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11:0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10:43   編輯部  

(二十三之二)

卯三、忍辱依心(分三)

辰一、義

辰二、喻

辰三、結合義喻

辰一、義(117“)

偈頌:惡人如虛空,無能盡滅彼;若摧此瞋心,即同滅眾敵。

正文,此瞋即同外在眾敵,由此便能圓滿忍辱,如果我們能夠摧滅,緣著敵人時所生起的瞋恚心,在滅除瞋恚心的同時,就等於是消滅了外在的敵人,藉由這樣的方式就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不待盡滅瞋所緣境,想要圓滿忍辱波羅蜜多,不需要滅除瞋的所緣境──也就是外在的敵人,因惡人如虛空無有邊際,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行為惡劣的人,他的數量有如虛空般,是沒有邊際的,無能盡滅彼一切故。所以我們哪來這麼多的時間消滅外在的敵人?既然沒有辦法消滅外在的敵人,這時候就必須要反觀我們的內心,來滅除心中的瞋恚,「無能盡滅彼一切故」。是故忍辱亦依賴心。

提到了這一點,現今在這個地球上時常都會發生戰爭,很多人想要藉由戰爭來解決問題,甚至說還未開戰之前,會準備許多的武器,不斷的製造、不斷的發明新的武器;但是藉由戰爭,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並不能!甚至到最後,你的敵人會越來越多,多到你沒有辦法消滅。提到了戰爭,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有戰爭,當時的人他並沒有特殊的武器,頂多就是手上拿著刀、拿著棍子互相的砍殺,所以死亡的人數,也在能夠控制的範圍中;但是到了後期,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武器不斷的更新,這時死傷的人數就越來越多;如果將來不幸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死傷的人數是難以想像的。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能夠殺一個就少一個,但實際上外在的敵人並不是如此。你想辦法消滅了一個敵人,可能會有兩個敵人來傷害你;你殺掉了這兩個,可能會有另外的三個人想要來殺害你。所以現今這個地球上,絕大部分的人,甚至國與國之間,都是處在一種互相猜忌的這種狀態下。表面上都希望整個世界能夠和平,但私底下卻不斷的在製造發明更新的武器,想辦法消滅對方。甚至有很多的人,他會欺騙別的國家,暫時釋放出友好的訊息,比方說:「我來保護你」,但實際上他只不過是想要佔領對方的領土罷了!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慈心,這時候外在的敵人是絕對沒有辦法消滅的。

提到了這一點,更進一步的我們可以想想,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傷害我們,而這時我們能夠不動念──也就是在我們的心中不要生起瞋恨心,這時對方縱使想用各種的方式來傷害你,但是他到最後一定會覺得很無趣;因為他不管怎麼傷害你,你都不會動念,到最後他也會覺得很累,甚至他會覺得很慚愧。

辰二、喻

偈頌:皮革豈足夠,盡覆此大地?靴底革裹足,則同覆大地。

正文,若為避免刺等傷足,欲以皮革盡覆此大地上,足夠皮革可覆?如果有一個人,他為了要避免外出的時候,外在的刺會傷到他的腳,這時想要用盡所有的皮革來覆蓋這塊大地,「豈有足夠皮革可覆」?難道說這個世間上,真的有這麼多的皮革,能夠覆蓋所有的大地嗎?其實並沒有!而且我們也不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外在的刺來傷害我們的足底;如果你想要避免的話,只要準備好一雙鞋子,這時你就能夠避免外刺所傷。所以提到,然為避免刺等所傷,若以靴底革裹覆己則同一切大地

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有許多的敵人,你真的有這麼多的時間一一的把他們消滅嗎?其實並沒有!這時,我們只要培養內在的慈悲,外在的敵人自然就會慢慢的減少。但是提到了「慈悲」,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慈悲」,是真正的慈悲心,也就是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的慈悲心;而不是假惺惺,看似對他人友好,實際上是在設計別人。現今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在作這些事情,嘴巴講的是世界和平;但是他所付諸的行動,是不斷的欺騙他人,希望更進一步的去消滅敵國。

辰三、結合義喻

偈頌:如是吾不克,盡滅外在敵;唯能遮吾心,何勞滅其餘?

正文,如是吾不克盡滅外在一切害我怨,相同的道理,我也沒有辦法完全的滅除,外在一切想要害我的世間仇敵;我唯一能夠做的是,唯能遮吾心緣彼等境所生瞋恚,既然沒有辦法完全的滅除外在的敵人,這時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遮止我們的心在緣著外境的敵人時,有可能會生起的瞋恚,由串習此,圓滿忍辱。透由不斷的遮止內心的瞋恚,在串習之後圓滿忍辱波羅蜜多。我何勞滅其餘瞋境?既不能滅、亦無意義。我何必花這麼多的心力,想要去滅除外在的敵人?既沒有辦法滅除,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過去有一位上師,他名叫昆倫喇嘛,這位上師他也提到說:過去很多的經典,它的原文是梵文,所以在翻譯成藏文之後,有些詞句變得很不容易解釋,這時如果你懂得梵文的原文,去翻它的原文,你就很容易掌握它原文的意思;有另外一種可能,印度的原文它非常的深奧難懂,但是透由譯師在翻譯成藏文之後,直接閱讀藏文,他就能夠了解這當中的義涵,這也是有可能的。

卯四、精進依心(118“)

偈頌:生一明淨心,亦感梵天等;身語所生果,行弱非能致。

正文,串習精進終至究竟亦依於心。如果想要讓精進,它能夠呈現究竟圓滿的狀態,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在於心。如修初禪等至心時,略等至所攝一明淨歡喜,其果梵天處;在這個地方有提到「初襌等至心」,提到了「初襌」,就必須要探討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提到了「三界」,我們凡人用肉眼只能夠感覺「欲界」是存在的;我們並沒有辦法去感覺「色界」以及「無色界」它是存在的。但是否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感受,我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色界、無色界,而就否定它的存在呢?就如同之前我們所提到的,現今有很多的人,因為沒有辦法親眼見到地獄以及餓鬼,所以他否定地獄以及餓鬼的存在。

但實際上這一點在《釋量論》裡就有提到,我們不能夠因為個人沒有辦法見到某一種的外境,而就否認了這種外境的存在。比方說,現今的科學家,對於好幾百年前所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沒有辦法確定,而是會做出許多的假設:在過去可能是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而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他們也只能夠猜測,他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當時的狀況,但是否就能夠因此而否定當時有發生這些事情呢?並不能!甚至過去有許多的科學家,他們所不承認的事情,現今的科學家也都承許了。所以我們並不能夠因為自己沒有辦法看見,沒有辦法感受到,而就否定了這個境界是存在的;相同的,色界、無色界也是如此。

「色界」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初襌、二襌、三襌、四襌。初襌當中又分為三種;相同的二襌、三襌也是如此;而四襌當中可以分為八種不同的境界,所以加總起來總共是有十七種的境界。透由修學初襌的根本定,能夠讓我們投生在梵天當中。提到了「梵天」,梵天他有控制欲界的能力,並且具有種種的神通以及神變;甚至在根本定的基礎之上,透由修學四無量心,也能投生在梵天。而這樣的果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修定者本身,在修學定的當下,他的內心要感到歡喜,並且心是保持澄明的狀態──也就是心相當的清晰,沒有任何的沉沒以及掉舉,藉由歡喜心,修學根本定,他就能夠得到梵天如此殊勝的果位。

相反的,如果我們在修學善法的過程中,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歡喜,這時縱使我們藉由身語的力量付諸於行動,而花很多的時間、費很多的心力,在造作表面上看似善業的這些善法,但實際上它的力量並不夠強。所以善業它的力量是否能夠增強?最主要的是在我們的心。所以正文當中提到,「如修初禪等至心時,略生等至所攝一明淨歡喜心,其果亦能感生梵天等處」;若不結合具力之心,縱有身語,然所生果,亦因心歡喜微非能致生初禪等地,所以如果我們在修善的當下,我們的心不具力,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歡喜,這時縱使有身語的行為,但是藉由身語的行為所感得的果,是沒有辦法跟具力的心所感得的果相提並論的。所以提到「亦因心行」,這個「行」是指心本身的行為。如果修善的當下,內心的歡喜非常微弱,這時是沒有辦法感得殊勝的果位,故此是依具力之心。

卯五、靜慮依心

偈頌:縱長時念誦,並作諸苦行,然心散餘處,佛說無利益。

這就是我們現今的狀態,不斷的持咒、閉關、讀經,但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各位應該非常的清楚。為什麼我們花這麼多的時間去行善,但得到的結果,卻不如同我們想像般如此的殊勝,這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夠專注。

在正文當中,圓滿靜慮波羅蜜多,亦須遠離沉沒、掉舉,為什麼我們的心不夠專注?是因為我們的心中沒有靜慮、沒有奢摩他。提到了「奢摩他」,想要成辦奢摩他並不困難,但現今絕大部分的人,對於這方面似乎都沒有興趣;但如果你了解如何成辦奢摩他,並且具備種種因緣的話,其實並不需要花太久的時間,有的人在二個月、三個月之內,就能夠成辦真實的奢摩他。甚至說最久,也只需要花六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成辦奢摩他;但是先決條件,是在眾多因緣具備的情況下,你了解如何的修學奢摩他,這時是能夠快速成辦的。

但反觀現今的我們,由於我們的心中沒有奢摩他,我們的心在行善的當下不夠專注,所以縱使你花再長的時間去念誦咒語,雖然還是有些許的利益;但是它並沒有辦法產生經論當中所說的眾多利益。所以正文裡面也提到了,如果想要圓滿靜慮波羅蜜多,必須要遠離沉沒、掉舉。要如何的遠離沉沒、掉舉?並依澄淨、厭離作意所攝之心;必須要依著澄淨的作意,以及厭離的作意所攝之心。「澄淨的作意」它是沉沒的對治,「厭離的作意」是掉舉的對治,所以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裡面,必須要遠離沉沒以及掉舉。為什麼要遠離沉沒跟掉舉?所謂的「奢摩他」,是指心專注在善所緣的同時,它能夠同時的具備「住分」以及「明分」,也就是心能夠專注在境上,並且能夠清楚的顯現對境;而且這當中的「明分」,必須要是「具力的明分」。

現今有很多的人,自以為已經成辦了奢摩他,看似心能夠非常專注的安住在境界上;但這並不是真實的奢摩他。為什麼不是真實的奢摩他?因為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真實的奢摩他,必須要具備有「住分」以及「具力的明分」。但現今絕大部分的人,看似能夠讓心安住在境界上,但是卻不具有「具力的明分」,他把「沉沒」誤以為是奢摩他,而自以為已經生起了奢摩他的證量;所以在有「住分」沒有「明分」的情況下,心雖然能夠安住在對境上,但是沒有辦法清楚的顯現對境,所以這樣的狀態,並不是真實的奢摩他。所以想要遠離沉沒以及掉舉兩種的違緣,必須要修學「澄淨」以及「厭離」的兩種作意,而這樣的心就是「靜慮」或是「奢摩他」。

長時念誦陀羅尼咒,並作齋戒等諸苦行然心散餘處而行,了知實性者──於經中如果在行善的當下,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專注、沒有辦法清楚的顯現對境,而產生散亂,縱使花再多的時間來念誦咒語,或者是行八關齋戒等種種的苦行,但對於這一點佛在經典當中清楚的告訴了我們:「諸比丘,心散欲境所作苦行及念誦等,皆無善果。」謂不能予所欲妙果,故無利益

卯六、般若依心

偈頌:不知心奧秘,法要最勝義,縱求樂滅苦,無義終漂泊。

正文,般若亦依於心。諸法要旨或最勝義,在翻譯時有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可以形容為是「諸法的要旨」,或者是「諸法的最勝義」,這當中的「要旨」或是「最勝義」所指的就是空性。甚深空性的法類,不為非器者說,如果聽法者不具有深厚的習氣,對於空性的法類,內心並沒有一定程度的希求、也不具信解的話,這時是不宜對這些人宣說空性的法義,所以提到「諸法要旨或最勝義,不為非器者說」;若知心奧秘──其勝義諦,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心最究竟的本質──也就是心之上的勝義諦,獲無上安,或欲摧輪迴眾,然所欲妙,縱使我們想要追求的是圓滿的佛果,想要獲得無上的安樂,或者是跳脫輪迴眾苦的解脫,但如果心中對於空性的道理不了解的話,這一切都是沒有辦法成辦的。將隨波逐流、四處漂泊,在沒有空正見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跳脫輪迴的苦海,最終必須四處漂泊,是故般若亦依於心。所以不管是成辦一己的解脫,或是為利有情而成辦圓滿的佛果,空正見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丑三、勵力護心(分二)

寅一、略說

寅二、廣說

寅一、略說(119“)

偈頌:故我應善持、善守護此心;除護心禁行,餘繁有何益?

正文,斷過、修德皆依於心,是故我應善以正念、正知攝自心,守護,不令此心退失;不論是「斷除過失」或者是「修學善行」,而培養眾多的福德,最主要的關鍵都必須依於我們的內心。為了要守護心,必須善加以正念、正知來攝持我們的內心,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不要退失。護心禁行,不護自心其禁行──念課誦等,多又有何益?「禁行」這兩個字,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禁」,禁止,斷除惡行、禁止惡行;「行」,在斷除惡行之後,更進一步的造作善行,簡單的來說就是「修持」。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最重要的修持,就是守護我們的內心,「不護自心其餘禁行──念課誦等」,如果沒有辦法守護我們的內心,縱使做再多的善行,比方念課誦,「繁多又有何益」?念再多又有什麼意思呢?全無意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