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3:00:4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13:00:03   編輯部 報導

毗缽舍那 2003-1 甘丹赤巴法王教授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03219 緣起法會

宗大師曾經在《三主要道》當中有講到,「佛陀一切至言心要義,是諸賢善佛子所讚道,希求解脫行者之津道,我今應隨己力而宣說。」這個偈頌最主要就是講到了,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的內涵。而宗大師會寫這個偈頌,最主要也是因由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透由文殊師利菩薩,宗大師能夠了解《三主要道》最主要的精華。不管是顯教、密教、大乘或者是小乘,一切佛法的精華,都可以總攝在《三主要道》當中。因此對於一位佛弟子而言,修學《三主要道》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

今天對於這個偈頌,有兩種不同的講述方式。第一種講述方式就是,不管是出離心、菩提心或者是空正見,這三者皆是「佛陀一切至言心要義」,不僅僅是「佛陀一切至言心要義」,它也是「賢善佛子所讚道」,並且它也是「希求解脫行者之津道」,也就是《三主要道》能夠跟第一句、第二句以及第三句來作配合。另外一種講述方式就是,出離心是「佛陀一切至言心要義」,菩提心是「諸賢善佛子所讚道」,空正見是「希求解脫行者之津道」,所以在這個地方有兩種不同的講述方式。

至於我本身,我在解釋的時候,講到「佛陀一切至言心要義」這句話,最主要我認為是講到了出離心的部分。以出離心而言,不管是大乘、小乘、顯教以及密教,它可以說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因為對於修學佛法的人而言,想要獲得的果位,不外乎是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佛果。所以以小乘的角度而言,是講述到了解脫;以大乘,不管是顯教或者是密教,所想要獲得最究竟的目標,不外乎是一切種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不管是小乘的解脫,或者是大乘的佛果,在這個之前我們都必須要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生起出離心,不管是解脫的果位,或者是大乘的佛果,是沒有辦法獲得的。  

講到了出離心,必須要先了解到何謂出離?要從什麼樣的方位,要從什麼樣的地方來獲得出離呢?這個時候必須要先了解何謂出離?所謂的出離,就是希望能夠跳脫輪迴以及輪迴之因,所謂輪迴的因,就是講到了「業」以及「煩惱」。所以如果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必須要跳脫輪迴之因,也就是斷除業以及煩惱。如果能夠透由思惟輪迴的過患,對於輪迴生起出離心,才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不然的話,要是我們的心相續沒有出離心,在遇到痛苦的當下,或許會有出離的感受生起,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所以從這當中,就可以了解到,出離心它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一切佛法的根本。

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假設想要跳脫輪迴,甚至想要斷除輪迴之因,在這個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出離心。因此佛陀在成道之後,剛開始為弟子們宣說了四諦法門,也是講到了苦、集、滅、道。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為弟子們講到「此是苦聖諦」。為什麼在四諦當中,會宣說苦諦的內涵?也是希望透由思惟苦的內涵,而在內心生起出離。因為要是沒有以出離心為根本,是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果位。在四諦當中,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以「流轉」的次第而言,講到了「苦諦」以及「集諦」的內涵。第二個部分,由「跳脫輪迴」的次諦而言,而講到了「滅諦」以及「道諦」。所以以流轉的次第而言,透由業果,也就是集諦而生起了苦諦,這兩者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相同的,滅諦以及道諦也是如此,如果想要獲得滅諦,必須要修學「道」的內涵。至於苦諦以及集諦這兩者,稱之為染污諦;而滅諦跟道諦,稱之為是清淨諦。

佛陀在成道之後,講到了四諦法門,也就是講到了苦、集、滅、道的內涵。佛陀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宣說四諦的法門?其實是有很深的涵義在這個當中。我們平常在思惟的時候,也可以透由這種方式,來思惟苦集滅道的內涵。因為以生起的次第而言,在果還未形成之前,必須要有因的產生,所以以集諦以及苦諦這兩者而言,集諦為因、苦諦為果。集諦當中又分為業以及煩惱,也就是在煩惱生起時,會因為煩惱的力量,而造下各式各樣的惡業,也就是因為惡業的緣故,會使得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所以以生起的次第而言,是集諦先生起,而產生了苦諦。相同的,道諦跟滅諦也有這種關係。如果想要獲得滅諦,在這個之前必須要先修學道的內涵,才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解脫,所以從因果的角度而言,道是因、滅是果。但是佛陀在宣說的時候,為什麼不先說集諦以及道諦,反而要先說苦諦以及滅諦的內涵,是有它非常深的涵義在這當中。

佛陀在講述四諦法門時,為何要講到苦、集、滅、道的內涵,是有它很深的涵義在的。剛開始講到了「苦諦」,是希望我們能夠了解輪迴之苦。如果能夠了解輪迴它是痛苦的本質,就會對輪迴生起強烈的解脫,也就是會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甚至會去觀察,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因緣是什麼?而會生起想要斷除輪迴之因的心。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透由思惟輪迴的苦,就不會覺得輪迴它的本質是痛苦的,甚至會對輪迴生起貪著,會覺得在輪迴當中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如果對輪迴生起了貪著,就沒有辦法生起想要斷除輪迴之因的心。因此剛開始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的苦,而對輪迴生起強烈的出離,才有辦法斷除集諦,也就是業以及煩惱的部分。

如同《四百論》當中有講到,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家庭,或者是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生起了強烈的貪著,縱使在這個家庭,或者是在這個生長的環境,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或者是自己本身的家庭是貧窮,或者是富有也好,但是因為你對於這個家庭生起了強烈的貪著,所以在這個家庭當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還是會覺得在這個當中是很快樂的,而會對它生起強烈的貪著。如果你對於自己的家庭生起了強烈的貪,那想必是沒有辦法斷除這種感覺。所以就如同這個例子可以想像到,從無始以來我們是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並且在輪迴流轉的當下,是會受種種痛苦逼迫的。但是實際上仔細的想一想,在輪迴當中流轉時,雖然會承受種種的痛苦,但是你會覺得這是一種痛苦嗎?要是你沒有辦法了解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話,甚至在流轉的當下,也會覺得在輪迴當中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啊!並不會覺得很痛苦的。如果沒有辦法對輪迴生起出離的話,自然就不會想要去斷除輪迴的因,並且在對輪迴生起種種貪著時,煩惱就是由此而生的。

    因此在《三主要道》就有講到,「倘若無有清淨出離心,何能息滅有海樂希求,由貪有樂眾生遭繫縛,是故先當尋求出離心。」這當中就是有講到,剛開始必須要思惟輪迴的苦,透由不斷的思惟輪迴的苦,才有辦法生起清淨的出離心。如果沒有辦法了解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話,那想必出離心是沒有辦法在你的心中生起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藉由思惟輪迴的總苦以及別苦,才有辦法在心中生起出離心。如果能夠生起出離心,這個時候你就會想到「痛苦是由何而來的」,會去尋找痛苦的根源,這個時候才會發現到,業以及煩惱是痛苦的根源,而生起想要斷除業以及煩惱的心。就比方說,如果有一位病人,他剛開始所生的病,並不是非常嚴重的話,這個時候他可能會輕視它、會忽略掉它,甚至會覺得這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不去作治療。當他的病情慢慢、慢慢惡化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才能夠感受到,這是所謂的痛苦,當他了解到這個是痛苦的當下,他才會想要去看醫生,想要去治療他

的病情。相同的,如果你沒有辦法思惟輪迴的苦,想必你會覺得,這並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似乎會覺得這跟我之間沒有絕對性的關係,而不會想要去解決自己本身的問題。所以剛開始就是必須要透由不斷的思惟「苦」的內涵,才有辦法生起出離,透由出離心作為攝持,才有辦法來斷除業以及煩惱所帶來的過患。

    對於一般人而言,我們平常在遇到強烈的痛苦,不管是生理或者是心理的種種痛苦的當下,這個時候我們能夠了解到,這是苦的本質。但是這種方式,或者是這種感受,不管是修學佛法的人,或者是不修學佛法的人,甚至一般的畜生也都會有的。一般的畜生牠也會有這種肉體,甚至心靈上的痛苦的感覺,牠自己本身有辦法認識,所以僅僅認識這種痛苦,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而言是不夠的。因此剛開始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何謂輪迴之苦?如果能夠了解真正的苦,能夠認識真正的苦的話,這個時候才會想辦法去解決自己本身的問題。就比如說,我們自己本身如果是頭痛或者是感冒的話,對於自己本身的病情,可能不會很在意,但是如果你得了肺結核,或者自己本身得了癌症的話,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很嚴重的疾病,應該馬上去治療。所以從這當中也可以了解到,當你對於苦的感受越強烈時,就會越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相反的,要是沒有辦法認識苦的本質,只會覺得這個跟我之間並沒有絕對性的關係,甚至會覺得,等過一會兒之後我再來解決它。所以一般人對於強烈的「苦苦」所生起的出離,只不過是一種類似的出離,不能夠算是一種清淨的出離。

所以《三主要道》就有講到「倘若無有清淨出離心」,這當中所謂的出離心,為什麼要加上「清淨」這兩個字,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因為一般的痛苦,不要說是人,就連一般的畜生,也有辦法感覺到。比如牠口渴的時候,會想要去喝水;牠肚子餓的時候,會想要去吃草;甚至牠在寒冷所逼下,牠會想要去溫暖、暖和的地方,這是一般的畜生也會有的感受,那更何況是人?所以所謂的出離心,並不是這種出離心。我們所謂的出離心,是必須要了解到,我為什麼會在輪迴當中流轉?為什麼會在輪迴當中受苦?其實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業」以及「煩惱」而形成的。要是我沒有辦法斷除業以及煩惱的話,所有的痛苦,不管是苦苦、壞苦、甚至行苦,一切的痛苦是沒有辦法斷除的。所以在這個當下,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苦的內涵,然後在內心生起清淨的出離心。

    之前有講到,出離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想要在心相續生起清淨的出離心,應該透由什麼樣的方便善巧才有辦法生起呢?這個時候可以先思惟到,我們必須要斷除今生以及來生,對於輪迴的安樂生起強烈貪著的當下,必須要斷除「貪著之心」。這兩者而言,又以斷除對於「今生」所生的貪樂會比較容易。為什麼呢?比如以一位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他可能有辦法斷除對於「今生」的種種貪著,但是他可能沒有辦法斷除對於「來生」所生的貪著。比如他會覺得我在今生當中,似乎是應該要好好的修行,因為實際上今生的安樂它是不穩固,它也是不長久的。對於來生而言,來生是很慢長的,而且實際上業果的道理是真實不虛,所以透由思惟這些內涵,他可以對今生的貪著,就是想辦法透由思惟的力量而將它斷除,但是沒有辦法斷除對來生所生的貪著。所以這兩者當中,是以斷除對「今生」的貪著是比較容易的事情。那我們應該透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對於「今生」所生的貪著呢?這個時候必須要思惟暇滿、難得、義大以及無常的內涵。尤其在這個當中「無常」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在平時應該不斷的去思惟「念死無常」的部分。不僅僅如此,佛陀他在宣說四諦法門的同時,剛開始也是先講無常的內涵,不外乎是希望我們能夠透由思惟無常,而斷除對於「今生」所生的貪著。因為一個人他要是能夠念死無常的話,這個時候他會想到,我雖然能夠得到暇滿的人身,但是我是一步一步的逼近死亡的關頭。所以有一天,我一定也會面臨死亡的到來,

那死亡之後,我是必須要投生,必須要轉世,而來生我應該要怎麼辦?這個時候他會考慮、他會去思惟這一件事情。所以思惟到「來生」,思惟到「後世」的同時,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辦法在「今生」好好的努力,所以念死無常的部分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透由思惟暇滿、難得、義大以及念死無常的內容,能夠斷除對「今生」所生的貪著。因此在《三主要道》就有講到,「修習暇滿難得壽無常,能斷貪著此生耽著樂。

之後在《三主要道》又有講到「業果實不虛誑輪迴苦,數思此義能斷後世欲。」這個當中有講到業果的內涵。平時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業果最主要是在共下的時候,會有講到所謂業果的內涵。今天在《三主要道》當中,講到業果的部分,並不是以「共下」的角度來講的;而是說必須透由思惟業果的內涵,來斷除對於「來生」所生的貪著。所以之前在共下的時候,講到了業果的觀念,最主要是講到,如果造下了惡業,來生也是會投生、也是會墮入到三惡道。所以最主要是希望我們能夠了解,造下的惡業將來所感得的果,是「惡果」的道理。在《三主要道》當中業果的這個觀念,是希望能夠告訴我們,不管所造的業是善業、或者是惡業,只要這種業它是輪迴之業的話,不管是善、惡之業,它都會因此而在輪迴當中流轉。所以你們可能會對這個部分生起疑問,會覺得這跟道次第共下的部分,所講的內容並不相同,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的差異點,就是在這個地方。

現今有一些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可能會生起以下這種錯誤的觀念。這個時候他會認為,今天要是我造下了惡業,會因為惡業讓我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所以我是不應該造惡的,因此他會去不斷的行善。因為在他的內心他會覺得,透由行善能夠讓我跳脫生死輪迴,但是實際上這種觀念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並不是說你僅僅透由行善,就能夠跳脫生死輪迴的。因為透由造下了惡業,來生會墮入三惡道,承受三惡道當中的苦;但是所造的善業,要是流轉生死的善業的話,實際上這種善業只會讓我們投生在善道。投生在善道,它只是暫時的脫離三惡道的苦,但是善道它的本質也是痛苦的。為什麼造下了善業,還是會在輪迴當中流轉?也是必須要先思惟到苦諦以及集諦的內涵。之前有講到,我們現今為什麼要承受種種的痛苦?這是因為之前所造的業以及煩惱所形成的。

業當中又可以分為:福業、非福業以及不動業這三種業。也就是透由「福業」,會讓我們來生而投生在人道以及天道當中。縱使我們能夠投生在善道,能夠暫時的脫離三惡道的苦,但是實際上不管是人道也好,或者是善道也好,它都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因此只要沒有跳脫生死輪迴,都是必須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總而言之,只要沒有斷除內心的無明,你所造下的業,通常大部分都是屬於輪迴之業。就比如說,有一些人在修學時,可能會觀修襌定,甚至能夠在內心生起堅固的奢摩他,這些都是屬於非常殊勝的善業,但是實際上僅僅只有這些還是不夠,還是必須在輪迴當中流轉。因此宗大師在《三主要道》有講到,「業果實不虛誑輪迴苦,數思此義能斷後世欲。」其實短短的兩句話當中,它所包含的內涵,這當中的涵義是相當深遠的,所以我們平常在造業的當下,應該要多思惟這兩句的內涵。因為實際上不管造的業是惡業也好,或是善業也好,要是不仔細的去思惟的話,通常所造之業都是輪迴之業。

因此在平時修學時,應該透由兩方面來作思惟:第一、可以透由「業果」的內涵,也就是造下了惡業,來生必須墮入三惡道受苦,但是縱使造了善業,也還是必須再一次的投生善道。但是不管是善道、或者是惡道,它都是輪迴的一部分,還是必須在這當下受苦。另一方面,就是必須要思惟輪迴的總苦以及輪迴的別苦。

講到了苦,苦當中可以分為:苦苦、壞苦以及行苦。在這個地方說要思惟苦的「苦」,最主要是講到了壞苦以及行苦。所謂的「壞苦」,就是平時我們會覺得有一種快樂、安樂的狀態,但是實際上這種快樂、這種安樂,它的本質是短暫、而且不穩定的,所以這種安樂的感受,是屬於壞苦。不管是苦苦,或者是壞苦,這兩種苦為什麼會在我們的心相續生起?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承受這些苦?其實最根本的來源,都是來自於「行苦」。也就是要是你透由業以及煩惱,而得到了「蘊體」之後,在所得的蘊體之上,一定會有苦苦以及壞苦生起。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到,這三苦當中,尤其是壞苦以及行苦的本質,要是沒有辦法在內心生起強烈的定解;也就是對於壞苦以及行苦,沒有生起出離感的話,那是沒有辦法在內心生起清淨的出離心。

所以平時在思惟輪迴「苦」的時候,必須要先了解到,所謂的「輪迴」它就如同是監獄一般。如果一個人他身在監獄當中,雖然給他再美好的食物,或者是四周圍的環境都相當乾淨、相當清潔,但是因為他住的地方是監獄,所以住在當中的這個人,他是不會感受到快樂的。相同的,在輪迴當中流轉,就如同是在牢獄受苦一般,縱使我們所吃的東西,或者是所穿的衣服,會覺得、會產生快樂的感受,但是實際上在這個當下,我們必須作如此的思惟。甚至再舉另外一個例子,雖然在現今我們會感受到快樂,但是實際上在來生,會投生在何處?我們並不清楚。因此今生的安樂,它的本質是短暫、而且是不穩定的狀態。就比如在大太陽底下,要是我們的頭頂上有一隻眼鏡蛇的話,牠可以暫時遮擋強烈的陽光,而讓我們得到涼快,甚至舒服的感受,但是實際上躲在眼鏡蛇的底下,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輪迴的苦也是如此的。

因此平時就要作如此般的思惟,如果能夠不斷的去思惟「苦」的內涵,甚至輪迴的安樂,它是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的話,這個時候不管你所承受的,或者是你所享用的是哪一種的安樂,在這個安樂生起的當下,會覺得這種安樂對我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以長遠的角度而言,它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甚至在這個當下會覺得,其實這只是一種痛苦的本質,而會生起想要跳脫這種痛苦狀態的心,這種心就是真正的出離心。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不是這種狀態;我們平時在受苦的當下,內心會有一種沒有辦法忍受,甚至會覺得很痛苦的現象產生;但是在獲得一點點安樂時,我們就會覺得自己也相當的不錯,甚至在這個當下,會有所謂的驕慢心生起。從這就表示我們沒有清淨的出離心,如果有清淨的出離心的話,不管是輪迴的苦、樂,你在面對這一切時,都會覺得這一切只不過是痛苦的本質罷了,就如同是刀口上的蜂蜜一般。如果去嚐刀口上的蜂蜜,可能會覺得很甜,而在這個當下會有樂受生起,但是實際上在蜂蜜當中,就是必須要承受種種的痛苦;所以輪迴種種的安樂,就如同是刀口上的蜂蜜。

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公案就是講到,大成就者密勒日巴以前在修行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他所吃的東西是相當的普通,並且他所住的地方,或者是他所穿的衣服,也都是相當的破陋。因此他的生活以一般人來看,會覺得他所過的生活,似乎不是人的生活,會覺得這種生活實在是太貧苦了。並且在那個時代當中,有一個大班智達,這位大班智達相當的有名,因此有很多的人,會對於密勒日巴尊者,以及這位班智達之間作種種的分別。有一些人會對密勒日巴尊者的親戚講到,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應該是像那位班智達一般,他又會講經說法,並且做出許多利眾的事業,所以這是屬於真正的修行。像你的親戚,也就是密勒日巴,吃得也不好,穿得也不好,然後整天在那個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有在修行,也沒有利益到其他的人,這種方式根本就不叫做修行。這些話被密勒日巴尊者聽到時,密勒日巴尊者就有講到,其實這位班智達他所做的這一切,我也會做,但是我覺得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一切只不過是輪迴的某些安樂罷了。

不僅如此,宗大師他自己也有親口講到,在小的時候,要是有人請我坐在上座,或者是有些人對我特別恭敬的話,其實我內心不會覺得快樂。這時候不僅沒有辦法生起樂受,而且我的心裡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生起,這也表示宗大師從小就有出離心。不僅僅如此,宗大師到最後,他真正想要去修行時,這個時候因為宗大師的名氣,已經傳遍了四處,所以他帶著一些眷屬,或者帶著一些弟子到外面乞食的時候,供養者相當的多。那個時候,宗大師他想要到外地去修行的時候,有一位住持,就請問到宗大師說:為什麼你要到外地去修行呢?這個時候,宗大師就講到:我覺得個人的修行,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講法者,也就是我自己本身,要是沒有內涵的話,縱使我的弟子再多,縱使我能夠對弟子講再美妙的法,但是對於我自己本身也好,或者對於他人也好,都不會產生真正的幫助;所以這個時候宗大師就生起了一顆,想要去修行的念頭。這位住持聽到宗大師的這段話之後,他就立刻的跟文殊師利菩薩講到說:宗大師他有這種心生起,實際上在這個地方,宗大師他有許多的弟子,如果宗大師他到外面去修行,對整間的寺院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整個佛法都會因此而衰敗。但是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卻回答他說:其實正法有沒有辦法興盛,並不是透由外在的行為能夠來決定的,因此宗大師今天是留在寺院當中說法?或者是到外地去修行?他對於佛法是不是能夠有真正的影響?並不是你能夠判斷的。而實際上宗大師,他要是能夠到外地去修法的話,是能夠幫助到許多的眾生,而能夠讓佛法不斷的興盛,文殊師利菩薩,有對這位住持這樣講述。

因此透由這些公案可以了解,修學出離心的內涵,對於我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謂的出離心,就如同之前有講到的,當你看到輪迴種種的安樂,或者是種種的圓滿受用時,都會覺得這一切只不過是痛苦的本質。就比如生了重病的人,當這個病人看到美食的時候,他也會有一種想要吐的感覺,他不會覺得面前的這個美食,是很好吃的東西。相同的,在輪迴當中雖然也會有安樂的成份,但是對於修學佛法的人而言,要了解輪迴的種種安樂,其實它的本質是痛苦的。

如果我們能夠生起強烈的出離心,在這個之上要生起菩提心,並不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如果能有強烈的出離心,藉由此就能夠很容易的生起大悲心,而大悲心正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所以出離心以及大悲心這兩者之間,就如同是一個東西的正反兩面。如果我們能夠透由思惟自己本身所承受的苦,而生起強烈的出離的話,那將這一顆心轉向其他的眾生時,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不僅僅我自己在受苦的當下會有苦受生起,其他的眾生也如同我一般,在承受輪迴種種痛苦逼迫時,也是會有苦受生起,而對於他人會生起強烈的大悲,所以出離心以及大悲心,就如同是一個東西的正反兩面。如果我們能夠對其他的眾生生起悲心的話,那看到他人受用圓滿時,我們不會嫉妒他人;而對我們自己本身,在面對輪迴種種受用圓滿情況的當下,也不會生起貪著。但是現今的我們卻不是如此,看到別人所擁有的這一切,我們的內心所生的是嫉妒之心;相同的,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在我們的感覺上會覺得,我們很依賴這些東西,而對這些東西生起強烈的貪,這個就表示我們的內心,並沒有真正的出離心以及清淨的大悲心。

因此我們想要獲得的果位,不外乎就是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佛果。如果你想要求得解脫的果位,必須在這之前生起出離心。如果在這之上,你想要獲得的果位,是想要獲得一切種智的佛果的話,在出離心之上必須要有菩提心作為攝持。比如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想要求得解脫,光是透由出離心,而不用透由菩提心來作攝持,這是足夠的;但是如果想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的話,沒有菩提心是絕對沒有辦法成辦這一件事情的。但是不管想要獲得的是解脫,或者是一切種智的佛果,在出離心以及菩提心之上,必須藉由空正見來作輔助,我們才有辦法斷除生死輪迴的根本,也就是無明。

講述到了空正見,接下來在明天的講經法會當中,就會講到有關《毗缽舍那》的部分。在奢摩他之前的部分,最主要是講到了出離心以及菩提心,《毗缽舍那》這個當中,最主要就是講到了空正見。因此整個道次第所包含的內容,不外乎是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這三者。

有關空正見的部分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我們想要在心相續生起「能夠證得空性的智慧」的話,剛開始我們就必須透由這種論典,就比如像明天所講到的《毗缽舍那》,透由這些論典,來讓我們了解空性的內涵。但是實際上對於一位初學者而言,想要認識《毗缽舍那》當中的內涵,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不要說是你們,對於我自己本身而言,我是否能夠將《毗缽舍那》當中真正的涵義告訴你們,這個也是有待考慮的,因為《毗缽舍那》是相當深奧的一本論著。

宗大師剛開始在造《廣論》的時候,從頭一直造到了奢摩他的部分,當要寫《毗缽舍那》的內涵時,宗大師卻停下來。他覺得如果想要將空正見,也就是將空性的法門,告訴這些弟子的話,必須要引用許多印度的大成就者他們所造的論典。如果在《毗缽舍那》的部分,我引用了許多論典的話,它會變得相當的艱深,那對於這些眾生會不會有真正的幫助呢?這個時候宗大師他的心裡就起了疑惑,而請教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回答他說:既然你已經造了道次第,那就從頭將它寫到完,這樣整本道次第會比較完整。對於能否影響到,或者是能否利益到往後的這些眾生,這是有待考慮的一件事;如果能夠真正利益到他們的話,利益到他們的程度應該是不會很高才對。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是要講《毗缽舍那》的部分,雖然這個部分是相當困難,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要盡心盡力的來學習。就比如一個老人,雖然他本身沒有牙齒,他吃飯的時候會覺得很不方便,但是他不能因此就不吃飯啊!他還是必須花很大的心力,然後將這些飯吞下去。相同的,今天《毗缽舍那》這個內涵是相當的深奧、相當的困難,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因此而就放棄它,我們必須要盡心盡力,以我自己本身而言,我應該盡心的為你們作講述,而你們也應該盡心盡力的來聽聞。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