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00:22:45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六之三 2006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六之三)

在此有說到了獲得禪定,依止寂靜處之後,最主要觀想的內容就是菩提心。所以在此說到要觀修菩提心,可是在這之前,因為有說要修學靜慮、要修學禪定的緣故,那專注一境的禪定要如何修學呢?禪定的所緣境有很多種,我們可以緣空性來修禪定;也可以緣世俗諦,就像內外種種的法門來修禪定,緣外在物質修禪定也是可以的;或者是緣有情自己的明點,或者是氣脈來修禪定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以金剛乘來講的話,最主要是緣本尊,或本尊瑜伽來修禪定。如果是以顯密共同的說法,可以緣世尊的像。我們可以這樣緣,大概是一個手臂的距離,有一尊世尊的像在我們眉間的前面,世尊像的高度差不多是一吋左右,放大光芒,而且非常有重量,內心要這樣去緣想。為什麼要觀放大光芒呢?因為觀放大光芒,比較不會昏沈,有這樣一個緣起。為什麼要感覺很有重量?是因為比較不會散亂,因為比較重就不容易動搖,比較穩定,可以作如此的觀想。在觀想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想到跟佛像無關的內涵,這時候要以「正知」來了解到,現在這個心有沒有在觀想佛像,還是在想佛像以外的東西,這個是以「正知」來讓我們了解的。當「正知」察覺之後,馬上用「正念」的繩子把心栓回來,再去想之前的所緣境。所以正知是非常的重要,否則的話,有時候外表看似打坐的樣子,可是已經過好幾個小時,卻是在想跟佛像無關的內涵,這是有可能的,所以正知是非常重要的。

心安住在這個境上之後,光是心能夠安住在境上並不稀奇,最主要是要看得很明顯,會有一種被境吸住的感覺,這是一定需要的。光是安住在境上不散亂的話,這不叫做真正的禪定,而是要有一種被吸住、很明顯的看到境的這種感覺。這時候也必須要以正知來觀察,也就是說雖然我的心緣在這個境上,它沒有散亂,可是心和境中間有沒有一種被吸住的感覺,這個要反覆以「正知」來觀察:我有沒有把境看得很清楚?如果你能夠安住在這境上,而且是明顯的、好像被境吸住,能夠持續很久的話,就代表禪定的功夫是往正確的方向在增進了。這以上最主要就是講到修禪的內涵。“

還有一種就是所緣空性來觀修奢摩他,這個就比較困難了。首先為了能夠抓到所緣境,透過緣起的正理,反覆觀察有無自性的道理。當內心產生定解,相信無有自性的時候,讓內心安住在無有自性上。首先先以智慧來觀察什麼叫做無有自性?當自己百分之百確定無有自性的時候,就不要再作觀察了,這時候馬上把無有自性的內涵當成所緣境,安住在這上面,專注在這上面,止修在這上面。所以有「由慧得止」或是「由止得慧」二種不同的說法,其中「由慧得止」是比較困難的,就是由空正見的智慧來獲得奢摩他的修行方法。所以首先要找到那個所緣境的時候,必須要有廣大的智慧資糧才有辦法。

還有一者就是所緣意識、唯明唯知的體性來作觀修,這個是很重要的。這種觀察是刻意的不去想過去所發生的一切,刻意的不讓自己計劃未來將會發生的一切,讓內心摒除過去的種種雜念、以及未來種種的計劃,刻意的去擋住它。一般我們的心識,不是緣之前所發生的,就是緣之後將會發生的,而產生種種計劃或者是想法。所以當我們刻意遮擋這兩種想法之後,會有一種空朗朗的感覺,或是空洞洞的感覺,這時候就要持續這種的感覺了,繼續的持續這種感覺,慢慢、慢慢的,突然間會有一種唯明唯知的體性,會有那一種的感覺產生出來,那時候就要把這種唯明唯知的體性抓住,這就是緣心識為所緣境而修禪的方式了。

一般我們所謂的「意識」都是這樣子的,先看到「境」才呈現「識」的,所以是由境的相出現之後,才有意識跑出來。可是這一種的意識,大部分都是緣過去和未來的,所以當我們以瑜伽力刻意的,像亳無作意一樣,讓自己不去作意過去,也不去作意未來的時候,就是那種空朗朗的感覺。那時候就不是緣境而產生的識了,而是識的本質,唯明唯知的體性呈現出來。再緣這個所緣境,去觀修奢摩他或者是毗婆舍那,這個就是緣意識奢摩他的觀修方法。“

平常我們也可以作這種禪定的觀修方式,就是透過數息的禪修方式。也就是吐氣、吸氣這樣為一輪,吐氣、吸氣第二輪,再吐氣、吸氣第三輪,讓內心一直緣第一輪的吐氣吸氣,第二輪的吐氣吸氣,就是緣那個運作,「吐」和「吸」之間運作的感覺,緣大概二十輪,這樣的數息方式也是很好的。因為這一種的數息,能夠很明顯的讓內心不往外散亂,收攝的感覺會比較直接的。而且比起那種比較細微的所緣境,這種數息因為跟身體有直接的作用,所以就比較容易抓到所緣境在哪裡,所以內心跟境的感覺會比較近。如果能夠這樣串習的話,我覺得也很不錯,因為有時候我們要去思考佛法內義的時候,先要讓內心靜下來,否則因為之前做一些事情,會覺得靜不下來,看經典就沒什麼力量了。所以首先先讓自己緣數息,吐氣再吸氣,等到內心靜下來之後,再來閱讀經典,或者思考經典的內涵,是絕對有幫助的。至於這種數息的觀修法門,泰國還有緬甸等地,這種「四正念」的修法,確實是有它的不共之處,非常的殊勝。“

當然在修禪的時候,不只所緣境跟上述種種的內容以外,同樣的,身體的坐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同經典裡面有說到,必須具有像如同大日如來般的七種功德的坐姿。是哪七種的功德呢?以「足部」而言,如果能夠全盤最好,如果不能的話就半盤,或者像一般打坐的方式,不一定要全盤或半盤,那當然最好的就是金剛跏趺坐姿了。「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個姆指交結,中間呈現三角形的樣子,這是手(這是第二)。第三個是「手臂」,就是手臂不要黏著自己身體的側邊,應該有一個弧度的感覺。第四個是「腰」,腰就是要挺直。第五就是「牙齒」,還有嘴唇以及舌頭之間的運作,也就是牙齒和嘴唇要讓它自然一點,舌頭的舌尖要頂住舌顎上面,就是牙齒的後面頂上去。第五個「頭部」,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剛剛好。第六個是「眼睛」,眼睛就是要看下面,當然在有一些觀修裡面有說到,直接用平視來進行觀修,可是一般以共同的修法是看下面;但是也不要刻意的全部閉上眼睛,也不要刻意的把眼睛張得很大,剛剛好這樣子。第七個就是「肩膀」,肩膀要讓它平坦自然一點。一般來講的話,七種功德是這七個,如果再加上「數息」的話,就是八功德了,數息的方法就像剛剛所說的。後來又說到禪定時候的坐墊,後面的坐墊要高一點,前面坐墊低一點,中間的高度大概是差四個手指頭的距離,後面的墊子應該比前面的大約高四個手指頭。

打坐的最好時間是早上。如果是出家人,就是過午不食了,如果是在家人晚餐要吃少一點,這樣白天一醒來的時候,頭腦會清楚一點。晚上不要跑去跳舞,隔天就會更清楚了。有一次,我在德國首都柏林,住在一個飯店,飯店的窗戶直接看過去就是一家夜總會。那一天我差不多在七、八點的時候就睡覺了,夜總會也在這時候開店,於是大家就在裡面跳舞。跳舞的時候燈光四射,又是紅色、又是白色、又是藍色的燈,問題是那聲音實在是太大聲了,那個音響的聲音很大聲,「震、震、震」的這種聲音。之後我醒來,往下一看,還是「震、震、震」的聲音,我差不多三、四點醒來的時候,再往下一看,還在「震、震、震」的聲音,直到清晨的時候,他們才各自回去了,這個真是不分晝夜來修行。聽說現在在上海還有北京等地,也有很多這種夜總會。同樣的哈薩也有。“

如果按照上述的這種方法,如果謹慎的行持,遵守這樣去修行的話,最快的話,幾乎六到七個月中間,就可以獲得奢摩他了(可是真的很困難!)平常在藏傳佛法的修行裡面,我們不會刻意的只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而是透過密乘瑜伽的修法,來隨順成辦奢摩他還有毗婆舍那。成辦了奢摩他之後,就要修學菩提心自他相換的內容。

90、首當勤觀修,自他本平等;避苦求樂同,護他如護己。

91、手足肢雖眾,護如身則同;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

9091句,我們之前有說到,修學菩提心之前要修學大悲心,修學大悲心之前必須要修學悅意眾生的慈心。為了生起悅意眾生的慈心有二種方法:第一個就是透過七因果的方式,第二個就是透過自他相換的方式,在此最主要是說到自他相換的方法。也就是說如同自己想要離苦得樂般的,每一個有情生命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因此沒有理由對自方貪、對他們瞋。

而且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同等的,為什麼呢?因為仔細這樣去想的話,為什麼要為自己的離苦得樂負責?為什麼要讓自己快樂?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為什麼覺得自己那麼重要?仔細這樣去想的話,其實沒有道理啊!唯一的原因就是離苦得樂。如果只是因為離苦得樂,所以值得自己為自己努力,自己為自己付出,自己覺得很重要的話,同樣的也發生在一切有情身上啊!因此你也要為一切有情眾生的離苦得樂而努力,這是第一個理由。可是唯一的差別是什麼呢?「我」永遠是一個的,「他」永遠是無數的,所以我和他、自和他之間比較之後,哪一個重要呢?是他比較重要了,因為他是無數,而我永遠是一個人。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以個人的利害關係來講的話,跟他人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當中,一定會依賴著他緣而影響自己的快樂或痛苦,所以自己的痛苦和快樂的感受,跟他人是有直接或者極端密切關係的,這是不可否認的。

最主要是第四個理由了,也就是說,如果一直想自己,看重自己或只在乎自己的話,會帶來好處嗎?如果重視別人,又有什麼好處呢?透過這種利害關係來作比較、觀察。觀察後可以發現到,一切的罪惡幾乎就是因為太重視自己──愛我執所產生的。相反的,一切的功德,無論是輪迴時增上生的功德,或者是在修菩薩道的種種功德,甚至於成佛的圓滿功德,都是因為愛他人、在乎他人,由這種愛他心所產生的。因此把自己看淡一點,把他人看重一點,於是而悅意一切有情眾生,是以這種的修學方法來修學悅意慈心的,這是自他相換的修行方式。於是就說了一個比喻,如同第91句,手足肢雖眾,護如身則同;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

92、雖吾所受苦,不傷他人身,此苦亦當除,執我難忍故。

93、如是他諸苦,雖不臨吾身,彼苦仍應除,執我難忍故。

9293句,我們乍看之下會覺得,自己和他人沒有直接的聯繫,所以會覺得各管各的,只要自己快樂就好,別人怎麼樣不需要在乎,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生死,會有這種想法。其實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乍看之下,雖然他人的感受不會直接影響自己,可是間接的絕對跟我們有密切的關係。就像之前所說的,無論我們是輪迴的時候,或者是修道的時候,或者是成就果位,一切種種的快樂,幾乎都是來自於他人而獲得的,所以有間接的利害關係,或者是間接的影響作用。如果你所謂的利害關係,一定要透過直接的途徑,才叫做真正的利害關係的話,那就很矛盾了,怎麼說呢?

94、我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我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

94句,我們為了能夠解決將來的痛苦,現在就會做一些預防的動作。可是將來的痛苦又不會直接影響到現在的你,為什麼現在的你要預防將來的痛苦呢?因為你所謂利害的關係,是要以直接的途徑才能夠定義的啊!這不是有所違背,有所矛盾了嗎?

95、自與他雙方,求樂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獨樂?

無論是任何一者的痛苦,我都必須要幫他拿掉、幫他淨除,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而且想要離苦得樂的理由,是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的,每一個生命體都有的,這跟我一樣的。就像我為什麼要為自己的快樂、為自己的痛苦而負責任呢?因為我有一個離苦得樂的想法。同樣的,他人的身上也是如此,為什麼你不為他人的離苦得樂而負責呢?有什麼樣的理由,你只執取自己的快樂,不去為別人的快樂而著想呢?請問這是什麼理由呢?

96、自與他雙方,惡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護?

96句,自己的痛苦是由自己來承擔的,他人的痛苦由他人去承擔,所以我不需要承擔他人的痛苦,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自己和他人,同樣的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和離苦得樂的權力。

97、謂彼不傷吾,故不護他苦;後苦不害今,何故汝防護?

97句,我們會認為別人的感受跟我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他的感受是屬於他的部分,我的感受是屬於我的部分,如果你有這種想法的話,現在的你就用不著為將來的痛苦而作預防了,因為現在的你和將來的你是分開的。

98、若謂當受苦;此誠邪思惟!亡者他體故,生者亦復然。

98句,雖然現在的你和將來的你是分開的,可是實際上也是同樣的那個你啊!所以現在的你,有責任為了將來的你而負責任,可是你不需要為他人負責任,於是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覺得,現在的你和將來的你是同一個人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常執」,這是顛倒執著,因為現在的你、不是將來的你。我們所謂的「我」可以分很多種,前世的我,或者是動物時候的我,人時候的我,這個「我」都是分開的,怎麼可以說是同一個呢?如果你認為動物時的我,人時候的我,或者後世的我,都是同一個的話,那是錯誤的,那是一種顛倒執,那是一種常執。

99、若謂自身苦,應由自防護;足苦非手苦,何故手護足?

99句,問方之前有這樣的提問,所以現在答方就回答說:如果你認為一切的利害關係,都要透過直接的途徑來作定義的話,請問腳痛的時候,可不可以用手幫忙腳去除腳的病痛呢?可以啊!但是手、腳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啊!如果按照你所說的,他人痛苦我不需要去承擔的話,那腳的痛苦用腳來承擔就好了,手幹嘛要幫腳呢?如果是人,腳如果發生問題或者什麼等等的話,可以用手去幫忙腳,或按摩什麼等等,可是當手出了問題,腳好像沒有辦法幫手,除非是猴子才有辦法。所以所謂利害的關係,或者是影響這種東西,並不是一定要透過直接的途徑來作定義的,如果有間接的利害關係,這也是一種利害關係。

100、若謂此非理,執我故如此;執自他非理,唯當極力斷。

100句,我們仔細這樣去想可以知道說,你認為現在的你和將來的你是同一個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是一種顛倒執著。我們現在已經獲得暇滿人身,具有這個智慧的話,就不應該去相信與理違背的內涵,就不應該持有這種常執。而且你不能以常執為藉口,來堅定自己的愛我執。“

101、心續與身聚,假名如軍鬘;本無受苦者,誰復除彼苦?

101句,我們發生痛苦的時候,會產生很真實的感覺,「我」是很真實的,「我的痛苦」是很真實的,因此要解決真實的痛苦。這一種真實的內涵,實際上是完全不存在的,所以在論文裡面有說到了,一切都是它的續流安立而有的一個假像。就像支分和聚支者,也是互相依賴而有的,同樣的,「我」也是依賴、完全的觀待而有的,並不是像你想像的,當「我」痛苦的時候,「我」是那麼的真實,並不是如此,這些都是依賴而有的假相而已。既然這些都是依賴的假相,我們所不想要的或者所排斥的痛苦,當然也是依賴而有的幻相而已,並不是真實而有的。因此透過了唯名的我,以唯名的離苦得樂的想法,來淨除唯名的痛苦的話,為什麼我們不能解決唯名的痛苦呢?這也是可以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在唯名的幻相當中而產生的作用。

102、既無受苦者,諸苦無差別。是苦即當除,何需強區分?

102句,誰具有這個痛苦呢?沒有啊!這一切都是無有真實的,都是幻相,只是在一個唯名的假相當中具有這個痛苦的。所以以勝義諦來講的話,沒有人具有這種的痛苦,如果是以名言諦或者是世俗諦來講的話,因為我離苦得樂的理由,讓我自己離苦得樂的話,同樣的,他人也是離苦得樂的緣故,我必須要幫助他人離苦得樂,因為以名言上的理由是同樣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唯名而有的。

103、不應有此諍:何需除他苦?欲除悉應除,否則自他如。

103句,如同要消除自己的痛苦般,同樣的,我們應該消除別人的痛苦。要不然,為什麼你不能消除別人痛苦的理由,這是找不到的。“

104、悲心引眾苦,何故強催生?若愍眾生苦,自苦云何增?

104句,自己和他人既然同樣的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也同樣的有離苦得樂的權利的話,為什麼我還要去想他人的痛苦呢?因為光是自己的痛苦我都受不了了,還去想別人的痛苦,那不是苦上加苦嗎?如果有這個問題的話,因為去想別人的痛苦,那時候會有一種憐愍的心,會有一種想要承擔他人的心,可是當我們去承擔別人痛苦的時候,自己也會跟著一起難過、悲哀,不是嗎?所以就覺得自己的痛苦都已經受不了了,還陪著別人一起痛苦,豈不是很冤枉嗎?所以不需要去學這麼麻煩的悲心。如果產生這樣一個問題的話,第104句就作此回答了。

「若愍眾生苦,自苦云何增?」我們刻意的去承受別人痛苦的時候,這是以自願的力量來承擔別人痛苦的,這個跟無奈的去接受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自己的痛苦隨著業力和煩惱,讓我們無奈的去接受,當我們自己無奈的接受的時候,就會覺得說,唉!又能怎麼辦!那時候內心的心力是很低沈的,而且會有一種封閉的感覺,而且會有一種無奈的感覺。在這一種的感覺下,所遭遇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而且是不想要的痛苦。可是悲心卻不同,悲心透過反覆的思惟,當他深深的感受到眾生的痛苦,必須要由我來承擔的時候,他內心的深處有一股非常堅定的信念,非常堅定的意念以及勇氣。具有這種的勇氣來承擔痛苦的時候,絕對不是無奈,而是自願,自己歡喜去接受的。雖然乍看之下會陪著眾生一起難過,會陪著眾生一起痛苦,可是實際上,一者來自於自力,一者來自於無奈,這是有差的。一個是自願的、一個卻是無奈的,可以以這種角度來作解釋。

也就是說「若愍眾生苦」,如果悲愍眾生的話,因為從內心的深處是來自於一種勇氣以及自願的緣故,所以「自苦云何增」,因為有這種的勇氣和心力之後,再大的痛苦也不會畏懼了,應該可以這樣解釋。否則的話,我們乍看之下會覺得自己已經夠苦了,還要幫別人承擔痛苦,怎麼可能呢?不是自找麻煩嗎!會有這種的問題產生,所以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的重要。

依由悲心讓自己自願的去承擔眾生的痛苦,這時候心力是非常堅定的,一旦心力堅定了,勇氣具足的時候,就不會畏懼、不會害怕了,再大的痛苦也願意去承擔,這時候內心是不會有痛苦的。但是無奈不一樣,唉!怎麼辦呢!好像內心是一種失望的情況,因為它來自於無奈,所以再大的痛苦他都沒有辦法去面對,因為是來自於無奈,所以我覺得這是絕對有差別的。因此透過了悲心,不只會給予非常堅定的勇氣以外,內心絕對是寂靜的。而且我們之前說到了,悲心修學的時候要以智慧為助伴,而且之前又說了,智慧能夠解決種種的痛苦,所以悲心生起的時候,不只是悲心本身具有驅逐痛苦的能力以外,悲心的朋友、它最好的伴侶──智慧,也具有驅逐痛苦的能力。

105、一苦若能除,眾多他人苦,為利自他故,慈者樂彼苦。

105句也說到了,「一苦若能除,眾多他人苦」,雖然乍看之下,生起悲愍心為他人一起分擔痛苦、一起難過,那時候內心有一種不歡喜的感覺,可是實際上這種不歡喜,能夠讓我們淨除眾多世所累積的業障,所以這個小小的痛苦,能夠代替之前很多業障的話,這是很值得的。就好比運動員,他們為了名譽,為了能夠拿到獎杯之類的,好像把生命豁出去的去練習,不是嗎?所以世間人都會覺得說,為了能夠獲得很大的利益,再多的痛苦都值得去承受、去承擔的話,更何況是為了更有利益的事情,這種小小的痛苦又算什麼呢?所以一苦能除眾多的痛苦,可以以這種角度來作解釋。

或者是因為生起悲愍心的緣故,所以想要去承擔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想要去解決他人的痛苦,因此漸漸的讓自己獲得道諦的功德,而真正的使他人斷除了煩惱,所以一苦能除眾多的痛苦,也可以以這種角度來作解釋。

106、妙花月雖知,國王有害意,然為盡眾苦,不惜殉自命。

107、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惡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

108、有情若解脫,心喜如大海;此喜寧不足?云何唯自度?

所以就唸到了106108句。法王就說:這真的非常有力量,當我們生起悲愍心的時候,尤其是如同「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的這種發願力,能夠從心深處發起的話,再看小乘別解脫的出離心,那種的心力實在是太微弱了。今天的部分到此為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