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18:4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18:12   編輯部  

(二十五之二)

寅二、防護失壞(分二)

卯一、防護身之學處不令失壞(分三)

辰一、不隨散亂而轉

辰二、斷無義行

辰三、於行動時觀察動機

卯二、防護心之學處不令失壞

辰一、不隨散亂而轉(132“)

偈頌:種種閒雜語、諸多賞心劇,趣彼諸境時,於彼應斷貪。

正文,不應言說種種談論王賊等之閒雜,在平時我們不應該言說無意義的話語,比方說:最近哪一個國家發動了戰爭,或者是王室的相關事情等閒雜話語,及觀看歌舞等諸多賞心這兩句最主要談到的是嘴巴不要說無意義的話語、眼睛不應該觀看不該看的東西;若有目的,或為順從他意而趣彼諸境時應於彼著。如果有特別的目的,或者是當他人在邀請我們,而為了不讓他人失望的時候,這時如果趣入我們之前所談到的這些對境時,「應於彼事斷除貪著」。

辰二、斷無義行

偈頌:無故挖土地、除草繪地等,憶佛制學處,畏罪立即捨。

正文,無故挖土除草繪地等時,縱非比丘,亦當憶佛制學處,雖然我們本身或許不是一位受戒的比丘,但是也不應該無緣無故的去挖土掘地,或者是除草、繪地,當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當下,也應該要憶念佛當初為諸比丘所制戒的目的,想到佛之所以要這樣制戒,應該是有它的原因,過,這時我們不應該放逸而行,立即捨棄彼等諸行。

辰三、於行動時觀察動機(分三)

巳一、略說

巳二、廣說

巳三、攝義

巳一、略說(133“)

偈頌:若時身欲動,或口欲出言,應先觀自心,堅毅如理行。

正文,若時縱使身欲,抑或口欲出言,亦應先觀自心,不隨罪過而轉,堅毅如理取捨。在平時我們的坐姿,應該要保持端正,這時如果你想要移動身體,或者是起身作其他的動作,或者是你想要說話,「應先觀察自心」,這時候必須要先觀察我們的心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我想要移動位置、為什麼我現在要說這些話,「不隨罪過而轉」,我們不應該被種種的罪過所控制,「堅毅如理而行取捨」,內心要生起非常堅固的這種意志力,如理的來作取捨。

巳二、廣說(分五)

午一、欲生煩惱之時應如何行

午二、掉舉等時應如何行

午三、欲得利敬等時應如何行

午四、思利他時(欲捨他時)應如何行

午五、欲生瞋恨怯弱等時應如何行

午一、欲生煩惱之時應如何行(134“)

對於這一點「廣說」分五:一、欲生煩惱之時應如何行,二、掉舉等時應如何行,三、欲得利敬等時應如何行,四、思利他時(欲捨他時)應如何行,這個地方之所以要加一個括號上去,最主要是它的內容提到了「欲捨他時」,而不是「思利他時」,這個部分等一下會介紹到,所以第四個科判,藏文的原文是描述「思利他時應如何行?」第五個科判、欲生瞋恨怯弱等時應如何行。首先第一個科判,「欲生煩惱之時應如何行」。

偈頌:若時欲生貪,或起瞋恨時,勿動莫發語,應如樹安住。

正文,若時欲生貪欲生起瞋恨,爾、口莫發語,如果我們為了追求一個樂受而起身動作,或者是因為我們的內心生氣,而想要有所反抗的時候,我們發現內心是處在貪以及瞋的狀態,「爾時身勿行動、口莫發語」,這時候我們的身體就不應該做下一個動作,嘴巴也不應該說話,持對治如樹安住

午二、掉舉等時應如何行

偈頌:掉舉或譏諷,驕傲或自大,或欲揭人過,狡詐或欺瞞,

或好樂自讚,或欲詆毀他,粗言諍鬥時,應如樹安住。

正文,掉舉謂心流散外境,所謂的「掉舉」,是被我們內心當中的貪念所控制,而使我們的心產生了散亂,而讓我們的心胡思亂想,所以提到「掉舉謂心流散外境」,以嬉笑侮辱譏諷,或者是用言語嘲笑他人,或恃功德自滿驕傲,或者是自己以為有功德而心生驕傲,仗年少等而自大,或者是仗著自己年輕,身強力壯而感到自大,或欲揭發他人過失,若懷狡詐心不知足、欲謀暴利,或者是想要揭發他人的過失,或者是在經商的時候想要謀取暴利,以諂誑欺瞞他人,或者是自己明明有過失,但是要假裝沒有過失而覆藏,談己德好樂自讚,這是我們平常最容易犯的一點,我們只要開口、閉口都是「讚自毀他」,歡喜讚揚自己的功德,然後批評別人,或欲舉過詆毀他人,或以粗言毀謗,或者是用非常惡劣的言詞來毀謗他人,或興訴訟諍鬥,爾時應令對治屹立不搖,如樹安住

午三、欲得利敬等時應如何行

偈頌:欲求利敬名,或欲得僕役,欲他承事時,應如樹安住。

如果我們的內心,想要追求的是世間的利養、恭敬、聲名,或者是希望他人來承事我們的時候,內心的欲望過度的強烈,此時我們必須要如樹安住。

對於這一點正文,財等養、敷座具等恭、美譽聲或欲得僕役,或欲他人按摩承事,爾執持對治,如樹安住

午四、思利他時(欲捨他時)應如何行

偈頌:欲棄捨他利,或欲圖自利,有心欲語時,應如樹安住。

正文,思維自他利時,若欲棄捨他利或欲圖自利有心欲發此,爾應如樹安住。當我們在內心中生起了想要棄捨他人,或者是唯圖自利的想法時,這時我們必須要觀察自心的現狀,而不要亂說話,「有心欲發此語」,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想要說類似的相關言語,「爾時彼應如樹安住」。

午五、欲生瞋恨怯弱等時應如何行

偈頌當中:不耐懈畏懼,厚顏無義語,或貪自方時,應如樹安住。

正文,不耐瞋恨及痛苦等,當我們的心中生起了瞋恨,或者是遭遇痛苦時,沒有辦法心生安忍;因不樂善之怠力,以致畏懼修善行等,或者是因為不樂於行善,而心生懈怠,畏懼修學種種善行;行為放蕩不羈、厚顏無恥,言說無關、無義,並且言說前後不相關,或者是無意義的話語,自方親友等心,爾時應以加行執持對治,如樹安住

巳三、攝義

偈頌:應觀此染污、樂行無義心,對治如勇士,當堅守此心。

正文,應觀此染污樂行無義,我們必須時時的觀察,具有煩惱並且喜歡造作無意義的事情的這顆心,並且在觀察之後,爾時以猶大力勇士對治力,堅守此心,這時我們必須要藉由如同大力勇士的對治力,來對抗心中的煩惱,堅固持守此心,莫令此心趣入惡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