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2:44:01
寂天菩薩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第37講)(下冊)

寂天菩薩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三十七)2013年5月15日上午(大悲精舍)

印度的大成就者龍樹論師,在《六十正理論》當中有提到:「願善令眾生,圓滿福智糧,從二資糧生,善妙二果位。」在還未介紹這個偈頌之前,噶當派的傳承祖師們一再的強調「前後二要事」,也就是在行善之前以及行善之後,有兩件是非常重要的,這兩件事分別是「行善前的動機」以及「行善後的迴向」。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動機來行善呢?如果以三士道而言,從下士道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斷除的是對於今生的安樂所生的貪著;以中士道的角度而言,我們要避免的是一再的想去追求輪迴的盛事;而以上士道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斷除的是自利作意的這種心態。所以還未行善之前動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行善之後我們也要記得迴向,在行善之後迴向對我們來說也非常的重要。

「願善令眾生,圓滿福智糧」,在這個偈頌裡面有提到「根、道、果」這三個部分。以字面上來說,最主要是提到了「道」以及「果」,所謂的「道」是必須要累積圓滿的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透由福、智的二種資糧,能夠成辦圓滿的色身以及法身。而間接的提到,如果我們想要圓滿福、智二種資糧的話,必須要了解二諦的內涵。所謂的「二諦」是指世俗諦以及勝義諦。如果我們不了解「勝義諦」的道理,我們沒有辦法圓滿智慧資糧;如果我們不了解「世俗諦」的內涵,我們認為一切的法是不存在的,或者它的形成不需要觀待緣起的話,這時就表示我們不了解世俗諦的內涵,不了解「世俗諦」我們就沒有辦法圓滿福德資糧。所以在這個偈頌裡最主要是要告訴我們,必須要通達二諦,並且進一步的累積福慧的資糧,而成辦佛的色法以及法身。

接下來請看到《入菩薩行論釋》

第十品  迴向

庚四、由迴向支說明修學為利他而施捨身財善根之布施理(分二)

辛一、釋品文(分三)

壬一、迴向一切眾生入菩薩行作為總示 

壬二、廣說迴向 

壬三、隨念深恩而行禮敬  

辛二、品名

壬一、迴向一切眾生入菩薩行作為總示  (229)

偈頌:1、造此入行論,所得一切善,願一切眾生,悉入菩薩行。

  釋文,此《入行論》,將諸經典所詮義理,攝於有情成佛之道、果中,詳細開示圓滿修持三士道次第法;我造此所得一切善業,及由講聞此論、思維其義所集眾善,惟願一切眾生悉入菩薩,如理修持。由於〈第十品〉的釋文,它的文字並不難解釋,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不作特別的說明。

《海慧請問經》云:「猶如滴水入大海,海未乾前彼不盡;如是迴向菩提善,證菩提前亦無盡。」如果我們在行善之後,能夠將所累積的善「迴向」圓滿菩提的話,這時我們所累積的善,如果不被瞋所摧滅,它是永遠不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我們所造的善業,沒有迴向至無上的菩提,縱使業它會增長廣大,它增長的是百倍、千倍,甚至萬倍,但再怎麼多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我們必須將所造的善業,迴向至無上菩提。這一點就像是芭蕉樹在結果之後,芭蕉樹會慢慢的乾枯;而芒果樹它在結果之後,它並不會因此乾枯,所以在這裡也提到了相同的道理,「猶如滴水入大海,海未乾前彼不盡;如是迴向菩提善,證菩提前亦無盡。」

又如前說,迴向能令將感小果之善感生大果,亦能令未迴向而將盡者增長、永無窮盡。思利益已,縱行小善,亦應為利一切有情,精勤迴向無上菩提。如《般若經》云:「一切善根,除一切種智外,不應迴向聲聞及獨覺地。」又迴向時,應如〈第九品〉中所說,以證三輪無諦實慧攝持而行。

「迴向」、「發願」雖無極大差別,然於所欲求果生希求欲即是發願,欲將因位諸善轉成某果之因則為迴向。在最後一段裡有提到「迴向」跟「發願」的差別,這兩者它的差別並不大,但如果要詳細區分的話,所謂的「發願」它並不用在行善之後,將所累積的善業,希望透由發願的動作將它轉成某一種善果的因,並不需要!而所謂的「迴向」,是指我們在行善之後,能夠將所造的善業「迴向」到我們想要迴向的希願處。所以「迴向」跟「發願」這兩者的差別,雖然都是對所追求的果位生起希求,但是「發願」它並不一定要在行善之後來作;但是「迴向」它必須在行善之後,將所累積的善業「迴向」到自己所追求的希願處。

壬二、廣說迴向(分三)

癸一、迴向利他(分二)

子一、迴向為利世人(分四)

丑一、迴向息滅病者等苦(分二)

寅一、迴向令得暫時安樂 

寅二、迴向令得究竟安樂  

丑二、迴向息滅惡趣之苦 

丑三、迴向善趣  

丑四、總攝迴向一切有情

子二、迴向為利出世間人 

癸二、迴向自利  

癸三、迴向安樂之源聖教廣弘 

   第二個科判「廣說迴向」分三:一「迴向利他」,二「迴向自利」,  三「迴向安樂之源聖教廣弘」 。平時我們在迴向的時候,最主要迴向的對象是「眾生」以及「聖教」,我們希望眾生能夠獲得安樂,我們希望聖教能夠常住世間。所以「眾生」的方面分為利他以及自利,而第三個科判是提到了「迴向安樂之源聖教廣弘 」。首先第一個科判「迴向利他」分二:一「迴向為利世人」,二「迴向為利出世間人」。 在這兩個科判當中「世人」指的是凡夫,而「出世間人」指的是聖者。首先第一個科判「迴向為利世人」分四:一「迴向息滅病者等苦」,二「迴向息滅惡趣之苦」 ,三「迴向善趣」,四「總攝迴向一切有情」。首先第一個科判「迴向息滅病者等苦」分二。在第一個科判裡最主要迴向的對象是「迴向病者」。提到「病者」,除了病的大小之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病,而且生病的當下感受非常直接,而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病」也是我們修學佛道上主要的障礙之一。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迴向令得暫時安樂」 ,二「迴向令得究竟安樂」  。

寅一、迴向令得暫時安樂 

偈頌:2、周遍諸方所,身心病苦者,願彼因吾福,獲得喜樂海!

提到「病者」,在三界當中色界、無色界的有情並不會生病,所以在這裡提到的「病者」,最主要是提到欲界的「人」以及「畜生」。

釋文,周遍諸方所中,所有身心折磨之患病者,惟願彼因吾所有安樂之,脫離病痛,身心獲得盈滿喜樂,猶如大海!

寅二、迴向令得究竟安樂

偈頌:3、願盡輪迴前,彼終不失樂!眾生恆不斷,獲得無上樂!

在輪迴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快樂,因為「時間」以及「因緣」的關係,它很容易轉變為另外一種痛苦,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釋文,惟願盡輪迴前等眾生所求安樂終不退!並願眾生終能不斷獲得無上。此四句之首句,雖有譯作「願證佛果前」,然義相同。在偈頌當中的第一句話「願盡輪迴前」,有譯師會將它譯為「願證佛果前」。所以一者,是在還未跳脫生死輪迴之前,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夠獲得安樂、永不退失;而另外一種解釋方式,是在眾生還未獲得圓滿佛果之前,所獲得的安樂終不退失,但它的意思是相同的。

丑二、迴向息滅惡趣之苦(分三)

寅一、迴向息滅地獄之苦(分二)

卯一、迴向迅速息滅痛苦(分三)

辰一、迴向息滅總苦 

辰二、迴向息滅寒地獄苦

辰三、迴向息滅熱地獄苦  

卯二、迴向依他力而滅苦 

寅二、迴向息滅畜生之苦

寅三、迴向息滅餓鬼之苦 

辰一、迴向息滅總苦 

偈頌:4、願盡世間界,所有諸地獄,彼中眾有情,悉獲極樂喜!

  釋文,願盡虛空世間界中,所有寒、熱等諸地獄彼中有情眾所受地獄之苦皆能息滅,悉獲極樂剎土妙樂,心生歡!在〈第十品〉《迴向品》中,寂天論師藉由不同的方式來迴向,而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來迴向。

辰二、迴向息滅寒地獄苦

偈頌:5、寒苦願得暖;

  釋文,於寒皰等八寒地獄,在寒冷地獄當中,沒有日光,冷風吹襲,痛苦難以想像,而在寒冷地獄當中的眾生,正為冷所惱者,願得令生安樂。

辰三、迴向息滅熱地獄苦(分四)

巳一、迴向因由菩薩二資糧雲所出雨水息苦

巳二、迴向息滅近邊地獄之苦 

巳三、迴向息滅大有情地獄之苦

巳四、迴向息滅近邊地獄餘苦  

巳一、迴向因由菩薩二資糧雲所出雨水息苦

偈頌:願從菩薩雲,降下無邊雨,清涼炙熱苦!

  釋文,願從菩薩所集二種資糧大悲中,降下無邊,令為炙熱眾生獲得清涼

巳二、迴向息滅近邊地獄之苦

「近邊地獄」是在「炎熱地獄」的四周,每一層炎熱地獄的四周都各有四種近邊地獄,所以一層炎熱地獄的周圍會有十六種近邊地獄。

偈頌:6、願彼劍葉林,悉成美樂園!願鐵刺林處,咸長如意樹!

7、願有鷗鵝及野雁,發妙音聲為莊嚴!

願諸地獄成樂園,內有飄香蓮花池!

  釋文,炎熱地獄近邊有劍葉林願彼所有地獄有情,悉成處於帝釋天美樂園中!鐵刺林中,樹上鐵刺倒垂十六指長;「鐵刺林」是非常茂密的森林,但是這座森林當中的樹,跟一般的樹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樹上長滿了鐵刺。而在樹的頂端,我們會聽到親人發出的聲音,所以會想往樹上爬,在往上爬的時候鐵刺是往下垂的,所以這時我們必須要忍受極難忍受的痛苦,而爬上了樹頂。但是爬上了樹頂之後,我們卻見不到我們的親人,而會再一次的聽到親人在樹下呼喊著我們,而這時當我們往下爬的時候,鐵刺它是往上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再次的忍受相同的苦。這是因為我們對於親友的貪著,非常強烈而感得的果報。於彼處咸長滿願如意寶樹、天鵝及野雁出美妙音聲為莊嚴!願諸地獄成樂園,內有飄香蓮花池!

巳三、迴向息滅大有情地獄之苦

偈頌:8、願熱火炭成寶聚,燒鐵飾成水晶地!

眾合諸山皆化為,無量宮殿遍諸佛!

9、岩漿燒石兵器雨,從今願成散花雨!

手持兵器相砍殺,從今嬉戲互投花!

  釋文,願熱地獄熾然火炭成寶聚,燃燒鐵地亦嚴飾成水晶地眾合地獄羊頭山等互相擠壓、摧毀眾生;在眾合地獄當中有很多羊頭山、牛頭山等,會互相的擠壓、摧毀眾生,願彼諸山皆化為供養佛之無量宮殿諸佛遍滿其中!烈火岩漿燒石兵器雨從今願成散花!等活地獄等處,眾生手持兵器相砍殺;在等活地獄當中,眾生見到對方之後,會生起極強大的瞋念,「手持兵器相互砍殺」,而且在死後會再次的復活,而這個動作一天要持續上百次之多,亦願從今悉成嬉戲互投花

巳四、迴向息滅近邊地獄餘苦

在第二個科判裡我們是提到了,近邊地獄當中「劍葉林」以及「鐵刺林」的痛苦。而另外在近邊地獄裡也包含了「火炭坑」以及「無極河」,而這個科判裡是提到了,「無極河」的眾生所遭受的痛苦。

偈頌:10、陷溺似火無極河,肉盡骨色如白蓮;

願因吾善獲天身,與諸天女共悠游!

  釋文,無極河中烊銅沸騰,似火燃燒,眾生陷溺其中,身骨色如白蓮花;因吾善得圓滿天身,我們希望陷入無極河當中,正被烊銅所燃燒的眾生,透由自己所造的善,希望他們都能夠獲得圓滿的天身,與諸天女於浴池中悠游嬉戲!

卯二、迴向依他力而滅苦(分四)

辰一、願依金剛手之大力滅苦 

辰二、願依觀世音之大悲滅苦  

辰三、願依妙吉祥之神變滅苦 

辰四、願依其餘近侍佛子之力滅苦  

辰一、願依金剛手之大力滅苦(235) 

「迴向依他力而滅苦」,這個科判當中依他力,是指依著菩薩的大力而滅除眾生的痛苦。

偈頌:11、何故此中閻魔卒、凶猛隼鷹頻生懼?

心思誰有此妙力,能除黑暗令喜樂?

抬頭仰見虛空中,有金剛手威光赫,

惟願由此極喜力,遠離眾罪伴隨彼!

釋文,地獄有情驟然離苦,維:「何故此中傷害我之閻魔凶猛隼鷹頻生誰有此妙威德能除一切黑暗我身心喜樂?」抬頭仰望蒼天,見虛空中有金剛手威光,於是皈依彼怙主尊,惟願由此極喜力遠離往昔所集眾罪伴隨彼

辰二、願依觀世音之大悲滅苦  

偈頌:12、願見香水間花雨,飄降熄滅地獄炭,

心思何故忽得樂?有情獄眾見觀音

  釋文,又見香水間花雨飄降熄滅地獄有情獄眾生視之心思:「我等何故忽得而感滿足?」彼等親手持蓮花之觀世音

辰三、願依妙吉祥之神變滅苦 

偈頌:13、友伴棄畏速前來,五髻童子在吾前,

其威德力令離苦、心無畏引歡喜力,

光芒四射度眾生,心生悲愍如慈母,

能令吾等無畏者,誰願捨彼而離去?

  釋文,呼喚友伴:「來此!來此!拋地獄怖,迅速前來!頂上五髻文殊童子,光芒閃耀在吾前方,其威德力我等遠心無畏引歡喜力光芒四射度眾生心生悲愍如慈母能令吾等無畏者誰願捨彼而離去?」

偈頌:14、看百千天戴寶冠,禮拜供養足下蓮;

因大悲心潤雙眼,繽紛花雨從天降;

居住悅意樓閣中,成千天女齊讚詠,

惟願見此文殊已,有情獄眾共歡頌!

釋文,告諸友伴此妙相:「百千天神頭戴寶冠禮拜供養足下蓮因大悲心潤雙眼繽紛花雨從天居住悅意樓閣成千天女齊讚詠。」惟願見此文殊來安慰有情獄眾歡頌!

辰四、願依其餘近侍佛子之力滅苦 

在前面三個科判,是提到了代表「悲、智、力」的三位菩薩,分別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以及金剛手菩薩。而在第四個科判是提到其他的菩薩。

偈頌:15、願吾善令地獄眾,見普賢等諸菩薩,

無障雲降芬芳雨,安樂清涼生歡喜!

  釋文,根,諸有情地獄眾生,悉普賢慈氏地藏王虛空藏具大願力諸菩薩眾,從彼無障降安樂清涼芬芳,令其由衷歡喜

寅二、迴向息滅畜生之苦

偈頌:16、願畜生遠離,彼此吞食畏!

  釋文,依自、他之所有善力,惟願畜生遠離彼此相互吞食之怖等!

寅三、迴向息滅餓鬼之苦(238)

偈頌:  願餓鬼得樂,如北俱盧人!

17、願從觀音手,降下甘露乳,令餓鬼飽足,沐浴恆清涼!

  釋文,惟願餓鬼,衣、食、資財隨意而生,猶如北俱盧洲之人!北俱盧洲的人,他們想要的一切都能隨意而生,就連農作物都不需要經過耕種,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是發願,希望餓鬼他像北俱盧洲的人一樣,內心想追求的一切妙果都能隨意而成。從聖者觀音手降下甘露乳流,令餓鬼飽足飲食,沐浴身體清涼

丑三、迴向善趣(分二)

寅一、迴向遠離痛苦(分四)

卯一、迴向無根不具及懷孕苦  

卯二、迴向無心憂惱及貧窮苦

卯三、迴向無病痛及怨憎會苦

卯四、迴向息除非人損害及旅途苦  

寅二、迴向成辦所求

卯一、迴向無根不具及懷孕苦   

偈頌:18、願盲見形色,聾者常聞聲!如摩耶夫人,孕婦產無礙!

  釋文,者目見形色聾者常聞聲!願摩耶夫人孕婦皆能無礙產!世尊的母親她生下世尊的時候,跟我們現在一般的孕婦,在產下孩子的方式並不相同,世尊是從摩耶夫人右手臂的下方誕生出來的。但是對於這一點,現今有很多人他們都提出質疑,甚至他們完全沒有辦法認同,他們覺得這是過去的人他們捏造出來的。

卯二、迴向無心憂惱及貧窮苦(239)

偈頌:19、願裸者獲衣,飢者得美食,渴者得淨水、甘甜美味飲!

釋文,無衣著而者獲裳,者得具色香味美食,口渴者得淨水及諸甘甜美味飲品!現今在地球上還是有很多貧苦的眾生,他們所遭遇的苦,就像在釋文當中所提到的是一樣,我們希望透由發願並且實際的去幫助這些有情。

偈頌:20、願貧得財富,苦者心生喜,絕望得安慰,堅定至圓滿!

  釋文,諸匱乏資具之窮者獲得財富,不得所求深感憂惱而困苦者心生,有些人在失去父母親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之後,內心會感到憂惱、不歡喜,希望這些人都能夠早日的遠離憂惱,心生歡喜,喪失富饒而絕望者亦得安慰,而有些人因為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想達到的目標,最終感到絕望、失落,甚至想要自殺,希望這樣的人都能夠得到他人的安慰,意志堅定,不為憂苦所惱,直至圓滿!

卯三、迴向無病痛及怨憎會苦

偈頌:21、願病纏身者,迅速脫病苦!亦願眾生疾,一切永不生!

22、願畏無所懼,縛者得解脫!弱者得大力,視友互饒益!

  釋文,依自、他之所有善力,病纏身者迅速脫病苦亦願眾生身心一切疾永不生起;願畏敵者無所,遭他束、無自主得解脫;權勢微、無能力得大力,有些人在世間上無權、無勢,也無能力,尤其畜生是被人所使喚的,希望這眾生都能夠獲得大力,相互視為親,並且彼此在相見的當下,都能夠將對方視為是自己的親友,起饒益心!(道寬比丘尼聞法筆記)

迴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