果沒有護持正念,就必然會有許多過患產生,因此時刻也不能讓正念離開心意的家門。假設它已離開,那麼就要憶念它的後果——惡趣痛苦,從而再度安住於正念中。

壬二、生起之因:

恒隨上師尊,堪布賜開示,

畏敬有緣者,恒易生正念。

依止堪布等上師與修行正法的道友,他們會開示取捨的道理,如果違越取捨之處,惟恐遭到他們的恥笑,所以恭敬學處的具緣者依此輕而易舉便可生起正念。

佛及菩薩眾,無礙見一切,

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

如是思維已,則生慚敬畏。

此外,想到諸佛菩薩具有時刻無礙照見一切萬法的慧眼,我的所有言談舉止恒常都會呈現在他們面前,考慮這一點而懷著知慚、恭敬學處與害怕他們恥笑的畏懼,這樣一來,自然就會具足正念。如《本生傳》中雲:“未被見中造諸罪,然如食毒豈有樂,天眾以及瑜伽士,清淨慧眼必現見。”

壬三、護持之果:

循此複極易,殷殷隨念佛。

為護心意門,安住正念已,

正知即隨臨,逝者亦複返。

隨著如此這般深思也會自然而然不斷隨念佛陀。什麼時候,正念一直站崗守在心的門前防止煩惱乘虛直入,當時正知也會毫不費力地到來,而且以前已經離開的也會再度返回。

辛二(護持正知之方法)分三:一、正知之前行;二、一同趨入;三、略說護持正知之法相。

壬一、正知之前行:

心意初生際,知其有過已,

即時當穩重,堅持住如樹。

在行事之初,首先要觀察內心,如果發現它處在污染性的狀態,就說明這種心具有過患。當時,自己一定要做到如樹般安穩,不為煩惱所動而安住。

壬二(一同趨入)分四:一、觀察三門狀態;二、觀後當控制;三、控制後作修心之行;四、成圓滿學處之支分。

癸一(觀察三門狀態)分三:一、觀察身體所作;二、觀察心之動態;三、開許放鬆之時。

子一、觀察身體所作:

吾終不應當,無義散漫望,

決志當恒常,垂眼向下看。

任何時候,我都不應該毫無意義地散亂觀瞧,要一門心思專注在取捨的道理上,恒時目光垂視一木軛許的地方。

蘇息吾眼故,偶宜顧四方,

若見有人至,正視道善來。

當眼睛過於疲勞的時候,為了休息可以偶爾眺望四方。如若看見有人,就該平和正視溫和說道“您善來”。有些注釋中解釋:“說善來,為事而觀看。

為察道途險,四處頻觀望,

憩時宜回顧,背面細檢索。

啟程上路的時候,為了察看歧途、盜匪等危險畏懼,緩慢觀察相應的方向。當有必要再三迅速觀看四方,為了消除掉舉的危害,稍作休息,這時候應回過頭來觀望,對後方進行詳細檢察。

前後視察已,續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時,應視所需行。

對前前後後做了詳細審視之後,才可以繼續前行或者返回。以這方面為例,在四威儀的一切時分,都應當了知必要而行。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儀已,

時時應細察,此身雲何住。

即將置身於值得做的事情時,要清楚心的動態,確定或妥善安排好之後在行事的過程中也要關注身體是否按照前面所思維的那樣安住了。

子二、觀察心之動態:

盡力遍觀察,此若狂象心,

緊繫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我們應當盡心盡力仔仔細細觀察心的這只狂象,是否已拴在思念利益自他正法的大柱子上而沒有讓它跑到顛倒的歧途上去。

精進習定者,刹那勿弛散,

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觀察的方式:竭盡全力精進修持一緣專注善法的等持,一刹那也不散亂於顛倒的對境,心心念念細緻觀察我的這顆心到底在享用善不善何種對境?

子三、開許放鬆之時:

危難喜慶時,心散亦應安,

經說行施時,可舍微細戒。

在有損生命等的危難情況下或者供養三寶等歡慶節日,尤其是與眾生重大利益等攸息相關的時刻,假設實在無法做到這樣嚴格約束的威儀,則開許相應場合的舉止酌情而為,諸如在佈施時某些戒律可以擱置。《無盡慧請問經》中雲:“佈施之時,歸戒可舍置。”此義在《釋論》中解釋說:例如,為了賜予遭殺的眾生無畏施,明明看見他而妄說沒有看見。

思已欲為時,莫更思他事,

心志應專一,且先成辦彼。

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

隨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對於力量相等的所有善事,首先考慮好做哪一件,一開始做時就要放棄其餘的事,而專心致志地成辦這一件事。待此事完成以後再做其餘之事,這樣一來,前後的一切事情都會順利成辦,否則前後兩件事都不會圓滿。有條不紊次序井然奉行善法,就不會導致非為正知的隨眠煩惱增盛。

癸二(觀後當控制)分三:一、中止非事;二、行持應事;三、修未如是行之對治。

子一(中止非事)分三:一、斷除貪執散漫;二、斷除無義之事;三、斷除煩惱引發之事。

醜一、斷除貪執散漫:

無義眾閒談,諸多賞心劇,

臨彼境界時,當斷意貪著。

當介入各種各樣的閒言碎語、無稽之談中或者觀賞神奇魔術等豐富多彩的節目時,一定要斷除迷戀這些的心理。

醜二、斷除無義之事:

無義掘挖割,于地繪圖時,

當憶如來教,懼罪舍彼行。

如果在毫無意義的情況下進行挖地、割草、在地上畫畫等,就要憶念如來所制定的不應做的那些學處,以懼怕違越佛制戒的心態立即予以放棄。

醜三(斷除煩惱引發之事)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攝義。

寅一、略說:

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

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

無論是身體要行動還是口中要講話,首先都要觀察自心的動機,絕不能隨煩惱所轉,而務必做到穩重如理地奉行善法。

寅二、廣說:

吾意正生貪,或欲嗔恨時,

言行應暫止,如樹安穩住。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在萌生貪念或者嗔心,當時,由此心態導致的業必將是不善業,所以言語行為應該中止,了知一切法無作而如樹般安住於無作的狀態中。

掉舉與諷刺,傲慢或驕矜,

或欲評論他,或思偽與詐,

或思勤自贊,或欲詆毀他,

粗言並離間,如樹應安住。

心思旁騖,附帶著口中冷嘲熱諷,心中也是生起我慢,驕傲自滿,對自己的財富過分貪執喜愛,或者想對別人的過患品頭論足,或者考慮以虛偽狡詐的手段欺騙他眾,善天尊者總結“偽與詐”而解釋為諂誑。或者,想竭力自我讚歎或詆毀他人,口出粗語,挑起爭端,在懷有這些念頭的時候應該如樹般安住。

或思名利敬,若欲差僕役,

若欲人侍奉,如樹應安住。

如果貪圖名聞利養,恭敬愛戴,或者想差遣僕從眷屬做事,或者心裏想讓別人為自己洗腳等作承侍,當出現這些心態的時候應該如樹般安住。

欲削棄他利,或欲圖己利,

因是欲語時,如樹應安住。

如果貪圖自私自利而想放棄利他而希求眷屬,有些注釋中將“圖己利”講解為貪圖弟子。並且想說有關自利方面的言語,當萌生這些心念時,要如樹般安住。

不耐懶與懼,無恥言無義,

親友愛若生,如樹應安住。

不能忍耐、懈怠懶惰,生起恐怖,厚顏無恥、廢話連篇,對於自方過分貪愛之心生起時,一定要做到如樹般安住。

寅三、攝義:

應觀此染汙,好行無義心,

知已當對治,堅持守此意。

我們應當觀察是否出現了具有染汙性、勤於無義之事的心態,如果出現了,那麼菩薩勇士即刻就要對治,不要偏向動搖在自我一方而要穩固地受持這顆菩提心。

子二、行持應事:

深信極肯定,堅穩恭有禮,

知慚畏因果,寂靜勤予樂。

對此,《普明論》中是如此講解的:恒時深信不移、極為堅定地立誓行善,見到善法的功德而歡欣鼓舞,縱遇困難也不退步,意志穩固,滿懷恭敬之心意念頂禮,所謂的“恭敬”是指身體等禮拜。警惕惡行知慚有愧,畏懼罪業,(謹慎因果,)守護根門,從而做到威儀寂靜調柔,努力使其他有情心生歡喜。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厭,

彼乃惑所生,思已應懷慈。

凡夫愚者的意願互不相合,對此心裏不要生起厭煩,即便受到他們的加害,也應當想到他們是由於生起煩惱而不由自主地萌生害心,這樣思維以後會對他們更加滿懷慈憫之情。如《經莊嚴論》中雲:“眾無自在恒造罪,智者不執彼為過,謂不欲中顛倒行,於其悲憫更增盛[1]。”

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

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

為了利益自己與一切有情而行持無罪之事,或者按照《釋論》中所說,分別從自己與眾生的角度而說知慚、有愧。倘若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所作所為再進一步觀如幻化,無有傲慢而恒時守護此心。

子三(修未如是行之對治)分二:一、思維暇滿難得;二、已得當取實義。

醜一、思維暇滿難得:

吾當再三思,曆劫得暇滿,

故應持此心,不動如須彌。

我應當反反復複思維,歷經累劫才幸運獲得了難得殊勝的暇滿人身,因此要像前面所說那樣受持這顆心,力求宛如須彌山一般不為煩惱所動搖。

醜二(已得當取實義)分二:一、身體無有所貪精華;二、依身當修法。

寅一、身體無有所貪精華:

禿鷹貪食肉,爭奪扯我屍,

若汝不經意,雲何今愛惜?

善天尊者說要護持這顆心,而不是愛護身體,因為身體對自利起不到任何作用。慧源尊者與普明尊者也是以此為連接文而講解的,《釋論》中解釋說:請問你為什麼保護身體呢?

倘若回答說:如果不加保護,那麼它就會不高興。死亡時,鷹鷲由於貪肉而互相爭奪撕扯屍體,那時你心裏並沒有不高興,為什麼現在這般珍愛身體而任其指使呢?

意汝於此身,何故執且護?

汝彼既各別,于汝何所需?

心意啊,你為什麼將這個身體執為我所而加以保護?如果認為:我需要它。心意啊,既然你與這個身體二者是各自分開的,那麼身體它對你來說又有什麼用途呢?

癡意汝雲何,不護淨樹身,

何苦勤守護,腐朽臭皮囊?

如果心想,雖然我與身體是異體,我還是需要一個依存處,因此才執著這個身體。那麼愚癡的心意你為何不護持潔淨的樹木軀幹呢?理當護持。又何苦偏偏要愛護這個不清淨物聚合迷亂腐朽的臭皮囊呢?

首當以意觀,析出表皮層,

次以智慧劍,剔肉離身骨。

如果有人問:假設說身體不具有潔淨等精華,那是如何不清淨的呢?

首先我們以自己的智慧將表皮的層次從肉中剖析出來。再以智慧的寶劍將肉從骨骼中剔離下來。

複解諸骨骼,審觀至於髓,

當自如是究,何處見精妙。

接著再將所有骨骼解剖開來,一直審視觀察到骨髓之間。自己詳察細究看看這個身體到底有什麼潔淨等精華。

如是勤尋覓,若未見精妙,

何故猶貪著,愛護此垢身?

如果通過一番辛苦尋找,結果你並未見到精華妙用,那麼你為何仍舊執迷不悟地貪執並精心愛護這個污濁的身體呢?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

腸胃不適吮,身複何所需?

貪身唯一因,為護狐鷲食。

如果說:儘管如此,但還需要享用身體。你既不能食用不淨物,也不能飲用血液,又不能吮吸腸胃,那麼身體究竟對你有什麼用呢?你自己是根本不能享用這個身體的。看來你(貪執愛護這個身體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保護狐狸、鷹鷲食用。

寅二、依身當修法:

故應惜此身,獨為修諸善,

縱汝護如此,死神不留情,

奪已施鷲狗,屆時複何如?

實際上,人們之所以要愛護這個身體,本應當是唯一為了修行善法。其實,就算你百般精心呵護,然而死神卻不會有仁慈心腸,他會毫不留情地搶奪過去而施給鷹鷲等飛禽以及餓狗,到那時你又該怎麼辦呢?

若僕不堪使,主不與衣食,

養身而它去,為何善養護?

打個比方來說,奴僕隨從不聽從使命,主人尚且不給予衣服食物等,雖然保養這個身體,但它最終必將去往他處,你為何還辛辛苦苦地養育愛護它呢?

即酬彼薪資,當令辦吾利,

無益則於彼,一切不應與。

善天尊者解釋道:既然已經酬謝這個身體而予以了衣食等薪水,現在就理所應當讓他成辦自利——他利,如果無有利他的意義,一切都不要給予這個身體。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來依,

為辦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因此,我們應當只是將這個身體看成是過河的船隻,充當來去的所依,也就是作為自他渡過輪回海等的依處,將身體作船想而為了成辦一切眾生的利益,依靠它來修成如意身也就是轉變為佛身。

癸三(控制後作修心之行)分三:一、一切行為中當具正知;二、主要宣說修心;三、淨除成為心之障礙。

子一(一切行為中當具正知)分四:一、總說一切時分所作之行;二、尤其趨入善法之行;三、斷除成為世間不信之行;四、護持睡眠對境之理。

醜一(總說一切時分所作之行)分三:一、平時行為寂靜;二、必定隨順他眾;三、善行自己之事。

寅一、平時行為寂靜: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顏,

平息怒紋眉,眾友正實語。

自己已主宰了自己的身心之後,就要常常面帶笑容,杜絕怒容滿面、橫眉冷對,與成辦眾生利益的友人公正不阿、直言不諱、實實在在地暢所欲言。

移座勿隨意,至發大音聲,

開門勿粗暴,常喜寂靜行。

水鷗貓盜賊,無聲行隱蔽,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當移動床榻與座墊時不要不經觀察、隨隨便便、粗心大意用力過猛以致於發出巨大的響聲。開門時也不能十分粗暴,恒常斷除粗魯的行為而喜愛寂靜的威儀。例如,水鷗、貓與盜賊都是悄聲潛行,以達到成辦自己所求之事的目的,同樣,能仁或者持禁行的菩薩時時刻刻,一言一行都要做到如此寂靜。

寅二、必定隨順他眾:

宜善勸勉人,未請饒益語,

恭敬且頂戴,恒為眾人徒。

一切妙雋語,皆贊為善說,

對於善巧勸勉他人棄惡從善之類的忠告並且未受委託也心甘情願利益他眾的諸位大德的語言要畢恭畢敬頂戴,無有我慢恒常作為眾人的弟子。無有嫉妒,對一切講經說法的妙語均贊為善說。如果見到有人積功累德之事,則先讚揚此為善舉並生起歡喜心。

暗稱他人功,隨和他人德,

聞人稱己德,應忖自有無。

為了避免阿諛奉承之嫌而要在暗中稱讚別人的功德。當聽到有人宣說別人功德的時候,自己也要隨聲附和,欣然贊同。當有菩薩評贊自己的功德時,要認識到別人已經知道了我的功德,而不能驕傲自滿。

一切行為喜,此喜價難估,

故當依他德,安享隨喜樂。

如是而行者,他人的一切善行也已成為自己歡喜之因,這種歡喜實在難能可貴,用錢難以買到,因此我們理當依靠他人所做的功德自己安然地享受隨喜的快樂。

如是今無損,來世樂亦多,

反之因嗔苦,後世苦更增。

這樣一來,自己今生中也不會有受用等損失衰敗的遭遇,並且來世還會獲得更大的快樂。相反,如果對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則依此過患所致即生中也會悶悶不樂,極度苦惱,來世更是苦不堪言。

寅三、善行自己之事:

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

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

我們在和別人交談時,說話要相合對方的心意,值得信任,並且相應場合,順序相關,意義明確,令人悅意,不懷有貪嗔的動機,聲音柔和,多少適度。

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

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

當看見眾生時,不觀過患或毫不虛偽以誠摯慈愛的表情而目視,也應當念及依靠他們我才能成就佛道。

醜二(尤其趨入善法之行)分二:一、自己修行之理;二、饒益他眾之理。

寅一(自己修行之理)分三:一、宣說所修有力善法;二、修行方法;三、宣說勝劣取捨。

卯一、宣說所修有力善法:

恒依強欲樂,或依對治引,

以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我們要連續不斷,以強烈的欲求心或者憑藉能摧毀其違品的對治而引發,依靠對境佛陀等功德福田、大恩父母等利益恩田、可憐的病人等痛苦悲田來成辦廣大福德善事。(對這些田作)不善業也是同樣(導致嚴重的惡果),《親友書》中雲:“恒貪不具對治法,功德主田之事生,五種善惡更為重,故當精勤行大善。”

卯二、修行方法:

善巧具信已,即當常修善,

眾善己應為,誰亦不仰仗。

當明確知曉強有力的善法並且具備自信心與歡喜心以後,自己就要恒時修持有利於自他的所有善法,一切事情,獨立自主盡力而為,不要依靠其他任何人。如此並不存在不勸別人行善的過失,當然如果能夠勸勉別人行善,還是要竭力奉勸。

卯三、宣說勝劣取捨:

施等波羅蜜,層層漸升進,

勿因小失大,大處思利他。

首先要對佈施等六度進行抉擇,再循序漸進而身體力行,由於後後更為殊勝,因此應當行持後後。雖說上下順序原本如此,但是就像前文中所舉的例子那樣,絕不能為了一些微小的戒律而放棄廣大的佈施。那麼大小是以什麼來安立的呢?《釋論》中說,大處主要思維他眾的利益,著眼點也要放在這一大處上。

寅二(饒益他眾之理)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卯一、略說

前理既已明,應勤饒益他,

慧遠具悲者,佛亦開諸遮。

剛剛講的道理既然已經明確,接下來就要時時刻刻兢兢業業利益他眾。如果對他眾有利,那麼具有大慈大悲、高瞻遠矚、徹知一切取捨處的佛陀對貪執自利、智慧淺薄的愚者所遮止的學處也有開許。正如《大密善巧方便經》中講述:大悲商主殺持短矛的俗人而積累十萬劫資糧、摧毀輪回。

卯二(廣說)分二:一、以財饒益;二、以法饒益。

辰一(以財饒益)分二:一、施衣食之方式;二、施身之方式。

巳一、施衣食之方式:

食當與墮者,無怙住戒者,

己食唯適量,三衣余盡施,

(平日裏,)我們要在自己所擁有的齋食中拿出一分施給墮入邪道的旁生、餓鬼以及無依無怙的乞丐等,還有持梵淨行的守戒者。一般來說,應該將食物分成四份,如《親友書》中雲:“了知飲食如良藥,無有貪嗔而享用。”為了避免造成身體過於單薄或過於沉重,一定要做到飲食適量,如果懷著貪欲等煩惱心來享用而不精勤(憶念)善法,吃吃喝喝也會成為罪業。如《月燈經》中雲:“彼等化緣得美食,不修瑜伽而享用,彼等彼食變成毒,如牛犢食肮蓮根。”

(出家僧人)自己除了所穿著的祖衣、七衣、五衣以外,剩餘的所有資具全部要佈施。《菩薩別解脫經》中雲:“設若有者來乞缽盂、法衣,今有佛陀開許之三衣外剩餘者,當如法施捨。設若三衣不足,依何而住梵行,故莫施捨。何以故?善逝言:‘莫施三衣’。”

巳二、施身之方式:

修行正法身,莫為小故傷,

行此眾生願,迅速得圓滿。

我們絕不能為了給他人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而故意傷害修行正法的身體。倘若愛護奉行正法的這個身體,漸漸地,也能很快滿足眾生的意願。《四百論》中雲:“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

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悲願未清淨”是指還沒有進入清淨意樂地之前,切切不可直接佈施這個身體,因為這樣做不一定對他眾有利,而且可能導致心生後悔、退失道心而成為善法的障礙。《學集論》中也說:“譬如藥樹見而喜,根等當淨施種子,非享用時當保護,圓佛藥樹亦複然。”對此,有些論中說“意樂平等時可以佈施彼”,而普明尊者並沒有這樣來解釋。

倘若有人問:如果不捨身體,那不是與誓言相違了嗎?

並不相違。《釋論》中說:在今生今世或者其他生世中作為成辦眾生大利之因而充當他眾僕人。待到以後意樂已得清淨之時,理所應當佈施身體。

辰二、以法饒益:

無病而覆頭,纏頭或撐傘,

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說法。

對於無病而蒙頭、纏頭、打傘、拄手杖、持兵刃這些無有恭敬心者,一律不要講經說法。

莫示無伴女,慧淺莫言深,

于諸淺深法,等敬漸修習。

(出家的法師)在寂靜的地方不應為單獨的女人講法,對於智慧淺薄的人不能傳講深廣法門及無生空性。對於聲聞小乘與殊勝大乘的法門要同等恭敬而加以修習,否則將導致捨棄正法。如《攝諸法經》中雲:“文殊,有者於善逝所說之法作有者善妙、有者惡劣之想,則彼已舍正法。”

于諸利根器,不應與淺法,

不應舍律行,經咒誑惑人。

對於所有堪為廣大法門的根器者不應當傳授淺顯的法門。《寶積經》中雲:“于不堪為法器之眾生宣講廣大佛法乃菩薩之錯;于信解廣大法門之眾生宣說小乘乃菩薩之錯。”所謂的“行”是說既不能將學處完全棄之一旁,也不能以“只是誦經念咒就能解脫”的欺人之談來蠱惑眾生。

醜三、斷除成為世間不信之行:

牙木與唾涕,棄時應掩蔽,

用水及淨地,不應棄屎尿。

在丟棄不乾淨的牙木、唾液、鼻涕時,要用土等掩蓋起來。不能在可使用的水、草地處解大小便等。

食時莫滿口,出聲與咧嘴,

坐時勿伸足,雙手莫揉搓。

進餐時,口中的食物不能滿滿當當,也不要發出“加加”等大的聲音,嘴巴也不可張得過大。安坐的時候,不能伸足,也不能雙手同時搓來搓去。

車床幽隱處,莫會他人婦,

世間所不信,觀詢而捨棄。

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人,在同一車乘床墊與房間內幽靜隱蔽之處,不要與他者的女人坐在一起。作為出家僧人切莫與任何女人坐在一處。總而言之,成為世人不起信心的所有行為,自己發現或者請問諸位智者而予以斷除。

單指莫示意,心當懷恭敬,

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在為別人指路時,不應該用左手或單個手指來指示,因為這是對他人輕視或不恭敬的行為。而要滿懷恭敬之心伸展右手而指點道路。

肩臂莫揮擺,示意以微動,

出聲及彈指,否則易失儀。

僅僅為了區區小事而打手勢,肩臂不能大幅度揮動,要以稍稍動搖、輕輕出聲或彈指來作表示。如果在他人面前,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身語威儀過於粗魯,顯然就成了不嚴謹的行為。如此一來,勢必導致世間俗人不生信心,如果不予以斷除,就不能成辦他利,而成為無義的外緣,《學集論》中雲:“彼非應受持,世間侮佛苗(佛子),如灰覆之火,眾生獄等燒。”所以,務必要努力斷除不如法的行為。

醜四、護持睡眠對境之理:

睡如佛涅槃,應朝欲方臥,

正知並決志,覺已速起身。

當初夜結束時,開始入睡,就像怙主佛陀示現涅時的吉祥臥一樣右側下臥、以足壓足,右手伸到右臉頰下,左手伸在左腿上。(出家人)身上用法衣蓋好,頭部隨意朝向一方而入眠。在入睡之前要具足正知,懷著為了行善而儘快起床的心態。如《寶雲經》中說:“入眠之時,右臥而眠,足置足上,以身覆法衣而具足正知正念,以起床想與光明想而入眠。”

子二、主要宣說修心:

菩薩諸行儀,經說無有盡,

然當盡己力,修持淨心行。

對於菩薩的所有行為,經中宣說了無量無邊的分類,當然無法一一實行,然而我們一定要盡己所能修持前面所說淨化心地的行為。

子三、淨除成為心之障礙:

晝夜當各三,誦讀三聚經,

依佛菩提心,悔除墮罪餘。

我們力求做到白日三次、夜晚三次念誦懺悔罪業、隨喜福德、善根回向菩提的《三聚經》。皈依佛菩薩、依止菩提心、具足四對治力,從而使前面所說的根本墮罪以外的剩餘罪業得以淨除。

癸四(成圓滿學處之支分)分五:一、精勤修學學處;二、修學多種知識;三、刻意修學利他;四、依止善友善知識方式;五、為了知學處而參閱經典等。

子一、精勤修學學處:

為自或為他,何時修何行,

佛說諸學處,皆當勤修習。

我們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眾,不管在何時何地所作所為,務必要按照佛陀所說的學處而應時精進學修。

子二、修學多種知識:

佛子不需學,畢竟皆無有,

善學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一切佛子沒有任何不需要學習的知識,因為如果不了達任何一法,都不能圓滿利他。《經莊嚴論》中雲:“若未通五明,不得佛果故,為制服攝他,自知而學之[2]。”對於如此詳細了達一切學處且守戒的智者來說,哪還會有不成福德的事呢?

子三、刻意修學利他:

直接或間接,所行唯利他,

為利諸有情,回向大菩提。

我們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利益眾生,並且為了有情的利益而將所有善根回向大菩提。

子四、依止善友善知識方式:

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

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

應如吉祥生,修學侍師規。

縱然為了自己的生命也絕不能捨棄精通大乘教義、清淨守持菩薩戒的珍貴善知識,乘即是指依之能行,所謂的大乘具足七種廣大特點。如《經莊嚴論》中雲:“所緣及修行,智慧勤精進,善巧方便法,真實成就大,佛陀事業大,具此七大故,決定稱大乘[3]。”

依止上師的方式:就像《華嚴經》記載吉祥生童子的傳記中依止上師的方式那樣,此經中雲:當以不厭承擔一切重擔如大地之心;意樂不退轉如金剛之心;不為一切痛苦所動如鐵圍山之心;不放棄一切所行之事如奴僕之心;遠離貢高我慢如笤帚之心;擔負一切重擔如乘之心;不嗔不怒如犬之心;不厭來來去去如船筏之心;承侍上師如孝子之心而恭敬承侍善知識。善男子,汝當于自己作病人想;于善知識作醫師想;于正法作妙藥想;於精進修行作療病想。

子五、為了知學處而參閱經典等:

此及餘學處,閱經即能知,

經中學處廣,故應閱經藏。

對於此論中所說的這些學處以及佛陀所開示的其餘所有學處,通過閱讀經部便能一目了然。所有學處在一切經中都有明顯提及。

首當先閱覽,虛空藏經部,

亦當勤閱讀,學處總集論,

佛子恒修行,學集廣說故。

其中最先要讀閱《虛空藏經》,此經中宣說了墮罪與還淨方法,這些都是需要首先了知的。寂天阿黎所著的《學集論》也必定要反復閱讀。為什麼呢?因為此論中對菩薩常常要行持的事宜闡述得極為詳細。

或暫閱精簡,一切經集論。

亦當偶披閱,龍樹二論典。

或者暫時閱讀寂天菩薩總結所有經典的句義而造的《經集論》。勤奮研讀聖者龍樹菩薩所造的《學集論》與《經集論》。《大疏》中說:之所以在此論中未加以闡述是考慮到彼等論典中有明說。

經論所未遮,皆當勤修學。

為護世人心,知已即當行。

我們應當行持在任何經論中也未遮止的行為,為了避免世人不起信心,而參閱《學集論》等論典以後就要真實付諸實踐。

壬三、略說護持正知之法相:

再三宜深觀,身心諸狀態,

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

我們務必要以明曉取捨的智慧再三觀察自己的身體、語言以及心的狀態,略而言之,這就是護持正知的法相。

己三、教誡結合相續而精進:

法應恭謹行,徒說豈有益?

唯閱療病方,疾患雲何愈?

我們的心身如果沒有實地去修這些應行的修法,而只是空口言說又能有什麼收益呢?比如僅僅讀一讀、看一看藥方,疾病怎麼就會痊癒呢?根本不會痊癒。

 

不具正知念雙目,聞等身體縱強壯,

亦不能越輪回地,故智者當護知念。

第五品釋終

 

 科判下載 

 

《入行論釋·善說海》思考題

(第五品)

47節課

375、正知與正念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有正知正念?

376、我們為什麼要護持自己的心?請從未護心的過患、護心的功德兩方面加以闡述。

377、從哪兩方面理解,調伏心能遣除一切怖畏?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48節課

378、為什麼說一切怖畏以及無量痛苦都是由心所生?請以地獄為例具體分析。

379、按照《俱舍論》的觀點,地獄位於南贍部洲之下,餓鬼的根本住處是王舍城。這種說法了義嗎?為什麼?

380、有些人認為,圓滿佈施度就是要消除所有眾生的貧困,所以需要賺大錢來達到這個目的。對此你怎麼看待?

381、如果佈施只是從心上安立,是否就不需要佈施財物身體了?為什麼?

382、有些人認為:“佛陀既然是萬能的,又有無邊的大悲心,就應該把所有眾生都度成佛。”這種想法合理嗎?請具體分析。

49節課

383、有些人點油燈供佛時,無意中殺害了很多小蟲,這是否意味著犯了殺生戒?請以教證、理證、公案進行說明。

384、究竟而言,戒的本體是一種斷惡之心,那是否持清淨戒律跟外境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

385、假如有人無端打你、罵你,甚至想要殺你,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386、精進的體相是什麼?有些人一天念幾萬遍佛號,或者磕幾千個大頭,這是否就意味著很精進?請具體分析。

50節課

387、佛陀在經中說倘若自己的心外散,苦行念誦皆無果。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平時散心念佛持咒磕頭,是否一點功德都沒有?為什麼?

388、現在有個別假活佛到處欺騙信眾,有的人供養完以後才發現上當受騙,那這種供養是否沒有功德?請以公案進行分析。

389、根據《俱舍論》和《毗奈耶經》的觀點,業因果有哪幾種分類?請舉例說明。

390、寂天菩薩一再強調除了護心以外,其他的善行意義不大,這是否意味著受持別解脫戒沒有用?為什麼?

391、在聞思《入行論》的過程中,如果有人勸你不要學這些,而應該實修或者如何如何,這種行為為什麼叫做魔業?請以教證、理證分析。

392、我們在污濁惡劣的紅塵中,怎樣護持這顆菩提心?請用比喻進行說明。

51節課

393、有些人認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別人講自己能看到什麼、能聽到什麼,還能知道別人的心思,這些就真的了不起嗎?為什麼?

394、有些居士遇到一個假活佛,自己被騙得人財兩空,就認為是藏傳佛教不好,並到處說這個活佛的過失。對此現象你怎麼看待?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經歷,今後打算怎麼辦?

395、有些人喜歡說大話,認為什麼環境對他都是無利無害的,住在惡人群中也可以,住在女人窩中也可以,這樣的話,其結果會怎麼樣?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這樣做?

396、假如自己曾毀壞過佛像佛塔等三寶的所依,現在應該如何懺悔?

397、現在有些佛教徒以高價販賣經書,美其名曰是在弘揚佛法,但實際上將所得利潤用來買房子、買轎車,這種行為有過失嗎?應該如何懺悔?怎樣賣經書才沒有過失?

398、按照《大乘阿毗達磨》的觀點,正念的對境、形相、作用分別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52節課

399、名詞解釋:聞所生慧  思所生慧  修所生慧  聖者七財

400、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對佛法所講的內容是否可以產生懷疑?為什麼?

401、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嗎?如果不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402、有些人認為:“信心、智慧、精進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有了這三者,修行就一定能成功。”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

403、具備正念有什麼功德?請引用教證進行說明。

53節課

404、既然正念對我們如此重要,怎樣才能生起正念,且永不退失?請從內外緣兩個角度回答。

405、為什麼要對上師有恭敬心和畏懼心,把上師當作好朋友看待不行嗎?如果整天為上師提水、做飯、做事情,這是否就是對上師恭敬?為什麼?

406、有些人說漢傳佛教好,有些人說藏傳佛教好,這種說法到底如何圓融?

407、護持正念會得到哪兩種果?請具體分析其原因。

408、在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如何以正知觀察自己的念頭?你平時做到了嗎?

54節課

409、修行最關鍵的是調心,而佛陀卻在身體的行住坐臥方面制定了比較嚴格的威儀戒條,這有必要嗎?這些威儀是否與世間上的交際禮節相同?為什麼?

410、我們在行路去遠方時,威儀方面有哪些要求?你能做到多少?

411、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如何圓滿初中後三種心態?請舉例說明。

55節課

412、有些上師名聲廣大、弟子眾多,無數人對他崇拜得不得了,這樣的上師就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嗎?為什麼?

413、有些人認為出家人應該本本分分,唱歌跳舞非常不莊嚴,這跟世間人沒什麼兩樣。你是怎麼看待的?

414、佛陀開許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說妄語,有些修行人就以此為由,為了做生意賺錢,動不動就說謊話騙人,這種行為觸犯戒律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415、我們同時做幾件事情時,應該堅持什麼原則?這樣會有什麼好處?

56節課

416、作為大乘修行人,平時是否可以跟別人談論軍事、政治、經濟等世間話題?為什麼?

417、我們為什麼不能隨便割草挖地?有些人認為就算觸犯了,也不過是一個輕罪,應該沒有太大的過失。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418、如果遇到能讓自己生起猛烈貪心或嗔心的對境,這時你會怎麼做?這節課的公案對你有何啟發?

57節課

419、“廣說”中提到了27種非理作意,到底是指哪些?當這些對境現前時,你怎樣如樹而安住?

420、掉舉分為哪幾種?請詳細說明。

421、請具體闡述慢、驕各有哪幾種?你的相續中有幾種?

422、請區分二者的差別:卑慢與傲慢、驕與慢

423、在什麼情況下才開許揭露別人過失?說別人過失有什麼過患?

424、有些人平時什麼都不做,每天雇保姆到家裏幹活,對此現象你如何看待?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58節課

425、歸納而言,27種非理作意可攝於哪兩種心態當中?如果你產生貪、嗔、癡、嫉妒、傲慢,理應如何對治?

426、大乘修行人需要具足哪幾種善心?請具體解釋。你相續中有幾種?

427、堪布雲嘎說過:“假如認為自己已經證悟,所以不怕因果,這恰恰說明他沒有證悟。”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428、請解釋頌詞: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並談談你對此頌有什麼深入理解。

59節課

429、這節課從哪幾個角度說明:我們不應貪著身體?請具體分析。

430、請從因、本體、果的角度分析:身體與心是他體的。

431、有些人認為身體是心的因,因為身體受損時心也有所改變。請以理證遮破這種觀點。

60節課

432、很多人認為天天跟著上師,幫助上師做事情就是依止上師,有些女眾因為沒有條件而苦惱萬分,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

433、“既然身體是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沒有任何精妙之處,那還是早點死了好,生病也不要吃藥了。”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61節課

434、請以比喻說明為什麼不應貪著守護身體?

435、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身體?是嬌縱它,還是苛刻它呢?

436、論中有時說人身是臭皮囊,有時又說人身是渡船,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身體?

62節課

437、我們平時的行為為什麼要保持寂靜?

438、請解釋頌詞:宜善勸勉人,未請饒益語,恭敬且頂戴,恒為眾人徒。對此你平時做到了多少?

439、為什麼要暗中稱讚別人的功德?聽到別人讚歎自己時,我們應該怎樣面對?

63節課

440、對大乘修行人而言,什麼才是最快樂的?你覺得真是這樣嗎?

441、在與別人交談時,應該掌握哪些語言技巧?你做到了多少?這樣說話,目的是為了什麼?

442、為什麼說只有依靠眾生,才能成就佛道?

64節課

443、若想迅速積累無量的福德資糧,需要具足哪些條件?如果我們萬不得已要造惡業,怎樣才能讓果報最輕?

444、本論前面說“經說佈施時,可舍微細戒”,此處又說“百年佈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為什麼?

445、自相的貪嗔與佛法中的方便,二者的界限是什麼?請以你周圍的事情舉例說明。

446、律藏中對飲食有詳細規定,這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65節課

447、有些人想:“既然這個身體不清淨,那我就不吃不喝,用種種苦行來折磨它,讓它早點死了好。”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448、什麼時候身體才可以佈施給眾生?請以教證、公案說明理由。

449、在聽聞佛法時,需要注意哪些威儀?你能做到幾條?

450、出家比丘為什麼不能給單獨的女人傳講佛法?請以你所了知的事例進行分析。在家居士平時怎樣做才算威儀如法?

66節課

451、有些佛教徒經常說:“小乘是焦芽敗種,不要學,我們應該學大乘佛法。”“密宗是鬼神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有淨土宗才適合末法眾生的根基。”這些說法有什麼過失?請具體分析。

452、有些人認為只要一心念佛或參禪就可以了,其他什麼經論都不用學,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麼?

453、佛陀規定那麼多行住坐臥的威儀,目的是為了什麼?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條?請談談你的看法。

67節課

454、一個大乘行者的言行舉止是否如法,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有什麼影響?

455、什麼是吉祥臥?這種臥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點需要注意?

456、經中宣說了無量無邊的菩薩學處,但歸納而言主要指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457、《三十五佛懺悔文》為什麼又叫《三聚經》?晝夜各三次誦讀此經有什麼必要?

68節課

458、請舉例說明:發菩提心的菩薩,為什麼必須通達世出世間的一切學問?

459、利益眾生有哪兩種途徑?你覺得各自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460、所作善根為什麼要回向無上菩提?

461、本論中,大乘善知識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對具有法相的善知識,應如何依止?

69節課

462、為了知菩薩學處,寂天論師建議我們讀閱哪幾部經論,它們分別講了什麼?

463、我們做某一件事情時,如果經論中沒有明確規定可不可以做,那該如何取捨?

464、簡而言之,護持正知正念是指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465、請以教證、公案說明,實際修持佛法的利益。

466、學習本品以後,你自己有什麼改變?

 

第五品  思考題答案

(注:問題中若提到寫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請自己發揮。)

47節課

375、正知與正念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有正知正念?

答: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經常用智慧來觀察三門行持善法。以前高僧大德們常將自心比喻成馬,正念喻為拴馬之索,正知喻為馬的主人,經常看護馬。

因為正知正念是修行成功的兩個必備條件。有了正知,才會時時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是否如法,只要發現有不如法的地方,正念重新將心系於善法上。如此修學,則相續不會被煩惱染汙,會成為一個很好的修行人。

376、我們為什麼要護持自己的心?請從未護心的過患、護心的功德兩方面加以闡述。

答:1)未護心的過患:如果放縱自心去造作種種惡業,則一切善法功德都將失去,自己死後必定墮入無間地獄受苦。即使是尚未馴服的大狂象,為害程度也不至於那樣嚴重。

2)護心的功德:若以正知正念護持自心,則世間中所有的恐怖,如三惡趣的痛苦、地水火風的災難都將煙消雲散,暫時的增上生和究竟的決定勝等一切善妙功德會自然呈現、紛至遝來。

377、從哪兩方面理解,調伏心能遣除一切怖畏?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答:1)一切萬法是心所顯現,心也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光明自然本體,如果認識到這一點,而安住在自己光明空性的心性本體中,則一切怖畏都會消失無蹤。

2)如果調伏了自己自私粗暴的心,具有一顆無我利他的悲心,那麼以這種大慈大悲心就能感化惡人、非人以及毒蛇老虎等猛獸,令其轉變成具有慈悲心態者。

48節課

378、為什麼說一切怖畏以及無量痛苦都是由心所生?請以地獄為例具體分析。

答:有情世間的無量恐怖痛苦唯心所生。比如在地獄之中,有無數種不同的刑具和兵器,其數量多得無法計算,這些刑具是何人製造出來的呢?地獄中有無量地獄有情,每一個有情前有百數獄卒天天用刑具拷打、殺害他們,這些獄卒是從何處來的呢?八熱地獄中烈火熊熊熾熱的紅鐵板地,其面積大得不可思議,這麼多鐵是哪一個鋼鐵公司製造的?又是如何燒熱的呢?那些破戒律毀壞梵行的人,墮於鐵柱山地獄中,有可怖的鐵女抓住它們,將頭納入口中咀嚼。這種女人是從哪里來的呢?從各方面去推理,完全可以得出結論:一切唯心造,地獄中各種現象都是有情業力所感而幻現。如果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地獄,那無論從哪個方面去觀察,都不能成立。

大乘經典《楞嚴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等都承認:眾生以自己的業力所感,顯現出地獄,也即自心造出這些情景。《金剛藏經》中雲:“文殊師利菩薩,實無有地獄,凡夫顛倒分別意識所生也。”這些經典中講得很清楚,地獄痛苦都是眾生自心分別所造,並無有一個實體的存在,只是基於眾生惡業而現前的幻相。

379、按照《俱舍論》的觀點,地獄位於南贍部洲之下,餓鬼的根本住處是王舍城。這種說法了義嗎?為什麼?

答:不了義,這只是佛陀暫時在個別眾生面前有密意而說的。按照《大乘阿毗達磨》和唯識中觀的觀點,不僅僅是地獄,三界輪回全部是眾生的心造出來的。造業眾生無論死於何處,以業力當下現前地獄,並由之感受痛苦。如《入中論》雲:“有情世界器世界,種種顯現由心造。”

380、有些人認為,圓滿佈施度就是要消除所有眾生的貧困,所以需要賺大錢來達到這個目的。對此你怎麼看待?

答:這種想法不正確。在《百業經》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時也有很多的窮人,雖然佛陀六度萬行皆已圓滿,但窮人依然存在,這正說明了圓滿佈施度是從內心上安立,而不是將外在的貧困者全部遣除。

佛陀說過:一切功德皆是由心所生,如是內心願意將自己所有的財產、身心性命、功德善果,毫無保留地施捨給眾生,生起這種無偽的意樂,就圓滿了佈施波羅蜜多。在《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中說:“將自己的一切施捨眾生,此無偽舍心名佈施波羅蜜。” 所以圓滿佈施度並不是從外面物質上安立的,而應該是從內心上安立。

381、如果佈施只是從心上安立,是否就不需要佈施財物身體了?為什麼?

答:不是。如果你心上能舍,那身體和財物也會捨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中處處都講到,世尊在行持佈施波羅蜜多時,捨棄身體及妻子兒女的現象比比皆是。並且佈施是四攝法之一,也是將來成就佛陀色身之因,所以自己有能力時,應精勤佈施,積累福德資糧。

382、有些人認為:“佛陀既然是萬能的,又有無邊的大悲心,就應該把所有眾生都度成佛。”這種想法合理嗎?請具體分析。

答:不合理,不能因為眾生沒有都成佛而否定佛的功德,就像無根之草,天雨再多也無法令其獲益,同樣,眾生沒有一一成佛,是由於根基的差別,不是佛的過失。

《現觀莊嚴論》的講義中說:佛陀度化眾生有清淨、圓滿、成熟三種方式。所謂“清淨”,是指斷除最後有者相續中細微的無明種子,令其徹悟一切萬法的真相,獲得圓滿的無學道佛果;所謂“圓滿”,就是把眾生安置於道上,圓滿一地到十地的諸種功德;所謂“成熟”,是把眾生安置於道的所依(包括資糧道和加行道),即有些眾生由於因緣沒有成熟,暫時不能得到有學道的果位,但在他們相續中種下善根,使其在佛的教法下成熟,今後獲得解脫。

以此三種方式,將有緣者分別安置於果上、道上、道的所依上,因此,佛的度生事業是周遍、恒常、不間斷的。

49節課

383、有些人點油燈供佛時,無意中殺害了很多小蟲,這是否意味著犯了殺生戒?請以教證、理證、公案進行說明。

答:不是。真正的持戒是在心上安立的,而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不損惱其他有情的斷惡之心,就是持戒,而並不是在外境斷離一切可能會犯戒的對境。由於自己在點油燈供佛時沒有殺害小蟲之心,故不犯殺生戒。經中雲:“何為戒律度?斷除害他之心。”但點燈時,用燈罩罩上是最好的。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負責清潔浴室的比丘打掃浴室,發現浴池裏有許多小蟲,便向佛陀請教,該如何處理。佛陀當時回答比丘去打掃乾淨。比丘說他害怕犯殺戒,所以不敢貿然去清掃,而佛陀對比丘說:“我們是為了清掃浴室,不是去殺生的。”

384、究竟而言,戒的本體是一種斷惡之心,那是否持清淨戒律跟外境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

答:不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阿底峽尊者說,選擇清淨的環境相當重要。因為凡夫人在沒有登地之前一定會受環境的影響,所以為了守持戒律而住在寂靜的地方、選擇清淨之地很有必要。

但從最究竟的角度而言,永遠都住在寂靜地方,也不一定能圓滿持戒度。

385、假如有人無端打你、罵你,甚至想要殺你,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答:佛經中說:“若息嗔心,外敵滅盡,反則增怨。”故我們應當摧伏自相續中的嗔恚心,對各種損害痛苦如如不動,坦然忍耐。若不在內心下功夫,而要去蕩平外境違緣、怨敵,將自己生嗔心的對境全部消滅,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應像阿底峽尊者所說:“如果有人要殺自己,應該觀想這是償還宿債的機會,不管什麼環境中,都應精進修持安忍波羅蜜。”

386、精進的體相是什麼?有些人一天念幾萬遍佛號,或者磕幾千個大頭,這是否就意味著很精進?請具體分析。

答:“進即喜於善”,精進的體相就是對善法的一種歡喜心。

身體和語言雖然很精進,但如果自心對行持善法散漫無力,則只能得到微劣善果,遠不及一念有力的善心所得之果。所以,精進關鍵在於內心,如果特別專注,沒有散亂到外境上面,這才叫做真正的精進,也才能成就很大的善根功德。

50節課

387、佛陀在經中說倘若自己的心外散,苦行念誦皆無果。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平時散心念佛持咒磕頭,是否一點功德都沒有?為什麼?

答:並不是一點功德都沒有。

經中之義是說,若心外散,身語行善的功德遠不如心專注所作的功德,要微劣很多。“皆無果”是從低劣加否定詞的角度說的,比如一個人膽子很小,可以稱他為沒有膽子。如果沒有這樣理解,就與佛經中說的以散亂心“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完全相違了。華傑施主前世就是一隻小蟲,它在無記的心態下轉繞佛塔,最後也成了解脫之因。倘若除了心以外身語沒有任何功德,這個公案是沒辦法解釋的。所以,身語的造善造惡和心的造善造惡,只不過是大小上分的,並不是說只有心才有善和惡,其他身體和語言一點關係都沒有。

388、現在有個別假活佛到處欺騙信眾,有的人供養完以後才發現上當受騙,那這種供養是否沒有功德?請以公案進行分析。

答:如果當時發心很清淨,只要沒有產生後悔心,應該是有功德的。佛經中記載,有個人把一個凡夫誤認為阿羅漢來供養,由於他當時發心清淨,後來獲得了供養阿羅漢的功德。貧女把狗牙看成釋迦牟尼佛的佛牙來一心祈禱,後來也是成佛了。所以只要心清淨,有些善根也能獲得。

389、根據《俱舍論》和《毗奈耶經》的觀點,業因果有哪四種分類?請舉例說明。

答:1)“作而積累業”,這種業是做也做了,積也積了,就像故意殺害眾生、邪淫、偷盜等;

2)“作而不積業”,雖然你是造了,但實際上沒有積業,就像無意中踩死小蟲等;

3)“積而不作業”,雖然你沒有親自做,但在阿賴耶上已經積了業,譬如自己很想殺生或者偷盜,有了這種發心,但由於某種原因,後來沒有做成;

4)“未作未積”,這個業你既沒有造,也沒有積,就像走路、睡覺等無記業。

390、寂天菩薩一再強調除了護心以外,其他的善行意義不大,這是否意味著受持別解脫戒沒有用?為什麼?

答: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制定的任何一條戒律,都為了護心而制。別解脫戒的戒條全都為護心而制,是護心的一種助緣。在《寶蘊經》中說:“心淨則身淨,身淨未必心淨,故心清淨,則稱之為梵淨行。”梵淨行的標準,完全依心而定,如果內心不清淨,那發之於心的身語不可能合於淨戒。

391、在聞思《入行論》的過程中,如果有人勸你不要學這些,而應該實修或者如何如何,這種行為為什麼叫做魔業?請以教證、理證分析。

答:1)教證:《華嚴經》中說:“凡壞菩提心,造它善法者,亦為魔事業。”

2)理證:《入行論》全文均是圍繞“菩提心”而宣說,若對此不加重視,反去另覓蹊徑,顯然是心已被魔加持。因為脫離菩提心的所作所為,皆與大乘背道而馳,或者說只是一種形象上的善法。

392、我們在污濁惡劣的紅塵中,怎樣護持這顆菩提心?請用比喻進行說明。

答:比如受傷者身處擁擠混亂的人群中,他會特別留意自己的傷口,生怕被別人碰到而增加痛苦,因此全神貫注地照顧著傷口,擋開外來的一切傷害。

同樣,我們置身於五濁惡世中,也要以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守護這顆珍貴的菩提心,如果沒有好好護持,心隨外境而轉,一直跟著它造惡業,那生生世世會在三惡趣中受苦,永遠都沒有解脫的機會。所以,應竭盡全力保護這顆菩提心,千萬不要讓它受到任何損害。

51節課

393、有些人認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別人講自己能看到什麼、能聽到什麼,還能知道別人的心思,這些就真的了不起嗎?為什麼?

答:並不是這樣。如果能看到遠方的東西就了不起,那《釋量論》中告訴你“當來依鷹鷲”。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應該依止鷹鷲,它幾十由旬以外的屍體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聽到遠處的聲音就非常好,那你應該依止野豬,因為它可以洞察到遠方的動靜。如果了知別人的心就很偉大,那你應該依止魔女,印度以前有個空行魔女,任何人的起心動念她都瞭若指掌。所以知道一切並不重要,釋迦牟尼佛成立為量士夫,也不是因為他知道世間上有多少只昆蟲、多少片樹葉,而是他能為眾生宣講四諦法門,這就是佛陀的不共功德。因此,聽到什麼、看到什麼並不重要,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儘量調伏自己的心。

394、有些居士遇到一個假活佛,自己被騙得人財兩空,就認為是藏傳佛教不好,並到處說這個活佛的過失。對此現象你怎麼看待?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經歷,今後打算怎麼辦?

答: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無論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在佛教的本質上沒有任何過失,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誰也沒有找到佛教的真實過失,因此不能說佛教不好。

同時,也不要說這個活佛的過失,畢竟你以前曾依止錯過他。那麼,今後在依止上師的時候,遇到一個上師要先瞭解,然後再決定是否結上法緣,這樣才是智者的做法。

395、有些人喜歡說大話,認為什麼環境對他都是無利無害的,住在惡人群中也可以,住在女人窩中也可以,這樣的話,其結果會怎麼樣?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這樣做?

答:結果是讓自己的修行毀於一旦,來世墮入惡趣。因為自己的修行境界並未穩固,心很容易被外境染汙。

如果深信因果,對護心的重要性與竅訣有深刻的瞭解和體會,並且正知正念已達到了非常穩固境界的人,即使在不良的環境中,心也不會受到外界污染,不會為世人所同化。

396、假如自己曾毀壞過佛像佛塔等三寶的所依,現在應該如何懺悔?

答: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注疏》裏面說:“依靠三寶而造的罪業,叫做無與倫比的罪業。如果毀壞過佛像、佛經和佛塔,則應按照二倍以上修復,然後再在三寶面前懺悔。”比如說,自己以前毀壞過佛塔,那就要造兩座以上價值形狀等各方面比以前更殊勝的佛塔,造完以後再在三寶面前懺悔。

397、現在有些佛教徒以高價販賣經書,美其名曰是在弘揚佛法,但實際上將所得利潤用來買房子、買轎車,這種行為有過失嗎?應該如何懺悔?怎樣賣經書才沒有過失?

答:有極大的過失。以前如果賣過經書,現在就要印兩本經書,然後再懺悔,並發誓以後再也不賣經書了。

如果你自己沒有享用這些利潤,全部又用來印經書倒是可以,這就沒有什麼過失。

398、按照《大乘阿毗達磨》的觀點,正念的對境、形相、作用分別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答:《大乘阿毗達磨》中說:所謂的正念,就是於過去之事不忘而心不散亂。它的對境是過去之事,形相是不忘,作用是心不外散。比如說,我是個修行人,不能忘記自己以前發過菩提心,有了這種念頭的攝持,心就不會往外散亂。

52節課

399、名詞解釋:

1)聞所生慧: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識面前,聽受前所未有的知識而產生的智慧。

2)思所生慧:反反復複思維其中意義,之後所得的智慧。

3)修所生慧:不僅僅停留在詞句表面上,而是以實際行動專心致志去修持法義,從中得到的智慧。

4)聖者七財:智慧、信心、多聞、持戒、佈施、知慚、有愧。

400、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對佛法所講的內容是否可以產生懷疑?為什麼?

答:在學佛的過程中,對佛法的道理,不管是勝義諦還是世俗諦,可以產生一些懷疑。

因為有了懷疑,才會進一步深入瞭解,從而斷除懷疑,獲得定解。從佛教歷史來看,以前也有許多高僧大德先是對佛教存有懷疑,有各種不解之處,後來通過聞思修行完全解除了疑團,最終才獲得了成就。

401、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嗎?如果不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答:對修行人來說,智慧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具有正知、人格穩重才最關鍵。

有些修行人智慧出眾,也具有強烈的信心,但由於沒有以正知經常觀察自己的三門,從而經常觸犯戒律、生起惡念,將相續中的智慧全部都漏光了。而有一部分人,雖然智慧並不太高,但是人卻十分穩重,經常以正知觀察自己的三門,問“我到底在幹什麼,口裏在說什麼,心裏在想什麼,身體在做什麼”,這樣的人修行才會比較踏實,最後才會獲得成就。

402、有些人認為:“信心、智慧、精進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有了這三者,修行就一定能成功。”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

答:不管學習什麼佛法,信心、智慧、精進這三者雖然都不可缺少,但有了這三者,修行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若沒有經常觀察三門的正知,一段時間內可能信心、智慧、精進還不錯,但一遇到不好的環境,自相續就被煩惱佔據了,然後造下天大罪,非常悲慘地墮入惡趣,這種現象是非常多的。

403、具備正念有什麼功德?請引用教證進行說明。

答:《寶髻經》中說:“正念能阻止一切煩惱,正念能制止一切魔業,正念可使我們不入歧途和惡道,正念猶如一扇門,能隔絕心和心所的所有煩惱不讓其進來。”佛陀在《華嚴經》中也說:“又若燃法燈,正念堅固器,慈愛無垢光,淨除三毒暗。”

53節課

404、既然正念對我們如此重要,怎樣才能生起正念,且永不退失?請從內外緣兩個角度回答。

答:外緣是如法依止具相善知識,聽聞正法。內緣是依法反復思維,無論上師在不在自己身邊,自己應隨時隨地存想:佛菩薩和上師聖眾,具有無邊智慧神通,能無礙現見一切諸法實相,我們所有的言、行、心念,聖眾們能隨時清晰現見。這樣就會自然地生起慚愧心、畏懼心,進而生起正念。

405、為什麼要對上師有恭敬心和畏懼心,把上師當作好朋友看待不行嗎?如果整天為上師提水、做飯、做事情,這是否就是對上師恭敬?為什麼?

答:不行。上師如意寶說,把上師當成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的恭敬與畏懼,那加持是根本得不到的。倘若加持得不到,相續中不可能生起點滴功德。所以,對上師應該有敬畏心,依靠此心,世出世間的智慧都會在相續中生起來。

對上師的承侍,可以說是對上師的恭敬,尤其上師是大成就者,依靠這樣的承侍,必定可以證悟心的本性、解脫輪回。但假如上師不是大成就者,弟子整天做這些,只有一份善根功德而已,對解脫可能不會有什麼幫助。故應從上師那裏求取法義,如法修持,這是對上師最恭敬的做法。

406、有些人說漢傳佛教好,有些人說藏傳佛教好,這種說法到底如何圓融?

答:二種佛教都好,都是療治煩惱疾病的妙藥。只不過眾生的根基不同,有些相應於漢傳佛教,有些相應于藏傳佛教中,雖然傳承有別,但都可以讓眾生獲得真實的解脫。就像兩個人所患的病不同,所服的藥也不同,但最後二人的疾病通過不同的藥都能痊癒。我們不能說這個藥好,那個藥不好,與自己最相應的,對自己就是最好的。同樣,選擇法門也是如是。

407、護持正念會得到哪兩種果?請具體分析其原因。

答:1)相續中很容易生起隨念佛陀的心態。因為從外緣來講,我們要經常依止上師,上師就是佛的化身;從內緣來講,我們不能做壞事,不然諸佛以慧眼能無餘照見。這種念頭實質上就是隨念佛。

2)正知也自然地隨之而來,有時暫時失壞也能回復。因為如果正念沒有了,經常觀察三門的正知也會離開;如果有了念念不忘善法的正念,正知也會隨時到來。所以,正知和正念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408、在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如何以正知觀察自己的念頭?你平時做到了嗎?

答:我們行住坐臥、言行舉止,無論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都要觀察自己的心態是善、不善或是無記。如果是不善,那儘量把它停下來;如果是無記,看看能不能把它轉變為善法;如果是善心,那你一定要去做。在行事之初,觀察內心非常必要,倘若發現它正處於污染狀態、與煩惱相應,那應該做到如樹般安住,不為煩惱所動。

54節課

409、修行最關鍵的是調心,而佛陀卻在身體的行住坐臥方面制定了比較嚴格的威儀戒條,這有必要嗎?這些威儀是否與世間上的交際禮節相同?為什麼?

答:有必要。因為我們的身體跟心有密切關係,假如身體的行為如法,自然對調心有一定的幫助。從另一方面來講,通過一個人的身體和語言,也能瞭解其內在的心理。

不相同。世間的正式場合中,一般有比較規範的禮儀要求,如社交禮節、日常威儀等,但這些跟佛法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世間上的這些要求,如培訓公司員工、賓館服務員,要求他們的身口意應該如何,就是為了做好這件事情,或者為了更好地滿足客人的需求。而佛陀在律藏中制定的威儀,目的是為調伏我們的心,讓我們最終獲得解脫。因此,二者的終極目標有極大差別。

410、我們在行路去遠方時,威儀方面有哪些要求?你能做到多少?

答:行路時,雙眼注視前面約一木軛遠的地面,大約三尺左右,不能過遠、過近。

為了使垂視的雙眼得到休息,我應偶爾放目看看四周。如果正好有人來至近處,就和顏悅色地看著他問好說:善來!

為了察看道途上的危險,應偶爾四處觀望;停下來休息時,也應回頭仔細檢查後方。

前後四面都觀察過以後,就可以決定繼續前行或返回。總之,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我們都應觀察自己的三門而後行。

411、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如何圓滿初中後三種心態?請舉例說明。

答:比如說殺生,剛開始產生想殺這個眾生的的念頭;中間無誤地認知對境,知道自己殺的是某某眾生;最後將其殺害,並產生一種隨喜心。如果有了這三種心態,那造惡業就已經圓滿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做一件善事,也必須具足這三種心態。譬如你今天去聽法,從你家裏到道場的路上,剛開始的動機是為眾生而聽法;在聽法的過程中,觀察自己的心態和身體怎麼樣,如果你是在打瞌睡,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中,或者一直盼望快點下課,不停地看表,這種心態不太好,應該加以對治;聽完了以後,將此善根回向給眾生,這樣初中後三種心態就比較圓滿了。

55節課

412、有些上師名聲廣大、弟子眾多,無數人對他崇拜得不得了,這樣的上師就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嗎?為什麼?

答:不一定。所謂“名僧未必高,高僧未必名”,真正的修行人不一定出名,而出名的高僧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

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主要看他有沒有出離心,對世間的名聞利養是否在意,對眾生有沒有慈悲菩提心。如果一個人少欲知足,不貪名聲、地位、眷屬、財富,對眾生有無偽的悲心和利他心,那他即使沒有任何名聲地位,也是名副其實的修行人。相反,假如不具備這些功德,即使管理一百個寺院,實際上也沒有用。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裏面也講了,如蛆蟲般的眷屬再多,也不見得是具有法相的善知識。

所以,真正修行人的標準,並不是以名聲大、眷屬多來定論的。

413、有些人認為出家人應該本本分分,唱歌跳舞非常不莊嚴,這跟世間人沒什麼兩樣。你是怎麼看待的?

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出家人平時雖不能歌舞,但在特殊情況下,為了供養三根本、遣除違緣、利益眾生,也是可以開許。佛經中說,以前文殊菩薩經常到未生怨王的皇宮裏,跟王妃們一起唱歌跳舞。當時文殊菩薩現出家相,這種行為似乎非常不如法,但實際上通過他的這種善巧方便,後來度化了許許多多的眾生。上師如意寶以前也說過:“我們出家人唱歌、跳舞,平時是不允許的,但在特殊情況下,會供、共修法會時也可以開許。”

414、佛陀開許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說妄語,有些修行人就以此為由,為了做生意賺錢,動不動就說謊話騙人,這種行為觸犯戒律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肯定觸犯戒律。佛陀說特殊情況下可以開許,是指無有自私心,完全是利他的情況下可以,而對有自相煩惱之人,是從來沒有開許過的。

415、我們同時做幾件事情時,應該堅持什麼原則?這樣會有什麼好處?

答:應根據自己的能力,一件一件地成辦。一旦經過觀察而去做某事時,就不要再東想西想,而應心志專一,先成辦這件事,然後再做其他的事。

好處:1)如果依此原則去做,能成辦好所有的事情,否則,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2)由不正知而引起的各種煩惱就不會增長。

56節課

416、作為大乘修行人,平時是否可以跟別人談論軍事、政治、經濟等世間話題?為什麼?

答:本來政治、經濟、軍事等世間話題,能引發諸多貪嗔癡惡念,修行人應儘量斷絕。但在弘法利生過程中,為了調伏和度化某些眾生,可以隨順他們談這些話題。雖然表面上行為不太如法,但如果真正能利益眾生,也有一些開許。不過這時候一定要慎攝身心,斷除貪執心念,以警醒之心恒念正法,觀察外境如夢如幻的本質,而不為喧鬧外境所轉。

417、我們為什麼不能隨便割草挖地?有些人認為就算觸犯了,也不過是一個輕罪,應該沒有太大的過失。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答:大乘經論中說:凡是對眾生無利益之事,皆應捨棄。挖地割草之類活動,除了修建茅棚、修補寺廟等有一些特殊開許外,其餘都嚴格遮止。假如毫無意義地挖掘土地、割砍草木,這種放逸行為對眾生沒有絲毫利益,甚至要傷害小蟲子的生命,於無義中違背聖教,積聚罪業。

這種想法不對。如果明白這些道理後還要明知故犯,故意違背佛制戒,將招致痛苦的果報。如同翳羅葉龍王,前世為迦葉佛座下的比丘,因砍樹而招致惡報,墮入龍類,頭上生大翳羅樹,痛苦不堪。故不可輕視細微學處。

418、如果遇到能讓自己生起猛烈貪心或嗔心的對境,這時你會怎麼做?這節課的公案對你有何啟發?

答:如果自心對外境的人或財物生起貪欲,或者對某外境要生起嗔怒,此時自己應猛然醒悟,力提正念對治。龍樹菩薩說過“貪嗔癡所造的業為不善業”,若在貪嗔等煩惱驅使下,言行肯定要觸犯戒律,傷害自他。所以在貪嗔煩惱萌發之際,應果斷地停下來,強行壓制自己的言行,不讓自己隨惡劣意樂去做事說話。上師如意寶說:“如果你的貪心猛厲現前,暫時堅持克制一下;或者你的嗔心非常猛烈時,也暫時強行克服;只要你堅持一會兒,煩惱就會漸漸地減弱消失,你只要保持十分鐘不動不言,然後再慢慢地去講話、做事,這樣就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發生。”

57節課

419、“廣說”中提到了27種非理作意,到底是指哪些?當這些對境現前時,你怎樣如樹而安住?

答:貪心、嗔心、掉舉、諷刺、傲慢、驕矜、評論他人、偽、詐、自贊、毀他、粗言、離間、思名、思利、思敬、欲差僕役、欲人侍奉、削棄他利、圖己利、因是欲語時、不耐、懶、懼、無恥、言無義、貪執親友。

後一問請自己發揮。

420、掉舉分為哪幾種?請詳細說明。

答:1)身掉舉,是身體一點控制都沒有,經常東奔西跑,一刹那也無法安住;2)語掉舉,指語言漫天胡扯,想說什麼就胡說八道,經常喜歡說是道非;3)心掉舉,是昏沉的違品,指心往外散亂,不能攝伏。

421、請具體闡述慢、驕各有哪幾種?你的相續中有幾種?

答:慢有七種:1)傲慢:觀待下等眾生而認為我更勝一籌的自滿之心。2)過慢:觀待與自己同等的人,認為我已經勝過他們。3)慢過慢:觀待功德比自己超勝的人,認為我比他們更優秀。4)我慢:將本來不是我的五蘊執著為我。5)增上慢:自己本來沒有阿羅漢、菩薩等聖者的功德及神通神變,但卻認為自己已獲得。6)卑慢:自己覺得比下面的人高一點,比上面的人差一點,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滿足感,就是卑慢。7)邪慢:本來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過患,反而認為獲得了功德。

驕矜有八種:1)種姓驕:“我是國王種姓,天生就是貴族”、“我的父親是領導,母親也如何如何”,自己家裏有領導,或熟悉一些上師,就認為非常了不起。2)相貌驕:“在這個團體中,我是最好看的,如果再好好打扮一下,天女可能都遜色幾分。”3)廣聞博學驕:“我的辯論不錯,口才也不錯,已經背了三部論典。別人最多只能背一兩部,這個班裏我才是佼佼者,非常了不起啊!”4)財富驕:“我很富裕啊,平時吃的講究、穿的高檔,轎車是最高級的,手機款式是最新潮的,別墅也是最豪華的,別人怎麼能跟我比?”5)權勢驕:“我是局長、我是副局長、我是科長……,我的權力相當大,社會上誰不知道我!”6)無病驕:“我的身體特別棒,從來都不用輸液打針,你看他們動不動就生病,真是可憐。”7)藝術驕:“我會電腦,我會畫畫,我會設計,我會建築,其他人都不會,我有這個特長。”8)韶華驕:“我現在很年輕,青春美貌,身材也不錯,他們那些全部是老太太、老公公,看起來很可憐。”

422、請區分二者的差別:卑慢與傲慢、驕與慢

答:1)卑慢跟傲慢的差別:傲慢並沒有觀待上等者,只是對下等者而言自己很了不起。卑慢則對上下都進行了比較。

2)驕與慢的差別:驕未外露於身語,是在內執己為勝的噁心。慢是觀待他相續而生起滿足感,並通過外面的身體語言表現出來。

423、在什麼情況下才開許揭露別人過失?說別人過失有什麼過患?

答:上師如意寶說:“如果是為攝受引導弟子,指出弟子的過失是應該的,歷代金剛上師也是這樣做。但金剛道友之間不要互相評論,說長道短,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凡夫人之間以煩惱心去評頭論足,總盯著別人過失看,一方面說明自己的相續不清淨,另一方面唯有造口業。

424、有些人平時什麼都不做,每天雇保姆到家裏幹活,對此現象你如何看待?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答:如果利他的事業不是特別繁忙,自己的事應自己料理,不能役使別人。

因為功德圓滿、過失遠離的佛陀,當年也是自己托缽乞食、親自參加縫袈裟,照顧病人等勞動,並未差使奴僕,也沒有讓人給他做許多侍奉。如果我們為了貪圖安逸,自己的事讓他人去作,勞累痛苦推給他人,安逸幸福留給自己,一方面很折福報,另一方面因果是不會錯亂的,現在你是主人,下一輩子可能就變成僕人,恭恭敬敬地為主人做事。

58節課

425、歸納而言,27種非理作意可攝於哪兩種心態當中?如果你產生貪、嗔、癡、嫉妒、傲慢,理應如何對治?

答:皆可攝於染汙心、好行無義心中。

嗔恨心用慈悲心來對治,貪心以不淨觀來對治,愚癡心以緣起空性來對治,嫉妒心用平等心或自他交換來對治,傲慢心以摧毀我執來對治

426、大乘修行人需要具足哪幾種善心?請具體解釋。你相續中有幾種?

答:要具足8種善心:1)深信:對三寶、因果以及四諦十二緣起等善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2)極肯定:對自己所學的知識,不管是空性也好、四諦也好,有堅定不移的正見,並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從內心深處對前後世的存在、三寶不可思議的功德等,斷除邪見、懷疑、非理作意等違品,產生一種真實定解。3)堅穩:信心、見解一定要穩固。4)恭有禮:對佛法、上師、三寶有恭敬心。5)知慚:我們一定要知慚有愧。6)畏因果:相信因果報應不虛,害怕自己造惡業墮落,對此心生畏懼,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7)寂靜:身體、語言及心態寂靜調柔。8)勤予樂:努力成辦眾生利益,使他們心生歡喜。

427、堪布雲嘎說過:“假如認為自己已經證悟,所以不怕因果,這恰恰說明他沒有證悟。”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答:請自己發揮。

428、請解釋頌詞“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觀,恒常守此意。”並談談你對此頌有什麼深入理解。

答:為了利益自己和一切有情,理應行持無有罪業之事。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所作所為再進一步觀如夢如幻,無有傲慢而恒時守護此菩提心。

後一問請自己發揮。

59節課

429、這節課從哪幾個角度說明:我們不應貪著身體?請具體分析。

答:1)在我們死後,身體被送到屍陀林,為禿鷲所爭奪、撕扯,此時意識毫不介意、毫無反應,那麼平時對自身為何那麼執著呢?

2)既然意識與身體是分開的別體,那執著身體又有什麼作用呢?

3)如果意識必須要依靠身體才能存在,要是身體壞了,依存處就沒了。那意識為什麼不去守護乾淨的樹木身軀,反而要去守護腐朽、骯髒的人體呢?

4)用智慧來一層層剖析自身,身體也沒有值得貪著的精妙之物。

430、請從因、本體、果的角度分析:身體與心是他體的。

答:1)從因來講,身體的因是父母的不淨種子依靠四大聚合而成,而我們這輩子心識的因,則是前一刹那中陰身時的心識等流。2)從本體而言,身體是四大組成的無情法,也是一種粗大色法,而所謂的心,則是非無情的明清之法。3)從果來說,身體只能暫時維持一段時間,死後處理完了就沒有了,而心如果沒有獲得解脫,始終在輪回中不斷地流轉,中間從來沒有間斷過。因此,心和身體是別別分開的他體。

431、有些人認為身體是心的因,因為身體受損時心也有所改變。請以理證遮破這種觀點。

答:這種觀點不合理。如果認為身體受損時心也有所改變,令心改變故,身體就是心的因。那膽小的人見到鮮血會昏厥,聽到老虎聲嚇得發抖,鮮血、老虎聲也能令心改變,那鮮血、老虎聲也變成心的因了,這是誰也不會承認的。所以外境的所緣緣可以讓心改變,但不一定是心的因。

所以《釋量論》中說:“心的近取因是心,身體是心的俱有緣,就像青稞是從青稞種子中產生的,並不是從化肥和地水火風中產生的。”

60節課

432、很多人認為天天跟著上師,幫助上師做事情就是依止上師,有些女眾因為沒有條件而苦惱萬分,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

答:這種想法不正確。所謂的依止上師,是指對上師所傳的如來教言盡心盡力去行持,認認真真去修持。如果將上師的教言置之不理,從來都不精進修持,即使天天跟著上師、看著上師、扶著上師,這也不叫依止上師。所以,女眾若能對上師的教言依教奉行,就叫做真正的依止,所以用不著苦惱。

433、“既然身體是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沒有任何精妙之處,那還是早點死了好,生病也不要吃藥了。”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答:不對。儘管身體是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但誠如《中觀四百論》所說:“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這個身體守持淨戒、行持佈施等六度萬行、發起殊勝的菩提心,雖然它是非常不清淨的東西,但卻能依靠它讓心得到永恆的解脫、永恆的快樂。《前行》中也有教言說:“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造惡便是輪回錨,此身一切善惡之奴僕。”鑒於此,我們不能隨便糟蹋這個身體,而應依靠它來行持善法幫助眾生、利益眾生。

61節課

434、請以比喻說明為什麼不應貪著守護身體?

答:就像僕人不聽使喚時,主人不再給他提供衣食;你養護身體它卻不聽主宰而離去,那你又何必那麼對它善加養護呢?既然於自身已酬與衣食為傭值,現在就應當要它成辦善業義利;如果它不能利益我和其他眾生,那麼我就不應再給它任何東西。

435、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身體?是嬌縱它,還是苛刻它呢?

答:在律藏與大乘論典中皆強調過不能墮兩邊。吃穿太奢華,容易墮於傲慢,障礙自己的修行;但食物太差,導致營養不足,身體受不了;衣服太爛、太單薄,身體也受不了,他人也會加以譏諷擾亂,給修行也會帶來障礙。所以對一般人來說,應依于中道。

436、論中有時說人身是臭皮囊,有時又說人身是渡船,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身體?

答:針對初學者來說,這是較普遍的疑點。經論中闡述每一個觀點,都是針對不同層次,有一定目的。在前面說人身不淨,是引導我們斷除對它的庸俗貪執,因為“惡則此身輪回因”,貪執自身而作惡是眾生沉溺於輪回之因;現在說人身是船,是從“善則此身解脫船”這方面而說。人身是寶,是度脫自他的最好工具,如善加利用,它能成辦解脫自他的二利事業。在《學集論》中廣泛摘錄教證,闡述了貪執身體的過患與運用身體修善法的功德,這是從不同方面或層次而得出的觀點,一方面讓我們去認識身體,斷除貪執,一方面讓我們瞭解利用它修善的功德。本論結合了這兩方面,結合了小乘與大乘的觀點,讓我們合理地看待人身。

62節課

437、我們平時的行為為什麼要保持寂靜?

答:1)從一些細小行為上,能反應出一個人的修行好壞。2)生活在大眾中的修行人,行為一定要保持寂靜,以防對他人產生干擾。3)如果經常能保持寂靜的威儀,對修觀自心也有極大幫助。4)行為調柔寂靜,不但對自相續有很大幫助,也能感化世上許多不信佛教的人。

438、請解釋頌詞:宜善勸勉人,未請饒益語,恭敬且頂戴,恒為眾人徒。對此你平時做到了多少?

答:此頌有兩種解釋方法:第一種、從三層意思來解釋:我們應善巧勸勉別人行善斷惡;對未受委託也善意勸誡的饒益語,自己應恭恭敬敬地頂戴接受;作為發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邊每一個人。

第二種、從兩層意思來解釋:對於善巧勸勉他人行持善法的人,或者未受委託也心甘情願利益他眾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地頂戴,恒常恭謙地做他們的弟子。

439、為什麼要暗中稱讚別人的功德?聽到別人讚歎自己時,我們應該怎樣面對?

答:如果是當面稱讚,極容易變成諂言,成為表面的吹捧。而且修行境界不高的人,聽了這些讚歎後,經常會產生傲慢心。因此,若要讚歎一個人,背後讚歎是最好的。

別人評贊自己的功德時,不要驕傲自滿,而應認識到別人是了知功德者,是觀清淨心、有修養的人。千萬不要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有如是的功德。倘若為此自我陶醉,那是極愚蠢的表現!

63節課

440、對大乘修行人而言,什麼才是最快樂的?你覺得真是這樣嗎?

答:只要眾生遠離痛苦、獲得快樂,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樂的事情。或者說,在大恩上師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樂的。

441、在與別人交談時,應該掌握哪些語言技巧?你做到了多少?這樣說話,目的是為了什麼?

答:“出言當稱意”:談話內容、方式,要適合對方根基意樂,值得信任。

“義明語相關”:說話時,應當將中心意義表達清楚。說一番話,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所有話都要緊緊圍繞主題而說,讓聽者能清晰地理解你要闡述的意義。

“悅意離貪嗔”:“悅意”是指說話溫和慈愛,使別人生起喜悅,樂意接受。“離貪嗔”指說話中要保持純正清淨的語言,擯棄貪嗔染汙意樂,使談吐遠離貪愛、嗔恚等不正語。

“柔和調適中”:“柔和”指斷除粗惡話語,以溫和文雅的語言方式與人交談。“調適中”指說話聲調要適當,高低快慢要適中,每次說話不要太多太久,也不要太少。

注重語言不是為了偽裝自己、欺騙別人,而是為了幫助眾生、利益眾生。

442、為什麼說只有依靠眾生,才能成就佛道?

答:作為修大乘佛法者,從最初發無上菩提心,中間修持六度萬行,到最後證悟圓滿正覺果位,都要依靠眾生方能成就。

具體而言,最初的發心是“為度化眾生願成佛”,所依離不開眾生。中間行持六度萬行時,法、財、無畏三種佈施都要以眾生為對境;持戒也是依靠眾生而守持清淨戒律;沒有眾生的損害,一個人對誰修安忍;精進是為了要度化眾生,而不是為自己;大乘禪定是遠離外面一切憒鬧,安住于利益眾生的境界中;智慧度則是勝義中遠離一切戲論,世俗中辨別利益眾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因此,六度全部需要眾生,沒有眾生的話,一度也不能夠圓滿。同樣,四攝、四無量心也需要眾生,大乘的三十七道品,都離不開眾生。最後獲得佛果時,是以二十七種事業將眾生安置於道和果上,所以任運自成的二十七種事業也不能離開眾生。

64節課

443、若想迅速積累無量的福德資糧,需要具足哪些條件?如果我們萬不得已要造惡業,怎樣才能讓果報最輕?

答:我們在修持善法時,如果時間持之以恆,以強烈的欲樂來發心,憑藉能摧毀其違品的對治,再加上依靠恩悲福三種殊勝之田,則能成辦廣大的福德善事。

若萬不得已非要造惡業,比如說殺一頭犛牛,那要儘量地縮短時間,害心不要太強烈,用上對治害心的善法,不要為供養上師三寶而殺害,不然的話,罪過是相當嚴重的。

444、本論前面說“經說佈施時,可舍微細戒”,此處又說“百年佈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為什麼?

答:一點也不矛盾,前面說“可舍微細戒”,是針對修學佈施者的層次而說,其實也是觀待於義利大小而言。因為大乘菩薩行善法的大小標準,是依利益他人大小而分,對眾生利益大的行為是大善,利益小的是小善。如果佈施對眾生利益較大時,對支分微細戒律是可以開許的。

445、自相的貪嗔與佛法中的方便,二者的界限是什麼?請以你周圍的事情舉例說明。

答:二者的界限是有沒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完全是利益眾生。

殺生、邪淫等行為對凡夫來說,一點自利的成分也沒有比較困難,所以只有獲得一地菩薩以上,沒有自私自利、完全是利他心態時,才開許行持這些行為。

446、律藏中對飲食有詳細規定,這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答:這樣的規定,一方面可以避免我們貪著飲食美味。另一方面有利於修行,因為吃得過多,自己也不舒服,很容易昏沉打瞌睡,並為此生起慢心;吃得過少則體力不支,沒有精力聞思修習,對上師三寶的信心也生不起來。

65節課

447、有些人想:“既然這個身體不清淨,那我就不吃不喝,用種種苦行來折磨它,讓它早點死了好。”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答:不對。人身是修習正法的基礎。要修習佛法、度化眾生,人身是關鍵,如果沒有很大必要,絕不能隨意去損傷身體。大乘菩薩學處中有規定,如果對眾生利益不大,為小善而砍斷四肢等身分,或經常不吃不喝,行一些無有義利的苦行,折磨自身,這是外道的行徑,是絕對不開許的。

我們修持正法的暇滿人身,是往昔於累劫中持戒積福所得的善果,利用這個人身,可以圓滿廣大資糧,利益無量眾生。這樣寶貴的修法工具,如果隨隨便便損壞了,這是對自他眾生極不負責的行為。聖天論師在《四百論》中雲:“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448、什麼時候身體才可以佈施給眾生?請以教證、公案說明理由。

答:一般而言,從一地菩薩以後,已現見諸法實相,大悲心才得以清淨,可以將身體佈施給眾生。

印度的布布達論師說:“未證得自他等性——親怨平等之前,大悲心還沒有清淨。乃至證得了初地以上,大悲心方算清淨。”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說,登地以後,縱然身肉一塊一塊地割下來,也沒有絲毫的痛苦感受。彌勒菩薩在有關論典裏也說:“獲得聖地以後,遠離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

《釋迦牟尼佛廣傳》中有很多公案講道:佛陀因地時佈施身體,別人不相信他沒有後悔心,他就說:“若我佈施身體時未生後悔,一瞬間讓我的身體恢復如前。”話音剛落,身體果然恢復如初。這就是一地以上菩薩的境界。

449、在聽聞佛法時,需要注意哪些威儀?你能做到幾條?

答:若沒有嚴重的病,聽法時不能戴帽子或用衣服等蒙頭,不能打傘,不能穿鞋,不能手持刀槍等兵器,也不能將手杖帶在身邊。不能與傳法者平起平坐,應當身體端正住於低處,滿心恭敬,以喜悅的目光注視著上師。

450、出家比丘為什麼不能給單獨的女人傳講佛法?請以你所了知的事例進行分析。在家居士平時怎樣做才算威儀如法?

答:一是避免遭受他人的誹謗譏嫌,二是自己若對女人單獨傳法,很容易產生染汙心,從而毀犯根本戒。

作為在家居士也應如此,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不要在隱蔽幽暗處與異性單獨相會。

66節課

451、有些佛教徒經常說:“小乘是焦芽敗種,不要學,我們應該學大乘佛法。”“密宗是鬼神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有淨土宗才適合末法眾生的根基。”這些說法有什麼過失?請具體分析。

答:有謗法的過失,以此過失將無法往生極樂世界。

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全部是應機施教,直接或間接讓眾生解脫之因,沒有勝劣之別。《攝諸法經》中說:“若對如來所說之法,有些作善妙想,有些作惡劣想,即為捨棄正法。”所以,在修學佛法和弘揚佛法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取一舍一,若以這種方式宣傳,無疑染上了謗法罪,即生中不要說成就無望,反而有墮落的危險。

452、有些人認為只要一心念佛或參禪就可以了,其他什麼經論都不用學,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麼?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雖然持佛號、念心咒功德很大,有“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不可思議功德,但這個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我們的煩惱形形色色,種類非常多,需要種種不同方便法對治。如果什麼經論都不學,只是念佛坐禪,而沒有以勝觀智慧來攝持,怎麼能根除輪回的習氣和障礙呢?

453、佛陀規定那麼多行住坐臥的威儀,目的是為了什麼?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條?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這並非只是出家人的戒條,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眾生的心。上師如意寶說:“我們學佛者,必須要給世人起表率作用。自己的行為,應該讓別人看起來很順眼,能生信心。別人不生信心之事,都要捨棄,戒律裏規定的學處,要老老實實去執行。”世間人不可能對所見一切都去觀清淨心,他們對人的評論,一般就是從外表威儀上去看。如果見到修行人行、住、坐、臥、吃飯做事都很寂靜調柔,自然就會生起信心與恭敬,以此漸漸也能被引進佛門,修學佛法。如果我們行為野蠻無禮,別人見後就會生邪見。為了避免譏嫌,維護三寶聖潔的形象,每一個佛弟子都應以正知正念觀察自己,恒常保持如法威儀。

67節課

454、一個大乘行者的言行舉止是否如法,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有什麼影響?

答:如果一個大乘修行人,言行舉止十分如法,在任何場合都保持威儀寂靜莊重,會令很多人見而生信,從而皈依三寶,這也是間接在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佛陀在《寶蘊經》中說:“斷除他人不信之行為,此乃唯一之正法。”

一個修行人若不按照佛法去行持,行為舉止連個世間人都不如,就會使很多人對三寶失去信心,甚至譭謗,從而斷了他們的善根,這就是間接摧毀正法、損害眾生。

455、什麼是吉祥臥?這種臥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點需要注意?

答:吉祥臥是右側下臥,以足壓足,右手墊在右臉頰下,左手放在左腿上。

有關論典中記載,吉祥臥有四種功德:1)身體不放鬆,不會因散亂而產生不如法的念頭和行為。2)不會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3)不會入於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時刻保持警覺的狀態。4)不起惡夢,經常做吉祥之夢。

在入睡之前,有四點需要注意:1)具足正念而睡,從開始睡覺一直到睡著之前,始終要處於憶念善法當中。2)在正知中入眠,儘量不產生一些煩惱。3)光明想。臨睡之前,觀想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等佛菩薩,發光照亮自己的周圍,在這樣的境界中入睡。4)早起想。臨睡前想“明天應該早一點起來”,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定可以早起的。

456、經中宣說了無量無邊的菩薩學處,但歸納而言主要指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答:歸納而言,就是要時時護持自己的菩提心,對治自相續中的煩惱,讓自己的心不要趨入惡道中,不要染上貪嗔癡等煩惱,而應在清淨的威儀中行持善法。

457、《三十五佛懺悔文》為什麼又叫《三聚經》?晝夜各三次誦讀此經有什麼必要?

答:因為此文將懺悔罪業、隨喜功德、善根回向這三種善法聚集在一起,所以又叫《三聚經》。

三十五佛在因地發心時,特別發願將來要遣除眾生的罪障。修此懺儀者,依靠三十五佛願力加持,觸犯大大小小的戒律,以及無始以來自相續中的染汙和罪過,都能夠逐漸清淨。《優波離經》中說:“倘若依靠《三十五佛懺悔文》,晝夜勵力地懺悔,即使造了五無間罪等,也能得以清淨。”

68節課

458、請舉例說明:發菩提心的菩薩,為什麼必須通達世出世間的一切學問?

答:若沒有通達一切學問,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饒益一切眾生。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雲:“若未通五明,聖者不成佛,為制服攝他,自知而學之。”意思是說,菩薩若未精通五明,不可能獲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尤其在利益眾生時,為了制服對佛教具有成見者,也為了攝受與佛教有因緣者,菩薩必須通達一切知識,如此才能圓滿自他二利。

459、利益眾生有哪兩種途徑?你覺得各自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答:利益眾生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利益眾生,如放生、講經傳法、佈施衣食財物等。另一種是間接利益眾生,比如吃素、勤進聞思修行將自己的善根回向等。

460、所作善根為什麼要回向無上菩提?

答: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毀壞,乃至得菩提之前,這個善根不會消失,而且會越來越增長,《妙臂請問經》中說:“回向後的善根,永遠也不會失毀,猶如大海與鹽味無二無別,回向後的善根與如來的智慧無二無別。”所以,我們應將自己的善根回向給所有眾生,在回向的時候,一定要發願:願佛法興盛,眾生獲得安寧!

461、本論中,大乘善知識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對具有法相的善知識,應如何依止?

答:此處說大乘上師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善巧大乘義”,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義,通達大乘的發心、儀軌、教義,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來引導弟子,具足攝受弟子的能力。第二、“安住淨律儀”。也就是說,他相續中必須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薩的戒律。如果他連菩提心都沒有,那給別人傳菩薩戒、講大乘佛法是沒有資格的。

在依止善知識過程中,應依照《華嚴經》中所說的原則,像善財童子一樣,不畏一切苦行,滅除所有邪見、違緣,如法地修學事師法。不管上師顯現為何等形象,都要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不生邪見也不起惡念。只有這樣,最後自己一定會獲得證悟的。

69節課

462、為了知菩薩學處,寂天論師建議我們讀閱哪幾部經論,它們分別講了什麼?

答:《虛空藏經》:宣說了菩薩的十八種根本學處以及支分學處,詳細闡明了墮罪與還淨方法,廣泛宣說了如何發心、怎樣受戒、學處開遮等內容,這些都是需要首先了知的。

寂天菩薩的《學集論》:在這部論典中,菩薩的整個學處,比如怎麼樣發心、發心後的受戒方式、得戒後應如何護持、護戒的功德等宣說得非常圓滿。

寂天菩薩的《經集論》:這部論典是作者在閱藏時的劄記,詞句、內容都很精簡,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引用大乘經典宣說了大乘菩薩學處,極具有竅訣性。

龍猛菩薩的《學集論》和《經集論》:寂天菩薩沒有宣說的一些菩薩學處和教言比較多。而《經集論》中,主要講了很多難得——人身難得、佛法難遇、菩提心難發、在家修行機會難值。尤其是在家人如何學習佛法,《經集論》中用相當一部分教證講了這方面的道理。

463、我們做某一件事情時,如果經論中沒有明確規定可不可以做,那該如何取捨?

答:有些行為在經論中不一定非常明顯,你若不知道該不該做的話,可以看一下大乘經典和論典中有沒有遮止,如果裏面沒有說不準,做了不會有太大過失,那就可以放心去做。

464、簡而言之,護持正知正念是指什麼?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答:于一切時中,以智慧再三審觀身心三門之狀態,這就是護持正知正念的要義。

465、請以教證、公案說明,實際修持佛法的利益。

答:龍猛菩薩說:“盲人手中雖然持著明燈,但對他自己沒有一點利益,只是聽聞佛法而不去實踐修習的人,也是如此。”佛經中也說:“如果沒有好好修持,所學的法不一定用得上,就好比有些人雖然落到水裏,但也有口幹而死的現象。”還說:“如果沒有實地修持,聽再多也沒有多大意義。

有兩個貴族少年,同時在佛陀座下出家為僧。一個聽聞佛法後就實際去修持,結果證得阿羅漢果。而另一個卻只注重聞,不重視修,一直在字面上耽著,時間久了,他成了有名的三藏法師,有很多弟子。有一次,三藏法師想用一些難題難住那位阿羅漢,從而抬高自己的身份,羞辱他不懂什麼佛法。佛陀了知他的用心後,不忍心他這樣造業,便前往二比丘住的地方,一再讚歎實際修持佛法的功德。當時,三藏法師的弟子們很不平,議論佛陀為何讚歎那個什麼都不懂的長老,而對熟讀所有經典、為五百僧人講法的法師,一句讚歎也沒有。佛陀了知這一切,故意問道:“僧眾啊,你們在議論什麼?”當他們告訴佛陀後,佛陀便開示道:“要知道,在我的教法中,你們的法師猶如一個被雇來看管牛的人,而那位長老,猶如獨自擁有牛的主人一般。”

466、學習本品以後,你自己有什麼改變?

答:請自己發揮。

 

 

 

 

 

 

第五品

正知正念

 

 

法本下載   科判下載   思考題下載   思考題答案   頌詞MP3下載

 

 

第五品全部音頻/視頻/配套文本點此進入

 

 

 

       

 


[1][1] 唐譯:眾生不自在,常作諸惡業,忍彼增悲故,無惱亦無違。

[2][2] 唐譯:菩薩習五明,總為求種智,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

[3][3] 唐譯:緣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義,建立於大乘。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