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1:01: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1:01:00   編輯部 報導

毗缽舍那 2003-3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十三)313-1

三界怙主宗大師,曾經在《緣起讚》的第一個偈頌當中有講到,「由見宣說何等法,智者宣說成無上,勝者見諸緣起法,垂示教誡我敬禮。」這個偈頌首先看到第一句,「由見宣說何等法」今天導師釋迦牟尼佛他到底是見到了何等殊勝的妙法,才能夠為弟子宣說這一類的法,「何等法」就是講到了緣起之法,也就是平時法王常講到的「緣起見」。因為他能夠無誤的了知緣起的內涵,所以才能夠為其他的眾生宣說緣起之法。「智者宣說成無上」導師他是透由什麼樣的正因,才能夠了知甚深空性的內涵呢?就是透由緣起的正因,他才能夠了知甚深的空性,並且透由不斷的思惟,不斷的決擇之後,到最後他能夠無誤的了知,並且完全的通達。在通達了緣起以及空性之法,並且能夠為其他的弟子宣說,所以他能夠成為一切眾生的無上導師。至於外道的導師,也就是宣說外道的這些人,或者是世間的天人,比如大自在天或者是帝釋天王等,他們雖然也能夠稱之為導師,但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徹底的了解緣起的內涵,所以他們沒有辦法了解何謂空性?也就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辦法了知,沒有辦法通達的緣故,所以也沒有辦法為其他的眾生宣說緣起之法,所以他們雖然能夠稱為導師,但是他們並不是最究竟、最無上的導師。

透由緣起的內涵來了解空正見,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緣起,是沒有辦法對於空性的內涵,生起強烈的定解,所以剛開始我們必須從緣起見下手。也就是必須要能夠先在名言之上安立萬事萬法,如果你沒有辦法在名言之上安立諸法的話,要不是就是墮入斷邊,要不是就是墮入常邊。因此為了要防止不墮入常斷二邊,剛開始修學緣起見,這是相當重要的部分。講述到了緣起見,以粗分的緣起而言,就是由因生果的業果道理。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因會生果,如果沒有前因就沒有後果,這樣的業果道理,是真實不虛妄的,我們必須要對於業果以及因果的內涵,透由不斷的去思惟才會生起定解。因為有很多人會產生誤解,他會認為既然一切都是自性空的話,所謂的業果,所謂的因果、善惡是沒有辦法安立的,那我們根本就不用去行善,不用去斷惡,這都是錯誤的想法。我們會說空性是相當甚深,相當難以通達的,這一點是沒有錯,但是跟空性比較之下,業果的內涵也是相當細微,相當不容易了知的。雖然我們都會知道,種下了善因會得到善果,種下了惡因會得到惡果的道理,但是對於細微的業果內涵,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解,也沒有辦法了知到,最細微的業果,它到底是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這個我們根本就不能夠了解。雖然空性我們都會說,它是甚深難解,我們會講到「甚深」,也就是以它的本質而言,空性它是不容易了知的,這一點是沒有錯。但是你換一個角度而言,雖然空性它是相當的甚深難解,但是可以透由不同的正因來證成它。比如像之前所談到的例子,透由緣起的正見,能夠來了知無自性的內涵,它是可以不用透由經教,光光透由思惟正理,就能夠來了解到,何謂無自性?甚至可以從現前你能夠觀察到的一切法,來了解諸法都是無自性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空性似乎也不是這麼的困難。從這個角度,我們來比較業果以及空性這兩者的話,業果是沒有辦法透由正理來證成的。如果你想要了解細微的業果道理,除了對於佛法,也就是佛陀他所說的這些經教,生起強大的信心之外,是絕對沒有辦法透由正理來證成細微的業果。所以從這樣的角度而言,業果它的本質,卻又比空性還要再來得細微。

但是平時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對於業果生起強大的信心?這是有很重要的關鍵。因為對於細微的業果,我們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用現量,也就是沒有辦法親眼看到的緣故,所以我們會覺得業果的道理並不是這麼的真實。縱使我們了解業果的內涵,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這個面,是很膚淺的這種表面的業果。我們會認為所謂苦樂的問題,就是透由現前的種種因緣就能夠成辦的,比如以快樂而言,我們會認為只要現前種種的順緣能夠具備,就能夠獲得我想要獲得的快樂。相同的,今天在我的心相續當中,會有這些痛苦生起,是因為現前的因緣不圓滿,或者是有哪一些的順緣不具備的緣故,所以在當下我才會有痛苦,但是實際上這不是業果真正的內涵;我們所看到的業果或者是因果,它只不過是表面的一層。但是透由外在的因果,比如外在能夠感受到,能夠親眼看到的這一切,如果它的因是具備的話,那它所生出來的果,就是所謂的善果;如果它的因不具備,或者它具備了種種的逆緣的話,相對的它所生出來的果,就是所謂的不好的果。透由外在的因緣,可以往內想,其實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或者是想要避免的痛苦也是如此的,它是必須要具備有許多的因緣,這個因緣是包括現前以及究竟的。如果你只是從短時間的角度,來觀待、來看待因果的道理,是沒有辦法真正的來了解因果的內涵。所以透由外在的因果道理,可以了知到,現今你想要獲得的快樂,或者是你想要避免的痛苦,它也是必須要具備有許多的因緣,才有辦法成辦的,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透由了解因果以及業果的道理,我們可以發現到,諸法它要形成是必須要觀待他者的,既然是必須要觀待他者,就表示法它本身並沒有自性,透由觀待他者的這一點,能夠破除有自性的內涵。中觀應成就是藉由緣起見,來闡釋諸法是無自性的,這一點是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也就是自續、唯識,甚至有部、經部的論師,他們所沒有辦法了解的。所以剛開始如果你想要了解無自性的內涵,可以透由思惟緣起的正見來加以觀察。

之前我們有談到,如果你想要對於業果的內涵,生起強烈的信心,這是沒有辦法透由一般的正理來證成的。我們必須對於佛陀他所說經典的內涵,生起強大的信心之後,才有辦法對於業果生起信心。如果要對於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法生起信心的話,你必須要對於講說法的這個人,也就是佛陀,生起信心才行。所以剛開始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佛陀他是真實不虛妄的眾生,透由不斷的思惟這一點的內涵,才有辦法對於佛陀生起信心;對於佛陀生起信心之後,你才有辦法對於佛陀所宣的一切法生起信心。實際上透由思惟空性以及四諦的內涵,也能夠對佛陀生起強大的信心,這怎麼說呢?比如我們透由正理來證成,佛陀所宣說的空性以及四諦,這一切種種的善法,它都是真實不虛妄,這一點是透由正理能夠來證成的。既然佛陀所說的這一切,比如空性,或者是四諦的內涵,是能夠透由正理來證成的話,也能夠對於宣說空性以及宣說四諦法的這個人,也就是佛陀生起信心。藉由這樣的因緣,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業果道理,相對的也能夠培養出我們內心的信心。因為光光透由思惟經教的內涵,要對那一個人生起信心,是不容易的事情,縱使你能夠生起信心,但是這種信心它能不能夠呈現出穩定的狀態,這也是有待考慮的。既然光光透由思惟經教的內涵,沒有辦法對這個人生起穩固而且強大的信心的話,我們可以透由思惟空性以及四諦,這些可以透由正理來證成的內涵,對於佛陀生起信心,這樣生起信心的方式是比較穩固的。

因此之前我們有講述到「智者宣說成無上」,這當中的「智」就表示,佛陀他能夠徹底的了解空性的內涵。並且在徹底的了解之後,能夠透由各種的善巧方便,為弟子宣說緣起以及空性的道理。所以不管是「他自己」這一方面,也就是「智」的這一方面,或者是以利眾的這種角度,也就是宣說的角度也好,他都是至高無上的。既然佛陀他在宣說無上的空性法的當下,他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宣說,並且他所說的這一切都是真實不虛妄的話,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推論說,其實佛陀所說的業果道理,也是真實的。我們可以透由這樣的角度,對於佛陀所說的業果之法,或者是對於佛陀他本身生起強大的信心。

既然我們想要了解空性的內涵,在這個之前必須要先了知到,在證得空性的當下,所要破除的所破為何?因此在《毗缽舍那》「正明所破」的部分,以很仔細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因為在破除所破的當下,要是沒有辦法破除最細分的所破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因此我們接下來就是介紹「正明所破」的部分,現在請翻到《毗缽舍那》的第439頁。今天我們是從第439頁的第一行中間這個地方。

四百論釋云:「自部諸師如勝論師,許實極微不應正理。」此說不許無分極微,在《四百論釋論》有談到,「自部諸師」也就是佛教四派的宗論師,「自部」就是講到了佛教的四派。「自部諸師如勝論師」勝論師是外道的論師,「許實極微不應正理」如果你自稱是佛教徒,並且你是佛教四派當中的宗論師的話,如果你如同外道的勝論師,承許有實有的極微,這是不合理的,所以許實極微不應正理。「此說不許無分極微」這當中所謂的承許實有的極微,是什麼樣的極微塵呢?就是之前所談到的無方分極微。如果你承許有無方分極微的話,實際上這一點並不是我們自宗能夠承許的,所以你承許無方分的微塵的這一點是不合道理的。

接下來,前二部師許為勝義,中觀諸師雖於世俗且不許者,謂無方分等事,非說彼二所許實法,中觀諸師於世俗中皆悉不許。「前二部」就是講到了有部以及經部。有部宗以及經部宗,他們所承許的勝義,「中觀諸師雖於世俗且不許者」中觀的論師們,他們在世俗當中所沒有辦法承許的這一點,「謂無方分等事」是以無方分的微塵來作為他們講述的對象。簡單的來說,無方分的微塵,以有部以及經部宗的角度而言,他們會認為無方分的微塵,是勝義的,它是存在的。但是以中觀論師的角度而言,他卻承許並沒有無方分的微塵,所以在世俗當中,他沒有辦法安立無方分的微塵。所以之前我們在438頁的倒數第三行,入中論釋云:「有說經部師宗說為勝義,中觀諸師即許彼法而為世俗,當知此說是未了知中論真實」,這當中所講的內涵,就是講到了無方分的外境。如果你承許經部宗論師,他們所承許的無方分微塵,以中觀論師的角度而言,你認為它是世俗的話,表示你還沒有辦法真實的了知中觀正見。所以以經部宗所說的「勝義」,中觀諸師沒有辦法承許為「世俗」的這個法,是在「無方分的微塵」之上來作討論的。所以就談到「前二部師許為勝義」有部以及經部的論師,他們許為勝義有的一種法,「中觀諸師雖於世俗且不許者」中觀的宗論師,他們在世俗當中所沒有辦法安立的這種法,是什麼法呢?「謂無方分等事」也就是無方分的微塵。無方分的微塵以有部以及經部而言,他認為是勝義有;但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是認為這個世俗所沒有辦法安立的。「非說彼二所許實法,中觀諸師於世俗中皆悉不許」,之前《入中論釋論》的這一句,並不是有部以及經部的論師所承許的諦實有法,中觀論師皆不承許為世俗有,並不是以這種角度來講述的。如色聲等彼許實有,中觀諸師許為世俗。比如以色法,或者是聲音而言,色法以及聲音在有部以及經部的宗論師,他們認為這是勝義有的;但是色法以及聲音在中觀的應成論師的角度而言,他們是認為這是世俗有的。所以實際上有部以及經部,他們所承許的勝義有,跟中觀論師他們所承許的世俗有,是有交集的,他們並不是完全的相違。所以「非說彼二所許實法」也就是之前《入中論》所談到的這句話,並不是有部以及經部他們所承許的勝義有,在中觀諸師的角度而言,在世俗當中是完全沒有辦法安立的,並不是在所有的法之上來作討論,而是在無方分的微塵之上來作討論的。

四百論釋,就諸根微塵積聚位,破許一一是根識因。之前我們有談到,清辨論師他所提出來的論點,他講到了五根是透由眾多細微的微塵,所組合而成的個體。所以他會認為,所謂的根是色法,它也是外境,並且它形成的方式,是透由眾多的細微微塵,在組合之後形成出來的。應成他就是要破除清辨論師所提出來的這種觀點,雖然五根它是根識的因沒有錯,但是是根識因的五根,它所安立的方式,跟你之前所安立的方式並不相同。並不是在境界的那個方位,透由眾多的細微的微塵組合之後,就能夠成為所謂的五根,這一點應成是不承許的。所以他就有講到,又即諸根與諸微塵,若即若離皆不得成,故依彼假立為識所依。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是怎麼來安立五根呢?這當中就有講到「又即諸根與諸微塵」,雖然五根它是透由眾多的微塵積聚之後,才形成的個體,但是它所安立的方式,跟清辨論師所安立的方式並不相同。所以第一句「又即諸根與諸微塵」,五根它跟微塵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若即若離皆不得成」,這當中所謂的「若即」就是講到了五根它本身要是微塵的話,「若離」離開了微塵之後的五根「皆不得成」,這樣的五根是沒有辦法安立的。簡單的來說就會變成,所謂的五根它本身並不是微塵,但是離開了微塵之後,你又找不到真實的五根,那到底五根是怎麼安立的呢?「故依彼假立為識所依」,「皆不得成」旁邊的標點符號,應該是打成逗號。既然「根」它本身並不是微塵,離開了微塵之後,又沒有辦法安立「根」的話,那「根」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故依彼假立為識所依」,它是在眾多的細微微塵組合的個體之上,透由心去安立的;透由心去安立,透由心去假立之後,五根才有辦法呈現出來。在眾多的微塵積聚的個體之上,透由心去安立上的五根的這個名詞之後,這樣的根,它能夠成為根識的所依處。「識所依」就是根識的所依處。也就是根識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的時候,是藉由五根為因,它才有辦法生起的。但是這當中所謂的識所依,也就是講到了五根,它安立的方式,並不是完全是在境界之上,透由細分的微塵組合之後,而成為的一種外境,並不是這種安立的方式。而是外境它透由眾多的細微的微塵組合之後,透由心去安立上了五根的這個名詞,五根才會在這個當下而呈現出來。如是諸境亦依他立而為假有,是根識境。就如同五根,它是必須透由心去安立的一般,境界也是相同的。「如是諸境亦依他立而為假有」,一切的外境,比如以瓶子而言,瓶子它本身雖然是眾多的細微微塵所組合的個體,但是它要成為瓶子的這一點,並不是在微塵之上就能夠呈現出來,如果它是瓶子的這一點,在眾多微塵組合的個體之上就能夠呈現出來的話,這就是所謂的自方成立。因此要破除自方成立,我們就能夠了解到,雖然瓶子它是眾多的微塵所組合的個體,但是這個個體它是瓶子的這一點,是必須透由心去安立的,所以它是假有。所謂的「假有」就是透由心去安立的法,稱之為假有。「是根識境」因此透由心去安立瓶子以及外境之後,這些種種的外境,它能夠稱為根識的境界,所以之前是講到了「識所依」的五根,以及「根識境」也就是它的外境。所以不管是五根也好,或者是外境也好,它所安立的方式都是透由心去安立的。

此許諸識是假現,諸境是真現,故此論師與清辨論師雖二同許諸外境義,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極不相同。「此許諸識是假現」,所謂的「現」就是現前的意思。之前我們有談到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在安立「現前」的時候,是把「現前」跟「現前識」混為一談。所謂的「現前」,它是心識,並且它是遠離了分別心,而且是一種無錯亂的心,稱之為現前,或者是現前識。但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會認為所謂的現前,並不是在「心上」安立出來的,所謂的現前是在「境界之上」,因為境界它本身是「現前」的緣故,所以看到「現前」境界的心,可以稱之它為「現前」,但「它並非真實的現前」。「此許諸識是假現」所以你在心識之上,是沒有辦法安立真實的現前出來。為什麼它能夠稱為現前呢?因為它所看到的境界,是現前的境界,也就是因為心,它能夠看到現前的境的緣故,所以看到的心,它能夠安立上「現前」的這個名詞,但它不是真實的現前。所以這當中就有講述到,心識是假現,「諸境是真現」它所看到的境界是真實的現前,「故此論師與清辨論師雖二同許諸外境義」,雖然應成派的論師與清辨論師,這兩者他們都是承許有境界的,「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極不相同」,雖然都是承許有外境,但是在安立五根,或者是外境的同時,他們所安立的方式卻是大大的不同。

以清辨論師而言,他會認為,所謂的外境就是透由外在的無分的微塵,不斷的積聚之後所形成出的個體,這個稱之為外境。但是以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會認為,如果你這樣去安立外境的話,這跟自方成立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所以應成所安立的外境,是在所積聚的個體之上,透由心去安立外境的名詞,外境才有辦法呈現出來。所以雖然他們在表面上,在字面上都是承許有外境的,但是以應成以及自續的這兩種角度而言,自續當中是經部行自續派,所以應成跟經部行自續派的論師,雖然在字面上都是承許有外境的,但是他們所安立外境的方式卻是大大的不同,所以「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極不相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