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16:05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4/28 11:14:5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九)2012年3月17日 (下午)大悲精舍
子四、總結並作讚歎(23“)
偈頌:他人為自利,尚未發此心;生此珍寶心,實空前稀有!
正文,他人縱為自利,於剎那頃,尚未能發此心;世間其他的人縱使為了自利,在短短的一剎那間,也沒有辦法生起如此的善妙發心,然諸菩薩,為能成辦一切有情安樂、斷除其苦,發起願能成佛之心。但是諸位菩薩眾,為了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安樂、斷除一切有情的痛苦,打從內心底發起願能成佛的菩提心。生此珍寶妙心實為勝妙、空前稀有,能夠生起如此的發心,以世間上最珍貴的東西,都很難譬喻此菩提心,能夠生起此菩提心可以算是空前稀有,餘人,縱使沒有生起菩提心的這些人,亦應執為稀有而勵求之。沒有生起菩提心的行者們,也應該要認為生起菩提心是相當稀有的一件事,並且發起精進努力尋求。
癸二、由行心能得利益之理由(分三)
子一、正文
子二、理由
子三、釋疑
子一、正文
偈頌:眾生歡喜因,除苦病良藥,此心如珍寶,其福何能量?
正文,願心利益雖極廣大,未由行持所攝持的『願心』,它的利益雖然非常廣大,然由行持所攝更勝於彼,但是透由修學布施等行持所攝持的「行心」,它所產生的利益,相較於「願心」是更廣大的。此能令諸眾生獲得增上生及解脫安樂,透由「行心」能夠讓一切的有情眾生,獲得現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解脫安樂,故為歡喜之因,因此行心是一切有情眾生歡喜的原因;並是滅除一切有情苦病良藥;此心猶如摩尼珍寶,其所生福何能測量?菩提心是為一切的有情所發的一顆善心,由於有情眾生的數量是無邊的,為了一切有情所生起的菩提心,它的功德也是沒有辦法測量的,無邊際故。這一點在《勇授請問經》當中有提到,《勇授請問經》云:「菩提心之福,假若有形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這個偈頌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宗大師也有提到相同的偈頌,偈頌當中有提到,透由菩提心所產生的福德,如果這樣的福德是有形狀的,相較於虛空,菩提心所生起的福德,它的量比虛空還要來得寬廣,這是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述敘生起菩提心的功德以及利益,廣則應如《集學論》引《華嚴經》文而作了知。廣泛的內容應該如同寂天論師所造的《集學論》當中,所引的《華嚴經》文而作了知。
子二、理由(24“)
偈頌:僅思利他福,猶勝供諸佛;況以大精進,成辦有情樂?
正文,《三摩地王經》云:為能救護一切眾生,心生「我願成佛」之念,僅思利他,其福猶勝以諸供物供養俱胝佛剎諸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有提到,為了能夠救護一切的眾生,遠離輪迴的眾苦,而在內心當中生起「我願成佛」的念頭,這樣的一顆心雖然是願心──也就是僅思利他之心,在當下並沒有修學布施等菩薩行,「其福猶勝以諸供物供養俱胝佛剎諸佛」,但是光藉由這顆心所累積的福德,就遠超過以種種的善妙供物,去供養安住在數以萬計的佛國淨土當中的諸佛。況為成辦一切有情無上安樂,以大精進精勤修持,其福無邊何須待言?如果生起這樣的念頭,它所累積的福德都是如此不可思議的話,更何況是為了成辦一切有情的無上安樂,以大精進精勤修持布施等六度的內涵,「其福無邊何須待言?」
子三、釋疑
偈頌:雖有除苦心,然仍趣眾苦;雖欲樂然癡,毀樂如滅仇。
正文,對之前自宗所談到的這些利益,有人提出了以下的質疑,問云:「有情自身皆欲安樂、不欲痛苦,如此勤修便能得樂、離苦,故於取捨苦樂豈不善巧?何須他人為此精進?」一切的有情自身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並且努力的去成辦樂因,努力的去除苦因。如果一切的有情都有這樣的念頭,照道理來說,他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離苦得樂,所以對於取捨苦樂而言,難道這些有情他自己本身不善巧嗎?「何須他人為此精進?」其實這一段話所提到的內容,跟我們現今的狀態是相同的,不管是人或者是畜生,從早忙到晚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安樂,希望自己能夠遠離痛苦。雖然我們有這樣的念頭,也想盡辦法看是否能夠離苦得樂,但為何我們現今的狀態卻不是如此?
答曰:定須精進,雖然有情他的心中,都有想要離苦得樂的這個念頭,但是在想要去除痛苦的同時,不知道如何的斷除苦因;想要成辦安樂的當下,也不知道該如何的去成辦樂因。因此有情雖然有想要離苦得樂的念頭,卻不知該如何離苦得樂,一切的有情都是被愚癡所蒙蔽的,所以為了要去除有情心中的愚癡,所以應該在內心發起精進。更進一步的提到,因諸有情,雖有欲除痛苦之心,然隨煩惱唯造苦因,有情的心中雖然有想要去除痛苦的這顆心,但是被煩惱所控制,所以當下所造作的因都是苦因,從無始直至現今不斷的在輪迴當中流轉,在流轉的當下,如果還是沒有辦法了解如何的去除苦因的話,對於這位有情來說,故其輪迴無有邊際,他的輪迴無有邊際,也就是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輪迴當中流轉漂泊,至今仍趣惡道眾苦;並且現今不斷的在往惡趣的痛苦這個方向前進,這就如同有一些昆蟲牠在夜間看到燭火的時候,會奮不顧身的飛向火團當中,為什麼牠會做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明明會傷害牠的生命,為什麼牠要這樣去做?因為牠認為這是可以讓牠獲得快樂的一件事情。由於眾生愚癡的緣故,不斷的造作苦因,所以提到了「至今仍趣惡道眾苦」。
雖欲安樂,然因不解彼之方便,雖然想要獲得快樂,卻是不了解如何成辦安樂的方便,愚癡而行,當下的所作所為都是被愚癡所控制的,故毀自樂猶如滅仇,所以摧毀自己本身將來有可能獲得的安樂,就如同是消滅仇人,顛倒妄行苦樂方便。因此一切的有情,雖然想要離苦得樂,但是卻不知該如何的成辦樂因,也不知該如何的斷除苦因。
下一段,偈頌:於匱乏安樂、具眾苦有情,
以樂令滿足,並斷一切苦,
愚癡亦能除;有何善等此?
可有似此友?豈有如此福?
正文,是故,不解苦樂方便之有情眾,匱乏安樂,具足眾苦,不了解苦樂方便的有情眾生,現今的狀態是「匱乏安樂」,也就是缺乏安樂,「具足眾苦」,並且具足著種種的痛苦,於彼等以增上生及決定勝樂令其滿足,並斷一切痛苦續流,透由菩提心的力量,以增上生以及決定勝樂,令一切的有情眾生獲得滿足,並斷一切痛苦續流。這兩句話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菩提心必須要具備有慈心以及悲心,透由慈心希望一切有情眾生能夠獲得安樂,藉由悲心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能夠遠離痛苦。以慈悲作為根本,而生起殊勝的菩提心,藉由菩提心,亦能去除不解諸取捨之愚癡,不僅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也能夠去除不解取捨的愚癡心,有何餘善等此妙心具彼作用?在這個世間上,有什麼樣的善行,有哪一顆善心,能夠等同此妙菩提心,具備有如此殊勝的能力呢?
此能成辦一切利益,並能救護一切損害,可有餘者似此親友?無倒開示諸取捨處,豈有餘法有如此福?餘者皆無,故應勵力發菩提心。這一段最主要強調的是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報恩」,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答對於我們有恩的一切有情呢?我們思維有情的現狀是匱乏安樂具足眾苦,並且沒有善知識來作引導,他們現今是不斷的在輪迴的各處漂泊著;而我今生有幸能夠獲得暇身,並且值遇大乘的教法,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我應該要肩負起讓一切有情眾生能夠早日離苦得樂的重擔,以這樣的一顆心來報答一切有恩的有情。
辛四、讚修菩提心者(分三)
壬一、雖未受託,然由大悲所引而作助伴故應讚歎
壬二、略作利益若即應讚,成辦一切利樂尤當讚歎
壬三、成最勝田故應讚歎
壬一、雖未受託,然由大悲所引而作助伴故應讚歎(26“)
偈頌:若人酬恩者,於彼尚應讚,何況未受託,菩薩善成辦?
在道次第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也就是皈依處,他必須要具備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他自己本身脫離一切的怖畏;第二個條件,善巧令他人脫離一切怖畏的方便;第三個條件,在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不分親疏;第四個條件,對於皈依境本身有利或者是無利的人,對於佛來說祂都會做相等的事情,也就是他會利益對他有恩、無恩的人。這一個科判裡面,最主要強調的就是第四個部分。
正文,應當讚揚、稱歎諸菩薩眾。因於世間,若人酬謝曾施恩者,於彼尚應讚為「報恩之士」;以世間的角度來說,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受到了他人的幫助,如果這個人懂得去報答曾經施恩的這個人,對於這個懂得報恩的人,世間人都會讚美他,都會稱讚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提到「於彼尚應讚為報恩之士」;何況菩薩雖未受託,更何況菩薩並沒有受到他人的請託,然由大悲所引而善成辦一切利樂,但由於菩薩不忍一切的有情受苦的緣故,他在內心當中被大悲所牽引,而自動的想要去成辦眾生一切的利樂,應受人天稱歎何須待言?對於這樣的一位菩薩,我們應該打從內心底去讚揚他、去稱歎他,這一點是不需要多說的。
壬二、略作利益若即應讚,成辦一切利樂尤當讚歎
偈頌:為少眾備尋常食,於剎那間僅施食,
輕蔑令得半日飽,眾人尚敬稱善士;
況為無數有情眾,長予善逝無上樂,
圓滿心中一切願,恆時施予何待言?
正文,世間若為少許百眾生等,在世間上如果有一個善人,他為了少許的眾生,這當中比方說一兩百位眾生,所以正文提到的是「世間若為少許百眾生等」,備下劣物,準備很普通的食物,尋常飲食;「並於剎那」,時間並不是很長,而是在短時間,比方說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並於剎那──短時之間,僅施飲食,並且他所布施的就只有食物,行為惡劣──不敬並帶輕蔑,並且在一邊布施的同時,一邊嘲笑他人;利益微小,這位善人所行的布施,其實它所產生的利益並不大,它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利益呢?令得半日飽腹,能夠令這些乞丐得到半日的溫飽,眾人尚恭敬稱彼為「行善好施之士」。
如果這樣的行為,世間人都會稱他為行善好施的大善人的話,何況為廣大田無數有情,菩薩他為的是廣大的福田──也就是無數的有情,並且時間不是短暫的,而是直至輪迴盡前,長時施予勝妙施物,他的時間是在輪迴未盡之前「長時施予」,所施予的並不是下劣的飲食,而是勝妙的施物,這當中「勝妙的施物」指的是,善逝無上無漏安樂,他希望讓輪迴當中的有情,都能夠獲得究竟無上的無漏安樂,利眾特點,並且他利益眾生的方式,圓滿心中一切所願,他圓滿輪迴當中有情內心中一切的所求,並且在布施的當下,行善的同時,內心歡喜,行為恭敬,恆時施予,應恭敬彼何須待言?如果世間人對於如此行善好施的大善人,都會以非常美妙的言詞來讚歎他的話,那我們在面對菩薩的當下,要對菩薩生起恭敬,透由美妙的言詞來讚歎他們,這一點是不需要多說的。
故有心者,如果你懂得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的話,應當一心恭敬菩薩。對於心中已經生起菩提心的菩薩們,我們的內心要打從內心底,對他們生起恭敬,並且也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生起如此的妙心。
壬三、成最勝田故應讚歎(分三)
癸一、不應稍作譏毀菩薩之原因
癸二、應修信之原因
癸三、故應禮敬皈依
癸一、不應稍作譏毀菩薩之原因(27“)
偈頌:如此佛子大施主,若誰於彼生惡心,
佛說如其惡心數,將住地獄爾許劫;
正文,能施一切利樂如此佛子,在之前我們有提到「佛子」──也就是菩薩,他能夠布施一切有情眾生的利益以及安樂,所謂的「利益」是藉由當下的行為做出現前的利益;並且更進一步的,想盡辦法讓有情眾能夠獲得究竟的安樂,這樣的一位佛子,實乃究竟之大施主,是最殊勝、最圓滿的一位大施主,若誰於彼心欲毀謗、傷害,生此惡心是極大惡。如果有人內心當中生起想要毀謗傷害菩薩的這種惡心的話,「生此惡心是極大惡」,這樣的念頭在當下會造作非常嚴重的惡業。
若起惡心,《最極寂靜決定神變經》云:「文殊,若有菩薩於菩薩起幾久瞋恚、輕毀之心,即於爾劫擐甲住地獄中。」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如果有一位菩薩對於另外一位菩薩,內心當中生起多久「瞋恚」以及「輕毀」的這種念頭,在之後就會有多少劫是住在地獄當中的。這個裡面有特別的提到「擐甲」這兩個字,也就是披上鎧甲的意思。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這兩個字?是因為如果菩薩生起了這種惡心,對於他成就佛果而言,距離是越來越遙遠,所以他必須要花更長的時間來修學難行的菩薩行。並且在經中也有特別的提到,身為一位菩薩,除了毀謗其他的菩薩,或是傷害其他的菩薩所造作的惡業之外,沒有其餘的惡業能夠讓一位菩薩再次的墮入地獄當中受苦,由此可知毀謗傷害菩薩的惡業是非常嚴重的。
佛說若起惡心,如其心有幾剎那數,將住地獄經爾許劫,是故於此應當慎防;佛親口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如果生起了毀謗傷害菩薩的這種念頭,這樣的心「有幾剎那數」,這樣的心它持續多久,將來我們住在地獄的時間就會有多少劫。對於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因為在我們的周邊不管是人、畜生,甚至地獄道當中的有情,這麼多的有情裡誰是菩薩?並不是我們能夠了解的。如果我們平常不謹慎小心的對待周邊的有情,而讓自己的內心中不斷的對於他人生起瞋恚,或者是毀謗他人的話,一不小心,如果你瞋恚毀謗的對象當中,有一位是菩薩,當下所造的惡業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在論典裡也有特別舉到一個譬喻,比方說有一個火坑,在這個火坑上面,用灰燼或者是泥土將它稍微的掩飾一下,我們走過去的時候,如果不謹慎小心的話,很容易就會掉到火坑裡面,這樣對我們自己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相同的道理,佛在佛經當中有特別的提到,除了我和「相似我」──也就是具有和我相同的斷、證功德的補特伽羅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能夠、也沒有資格去評判他,是好的或者是壞的,或者你不能夠去評判他是否具有以上的功德或者是過失,如果擅自的去評判他人,甚至是批評別人的話,其實這樣的行為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譬喻,它的危險性是非常大的。而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事情時常都有可能去造作,所以要特別的謹慎小心才是。
接下來,《能入發生信力契印經》云:較於焚毀恆河沙數諸佛塔廟,在佛經當中再次的提到傷害菩薩所造的惡業是非常大的,它這個地方相較於焚毀恆河沙數諸佛塔廟,這樣的惡業已經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大,若於信解大乘菩薩生起損害等心,如果我們對於信解大乘的菩薩,生起了損害毀謗等等的惡念,其罪更勝前者無量。相較於焚毀恆河沙數的諸佛塔廟所造的惡業,後者所造的惡業是沒有辦法想像的。或許有人對於經文當中的這段文會產生懷疑,他會認為佛塔如此的殊勝,如果焚毀或者是摧毀這些佛塔的話,照道理來說他所造的惡業應該是相當大的才對,為什麼對於菩薩生起損害的心所造的惡業,會超過於焚毀恆河沙數的諸佛塔廟呢?這是有依據的。
彼之依據,即經論云:「諸佛乃從菩薩生」,佛塔雖然很珍貴,沒有錯!但是從佛塔能夠生諸佛嗎?是沒有辦法的,它只能夠成為我們禮敬的對象,但是藉由佛塔是沒有辦法生起諸佛的。菩薩不僅是我們禮敬的對象,透由菩薩能夠成就圓滿的正等覺,所以損害菩薩所造的惡業,是遠超過於焚毀佛塔的,所以在經論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諸佛乃從菩薩生」。既然菩薩是佛的因,如果我們傷害菩薩,就等於是傷害佛的因;傷害佛的因,就等於是傷害菩薩,這透由正理能夠證成。是故眾多經典、釋論皆說傷害佛因是極重罪。
癸二、應修信之原因(28“)
偈頌:然若心生極淨信,其果較前惡尤盛。
正文,然於菩薩,若人心生極淨之信,其信心果較前所說惡果尤盛,之前我們有簡略的提到,對於菩薩生起惡念,所造作的惡業是相當嚴重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如果對於菩薩,我們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極為清淨的信心,「其信心果」,透由這樣的信念所產生的善果,「較前所說惡果尤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善惡的本質來作解釋。提到了善跟惡,以善惡的本質而言,「善」它的力量是比較強大的,「惡」它的力量相較於善是比較微弱的。為什麼善惡的力量會有如此的差異呢?因為造作善業的心是不顛倒的心,不顛倒的心它的根本是堅固的;相較於善業,造作惡業的心是顛倒的、是錯誤的,所以它的根源是不堅固、不穩定的。所以透由兩種心念所造作的業,它的本質而言,善業是比惡業還要來得強大的。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其信心果較前所說惡果尤盛」。因生淨信幾許剎那,便能感得殊勝妙果,其劫更勝前者無量,此為《能入定不定契印經》中所說。
癸三、故應禮敬皈依
偈頌:佛子縱遭大危難,亦不生惡反增善。
正文,諸大佛子縱遭重大危難,乃至命危,亦不生起損惱他人、令他受苦之心──瞋等惡念,反令善業自然增長。生起菩提心的佛子──也就是菩薩,縱使自身遭遇重大的危難,乃至會有生命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會生起想要損惱他人,令他受苦的心──也就是瞋等惡念。「反令善業自然增長」,不僅不會去傷害他人,反而會讓自己的善業不斷的增長。比方說當有人藉由身語的行為傷害菩薩的同時,這時菩薩不僅不會對於傷害他的有情心生瞋恚,反而會對他心生安忍,並且對於這樣的有情,特別的生起慈悲,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談到「反令善業自然增長」。
釋論解釋「逢難不生」,謂諸菩薩相續不生瞋等而念:「我住於此無有大義。」在《入行論》的一本釋論當中,解釋「逢難不生」,也就是「佛子縱遭大危難」這兩句話的時候,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釋的呢?「謂諸菩薩相續不生瞋等而念」,是指菩薩他在內心當中並不會生起瞋心而想到:「我住於此無有大義。」比方說我們大部分的人,如果看到面前有我們的敵人,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要逃避,遠離這樣的對境;如果我們的面前,有容易讓我們生起貪念的對境,這時候我們也有可能會想要迴避。但是對於菩薩而言,當他看到敵人的當下,他的內心並不會生起瞋念,在他的內心當中,他也不會覺得我應該要逃避這樣的對境。反而是他對於這樣的有情在看到的當下,內心會生起歡喜,覺得這樣的對境,是他修學菩薩行當中安忍最主要的一個對境。所以提到「我住於此無有大義」,他並不會認為自己安住在現前的狀態下,不會有任何的利益。簡單的來說,意謂菩薩乃至命危,亦不造惡,反令善增。
下一個偈頌:何人生此勝心寶,我於彼身敬頂禮;縱遭傷害反令樂,我今皈依彼樂源!前面的這兩句話,菩提心是如此的珍貴,在這個世間上有誰能夠生起如此勝妙的發心?「我於彼身敬頂禮」,我寂天論師,對於這樣的人我打從內心底,以身語意三門來作頂禮。「縱遭傷害反令樂,我今皈依彼樂源!」縱使菩薩遭到他人的損害,菩薩不僅不會對傷害他的有情心生瞋恚,反而會想盡辦法讓這位有情獲得究竟的安樂。所以對於造惡的有情而言,雖然他當下造作的是傷害菩薩的惡業,會感得惡果,但是以究竟長遠的角度來說,由於他傷害的對象是菩薩的緣故,藉由這樣的因緣,最後他是能夠得到菩薩的幫助。
正文當中,是故,何人心生此勝心寶,於彼之身,我以三門恭敬頂禮,此於«忍辱品»中將說。所以什麼樣的人,他的內心中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寶?對於這樣的人,寂天他以三門恭敬的頂禮,「菩薩是如何修學忍辱的道理」,將在之後«忍辱品»當中會作仔細的介紹。在這個地方,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來探討菩薩是如何的修學忍辱。當菩薩看到傷害他的有情眾,在他面前出現的時候,這時候他的內心會現起我修學忍辱的時刻到了,並且這樣的對境──也就是我的敵人,他是我修學忍辱最珍貴的對境。所以內心當中,他並不會對敵人心生排斥,反而會生起歡喜,因為他認為這是他修學忍辱最好的時刻。
又如《慈力王本生傳》中,五藥叉雖飲其身血,然終置彼等於聖者果位;如是菩薩縱遭傷害,非僅不作報復,反令生樂,我今皈依彼樂泉源!在這個地方有提到(慈力王本生傳),而在此我們簡單的講一下這個公案。這個公案當中的主角──也就是慈力王,他跟導師釋迦世尊是同一個心相續,也就是世尊在還未成就佛果之前,有一世他投生為慈力王,而這時他已經是一位登地的菩薩。從「慈力王」他本身的名稱,我們就知道這個國王是具備有慈心,他不僅對待周邊的有情能夠生起慈心,透由慈力王觀修慈心的力量以及加持力,在慈力王的這個國度裡面,在他的國家當中,有情彼此之間是不會互相傷害的,這是慈力王他的一種功德。所以這個國度境內的人民也好、動物也好,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當中都感到相當的自在。所以當其他的國王,看到了這樣的情形,他們的內心都感到相當的嫉妒,所以他們串通好,希望能夠藉由某一種的方式,看是否能夠傷害慈力王。
所以周邊的國王們,他們串通之後,透由神變的方式,變成了五個藥叉,而這五藥叉平常是喝血、吃肉來過活。他們就前往慈力王的國土,並且在前往的路上,他們發現在慈力王的國土當中,所有的動物都是放到外面去的。所以他們就問當地的人說:如果把動物放到外面的話,難道不會受到其他的動物的傷害,或者是會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嗎?這時他們國土的人民就說:我們的國家裡面,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我們的國王──慈力王他本身具有相當的慈心,所以藉由他的加持能夠讓我們整個國土都感到相當的安詳,所以不要說是畜生,人跟人之間也都不會彼此的傷害。這時候五薬叉聽到當地的居民如此的回答,他們都感到相當的訝異。
而當他們來到慈力王的面前時,這時候慈力王就問他們說:你們想要什麼?這時五位藥叉就回答慈力王說,其他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因為我們是靠著喝血、吃肉過活的。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夠布施我們血肉。這時慈力王聽到他們的要求,不經懷疑,毅然決然的想要布施自己的血肉給這五位藥叉。當準備要布施的同時,周邊的大臣們都感到相當的緊張,並且勸請慈力王希望他不要這麼做。
他們勸請慈力王說:如果您布施您的身血給這五位藥叉的話,我們將失去一個最主要的依怙,所以您並不一定要這麼做。但慈力王回答說,如果我不將我自己的身血布施給他們,而要去傷害其他有情,將其他有情的身血布施給這五位藥叉的話,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所以當下他就將他的兩隻手、兩隻腳,以及脖子這個部分的肉割開來,然後布施他自己的身體以及鮮血給這五位藥叉飲用。並且在他們飲用的當下,慈力王的內心當中就發了一個願,我今天藉由布施我的身血給你們五個人,讓你們在此獲得滿足。藉由這樣的一種行為,我能夠成就難行的菩薩行,所以你們對我而言是有絕對的幫助。也就是因為你們成就了我的菩薩行,讓我能夠更接近圓滿的佛果,所以將來在我成佛的時候,我發願藉由我宣說正法輪的力量,也能夠讓你們得到滿足,所以希望你們在當下透由聽聞我所宣說的佛法,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定解──也就是見到真諦,這樣就算是我報答你們的恩。因為你們當下的行為,讓我更接近佛果,所以這五位藥叉就是佛在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之後,初轉四諦法輪最主要的所化機,也就是五比丘。
而在五比丘當中,有一位比丘叫做阿耨憍陳如,這位比丘過去是一位國王,這位國王他的內心瞋念非常強,並且在當時導師釋迦世尊投生為一位修忍辱的行者。有一天國王身邊的這些隨從,都跑到世尊的跟前去聽聞佛法。這時候瞋念極重的這位國王,他的內心感到相當的不滿,為什麼我周邊都沒有半個人影,大家都跑去哪裡了?最後他發現周邊的人,都跑去聽聞世尊說法。所以他也來到世尊的面前,並且質問世尊說:你平常是修學什麼的?你憑什麼對我周邊的隨從說法?這時世尊就回答他說:我平時是修學忍辱的。
這時候這位國王就對世尊說:我倒想要看看你是否能夠修學忍辱?一邊說一邊將他手邊的刀抽了出來,並且在這位行者──也就是世尊的手上劃了一刀,並且問他說:你是否能夠修學忍辱?世尊回答說:我能忍。接下來,分別把他的左手、右手,左腳、右腳,一一的切了下來,並且依次的問他說:你是否還能夠修學忍辱?世尊在當下回答說:我還能忍!
世尊當時在內心中,不僅沒有生起一絲的瞋恚,並且他在內中如此的發願,他發願說:就如同現今你用手邊的利器──也就是這把鋒利的刀子,一一的藉由質問我種種的問題,而將我的手腳一一的砍下來。將來在我成就圓滿佛果之後,我也希望透由智慧的寶劍,並且在詢問你眾多的問題的當下,將你內心當中的無明一一的剷除,所以這就是之後的阿難憍陳如。佛在宣說四諦的時候,一一的詢問了五比丘,你們知不知道苦的本性?你們知不知道要如何的斷除集諦,而成就滅道的功德?佛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周邊傷害他的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