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1:03:16
寂天菩薩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第18講)(下冊)

寂天菩薩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十八)2013年4月21日下午(大悲精舍)

辰三、觀察身軀之過(分三)

巳一、無飽足過(分二)

午一、貪愛身之過患

午二、應修不貪愛身  

巳二、不動之過 

巳二、愚癡之過  

午一、貪愛身之過患(118)

或曰:「欲行利他,故應以貪守護自身。」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既然我們要行利他,在還未行利他之前,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但是又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貪著;在生起貪著的當下,我們沒有辦法看到貪所帶來的過患,內心還覺得這是行利他的前行。

偈頌:174、倘若於此身,越殷勤守護,則越易退墮,成極脆弱者。

釋文,此不合理。這樣的觀念並不合理。倘若於此身為貪著、珍愛,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越是貪著、越是珍愛,以衣、食等殷勤守護越易退墮成極脆弱者,如果對身體生起多一分的貪著,就會設法以衣服、飲食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到最後我們會成為非常脆弱的人。「脆弱的人」是什麼樣的狀態呢?──稍未滿足所欲求事即生大苦,只要一不如意他的內心就會產生大苦,縱僅微苦亦難忍受,而且這樣的人,縱使遇到小小的挫折,面對非常微小的痛苦,都沒有辦法忍受,是故此身極難守護。我們之所以要保護身體,是希望維持身體的機能,進一步的去行利他;但如果在保護身體的當下,過度的貪愛自己,反而會讓我們的欲望不斷的增長,這是應該避免的。

偈頌:175、如此退墮者,大地一切物,亦難令滿足,誰能滿其欲?

釋文,若曰:「成彼復將如何?」如果我們成為脆弱的人,到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如此退墮成脆弱者,貪愛增盛、欲求不滿,我們心中的貪念會不斷的增長,而且不知道滿足,縱予大地上之一切亦難令滿足,由於心中的貪念不斷的增長,得到了一會想要有二,得到了二會想要有四,最後縱使給予大地上的一切財物,我們的心裡還是沒有辦法滿足,復有誰能滿其欲?這時又有誰能夠滿足我們心中的欲望呢?貪愛妙欲,定無饜足。貪愛世間的五欲、受用世間的五欲,是不會感到滿足的。如頂生王,雖已受用四大洲及帝釋天之半座,猶未滿足。在這裡提到了頂生王頂生王與導師釋迦世尊是同一個心續,也就是世尊還未成道之前,有一世他生為頂生王,「雖已受用四大洲及帝釋天之半座」,雖然他已經擁有了四大洲以及四大王眾天,甚至帝釋天的一半法座,「猶未滿足」,由於他的內心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最後又墮入了人間。

下一段是提到了頂生王的公案。頂生王的另外一個名稱,又稱為我乳王。這個公案我現在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印象當中我記得,頂生王他最初是從他母親的肩膀生出來的,而且他有很多的兄弟姊妹。由於他的福德非常雄厚,所以其他的兄弟姊妹沒有奶喝的時候,他的身體很自然的可以形成母奶,然後餵飽他的兄弟姊妹。之後,他有一次投生在天界,投生在三十三天。投生在三十三天的天人,他們的壽命都非常長,三十三天的天人他們的一天就等於人間的千年,而三十三天最主要的主人就是帝釋天王。而當時頂生王,他擁有帝釋天王一半的法座,但是他的內心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甚至想要佔領整個法座,由於他的心沒有辦法感到滿足,而最後又墮入了人間。墮入了人間之後,他看到四周圍的人,問四周圍的人說:「你們認不認識頂生王?」周圍的人都搖頭,他們說:「我過去好像有聽過這樣的一個人,但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因為這當中已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公案最主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如果我們過度的縱欲,甚至我們的內心因為貪而沒有辦法感到滿足的話,這會讓我們過去所累積的福德快速的遞減。對於這一點在下一個偈頌裡面也提到:

偈頌:176、無力復貪求,煩惱失善意。

  釋文,貪欲無力滿足之際,然格外貪求諸欲,故生貪、瞋等諸煩惱,令修壞,僅生憂惱。提到了「貪欲」,貪欲有非常多的過患,如果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沒有辦法斷除二邊(這當中的「二邊」是指「縱欲」以及「過度苦行」)的話,這樣的人最後是沒有辦法成就的,這當中又以「縱欲」最為嚴重。

在這個世間上,我們仔細的去看,有很多有錢的人,雖然已經擁有非常多的榮華富貴,但是他們的心中不會因此感到滿足。甚至有些人所擁有的錢,比一個國家還要來得多,但是他們會因此感到滿足嗎?並不會!這麼多的錢到底要做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用途,但是這些人就是不懂得滿足。相同的,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也要盡可能的避免墮入這二邊,尤其是不應該「縱欲」。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縱欲?因為放縱自己的欲望,會讓我們過去所累積的福德快速的消失。

提到了這一點,過去的祖師們曾經提到:「現今不是我們受用善業果報的時候,現今是累積資糧的時候。」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善用過去所累積善業的果報呢?「成佛」或者是「獲得資具自在的菩薩」,如果我們能夠成為這樣的菩薩,這時是我們受用的時候;但是在還未達到這個境界之前,是我們累積福報的時候。所以在累積福報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不懂得滿足,不斷的放縱自己內心的欲望,縱使我們有累積一些福報,但也會因為沒有辦法滿足,而使得我們累積的福德快速的退失。

    在上一段的釋文有提到,「貪欲無力滿足之際」,當我們沒有辦法滿足心中的貪念,更進一步,如果不懂得滿足,而且想要求得更多的五欲,這時我們的內心就會生起貪瞋等諸煩惱,「令修善品意樂失壞」,由於貪瞋等煩惱,會讓我們心中想要修學善法的意樂完全退失,「僅生憂惱」。

午二、應修不貪愛身(119)

偈頌:      若人無所求,圓滿無窮盡。

177、身欲增長故,莫令有機趁;不執悅意物,實乃勝妙物。

  釋文,若人於身、資財全無所求,少欲知足,其圓滿窮盡,所需資財永不匱乏。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所擁有的資財「全無所求」,他並沒有過多的要求,或者他的心中並不會在受用之後感到不滿足,而是少欲知足,「其圓滿德無有窮盡」,雖然這個人他所擁有的東西是有限的,但是由於他的內心懂得知足,而且不會有過多的欲望,所以對這樣的人來說,他所擁有的這一切「無有窮盡」,雖然以外在的事物而言,他所擁有的是有限量的,但是由於他的心懂得滿足,所以這一切對他來說就很足夠了。

外在的「五欲」最主要是什麼作用?最主要是我們在受用之後,內心能夠獲得暫時的滿足,但如果我們在受用外在的五欲之後,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滿足,問題就是從此而衍生出來。所以提到「所需資財永不匱乏」,如果我們的心懂得滿足的話,雖然我們所擁有的並不多,但其實這一切對我們而言就足夠了。故為而貪愛資財之,若不依止對治,則將漸次向上增長,為了自己的身體而貪愛種種資財,這樣的欲望「若不依止對治」,如果不設法對治的話,「則將漸次向上增長」,當我們在受用之後,如果沒有辦法懂得滿足,這時心中的欲望會不斷增長,心中的欲望增長就會產生許多的痛苦。這一點就像大師在《功德之本頌》裡面所提到的:「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當我們受用世間的五欲之後,如果內心沒有辦法生起饜足,也就是我們不懂得滿足的話,這樣的心會讓我們遭受眾多的痛苦。是故莫令貪妙欲心有機趁,所以要時時刻刻揀擇自己的心,讓我們的心裡不要被貪求五欲的心所影響;凡於所貪戀物不執悅意實乃眾財寶中最勝妙物。在世間最珍貴、最殊勝的東西是什麼?「凡於所貪戀物不執悅意」,對於所喜愛的東西,我們並不會過度的去執著,並且在使用過後內心懂得滿足的話,「實乃眾財寶中最勝妙物」,這才是眾多財寶當中最殊勝、而且最珍貴的。

「人心要懂得滿足」,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不懂得滿足,會衍生許多的問題。就像我們今天早上所提到的,雖然現今有很多人在推動民主,但是推動民主的這些人,在推動民主的當下,如果他內心過度的貪著自利,以自利為出發點,甚至他的內心不懂得「何謂滿足」的話,他所推動的民主運動,根本不能稱為是真正的民主。所以貪所帶來的過患,或者是不懂得知足所帶來的過患,我們可以從世間或者是個人的角度去觀察,其實這都很容易了解。

巳二、不動之過

偈頌:178、最終成灰燼,不動為他牽,怖畏不淨身,何故執為我?

179、無論生或死,皮囊有何用?豈異土石等?何故不除慢?

  釋文,此身最終成灰燼,我們的身體最終火化,之後它成為了灰燼,身自不動為他者─心─所動,縱使在活著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它自己也不會動。身體之所以會動,完全是被「他者」──也就是心所牽動的,沒有心,身體本身根本不會動,血、肉等不淨物所成蘊,而且我們的身體裡有諸多的不淨物,乃是眾多猛烈怖畏之源,仔細的思維過後,你會對自己的身軀感到恐懼害怕,它是生起恐懼害怕的根源,何故將此為我?為什麼要執著這樣的身體是屬於我們的呢?妄執為我,猶須承受地獄眾苦,故我無論生或死,此臭皮囊有何?刻意的將這樣的身軀執著為是屬於「我的」,到最後我們必須承受地獄的眾苦,所以不論是生或者是死,這臭皮囊到底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毫無作用。此身不動與石等豈有差?如果身體不是被心所牽動的話,我們的身體與外在的土石,到底有什麼差別?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提到了這一點之後,寂天論師,不忍我等貪愛身故,嘆云:「嗚呼!何故不除因身而感自滿之?」我們的身體,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感到自滿的呢?為什麼到現在還看不清楚這一點,為什麼我們不懂得趕快去除「貪著自身而生起的驕傲」呢?應於一切時處斷除我慢。

巳三、愚癡之過(分四)

午一、不解善惡

午二、不解讚毀 

午三、斷諍

午四、貪身雖是眾過之源,然為擷取心要故應護暇滿身  

午一、不解善惡(120)

偈頌:180、奉承此身故,集諸無義苦,後隨起貪瞋;如樹身何為?

釋文,意汝奉承此身無義,我們的心不斷的奉承我們的身體,奉承的結果是什麼?「集聚諸多無義痛苦」,到最後感得的還是痛苦的果報,於此身作利害者隨起貪瞋,不僅如此,由於我們過度的愛護自己的身體,所以當有人來利益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對他生起貪著,相反的,有人傷害我們的身體,我們會對他生起瞋念;雖護此身,然彼不知報恩,我們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身體,但是我們的身體會懂得報恩嗎?根本不會!猶如樹木,這就像是樹木,你不斷的去灌溉它,難道樹木會對你說聲謝謝嗎?也不會!貪著此身何為?那為什麼我們要貪著自己的身體呢?此不合理。

偈頌:181、吾細心守護,或為鷹等食,身既無貪瞋,何故愛此身?

  釋文,不論以資財細心守護或為禿鷹等所噉於作利害者既無貪瞋,吾又何故愛此身?不應貪愛。不論我們用任何的資財,細心的守護我們的身體也好,或者是死後我們的身體被禿鷹等動物吃掉也好,「身於作利害者既無貪瞋」,我們的身體對於利益它的人,也不會生起一分貪念,相同的,對傷害它的人也不會生起瞋念,既然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貪愛自己的身體呢?「不應貪愛」。

午二、不解讚毀(121)

偈頌:182、毀身彼不瞋,讚揚亦不喜,身既無所知,何為彼費力?

  釋文,若人譏有過,彼不瞋恚,如果有人毀謗我們的身體,或者批評我們身形醜陋,「彼不瞋恚」,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對此感到不滿或者是心生瞋念,若人讚揚彼有功德,亦不喜,相同的,如果有人讚美我們的外貌相當莊嚴,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因此感到歡喜,如果身體本身都不在乎這些的話,那「心」你又在乎什麼呢?身既無所他人讚毀,我何為彼起貪瞋而勞神費力?既然身體本身都不了解別人對它的批評或者是讚美,「我何為彼起貪瞋而勞神費力?」為什麼我們要因此而在心中生起貪瞋,並且忙於解釋,或者是為這個身體付出這麼多的心力呢?全無意義。

午三、斷諍

偈頌:183、若人喜我身,則彼為吾友;眾皆愛己身,何不喜他身(眾生)?

  釋文,若謂:「身軀雖不知此,雖然身體本身不了解讚毀以及善惡,然人喜我身則彼吾為友,故喜彼人。」如果有人喜歡我的身體、看我很順眼的話,這時對方就會想要來幫助我,「則彼與吾為友」,由於對方看我很順眼,會想要來幫助我,到最後我們兩個就會成為朋友,而我也會因此對對方產生好感,「故喜彼人」。諸有情眾皆愛己身,我又不喜他身(眾生)?在這個地方藏文的原文是用「他身」這兩個字來表示,但如果用直接推理的方式的話,「眾生」這兩個字或許會更恰當。在另外一本解釋裡面是用「眾生」這兩個字,也就是「他身」的位置改為「眾生」,為什麼呢?因為在之前有人提到說:因為有人喜愛這個身體,所以我會因此跟對方成為朋友,如果是這樣的話,「諸有情眾皆愛己身」,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眾生,所有的眾生都愛自己的身體。如果你因為有人喜愛這個身體,而會因此跟對方成為朋友,對對方生起好感的話,照道理說你應該對每一個人都生起好感,因為任何的身體都會有一個人去喜愛它,這樣的話,你應該對每一個眾生都能夠生起好感才是,為什麼事實不是如此呢?所以在藏文原文裡面,這個地方用「他身」的這個字眼來表示;或許用「眾生」會更恰當一些。

不應貪著自身、譏毀他身。既然是如此,我們不應該貪著自身、譏毀他身,因為我們的身體跟其他有情的身體都是相同的。就如同我們愛自己的身體,其他的有情也愛自己的身體,每一個身體都有一個愛它的眾生。

午四、貪身雖是眾過之源,然為擷取心要故應護暇滿身(122)

偈頌:184、故應無貪著,為眾捨己身;此身雖多患,善用如工具。

  釋文,貪身非理,於自身應無貪著生而捨己身。貪著自己的身體並不合理,所以我們要設法讓自己不要對身體產生貪著,「為利眾生而捨己身」。如《四百論》云:「雖視身如敵,雖然我們的身體是不淨的,而且仔細觀察過後,你會發現在身體裡面,沒有任何的東西值得我們貪著,所以第一句提到「雖視身如敵」,然仍應守護,雖然身體它本身對我們沒有多大的利益,但我們要想辦法守護它,為什麼要守護它呢?具戒長活命,如果在獲得人身之後,我們能夠持守清淨的戒律,並且想辦法善用自己的身體,由此生大福。」透由我們的身軀能夠累積無量的福德。依身能辦眾多他利,透由我們的身體,能夠成辦許多他利事業,是故此身雖多,然為利他應當善用,所以我們的身體雖然有許多的過患,但是為了成辦利他,我們應該善加使用我們的身體,世間人為載重物使用車乘等諸工具。這就像平常我們時常提到的譬喻,如果想要橫越海洋,這時我們需要一艘船;相同的,如果我們想要渡脫生死苦海,就必須藉由我們所獲得的人身船,想辦法透由修學正法來渡脫生死苦海。

辰四、掌控自心(分三)

巳一、去除修善障礙

巳二、發起勤修對治之力 

巳三、一心專注於善所緣  

巳一、去除修善障礙

偈頌:185、故愚行已足,我當隨智者,憶不放逸言,力退昏與眠。

  釋文,是,往昔專行靜慮之相違品──欲愛、貪欲心與損害心等,首先所謂的「欲愛」,是指對五欲所產生的貪愛。往昔我們所做的行為,多半是被欲愛、貪欲心以及損害心所攝持,這些都是靜慮的相違品,如此夫謬行已足,在過去我的所作所為,就跟愚夫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的行為已經夠了,我當隨智者──善巧取捨之佛、菩薩,於諸善法不放逸教。從今天開始我要追隨智者──也就是善巧取捨的佛、菩薩,讓我的心想辦法安住在善法上,「憶念不放逸的言教」,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與昏沉、睡眠貪欲及疑惑,應當了知此五蓋,劫善法財諸盜賊。」在前面兩句話最主要提到的是五蓋,是哪五蓋呢?分別是掉悔蓋、瞋恚蓋、昏睡蓋(昏沉以及睡眠是合併在一起)、貪欲蓋、疑惑蓋這五蓋。「應該了知此五蓋,劫善法財諸盜賊。」力退昏等靜慮障礙。

巳二、發起勤修對治之力 (123)

偈頌:186、如大悲佛子,安忍合宜行;若不恆勤修,吾苦何時了?

  釋文,應如大悲佛子發對治力,安忍合宜行,我們應該效學大悲佛子,在修學菩薩行的過程中,精勤的發起對治力,在修對治力時不免會遇到阻礙,在遇到阻礙的當下要懂得安忍,所以提到「安忍修合宜行」;念若不於晝夜勤修所受苦何時?並且在心中要想到:「若不於晝夜恆常勤修」,如果我沒有辦法晝夜恆常勤修善法的話,我在輪迴中所承受的苦,到什麼時候才能夠了斷呢?應當勤修共與不共之奢摩他。

巳三、一心專注於善所緣

偈頌:187、為盡除諸障,迴心避邪途,我於正所緣,恆常入等至。

  釋文,盡除諸煩惱障及所知,為了完全斷除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必須生起毗婆舍那,我們必須生起「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而在還未生起毗婆舍那之前,又此須先修奢摩他,故迴心避一切障生奢摩他之邪途──欲等一切分別,我們要設法讓心能夠避開一切生起奢摩他的障礙,「欲等一切分別」,由八斷行於正所緣恆常入等至。透由八行斷除五種的過失,讓我們的心恆常安住在善所緣的狀態下。

總之,修習共奢摩他之理,廣如《聲聞地》中所說,提到共的奢摩他,在無著論師所造的《聲聞地》以及《辨中邊論》等論著裡面,都有提到修學共奢摩他的內涵,而在《經莊嚴論》裡面也有提到如何成辦九住心的道理;不共之理,應如此論及蓮花戒論師之《修習次第》所說了知。至於不共的奢摩他,最主要依據的是《入行論》以及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習次第》,思維修奢摩他之利益及未修之過患已,應以九住心等精勤修三摩地;廣則應如《廣、略波羅蜜多道次第論》所說了知。

結頌:

現證實相勝觀慧,雖能根除二障種,現證空性的毗婆舍那,雖然能夠連根剷除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種子,然此有賴不動止,但在生起毗婆舍那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寂止──也就是奢摩他,故初善巧修寂止。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必須用最善巧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

壬二、品名(124)

入菩薩行論第八品 靜慮

釋文,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正道第八品釋 靜慮

第九品  般若

辛四、修學毗婆舍那體性般若之理(分二)

壬一、釋品文(分三)

癸一、顯示欲得解脫須發證實性慧(分二)

子一、總義

子二、別義  

癸二、如何發起證得實性慧之方便

癸三、教誨應當勵力生此智慧

壬二、品名

子一、總義(125)

或念:「若欲盡滅他相續苦,應當證得無上菩提,是故須先通達實性;然除自相續苦,何須通達實性?」在文裡面提到,「若欲盡滅他相續苦,應當證得無上菩提」,如果想要完全的滅除一切有情心相續的痛苦,必須證得無上菩提,「是故須先通達實性」,如果想要證得圓滿的無上菩提,必須先通達空性的道理;「然除自相續苦,何須通達實性?」但如果只是想要斷除自己心中的痛苦(也就是斷除心中的煩惱),何須通達實性?為什麼一定要了解空性的道理不可呢?

對於這樣的質疑,怙主龍樹云:「若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此謂凡有蘊實執時,爾時即不能遮執著我或我所是由自相所成之薩迦耶見。在這個地方先提到第一個名相「蘊實執」,所謂「蘊實執」指的是,「執著蘊體是諦實成立」的執著,這樣的執著我們稱為蘊實執。所以提到「此謂凡有蘊實執時」,在龍樹論師的論典裡面有提到:「若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只要沒有辦法斷除心中的蘊實執,就沒有辦法斷除心中的我執,所以在解釋的時候有特別談到,「此謂凡有蘊實執時,爾時即不能遮執著我或我所是由自相所成之薩迦耶見」。「薩迦耶見」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執著「我」是由自相所成,以及執著「我所」是由自相所成這兩種。所以,如果一位補特伽羅的心續中有蘊實執的話,就代表這位補特伽羅是沒有辦法遮止、沒有辦法斷除心中的薩迦耶見。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的話,所謂「蘊實執」指的就是,執著著「法是諦實」的這種執著。而所謂的「薩迦耶見」最主要是在強調,它是在執著著「補特伽羅」所生起的執著。

又任誰皆不許聲聞、獨緣羅漢未斷薩迦耶見,在四部宗義裡面,只要承許空性的話,這些祖師們都認為,聲聞或者是獨覺的羅漢一定能夠斷除薩迦耶見,所以提到「又任誰皆不許聲聞、獨緣羅漢未斷薩迦耶見」,他們都承許聲聞以及獨覺的羅漢能夠斷除薩迦耶見,若爾,則須斷蘊實執,如果這個論點成立的話,就代表聲聞以及獨覺的羅漢必須要斷除「蘊實執」,故許聲聞、獨覺聖者亦須通達蘊無諦實。既然要斷除蘊實執,就代表這位補特伽羅必須要證得「蘊體是沒有諦實」的這個內涵,所以必須承許聲聞以及獨覺的聖者,也需要通達「蘊體無諦實」的道理。此阿闍黎亦許欲滅輪迴之苦須證實性,不僅龍樹論師是如此承許,「此阿闍黎」指的是寂天論師,寂天論師也承許「如果想要滅除輪迴的苦,必須證得空性」,此理將於後說。   

在上一段的一開始我們有提到,有些人他們會認為:「如果最終的目標,是想要證得圓滿的菩提,這時必須通達空性的道理;但如果只是要斷除自己的痛苦、設法跳脫輪迴的話,不必須要了解空性。」所以一開始有提到,「然除自相續苦,何需通達實性。」對於這一點,在論中除了引龍樹論師的論之外,進一步也提到「此阿闍黎亦許欲滅輪迴之苦須證實性」,在寂天論師所造的《入行論》裡面,也承許想要滅除輪迴的痛苦必須證得空性,而這樣的道理在之後會作介紹。若欲詳解其論述者,應從世間所有人天導師──仁波切、一切遍智善慧名稱吉祥賢所造《入中論廣解》了知。以上是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若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的這兩句話,如果想要詳細的了解其中的內涵,我們應該從大師造的《入中論廣解》,來了解其中的道理。(道寬比丘尼聞法筆記)

迴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