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16: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16:20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二十五之一)2012年4月1日 (下午)大悲精舍

辰二、內緣如理作意(125“)

偈頌:諸佛及菩薩,恆時無礙見,故我常安住,彼等聖眾前。

思已應受持,心生慚敬畏。

正文,又諸佛及菩薩恆時隨處無礙一切所知,我們所皈依的對境──佛以及菩薩,隨時隨地都能夠觀見一切的所知。現今我們在造惡的時候,內心都會存著僥倖的心態,覺得反正我做這件事情別人也不會知道,縱使你周邊的人不知道,但是我們所皈依的對境──佛或是菩薩,由於他們的心續中具有智慧,所以他們是能夠了解我們所造的惡業,故我常安住彼等聖眾,無有障蔽。由於諸佛菩薩能夠「無礙照見一切所知」的緣故,所以我是恆常的安住在彼等的面前,如此思已以自身為由心生慚愧、恭大師與法、懼異熟,如此受持,令己具足正念。在思維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應該以自身為理由,「心生慚愧」;更進一步的「恭敬大師與法」,如果不恭敬大師,以及大師所宣說的正法,這也是生罪之門,所以我們必須要恭敬大師與法;如果對於大師以及法有信心,自然就會「畏懼異熟」,不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大師隨便說說的,「如此受持,令己具足正念」,以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心中具足正念。所以在偈頌裡有特別的提到「心生慚敬畏」,「慚」是指慚愧,「敬」是指恭敬,「畏」是指畏懼異熟。

辰三、由正念生正知之理(分二)

巳一、生起正念之理

巳二、由彼生起正知之理

巳一、生起正念之理(126“)

偈頌:由此亦令彼,數數隨念佛。

如同上一個科判所提到,如果平常我們就能夠思維,十方的諸佛菩薩是安住在我們的面前,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祂能夠了知的對境,這時我們對於當下造惡,就會心生慚愧,並且會令善法不斷的增長。

正文,如此思維,由此亦令彼數數隨念佛、法、僧之功德,如果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來思維,這時無論我們身處何處,我們都能夠憶念起佛、法、僧的功德。「佛」是由修學正法而成就的;「僧」是現今在修持正法的聖者,他們都具有不共的功德,是故易於緣念三寶。以這樣的方式來思維佛、法、僧三寶的功德,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時常的現起三寶的功德。如果能在臨終前,憶念三寶的功德,來生可以不墮惡趣。憶念三寶是最好的破瓦法,所以在命存的時候,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不斷的練習,十方的諸佛菩薩安住在我們的面前,以慈悲眼觀視著我們;如果平常沒有這樣去練習,臨終時我們通常是手忙腳亂的,而且到時再來準備各式各樣的修法,都為時已晚。一生中,我們時常串習哪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很自然的,會在臨終的時候顯現出來,這是世間的法性;所以我們平常要不斷的思維三寶的功德,讓我們在臨終的時候,也能夠生起同樣的心念。

巳二、由彼生起正知之理

偈頌:若時為防護,正念住意門,爾時正知來,縱離亦復返。

正文,由此正念,若時為防護煩惱故,正念意門前,爾時即有正知,觀察應作、非作等諸現狀,為了防護煩惱,透由正念的力量會引發正知,藉由正知能夠觀察我們當下三門的行為,是應作、還是非作,如實了知;使一次退失去,後亦復返。在某些情況,雖然會暫時的失去正知,但是它在不久之後,也是會再次的回到我們心中,故於修持善巧與否,有賴修習正念、正知,是故應當善巧此理。善、不善於修持,並不在於你所了解的法是多、還是少,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修學的過程中你的心裡是否能夠生起正念、正知,隨時的藉由正念、正知的力量,來檢視你當下的心態是處於善法、還是惡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子三、修學以正念正知守護心行之理(分三)

丑一、學律儀戒之理(分二)

寅一、勵力清淨三門行儀(分三)

卯一、觀察身語行儀(分四)

辰一、動身之前觀察動機

辰二、與眼觀等相關學處

辰三、結合其餘行儀

辰四、觀察安住行儀

卯二、觀察內心行儀

卯三、說明開遮時宜

寅二、防護失壞

丑二、學攝善法戒之理

丑三、學饒益有情戒之理

辰一、動身之前觀察動機(127“)

接下來第三個科判,「修學以正念正知守護心行之理」分三:一、學律儀戒之理,二、學攝善法戒之理,三、學饒益有情戒之理。在之前我們也有提到,菩薩一切的行儀都包含在三種戒律當中。而三種的戒律,我們看到第二種「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最主要是指菩薩在行善的當下,他是以一顆守護戒律的心作為攝持,而行布施等種種的善行,這樣的行為我們包含在攝善法戒當中。

接下來第一個科判「學律儀戒之理」分二:一、勵力清淨三門行儀,二、防護失壞。第一個科判當中分三:一、觀察身語行儀,二、觀察內心行儀,三、說明開遮時宜。第一個科判分四:一、動身之前觀察動機,二、與眼觀等相關學處,三、結合其餘行儀,四、觀察安住行儀。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動身之前觀察動機」。

偈頌:於初應了知,此心有過失,爾時我如樹,應執持而住。

正文,行走等時,行、住、坐、臥任何的時間點,於初應了知此等起心有過、此無過,在一開始,我們就必須要了解:我當下的動機是有過失的、還是清淨的,比方說,你在還未步行之前,你就必須要先觀察你自己的動機:我之所以要去是為了要追求利養、還是為了要傷害他人、還是純粹只是為了要去玩樂,你必須要先觀察,你的動機是否具有過失,所以提到「於初即應了知,此等起心有過、此無過失」,爾時等起若有過失,我應如樹,不為過失動搖,執持對治而住。在未步行前,如果你發現你的動機是有過失的,這時我們應該如同一棵大樹,不被過失所動搖,「執持對治而住」。所以在觀察了內心,發現自己的動機是有過失之後,必須更進一步的,藉由對治來防範自己的行為。

辰二、與眼觀等相關學處(分四)

巳一、總示眼觀時之行儀

巳二、於疲倦時應如何行

巳三、他人來時應如何行

巳四、於休息時應如何行

巳一、總示眼觀時之行儀(128“)

偈頌:吾不應無義、散漫四處望;當恆常思維,垂眼視下方。

正文,任於何時,不應無義散漫四處,壞己心故。在任何的時間點,我們都不應該隨便到處張望。四處張望會看到許多悅意以及不悅意的對境,而讓我們的內心生起貪瞋等種種的煩惱,這時我們的心會處在散亂的狀態,而沒有辦法專注的行善,應當思維善所緣境,尤其是在我們修持,或者是思維正法的時候,我們應該在內心中不斷的思維善所緣境,恆常於觀視時,目光所及僅軛木許,如果外出時,這時我們的目光不能夠四處的張望,目光所及的範圍不能夠太長,「僅軛木許」,它的長度大約就是一塊軛木的距離,垂眼視下方

巳二、於疲倦時應如何行

偈頌:為令久視息,時而望四方。

正文,若為調身或疲倦時,為令久視得休故,時而抬眼觀望四方。在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時如果我們感到疲倦,或者我們必須要適當的休息,這時是可以抬眼而觀望四處的。

已三、他人來時應如何行(129“)

偈頌:若見有人至,正視道善來;為察路途險,四處頻張望。

正文,於觀望時,當我們四處觀望的同時,若見有人面前,如果見到他人正走到我們的面前,應當微笑正視:「哉!」這時,我們應該微笑,向他人問好。又行走時,如果行走在有危險的道路時,為察路途有無難,應當四處張望

巳四、於休息時應如何行

偈頌:憩已應回顧,檢查身後物;前後視察已,續行或折返。

正文,又休憩已,將離去時,回顧檢查身後有無遺留之;當休息完畢,即將要離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回頭檢查,我們是否有遺留下什麼東西,視察前後有無懸崖等,隨其所宜,決定續行或折返。並且我們必須要觀察,我們所要步行的這條道路上面,是否有懸崖等危險之處,如果適當的話再進一步的走下去,如果不適合,這時必須要折返。

辰三、結合其餘行儀

偈頌:應於一切時,知目的而行。

正文,應於身語趣所作行一切時中,了此有利益自他目的而行。當我們的身語在做任何事情的當下,必須要了解我們所做的這件事情,是否能夠自利利他,了解具有某種目的之後才進行。

辰四、觀察安住行儀

偈頌:念身如此住,備妥所應行;應時而觀察,此身住何狀。

正文,任住何處,爾時先思維而:「自如此住。」在作一個動作之前,這時我們必須要先思維:「我應該作什麼樣的動作」,備妥所應行,我們不應該隨隨便便,而必須要告訴自己:「我應該要怎麼作才如法」,其後時而觀察此身住何狀,並且在進行之後,不時的去觀察自己的身體,是安住在什麼樣的狀態,勤修無過行儀。

卯二、觀察內心行儀(分二)

辰一、令心安住於善所緣

辰二、觀察是否專注於善

辰一、令心安住於善所緣(130“)

偈頌:勵力盡觀察:此昏醉心象,如何不散失,繫於正法柱。

正文,應當勵力盡觀察此心象昏醉不醒,如何將彼繫於一心所許正法,令不散失。我們的心,它如同一頭狂象是很難操控的,這時我們必須要想辦法看是否能夠將我們的心,繫在一個堅固的柱子上。這當中的柱子,最主要是提到「一心所許正法」,這是指善法。如果我們能夠將心安住在善法上,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沒有辦法將心安住於善法上,至少也要能夠安住在無記法──也就是不善、不惡的法上。這當中「一心所許正法」,包含了在當初一心所承許的戒律,或是學處,或者是如來的身像、皈依等善法、善知識的功德等,讓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之上,而不令散失。

辰二、觀察是否專注於善

偈頌:我精進修定,剎那亦不散,應觀察自心:吾心今何為?

正文,無論如何,精進修定,令心不從善法散亂,縱一剎那亦不令心失他處,在一開始我們必須在內心中生起一種引念,而引發以下的這種想法:告訴自己,我應該要精進的修定,讓我的心除了安住在善所緣之上,而不緣惡以及無記法,「縱一剎那,亦不令心散失他處」,當時時觀察自心:「吾心今為應作、非作者?」並且時時觀察我們的內心,看看我們的心到底是在想什麼?

卯三、說明開遮時宜

偈頌:危難喜慶等,未能則隨宜;經說布施時,戒律可暫捨。

正文,若與損己命之危難、供養三寶等諸喜慶、更勝前者如利有情事相關,在這個地方提到了幾種的情況:第一種「損己命之危難」,比方說在當下,你遭遇了非人的干擾,或者是你遇到了戰亂、各種的天災,而你的生命有危險的時候;「供養三寶等諸喜慶」,或者是當時是一個節慶,在當下的時間點是以供養三寶為主;「更勝前者」,或者是你當下所做的事情,比之前提到的這兩件事情都還要來得重要,比方說「利益有情等事」,如果與這幾件事情是有相關聯的,己未能行微細身心諸行,佛開許隨宜而行。在當下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行持非常微細的戒律,這時佛是開許我們可以不用持這些戒律的。

對於這一點,《無盡慧請問》云:「於布施時,應攝戒律而暫捨之。」在《無盡慧請問經》當中有提到,一開始如果是以修學布施為主,在還未成辦布施之前,對於瑣碎微細的戒律是可以「暫捨」,也就是暫時不用持守。就比方說,以一個修學大乘法的人而言,他一開始必須要先修學布施,但是在修學布施的過程中,難免有些戒律是他暫時沒有辦法持守的,這時可以先暫緩,而不需要馬上持守。就比方說,佛祂在制戒的過程中,雖然有制定過午不食的這條戒律,但是祂也同時開許某些情況、某些人,他是可以食藥石的;或者是對於出家人而言,他是不能夠觸碰金銀珍寶等物,但是在某種情況下也是可以開許的。所以提到,「於布施時,應攝戒律而暫捨之。」

此二者不能並行,且於主學布施,難成辦之微細戒律可暫捨置。布施以及持戒,這兩者一開始是沒有辦法並行來修學的,所以當我們以修學布施為主的時候,「難成辦之微細戒律」,對於一些非常瑣碎、微細的戒條「可暫捨置」。意謂須先善巧道次,而後依次令其圓滿。以道次的角度而言,六度當中先修布施、再持戒律,所以以這樣的道次來說,先布施、再持戒的方式是正確的。對於這樣的一個觀點,有人提出,或曰:「戒勝於施,如何暫捨?」六度當中後後勝於前前,也就是以布施、持戒這兩度來作比較的話,持戒度比布施度要殊勝,以修學道次的角度來說,必須要先修學布施,再修學持戒。所以以勝劣的角度而言,持戒是比較殊勝的,那為什麼可以暫捨?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對於這一點,偈頌當中:思已著手時,除彼莫思餘,應專注於彼,先成辦彼事。如此事皆成,不爾皆難成。隨惑不正知,由此不增盛。

正文,凡須依次修學之事,最初思已著手時除彼事外莫思餘事。如果當下的這兩件事情,是必須要依次修學的話,比方說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的內涵,它是必須要依次修學。並且在一開始,我們立誓的時候,就有立下:「我將來要依次的修學布施等六度的內涵」,所以一開始是以布施為主,所以提到「凡須依次修學之事,最初思已並著手時,除彼事外莫思餘事」。在一開始修學布施的時候,如果你已經著手進行布施,這時除了修學布施的這件事情之外,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應專注於最初所行布施事,並先成辦彼事。所以在一開始,我們要全神貫注在布施的這件事情之上,並且想辦法先成辦它。

若能如此依次修道,則一切事皆辦,如果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依次的修學布施、持戒等內涵,這時六度都能夠成辦;若不爾者,次第顛倒,前後二事悉皆難成。如果不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不管是次第顛倒,或者是你內心中想東想西,最後「前後二事悉皆難成」。現今我們有很多的人,會有這樣的壞習慣,也就是在一件事情已經開始做了之後,還沒有完成之前,就會想要做別的事情;當另外一件事情開始做了之後,又還沒有完成,又想做另外一件事,到最後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沒有完成。若能依次了知道次,由此能令隨惑──不解次第之不正知不增盛,故應善巧道之次第。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道次的內涵,這時候就能夠藉由了解道次的這種智慧,讓我們內心當中不解次第的不正知不會增長,「故應善巧道之次第」。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