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2:12: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22:12:04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三十八)2012年4月18日 (下午)大悲精舍

未二、若他歡喜為我所求,則應喜愛一切眾生(分二)

申一、正文

申二、樂讚己者為稚童行

申一、正文(210“)

偈頌:他樂故我樂,於眾亦如此;他喜樂讚敵,我何故不樂?

在之前我們提到,由於他人心中感到歡喜,所以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歡喜。

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提到,若因讚者生喜樂故我如此;如果我們得到他人的讚美,而讓內心當中感到歡喜,並且在追根究底之後,我們發現內心當中歡喜的原因,是因為他人在讚歎我們的時候,內心當中生起喜樂,所以因此而感到歡喜的話;相同的道理,對於一切的有情,也應該是如此,但我們卻不是。為什麼?若彼安樂能令我樂,則讚者他讚而生我何故於此?如果因為別人的快樂,而造成我們內心當中的歡喜,這時當讚歎的人,在讚歎我們的敵人時,對方他的內心,也是因為歡喜而讚歎的;但為什麼在此時刻,我們聽到有人讚歎仇敵時,內心卻沒有辦法生起歡喜呢?理應喜樂。

申二、樂讚己者為稚童行

偈頌:故謂他讚我,而令心生喜,此非歡喜因,唯是稚童行。

正文,是謂他讚我而令心生起歡,然思擇此,全無心要,如果是因為他人讚美我,而讓我們的內心感到歡喜,在不仔細思維的情況下,由於我們貪愛名聲的緣故,內心會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但仔細的思維,他人讚美我們的行為,或者是讚美我們的聲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然思擇此,全無心要」,故讚歎非歡喜因,所以我們內心中會感到歡喜,並不是因為他人讚歎我們,透由讚歎的言詞,而令我們感到歡喜;而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捨棄今生的安樂,貪著世間,尤其是聲名,所以在他人讚美我們的時候,會因此感到歡喜;喜好此者,唯是稚童。如果我們所追求的,只是他人的讚美,這樣的行為其實跟小朋友的行為,是沒有太大的差異。

巳二、思其利益(分二)

午一、障礙讚揚即遮惡趣故不應瞋(分二)

未一、執著讚譽生一切過

未二、能遮止彼即遮惡趣

午二、能超三有故不應瞋

未一、執著讚譽生一切過(211“)

「執著讚譽生一切過」,如果過於貪著他人的讚美,這時我們的內心中,容易生起我慢以及嫉妒。由於他人的讚美,你會覺得自己相當了不起;更進一步的,會想要跟他人比較、相互競爭,由此產生一切過失。

偈頌:讚等令我散,亦壞厭離心,嫉妒具德者,復毀圓滿事。

正文,不應瞋恚壞讚譽者。我們不應該去瞋恨破壞讚美我們的這些人。揚、美譽及利養令我於善所緣心生亂,過多的讚美以及利養,會讓我們的內心中,對此生起貪著;由於貪著的力量,讓我們在面對善所緣的當下,內心沒有辦法專注,而心生散亂。由此亦壞厭離輪迴之,過多的讚美,會讓我們容易生起我慢;生起我慢,就不容易思維輪迴的過患,而對輪迴生起厭離。於具德者心生嫉妒,並且在看到功德高出於自己的人時,內心當中容易生起嫉妒,復毀己善行及他圓滿事,更進一步的,由於內心中生起了嫉妒,而不懂得隨喜他人的善業,間接,也毀壞了自己所造的善行,「及他圓滿事」,由於內心中生起嫉妒,我們會輕視他人,更進一步的毀謗他人、傷害他人,破壞他人所追求的圓滿諸事,故為一切罪惡根源。

未二、能遮止彼即遮惡趣

偈頌:故有人至前,壞我聲譽等,豈非救護我,免墮惡趣中?

正文,有人壞我聲譽等,彼等豈非救護我免墮惡趣中耶?如果有人為了破壞他人讚美我、或者是他人傳播我的名聲等,而來到我的面前,「彼等豈非為救護我免墮惡趣中耶?」少了這些讚美,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能夠減低我們內心中的我慢,以及對於他人容易生起嫉妒等種種的煩惱過患。所以他人這麼做,難道不是救護我、避免我墮入惡趣當中嗎?其實他人的行為,跟教導我們的善知識的行為,是完全相同的。善知識教導我們,不外乎是希望我們來生不墮惡趣;而破壞我們的聲譽的人,他的行為,到最後也是幫助了我們,讓我們不墮惡趣中受苦,何故反瞋?既然是如此,為什麼要對這些人心生瞋恨呢?

午二、能超三有故不應瞋(分二)

未一、障讚歎等能脫三有故不應瞋

未二、彼為斷苦之門故不應瞋

未一、障讚歎等能脫三有故不應瞋(212“)

偈頌:我希求解脫,無需利敬縛;若人解此縛,何故反瞋彼?

正文,又我希求解脫三有,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希望透由修學佛法,最終能跳脫輪迴,然養及恭反束我,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雖然是跳脫三有輪迴,但是由於內心中過度的貪著利養以及恭敬,所以貪著的心束縛了我們,讓我們沒有辦法跳脫,故我無需此束縛者。所以實際上,對一位希求解脫的人來說,他並不需要過多的利養以及恭敬。

對於這一點,在《四百論》當中有提到:「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滅?」如果我們對於輪迴,沒有辦法藉由思維輪迴的痛苦,對於輪迴心生畏懼、或是心生出離的話,更進一步的,我們怎麼會對於斷除輪迴的解脫,心生希求以及恭敬呢?就比方說,有一些人,他在某一個城市,或者某一個國家,雖然他所住的地點時常發生戰亂,必須要承受許多的痛苦,外在的物質也非常的缺乏,照道理說,住在這個城市裡面的人,應該趕快逃離這個地方才是;但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還是寧可待在原有的住處受苦?這是因為他貪愛他所住的地方。而我們現狀也是如此,從無始以來,直至現今,我們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受苦,在一邊受苦的同時,我們卻貪愛輪迴當中些許的安樂,而被這種貪著所束縛住。所以在受苦的當下,如果苦稍微強烈,你的內心中就會生起些許的出離;但是光藉由些許的出離,並沒有辦法讓我們跳脫輪迴,因為在苦減輕之後,我們還是會被輪迴當中的快樂所吸引而生起貪念,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道理。輪迴當中的安樂,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助,而且它也不是究竟的快樂,所以提到「故我無需此束縛者」。

若人障此利敬,助我解此,我又何故反瞋?理應歡喜。如果有人來障礙我獲得利養以及恭敬,其實他是幫助我,解脫以上我們所說的束縛,我又何故反瞋恚彼?既然對方是在幫助我,讓我能夠更進一步的跳脫束縛,而得到解脫的話,為什麼我們要瞋恨他呢?「理應歡喜」。

未二、彼為斷苦之門故不應瞋

偈頌: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持,閉門不放行,何故反瞋彼?

正文,如我欲趣苦宅,然蒙佛加持苦宅不放行,障礙他人讚美我的這些敵人們,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如同當我想要進入痛苦的宅舍當中,但透由佛陀的加持,祂關閉了痛苦的大門,而不讓我進去受苦;相同的,周邊的敵人,他對待我的方式也是如此,我又何故反瞋?既然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想要讓我受苦,那為什麼我要對他生起瞋恨呢?實大善友,故應歡喜。仔細的思維,他是幫助我們的大善友,所以在面對敵人的當下,內心當中應該生起歡喜。

 

辰二、不應瞋恚障福德(分三)

巳一、障礙修福然不應瞋(分二)

午一、應住最勝難行

午二、若障礙彼,則我反成修福障礙

巳二、實非修福障礙

巳三、思是所應恭敬之境

午一、應住最勝難行

偈頌:謂怨敵障福;亦不應瞋彼,無難行同忍,我何不住此?

正文,若:「雖不應瞋障世法者,然彼怨敵障礙我行布施、持戒等,遂生瞋恚。」有些人在修學的過程中,為了要把瞋合理化,會提出以下的論點:「雖不應瞋障世法者」,一個修行的人,他會認為確實我不應該瞋恚,障礙我獲得恭敬利養的這些人,但是如果有人造成讓我沒有辦法修學布施、持戒而累積福德的話,這些人是我可以瞋恚的對象,因為他讓我沒有辦法累積福報,所以提到「然彼怨敵障礙我行布施、持戒等福,遂生瞋恚。」

對於這一點,正文接下來提到,然於亦不應瞋,縱使他人障礙我們,讓我們沒有辦法修學布施以及持戒,但我們也不應該對他人心生瞋恨。為什麼?因若欲求福者,有其餘難行瞋恚,如果你真的想要累積福報,這一點就如同之前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透由修學忍辱所生的福德,是其他善行無法比擬的。所以縱使他人透由某些行為障礙你修學布施、持戒,但如果你真的想要累積福德的話,這時修學安忍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提到,故我何不?極應安住。

我們總是會說:他人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傷害我,或者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促使我沒有辦法學習佛法;但是真正傷害我們自己的,不是周邊的敵人,而是我們心中的煩惱。所以過去有些上師他會提到:當我們看到有人做出破壞教法的行為時,我們內心中都會生起排斥,會認為這個人的行為怎麼這麼的惡劣,他怎麼可以如此做來破壞教法,並且對這個人內心中生起瞋恨,更進一步的去毀謗他、批評他。但是對於這一點,過去的上師們都會提到:真正破壞教法的人,並不是對方,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破壞了什麼教法?由於我們看他人的行為不順眼,而讓內心當中生起了瞋恨;更進一步的,透由身語去傷害其他的人,真正破壞教法的是我們,而不是他人;更進一步的,我們破壞的是在我們心中的教法,透由瞋恨讓我們心中過去所累積的福德也好,或者是教證的種種教量也好,在此同時都會完全的消失,所以真正破壞教法的,並不是外在的敵人,而是我們心中的煩惱。

午二、若障礙彼,則我反成修福障礙

偈頌:若我因己過,於彼不修忍,瞋彼生福因,是我自作障。

正文,若我因己瞋恚熾盛之於彼仇敵不修,如果因為心中瞋恨的心,不斷增長的過失,「於彼仇敵不修安忍」,對於傷害我們的仇敵,沒有辦法心生安忍。然彼實乃修忍生福,但實際上傷害我們的敵人,是我們修學忍辱的順緣,而不是修學忍辱的違緣,敵人是幫助我們修學忍辱最好的對境。所以在正文中提到,「然彼實乃修忍生福之因」,若,如果我們不了解,敵人是幫助我們修學忍辱、累積福德的主因,而更進一步的去瞋恨他人,是我自作福德礙,實際上是我們自己在障礙自己累積福德,非受他人阻礙。

 

巳二、實非修福障礙(分二)

午一、總示

午二、以喻證成

午一、總示(214“)

偈頌:無害忍不生,有敵方有忍。彼既為其因,何故謂障礙?

這個偈頌相當精簡有力。

在正文當中,若不生有敵損惱,方有忍福。如果沒有敵人傷害我們,我們怎麼有機會修學忍辱而培福呢?「有敵損惱,方有忍福。」就是因為有敵人來損惱我們,所以我們才有機會來修學忍辱。這一點,就如同火跟煙,有火才會有煙,沒有火就不會有煙,因此火跟煙這兩者是因果的關係。既然是因果,我們就不會說:「火障礙煙的生起」,我們並不會這樣講;我們會說:「因為有火才會有煙,所以火是形成煙的助緣」。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敵人,我們就沒有機會修學忍辱;就是因為有敵人傷害我們,所以我們才有機會修學忍辱,因此敵人是我們修學忍辱的助緣,而不是修學忍辱的違緣。既為決定有無福之何故謂彼為障礙耶?既然敵人,是決定我們能否修學忍辱最主要的原因,那為什麼我們要說敵人,他障礙我們修福呢?能饒益者莫說為障。實際上敵人是在饒益我們,並不是傷害我們,所以我們並不能夠說:敵人障礙我們修學忍辱。

午二、以喻證成

偈頌:施時來乞者,非障礙布施;能予出家師,不說障出家。

正文,如有財物、樂行施時來乞非障礙布施,如果我們有財物,並且我們想要修學布施的同時,前來乞討的對象,並不是要障礙我們修學布施的,他反而是要來幫助我們,讓我們有行布施的機會;欲出家時,能予出家之親教師及軌範,亦障出家。而對一位想要出家的人而言,能夠賜予他出家戒的親教師或是軌範師,也是幫助他出家最主要的主因,而不是障礙他出家的對象。相同的道理,修學忍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敵人他傷害了我們;在敵人傷害我們的同時,我們才有機會修學忍辱,因此敵人是我們修忍的順緣,而不是修忍的障礙。 

巳三、思是所應恭敬之境(分二)

午一、能生功德故應恭敬(分三)

未一、於己有大利益(分三)

申一、殊勝福田極為珍貴

申二、於彼應生歡喜

申三、於彼應生饒益之心

未二、不待彼懷饒益之心

未三、應視彼同大師

午二、應當深信恭敬大師

申一、殊勝福田極為珍貴(215“)

偈頌:世間乞者眾,加害者稀有。若不害他人,全無為害者。

正文,忍辱福田較布施田更為稀少,故應歡喜,對我們而言,乞食者以及我們的敵人,這兩者相較之下,乞討的人是比較多的,而傷害我們的敵人是比較少的;不要說是我們,菩薩也是如此。對於一個菩薩而言,由於菩薩他的心性相當的溫和,他不會主動去傷害周邊的有情,所以對一位菩薩來說,在修學菩薩行的過程裡,想要遇到他的敵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當一位菩薩遇到敵人時,他的內心會感到相當的歡喜,因為這是他修學忍辱的機會。所以正文中提到,「忍辱福田較布施田更為稀少,故應歡喜」;因於世間施田者眾,而忍辱田來加害者則為稀有。此何以故?不害他人全無為害者。為什麼乞討者的人數,會遠超過傷害我的敵人的人數呢?「若我不害他人」,如果我在過去以及今生,都沒有造作傷害他人的業,這時我的面前是不會有敵人出現的;因此從這樣的角度來推論,傷害我們的人以及乞討的人相較之下,傷害我們的敵人是比較稀少的。

申二、於彼應生歡喜

偈頌:故如未勤求,便於家獲寶;能助菩提行,故我應喜敵。

正文,忍辱福田極稀有未勤便於家藏;在上一段,我們提到忍辱的福田──也就是敵人,是相當稀有的,「如人未勤追求」,比方有人不用辛苦的追求,就能夠在自己的家中獲取寶藏;相同的,敵乃能助我修忍辱菩提行者,也就是因為敵人出現在我的面前,所以今天我有修學忍辱的機會,於怨敵我應存報恩心而生歡。所以也就是因為有敵人的緣故,我有修學忍辱的機會,因此敵人對於我而言,他的恩德是相當的大,因此透由思維敵人的恩,而在內心當中心生歡喜。

 

申三、於彼應生饒益之心

偈頌:敵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當奉獻彼,彼是忍因故。

正文,怨我共就此安法,「敵人」以及「我」兩者,共同的成就忍辱波羅蜜多,此二皆屬安忍之因,所以透由「敵人」以及「我們自身」,兩者共同的成就忍辱波羅蜜多,而這兩種因當中,敵人是主因;如果沒有敵人出現,沒有敵人主動的來傷害我們,我們根本沒有機會修學忍辱,故此安忍所生妙──菩提,首當奉獻迴向加害者,既然敵人是我們修學忍辱波羅蜜多最主要的對象、他是修學忍辱最主要的因素,這時當我們透由修學忍辱而獲得菩提妙果時,一開始,應該將如此殊勝的果報,奉獻、迴向給敵人,因彼是我成辦菩提、修辱之具力因故。因為敵人,是我成辦菩提、修學忍辱最主要的原因。

這一點在過去印度當中,印度也曾經發生一個公案。在當時有一個很貧窮的僕人,他身上沒有半毛錢,有一天他突然起了一個念頭,跟周邊的人借了一塊錢,而他得到了這個一塊錢之後,他去買了一個類似現今彩券的東西而中了頭獎。而當他中了頭獎之後,他拿到了這些錢,他想到:我是因為跟某某人借了一塊錢,我今天才能夠獲得這麼多的錢財,所以他就把這裡面的一筆錢分給了對方;並且他又想到:我是因為周邊有多少的人不停的照顧我,所以我今天才有機會來買彩券,所以他又把一筆錢分給他周邊的人。所以過去這個事情,是確實發生的一件事,而且這個僕人在中了頭獎之後,用他所獲得的錢,利益了周邊非常多的人;所以我們在修學時,也應該像這個僕人一樣,對於有恩的人,不管是我們的親人,或者是我們的敵人,將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善妙果位都奉獻、供養給他們才是。

未二、不待彼懷饒益之心(分三)

申一、破無饒益心故非供養境

申二、破有損害心故非供養境

申三、彼為忍之所緣緣故,應當供養

申一、破無饒益心故非供養境(216“)

「破無饒益心故非供養境」,在之前我們提到,由於「敵人」以及「我」共同的成就忍辱度,所以在獲得菩提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夠將如此殊勝的妙果,奉獻、迴向給我們的敵人。這時有人就會提出:對方他並沒有想要利益我們的心,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如此供養他。

對於這一點,偈頌當中:無成就忍想,謂非應供處;則何故供養,修善因妙法?

正文,若:「彼令我成就忍辱之,故應供養之。」「彼」,是指我們所面對的敵人,敵人在傷害我們的時候,他的內心中只有傷害我們的念頭,並沒有想要成就我們修學忍辱的念頭;所以當我藉由修學忍辱,而獲得圓滿的佛果之後,其實對方根本不值得我去供養,「故非所應供養之處。」若爾,何故供養修善──微妙法寶?如果我們之所以不供養他人的原因,是因為他人,根本沒有生起想要利益我們的想法的話,那為什麼我們要供養佛、法、僧三寶當中的法寶呢?提到了「法寶」,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是真正的法寶,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它難道真的有心要來利益我們嗎?並沒有!而代表法寶的經、論,它本身有心想要來利益我們嗎?也沒有!但是為什麼,我們會把它當作是我們供養的對境呢?所以這邊就提到:「若爾,則又何故供養修善之因──微妙法寶?」亦非應供養處,因彼無意令生善故。如果以你的推論,這時法寶也不應該成為你所供養的對境,因為法寶,它並沒有想要利益你的想法。

 

申二、破有損害心故非供養境

偈頌:謂敵有害心,故非應供處;若如醫利我,如何成就忍?

正文,或:「彼二並不相同,這時有人就回答:「正法寶」以及「敵人」,這兩者雖然都沒有想要利益我的想法,但是這兩者還是不同。有什麼不同?於我故非應供。」敵人他不僅沒有利益我的心,而且他有想要傷害我的心,所以敵人跟正法寶是不一樣的,所以「正法寶」還是能夠成為我供養的對境,但是「敵人」不行。如醫,精勤利我令樂,則彼非忍辱境,對方之所以會成為你的敵人,就是因為他有想要傷害你的念頭,更進一步的傷害你,所以他才會成為你的敵人、才會成為忍辱的對境。如果今天敵人,他並沒有想要傷害你的想法,他就跟一位醫生一樣,很努力的想要幫助你,讓你脫困的話,他怎麼稱得上是你的敵人呢?他怎麼能夠成為你修學忍辱的對境呢?今天他之所以會成為修學忍辱的對境,就是因為他的內心中,有想要傷害你的念頭,更進一步傷害了你。所以提到「若彼如醫」,如果敵人他的心態,跟一位醫生在面對病者的心態是相同的話,我們怎麼對敵人修學忍辱?就像我們不會對醫生修學忍辱是一樣的道理,「若彼如醫,精勤利我令樂,則彼非忍辱境,」故我如何成就耐怨害?如果今天敵人,他的心中也沒有想要傷害我的心,更進一步的,他有想要利益我的話,我怎麼對他來修學耐怨害忍呢?是故應喜加害我者。

申三、彼為忍之所緣緣故,應當供養(217“)

「彼為忍之所緣緣故,應當供養」,佛宣說了大乘法,告訴我們要如何修學忍辱,因此佛能夠成為我們供養的對境。而當佛告訴我們如何修學忍辱之後,敵人是我們修學忍辱的對象,沒有敵人,我們根本沒有機會來修學忍辱,因此敵人也成為我們應該供養的對境。

偈頌:故依極瞋恚,方能生忍辱,故彼是忍因,應供如正法。

正文,僅依利他之心,不能圓滿忍辱,如果對方他的內心中,並沒有想要傷害我們的念頭,這時面對這樣的對境,是沒有辦法圓滿忍辱度的,故依極瞋恚而加害者,方能生忍辱,所以如果想要成就忍辱,這時我們必須要依靠著內心中生起瞋恨,而更進一步加害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敵人,故彼害者是忍,所以對方在加害我們的同時,正是我們修學忍辱的主因,彼雖無有饒益之心,然如正法養之。雖然對方在傷害我們的當下,內心中並沒有想要饒益我們,並沒有想要藉此,而讓我們成辦忍辱度的想法,但是我們在面對他的當下,還是應該如同面對正法,而作恭敬的供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