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23:34:20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二之二 2006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二之二)

15、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16、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在此說到了菩提心的分支。菩提心的性質可分「願心」以及「行心」二者。如果以菩提心的詞義來作分劃的話可分:世俗菩提心還有勝義菩提心,這是詞義的一種分支。如果是以菩提心的界限的分支去作解說的話,如同《莊嚴論》裡面有說到四種菩提心。若是以菩提心的比喻,還有與它相應的助伴來作劃分的話,菩提心可分二十二種,如同《現觀莊嚴論》裡面說到,如同大地黃金般的這二十二種。為什麼要講那麼多種菩提心的支分呢?也就是說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學習菩提心,用不同的看法或不同的角度去看菩提心,可以把菩提心的內容了解得更透徹、更清楚。

在此是以菩提心的「性質」來分別的,就是「願心」和「行心」這二者,這二個心的差別在哪裡呢?就說到了這個比喻,如同有個人要去某個地方,他有「我要去那個地方」的想法,先有這個想法之後才會去。所以光是有那個想法的時候,它只是一個想法而已,那時候並沒有付諸於行走的實踐,在還沒實踐之前光有想法的那種心,就如同「願心」了。那決定要走了,已經跨出家門的那一步,已經要出去的時候,當你已經完全決定承諾之後,跨出去的那個當下,想要去那邊的那個心,就是「行心」了。當然在「願心」和「行心」的解說上,無論是印度前或之後的學者們,都有不同的說法,甚至於克主傑在《般若經》的解說上也有說到:「在未入大乘門的凡夫者也有願心的」,就像《入行論》裡面說到了:「如同芭蕉樹般的菩提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還沒有自然生起菩提心之前,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我要成佛」的想法,那時候還不能算是自然任運成就的,還是有點蓄意、刻意,那時候的心雖然非常的強烈,可是那是未入大乘道之前所擁有的,可能是因為這一點而說的吧!

大師在《廣論》的時候,說到了願心和行心的界線是在哪裡呢?只要受了菩薩戒之後,無論有沒有直接行布施等六度的菩薩行,無論有沒有直接去做,因為已經承諾、答應的緣故,之後的一切菩提心都是屬於行心了。就如同之前所說的,當你決定、承諾要往一切遍知的成佛之道走上去,這種的心就是「行心」;在還沒有決定、還沒有承諾守菩薩戒之前,這個心就屬於「願心」。“

17、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

接下來就講到此二心之利益。也就是「願心」生起的話,能夠累積無比的資糧,而且能夠淨除許多的罪障,可是卻沒有辦法像「行心」一樣,能夠無有間斷的、一直在增長福德資糧,為什麼呢?一旦承諾遵守菩薩戒之後,因由之前答應、並且承諾的緣故,所以縱使菩薩在「睡覺」(睡覺的時候就不會有「我要成佛」的想法),或者是沒有正知正念,就是在「散亂」的時候,因由之前承諾和答應的力量,雖然菩薩現在菩提心沒有現起,可是還是在累積功德,這是因由承諾和答應的緣故。所以在此就說到了,「願心」沒有辦法像「行心」一樣相續的增長福德。“

18、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19、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20、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自說故,其益極應理。

「為信小乘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還沒有正式進入小乘,他的根器也沒有完全的決定是屬於聲聞或獨覺,但是有危險要進入小乘的時候,佛為了度這一些還不是很堅定要進入小乘的正在動搖的這些弟子們而說了《妙臂問經》,這時候就說了很多行心的利益、願心的利益,為了使他們能夠轉為大乘。所以「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自說故,其益極應理。」之後就說到了,為什麼願心和行心會有如此的功德?

21、若僅思療癒,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

一般世間人有所謂的:某某偉人他的豐功偉業是值得大家尊敬,或者是值得大家讚嘆。其實仔細去想,他可能只是幫助某一些人、或某一些種族的人獲得自由,或者是幫他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就是某一部分的難題幫他們解決的緣故,而受到了世人的愛戴、或世人的讚嘆。他只是幫助解決某一部分的痛苦,而受到世人的愛戴,當然在無形當中也累積了很多的福報。

22、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

如果只是解決某部分的痛苦,或解決某部分的困難,都能夠讓他累積無比的資糧、或者是功德的話,更何況是無時無刻一直想要去解決不是一人、二人,而是一切眾生的痛苦,而且這個痛苦不是小苦,而是大大小小所有的痛苦都要解決;不只要解決他們外在的痛苦,內心煩惱障的痛苦,以及煩惱障所留下來的所知障的痛苦,要一併解決;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切遍知,具一切的功德,而且這種心力乃至虛空未盡之前;如果發起這種無比心力的話,其功德真是不可思議了。“

23、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以今生來講的話,父母對我們的恩惠是無比的,父母是如此的愛護我們;可是父母會想要幫心愛的子女去解決痛苦的根本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所知障嗎?不會的!以世人一般所供奉的天神、或者是玉皇大帝等,他們會想要幫助我們獲得一切遍知,讓我們斷除所知障和煩惱障嗎?也不會的!就連外道他們共同皈依的對象「大梵天王」,他會生起菩提心想要幫我們嗎?也不會啊!不會的理由是什麼呢?

24、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

他們認為: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何況去解決別人的問題?所以把自己看得那麼重,那麼在乎自己的時候,怎麼可能會發起這一顆珍貴、稀有的菩提心呢?

25、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生此珍貴心,稀有誠空前!

他們為了自己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發起這一顆心,無論是父母、或者是仙人(在此的「仙」是指婆羅門),或者是欲天(就是世間的天人),甚至於梵天,他們都沒有辦法發起這一顆心;可是今天我們有外緣「善知識」,內緣內在的信心、內在的智慧,在這些內外因緣聚合的情況下,好不容易能夠聽聞到菩提心,好不容易對菩提心的法門有一點點、少許的領悟了,而對菩提心產生無比的信心。“

26、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也就是無時無刻都在為眾生著想,而且眾生的次數是無量的,為了他們能夠解決一切的痛苦,解決痛苦的根本以及根本所留下來的習氣,而發起這種無比的責任感,發起這種無比的心力,隨時隨地想要為他人好,想要讓他們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有這一顆菩提心的話,誰不歡喜啊!所以珍貴菩提心,真的是眾生安樂之因。如果我們講到空性的話,深奧空性它是有爭議的、它是有異論的,怎麼說呢?因為講到了「無有自性」,它本身並沒有真實的性質存在,既然沒有固定性質存在的話,豈不是就否定了它的存在嗎?就會產生種種的爭論。而且這一種的議論家,並不是一般的凡人,而是學者,權威中的權威,他們互相在爭執著有沒有自性的這個理論,所以月稱菩薩花了很多的心思作回答。可是講到了菩提心,又有誰會去爭論菩提心的功德?又有誰會去爭論菩提心的好處呢?沒有人會去否定菩提心,沒有人會對菩提心產生任何疑惑的,所以「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27、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在《三摩地王經》裡面曾經有說到了,如果我們每一天用許多無上的妙供,來供養千百萬佛淨土的諸佛、還有菩薩眾們,而且不是一、二天,而是長期的供養。每一天都這樣誠心供養的功德,卻比不過生起慈心一剎那的功德,所以可見菩提心所累積的功德是無量的,「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我們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身為佛弟子的,對上師或對三寶田,禮拜他或者是對他們發願,就可以累積功德;若是對這個人觀修悲心,好像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只是一般的善事而已。當我們遇到上師還有諸佛,或者是三寶田的時候,會一直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遇到眾生的時候,卻沒有「阿彌陀佛」四個字了。說要對他生起悲心,會覺得:為什麼呢?甚至於還會去輕視他人或者是傷害他人,這是跟諸佛的意趣完全違背的惡行。“

28、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到了,我們為什麼想要去幫助別人?每一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在奮鬥著,他們做他們的事情,你為什麼在那邊自作多情,一直想要承擔別人的痛苦呢?如果有這個疑惑的話,在此就回答到了:一切眾生都是跟自己一樣的,每一天、甚至於每一個刻都想要離苦得樂的;可是他們想要離苦得樂的方法是皈依了「真實執著」,皈依了「愛我執」而去離苦得樂的。就是因為因地上本身就顛倒的緣故,雖然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可是不想得到的痛苦卻源源不斷一直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無論是自己或者他人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有理由生起愛護一切眾生的心,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他們認為快樂來自於愛我執,快樂來自於真實執著,而產生了種種的過患。今天我們必須要把愛我執的真實執著拿掉,所以我們有理由要發這一顆心,去承擔這樣的責任。

有時候我們會有一種疑惑,已經有那麼多佛在上面了,我為什麼還要再成佛啊?而且佛陀的悲心是這麼的無量、這麼的強大,又有四身的功德,他們可以化身千百億萬種,而且正在救度眾生,乃至虛空未盡之前,我為什麼要湊一腳呢?會有這種的想法產生,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有?如果有這種想法的時候要怎麼辦呢?佛已經發心、已經獲得正覺果位了,可是衪能救護的眾生,衪能救到的眾生,一定是跟衪有業緣的眾生。跟釋迦牟尼佛有業緣的眾生,在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的時候,已經生在衪的身旁,直接聽聞到衪的正法,已經獲得果位了;可是跟釋迦牟尼佛沒有業緣的眾生還有很多。跟釋迦牟尼佛沒有直接業緣的眾生,卻跟我們有直接業緣的眾生也有很多,如果自己能夠早一天成佛的話,為什麼我們不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早日讓跟我們有業緣的眾生獲得救度呢?這是絕對可以的。所以只要早日成佛的話,絕對能夠去救度跟我們有直接或間接業緣的這些眾生,讓他們獲得救度,這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29、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足以眾安樂,斷彼一切苦,

30、更復盡其癡;寧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豈有如此福?

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想要成就無上菩提的這顆心,並不是搞不清楚狀況、很魯莽的、很直率的一種想法,絕對不是的。在生起菩提心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足夠的智慧、足夠的觀察,才有辦法生起由正理所形成的菩提心,所以它絕對不是一種愚癡、或者是魯莽、直率的想法而已。一般所謂的「愚癡」可分二者:對於如所有性的愚癡,或者是盡所有性的愚癡,這二者。透過「空正見」來正對治如所有性的真實執著的愚癡,透過「菩提心」來對治愛我執的這一種愚癡,所以怎麼可能說菩提心是一種愚癡的想法呢?反而菩提心可以斷除一切的愚癡。所以「更復盡其癡;寧有等此善?」沒有比這一種的心更加殊勝,沒有比菩提心的這個好友、更加的想要幫助我們了,所以「安得似此友?」當然我們不是為了自己能夠累積更多的資糧而生起菩提心,但是生起菩提心之後,它能讓我們無有間斷的、隨時都能夠引發無比的資糧,所以哪有比菩提心更快速的累積福德?這是沒有的,所以「豈有如此福」?“

31、若人酬恩施,尚且應稱讚;何況未受託,菩薩自樂為。

以世間來講的話,對我們有恩惠、對我們很照顧的恩人,我們都要去尊敬他、並且要懂得感恩和報恩的,那更何況是菩薩呢?就連傷害自己的那個仇人,菩薩都能夠百般的愛護他,這麼值得尊敬的尊者,我們不是更應該要去讚嘆他嗎?

32、偶備微劣食,嗟施少眾生,令得半日飽,人敬為善士。

「偶備」,不是說每一天都布施、而是偶而布施,「偶備微劣食」,而且這個食物,並不是很美好的或者是很豐富的美宴,而是「嗟施」,不是馬上給、也不是時常給,而是要給不給的,「少眾生」,不是給所有的人,「令得半日飽」,這一種的給法,(在這邊中文沒有說到,但是藏文裡面又多加一句話),就是給的時候好像一幅不屑的樣子,這一種人我們都可以把他稱為「善士」的話,那更何況是:

33、何況恒施與,無邊有情眾,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

更何況是恒常施與一切眾生,乃至虛空未盡之前,大大小小所有的快樂,都要布施給我們的這位菩薩。“

34、博施諸佛子,若人生惡心,佛言彼墮獄,久如心數劫。

35、若人生淨信,得果較前增;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這一句話就是所謂的,如果菩提心生起的話,可以將一切的違緣轉為道用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修行的路上,無論發生任何的難處或者是困難,因由菩提心的力量,我們可以把違緣轉為菩提道用,怎麼說呢?像薩迦西利大約在第十二或十三世紀來到西藏,他本身是炯滾嘎巴的兄弟,也是薩迦班智達傳授比丘戒的戒師,他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願我得到痛苦的時候,能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由我來承擔吧!願痛苦大海能乾枯!」可見當他遇到痛苦的時候,那種無比的心力,會讓他痛苦嗎?不會的!反而會有一種真實的滿足感,充實了他的內心,所以他痛苦的時候是這樣想的。因為一切的快樂都是由善業所引發的,所以他又說了:「當我快樂的時候,願引發此快樂的善業,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希望無邊有情眾生都能夠享受此快樂。」所以快樂的時候也能夠累積資糧。

同樣的,像伽喀瓦在《修心七義》的時候曾經有說到:當我們凡夫遇到逆緣或違緣的時候,是因為愛我執的關係、也是真實執著的緣故,那時候可能是心眼太狹小了,就是只看自己的問題,於是就說:「我怎麼那麼苦!」好像很無奈的樣子。可是當你把心胸狹窄的這種愛我執給拿掉,刻意的去承擔他人痛苦的時候,你是自願的去承擔他人痛苦的話,那種寬闊的心胸,怎麼可能會讓你痛苦呢?就不會感到內中的那種無奈了,而且內心是一種滿足的。所以《修心七義》裡面說到了,「五濁惡世時,違緣轉道用」,也就是違緣轉為道用的這種方法。所以在此就說到了,「若人生淨信,得果較前增,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36、何人生此心,我禮彼人身!誰令怨敵樂,歸敬彼樂源!

「何人生此心,我禮彼人身!」如果誰生起了或者是發起了這一顆珍貴的菩提心,我們要尊敬此人,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以菩薩來講的話,有一個仇敵刻意的去傷害菩薩了,他是用一種想要傷害菩薩的瞋恚心,想盡辦法百般的去傷害菩薩;可是菩薩卻因為他的傷害,反而會為他回向。所以就是因為有這種傷害的緣故,雖然他會感得傷害之後的惡果,可是也是因由他傷害了菩薩,因為這種不共資糧田的緣故,所以跟菩薩結上了緣,將來菩薩會想盡辦法救護他的。所以生起了菩提心之後,他們會時常的發願說:「願我所看到的,願我所聽到的,願我所能夠想到的,願我所能夠直接遇到的,這一切的有情,將來我都能夠救度他們。」

就像導師釋迦牟尼佛,衪在好幾百世之前,曾經是一位國王,這個國王曾經被五個夜叉喝他的血、吃他的肉。這時候這位國王,也就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就為這五個夜叉發願回向,最後成為了四諦法輪的五比丘。所以他們那時候喝國王的血,是喝得很值得,好像喝得很應該的,不是嗎?所以法王開玩笑說,如果我們真正找到哪裡有菩薩的話,應該馬上跑過去喝他的血。以上結束了第一品。“

第二品  懺悔罪業

了解了發心的殊勝利益之後,內心產生了歡喜,對菩提心的這個法門有所感受的話,就應該去接受願心的儀軌,唯有願心的儀軌能夠使已生起的,這顆珍貴的心更加的堅定。這一顆心堅定之後,為了使已堅定的心獲得增長的緣故,再來學六度,下面會說到了。也就是說為了能夠使這一顆生起的菩提心的這個感受,能夠更加堅定的緣故,無著菩薩在《菩薩地論》裡面有說到,願心儀軌還有行心的這個菩薩戒,不同的儀軌還有修法。可是在寂天菩薩所著作的《入行論》裡面,願心、行心的儀軌是一起的、一併傳授的,它並不是分開的。

大師有說到,當我們對菩提心有所體證、有所感受的時候,為了使這種感受能夠堅定,應該接受願心儀軌,令此心堅定;之後再來聽聞菩提心之學處、菩薩學處;當我們對學處產生堅定信心的時候,就應該接受菩薩戒,立志並承諾好好的遵守菩薩戒條。我覺得這個次第是非常殊勝的,如果能夠這樣修上去的話。

也就是為了能夠發起這一顆無上菩提心,我們去接受願心儀軌,或者是接受菩薩戒的時候,內心必須要先獲得調伏,才能夠去接受這個清淨的儀軌。為了使內心獲得調伏的緣故,所以說到了集資淨障的方便法門,也就是說到了七支供養。哪七支呢?就是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長久住世、迴向;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第八支,第八支就是皈依,以這種的方式來集資淨障。“

1、為持珍寶心,我今供如來、無垢妙法寶、佛子功德海。

因為之前講七支供養,現在第一支先說「供養」,一般要供養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三寶。如何供呢?首先先供無主物:

2、鮮花與珍果,種種諸良藥,世間珍寶物,悅意澄淨水;

3、巍巍珍寶山,靜謐宜人林,花嚴妙寶樹,珍果垂枝樹;

4、世間妙芳香、如意妙寶樹,自生諸莊稼,及餘諸珍飾;

5、蓮綴諸湖泊,悅吟美天鵝;浩瀚虛空界,一切無主物,

沒有人去享用的這一些山河大地,就是所謂的無主物。

6、意緣敬奉獻,牟尼諸佛子。祈請勝福田,悲愍納吾供!

7、福薄我貧窮,無餘堪供財;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因為寂天菩薩是一位比丘,他並沒有任何的這些受用、用具等等,所以他以意念去緣取一切自己的,或者是沒有人擁有的這些山河大地,一切美好的、漂亮的,供養給資糧田。“

8、願以吾身心,恆獻佛佛子!懇請哀納受,我願為尊僕!

接下來是供身心。自己所擁有的,那就是自己的身、以及自己的語、還有自己的意了,把自己的身語意供養給諸佛還有佛子(就是菩薩們)。供養完之後,我們要做什麼呢?

9、尊既慈攝護,利生無怯顧,遠罪淨身心,誓斷諸惡業!

既然已經把身語意三門供養給資糧田了,那我們就要隨資糧田的意願,來作利益有情的事業。過去隨著愛我執還有真實執著,造成了種種的傷害、種種的惡業,我在此誠心的懺悔並斷除。“

10、馥郁一淨室,晶地亮瑩瑩,寶柱生悅意,珠蓋頻閃爍;

接下來就是浴佛。就是用意識緣取的方式,或者用觀想的方式來蓋浴房(就是浴室)。

11、備諸珍寶瓶,盛滿妙香水,洋溢美歌樂;請佛佛子浴。

11句是浴佛。

12、香薰極潔淨,浴巾拭其身,拭已復獻上,香極妙色衣。

12句是拭身。這邊「妙色衣」,最主要就是獻給出家的菩薩、或佛子身、或現佛子相的這些資糧田,我們這予妙色衣。接下來這一句,是現在家相的、居士相的,菩薩們給予什麼呢?

13、亦以細柔服、最勝莊嚴物,莊嚴普賢尊、文殊觀自在。

14、香遍三千界,妙香塗敷彼,猶如純鍊金,發光諸佛身。

15、於諸勝供處,供以香蓮花、曼陀青蓮花,及諸妙花鬘。

16、亦獻最勝香,香溢結香雲;復獻諸神饈,種種妙飲食。

17、亦獻金蓮花,齊列珍寶燈,香敷地面上,散佈悅意花。

18、廣廈揚讚歌,懸珠耀光澤,嚴空無量飾,亦獻大悲主。

19、金柄撐寶傘,周邊綴美飾,形妙極莊嚴;常展供諸佛。

這以上就是講到了「供物」,並非無上供,是有上供的這些供物的供養。“

20、別此亦獻供,悅耳美歌樂,願息有情苦,樂雲常住留!

20句,是說到由發願力所做的供養。

21、惟願珍寶花,如雨續降淋;一切妙法寶、靈塔佛身前!

21句是屬於無有間斷的各式供養。這以上就是屬於有上的供養,並不是無上的供養。什麼是無上的供養呢?

22、猶如妙吉祥,昔日供諸佛,吾亦如是供,如來諸佛子。

23、我以海潮音,讚佛功德海,願妙讚歌雲,飄臨彼等前。

這是屬於語供養。這以上是屬於供養的部分。“

之後就是屬於禮讚(禮敬)的部分。所謂的禮敬,「禮」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一種匍伏的,也就是謙卑的意思。所以在此說到了:

24、化身微塵數,匍伏我頂禮,三世一切佛、正法最勝僧。

25、禮敬佛靈塔,菩提心根本,亦禮戒勝者、方丈阿闍黎。

「禮敬佛靈塔,菩提心根本」,這邊是講到「根本」兩個字,可是藏文應該不叫做根本,應該說菩薩修學菩提心的這個勝地,可以稱為菩提心之處、菩提心的修處。或者是修學菩提心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一些大乘的經藏、論藏等,也應該算菩提心的修處吧!這一段是屬於禮敬的部分。“

接下來是講到懺悔。在懺悔的時候,可以用四力來作懺悔,四力裡面第一「所依對治力」,也就是說我們所造的惡業,要嘛就是依資糧田而造惡業,要嘛就是依有情眾生而造惡業的,我們世間人有一句俗語就是說:「你從哪裡倒下,就從那個地方爬起來。」同樣的道理,你從哪裡造惡業,就從那個地方來作懺悔。所以在此就說到了發心還有皈依了,於是在此先皈依三寶。

26、乃至菩提藏,皈依諸佛陀,亦依正法寶、菩薩諸聖眾。

「乃至菩提藏,皈依諸佛陀」,在此有說到了,大乘不共皈依時間上的殊勝,乃至無上菩提之前皈依三寶,「亦依正法寶、菩薩諸聖眾。」

27、我於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諸聖眾,合掌如是白:“

28、無始輪迴起,此世或他生,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

29、或因癡所牽,隨喜彼作為,見此罪過已,佛前誠懺悔。

接下來就講到懺悔,合掌之後作如是說:「無始輪迴起,此世或他生」,我們今生所做的罪業,如果可以回憶起來的話,在此作懺悔的時候,就刻意的回憶已犯的這個罪惡。或者是他生所造的惡業,當然有一些有神通的人,他可以看到之前所做的惡業,如果沒有神通的話,可以回憶說:他世必定有造許多的惡業。為什麼呢?從今生所遭受的不想要的種種痛苦,就可以推理前生一定有造作業惡,所以今生才感得不想要的種種痛苦,因為一切都是由因緣而來的,因果絲毫不爽。就像西藏一些大師,他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他們說:「透過今生的身形,可以知道前生做得好不好;同樣的道理,後世好不好,是由你現在的心來作決定的。」

我們所犯的罪可以分很多種,「無知犯諸罪」,就是由無知而犯錯的,或者是受到他人的影響所犯的罪業。「或勸他作惡」,或者是勸他人去造惡的這種罪業,好比將軍命令他的部下去殺某人或者什麼等等的,或者是勸他去作惡等。「或因癡所牽,隨喜彼作為」,或者是因由愚癡所牽而隨喜的這種惡行為,好比有一些人會很隨喜說:這個人怎麼那麼會打架!他好勇敢!像這種的話,就是由愚癡來隨喜別人的惡行為了。或者是說這個人怎麼那麼會騙人!他騙人的功夫真棒!像這一種的話,就是不知道騙人是一種惡行為,反而還隨著愚癡而去隨喜他人的惡作,像這些種種的惡業等,「見此罪過已,佛前誠懺悔。」

30、惑催身語意,於親及三寶、師長或餘人,造作諸傷害。

31、因昔犯眾過,今成有罪人;一切難恕罪,佛前悉懺悔。

32、罪業未淨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脫此罪?故祈速救護!“

33、死神不足信,不待罪淨否,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淨否」,我們會不會死亡,並不會因為我的罪比較輕,所以我不會死,罪比較重的那個人會先死,沒有這一回事的。「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壽命是非常短暫的,它不會等待著我們的。

34、因吾不了知,死時捨一切;故為親與仇,造作諸罪業。

在死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捨棄一切的親友、一切的享受,甚至於連自己的名字都要捨棄,我們死去的時候,那個名字就是非常空虛的一個名字而已,姓某某某的話,要多加三個字,「已往生」的某某某,所以這個時候名字也會隨著身體而不見了,無論是上師,甚至於將軍、或是國王等等,他們在身體放下的那一天,所有依由這個身體的享受、名字等等,一切都跟著不見了。可是我們造惡業的時候,可以隨著自己的享受、受用而造惡業,我們會為了自己的名譽而造惡業,甚至為了自己身體的裝飾而造惡業。所以造惡業的途徑和管道非常多,我們依由這些東西而造惡業,可是死的那一天,名譽也要放棄、身體也要放棄、享受也要放棄,怎麼由此而造的惡業不能放棄呢?但是卻要無奈的把它拿走,拿到後世去,這一點是很冤枉啊!所以在此就說到了,「因吾不了知,死時捨一切;故為親與仇,造作諸罪業。」

35、仇敵化虛無,諸親亦煙滅,吾身必死亡,一切終歸無。

「仇敵化虛無,諸親亦煙滅」,像我們不喜歡的仇敵,無論是直接的想要去傷害他,或者是間接的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有時候我們看到那個人很討厭,內心裡面很討厭自己的上司、自己的老闆,對不對!當然因為他是我的老闆,在他面前必須要這樣頭低低的、笑笑的,不好意思!摸摸自己的頭!可是在他背後,只要他一轉過去的話,馬上就斜眼瞪他一眼,像這種的都可以屬於是仇敵。死的時候,這個仇敵也會化成虛無,同樣的,愛護我們的、照顧我們的親友也會化為虛無。

「吾身必死亡」,為什麼要多加一個「吾」字呢?不可能說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親友、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仇敵,何謂是親友?為什麼是親友,為什麼是仇敵的那個標準,是從哪裡算起呢?是從自身算起的,不是嗎!由自己的角度而言,這個人是我的親友,這個人是我的仇敵。所以連「親」和「仇」之間的標準,衡量的那個界限的這個「我」都會不見的話,更何況是其他呢?所以,「吾身必死亡,一切終歸無。」

36、人生如夢幻;無論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復見。

過去的都變成一種回憶而已,死亡的那一天這一切都會消失的。我認識的一位科學家朋友,他曾經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我們身為科學家,不應該執著、貪著科學」,我覺得他講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有時候佛弟子會對佛法產生執著或者是貪著。我們要把好看成是好的,壞也把它看成壞的,善惡要分辨清楚,可是不應該去執著啊!所以我覺得他講得是非常有道理的。那為什麼過去的往事,我們會覺得那麼的短?可是我們去回首未來會覺得很長,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觀四百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了:因為我們的未來它是有限的,它有終止的一天,我們會怕終止的那一天很快的來臨,所以要把拖長那個時間,我還可以再活更久,我還有明天,我還有之後等等。那是因為我們畏懼著、我們怕面對將會滅亡的那一天,所以我們看未來的時候會覺得是很久的。就像以我個人來講的話,現在已經七十一歲了,過去的七十一年所發生的事情,彷彿是一瞬間的回憶而已,很快的就不見了;可是看我的未來,說不一定如果我希望能夠活個十年、或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又會覺得有一點長。可是這種過去、現在、未來,仔細去想的話,是很奇妙的。我們可以知道有一個過去,也可以知道有一個未來,那過去和未來中間的這個界限,所謂的現在在哪裡呢?現在好像只有一剎那間而已、一瞬間而已。仔細這樣去解剖,從年、月、日,每一日裡面的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每一秒裡的每一剎那這樣去解剖,哪一個時候才叫做「現在」?是找不到的。

如果說這一剎那是「現在」的話,這一剎那又可分前半段的剎那,以及後半段剎那,前半段就屬於過去了,後半段就屬於未來了,那「現在」到底又在哪裡?又不在了。雖然有尋有找之後,是找不到,可是又不能說「現在」是不存在的,因為有了現在,才有辦法說過去已發生的、未來將要發生的,因為有了現在,才有所謂的過去和未來。可是這樣去找的時候、卻又是找不到。總而言之,過去所發生的一切,如同往事一樣的,不能夠再見到了,所以「人生如夢幻;無論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復見。」

37、復次於此生,親仇半已逝;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

38、因吾不甚解,命終如是驟,故起貪瞋癡,造作諸罪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