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2:31: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22:30:32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四十)2012年4月21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先調整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早日成辦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發心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第六品,«忍辱品»。在«忍辱品»當中,最重要的是提到了,「瞋」所帶來的過患,是眾多煩惱當中最嚴重的;而透由修學忍辱,能夠對治心中的瞋恨。因此,佛在律經當中有提到:眾多的苦行裡,最殊勝的是修學忍辱。這當中的「苦行」指的是,如果我們想要成辦六度,我們必須斷除六度的相違品。而對於我們而言,想要斷除六度的相違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這種修行稱為「苦行」。而在眾多的苦行當中,「瞋」是最難對治的,而且瞋很容易在我們的內心中生起,也不容易斷除;因此修學忍辱,是眾多苦行當中最殊勝的苦行。

提到了「忍辱」,忍辱可以分為:安受苦忍、耐怨害忍,以及思擇法忍三種。三種的忍辱裡,又以「耐怨害忍」最為重要,也就是當我們的敵人,在傷害我們的同時,在當下我們應該懂得安忍,這是我們必須去實踐的;這一點對於出家法師而言,格外的重要。在家居士,或是一般的世間人,由於要忙於工作,所以在工作的過程裡,難免會有所謂:這是我的敵人,我應該避免他,而這是我的親人,我要保護他的想法;但對於一個出家法師而言,他並不需要忙於世間的工作,所以他並不用刻意的去分辨親、敵。所以佛對於他的弟子提到了:「如果一個出家的法師,在修學佛法時不懂得安忍,反而更進一步的去傷害其他的人,縱使他身穿法衣,我都不承認他是我的弟子,我也不認為他是一位沙門。」

未二、略顯由此亦應恭敬有情

偈頌:無疑大悲體性佛,視一切眾生如己;

是故所見有情體,即依怙性何不敬?

正文,大悲體性,由修自他平等、相換,而視一切眾生如己,此,佛陀具備了大悲的體性,在往昔透由修學「自他平等」以及「自他相換」的教授,不論眾生貧富貴賤,都看成像自己一般而愛護他們。現今的我們,所珍愛的是自己,所棄捨的是他人,但是佛在往昔發起了菩提心,並且修學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他所珍愛的是一切有情,而將自己的利益擺在最後位,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的。既然我們所追隨的導師,他是如此修持大乘道,我們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來修學;是故所見有情體性,依怙,所以當我們在看有情的當下,我們要看作是「是我依怙的體性」──也就是佛的體性。若恭敬彼,能予佛位,如果恭敬有情,最終有情能夠給予我們的是圓滿的佛位,不敬?既然如此,為什麼在面對有情的當下,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恭敬呢?應當於彼生信、恭敬。

子二、修習忍之利益(分三)

丑一、總示

丑二、以喻說其利益

丑三、略顯不同利益

丑一、總示

偈頌:此忍能令如來喜,成辦自利亦即此,

此亦能除世間苦,是故我應恆修此。

正文,諸有情所作損害,並恭敬彼,能令如來最勝方便,安忍其他的有情對我們所作的傷害,並且更進一步的恭敬周邊的有情,這是能夠讓如來歡喜的眾多方便裡,最主要的方便。所以在偈頌裡有特別的提到「此」,「此忍能令如來喜」,雖然藉由不同的方式能夠讓如來歡喜,但是在眾多的方法當中,最主要的就是修學「忍辱」;令自相續資糧圓滿,透由修學忍辱,能夠累積到福德資糧;透由累積福德資糧,更進一步的,到最後能夠圓滿智慧資糧,故正成辦自利最勝方便,亦即此利他行,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成就圓滿的佛果,佛是自、他二利圓滿的聖者,如果想要成辦利他,首先必須要成辦自利,所以透由修學忍辱能夠成辦自利,更進一步的成辦利他;此亦能除一切世間。如果周邊的人,在傷害你的當下,如果你懂得修學安忍,不僅內心當中對他人不會生起一絲的瞋恨,反而更進一步的去幫助他人的話,這時周邊的人,很容易因為我們的行為而被我們攝受;所以透由修學忍辱,能夠去除一切世間的痛苦,由此能令二利究竟,是故我應恆修此三種忍。

丑二、以喻說其利益(分二)

寅一、依其利益說明喻義(分二)

卯一、喻

卯二、義

寅二、說明較喻尤為勝妙

卯一、喻

偈頌:譬如國王眷,雖傷眾百姓,深謀遠慮者,力堪不報復,

因其力非一,王勢即彼援。

正文,譬如國王眷屬,雖傷眾百姓,一國的國王,他周邊的眷屬或是大臣、侍者,雖然無理的去傷害了當地眾多的百姓,然具深謀遠慮、能觀未來之得失,但是在地方上,具有深謀遠慮,能夠去觀察更長遠的得失的這些百姓們,其傷害其眷,然不報復,他雖然當下有能力去對抗國王的眷屬,或者是某一位侍者、某一位大臣,但是由於他想得更深遠,他知道要是當下我還手,到最後可能會招惹到國王,最後吃虧的是我自己,所以縱使他有能力傷害對方,但是他不會立即報復;如此不反害者,因其眷屬力非在當下之所以不馬上報復的原因,是因為對方他並不是只有單一個人。為什麼不是只有單一個人?國勢即彼援故。以國王的勢力、國王所擁有的軍隊、以及周邊的大臣們,這些都是對方──也就是國王眷屬的後援。

卯二、義

第二個科判,「義」。透由之前的譬喻,所要告訴我們的內涵是什麼呢?

偈頌:如是亦不應,輕蔑力弱敵,因地獄獄卒、具悲皆彼援。

正文,如是譬喻如同之前的譬喻,亦不應輕蔑力弱,當有弱小的敵人,比方說傷害我們的螞蟻、昆蟲,或是蚊子等,我們都知道被蚊子咬了之後,有時候你內心沒有辦法安忍,你會覺得:反正我殺了牠,也沒什麼關係!所以當下你會覺得,因為對方很弱小,所以當下在沒有辦法安忍的情況下,會順手把對方給殺了;但是對方雖然是弱小的,但是在他後面的援助卻是龐大的。比方說,我們的這個舉動,十方的諸佛菩薩都看在眼裡,十方的諸佛菩薩,他認為一切的有情都像他的獨子般,以慈母面對獨子的心情,在呵護著每一位有情,所以當下我們由於沒有辦法安忍,而殺害周邊的有情,諸佛菩薩不會感到歡喜;而且當下所造的惡業,將來會讓我們投生到地獄,這時傷害我們的就是地獄當中的獄卒。所以提到我們並不應該輕視力弱的怨敵,其異熟所感地獄獄卒,及諸佛菩薩皆不歡喜,此皆彼援之故。不管是地獄當中的獄卒也好,或者是具足大悲的諸佛菩薩也好,這些都是弱小的怨敵們,他們背後的援助。

寅二、說明較喻尤為勝妙

第二個科判,「說明較喻尤為勝妙」。在之前我們提到了一個譬喻,並且透由譬喻更進一步的,影射了這個譬喻所要詮釋的內涵。在譬喻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一位大臣無理的傷害百姓,但如果懂得去思維的話,這個百姓他會懂得安忍,而不會當下去還手,因為他知道這位大臣是有國王在背後撐腰的。透由這個譬喻來告訴我們,縱使傷害我們的敵人,他相當的弱小,我們也不應該隨便的就傷害他;因為他的背後有地獄的獄卒,有十方的諸佛菩薩在為他撐腰。雖然是透由之前的譬喻,來譬喻之後的內涵,但是其實「喻」跟「義」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有什麼差距呢?

偈頌:如民侍 暴 君,應令有情喜;國王縱生瞋,然彼豈能為,

令有情不喜,所受地獄苦?

正文,故民侍暴君,亦應令有情,如同人民小心謹慎的侍奉一國的暴君,當我們在面對有情時,也應該努力的使用各種方法,來讓周邊的有情心生歡喜。為什麼?因令有情不喜所受地獄苦難,國王縱生瞋恚,然彼豈能為之?如果我們冒犯了國王,讓國王生氣,這時頂多是被國王處罰,甚至最嚴重的,不過就是被他殺而已;被他殺之後,國王他能夠讓我們墮入地獄當中受苦嗎?並不行。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善待周邊的有情,而以瞋恨的念頭去傷害周邊的有情,讓他們感到不歡喜,這時我們所造作的業,會讓我們來生墮入惡趣受苦。

所以之前的譬喻是譬喻到,我們面對的對象是國王,而譬喻當中所要譬喻的內涵,是面對周邊的有情。所以冒犯了國王,讓國王生起瞋念,雖然對我們而言也會有傷害、我們也會有損失;但是它的傷害、它的損失,遠遠沒有辦法比我們在傷害有情之後,所造的惡業而帶來的過患。所以提到「國王縱生瞋恚,然彼豈能為之?」縱使國王他的內心生起了瞋恨,而處罰我們,但是他能夠讓我們在地獄當中受苦嗎?並不能。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偈頌當中:若令有情喜,終能證佛果;

然令國王喜,定不予此果。

正文,若令有情終能證佛果,之前第一個偈頌,是以過患的角度來作思維;第二個偈頌,是以利益的角度。如果我們讓有情歡喜的話,最終我們能夠證得圓滿的佛果;然令國王定不予此果。但是我們讓世間的國王歡喜,對我們有什麼幫助?頂多國王給我們世間的權力,給我們想要的金錢,除此之外,他能給予我們什麼?他能給予我們佛果嗎?不能!不要說是佛果,連解脫都沒有辦法成辦;不要說是解脫,連來生的增上生,他都沒有辦法給予我們。所以讓世間的國王歡喜,他頂多得到的就是世間的利益。所以之前雖然提到了一個譬喻,以及譬喻當中所要詮釋的內涵,但是這兩者之間利弊、得失的差距,還是相當的巨大。

丑三、略顯不同利益(分三)

寅一、主要果報

寅二、現世果報

寅三、異熟果報

寅一、主要果報

「主要果報」,修學忍辱最主要的果報,是透由修「忍」最終能成辦佛果,因此佛果是修學忍辱最主要的果報.也就是最重要的目標。

對於這一點,偈頌當中:遑論有情喜,未來成佛果。

正文,令諸有情心生歡,將於未來成佛果,如果讓周邊的有情,內心當中能夠生起歡喜心,透由當下所造的善業,最終我們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而圓滿的佛果,也是我們修學忍辱最主要的目標。遑論由思此利,這當中的「此」是指佛果,都先不談「透由修學忍辱能夠成辦圓滿佛果」的這一點,而應取悅有情並修忍辱,我們先不談這一點;縱使觀待今生、後世暫時果報,亦應修忍。撇開成佛不說,縱使是以今生或者是來世暫時的果報而言,對我們來說也應該修學忍辱。

偈頌當中的這兩句話,應該是以這種方式來作解釋。此義甚顯,賈曹杰大師認為這兩句話,它的字義非常的清楚,然昔有人解此義云,但在過去有人在解釋這兩句話的時候,他作了以下的解釋:「佛果難解,故應暫捨。」他認為,透由修學忍辱能夠成辦佛果,這一點是很難理解的,「故應暫捨」,所以相較於透由修學忍辱,能夠成辦今生的安樂,以及後世的增上生,這一點是比較容易的,所以他是以這種角度,來解釋偈頌當中的這兩句話。他認為雖然成佛是最終的目標,但是透由修學忍辱,最終能成辦佛果的這一點,是很難理解的;相較於這一點,透由修學忍辱在今生能夠獲得安樂,在來生能夠獲得增上生的這一點,相較於成辦佛果是比較容易了解的。所以提到「佛果難解,故應暫捨。」所以先不談佛果的這一點。

所以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的話,此說非理,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合理,為什麼不合理?現世果報雖易了解,然後世果極隱蔽分較佛難解,雖然現世的果報,是我們當下就能夠了解的,比方說在現今我們透由修學忍辱,能夠獲得內心的寧靜,這一點是我們可以了解的。「然後世果極隱蔽分較佛難解」,但是透由修學忍辱,在來生我們的面相會感得莊嚴的這一點,它甚至比佛還要難了解。為什麼比佛還要難了解?透由現今修學忍辱,來生能夠感得莊嚴的面貌,這一點是極隱蔽分。「極隱蔽分」,只能透由信許正因來證成,但是佛祂透由世事正因就能夠證得佛是存在的道理,所以提到「現世果報雖易了解,然後世果極隱蔽分較佛難解」,極隱蔽分的部分,相較於佛果位而言,它是更難理解的。為什麼更難理解?因不依止能立言教,亦能以理了知佛陀,雖然不依靠能夠證成極隱蔽分的世尊言教,也能夠透由世事正因的道理了解佛的存在;然極隱蔽分之義理,須隨其後方能了知,但是極隱蔽分的道理,必須是在了解了佛之後,才能更進一步的,藉由信許正因來了解的,所以提到「須隨其後方能了知」,此為諸大車所共許。這一點是過去的祖師大德們所共同承許的。

所以科判裡面所提到的主要果報,在解釋的時候必須解釋為:「修學忍辱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這是最主要的目標;而現今的安樂,以及來生的增上生的種種安樂,這是次要的目標」,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才是正確的;並不能夠以成佛是比較難了解,而現今的安樂以及來生的增上果等等的內涵,這是比較容易了解的角度,來解釋偈頌當中的這兩句話。

 

這一點很像是自他相換的教授時,我們有提到:如果沒有辦法修學自他相換,不要說是圓滿的佛果,縱使在輪迴當中也沒有辦法獲得安樂,這個道理是相同的。現今《入行論》當中這兩句話,最主要提到的是,不要說是成辦佛果需要修學忍辱,就連成辦今生的安樂,也必須要修學忍辱;如果沒有修學忍辱,我們沒有辦法獲得今生的安樂,那就更不用說是究竟的圓滿佛果了。

寅二、現世果報

偈頌:豈不見今生,榮耀美名樂?

正文,豈不見由忍辱於今生中亦得圓滿榮耀美名遍揚、安愉悅?透由修學忍辱,能夠讓我們在今生中,獲得世人所稱羨的圓滿榮耀、美名遍揚、身心會感到安樂愉悅,難道這一點我們都看不到嗎?故當勵力取悅有情。這是今生的果報。

寅三、異熟果報

偈頌:生生由修忍,無病貌莊嚴、長壽名遠播,獲轉輪王樂。

在之前上一個科判當中,我們提到的是藉由學習忍辱,能夠讓我們在今生中獲得什麼樣的利益。提到了這一點,不要說我們的內心中能夠生起任運、真實的忍辱,就連造作的忍辱,也可以說是裝出來的忍辱,對我們而言都會有幫助。如果我們能夠造作一顆忍辱的心,當別人傷害我們的當下,我們能不還口、不還手的話,當下的這個動作就是有利益的。雖然你內心當中,可能還是會生起不滿,但是你裝出來你在忍辱的話,當下至少你不會去傷害別人,這是有利益的;但是如果你不斷的裝,到最後還是會露出馬腳。第三個科判裡面是提到,透由修學忍辱,以異熟的果報而言,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異熟?

在正文當中,生生流轉輪迴之時,由修忍辱外貌莊嚴、眷屬圓滿、有疾、美名遠播長壽久住;並能轉輪王等極大安

而最後作了總結,總之,了知瞋恚熾盛及於善法怯弱、無有信解、不欲得等諸相違品,首先提到的是「瞋恚熾盛」,這是「耐怨害忍」的相違品;接下來「及於善法怯弱」,在修學善法時,內心不夠堅定而怯弱的這一點,是「安受苦忍」的相違品;而對於深廣法則,比方說業果的道理,內心當中沒有信解或者是不希求,這是「思擇法忍」的相違品。所以在這段話裡面,依次的提到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以及思擇法忍的相違品;在了解了相違品之後,我們必須更進一步的去對治它,其後修其對治,謂能耐怨所害;心平氣和,不為痛苦所傷;並以善觀察慧思擇正法,修習極住信解安忍,應令暇身具足大義。

最後的結頌:

歷劫雖修施等善,瞋恚火焰能摧壞,

故應數數發忍力,令無少許瞋怒時。

「歷劫雖修施等善」,過去縱使多生多劫修學布施、持戒等種種的善行,「瞋恚火焰能摧壞」,但是在生起瞋恨的當下,瞋恨的火焰能夠將往昔所造作的善業,在一瞬間之內完全的摧壞,這一點是我們一定要小心的地方。因為在平時,我們都會想要不斷的去累積善業,但是在累積善業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辦法克制內心當中瞋恨的念頭,其實一念的瞋,就會將過去辛苦所累積的善業完全的摧壞。這一點是我們很容易犯的,因為我們必須跟人群相處在一起,所以跟周邊的人相處時,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在這時我們必須要思維:我當下所遭遇到的困境,它是輪迴的本質,輪迴的本質本身就是痛苦的,尤其對一個學法的人而言,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會遇到逆境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且我們必須要思維業果的道理,不要老是在內心當中覺得,佛所說的業果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的內心當中要能夠至誠、懇切的相信佛所說的業果道理,是完全無誤、不欺誑的。

「故應數數發忍力,令無少許瞋怒時。」所以平時,我們要不斷的在內心當中,透由思維法義,而讓內心能夠生起忍辱的一顆心;透由修學忍辱,我們希望在內心中,不要生起些許的瞋恨之心,所以提到「令無少許瞋怒時」。

壬二、品名

最後「品名」:入菩薩行論第六品 忍辱

正文,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正道第六品釋 忍辱

在今年我們介紹了《入菩薩行論釋》的前六品,而剩下的是:精進、靜慮、般若以及迴向品,這四品也希望在明年,有機會能夠將傳承傳授給各位。

現今我們有很多的人在背誦《入行論》,這本論是與眾不同的一部論,它的字義容易理解,而且對於初學者而言,是很容易修行的一部論。過去的祖師們時常都會提到:《入行論》就像是一把利器,它能夠瞬間斬斷我們心中的煩惱,而在眾多的煩惱當中,尤其是我們心中的「瞋恨」以及「愛我執」,這在《入行論》裡都有藉由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該如何摧伏心中的瞋恨以及愛我執。所以《入行論》的造者──寂天論師,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位大成就者,透由這位論師所造的《入行論》,是相當具有加持力的。

雖然講法者我,並不了解《入行論》很深厚的內涵,但是能夠在這個地方為各位介紹《入行論》的道理,我也感到相當的榮幸;而各位能夠來到這個地方聽聞《入行論》的教授,也是過去各位所造的善業而感得的果報。在明年我們會介紹«般若品»,也就是«智慧品»,«智慧品»的內涵,有一點像道次第當中«毗缽舍那»的內涵,所以這個部分對各位而言或許會比較困難,並且在介紹的時候,也會提到大師他所持的不共正見。

提到了《入行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在宣說忍辱波羅蜜多以及精進波羅蜜多,這兩個部分的時候,所引用的論典,絕大部分都是《入行論》當中的偈頌。所以在學了《入行論》之後,我們就應該要配合《菩提道次第廣論》一起來學習。當你在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時,你對於這個偈頌,或者是前後文並不是很了解,這時候你可以翻閱《入行論》或《入行論釋》;當你在閱讀《入行論》或《入行論釋》的同時,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的去了解更深廣的內涵,你也可以研閱《菩提道次第廣論》,應該將兩部論配合起來學習,才是對各位最有幫助的學習方式。

相較於格魯派,其他教派對於《入行論》的註解是更多的。比方在之前我們有提到扎巴楚這位大成就者,這位大成就者是一位教、證二量具足的成就者,他在講述《入行論》時,可以透由十七種不同的解釋方式來講解《入行論》。甚至後人,很多人都認為扎巴楚這位成就者,就是寂天菩薩的化身,確實是有這個可能性。

甚至其他教派當中,有一位論師名叫無著賢論師。這位論師他也造了《入行論》的註解,但是在正見的這個部分,他所提出的見,是比較趨近於唯識宗的正見。而提到造論者本身,也就是無著賢論師,他從小,內心當中就能夠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有一次他外出時,他發現自己身上的一隻跳蚤掉到了地上,這時他在尋找之後,他沒有辦法找到這隻跳蚤而嚎啕大哭,跟周邊的人說:「我的媽媽失去了、她迷路了,而我卻找不到她」,他會為這種事情而嚎啕大哭,就表示他從小,內心當中就能夠生起任運的菩提心。所以在其他的教派裡面,也都有很多相關的註解,而這些註解也都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因為有很多的註解確實能夠讓我們對於《入行論》的偈頌,能夠產生更多的理解,或許我們會更容易了解《入行論》當中的義涵。

而這次的講課到今天告一個段落,很謝謝各位來到這個地方聽法,問候各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