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0:32:52
學習次第 : 進階
毗缽舍那 2003-27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十七)3月5日-1
宗大師曾經在《三主要道》當中有講到一個偈頌,這個偈頌是在《三主要道》的倒數第二個偈頌,「又由現相斷除有邊見,乃由空性捨離無邊見,了知性空顯現因果理,不為邊執邪見所劫奪。」這個偈頌最主要談到的內涵就是講到了,應成斷有無二邊的不共內涵。以自續派以下的論師而言,他們會認為,透由「現相」是能夠斷除「無邊」,而透由「空性」之理是能夠斷除「有邊」的。今天應成他所講述的方式,跟好是跟自續派以下的論師是相反的,透由「現相」能夠斷除「有邊」,而透由「空性」能夠斷除「無邊」。之前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所談到的內容,透由現相為什麼能夠斷除無邊呢?因為透由現相,也就是緣起的內涵,能夠斷除完全沒有的無邊;藉由空性的道理能夠斷除有邊,就是能夠破除他所認為的所破,然後能夠斷除有邊的執著。因此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所闡釋的論點,是我們一般人比較容易接受的。但是今天應成派的中論師,他們在談到斷有無二邊的方式時,是講述到了,透由現相是要斷除有邊,而透由空性是要斷除無邊的。
為什麼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透由外境的顯現能夠斷除「無邊」,而應成派的論師們,卻是透由現相的顯現而斷除「有邊」?這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於,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並不承許「自性成立的空」,而應成派的論師是承許「自方成立」或者是「自性成立」的空,這是最大的不同點。因為自續派以下的論師,沒有辦法承許「自性空」,或者是「自方空」,因此「現相」也就是外境的顯現,只能夠斷除「無邊」,而沒有辦法斷除有邊。
應成的宗論師,因為他們承許一切的諸法是「自性空」以及「自方空」的緣故,所以透由外境的顯現,是能夠斷除「有邊」的。那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斷除的呢?這個時候他就會講述到,一切外境的顯現都是透由「緣起」來安立的,既然它是緣起,就是間接的表示,它是沒有辦法自方成立,它是沒有辦法自性成立的。因此在表達緣起的當下,它所要表達的內涵就是要表達說,既然它是「緣起」它就是必須要「觀待他者」,因此在這個當下它是「沒有所謂的自方的成立」,因此可以「間接的斷除了有邊」。第二個內涵,當他在講到空性的時候,為什麼能夠藉由空性理來斷除無邊見呢?所謂的「空性」它就是講到了「自性成立的空」,或者是「自方成立的空」。為什麼它是自方成立的空?因為它是必須要「觀待他者」,它是要「依賴其他的對象」,它才有辦法成立的緣故,所以它是自方成立的空。因此透由「空性的內涵」,它也是間接的表達了「有緣起」在這當中,也就是因為「有緣起」的緣故,所以能夠「斷除毫不存在的這種無邊見」。因此以應成的角度而言,就是透由「外境的顯現」來斷除「有邊」,以及透由「空性」的內涵來斷除「無邊」的。
「了知性空顯現因果理」應成的宗論師,他會認為因為諸法它是自性空的緣故,所以在自性空之上,才有辦法安立因果的道理。如果諸法它不是自性空,它是有自性,或者是有自方的話,要不然它就是完全的不存在,要不然它就是所謂的常態法。所以在自方成立以及自性成立之上,是絕對沒有辦法安立因果以及緣起的。但是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諸法要是沒有自性的話,就沒有辦法安立因果。所以之前我們在毗缽舍那當中,也有引一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自續派的論師有談到,應成的論師他要是將諸法斷定是無自性的話,他怎麼能夠在這個之上安立因果呢?但是應成的論師在做回答時有講到,實際上這是你自己的過失,但是你有過失卻沒有辦法發現你自己的過失,並且將這個問題指向了我。所以就表示應成的因果以及緣起,是要安立在無自性之上的。也就是因為它是無自性,所以它是必須要觀待他人,所以在觀待的同時,因果才有辦法建立。如果它是有自性、有自方的話,就表示它是不需要觀待他者,那不需要觀待他者的同時,怎麼能夠安立所謂的因跟果的內涵呢?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現」以及「空」這兩者並不是相違的。所謂的「現」就是外在的現相,「空」就是空性。必須透由現相的顯現,來斷除有邊,以及透由空性的內涵,來斷除無邊。如果能夠在現相之上安立空性,在空性之上安立現相的話,就表示我們能夠真正的脫離了、斷除了有邊以及無邊。因此第四句話就講到了,「不為邊執邪見所劫奪」如果你能夠將緣起以及性空這兩者,不僅它們兩者是不相違,而且你還能夠認為他們兩者是能夠互相輔助的話,就表示你能夠真正的瞭解中觀正見,在此同時是能夠脫離常斷二邊的。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能夠看到的這一切,它都是必須「要觀待他者」才有辦法形成出來,所以剛開始我們必須要先認識這一點。而法王他也曾經在講經的過程中有談到,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一切的外境都是必須要「觀待他者」才有辦法形成的話,你有這樣的概念,不管是對於現今,或者是將來,對你自己而言,都會有絕對性的幫助。因此當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要先瞭解到,這件事情它會呈現出來,是要觀待許多的因緣條件才有辦法形成。但是當我們在感受任何境界的當下,我們會覺得,它是不需要觀待因緣,不需要觀待其他的條件,從它的那個方位,會有一個很真實的東西顯現出來。或許你會認為,它是透由因緣而產生的,但是你能夠想到的因緣,可能只是眾多因緣當中的某一種,或者是某兩種罷了。但是這樣的思惟方式,對於你瞭解外境而言,是沒有直接幫助的。比如有一個人,有一個敵人,他在傷害你的時候,你的內心會產生痛苦。當這個人他罵你,你的內心會覺得不快樂,或者是會有痛苦產生。你對於這種苦的感受,會覺得這是因為那個人,他罵我的關係,所以我會覺得很痛苦。你會認為,這個痛苦的來源,完全是在於「他人的這一句話」而產生的。實際上這是一個因緣沒有錯,但是是不是光光透由這個因緣,就能夠讓你這麼痛苦呢?你必須要仔細的去想一想。他人所說的這一句話,雖然會有可能直接的傷害到你,但並不是只有這個因緣就會讓你如此的痛苦。一方面你也必須要想到,這是你過去所造的業而感得的果報。另外一方面他人今天為什麼會罵你,這也是有它的原因在的。他一方面沒有辦法自主,他是被煩惱以及業所束縛的一個眾生,因此他在沒有辦法自主的同時,他是會有可能產生這種現相的。所以今天讓你內心當中沒有辦法快樂,甚至有一種強烈的痛苦生起,這是必須要「觀待許多的因緣」才有辦法形成。但是當我們在面對這個境界的當下,我們會認為,我內心當中一切的問題,也就是在當下的這個痛苦,就是透由「他講的那句話」之後所產生的,這就是對於外境的一種執著。
相同的道理,我們都知道,現今的科技是日益的在進步當中。科學家他們想了很多的方法,希望能夠解決目前的危機以及人的痛苦,希望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快樂,能夠過得更快樂。但是在想辦法解決問題、解決痛苦的當下,痛苦不但沒有辦法解決,反而會覺得痛苦是在日益的增加;在想辦法讓我們獲得快樂的同時,我們還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快樂,而且會覺得心靈越來越空虛,越來越不快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相產生?也就是我們會認為所謂的快樂,或者是痛苦,它都是透由現今,就是眼前的這些因緣而產生的。但是我們並不瞭解,不管是快樂,或者是痛苦,它在現起的同時,是必須要觀待現前以及究竟各式各樣的因緣,它才有辦法形成的。所以你只要「單一的一個因素」,是沒有辦法讓你獲得快樂,也沒有辦法讓你解決一切的問題,所以縱使你想再多的辦法,當然是沒有辦法解決痛苦,沒有辦法獲得快樂。你必須要想到,如果想要解決困難,想要解決痛苦,不僅現前的因緣條件是需要具備的,以過去生的角度而言,你所造的業以及煩惱,你應該怎麼樣去調伏它,這一點你也必須要先去思惟。但是現今的人在解決問題,或者是獲得快樂這個層次上,都只有想到現今的角度,所以當然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而實際上一切痛苦的來源,也就是它的根源,是來自於業以及煩惱的。為什麼人的內心會有煩惱?最主要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調伏內心。也是因為沒有辦法調伏心的緣故,所以在這個當下,會有煩惱產生,而會造下各式各樣的惡業,而痛苦就是在這個之上而建立的。相反的,一切的快樂,它是來自於能夠調伏的心,如果你能夠調伏自己的內心,在這個之上,你就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必須要瞭解到,苦樂是來自於你有沒有辦法調伏你的心,如果你有辦法調伏,你就能夠獲得快樂,你沒有辦法調伏你的心,痛苦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但是一般人在思考苦樂問題的當下,它不會從這樣的角度去作思惟,他會認為,我今天要解決問題,我今天要獲得快樂,完全是透由現前的因就有辦法成辦。所以因為他自己的觀念是錯誤的緣故,所以他當然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因為他想要獲得快樂的話,並不是透由現前短暫的這些因,就有辦法獲得,必須要調伏他的內心,這樣才行。因此在他沒有辦法獲得快樂的同時,會對於外境越來越執著,也因為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反而在這個上面會造下各式各樣的惡業,而這就是痛苦的另一個來源。因此剛開始我們必須要瞭解到,不管是苦樂問題,或者是一切的萬事萬法,它都是必須要「觀待他者」,才有辦法形成的。
之前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點,實際上在座的每一個人,應該都能夠感受得出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快樂,必須要調伏你的心。相信你們也能夠稍微的感覺到,要是能夠調伏內心,就能夠獲得快樂。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能夠想辦法讓你的內心,瞋心的力量減低的話,那縱使外在它是不和合,或者是有各式各樣的動亂,你還是會覺得,你是處在一種安詳的狀態。如果你內心貪心的力量能夠減低的話,雖然外在的受用並不是很好,但是你在這個當下,能夠生起滿足的心,你會覺得我有這一切就足夠了。相反的如果你的貪心過度的強烈,縱使你外在的受用是相當圓滿,但是在使用這些東西,你通常會有一種不滿足的心,所以你會發現到,你的心處在一種不滿足的狀態,痛苦就是由此而產生的。因此如果你想要獲得快樂,必須要調伏你的內心,這一點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會有一點感受。而實際上不僅僅是你們,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如果能夠調伏他自己的心,就能夠獲得他想要獲得的快樂;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一切的快樂不僅沒有辦法獲得,在這個之上痛苦是源源不斷而來的。
從這個當中我們就能夠發現到,不管是快樂,或者是痛苦,它本身並沒有辦法自方成立,它也沒有所謂的自性。一切的痛苦,一切的快樂,都是來自於「心」有沒有辦法調伏。如果心有辦法調伏,快樂就是從這個當中而生起,心沒有辦法調伏的當下,痛苦就是從這個當中而來的。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到,不管是你想要的快樂,或者是你不想要的痛苦,它並沒有所謂的自性,也不會是自方成立。它要形成的同時,是必須要觀待許多的因緣,才有辦法安立的。因此從這個當中,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一切的無自性,一切的萬事萬法,都是必須要「觀待因緣」,或者是「觀待緣起」才有辦法形成。
在《心經》當中又有談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話的內涵,就包含了緣起以及空性。「色即是空」就是講到,在我們內心當中所顯現的色法,它雖然是自性成立的,但是它的本質是自性空,所以「色即是空」它是緣起所生起的,所以它的本質是自性空。「空即是色」也就是因為它是自性空的緣故,所以在這個之上,是有辦法安立緣起以及因果的,所以在自性空之上,是有辦法安立所謂的色法。因此在《心經》當中就有特別的強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內涵,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瞭解無自性以及緣起這兩者的關係。總而言之,我們在解釋中觀正見的時候,必須要瞭解的內涵,就是無自性以及緣起,這兩者之間是絕對不會相違的,它不僅僅不會相違,而且它有互相輔助的作用。也就是因為必須要觀待的緣故,所以才是無自性,也是因為無自性的緣故,所以才在這個之上有辦法建立緣起。所以今天在《毗缽舍那》當中,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來闡釋緣起以及無自性這之間的關係。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對這一點,有初步的認識。
接下來我們就是要看到昨天上的部分,這部分最主要談到的是「觀察由量成不成立」。這部分,在《毗缽舍那》當中算是相當困難的一個部分,所以你們平常在這個上面,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不管是閱讀《毗缽舍那》的正文,或者是閱讀其他的經論,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在這上面。以我自己本身而言,雖然我對於《毗缽舍那》的內涵,已經教過很多次,但是對於這部分,我自己也不是相當的清楚,所以希望你們能夠在這部分上面多用功。
因此自續派以下的宗論師,他們會認為,要是在諸法之上,沒有辦法安立有自性的話,一切的因果緣起都沒有辦法安立。而西藏的論師他們會認為,諸法是無自性的,但是在闡釋無自性內涵的同時,他們又沒有辦法安立所謂的世俗法。不管是自續派的論師,或者是過去西藏的論師,在闡釋這些觀點的都是一些大成就者。但是他們為什麼沒有辦法真正的闡釋中觀正見?最主要也是因為在「正量」的部分,他們沒有辦法如理的瞭解。而宗大師在前一個科判當中有提到,過去在印度的這些宗論師,雖然他們沒有辦法清楚的瞭解中觀正見,但是他們能夠如實的安立勝義諦以及世俗諦的內涵。而西藏的論師,卻沒有辦法這樣做,他會認為諸法是無自性的,因為他對於空性的法能夠生起好樂之心,所以他會承許諸法是無自性,但是在安立無自性的當下,又沒有辦法安立世俗諦。所以宗大師會對於西藏的論師們講述到,在安立勝義諦的同時,會破壞世俗諦的,只有西藏的論師。對於過去印度的論師而言,他們雖然沒有辦法真正的瞭解中觀正見,但是最基本的,他們能夠在勝義諦之上建立世俗諦,他們是有二諦的內涵。而四部當中,雖然上上的宗論師,他們會透由各式各樣的正理,來破下下的宗論師他們所提出的二諦的內涵,但是以每一部自宗的角度而言,他是同時有辦法安立勝義諦以及世俗諦的,這一點過去西藏的論師卻沒有辦法。
之前我們在第433頁中間這一段當中,有引了《四百論釋論》當中的文。他宗就是引了這段文之後,他會認為一切的萬事萬法,是沒有辦法安立的。因為世尊曾經在經典當中講述到,一切的有為法,它都是虛妄欺誑猶如幻事。世尊他既然已經說過,一切的有為法它的本質都是虛妄,而且欺誑的話,相同的,正量它因為是有為法的緣故,所以它的本質也是虛妄欺誑。既然心識它的本質是欺誑的話,那它所顯現出來的境界也是顛倒的,所以是沒有辦法安立諸法,他宗就是以這樣的角度,來闡釋《四百論釋論》當中的這一段話。他會認為,既然「正量」它本身是虛妄不真實的話,那表示它所顯現出來的一切境界,都是顛倒、不真實的,可見這一切的萬事萬法都沒有辦法安立。以自宗的角度,他在解釋這一段文的時候,他會認為,所謂的「正量」它是欺誑,並不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的。比如以世間的五根識,或者是分別心而言,五根識它在面對自己的不共境界,比如眼根識它在面對色法的當下,它面對色法的這一分是正量,因此這一分是沒有辦法破除的。它在面對色法的同時,雖然所現起的是正量,但是在面對色法的當下,它又會緣著色法之上有自性的這一分。因此心在緣著有自性的同時,這一分並不是正量,所以對於這一分也是正量的這種論點,是必須要破除的。所以透由世尊,他在經典當中講到,一切有為法它皆是虛妄,來破除眼根識對於自性的這一點是正量的論點。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這個內涵,但是實際上他宗在解釋這一句的時候,也是透由不斷的去思惟,才這樣解釋出來的。
何謂欺誑?所謂的欺誑,比如說,當有一個人他在講謊話的時候,所謂的謊話就是他講出來的話,跟實際上的內涵是不相同的,這個時候我們會說這個人在說謊,相同的所謂欺誑的內涵也是如此。因此欺誑就表示,「境」它最究竟的本質,跟它所顯現出來的面貌,是處於不同的狀態,我們會認為這是欺誑。因此他會認為,「量」它本身就是欺誑的心,不要說是量,一切世俗的五根識,或者是分別心,它都是欺誑的。既然它是欺誑的,就表示它所顯現出來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如果是存在的話,你怎麼能夠說這一顆心它是欺誑的心呢?就是因為它是欺誑的緣故,所以它所顯現出來的境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內心顯現的諸法的這一顆心,它既然是欺誑的話,雖然它能夠顯現諸法,但是實際上諸法是不存在的,這個時候你才有辦法安立這一顆心,它是欺誑。因此這些論師就會認為,我們的內心雖然能夠顯現萬事萬法,但是因為顯現的這一顆心,它本身是欺誑的緣故,所以它所顯現的境,雖然是有,但是實際上在境界它本身而言,是沒有的緣故,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欺誑。因此這個部分,對於《四百論》的這一段文,因為很不容易瞭解的緣故,所以宗大師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談到,對於之前《三摩地王經》講述到的,「眼耳鼻等皆非量」這個偈頌是比較容易解釋的。接下來在《四百論釋論》的這一段話,是比較不容易解釋的緣故,所以宗大師在之後,才詳細的作解釋。