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4 03:13:32
學習次第 : 初階

第一品  思考題答案

(注:問題中若提到寫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請自己發揮。)

1節課

1、名詞解釋:五部大論 

答:戒律、俱舍、中觀、因明、般若。

2、這次學習《入菩薩行論》,你有什麼樣的學習計畫和安排?

答:請自己發揮。

3、從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入菩薩行論》在印度、藏地頗受重視?

答:1)印度:大概有108個《入菩薩行論》的注疏。以前印度的造論規矩相當嚴格,一般的論典不能公開出版,只有通過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審核,認為這部論典能夠真正有利於眾生,才有“出版權”,故從108個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對《入菩薩行論》是非常的重視。

2)藏地:不管是格魯派、噶舉派、薩迦派,還是寧瑪派,每個寺院共同認可、必須要學的一部論典就是《入菩薩行論》。而且噶當派把《入菩薩行論》尊崇為必須要學的“噶當六論”之一。

不僅如此,藏傳佛教任何一個教派、任何一個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論典時,幾乎都要引用《入菩薩行論》的教證。例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用過三分之一左右,《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引用了相當一部分,噶舉派、薩迦派、覺囊派的諸多論典中,《入菩薩行論》的頌詞也隨處可見。

4、了知作者的功德對我們有什麼益處?

答:一方面可使我們對作者生起無偽的信心,對他所著的論典願意去學習;另一方面,依靠這種對聖者的真實信心,我們相續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起來。

2節課

5、名詞解釋:

聞法四想:《華嚴經》中說:“善男子,汝應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藥想,於善知識作名醫想,于精進修持作醫病想。”

6、請結合《華嚴經》的比喻,說明實修的重要性。

答:《華嚴經》有三個比喻:一、如果沒有修持,光是給別人講,就像沒有耳根的聾子給別人放音樂,音樂雖然好聽,但自己一點也聽不到,沒有修持佛法也是如此;

二、就像大海裏的舟子(船夫),經常載人渡過大海,但有可能他自己會在大海裏喪命,沒有修持佛法的人也是這樣;

三、猶如口頭上說糖如何甜,但自己一點也不品嘗,假如沒有修持佛法,就算說得再好聽,心裏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不能品嘗它的味道。因此,只會說而不修持的話,自相續是不可能真正受益的。

7、如果總是把修行計畫往後推,會對你有什麼影響?

答:我們的人身特別短暫,轉瞬即逝,而死亡時身體、受用、親友、財物什麼都帶不走,唯有善惡業如影隨形般將我們引入後世,此時只有正法才對死亡有利益。如果總是把修行計畫往後推,對大乘佛法沒有種下一點善根,臨死時就會一點把握都沒有,這樣的話,一輩子就算講得再好、說得再好、學術上的研究再怎麼出色,臨死時如果沒有很好地發願,下一輩子也可能全都忘光了。因沒有修行的把握,則只能隨著有漏的善惡業而輪轉生死,不得解脫。

8、聞法時有哪幾種不同的發心?我們應具什麼樣的發心才最有意義?

答:發心可分為善的發心、不善的發心和無記的發心。其中善的發心又分為上、中、下三等,下等發心是為了獲得人天安樂等暫時的福報,中等發心是為了自己解脫輪回,獲得阿羅漢果位,上等發心是為了救度天邊無際的眾生,尋求無上圓滿正等覺的果位。

作為大乘修行人,我們應該選擇上等發心——菩提心,這樣的發心非常難能可貴,哪怕在自相續中生起一刹那,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

9、我們聽法時,應該遠離哪三種過失、六種垢染、五種不持?

答:1)三種過失:耳不專注、心不意持、摻雜煩惱;

2)六種垢染:傲慢、不起信心、沒有希求心、外散、內收、疲厭;

3)五種不持:持文不持義、持義不持文、未領會而持、上下錯謬而持、顛倒而持。

10、“假如擁有了名聲、地位、財富,這種人生就是最有意義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請寫出理由。

答:不對。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沒有價值,最有價值的就是得到人身遇到了佛法,並且相續中生起了一顆利益眾生的心。因為這顆心是千百萬劫也難以得到的,用金錢也買不到,有了它,就有了菩提的種子,能從無邊無際的輪回苦海中超離。而名聲、地位、財富是暫時的,不離無常的本性,享用完就再也沒有了,如果依靠名聲、地位、財富造作惡業,那暇滿人身就空耗了,非但未把它利用起來渡越生死大海,反而成了墮入惡趣的工具。

3節課

11、名詞解釋:

1)教法:指所說的文字自性的法,包括顯宗的三藏十二部、密宗的續部等。

2)證法:指教法的意義在我們相續中存在,如出離心、信心、悲心、戒定慧等功德。

3)善說海:“善說”指完整無缺地宣講大乘《入菩薩行論》的甚深意義,“海”指本論所引用的教證、理證相當豐富,猶如大海是一切寶藏的來源,而此處教法證法的來源就是這部論典,以比喻和意義相結合的方式,故取名為“善說海”。

4)隨福德分善根:有實執、相執的善根是於輪回中享受悅意人天福報之因,稱為“隨福德分善根”。

5)隨解脫分善根:無有實執與相執,如夢如幻中積累的善根是獲得菩提之因,稱為“隨解脫分善根”。

12、對大乘修行人而言,為什麼菩提心如此重要?請從教證、舉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體闡述。

答:1)教證:《華嚴經》雲:“欲得最勝第一道,為一切智解脫王,應當速發菩提心,永盡諸漏利群生。”

《中般若經》中雲:“須菩提,諸凡夫一旦發無上菩提心時,彼等所行之十善與四禪、四無色等即成隨解脫分善而成為一切遍知之因,故當盡力而修行。”

2)舉例:以前有位修行人,一生專修密集金剛,最終卻獲得了預流果。為什麼修無上密法,卻只得了個小乘初果呢?原因是他只有出離心,而沒有菩提心。

《文殊根本續》中也有個公案:一個叫那自紮的修行人,憑藉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殺害了很多眾生,最終悲慘地墮入地獄。這說明即使修成了大威德,如果不具足菩提心,也只是墮入惡趣的因。

3)比喻:菩提心乃諸佛法之根本,猶如種子;可令一切眾生善法增上,猶如良田;能洗濯一切煩惱垢,猶如淨水;能長養眾生白淨法,猶如大地……。《華嚴經》中宣說了二百五十種比喻。

4)推理:菩提心具有兩個條件——緣眾生的悲心、緣佛果的智慧。緣佛果的智慧可淨治我們無始輪回的染汙習氣,若無此智慧,一直耽著五欲六塵為實有,則永無解脫之日;緣眾生的悲心可對治我們無始以來的自私自利,若缺乏無我利他的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可能趨入聖者的境界。只有隨順實相修行,才能盡除妄執,若隨順迷亂的我執,想要解脫成佛,根本是一種癡人說夢。所以對於大乘修行人而言,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華嚴經》雲:“所說種種眾譬喻,無有能及菩提心,以諸三世人中尊,皆從發心而得生。”假如沒有菩提心的攝持,所行持的十善、持戒、念佛,甚至修大圓滿,也不成為大乘菩提之因。

14、學習佛法和學習世間法,二者有什麼異同?請結合自己的經歷加以說明。

答:二者相同的是:都要依靠老師的教授。不同的是:佛法依靠恭敬心、信心而獲得,若沒有這些,不可能品嘗到佛法的真實妙味,且學習佛法對自己生生世世都有利;而世間法只要有求學之心都可以通達,即使學習的動機不純也沒有關係,學習後最多只能對今生有利,假如運用不當,甚至會變成來世墮落之因。

15、“我們修行人為什麼而活?為眾生而活!”對於這句話,你有什麼感想?

答:請自己發揮。

16、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會開得隆重,是否就意味著佛法非常興盛?請以理分析。

答:這並不意味著佛法非常興盛。世親論師在《俱舍論釋》中說:“佛之妙法有二種,教法證法之體性,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所以如果某個地方每天講經聞法不間斷,或在善知識的帶領下,實修出離心、菩提心、守持清淨戒等,這說明此處的佛法興盛、正法住世。因為佛陀傳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明瞭法義,實際修持,超離輪回。如果只是寺院大、居士多、法會開得隆重,而沒有講經說法,眾生的相續不懂佛法的教義,沒有生起證法的功德,只是一些表面形式,並不代表佛法興盛。

17、佛陀和上師經常要我們放下自己、利益眾生,這種要求合理嗎?為什麼?

答:非常合理。因為無始劫以來,我們都愛執自己,為了我與我所愛執的對境,造作了無邊惡業,多次墮入惡趣感受難忍的痛苦。我執是輪回之根,而利他正是根除我執的殊勝方便,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利益眾生而墮落受苦的情況,誠如無著菩薩在《佛子行》中所說:“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我們生生世世都在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忙碌,如今仍在輪回中感受痛苦,而釋迦世尊生生世世唯求利益眾生,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結果是已經成就了無上佛果,住於無生無死的大樂境界當中。

所以,上師要求我們放下自己、利益眾生,是令我們迅速獲得佛果的捷徑,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慈悲和關愛。

18、佛菩薩的聖號和我們凡夫的名字有什麼差別?

答:諸佛菩薩的名稱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緣,千百萬劫前就被佛的金剛語親自授記了,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以智慧的結晶而形成了這樣的名號。真正有福報的人,才有緣聽聞佛菩薩的名號;沒有福報的人,即生中根本聽不到這些名號。若能一心持誦佛菩薩的名號,將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加持和功德,暫時可獲人天安樂,究竟能圓滿無上菩提。

19、為什麼說佛法的精華教義是大乘菩提心?

答: 請參考第12題答案。

4節課

20、經論命名的方式有哪幾種?請舉例說明。

答: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說之義、能說之量、作用、地點、眷屬、時間與比喻來命名。

以“所說之義”取名的,如《入菩薩行論》、《十地經》、《菩提道次第廣論》;以“能說之量”取名的,如《中觀四百論》、《戒律三百頌》、《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事師五十頌》;以“作用”而取名,如《賢愚經》、《大解脫經》;以“地點”而取名,如《楞伽經》是以釋迦牟尼佛講法所在地楞伽山而得名;以“眷屬”而取名,如《龍王請問經》、《彌勒請問經》,以及漢傳佛教的《六祖壇經》、《了凡四訓》,有些以請問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稱而取;以“時間”而取名,如《賢劫經》;以“比喻”而取名,如《稻稈經》、《金剛經》。

21、給經論取名有何必要?

答:1)萬事萬物如果沒有取名字,世間上的人就會非常迷蒙,沒有取捨的概念和方法,《楞伽經》雲:“若不立名稱,世間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諸法立異名。”

2)利根者看到論名,馬上就知道裏面的所有內容;中根者看了論名後,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義;下根者可以依靠論名找到法本。

22、菩薩以何原因稱為“勇識”?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答:由於他們在多生累劫當中利益無量眾生、度化無邊有情,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產生恐懼或畏怖,心識極為勇猛地承擔一切,所以稱為勇識。

23、論名用梵語的必要是什麼?

答:原因有三:第一、在我們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第二、說明來源清淨;第三、憶念譯師們的恩德。

24、印度傳下來的佛教論典為什麼比較清淨、可靠?

答:因為印度當時造論非常嚴謹,一般來講,論典造好了以後,在沒有正式流通前,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們要集聚一起進行研討、辯論,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作者獲勝了,這部論典就可以公開流通,作者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和禮遇。如果這部論典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世間法,就把論典拴在狗尾巴上,在整個城市轉幾圈,然後燒掉以示不能流通。如果論典不僅內容不好,且對人們的身體、思想有害,作者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如砍斷胳膊、終身關在監獄中。由此可見,印度造論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造之論必為成千上萬個智者、班智達共同認可,所以印度傳下來的佛教論典比較清淨、可靠。

25、為了辨明三藏,國王赤熱巴巾在頂禮句方面有什麼規定?這樣規定的理由是什麼?

答:國王赤熱巴巾為了辨別三藏,規定在律藏方面的經論前,應該“頂禮一切智智佛陀”,因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細微,唯有佛陀的盡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達,諸菩薩和聲聞緣覺也無法通徹這樣的因果取捨;

在經藏或屬於經藏的論典前,應該“頂禮諸佛菩薩”,因為大多數的經藏是佛和菩薩以問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請問經》、《彌勒請問經》、《富樓那請問經》;

在論藏或對法方面的經論前,應該“頂禮文殊師利菩薩”,因為唯以文殊師利菩薩的敏銳智慧,才能辨別蘊、界、處、緣起等一切對法的概念、數目、定義。

26、對於整部論的內容,阿闍黎善天與那波瓦尊者是如何歸納的?

答:阿黎善天認為:以初善、中善、後善可以包括整個這部論典的內容。按照順序,初善即頂禮句,中善是從頂禮句到回向品之前,後善為回向品。

那波瓦阿黎則認為:以造論之因、宣講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禮這三部分可包括此論。也就是說,造論之因是從“暇滿人生極難得”開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說佈施度,不放逸品與正知正念品宣說戒律度,其餘的內容在頌詞中顯而易見。

5節課

27、名詞解釋:

善逝:善妙圓滿斷證功德,趨至最勝安樂之地,故稱為善逝。

28、按照藏傳佛教的傳統,怎樣學習一部論典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意義?

答:首先,要背誦它的頌詞;第二,要知道這部論的科判是怎麼立的,整部論的科判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第三,不看講義也能解釋頌詞的字面意思;第四,對每一品所宣講的內容或者頌詞的大概意思進行研討分析,不僅要在字面上通達,還要總結它的要義,對每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破析研究。如果你沒有這樣,光從字面上簡單滑過去,這不叫學習論典,只不過在聽傳承而已。

29、“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是佛陀的三身之一嗎?請具體解釋這裏的法身。

答:不是。這裏的法身是指法寶,以印度的梵語來說,“法”是佛法,“身”叫做嘎雅,意為聚合,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佛法——教法和證法,這就是法寶。

30、依噶當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幾種?每一種的方式如何?

答:依噶當派的教言,修行可分為兩種:一是觀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個寂靜的地方,遠離人群和嘈雜的聲音,以毗盧七法的坐式安住下來觀心;“觀察修”是指將每天所聽的內容反反復複地思考,儘量將思考的相續延長,這個過程也叫做修行。因此,聞思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

31、按《寶性論》的觀點,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種因?請結合轉輪王子的比喻加以說明。

答:猶如轉輪王子的產生及生長需要父親的種子、產生他的母親、胎藏、養育他的乳母,同理,大乘佛子的產生及生長也需要四種因:一是對大乘佛法的信心,這相當於種子,如果對大乘佛法一點信心也沒有,就好比種子已經被燒毀了,不可能產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二是產生佛陀和佛法的母親——證悟般若空性,就像轉輪王子依靠母親而產生一樣,菩薩也必須依靠證悟空性而產生;三是禪樂,即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亂的大樂,這相當於產生轉輪王子的胎處;四是對眾生的大悲心,即獲得了菩薩的果位以後,仍要不間斷地利益眾生,如同轉輪王子雖已降生,仍需要乳母餵養一樣。有了這四種因,才可以產生大乘佛子。

32、對上師頂禮是合理的,但對上師的住房、狗、犛牛頂禮,這種行為是否顛倒?請談談你的想法。

答:並不顛倒。從表面上看來,這個人好像有點問題,對人頂禮,對狗對犛牛也頂禮,但實際上,如果自己的相續依靠上師的加持有了證悟或是有了一定境界,他會報答上師的這種恩德,凡是與上師有關係的人或事物,都可以引發他憶念上師、恭敬上師的感恩之情,在行為上也自然流露出他對上師的信敬心。倘若上師示現了無常,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會頂禮上師的住處、住房,甚至上師的家畜等等。

33、四大聖地包括哪些?頂禮此處的功德有多大?

答:佛陀轉法輪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涅的地方。佛在經中說:“我涅以後,供養頂禮四大聖地,與頂禮我沒有任何差別。”

6節課

34、作者寫立誓句的原因是什麼?

答:為了造論不出任何違緣,善始善終、圓滿結束,令自己中間不會退轉。

35、作者在頌詞中用“依教略宣說”,對我們有何啟發?

答:啟發後學者造任何一部論典,或講經說法,以及著書辯論,千萬不能離開佛陀的教義,必須要依據佛經論典,否則,僅憑自己的想像胡言亂語造成文字,實際上對眾生的利益不大。

36、既然《入菩薩行論》的內容在經論中已有,那我們直接學習經論就行了,寂天菩薩造論是否多此一舉?為什麼?

答:並非多此一舉。因為佛經的內容非常廣泛,即使很多人想學大乘法義,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若一一去翻閱《大藏經》,恐怕也有很大的困難。因為《大藏經》的內容特別多,我們末法時代眾生的壽命有限,思想紛繁複雜,瑣事此起彼伏,智慧也非常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想通達佛陀的大乘教義是極為困難的。

另外,佛經一般是根據請法者當時的提問,佛陀隨即回答,內容沒有一定的次第,而這部《入菩薩行論》卻攝集了所有大乘經論的精華教義,並將經論中雜亂無章的內容理順成井井有條,零散的內容匯於一處,次第性地編排了修學內容,如果學習本論並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義就能完全通達。因此,寂天菩薩造論並非多此一舉。

37、大乘佛子有哪三種學處?每一學處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答:攝持善法戒、禁止惡行戒、饒益有情戒。

攝持善法戒,側重於身口意三門如何轉為功德、善法;禁止惡行戒,側重於身口意三門不造惡業;饒益有情戒,側重於如何真正利益眾生。這三者雖然反體不同,但實際上是一個本體。

38、寂天菩薩說:“這部論的內容經論中已有,我的詩韻也不善巧,所以造論的動機不敢說利他。”他是真的無利他心,還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另有密意。寂天菩薩說自己詩韻不善巧和無有利他心,這是謙虛的說法。他的密意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讓我們後學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詞句來修飾,關鍵是要有利益眾生的教言在裏面。

另一方面是讓後學者懂得謙虛,摧毀自相續的傲慢,因為傲慢是修學佛法的最大障礙,有了它,就見不到別人的功德和自己的過失,對自己會有滿足感,從而失去了增上學問和修行功德的機會。

所以,寂天菩薩雖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眾生面前示現謙虛,正如貢塘丹畢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說:“具諸功德智者,無有慢心調柔,負有累累碩果,妙樹垂頭而住。無有功德之人,趾高氣揚傲慢,無有果實之樹,直立乃為規律。”

39、什麼是修行?怎樣將修行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答:布頓大師說:“在印度梵語中,串習和修行是一個意思,所謂的修行,就是把聞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續中串習。”比如說心中經常串習“我要利益眾生”、“一切眾生皆當過我的父母,別人怎麼害我,都要修安忍”,這種接連不斷的心態就是修行,印度的法友論師也說:“我們的相續跟佛法不斷相應、不斷串習,才叫做修行。”

不管在哪個場合,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時坐車,也可以用耳機聽上師的課,表面上你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實際上也是一種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沒有專注,縱然天天在山洞裏閉關,但內心一直胡思亂想,這也不是修行。

40、為什麼說過於傲慢和過於謙虛都是修道的障礙?

答:請自己發揮。

41、請寫出本論的必要等四法。

答:1)所說內容:菩薩的所有學處;

2)必要:依靠學習本論,通達菩薩的所有學處;

3)關聯:若要通達這部論典,必須依靠本論的文字、內容,還有自己的串習和聞思,這些相互之間都是有關聯的;

4)必要之必要(最究竟的目的):通過學習《入菩薩行論》,完全通達其中密意,最終獲得大乘的勝果。

7節課

42、名詞解釋:

1)暇滿:沒有生於八無暇處而有空閒修持正法,叫做“暇”。具足五種自圓滿、五種他圓滿,叫做“滿”。

2)增上生:輪回中人天善趣的安樂。

3)決定勝:解脫輪回的聲緣、菩薩、佛陀的果位。

43、為什麼說暇滿人身是菩提心的殊勝所依?

答:雖然有些經典中說,除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也能獲得菩提心,但最圓滿的就是人身。哪怕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於散亂心非常強,也不能成為別解脫戒的所依,無法真正行持善法。

這種暇滿的士夫具有成辦增上生與決定勝的能力,依靠人身,可以播下超勝如意寶的菩提心種子,超越生死輪回的苦海。

44、請寫出八種無暇,為什麼稱這些地方是無暇?請分別說明理由。

答:八種無暇之處,包括非人中的四種、人中的四種。非人的四種:1)地獄:恒時有寒熱的痛苦,根本沒有修行的空閒;2)餓鬼:整天有饑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機會;3)旁生:有愚癡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沒有修行的機會;4)長壽天:在四禪廣果天的附近,轉生於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處於禪定,沒有任何意念,故也不會有機會修法。

人中的四種:1)邊地:轉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點都不興盛,在那裏人們把佛教當作神學,甚至有些地方連三寶的名號也聽不到;還有些人,雖然生於佛法興盛的中土,但由於家庭的關係,對佛教一無所知,這些人都沒有修法的機會;2)佛不出世:雖然沒有轉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沒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樣,也沒有修法的機會;3)持邪見者:即使轉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續中生起了邪見,對佛教的所作所為不相信,這樣也沒有機會修法;4)喑啞:雖然沒有生起邪見,但自己特別愚癡,怎麼聽經聞法也沒有思維能力,這種人也沒有機會修法。

45、五種自圓滿是指哪些?倘若一個不具足,會對修行有什麼影響?

答:五種自圓滿:轉生人中、生在佛法殊勝的中土、諸根具足、對佛法有信心、業際無顛倒。

1)如果未能轉生人中,則修法的機會沒有,世間上的動物哪怕再高級、再聰明,讓它念一句觀音心咒,也是念不來的;2)若未轉生到佛教興盛的中土,就連佛教最基本的取捨也不可能了知,又怎麼談得上修行呢?3)若諸根不具足,則沒有方法聽聞佛法,看不到電視螢幕和法本上的文字等;4)假如業際顛倒,造了五無間罪,死後馬上墮入無間地獄,不可能有解脫的機會。或者以前是修行人,後來生邪見還俗了,不好好學佛,那也與解脫無緣;5)若對佛法無有信心,則品嘗不到其中的妙味,無法趨入解脫。

46、五種他圓滿包括哪些?為什麼決定是五種,四種或六種可以嗎?請說出理由。

答:五種他圓滿:佛陀出世、佛已說法、佛法住世、自入聖教、師已攝受。

不可以。1)佛陀出世:佛陀沒有出世的話,眾生雖然來到世間,也沒辦法了知佛法的道理;2)佛已說法:佛出世了還不行,如果沒有講法,眾生也得不到真實的受益;3)佛法住世:如果佛法的住世期已過,比如釋迦牟尼佛五千年的教期湮沒,或者根本不存在善知識講經說法的現象,那麼儘管佛陀曾經說過法,對眾生也沒有利益;4)自入聖教:雖然佛已出世並宣說佛法,佛法的住世期也沒有過,但自己沒有進入佛門的話,縱然佛法廣大如大海,也是品嘗不到一滴;5)師已攝受(也有種說法是具足施主等順緣):入了佛門之後,一定要有善知識的悲湣攝受,否則就沒有辦法進行取捨。因此,這五條涵蓋了應具足的一切外在條件,增一不必,缺一不可。

47、從因、比喻、數目三個角度,請分別說明暇滿人身十分難得。

答:因方面:人身依靠清淨戒律而獲得,尤其是暇滿人身,必須以前世的清淨戒律為因,佈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羅蜜多為緣,再加上往昔所發的殊勝善願,具足這些因緣才能獲得。

比喻方面:盲龜值木軛、曇花難以現世、撒豌豆於牆壁偶爾會停留、沉香木氣味的比喻。

數目方面:惡趣眾生多如晚上的星星,善趣眾生少如白天的星星;惡趣眾生多如大地土,善趣眾生少如爪上塵。

48、有人想:“經中雖說人身難得,但這只是一種說法吧。現在世界上的人這麼多,怎麼會是難得呢?”這種想法正確嗎?請以理分析,並說說你對人身難得的認識。

答:不正確。如果拿人的總數與惡趣眾生的總數比較,就可知道人的比例實在太少,而在這些人當中,愚癡的人或普通人占了絕大多數,真正修行的人少之又少。試看,一個城市中若有100萬人,裏面有多少人皈依佛教?如果有100人皈依佛教,真正要了脫生死、發菩提心、發出離心的修行人又有多少?從這個角度來看,具足八種閒暇、十種圓滿的人身相當不易。

49、“後世怎得此圓滿”,是以什麼根據說後世得不到今生這樣的圓滿人身?通達此理後,我們應怎樣對待現在的人身?

答:《中觀四百論》中說:“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因為大多數人習慣了造惡業,造惡業以後,唯有墮入三惡趣受苦,而得不到今生這樣的圓滿人身。縱然因善業所感,獲得了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於散亂心非常強,也不能成為別解脫戒的所依,無法真正行持善法。

通達此理後,我們應當珍惜此人身,修善斷惡,依靠它來度過生死苦海。

50、《寶篋經》中講了哪四種是我們應產生信心的對境?

答:佛陀、菩薩、佛菩薩的行為、菩提果。

51、解釋頌詞:“具備閒暇圓滿之雙翼,亦具現見善惡功過目,然被貪圖名利網所擒,豈非已入罪業之籠中?”

答:如果我們具足了暇滿人身的雙翅,擁有了照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雙目,但一味地貪著於名聲、地位、財物,那就會困在罪業的牢籠當中,無法解脫。

52、請結合比喻說明菩提心所依之心的難得性。

答:譬如在烏雲密佈的漆黑夜晚,偶爾依靠閃電的外緣一瞬間能使色法昭彰顯著,現得極為明顯。同樣,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時候也能使由罪業所感處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爾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而這種心態不會屢屢持久不斷地生起,因而我們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

53、為什麼說人身的價值已經遠遠勝過了如意寶?

答:如意寶只能解決今生的衣食受用,此外無法饒益自己的生生世世,而獲得這樣的暇滿人身,暫時可以成辦善趣的人天安樂(增上生),究竟能獲得聲聞、緣覺阿羅漢,或佛和菩薩的果位(決定勝)。故從價值的角度來講,人身確實勝過了一切如意寶。

8節課

54、從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我們凡夫眾生造善業的力量極其微弱,而罪業的力量難以抵擋?對此,你有什麼親身感受?

答:從所依身的暇滿與所依心的善念之難得來看,凡夫眾生造善業的因緣聚合起來非常困難,相反,一切不善業的因緣聚合起來卻非常容易,致使罪惡的力量格外強大、勢不可擋,難以想像,而且接連不斷產生。

凡夫人在行持善法的過程中,時間很短,力量也很薄弱,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違緣,比如說聽課的時候打瞌睡、起分別妄念,身體不好、心情不好,家裏的人阻撓,一些煩惱現前等等,在聽一堂課這麼短的時間內,也會出現許許多多違緣來中斷你的善行。與此同時,罪惡的力量非常強大,凡夫人造惡業時,怎麼樣混時間都無所謂,聽一些亂七八糟的流行歌曲,時間一下子就過了;在一些沒有意義的無稽之談上,花多少個小時都不覺得累;到舞廳裏通宵達旦;到茶館等散亂的場合中打麻將、賭博,做各種各樣的非法事;看電視、看電影,上網看一些不如法的內容……,對此永遠是樂此不疲。

55、一旦生起了菩提心,為什麼就不會轉到惡趣中?請以教證、理證分別說明。

答:教證:《華嚴經》中說:有了明燈,千年的黑暗會在一刹那間被全部驅除;有了龍王頂上的如意寶,所有的違緣、障礙、危害能被遣蕩無餘。同樣,一個人相續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燈和如意寶一樣,能將墮入惡趣的一切罪障徹底斷除。

理證:無始以來,我們正是依靠自私自利的心,為了自己或親朋好友才造下了各種罪業,如果遠離了對我與我所的貪執,則不會造作惡業,當然不會轉生於惡趣。另外,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往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業會逐漸消失,大的罪業能壓伏,小的罪業能根除,將趨入惡趣的業全部斷盡,所以,相續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會墮入惡趣的。

56、請結合《華嚴經》的比喻,說明相續中只要有了菩提心,彌天大罪也會被遣除。

答:猶如老鼠看到了貓的眼睛,就會特別害怕,所以貓眼能震懾降伏一切老鼠,令它們無法堪忍,立即逃竄或動彈不得。同理,無上菩提心一旦出現,我們相續中的貪嗔癡等煩惱、阿賴耶識上的種種惡業,馬上就可以遣除無餘,如同老鼠在貓眼前不敢停留片刻一樣,在菩提心的面前,所有的罪業根本不會存留。

57、“無量眾生依於此(指菩提心),順利能獲最勝樂(指佛果)。”這恐怕與現實不符吧,因為發了菩提心的人要為眾生付出一切,修行過程中還有很多難忍的苦行,這能說明順利嗎?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說說你的看法。

答:有了菩提心,獲得佛果會非常迅速、順利,不需要繞很多彎路,不用像外道那樣經歷各種無意義的苦行。而且,有了菩提心的攝持,不管是積累資糧還是清淨業障都非常快速,即使將頭目手足佈施給眾生,由於菩薩的利他心特別強,已經達到了至高無上的境界,也像割把草一樣沒有任何痛苦的感受,反而內心快樂無與倫比。

58、佛陀於多劫中思維觀察,發現什麼法才是對眾生最有利的?為什麼?

答:菩提心對眾生最有利。因為依靠這一菩提心,無量眾生能輕而易舉獲得無上菩提的果位,或者殊勝安樂。

59、為什麼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若是這樣的話,小乘阿羅漢豈不是變成大乘菩薩了嗎?請闡明你的理由。

答:小士修法唯求離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續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滅多劫罪障,圓滿廣大福德,刹那解脫惡趣痛苦,因此,修小士道亦宜發菩提心。中士道的基礎是小士道,小士道既應發菩提心,中士道豈能舍亦?(若欲詳知此理,閱能海上師所講的《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所謂大士道,是指大乘種性的菩薩為了利益眾生、遣除他們相續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這本來就是菩提心的體性。因此,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

小乘阿羅漢需要菩提心,是從不能捨棄的角度而言的,並不是從必須具足的角度來講的,故不會變成大乘菩薩。

60、為什麼將生死輪回比喻成監獄?

答:監獄裏的犯人只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可容自己活動,此外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同樣,輪回也相當於是個監獄,上去最多只能到有頂,下去就是無間地獄,好像蜜蜂被關在瓶子裏一樣,根本不能超越這個範圍。

61、發了菩提心以後,名字已經轉變,可以稱為菩薩,那一個人既是凡夫又是菩薩,這是否矛盾?請說出你的理由。

答:不矛盾。因為所謂的“凡夫”,是指我們相續中具足了業和煩惱,而所謂的“菩薩”,是指已經具足利他的心和行為,故二者並不相違。

62、“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此處的菩提心指勝義菩提心,還是世俗菩提心?為什麼?

答:指世俗菩提心。因為在《華嚴經》中用金剛寶來比喻菩提心,金剛寶雖然可以被毀壞,但毀後能立即可以恢復,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質。如果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薩才有的勝義菩提心,那是不能毀壞的,用金剛寶比喻很不恰當。

9節課

63、論中說:“我們不清淨的身體,如果有了菩提心,就會變得跟佛身一樣。”若是這樣,初發心的人為什麼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請以理說明。

答:論中的觀點主要側重於菩提心的功德,是說如果相續中產生了菩提心,從因的方面就具足了佛身的相好莊嚴。但由於凡夫人並未斷盡二障之故,所以從異熟果的方面而言,現在不可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由於菩提心的攝持,我們不清淨的身變得像佛身一樣有價值,堪為人天供養處,並能在很快的時間內圓滿佛果,具足種種相好莊嚴。

64、為什麼有了菩提心的攝持,我們平時積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會窮盡?請結合比喻說明。

答:世間上的隨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隨解脫分善根就像芭蕉樹一樣,生完一次果後就會枯乾,沒有再生果的機會,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時的如意樹一樣,果實會一直不斷地產生,用之不盡,且越享用越增長。無論積累何種善根,若以菩提心來攝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幹之前,此水滴也不會乾涸,所以這個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會耗盡的。

65、作為一名佛教徒,你對佛教的慈悲觀有什麼樣的認識?談談自己的感想。

答:請自己發揮。

10節課

66、名詞解釋:

1)菩提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緣眾生的悲心,也就是希望眾生遠離痛苦;二是緣佛果的智慧,只是讓他們獲得暫時的快樂,擁有財富、壽命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發願使他們遠離三界輪回的一切痛苦,最終獲得圓滿如來正等覺的果位。

2)世俗菩提心:尋求無上菩提的發心,它是凡夫相續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3)勝義菩提心:證悟自心遠離戲論的法界義,也就是指無分別智慧,這在登入聖地菩薩的相續中才有。

4)劫末火:按照《俱舍論》中的觀點,器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在最後毀滅的時候,會出現一種劫末火,熱度相當於七個太陽加在一起,刹那間能將一禪天以下全部摧毀無餘。

5)定業:異熟果報確定無疑要感受的業。

6)不定業:由於力量微弱而不一定感受異熟果報的業。

67、我們在修持禪定時,會經歷哪五個階段?請以比喻具體解釋。

答:第一階段是如“峭壁落水”之動搖覺受,心猶如從峭壁飛瀉而下的瀑布,剛開始時難以調伏,自心急躁、分別念迅猛、粗大,恒時處於飄搖不定之中。

第二階段是如“山谷流水”之獲得覺受。山谷裏的水聲勢浩大、湍急奔騰,但跟峭壁落水相比,流速有明顯的緩慢。到了這個階段,心已能基本上安住下來,但時間不會很長。

第三階段是如“平原江河”之修行覺受。江河緩慢流動,從遠處看好像沒有動搖,只有到了岸邊,才會發現它仍不舍奔流。同樣,此時的心已經比較穩固,但若詳細觀察,還是有細小的分別念不斷閃出。

第四階段是如“大海離波”之穩固覺受。從遠處看大海,似乎風平浪靜,沒有什麼波濤,與平原江河比起來更為平靜,此時細微之分別念亦日漸消失,自己將心專注于任一所緣境時皆能安住很長時間,紛擾外緣也難以撼動其安住之心。

第五階段是如“山王穩固般”之究竟覺受。須彌山王始終不為狂風所動,同樣,此時將心專注於任何一處,皆能自然融入此法,無需任何勤作,自然明然安住於此法中,任何分別念都無法動搖。

68、“菩提心能根除一切罪”與經中講“定業不可轉”難道不矛盾嗎?請以教證、理證分析。

答:不矛盾。所謂的“定業不能改”,是指如果沒有好好地懺悔,在沒有對治的情況下,定業確實不能改,一旦遇到了對治,定業也是可以改變的。

印度的《入菩薩行論大疏》 中說:“一刹那間生起菩提心的功德無量無邊,即使你的罪業再大,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像一點鹽融入大海一樣,鹽味馬上就會被大海隱沒,同樣,自己以前所造的殺生偷盜等罪業,依靠菩提心不可思議的力量,全部能被摧毀無餘。”

69、發菩提心與建寺院、開法會、救濟災民比起來,哪個利益更大?為什麼?

答:發菩提心的利益更大。因為發菩提心的對境是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時間是輪回未空之際對眾生作饒益,以悲心與智慧無有疲厭地救度一切眾生出離輪回痛苦,暫時給予他們身心的安樂,究竟賜予佛果。而建寺院、開法會、救濟災民,若無菩提心的攝持,只是一些表面的形象,所救濟的也只是少數眾生,時間最多是一生一世,給予眾生的只是暫時的利益,因此二者相比起來,菩提心的利益遠遠勝過前者。

70、《華嚴經》中是怎樣讚歎菩提心的?請簡單舉例說明。

答:《華嚴經》雲:“菩提心乃諸佛法之根本,猶如種子;可令一切眾生善法增上,猶如良田;一切有情賴以生存,故如大地;能真正杜絕一切貧困,故如多聞天子;能圓滿護持一切菩薩,故如父親;能真實成辦諸事,故如摩尼寶王;能滿足一切心願,故如妙瓶;……

11節課

71、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麼區別?

答:所謂願菩提心,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以大悲心來緣眾生,第二個條件是以智慧來緣眾生獲得佛果。在具足這兩種條件的前提下,我們發願:“從現在開始,我要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是願菩提心。

所謂行菩提心,就是在發願的基礎上去做這件事,在實際行動中不離六度萬行。

二者的差別就像欲行與正行。比如我要從這裏到印度金剛座,在沒有去之前,心裏有一種“我想要去”的發願,這種欲心相當於願菩提心。然後我準備好路費、衣服等行李,正式起程前往印度,這種正行相當於行菩提心。

72、如果僅發願度化眾生、利益眾生,暫時和究竟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

答:究竟而言,願菩提心是獲得佛果的唯一因。暫時而言,我們在生死輪回中,依靠它也能產生極大的果報,比如轉生天界時,成為梵天、帝釋天等具威望名聲的天王;轉生人間時,可成為轉輪王、大施主、大長者,或是擁有萬貫家財、地位顯赫的企業家、名人等等。雖然發了願菩提心的人在輪回中還沒有解脫,但財力、勢力、相貌等各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

73、行菩提心有哪兩種解釋方法?

答:一種是指攝持願菩提心的行為;另一種是指發了菩提心後,立志受持、永不退轉的決心。

74、有了堅定的行菩提心後,縱然睡眠、放逸,功德也會不斷增上,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請以教證、理證成立。

答:合理。1)教證:《妙臂請問經》雲:“設若我為利樂無邊眾生而披上盔甲,則利樂一切有情之所緣無邊,善根亦無邊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於晝夜心之每刹那,善根亦增長、強盛、圓滿。”

2)理證:有了堅定的行菩提心後,縱然睡眠、放逸,功德也不斷增上,這種說法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會有懷疑,怎麼睡眠也在增上功德?其實以一個比喻就可以證明它的合理性。

比如坐上了火車臥鋪,即便你在睡眠當中,也會自然而然從此地到達彼地。同樣的道理,如果乘上了行菩提心的列車,縱然你睡眠或放逸,功德也會不斷增長,迅速從輪回的此地到達解脫的彼地。相反,如果沒有乘上這班列車,那麼你走了多少步,就算多少步,想到解脫的彼岸可能要花很長時間。

75、你的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了嗎?發心前和發心後相比,你的心念和行為有什麼改變?

答:請自己發揮。

12節課

76、名詞解釋:

1)教證:對佛法中的甚深道理,我們無法憑自己的智慧、六根識推斷,必須要依靠佛陀的聖教言或大成就者、大智者們的論典來進行說明,依靠佛經和論典為依據來判斷就叫做教證。

2)理證:對那些不是特別深奧的問題,不一定要引用佛經來證實,通過自己的智慧分析就可得出合理的結論,這叫做理證。

77、一個人心裏發願讓所有的眾生獲得佛果,另一個人以慈悲心獻血救濟病人,二人誰的功德大?為什麼?

答:前者的功德大。儘管獻血救濟病人的功德也不可思議,但發願讓所有的眾生獲得佛果,所緣的對境不是幾個眾生,而是無量無邊的眾生;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願眾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間快樂,而是無上圓滿正等覺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只是一個病苦,而是輪回中的所有痛苦。這種功德無量無邊,故超勝後者。

78、利益眾生和獲得佛果哪個更重要?原因何在?

答:利益眾生更重要。《竅訣寶藏論》雲:“利他眾外別無解脫道。”如果時時利益眾生,放下自私自利的心,這就是一種無我的境界,就是一種超越。因為所謂的成佛是一種覺悟,也就是覺悟本來沒有我而凡夫妄執為我,佛陀是恒時處於二無我的境界中利益眾生,如果深深執著我要成佛,那永遠也成不了佛。

79、作為大乘修行人,平時怎樣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怎樣對待周圍每一個眾生?

答:引導他們學習、趨入大乘佛法,如此一來,終有一天能夠讓他們獲得解脫,如果獲得瞭解脫,不僅僅是這輩子的痛苦,乃至生生世世的痛苦都從根本上斷除了。

80、以大乘佛法度化眾生時,哪兩個問題不能忘記?為什麼?

答:一是解決他們的暫時痛苦,二是解決他們究竟的生死大事。

解除眾生的痛苦是菩薩的義務,菩薩見眾生苦即如自己受苦,所以不管眾生有什麼痛苦,菩薩都會盡己所能地去解決,並以此方式與眾生結緣。同時,還為他們傳講三乘佛法,因為只有脫離輪回才是真正的安樂,否則雖暫時擺脫了痛苦、貧窮,但輪回的本性仍不離苦苦、行苦、變苦,因此以大乘佛法度化眾生時,此二問題不能忘。

若缺一個都不行,比如,一個眾生正處於饑渴貧乏之時,你不解決他的饑乏,反而給他傳講佛法,此舉不但不會有任何效果,反使他對你和佛法生厭。若僅僅解決他的饑乏,而不給他傳法,此眾生無法從輪回的苦海中解脫。因此,這兩個問題缺一不可。

81、最究竟的愛心是什麼?是父母的關愛、親友的體貼,還是其他?請說明原因。

答:是佛菩薩和上師對眾生的關愛。這是一種無私的、廣博的、徹底的、無求的愛,不僅給予我們暫時的快樂,如生活上的資助、心理上的疏導,還教給我們究竟獲得解脫的教言。他們用無礙的智慧、辯才以及無緣的大悲心時時護念著一切眾生。

相比之下,父母的愛是暫時的,甚至是顛倒的,他們教子女殺生、騙人、結婚生子、伏敵護親,將子女緊緊束縛在輪回中,長久不得解脫。

親友之愛就更不用提了,當你富貴顯達之時,不用請他也會來,且諂媚奉承、笑顏相迎;當你沒落衰敗之際,誰都不願意理你,甚至有時候還落井下石。平時你為他做了100件事,若有1件事不稱他的心,他也會將以往的恩情一筆勾銷,從此與你結怨生嗔、不共戴天。

82、如果一個人給你一億美金,另一個人教你發菩提心,你覺得誰對你的恩德大?為什麼?

答:後者的恩德大。一億美金暫時可以讓我的生活比較舒服、快樂,但用完之後就沒有了,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以正知正念攝持,很容易造下惡業,令自己的來世感受痛苦。而真正教我發菩提心,不僅可以逐漸消除相續中的我執,斬斷造惡業的根源,而且過去所造的惡業通過菩提心的生起,也可以逐漸得以清淨,並趨入解脫道,不再沉溺於生死苦海,兩相對比,故後者的恩德大。

83、經中說“一切功德中,菩提心為最”,對此你能否真正生起誠信?請說明理由。

答:請自己發揮。

13節課

84、解釋頌詞:“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答:雖然眾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為惡習所迫反而去造諸惡業招致更多的痛苦;雖然都想求得快樂,卻因愚昧無知,將自己的樂因樂果當成怨仇一樣消滅

85、有人想:“佛陀具有徹知萬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

答:並不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是說菩提心的功德無量無邊,即使依靠無有限量的佛陀智慧,也無法衡量出它是一個有限的境界、有限的功德。

86、為什麼說即便是乞丐妓女,只要相續中具有菩提心,也值得我們恭敬頂禮?

答:不管外表的行為怎麼不如法,身份如何低劣,但若相續中具有菩提心,他不可能不成辦眾生今生來世的一切利益,必定會令眾生趨入菩提正道中,所以即便是乞丐妓女,也值得我們恭敬頂禮。

87、短暫的人生中,我們依靠什麼樣的方便方法,可以迅速積累資糧?倘若不依這一方便,其他方法能否讓我們獲得究竟的解脫?為什麼?

答:唯有依靠菩提心,才能迅速積累資糧,若不依靠此方便,不可能讓我們獲得究竟解脫。

因為依靠菩提心的攝持,做任何善法均會成為菩提之因,善根在未得菩提果之前一直增上,如一滴水融入大海,乃至大海未幹之前,此水滴不會乾涸。而未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是很容易窮盡的,享用一次就沒有了,如論雲:“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

88、有些高僧大德來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弘法、放生時,作為一名居士,你當如何對待才合理?

答:作為大乘佛教徒,對於這些大德們真正的利他行為,我們應當由衷地隨喜,倘若沒有能力幫忙,也不能故意去譭謗、故意去破壞。佛教徒之間不要拉幫結派,不要把上師當作自己的上師、佛教變成家庭化,認為這就是我的佛教,除了我的家庭以外,誰都不承認。而應該以寬宏大量的心態來包容一切,否則,自己把自己困在非常小的範圍中,心裏就會特別痛苦。

89、眾生所想與所行是怎樣背道而馳的?請舉例說明。

答:因為眾生不懂因果規律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求善果本應造善因,但他們卻只顧眼前利益,拼命損人利己、造作惡業,從而引致了無量苦果,所想與所行背道而馳。

比如,有些人想發財就去搶劫、偷盜,結果不但得不到財物,自己反而被關進監獄,即生痛苦、來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貧困,就通過一些非法的行為來謀取,但後來也不能如願以償;有些人為了暫時的口腹之欲,吃一頓飯就殺害無量的眾生,結果身體產生一些病變,得絕症而亡,或縱然即生中沒有現前果報,來世卻要以自己的生命償還,感受種種痛苦……。正如華智仁波切在《前行》中所講:人們心裏想獲得安樂,但實際行為卻背道而馳,造作各種痛苦的因;雖然想遣除所有的痛苦,但行為並沒有做遣除痛苦的事情。為了快樂,有些人自殺,有些人吸毒,有些人通過肉體的接觸來滿足自己,這些表面上的快樂,只會使自己陷入一個永遠不能自拔的泥坑之中,感受無量的痛苦。

90、有些人貪汙腐敗、殺生吃肉等造了很多惡業,但他的生活仍然逍遙自在、非常快樂,這樣的話,是否說明因果不存在?請具體分析。

答:並非如此。佛陀並沒有說:現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馬上就成熟果報。就像春天播下的種子不可能馬上開花結果一樣,任何業果都有一個成熟的過程。今天吃眾生肉、造惡業,不一定今天就看得出它的果報,但總有一天,也許是今生、也許是來世,必定是感受痛苦的,而他現在逍遙快樂,也是前世所造的善業在今生成熟的果報。

91、為什麼說菩提心是最大的善業、最好的親人?

答:菩提心既能讓眾生得到暫時和究竟的快樂,又能讓眾生斷除一切痛苦,還能將其相續中的愚癡全部瓦解,這樣的心態,就是世間中最好的善業;它無條件地遣除我們所有的困難、增上我們的快樂,所以是我們最好的親人。

92、如果沒有菩提心,直接修大圓滿、大手印,能不能獲得成就?為什麼?

答:不能得到究竟的佛果。因為修任何法以發心為要,若以噁心修密法降伏自己的怨敵,來世將會墮入惡趣;若以小乘心修大圓滿、大手印,最多只能得小乘果位,只有發了大乘菩提心,才能成就真正的佛果。

93、當代的戰爭、災難、洪水、沙塵暴,究其根源,到底是什麼造成的?

答:當代的戰爭、災難、洪水、沙塵暴,實際上都是人類在尋找一些快樂、遣除痛苦的過程中,本想尋求快樂,但因為不善巧因果之間的關係,反而把自己的快樂全部滅掉,不悅意的事物才開始出現的。

94、請與世間人的知恩報恩對比,說明菩薩更應值得讚歎。

答:世間人的知恩報恩,一般是指自己遇到各種困難時,其他人設法幫助,如佈施錢財、人力、物力等等,使自己平安度過困難和危機。對被救者來說,這些幫助者有一定的恩德,應該想方設法感恩酬報。

而菩薩的幫助眾生與此完全不同,菩薩並未受任何人託付、勸請:你去利益某某人、去度化某某人……。但因他無始以來之善願和善根成熟,見到眾生在輪回中受各種痛苦煎熬,自然地生起猛烈大悲心。為此悲心所轉,菩薩全心全力、以自己的一切去利益眾生,這種行為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善果,也不是去償還他人之恩德。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願十分迫切、清淨,甚至為了眾生可以捨棄自己。在利眾過程中縱然受到許多傷害,菩薩不但不會因此而放棄饒益行,反而更增上了大悲心。此種利益他人的精神與世人報恩思想相比,不知要高出多少,世間對知恩報恩者尚且歌功頌德,對菩薩利眾行為,理應更加讚歎。

14節課

95、為什麼發菩提心的人才是殊勝施主,世間上的大老闆還不算殊勝施主?請從五個方面對比作答。(提示:所施對境、所施物、態度、給予的安樂、時間)

答:一般世間凡夫的佈施善行,從時間上看:只是“偶備”,並非長時間的佈施;從所施物上分析,是“微劣食”,比如自己吃剩的殘食,或一些過期食品,味道也不怎麼好;從佈施的態度來說:自己高高在上,“嗟施”——輕蔑地對待受施者;所施對境:只是“少眾生”,比如三兩個乞丐,一部分受災者等等,給他們半碗飯,一兩元錢;從給予的安樂上看:讓其得到的只是“半日飽”。

而菩薩對眾生不是如此,菩薩的發心非常廣大,利益眾生的時間是“恒”,從他初發心至輪回不空之際,無有更變;對境是“無邊有情眾”,可以說是法界一切含識;所施的是“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即暫時一切財物受用,究竟的成佛安樂;佈施的態度是以一種非常恭敬、欣樂態度去滿足眾生願望;恒時施予的是無上安樂。

從時間、對境、所施物、態度、給予的安樂上相比較,菩薩的佈施是無上佈施,世間人偶爾佈施之舉無法比擬。

96、請以教證、理證成立發菩提心的人是殊勝福田。

答:教證:《趨入定不定手印經》中雲:“文殊,恒持菩提心。譬如,將十方世界中一切眾生之雙目挖出,有人將彼等復原,或者將關於漆黑監獄中之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釋放,令彼等享受轉輪王或梵天之安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視大乘信解菩薩,且讚頌之,則福德勝過前者無數倍。”

理證: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恒時對無量無邊的眾生賜予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如果對他供養、恭敬、起信,功德是相當大的;反過來說,如果對他生嗔恨心、譭謗,或是罵他、打他,過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說,他是殊勝的福田,也是特別嚴厲的對境。

97、為什麼佛子在遭遇痛苦、逆境時,反而會令善法增上、罪業不生?請舉一實例。

答:由於他的大悲心、對善法的意樂極為強烈,即使再大的困難和違緣出現,他也不會“知難而退”,反而會令安忍的力量越來越穩固,對殊勝菩提道的信心越來越增上。

如漢地高僧大德虛雲禪師,他一生修道中,雖遇過許多危難,亦從來未捨棄過菩提心;還有清定上人,把二十餘年的鐵獄監禁,轉為利益眾生的閉關修行,悲心、信心等善法功德更為增長……

98、對發心菩薩加害也能結安樂緣,與前面的“博施諸佛子,若人生噁心,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不相違嗎?為什麼?

答:並不相違。前面頌詞是說明噁心的果報,也就是若對菩薩生起噁心,果報是相當的嚴重。而此處的意思是說,菩薩暫時與究竟攝受作害者,若菩薩以大慈悲心攝受他,能令這種惡緣變成了善緣,就像慈力王暫時、究竟使五位羅刹擁有安樂一樣。即使與菩薩結惡緣,需要暫時感受惡趣的痛苦,但以菩薩強大的發願力和大悲心,很快就會獲得解脫,並依靠這種因緣趨入菩提道。

99、如果世間上發大乘菩提心的人越來越多,對我們國家、社會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請以理建立。

答:因為萬法唯心造,人心若善,其增上果所感召的環境也必定善妙,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如果發利他菩提心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世間的饑荒、戰爭、災難就會逐漸消失。因為每個人的心裏都有愛心、慈悲心、無私奉獻一切的心,這種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它可以令家庭和睦,令社會安定,令國家富強。

100、社會上有很多慈善機構,他們的善舉與大乘菩薩利益眾生的行為是否一樣?請寫出你的根據。

答:不一樣。現在的慈善機構通常是在人們遭受困難時才提供幫助,但明年會不會這樣?再過二十年會不會這樣?這是很難說的。但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對於任何一個眾生,只要他在生生世世乃至佛果之間有困難、遇到了痛苦,都要發願去幫助他。所以,這二者之間的發心力有很大差別。

慈善機構解決的只是人們暫時的痛苦,而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薩解決的是根本上的痛苦——先發願“願一切眾生獲得佛果”,然後引導他們學習、趨入大乘佛法,終有一天讓他們獲得解脫,不僅僅是這輩子的痛苦,乃至生生世世的痛苦都從根本上斷除了。

101、釋迦牟尼佛因地發了菩提心後,是怎樣把自己的願心付諸實踐的?

答:請結合《釋尊廣傳》中的公案發揮。

102、一個善良的人就是發了菩提心的人嗎?無論是與否,請列出理由或實例,以證明你觀點的合理性。

答:不一定。佈施乞丐的人、知恩圖報的人、慈善家等都是善良的人,但通過9495100題的答案可以知道,他們與發了菩提心的菩薩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103、對發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惡念也會一大劫墮地獄,那我們該怎麼做才不致於墮落呢?

答:對嚴厲的對境生惡念有嚴重的果報,但如果對他生信心、生清淨的歡喜心,這個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的果報。所以,我們應儘量減少對眾生生惡念的時間,經常對眾生觀清淨心、生歡喜心,就像印光大師那樣,視一切眾生為佛菩薩,自己一人唯是凡夫,靜坐常思己過,閒談末論人非。

104、在日常生活中,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每一個眾生?這樣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答:我們對任何一個眾生,都應該作菩薩想。見到眾生時,看不出來到底有誰發了菩提心。有的人認為:“這個人肯定不是菩薩,沒有發過菩提心,因為他還沒有皈依呢。”其實這也不一定,如果他前世發了大乘菩提心,今生雖然沒有成熟,但若沒有遇到失壞的因,他還是大乘菩薩。這輩子縱然轉生為一頭犛牛,相續中的菩薩戒體仍舊存在。

若觀一切眾生皆為菩薩,就不會因無意間對菩薩生噁心,生了多少刹那的惡念,就要在這麼多劫中沉陷地獄感受痛苦。

105、平時吃海鮮、殺生時,敢保證這些動物裏面沒有發過菩提心的菩薩嗎?如果有的話,你的罪業有多大?對此今後你有何打算?

答:不能保證。對發心菩薩生一刹那惡念都有這麼大的過失,那把它一口吞下去,並且吞了很多次,吃了很多很多的菩薩,造的業真是非常可怕!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重新做人,一方面要努力懺悔,另一方面,對所有的眾生要觀清淨心,儘量不生噁心,且發願不殺害眾生,盡力放生、饒益眾生,以這種誓願攝持,乃至生生世世,我們的行為都會如理如法的。

106、解釋頌詞:“不見盡遣二障暗,菩提心寶之日輪,墜於愚癡黑暗中,睜常斷眼誠可悲!”

答:猶如沒有眼睛就見不到太陽一樣,世間上的眾生因為沒有智慧的明目,根本見不到能淨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菩提心日輪,他們時時處於愚癡的黑暗中,該睜開的菩提心明目不睜開,不該睜的常見斷見的眼睛一直睜得大大的,真是非常可憐!

107、通過第一品的學習,你有什麼深刻的體會?

答:請自己發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