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04:35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4/28 12:04:03 喇嘛網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二十二之一)2012年3月31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必須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早當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發心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庚二、特以修習正念正知作為清淨守護諸善法之方便而說學戒之理(分二)
辛一、總論述(分三)
壬一、於發心已須修學學處之原因
壬二、顯示僅修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壬三、說明修學學處之次第
辛二、支分義
壬一、於發心已須修學學處之原因(107“)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第五品«護正知»。在«護正知»當中最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總論述」,第二個部分「支分義」。「總論述」當中分三:一「於發心已須修學學處之原因」,在發心之後,如果沒有實際的去修學學處,是沒有辦法成辦圓滿的佛果,所以在發心之後,必須如實的修學學處,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顯示僅修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如果要修學學處的話,單修學智慧或是方便是沒有辦法成佛的。以顯教的角度來說,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裡,必須方便攝持智慧,智慧攝持方便,一顆心它本身並不能夠同時的具備智慧以及方便的這兩種特色;以密教的角度而言,一顆心它同時能夠具備智慧以及方便,這是密法的不共特色。
而在這個地方以顯教的角度來說,比方菩薩在行布施的當下,智慧要攝持方便,方便要攝持智慧,這當中的「方便」是指以菩提心為主的方便分,「智慧」是指證得空性的智慧,在這兩顆心它的力量還保持的情況下,用這兩顆心的力量去攝持我們當下所行的菩薩行。為什麼需要具備智慧以及方便?因為成佛必須要累積福德以及智慧的資糧,藉由「方便分」能夠累積福德資糧,藉由「智慧分」能夠累積智慧資糧;而福德資糧是成辦「佛色身」的不共因,智慧資糧是成辦「佛法身」的不共因。所以以道次的角度而言,方便分是屬於「世俗」道次,而智慧分是屬於「勝義」的道次。
壬三、說明修學學處之次第
正文,受願心已,先修欲學學處之心,在受持願心之後,我們必須要先修學「想要修學菩薩學處」的這顆心。一般而言「菩薩行」相當的廣泛,但是眾多的菩薩行,能夠統攝在具有十八根本墮以及四十六惡作的菩薩戒當中。所以在受持願心之後,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菩薩戒的內涵,以及菩薩行應行的方式。所以提到「受願心已,先修欲學學處之心」,次應受持菩薩律儀,當我們了解了菩薩戒的戒條,更進一步的去受持菩薩戒,後當如理修學學處。若攝學處種類,雖然菩薩的學處相當的廣泛,但是以種類來攝持的話,就如同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當中所提到的,則如《經莊嚴論》所說,攝於「六度」當中,而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也藉由,由觀待增上生、觀待成辦二利、觀待圓滿成辦一切利他、觀待能攝一切大乘、以一切道或方便為主、觀待三學,將其數量定為六度。在《經莊嚴論》裡面,藉由不同的方式來成立,眾多的菩薩行是統攝在六度當中,並不需要六度以外的第七度。對於這個部分的內容,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解釋得相當清楚,並且在解釋完過後,都有引《經莊嚴論》的原文來作證成。
壬三、說明修學學處之次第(分五)
癸一、六度之因
癸二、體性
癸三、分類
癸四、名義
癸五、果報
癸一、六度之因(109“)
接下來,「此中分五」,提到了「六度」可以從五種不同的角度來介紹這六度:一、六度之因,二、體性,三、分類,四、名義,五、果報。首先第一個部分,「六度之因」。
正文,具有大乘殊勝種性,想要成辦六度,欲成辦六度的行者,必須要先成熟自相續的大乘種性。在大乘的種性成熟之後,依善知識為增上緣,依止大乘的善知識作為增上緣,緣於浩瀚大乘法藏,並且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研閱廣大的經藏。這當中的「法藏」所指的是《般若經》。並且必須具備,悲智所攝之菩提心。這顆菩提心,必須要具備有方便以及智慧的攝持。
癸二、體性
正文,布施之體性:善之捨思及由此所發起身、語諸業;首先提到的是布施的體性,也就是布施的本質。「善之捨思」,它的本質是善法,而「布施的內涵」是指想要捨棄、或者是施捨自己的物品給他人的一種思心所,所以提到「善之捨思」;並且以此作為動機,所發起的身、語諸業。在內心當中有想要布施的念頭,更進一步的,透由身體去布施、或者透由語去宣說正法,這都是屬於布施的內涵。
持戒:斷除傷害他人及其所依,以共的角度而言,持戒的內涵,是斷除自己本身藉由身語去「傷害他人及其所依」,或者是生起想要傷害他人的動機,所以不管是身、語、意任何一門,如果想要傷害他人,或是更進一步的付諸於行動的話,這都是必須要斷除的,這是以共的角度,也就是共大、小二乘的角度來解釋持戒;更進一步的,以大乘不共的角度來說,不僅要斷除傷害他人的身、語以及動機,更進一步也要斷除,僅為自利希求解脫之思所攝,必須要斷除這樣的想法。
接下來,忍辱:不為他害、痛苦所傷,心平氣和、於法極住信解;第一句話,「不為他害」,平常我們有可能被敵人所傷害,這時我們不要被他人的傷害而影響,應該要保持心平氣和,這個部分提到的是「耐怨害忍」;並且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身心都會遭遇種種的痛苦,這時我們也應該要修學安忍,而提到了「安受苦忍」。前面是提到了忍辱中的「耐怨害忍」以及「安受苦忍」這兩個部分,所以正文裡提到,「不為他害、痛苦所傷,心平氣和」。「於法極住信解」,這是提到了「思擇法忍」。
精進:為攝善法、利有情故,心生歡喜,在正文字面上並沒有提到擐甲精進,而是直接提到了為攝善法、饒益有情,在內心當中生起歡喜,及由此所發起三門動業;「動業」這兩個字最主要的意思是指「堪為修法」,也就是生起精進之後,藉由精進的力量能夠促使我們的身語「堪能修法」;在修學善法的過程中,不會感到害怕,而能夠生起勇悍歡喜的心,這是精進的特色。
靜慮:心能專一安住任一善所緣境;這是靜慮的定義,靜慮它的所緣是善所緣境,並且在安住的當下能夠一心專注。
最後,般若:緣勝義或世俗,於觀察事能善擇法。不管是緣著「勝義諦」或者是「世俗諦」,對於所觀察的對境,能夠善加思維的一顆心,稱為般若。
癸三、分類
正文,布施中有法施、財施、無畏施;持戒中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一點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對於受持菩薩戒的一位大乘行者,在三種的戒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斷惡行戒」,也就是這個地方所謂的律儀戒。
忍辱中有耐他所作傷害、安忍自身所受痛苦、堪忍思擇正法;第一點是提到了「耐怨害忍」,也就是對於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我們不要太在意,更不應該報復;第二個部分,「安忍自身所受痛苦」,對於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痛苦,應該視為莊嚴,而不應該視為是一種負擔;「堪忍思擇正法」,對於深細的法義,比方說業果或者是佛的功德,在思維這些法義的當下,內心不應該懷疑。不應該覺得:「不管是業果或者是佛功德,這些都是不可思議,難以想像的境界」,而在內心當中生起懷疑的這種心態,這是應該要避免的,所以提到「堪忍思擇正法」。
精進中有擐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在之前「體性」的這個部分,字面上看似沒有提到「擐甲精進」,但其實擐甲精進的內涵,是包含在「由此所發起三門動業」的這句話當中,這句話裡有包含擐甲精進的特色。除此之外,還有「攝善法精進」以及「饒益有情精進」。
靜慮中有於現世中能令身心安住於樂,這是提到了靜慮它的本質。如果能夠生起奢摩他,藉由奢摩他的力量,能夠淨化身心的不堪能,所以在修學善法的過程中,內心不會感到恐懼、慌張,而會生起歡喜;並且身心都是處在一種輕安的狀態下,就猶如木棉花絮,飄浮在天空中的這種感覺;並且能夠專一的安住在同樣的一個境界上;如果想要轉換所緣境,也能夠快速的轉換,這是靜慮的特色。現證功德,並且以靜慮作為基礎,能夠成辦外道以及內道所想要成辦的一切功德,所以它是內、外二道一切功德的所依處。如果想要成辦色界以上的功德,沒有成辦奢摩他,是絕對沒有辦法獲得這些功德的,饒益有情靜慮;般若中有通達勝義、通達世俗、通達饒益有情智慧。
癸四、名義
正文,言「檀那」者,在過去的梵文當中,布施是用「檀那」這兩個字來表示;而現今在印度當地的這些印度人,他們在講「布施」這個字的時候,是只有發「檀」的這個音,但是它的音是類似的。梵文當中的「檀那」是什麼意思呢?謂捨貧困,故名布施;藉由布施能夠消除對方的貧困,這樣的行為我們稱為「布施」。
「尸羅」,在中文我們看到「尸羅」的這兩個字,也是梵文的音譯,「尸羅」一詞,謂令煩惱熱得清涼,所謂「持戒」的內涵是什麼內涵?持戒的相違品是惡戒,透由持戒能夠斷除惡戒的熱惱,獲得持戒的清涼,這樣的狀態稱為尸羅。所以提到「尸羅」一詞,謂令煩惱熱得清涼,故名持戒;
接下來忍辱,「忍辱」在現今的印度人他們的口中唸為「新地」,而過去的梵文是唸成「堪地」。如是由釋字義,如果從字面上的意思來作解釋的話,「堪地」的意思就是讓內心能夠保持平穩,所以提到能忍瞋恚,故名忍辱;
接下來「精進」,精進的意思是什麼?修最勝行,這當中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勝行」這兩個字?「勝行」是指善行的意思,也就是精進的對境必須是善法,如果我們歡喜造惡的話,這樣的狀態只能叫做懈怠,而不能叫精進。精進的所緣境是指「善法」,所以提到「修最勝行」,故名精進;
靜慮的內涵,持心故名靜慮,所謂的「靜慮」,是指能夠把持內心,而讓心不要散亂,這叫做靜慮;了知勝義,故名般若。現今所看到「般若」的這兩個字,也是梵文的音譯,而中文的意思就是智慧。這裡強調的智慧,是指了知勝義的智慧,所以提到「了知勝義,故名般若」。
癸五、果報(110“)
正文,如《寶鬘論》云:「施得受用戒得樂」等。在《寶鬘論》當中有提到修學六度之後,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報。首先提到的是「布施」,藉由布施能夠獲得種種的受用以及資具;藉由「持戒」能夠投生善趣,獲得安樂;藉由修學「忍辱」,能夠使我們的相好莊嚴;藉由修學「精進」,能夠使我們在做事情的當下,感到格外的有力;藉由修學「靜慮」,能夠獲得內心的平靜以及寂靜;藉由修學「般若」,能夠讓我們獲得究竟的解脫。而正文當中的般若,最主要指的是證得空性的智慧。唯有修學證得空性的智慧,才能夠調伏、甚至斷除我們心中的煩惱,獲得究竟的解脫。體性及分類等,廣則如前所說,應從《波羅蜜多道次第》廣、略二論了知,不管是六度的體性、六度的分類、六度的因,種種的內涵都應該按照《菩提道次第》廣、略二論當中,詳細描述六度的體性等種種的內涵來作了知;修持之理於後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